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60|回复: 24

[其它] 这里有人学习《大般若经》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8 11: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可以交流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1: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1:26 来自手机版
孫春華居士/主講  我為什麼要談讀《大般若經》的經驗?因為它是一部開智慧的經典。  佛說:當《大般若經》存在的一天,佛法不滅。你想,我們常常說末法時代眾生要受很多苦,我們多怕這個末法到來,我們多麼希望佛法常駐;佛法常駐,佛法駐世的時候就是我們有救、能得救的時候,我堅信佛這麼說。所以我就想,我們一定要從《大般若經》開始,好好地讀它。  不思維、不分別,用「定」的方法讀經  我先說我個人的經驗吧!我讀到後來能夠定進去不想再讀下去了。當然我們要先把姿勢坐好,盤腿讀最好,如果不能盤腿讀,放下腿也可以,但是膝蓋上要蓋腿布,不讓膝蓋受涼,肩膀也要小心不讓冷氣、電風扇直吹。姿勢坐好以後,就是一字不漏地往下讀,不要用思維、不要去想經中的內容,因為憑良心說,以我們的小螞蟻腦袋思維佛的境界,我認為那是妄想。  我們用這種「定」的方法去讀誦它,讀到你心很靜、想定進去,突然覺得不想念了。各位,我多生多世的親人,這時就放下不要讀了,閉上眼定進去,不管是三、五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好,出定以後再繼續讀。讀到不想讀了再定進去,就這麼反覆讀下去。每一天找時間做這件功課,不管早晚,把閒聊、看電視、生煩惱怨恨的時間拿來讀經,不是很好嗎!  把讀經的桌子就固定在你家裡,這個角落一定有,你坐在那覺得舒服,不會受到別人的打擾,孩子、先生、丈夫、太太不會打擾的,屬於你的角落,把它收拾好、打掃好,然後擺上桌子,把經書放在上面,就這麼讀下去。你要養成一個習  慣,將來大家會尊重你這個時間,尊重你的角落,不打擾你。剛開始大家當然不習慣,需要時間取得大家的諒解,你要有耐心。把這個角落布置好,當你忙完了往那一坐,你心自然就定下來了,可以開始用定的方法讀經,不是用思維、分析的方法。  《大般若經》裡有一段話。當時須菩提是佛陀的大弟子,他是證入空性第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問佛陀:你常常告訴我們這個也空、那個也空,什麼都空,然後你又讓我們去度眾生,我們到底是度什麼眾生?不是眾生也空嗎?苦惱、煩惱也空嗎?佛也空、菩薩也空嗎?到底度什麼眾生,眾生在哪呢?好。釋迦牟尼佛就回答他說:眾生在哪裡?你只要離了思維、離了分別、離開名相、離開能所,就是佛的境界。當你在思維、分別名相和能所的時候,就是眾生的境界。  儘管有事情突如其來,也能心不動處理  現在我們就要用這個方法來讀經──不思維、不分別,像小孩念書一樣,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念下去,出聲音也可以,小聲念也可以,用心默念也可以。不管念到幾卷,不管發生什麼事,來收水費、電話響、門鈴響或者誰來講話、來吵,這時就是你要練功課了。你仍然要心不動地馬上放下、馬上應對,處理完了,馬上坐下來繼續念,繼續定下去。  每天讀經之前,我說:「一定要洗手,一定要讓自己乾乾淨淨的。」這是恭敬心,有一分恭敬心就有一分收穫,不能上完廁所、吃完東西,手髒兮兮的去碰經典。我說:「這個恭敬心,並不是這本經書需要或是佛菩薩需要,而是那一念恭敬心讓你個人本身受益了。」我建議諸位,我多生多世的親人,你一定要用心、仔細的,不是隨便拿本經書就念。  這些是讀經前必須要做的事情  最後,我再向各位報告,你真的要開始讀經的時候,你要先做什麼呢?我自己的做法是,我一定把屋子收拾乾淨,把經書擺上,把我的眼鏡、我的茶、蓋腿布放好。我知道當我這麼讀經的時候,我一定會不小心地定進去,這時如果我的腿涼了、肩膀涼了,我還得下來去找布來蓋,那多煩人、多打擾呀!所以一定要準備好,都準備好了我就坐下來開始讀。諸位,我不建議你匆匆忙忙把經書拿出來,往桌上一放就坐著念了。  「因」若不完美,「果」一定不完美。所以我建議你,當你要讀經之前,你要練習,要把家裡裡裡外外收拾乾淨。有的師姊就說:等我收拾乾淨了,精疲力竭的,我已經念不動了。我說:「沒關係,今天收拾乾淨今天念不動了就不念,明天再來。」這個方法我一直供養每一個我認識的師兄弟們,大家都受用。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1:26 来自手机版
