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德遵普贤

[其它]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不经生于现身。即得不还果。不还果。即生色无色天。无色天中。各有一生。于中亦有令超半超遍没等。即断上二界中天。天之中。第二生及断欲界一切有支。大论但通相说。初二乘。断一切一分有支。问。预流一来当言断何。答。谓断欲界。一分有支。即是初二果人。即断欲界中。一切一分有支。

  疏云不还欲界一切色无色不定即罗汉一切已断。解云不还欲界一切色无色不定即罗汉一切已断。解云。问。又还果当言断何。答。谓断欲界中一切有支。故云不还欲界一切。若不还果。于色无色。即不定或。令半超等乐慧生五净居。不生无色界。又有中般不还。亦不生无色界。又如身在欲界。得不还果已断。却色界惑。其人死已。即生色无不生色界。故言色无色乐。定生无色界等。问。罗汉当言断何。答。谓断三界中。一切有支。

  疏云此门兼解果断分齐。解云。此中兼明预流果不还罗四果。断或分齐。谓预流来。即断欲界一切一分有支。不还果。即断欲界一切有支。罗汉总一切有支。论云。十乐舍俱受。不与受去相应故。乃至实义。如是。诸圣教中。随彼相增阿说不定。解云。此论文中。说十乐舍。俱十一苦受。俱十一少分坏。苦所摄十二少分。苦苦所摄。十二全分行苦所摄者。此等皆是假说。即约当来生老死分位假说。与乐舍受等俱。今者据实言之。十二支中。若无明支行取生老死。此六支中。既受支有现行心心六支中。即得与乐受舍受苦受相应。此六处中。亦得有苦苦坏苦行苦等。余识等五文。及有支。此等六支。皆是种子。既不是现行心心所。如何得天乐受舍受等相应。及三苦等俱此六支中。即无三受苦故知。皆是假说。若言一切有漏法。皆是行苦。即十二支中。若种若现。一切皆是行苦所摄。若言依舍受立行苦者。唯无明行爱取生老死六支中。得有行苦。又缘起经中。说生显行苦。老显德苦。死显苦苦。又十地经云。无明行识各色六入。名行苦。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名坏苦者。此等圣教。又是假说。即假上更重假。

  疏云此约一识若依多识得俱起故。解云。若约一识。即不得三受并起。若约多识即得三受。俱起或明识中。有属受可中有苦受。鼻识有舍受。

  疏云此中所相应名俱非谓世并名色为俱。解云。此中所说三受。与现行心心所相应。名俱。即但约一识中。随与一受非。谓三受同在一世。与一个识。而并显俱亦非。谓三世并。故名俱。若受三世并。故名俱者。三受亦应得。与色法相应。

  疏云大论第十但言乐舍除二与解俱行苦受及所余中一。解云。然瑜伽第十说。乐舍除二与余俱行者。谓乐受舍受。即除受支老死二支。此乐舍二受。与余十支相应。俱行即同。唯识论中。十舍乐俱除受支老死二支。若苦受及所余中。一者若说苦受。即除受与与余十一支相应。及加老死所除中。一者谓前十支。与乐舍受俱。即除老死及受二支。今者即取前除中所除一老死支。老死支亦与苦受相应。故云所除中。一今者即十一支。与苦受俱。亦同唯识论十一苦俱。

  疏云其应喜受同苦乐说。解云。若应。受即摄在苦受中摄。若喜受即在乐受中摄。又解云。此间但明三受相应门。即不明受若五受。即是二十二根中。五受根摄。此中三受明义。若喜同乐若应同苦。若前异熟门。应非异熟。今时受俱门。故亦与应俱。而生老等既是异熟无记。应唯恶性。如何无记法得与善恶法相。答。据实而言异熟无记法。不得与应相应。今者即假说异熟无记。得与应俱以生老死分位中。得起善染故。今假说无记。得与应俱。

  疏云生支位宽有乐舍。解云。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是生支摄。今约生支分位别配者。即谓从中有初受生一七日。已来皆是识支摄。即现行识支。得与乐舍受相应。问。识支既是第八识。如何得与苦受乐受俱。及苦境苦等俱。答。今约从中。有至初受生。以来是识支位。在识支位。即前六识中得有苦乐舍受相应。及有三苦等。今言识支与苦乐。及有三菩萨。皆是假说。即受生已七日。已来。于名色位。亦有乐舍相应。亦有三苦。乃至次根满时。六处明威因。斯发触因触。起受等位。皆有三苦等。及有苦乐舍受相应。问。识等五果约当来生。又现行心心所位中。得有三苦乐舍受相应。有支既唯是业种子。识等五果种子。如何说有支得有三苦。得与乐受舍苦受相应。答。据实而有言唯是种子。不得有三苦。及与三受相应。即如起受取闰前业种。识等五果种子。转成有支时。此有支不生现行。即有支要经。十念五念多时。以后方生五果现行。此有支经支。此十念五念之时。即在有支法中。中间或时。起余心所。心所亦有苦乐舍三受相应。及有三苦。既在有支位起三受及三苦。即假说有支。亦与苦乐舍受相应。其实有支。唯是种子。不得与三受相应。及有三苦。今皆是义。说有依有支。上立有三苦。亦准此知。皆约在有支。中间起余心所。余心所三苦也。

