- 积分
- 17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8-1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2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重编《楞严经》,征求意见建议 [复制链接]
道海
发表于 2018-11-25 18:17 来自地藏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考虑重编《楞严经》,征求意见建议
道海法师
现在版本的《楞严经》编得不够好,错误较多,民国时期的佛学大家吕澂甚至写了一部《楞严百伪》,其中大部分可以解释,但也有一些无法解释。
比如此经开头波斯匿王请客,然后阿难尊者未去参加自己出去化缘碰上摩登伽女引诱差点犯戒于是故事开始……然后到了第八卷却却说起琉璃王诛灭释迦族的事情……然而根据《佛说琉璃王经》,及后人考证的各方面史实,这琉璃王是波斯匿王的儿子,政变赶跑父亲后继任王位,然后才出兵攻打释迦族的,这些都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有的人为圆此矛盾,说这段话是十几年后讲的,也即这《楞严经》本身就是后人把佛不同时期的讲法合编到一起成的一部经。那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佛一般都是对机讲法,不同时间地点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法,所以不同佛经是可能有相互矛盾的说法,这种不同佛经之间的矛盾也不是没有过患但还可以理解,但同一部经出现自相矛盾的说法就问题太大了,大到足以认为编辑水平不行编得不对了。
并且,从此处的经文看:“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这儿佛给此经取名,也即本经到这儿才定名,那么我们不可能想象佛讲了一大段经文,然后十几年后再给这段经文取名,也即到这定名处我们认为这都是当时波斯匿王请客后的法会上讲的,然后“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就说起琉璃王诛释迦族,也即从这原文看,根本就不能得出这个完全不符合史实的话是十几年后说的。
那么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或者这个“琉璃为诛瞿昙族姓”的话是后世编撰者胡编的,或者这个“说是语已。即时”应该改为“十几年后”。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就问题更大了:这些编辑翻译佛经的人竟然胡编经文,那现在我们看见的佛经里面到底有多少像这样胡编的?
我认为出现这个错误不是翻译的问题。因为当时的翻译者不是印度般剌蜜帝法师一个人,而是加上房融等不少人,不太可能多人公然造假,也不太可能般剌蜜帝带了两本经书到了中国来才合编成一本。这个错误是印度编撰者的问题。
此经在这处错误之后还有两个很难解释的错误:第一是本卷结尾处谈到有十种仙人的修行时说有一种“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那么这话实在很令人质疑到底是不是佛说的。因为仙道修行类似佛道修行也是要戒淫的,“坚固交遘而不休息”那根本就是“精尽失命”的结局,怎么可能还反而成仙?佛教里也就密宗里有“双修成佛”(参见宗喀巴大师《密宗道次第广论》)的说法,但这到底算不算佛教的内容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而本师释迦牟尼佛肯定是戒淫的不是双修成的佛。
第二处是前面举例说“无闻比丘谤阿罗汉身受后有”而堕地狱,后面却说阿罗汉“背涅槃城”。“不受后有”不就是“涅槃”么?不然什么叫“涅槃”?南传佛教经典里有多处明言:“得阿罗汉无上涅槃”,并且“佛涅槃、阿罗汉涅槃两者无二无别”,“十方一切涅槃者皆入同一涅槃”。这处错误可能主要不是这个经的问题,而是大乘佛教由来已久的贬低小乘佛教的习惯使然,具体可参见我《大乘小乘的全面综合比较一文》,这儿就不多赘述了。总之这个话因不符合事实,并且等于从根本上彻底否定了毕生以阿罗汉为修行目标的南传佛教,重编的话最好也是去掉。
另外,此经争议比较大的是“七处征心”部分的经义。但这个争议现在有个关键问题:此经的翻译者般剌蜜帝和房融都不是自身修为很高很精通佛法的大师,根据关于般剌蜜帝把《楞严经》夹在皮肉里避开当时其国的限制带出此经来看,这位法师精神可嘉但显然智力不太高:他未能背出这部经,也未想到比如夹在鞋底夹层或干脆就写在鞋底布片里等更简易的夹带出此经的办法。而房融只能说文采不错至于对佛法有多深的领悟也未听说。总之这两位本身就未必明了此处经义,那么翻译出来的文字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佛说之义就很成问题。重编的话这些有争议的部分当然也可以重新整理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