孫春華居士/主講  我為什麼要談讀《大般若經》的經驗?因為它是一部開智慧的經典。  佛說:當《大般若經》存在的一天,佛法不滅。你想,我們常常說末法時代眾生要受很多苦,我們多怕這個末法到來,我們多麼希望佛法常駐;佛法常駐,佛法駐世的時候就是我們有救、能得救的時候,我堅信佛這麼說。所以我就想,我們一定要從《大般若經》開始,好好地讀它。  不思維、不分別,用「定」的方法讀經  我先說我個人的經驗吧!我讀到後來能夠定進去不想再讀下去了。當然我們要先把姿勢坐好,盤腿讀最好,如果不能盤腿讀,放下腿也可以,但是膝蓋上要蓋腿布,不讓膝蓋受涼,肩膀也要小心不讓冷氣、電風扇直吹。姿勢坐好以後,就是一字不漏地往下讀,不要用思維、不要去想經中的內容,因為憑良心說,以我們的小螞蟻腦袋思維佛的境界,我認為那是妄想。  我們用這種「定」的方法去讀誦它,讀到你心很靜、想定進去,突然覺得不想念了。各位,我多生多世的親人,這時就放下不要讀了,閉上眼定進去,不管是三、五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好,出定以後再繼續讀。讀到不想讀了再定進去,就這麼反覆讀下去。每一天找時間做這件功課,不管早晚,把閒聊、看電視、生煩惱怨恨的時間拿來讀經,不是很好嗎!  把讀經的桌子就固定在你家裡,這個角落一定有,你坐在那覺得舒服,不會受到別人的打擾,孩子、先生、丈夫、太太不會打擾的,屬於你的角落,把它收拾好、打掃好,然後擺上桌子,把經書放在上面,就這麼讀下去。你要養成一個習  慣,將來大家會尊重你這個時間,尊重你的角落,不打擾你。剛開始大家當然不習慣,需要時間取得大家的諒解,你要有耐心。把這個角落布置好,當你忙完了往那一坐,你心自然就定下來了,可以開始用定的方法讀經,不是用思維、分析的方法。  《大般若經》裡有一段話。當時須菩提是佛陀的大弟子,他是證入空性第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問佛陀:你常常告訴我們這個也空、那個也空,什麼都空,然後你又讓我們去度眾生,我們到底是度什麼眾生?不是眾生也空嗎?苦惱、煩惱也空嗎?佛也空、菩薩也空嗎?到底度什麼眾生,眾生在哪呢?好。釋迦牟尼佛就回答他說:眾生在哪裡?你只要離了思維、離了分別、離開名相、離開能所,就是佛的境界。當你在思維、分別名相和能所的時候,就是眾生的境界。  儘管有事情突如其來,也能心不動處理  現在我們就要用這個方法來讀經──不思維、不分別,像小孩念書一樣,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念下去,出聲音也可以,小聲念也可以,用心默念也可以。不管念到幾卷,不管發生什麼事,來收水費、電話響、門鈴響或者誰來講話、來吵,這時就是你要練功課了。你仍然要心不動地馬上放下、馬上應對,處理完了,馬上坐下來繼續念,繼續定下去。  每天讀經之前,我說:「一定要洗手,一定要讓自己乾乾淨淨的。」這是恭敬心,有一分恭敬心就有一分收穫,不能上完廁所、吃完東西,手髒兮兮的去碰經典。我說:「這個恭敬心,並不是這本經書需要或是佛菩薩需要,而是那一念恭敬心讓你個人本身受益了。」我建議諸位,我多生多世的親人,你一定要用心、仔細的,不是隨便拿本經書就念。  這些是讀經前必須要做的事情  最後,我再向各位報告,你真的要開始讀經的時候,你要先做什麼呢?我自己的做法是,我一定把屋子收拾乾淨,把經書擺上,把我的眼鏡、我的茶、蓋腿布放好。我知道當我這麼讀經的時候,我一定會不小心地定進去,這時如果我的腿涼了、肩膀涼了,我還得下來去找布來蓋,那多煩人、多打擾呀!所以一定要準備好,都準備好了我就坐下來開始讀。諸位,我不建議你匆匆忙忙把經書拿出來,往桌上一放就坐著念了。  「因」若不完美,「果」一定不完美。所以我建議你,當你要讀經之前,你要練習,要把家裡裡裡外外收拾乾淨。有的師姊就說:等我收拾乾淨了,精疲力竭的,我已經念不動了。我說:「沒關係,今天收拾乾淨今天念不動了就不念,明天再來。」這個方法我一直供養每一個我認識的師兄弟們,大家都受用。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1:27 来自手机版