  疏云大论第十云谓乐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是坏苦。解云。然大论。约依三受次。立三苦依乐受。立坏苦依苦受。立苦苦依舍受立行苦。谓乐受俱行支者。即是前说乐受与十支。俱行即余受支及者。老死支非受俱行支者。即是受支。此受支即不与受想相应。不与受共相应故。今说受名非受俱行支。今者即取。与俱行十支及受支。即此十一支。若坏苦其受支。亦名乐故。即依乐立坏故。有取受亦。与唯识论同。

  疏云言一分者十二中通有苦苦行苦今陈于彼故言一分。解云。今瑜伽论中。言一分者。即十二支。通有苦苦行苦坏。今除苦苦行苦。唯取坏苦。故言一分。若以下明苦苦中。即十二支中。除却坏苦行苦。唯取苦苦一分。言一分。

  疏云彼第十云苦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是苦之。解云。苦受俱行支者。即前说苦受。与十一支相应。唯除受支及非受俱行支者。即是受支受。支不与受相应。说受支名非支俱行支。今亦应受支名苦苦即。十二支小分名苦苦。受支中有苦故。即依苦受立苦苦。亦与唯识论中同一分者。如前以释。

  疏云有依三受别门者。此依三受上以立三苦。舍受与十支俱。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行苦即依十一支立。唯除老死。

  疏云大论第十说所有二苦支皆行苦摄乃至与此文同。解云。彼论云二苦者。谓苦苦坏苦。即苦苦坏苦。皆是行苦摄。即同此论云。十二全分行苦所说有。是行苦不是苦苦坏苦摄。即同此论中云。依舍受说十一少分。除老死支如坏苦说。约相显时。舍受位显者。即舍受行苦。相显依舍受。而立行苦。与二受俱二苦相显者。即取乐受上坏苦相显苦。受上苦苦相显依乐受。而立坏苦依苦受。而立苦苦。

  疏云此约实体相显二行位说支。解云。二位者即是因果二位。即十二支因果二位说支。又言实体者。即是一全体多分摄。三苦言相显者。即是二相显多分摄三苦。故言二位。问。未至定中行支。能感得何处异熟果。八根中地中行支。能得何受异熟果。亦有用下地行支。为感得上地果。将上例下。亦准此问。问十二支。得与十因六因十五依处。遍计等三五果相。若等五法相摄。云何问从前十乐舍。乃至十二全分别苦摄所者。未知九地支。名得与何受相应。及与三苦中何苦相应。又此论中。约何果十二支。而得与三受。三受。苦相应思之。一全体多分摄。二苦乃至余二。苦名多分者。此文即是前十二全分。是行苦故。名全体多分者。十一少分是坏苦。十二少分是苦苦。二相显多分摄三苦。乃至名多分者。此文即依三受以立。即是论文依舍受。说十二少分名行苦。依余苦受支。立苦苦依乐受支。而立坏苦。十地第八经曰者。即十地论。自引经明十二支。故云经白彼论无解者。彼论但言余因缘分。名为坏苦。彼论亦不解。言受取有。生老死名坏苦。

  疏曰瑜伽等说据遍法体五摄道理。解云。上来唯识论中所摄。十二少分是坏苦。十二少分是苦苦。十二全分是行苦者。皆大论第十说。即大论是正称道理。

  疏云因多种子隐而不论。解云。疏中有二解。此第一解。即因中识等五果及有支皆是种子。唯无明行受取。此四半种子。半现行故。故言因多种子隐而不说。十二支中有三苦。谓有为法。造化名行乃至随相增说者。此文解十老死。与三苦。俱起意化义僧。当果本故者。即由无明与发于行。感得五果种后时。生生老死故。说前七为当来异熟果。报本于熟变时。此苦方起者。于熟变时者。谓有支以六处合名有故。此苦方起者。即是生支皆果报故者。然无明支名果。即今时从事去生老而生。即过去生老死为因。现在无明为果故。十二支皆得名果也。

  疏云苦谛宽集谛狭诸集皆苦非苦皆集。解云。若通相解苦集者。有苦亦是集谛。谓观杂染缘起中。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老死集谛者。即是生生支。名集谛。即说苦为集谛。又爱苦爱集受灭。趣灭行爱支集谛。若别相解。约能感异熟果。名集谛者。有集非苦。即行支有支无明爱取。名为集谛。不得名苦谛。宽集谛狭。

  疏云有异熟故方名集集是有报义者。问如论中说有漏善恶业。感异熟果。其行支是善恶性。可许能得异熟果。又欲界发业无明。是不善性可许。能得异熟果。是集谛摄。若上二界无明。唯是有覆无记性。及三界正闰生爱取。有覆无记性。此等如何。是集谛摄。答。若上界无明支。虽是有覆无记性。其无明能发感异熟果果业。苦三界爱取。即能次圆。感异熟果果业令起。所以上界无明爱取等。虽是无记性。亦名非谛摄。亦能感异熟果。不尔。此文者为难。解云。作释此释。即无违也。

  疏云又二道位有漏二道是缘起支非道谛摄乃至若摄一义亦不相违。解云。若资粮加行。若顺无漏法。即得名资粮道加行道。若资粮加行。名缘起支。此二不得名道善顺无漏法。可名为道顺生死法。非道无漏二道种。是道谛者。一云。即说是道修道名二无漏道。二云。学无学名二无漏道得解为胜。

  疏云爱增名取爱种能生故。解云。问若爱两种子能生取两现行。即爱望于取有因缘者。何故前文说爱取支为独相。不与余支相交杂。若爱种子能生取支。现行者。即爱取与亦是杂相。又前疏解独相杂相中云。若中品下品爱。即名爱支上品爱。即名取取支爱取。名为独相者。如何下品中爱种子。能生上品取支。现行。答。准爱种能生取支。现行其取支中。不准有上品名取支。取支中亦更有余烦恼及四取等。名为取支。今约多分。说爱取为独相。又云。同类因因缘性者。必下品种子。能生下品种子。能生下品现行。必无下品种子。能生中品上品现行。又中种子。即生中品现行。必无中品种子。能生下品上品现行。若上品种子。能生上品现行。必无上品种子。能生下品现行。即名名自同类也。现行若准此义。爱支中。亦有下中上三品爱。若取中。亦有下中上三品爱。即下品爱种子。能生中品取支为因缘。即上品爱种子。能生上品取支。即爱取为因缘。必无下品中品爱种子。能生上品爱。为取支经中。多分说爱增。名取支。据实取支中。亦有下中上品爱。今爱取各有其二。一约位说。若起贪资下。及起淫爱。未能广追求。名为爱支位。以后追求得欲境资具。名取支摄。于取支位。起四取四等。即起爱取支。已能闰识等五果种子。即爱支为先取支为后。此二各别名为独相。不相交杂爱取种子。不生取支。二各别二。若于欲命终时又起。但生爱重闰生。即前含爱名爱支。后念爱名取支。前念爱种子。能生取现行。命终之时。覆取二支。得为因缘。又不可说临命终时。起爱以后方起四取。临终时。力风解节。极大苦恨。如何能起四取。欲界终时。亦起俱生我无爱我自身。诸论中多说。取支中四取。准是分别。不约俱生四取又不可说命终时。要起爱方闰生如人忽。名木打煞。如何事得起爱取。故知。少年时。所起爱取。以能润生定也。

  论说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约分命终者。非一切卒死者。故少年位。所起爱取二支。别即说爱取二支。名为独相。爱种子不生取现行。爱取无因缘义。若临终时。起爱取前念名爱。后念名取。前念爱种子能生后念取现行。相望取有因缘。临终以后念爱。名取支。亦不及能起四取。唯识论中。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增。乃至斯发触因触起受。即同俱舍颂曰。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识正结生。蕴六处前念。名色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于三爱因果。未了知名触。在淫爱前受。贪资具淫爱等二支。虽别义意同。又解。问前论文中说。爱望于取非是杂相。今后论文。即言爱望于取而作因缘。即是杂。即前后论文相违。答若前念后论文。并是一师义。即许相违。既是两师各别无相违。若师说取爱。非是杂相。其别师。即不与后爱与取作因缘。前师即是爱取。非是因缘。若后师说。爱与取作因缘。即不立前爱望取非杂相。其后师即说爱望取。亦是杂相。不尔识望名色乃至约当生位得为因缘者。此文中。即约对法论中杂缘起支。即约分位。说识望名色等得为因缘。即据当来现行生死位中。五果分位前后。而谓当来在生支中。从中有至初生位。即名为识支位时。即名色等种。总名为识支。即识支俱时。名色种子生名色现行明时。即说识与名色作因缘。若望至名色位时。即六处种子。名为色支摄。即从名色位俱时六胜种子生六处现行。即说名色与六处化因缘乃至触支位时。即受支种子。名触支摄。即从触支位中受支种子。而生受支现行时。即说触望受而作因。缘。此文即约对法杂乱缘起支。假说五果相望得为因缘。据实五果相望既是种子。即不成因缘。若约隔越说者。无明支望爱取支得为因。即从无明种子生爱取俱时烦恼现行以说。金界烦恼皆能结生。又五果种子与当来生老支。亦同作因缘。谓从五果种子。而生生支现行。又行支现行。又行支与有支。亦得作因缘。谓从行支种子。生得有支。