孫春華居士/主講  我為什麼要談讀《大般若經》的經驗?因為它是一部開智慧的經典。  佛說:當《大般若經》存在的一天,佛法不滅。你想,我們常常說末法時代眾生要受很多苦,我們多怕這個末法到來,我們多麼希望佛法常駐;佛法常駐,佛法駐世的時候就是我們有救、能得救的時候,我堅信佛這麼說。所以我就想,我們一定要從《大般若經》開始,好好地讀它。  不思維、不分別,用「定」的方法讀經  我先說我個人的經驗吧!我讀到後來能夠定進去不想再讀下去了。當然我們要先把姿勢坐好,盤腿讀最好,如果不能盤腿讀,放下腿也可以,但是膝蓋上要蓋腿布,不讓膝蓋受涼,肩膀也要小心不讓冷氣、電風扇直吹。姿勢坐好以後,就是一字不漏地往下讀,不要用思維、不要去想經中的內容,因為憑良心說,以我們的小螞蟻腦袋思維佛的境界,我認為那是妄想。  我們用這種「定」的方法去讀誦它,讀到你心很靜、想定進去,突然覺得不想念了。各位,我多生多世的親人,這時就放下不要讀了,閉上眼定進去,不管是三、五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好,出定以後再繼續讀。讀到不想讀了再定進去,就這麼反覆讀下去。每一天找時間做這件功課,不管早晚,把閒聊、看電視、生煩惱怨恨的時間拿來讀經,不是很好嗎!  把讀經的桌子就固定在你家裡,這個角落一定有,你坐在那覺得舒服,不會受到別人的打擾,孩子、先生、丈夫、太太不會打擾的,屬於你的角落,把它收拾好、打掃好,然後擺上桌子,把經書放在上面,就這麼讀下去。你要養成一個習  慣,將來大家會尊重你這個時間,尊重你的角落,不打擾你。剛開始大家當然不習慣,需要時間取得大家的諒解,你要有耐心。把這個角落布置好,當你忙完了往那一坐,你心自然就定下來了,可以開始用定的方法讀經,不是用思維、分析的方法。  《大般若經》裡有一段話。當時須菩提是佛陀的大弟子,他是證入空性第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問佛陀:你常常告訴我們這個也空、那個也空,什麼都空,然後你又讓我們去度眾生,我們到底是度什麼眾生?不是眾生也空嗎?苦惱、煩惱也空嗎?佛也空、菩薩也空嗎?到底度什麼眾生,眾生在哪呢?好。釋迦牟尼佛就回答他說:眾生在哪裡?你只要離了思維、離了分別、離開名相、離開能所,就是佛的境界。當你在思維、分別名相和能所的時候,就是眾生的境界。  儘管有事情突如其來,也能心不動處理  現在我們就要用這個方法來讀經──不思維、不分別,像小孩念書一樣,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念下去,出聲音也可以,小聲念也可以,用心默念也可以。不管念到幾卷,不管發生什麼事,來收水費、電話響、門鈴響或者誰來講話、來吵,這時就是你要練功課了。你仍然要心不動地馬上放下、馬上應對,處理完了,馬上坐下來繼續念,繼續定下去。  每天讀經之前,我說:「一定要洗手,一定要讓自己乾乾淨淨的。」這是恭敬心,有一分恭敬心就有一分收穫,不能上完廁所、吃完東西,手髒兮兮的去碰經典。我說:「這個恭敬心,並不是這本經書需要或是佛菩薩需要,而是那一念恭敬心讓你個人本身受益了。」我建議諸位,我多生多世的親人,你一定要用心、仔細的,不是隨便拿本經書就念。  這些是讀經前必須要做的事情  最後,我再向各位報告,你真的要開始讀經的時候,你要先做什麼呢?我自己的做法是,我一定把屋子收拾乾淨,把經書擺上,把我的眼鏡、我的茶、蓋腿布放好。我知道當我這麼讀經的時候,我一定會不小心地定進去,這時如果我的腿涼了、肩膀涼了,我還得下來去找布來蓋,那多煩人、多打擾呀!所以一定要準備好,都準備好了我就坐下來開始讀。諸位,我不建議你匆匆忙忙把經書拿出來,往桌上一放就坐著念了。  「因」若不完美,「果」一定不完美。所以我建議你,當你要讀經之前,你要練習,要把家裡裡裡外外收拾乾淨。有的師姊就說:等我收拾乾淨了,精疲力竭的,我已經念不動了。我說:「沒關係,今天收拾乾淨今天念不動了就不念,明天再來。」這個方法我一直供養每一個我認識的師兄弟們,大家都受用。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1: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孫春華居士/主講  我為什麼要談讀《大般若經》的經驗?