  疏云缘起经生引同时。解云。若已被同。即所引识等五果种子中业种子。与能生支同时。

  疏云云。约种望种相邻支说。解云。此中约识种子望名色种皆非因缘。名色种说六处种非为因缘。乃至触望受种。非为因缘。又云。此疏文错。应云。今约种望现。相邻支说。解即约有支中五果种子。望邻次生支现行。得为因缘。

  疏云即此缘起十地瑜伽别说业为识支因缘准此者。对法中。即说业种以为识支。即行支望识。亦作因缘。今者瑜伽等。既不说业种以为识支。故行望于识非是因。故云因缘准此。

  疏云如对法说识支此业种者。行望于识名为因缘。现行行。望行种识前故。解云。且如或本有业种。或有以感异熟果。旧业业种子。此等本有业种。或旧业种。即生起现行。现行又熏成一个杂杂。熏业种子。能感异熟果。此业种子。还由业现行熏故。所以行支中。通有现行种子为行支。旧经论中云。行支有子时果时。即有三法。一旧业种惑。是本有业种子。二业现行。三杂新熏业种子。对法论中。约旧种子。或本有业种子。与无明支俱故。即假说无明望行。得为因缘。即说现行支。新熏业种子。即名为识支摄。即说行望识支。亦作因缘。然今业种子。虽有百千。若有一个业种。能感此一具异熟果。即说此种业。为此异熟宗之行支。若余业种子。望此异熟果。即不名行支。若余业种。能感余异熟果。即余业种。望所感余异熟果。亦名行支。乃至无明支亦尔。若有无明。唯能正发此行支。即此无明。望此所发之行支。即名无明支。此无明若望余行支。即不名无明支。乃至余者皆尔。

  疏云此依别体非分位故。解云。此唯识论中。唯取无明。名无明支。即不取余法名无明支。余以无明望行。行望于识。皆无因缘。乃至□行支亦准取业名行支。亦不取余法名行支。余者皆然。对法论中。即约分位说。即无明俱时业种子。名无明支。所以约分位说。无明望行得为因缘。或萨婆多说十二支。三约分位说也。

  疏云彼论以无明为首例余应亦尔彼且以无明作法者。然对法中。说无明望行。得有四缘。乃至生望老亦尔。故云例余应亦尔。谓无明俱时思。能生行故。即无明望行。得有因缘。由前念随行无明。引起后念现行思。即无明望行。有等无间缘。现行行思。却能缘前无明故。无明望行有所缘缘。增上缘可知。如是行望于识。亦具四缘。谓与行俱时识种子。能生识支。故行望识支。得有因缘。谓前念行现行思。引后念现行识。前行望识。有等无间缘。识支能缘前念行支。行支望识。得有所缘缘。增上可知。即不约识等五果种说。即约当生支位。现行识等五位。假说行望识具四缘等。乃至识望色。亦具四缘。准前作法。乃至生望老死亦有四缘。一准前作法。师云。彼论但言。无明望色行为增上。望无色行为三缘。谓等无间所缘缘增上。乃至望无色为三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解云。无明望色行为增上者。即现行无明支。望身语色行。身语二业既是色法。不能缘前念无明故。即无所缘缘。身语业既是色法故。不从等无间缘生。即无等无间缘。无明望色行。但有一增上缘。无明望无色行为二缘者。即现行无明支。望行意思业行支。有三缘。谓前念现行无明。引起后念意思现行。所以有等无间缘。后念意思现行止能缘前念无明。即有所缘缘。问何故不约无明能缘于行。即说行缘无明。答今约相生次第而说。其能缘心心所果。从境因而生。若行缘无明。能缘心从境生。即是无明能生行。若说无明能缘行者。即是无明从行生。便成达。无明不从行而生故。今说行缘无明。乃至老却缘生支。亦然。增上可知。谓有色望有色支。为一增上者。是生支位中。现行色蕴。望老死支中现行色蕴。唯有一增上缘。老死支中色蕴。既是色假故。不能缘前生支位中色蕴。即无所缘缘。色法不从等无间缘生故。即无等无间缘。色法望色但有一增上缘。谓有色支望无色支为二缘者。即是生支位中现行色蕴。望老死支中现行心心所法。有二缘。谓老死位中现行心心所法。能缘前生支位中现行色法。即有所缘缘。增上可知。无色望有色一增上者。即是生支位中现行心心所法。望老死位中现行色蕴。老死位中现行色蕴。不能缘生支位中心心所依。故无所缘。老死位中色法。不从等无间缘。故无等无间缘。或无明望身语业。亦是无色望有色。无色望无色为三缘者。即是生支位中心心所法。望老死位中心所法。能缘前生支位中随行心心所法。即有所缘缘。老死位中心心法。前生支位中心心可等无间生故。即有等无间缘。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行无望现行意思业。爱现行望取现行。亦是无色望无色现行意思业。能缘前现无明。其现行取支。能缘前现行爱。皆有所缘缘。现行意思业从前前无明。等无间生。现行取从前前现行爱生。故有等无间缘。今此已上。皆据实约现行心心所。心心所现行色法而作法。皆不约种子相望作法。所以不约识支望名色支。名色支中色蕴。望六处中五色根等化法。识等五果及有支。皆是种子也。若依增上缘所摄乃至唯说增上缘者。前七支即是牵引因摄。对法云。能引所引俱是引因。若后五支即生起因摄。对法云。能生所生俱是生因。此言生起牵引因。唯是增上缘者。即是十二支中牵引因。生起因。唯是增上缘。亦不是十因。十因中牵引生起因。亦通因缘增上缘摄。