因為它是一部開智慧的經典。  佛說:當《大般若經》存在的一天,佛法不滅。你想,我們常常說末法時代眾生要受很多苦,我們多怕這個末法到來,我們多麼希望佛法常駐;佛法常駐,佛法駐世的時候就是我們有救、能得救的時候,我堅信佛這麼說。所以我就想,我們一定要從《大般若經》開始,好好地讀它。  不思維、不分別,用「定」的方法讀經  我先說我個人的經驗吧!我讀到後來能夠定進去不想再讀下去了。當然我們要先把姿勢坐好,盤腿讀最好,如果不能盤腿讀,放下腿也可以,但是膝蓋上要蓋腿布,不讓膝蓋受涼,肩膀也要小心不讓冷氣、電風扇直吹。姿勢坐好以後,就是一字不漏地往下讀,不要用思維、不要去想經中的內容,因為憑良心說,以我們的小螞蟻腦袋思維佛的境界,我認為那是妄想。  我們用這種「定」的方法去讀誦它,讀到你心很靜、想定進去,突然覺得不想念了。各位,我多生多世的親人,這時就放下不要讀了,閉上眼定進去,不管是三、五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好,出定以後再繼續讀。讀到不想讀了再定進去,就這麼反覆讀下去。每一天找時間做這件功課,不管早晚,把閒聊、看電視、生煩惱怨恨的時間拿來讀經,不是很好嗎!  把讀經的桌子就固定在你家裡,這個角落一定有,你坐在那覺得舒服,不會受到別人的打擾,孩子、先生、丈夫、太太不會打擾的,屬於你的角落,把它收拾好、打掃好,然後擺上桌子,把經書放在上面,就這麼讀下去。你要養成一個習  慣,將來大家會尊重你這個時間,尊重你的角落,不打擾你。剛開始大家當然不習慣,需要時間取得大家的諒解,你要有耐心。把這個角落布置好,當你忙完了往那一坐,你心自然就定下來了,可以開始用定的方法讀經,不是用思維、分析的方法。  《大般若經》裡有一段話。當時須菩提是佛陀的大弟子,他是證入空性第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問佛陀:你常常告訴我們這個也空、那個也空,什麼都空,然後你又讓我們去度眾生,我們到底是度什麼眾生?不是眾生也空嗎?苦惱、煩惱也空嗎?佛也空、菩薩也空嗎?到底度什麼眾生,眾生在哪呢?好。釋迦牟尼佛就回答他說:眾生在哪裡?你只要離了思維、離了分別、離開名相、離開能所,就是佛的境界。當你在思維、分別名相和能所的時候,就是眾生的境界。  儘管有事情突如其來,也能心不動處理  現在我們就要用這個方法來讀經──不思維、不分別,像小孩念書一樣,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念下去,出聲音也可以,小聲念也可以,用心默念也可以。不管念到幾卷,不管發生什麼事,來收水費、電話響、門鈴響或者誰來講話、來吵,這時就是你要練功課了。你仍然要心不動地馬上放下、馬上應對,處理完了,馬上坐下來繼續念,繼續定下去。  每天讀經之前,我說:「一定要洗手,一定要讓自己乾乾淨淨的。」這是恭敬心,有一分恭敬心就有一分收穫,不能上完廁所、吃完東西,手髒兮兮的去碰經典。我說:「這個恭敬心,並不是這本經書需要或是佛菩薩需要,而是那一念恭敬心讓你個人本身受益了。」我建議諸位,我多生多世的親人,你一定要用心、仔細的,不是隨便拿本經書就念。  這些是讀經前必須要做的事情  最後,我再向各位報告,你真的要開始讀經的時候,你要先做什麼呢?我自己的做法是,我一定把屋子收拾乾淨,把經書擺上,把我的眼鏡、我的茶、蓋腿布放好。我知道當我這麼讀經的時候,我一定會不小心地定進去,這時如果我的腿涼了、肩膀涼了,我還得下來去找布來蓋,那多煩人、多打擾呀!所以一定要準備好,都準備好了我就坐下來開始讀。諸位,我不建議你匆匆忙忙把經書拿出來,往桌上一放就坐著念了。  「因」若不完美,「果」一定不完美。所以我建議你,當你要讀經之前,你要練習,要把家裡裡裡外外收拾乾淨。有的師姊就說:等我收拾乾淨了,精疲力竭的,我已經念不動了。我說:「沒關係,今天收拾乾淨今天念不動了就不念,明天再來。」這個方法我一直供養每一個我認識的師兄弟們,大家都受用。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4-8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8-4-8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这个台湾人未得真传。