  疏云无明望行支爱望于取生望老死此三有余二缘谓爱间及所缘缘。解云。无明望行。谓前念无明为缘。引后念意思业行支。所以有等无间缘。后念意思业行支。能缘前念无明。即有所缘缘。爱望于取。谓前念爱为缘。引起后念取支。即有等无间缘。后念取支能缘前念爱支故。故有所缘缘。生望老死者。谓生支位中心心所为法缘。引起老死位中心心所法。有所缘缘。此中若能缘心心所法名为果。所缘境即是因。

  疏云行望识乃至触望受支。望有乃至皆非现行心能缘故。解云。此中若现行心心所。方是能缘心心所果。若所缘境法。名为因。今行望识识支。即见缘心心所果。识支既是非现行心心所。不能缘行支。无所缘缘。乃至爱支有支亦不是现行心心所法。即不能缘所取支。此等皆非所缘缘。若等无间缘者。即前念现行心心所。有间导用。令后念现行心心所生。方是等无间缘。今识支既是种子。乃至有支皆是种子。无等无间缘。

  论云有望于生受望于爱无等间无缘有所缘缘。解云。生支位中现行心心所。能缘前有支故。有所缘缘。爱支能缘前受支。故有所缘缘。

  疏云依用果前后者。谓无明为因行为果。乃至生为因老死为果。

  疏云异邻次若越次是顺次若逆次不相杂乱实缘起说。解云。今唯识论中说十二支。唯邻次非越次。即无明望识支。即行支望名色等。唯是顺次。非逆次。下相杂乱。实缘起。若邻次即是越次也。若异顺次。即是逆次。