我也肯定这人没得胡说三昧。
发表于 2018-4-8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代表 发表于 2018-4-8 13:13
我在十四年前看过600卷大般若经。
我不赞成这个台湾人的做法。
读经与禅修是两码事。

南无阿弥陀佛!
我很佩服师兄的博学。我读过的经书很少,应该不到60卷。
一部《成唯识论》的经首谒中的“稽首唯识性”五个字就折腾了我大半个上午,这几天还在恶补“唯识”的知识。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5: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代表 发表于 2018-4-8 13:13
我在十四年前看过600卷大般若经。
我不赞成这个台湾人的做法。
读经与禅修是两码事。

你说的也对。但无先妄下结论,他这个方法也是办法之一。如若一开始从义理入手,我未知有谁能做到。大陆网上有人谈感应,那就离得更远。相对于他这个禅修法。他这是入手之一法门,并非不求解义理,义理在禅修中慢慢契入,但他得其中真味也未必能跟他人譂述清楚。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4-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4-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8-4-8 15: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修的就是四念处,融读经与禅修为一体,也可叫做实相读经法。

点评

这样不好。 应该读经之时思维,思维能够近大般涅槃。 不要怀疑自己的智慧,要相信自己已种无量无边善根,今生读经,必能证解,——菩提易得。 不要认为佛经的智慧深奥到只有佛才能知。佛经,是佛为众生的开示,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8 16:05
发表于 2018-4-8 16: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的读经法,也可称作是在修行圆觉经中的三摩钵提。
圆觉经中的(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四念处。
圆觉经: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不放逸是无死之道,放逸则是死亡之道!
发表于 2018-4-8 16: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随缘精进 发表于 2018-4-8 15:53
这人修的就是四念处,融读经与禅修为一体,也可叫做实相读经法。

这样不好。
应该读经之时思维,思维能够近大般涅槃。
不要怀疑自己的智慧,要相信自己已种无量无边善根,今生读经,必能证解,——菩提易得。
不要认为佛经的智慧深奥到只有佛才能知。佛经,是佛为众生的开示,定能让众生知解。(佛不为佛开示的。)

点评

这是先坚自己信心。可取之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8 16:28
佛讲法门多多,其中次第不一,大多是权宜之法,跟根器浅的讲,根器一般的讲,根器深的讲,以至于为菩萨讲。其中法理必然不一。其中意味,极为深远。你们常见,福薄之人,一闻佛教。轻藐鄙夷:呲~不过如此!皆如此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8 16:26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6: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见 发表于 2018-4-8 16:05
这样不好。
应该读经之时思维,思维能够近大般涅槃。
不要怀疑自己的智慧,要相信自己已种无量无边善根 ...

佛讲法门多多,其中次第不一,大多是权宜之法,跟根器浅的讲,根器一般的讲,根器深的讲,以至于为菩萨讲。其中法理必然不一。其中意味,极为深远。你们常见,福薄之人,一闻佛教。轻藐鄙夷:呲~不过如此!皆如此类。这是根器极浅,为人只知阿堵之物。至于做下入地狱之事而愚然无知,旁人见好利而帮之,这也是共业之由来。讲得有些远了。且问学过《大般若经》之人,你等可有从中获益?我愿洗耳听之。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6: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见 发表于 2018-4-8 16:05
这样不好。
应该读经之时思维,思维能够近大般涅槃。
不要怀疑自己的智慧,要相信自己已种无量无边善根 ...

这是先坚自己信心。可取之法。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6: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600卷,唐玄奘译,是宣传大乘般若思想的印度佛教典籍汇编。它共包括大小16部经典,称十六会。从产生的先后次序看,在这十六会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即《金刚经》)表述的是般若经的基本思想,产生得较早,大概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其它各会则是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和增补的。从所述的内容看,第一会至第五会各会的篇幅虽然长短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对般若思想的全面叙述;第六会至第九会则是摄取大部的精华,论述“无所得空”的法门义理;第十会是佛对金刚手菩萨等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第十一会至第十六会则依次叙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一般认为该经最早出现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 般若类经典很早就传入我国。现存最早的是东汉支娄迦谶译的《道行般若经》,10卷,又称《小品般若》,它相当于《大般若经》的第四会。其后又译出《光赞般若》、《放光般若》、《摩河般若》、《金刚般若》等十余部,但始终未能把全部般若经搜罗齐全。玄奘赴印度求法,寻访到《大般若经》的三个梵文手抄本。 显庆五年(660年)正月一日,玄奘开始着手翻译这部长达二十万颂的巨著,当年他已60高龄了。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由于这部经的篇幅太大,弟子们劝他作一些删节。玄奘起先也动心了,打算仿照姚秦时代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先例,对《大般若经》删重略繁。可据说当夜就作恶梦,不是梦见在悬崖顶上摇摇欲坠,就是梦见猛虎噬人,吓得一身冷汗。第二天,玄奘向弟子们叙述了梦境,认为这些梦境是向他示警,所以下决心按原经译出,不加改动。据说后来做梦,就梦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光芒一直照到自己身上,自己身心十分愉悦;又梦见自己持花执灯,供养诸佛;还梦见自己坐上高座,给大众说法,许多人围绕着自己,赞颂行礼;又梦见有人向自己敬献珍贵的水果。醒来精神十分愉悦,翻译时更加兢兢业业,一个字也不敢增删。“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才着文。审慎之心,古来无比。” 由于自己年事已高,他很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中翻不完这部经,常常劝勉弟子及助手努力辛勤,勿辞劳苦。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年)10月23日译完全经。第二年,玄奘就去世了。玄奘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了事业而献身的奋发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一自在的自性,所以叫做“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只有把握这种“性空幻有”的道理,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这部经还宣称大乘即般若,般若即大乘,大乘般若无二。它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 《大般若经》在印度十分流行。先后成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尊崇的基本典籍。此经在中国译出后迅速流传,影响十分广泛。被当作是“镇国之典”,认为书写、受持、读诵、流布该经,均有莫大功德,死后可以升天,得到最终解脱。所以许多寺庙都诵读、供养此经,作为积聚功德的重要途经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6: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代表 发表于 2018-4-8 15:28
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正念。
这个台湾人的方法就失去了正念,都是在虚伪造作以后,才开始读经的。
佛教的 ...

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指他贪大,贪多。读不懂还读。但我也知道你这个说法还是有问题的。基本上大多经书普通人都似懂非懂,但大家都在读在学,都懂了还读什么?学什么?
发表于 2018-4-8 17: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悟显法师说:边读经边解义,那是打妄想。


点评

所以这600卷,必要有好方法才是事。台湾人用的是好办法之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9 09: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7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