  疏云不如对法无明望行相杂乱。解云。若对法无明望行为因缘者。即是相杂乱。不相杂乱。实缘起说。若相杂乱假缘起者。言不相杂乱者。即如上来一二克实出体。以辨四缘义。若实是支体。即在十二支摄。若非是支体。即不在十二支摄。其十二支中。若实是种子。即言种子。若实是现行摄。若相杂乱者。虽不是支。亦在十二支中所摄。实不是现行。亦言是现行。其十二支中。虽无因缘。即说是因缘。即如对法。一一支相望皆具四缘等。此等皆是相杂乱故。此中即约不相杂乱中。亦有顺有逆。若相应杂乱中。亦有顺逆二种子也。且隔越者。且如说无明。乃至余一切准知者。且如无明望受用亦然。若无明望受。即具二缘。谓爱能却缘无明支。即具所缘缘。增上可知。乃至无明望取亦然。若无明望生老死位中色蕴。唯有一增上。色法不能缘无明。故无所余。若无明望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即具二缘。谓所缘增上。谓生老位中心心所。能却缘无明。故有所缘。以后作法。皆准此知。又行支望名色。亦有一增上。乃至行支望亦处触受有。及生老位中色然。若行望爱取。及生老位中心心所法。即具所缘增上。如前作法。又识望六处。唯有一增上。乃至识望触受支。及生老位中色亦然。若识望爱取。及生老位中心法。即具二缘。乃至有支望老死位色。即有一增上。与上有支望老死位中心。即具二缘。谓所缘缘增上。此顺次中。即约前与后支。而作业缘。若逆次者。亦有邻次隔越。乃至余但增上者。今此后逆次中。即得后支与前支。而作几缘。逆中即余因缘等无间缘一邻次者。若将老死位中色心心。与生支位中。唯有一增上。其生支位中色。不能缘老死故。无所缘缘。若将老死位中色心。与生支位中心。即作二缘。谓所缘增上。其生支位中心。能缘老死故。若生支位中色心。与有支唯作增上。其有支种不能缘生支故。有支与取。而作二缘。取能缘他有支取与爱。亦作二缘。爱缘取故。爱与爱。唯一增上。受触亦一增上。乃至名色与识亦一增上。若识与行支中心法。即具所缘增上。若识与行支中身语色。即唯增上。若行与无明亦所缘增上。老非定有。附死立支。即老死合作一支。二障越者。若老死与有支。唯一增上。乃至将老死与识等亦然。以是种子不能缘恶。若老死支与取支。而作二缘。谓取支能缘老死支。乃至与爱行无明等。皆皆有二缘。邻次如对法者。即如对法前支与后前。一一皆具四缘。谓如无明与行而作四缘。行与识支亦尔。乃至生与老死亦尔。如前作法。隔越与前实缘不殊。乃至若约当生随生所应者。此中隔越。若约实义。识等五果。唯是种子而说者。即与前不相杂乱实缘起支说。即此中同前。亦应言行且邻隔越者。且如无明与识等五。得有但一增上。无明与爱取生老死为二缘。谓所缘缘增上。此等义皆如前抄说。故云。与前实缘不殊。亦约识等五种而说。若约当生现。其所应者。此中意说。即约杂缘起支说。若约当来生支位中。即现行识等五果及有支者。其十二支即皆是现行。即应言无明与识等五及有支为二缘。谓所缘缘增上。此识等五。皆却能缘无明故。若无明与爱取生老死。皆具二缘。所缘增上。逆次中有邻有间。皆应思准。然今逆次中。即余因缘等无间缘。其逆次中即有所缘缘增上缘。今既约相杂乱解者。然识等五果及有支。唯是种子。即是无现行。能缘虑心。其识等五果有支。既约当生位。皆得说为现行支。文云。由斯识等。亦说现行。即识等五果。及有支同生老支说。皆得有现行。若作此释。即十二支皆假说为现行。故中色心与生支中色。唯一增上。若老支中中。色心与生支中色。唯一增上。若老死中色心。生支中心。即具二缘增上。谓生支中心。能缘他老支中色心故。已后唯异失。若生支与有支。亦有二缘。谓所缘增上。谓有支能缘他生支。乃至六处与识。亦作二缘。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缘增上。乃至行支无明。亦作二缘。若逆中隔越者。既约杂乱十二支。皆具二缘。谓老死与有支。亦具二缘。准前法。乃至老与识五果。皆作二缘。逆隔越中肉具二缘。谓所缘增上。缘起下说皆约增上说者。然缘经下卷说。十二支唯有增上缘。无三缘。然有远近者。若顺中。若超一二等。即名为近。如无明望识名色等。能作几缘。若起四五等。即名远。如无明望约受等。能作几缘等。或超者名近。或超十二支等名远。准前作法。顺中既然。逆中超间亦有远近。准顺中作法。然此中识等五。依当现位诸支隔。乃至一一思准者。然识等五及有支。依当生位。同生老死说。顺中邻次即十二支。如对法智具四缘等。皆如前作法。若逆中即隔次隔越等。亦准前说。

  疏云行即是业道无明爱取是烦恼道余七是苦道。解云。今言道者。即是道理。谓业道理。烦恼道理。苦道理。今言道者。非是游履名道。

  疏云为烦恼难业难苦难然新翻名杂染。解云。今言难者。即是经难。或是留难。由烦恼业为留难。能转有情。不能出三界。旧云烦恼鄣业鄣根意。与难义意相似。今新经论中。名三杂染。谓烦恼业生杂染等。

  疏云乃至有一分含识等种故。解云。有支中。既含识等五果种子及业。今有支中。明取于业。故言有一分。不尔彼论应分别者。应如此论中业有一分。非如或业。亦集谛者。若或业亦通苦谛摄。亦通业谛摄。

  疏云又为生厌不起或业。解云。若于三界不生厌。即起或造业。二种生死。若于三界而生厌。即不起或业也。

  疏云得名所由者。即解因缘二字之所由。因者正感。缘者助感。引满业是者。此中即有二种业。一者引业。唯能引第八识。二满业。唯能满果。然前十二支中有一业。唯名为引。亦是行支摄。有一业通引满。亦是行支摄。问何故前十二支中。唯引业。亦是行支摄。今此处即言引满二业。答十二支中。为令生死相续。此处为庄严。各据一义。无漏业中。除无分别正体后得。及此加行。乃至缘事生。问加行根本后得。皆名得无分别以不。答若加行智。即无颠倒分别。名无分别根本智。即无推求等分别。后得无耶分别。此三皆名无分别。然今唯取缘事后得智。不取缘安立等四谛后得智。正感者显由此故生死相续者。即显由此无漏业。及有漏二种生死得相续。

  疏云无漏者如异熟因故言正感。解云。且如有漏善恶业异熟因。即此感异熟果。异熟果得相续。其无漏有分别业。由如于异熟善恶业因。其无漏有分别业。亦能令身得相续。由如异熟因耶。

  疏云烦恼鄣者谓一切闰生诸或取发业虽取已发业感五果种恶唯取一切正闰助闰生烦恼。问何故唯取闰生惑。不取发业或。取业或者。即与无漏业不齐。其漏业即用无明发。其无漏业。即用何法为能发不齐。若取闰生惑。即齐闰生惑。即同何知鄣。有漏业与无漏业同也。

  疏云所知鄣者此类虽多但取缘佛有情起者或取一切起闰。解云。然所障品类虽多。今唯取缘佛缘有情所知鄣者。即是下论。不执有情菩提实有。无由发起猛利悲愿也。二解云。或取一切所知障。然作变易生死缘。由一切令界。皆能闰生。即一切所知障。能助变易生死故。

  疏云生死有几者。此第一问。生死有几种。下答生死有二。第二问云。有何所以生死有二。

  疏云易可见故有定限故易了知故。解云。易前见有约即眼见有曾齐限者。谓上至八万。下至十岁易了知者。即约第六意识知。

  疏云一分一段故名分段。解云。今身死后身生。即此身死后身生。名分段。

  疏云非彼世间及非回心二乘境乃至诸天眼上不能见。解云。设有预流果入变易身。即有分段身。罗汉及独觉。虽有天眼。亦不能已是。设有初果人。入变易身已。是肉眼亦能见自类。初二果人变易身。又若四果人。入变易生。即初二果人。以是同类。亦得相见。初二果变易身。即能见不还罗汉等变易身。又不还果变易身。即能见自类变易身。亦能见初三果变易身。不还不能见罗汉身。亦能自类相见。亦能见前三果。又十信得见变易天。不能见十位变易。乃至十回向亦因前此变易身。虽是肉眼。亦能相见。设有凡夫天眼。不能见之。问初地变易身。其二地已上分段身。能见初地变易身不。若见。如何云变易身细。上然见下。故二地已上分段身菩萨肉眼。已是利根智十疏故能见初地变易身。经菩萨父母所生清净肉见。眼能见三支界。然菩萨不同二乘。以智慧少。又根钝故。设是分段罗天眼。不能见初果变易身。然自是初地菩萨。一个受分段身一个受变易身。其分段身。还不能见同地变易身。瑜伽云。以同类天眼得相见。又在四善根内分段身菩萨眼。不能见初果人变易身。即是圣者。其四善根菩萨。即是凡夫。不同初地已上圣。二地分段身。得见初地分段身。又其初地菩萨。以道德胜于初地。其初地菩萨。尚不能见二地菩萨所居之土。岂能见身。由如六欲天等。虽同是凡夫。同是一界一切以少福胜。其四天王。不能见刀利天身。乃至亦尔。况得圣菩萨。

  疏云如前第七卷已有二解故。解云。然前第七卷。有二师说。一云。顿语菩萨唯色界后留身。若二乘声闻。于欲界后留身。第二师。亦许色界有前子闻回心。唯除五净天。谓此业此州乃至欲界人天亦尔者。然分段中业州界地。皆生定。谓此业者即是因。谓有漏善恶业等。此州此界此地地者。即是受分段果身之处。谓如是业故。即即生人中南州而年等活。乃至余三州亦然。谓由如此业。即生欲界无色界。谓由如是业故。即生死九地皆定。若变易中。此业者是因。是无后业。州界地等。即是受果之处。或是此州身。即四禅中无漏业。即能为因资。或是欲界身。亦用四禅无漏为因。或是初禅身。亦用上三禅无漏为因。变易身皆不定。若无漏业依地即定。既疏中云。四边际定能资变易。故知无色界无漏定。不能次变易身。如广果天身。受五百劫。身皆五百由旬。若入定果定。延命长五百六百劫。即名增。或资长三百二百劫。即名减。余处亦然资身。唯有增而无减。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云如资广果天身过五百由旬命过五百劫或于彼乃至欲界人天亦尔。解云。今且举第四禅中广果天。是上品故偏举之。且如广果天。身长五百由旬等五百劫。若菩萨依广果天身。受变易身若增。身过三百由旬。即名减。又如南州人身六尺寿百年。若菩萨依广果天身受变易身若。增。身过三百由旬。即名减。又如南州人身六尺寿百年。若菩萨依此州身入变易身。若延此命过一百。身过六尺。即名增。若命三十已下身四尺名减。或有疏。云如资色究竟身过一万六千由旬。命过一万六千劫。两年不同。疏声闻辟支佛。乃至得不思议界。无漏法身。然此文。三乘无学相对明故。所以不说菩萨得变易身。此文意。责二乘无学回心。虽未得初地未证法无我。地前回心。已得受变易身。故云未证法无我未得离变易身。然菩萨虽证法无我。未满故。所以未得离变易身。佛证法无我满故。所以离变易。

  疏云生者诸受想起死者诸受根灭。解云。者或受用五尘。或执受名受。根者五色。若生者。即诸受及五色根得起。若死者即诸受五色根。

  疏云摩利迦此名甥者。即末利夫人乃至即胜鬘也。解云。问末利夫人。何故名甥。答夫人本是彩华。由供养佛。现身得作波斯王姤。王如胜此姤故名胜鬘。琉璃王是胜鬘弟。

  疏云彼说如似以所为缘即烦恼乃至此举分段因果以况变易者。今举分段身。以喻于变易身。故言如似。且如分段身品。由有漏善恶为因。招感识等五果种。即起取烦恼鄣。即取支为缘。闰前行支识等五果种子。而生三界后有身。今此变易身亦然。即用无漏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鄣为缘。变易得起也。

  疏云生此死三种意成身。解云。即是罗汉意成身。独觉身。已得自在菩萨身。名三。

  疏云佛性论云于三界外有三种人受于变易人虽即此然非界外。解云。然说三界外者。即遂助因说。即说无漏有分别业能感之因。名三外。其变易身既是有漏。即非三界外。三种人者。即是罗汉独觉已得皆自在菩萨三人也。

  疏云无明住乃至烦恼之而起者。此五应名己为自他。自他者是种子。五住地皆是种子。然此中有二重依一所知障为所住所依。若烦恼障即是能住能依。二即二鄣种为所住所依。若二鄣现行即是能依。

  疏云彼意说有一如取为缘。解云。云变易身。一一法用。皆如分段身。以用取支为缘。有漏业为因。今变易身亦然。即以所知鄣为缘。无漏有分别业为因。故云一如取。

  疏云佛地第二卷说声闻乘或除七生乃至三无数劫修菩提因无有过失。解云。此文意。说前三果人。得受变易身。或除七生者。或是七生人得受变易身。或如有初果。即有七生分段定业。西灭至末法一万年灭已。所得不果者唯缘。名为缘觉。若约前在初发心时。即向佛边听法。方发得缘觉心。若有人种声闻四果善根。及得声闻初果。而作极返有。其人至第七生中生在人中。若七无佛法世果。即化部形。若生在天上即化声闻。以是声闻根性。得生天上。若是缘觉根性不得生天。唯在人中。大乘与萨婆多同说。三乘人种顺解脱分已。亦得生无色界六欲天中。若声闻人种??等善根。亦得生无色界色。若行人同声闻说。若麟喻人。不得今时生种燸顶。后生种忍等。即于一生一坐。以为成觉。若萨婆多说。菩萨四善根法用。与麟喻同。若种声闻顺解脱分善。或经一二生已来。种声闻四善根等。其人出无佛世界。而化麟。或除一生者。即是二果人得受变易身一生者。即是人天一往来。名一生。即如有一来果有一生。一生分段定业。要受却此一生分段身业。方得入变易身。或除人界处处生者。即是不还果人。得变易。即如有行般无行般。或经色界一天处一生。即受变易法。不还果。若生上界天。天上中唯有一生。无无有一。无处得受二生。即如不还果受梵众天中一生已。更不重生梵众天。从梵众天死已。即生梵辅天等。必不还生一梵众天中。有二生定业者。即不得初果。即得在凡夫身中。受却此天中一生定业已。方得圣果。余果天亦然。不还果上界□□处处唯有一生。若色界中生触有行无行上流四种不还果不定性者。得受变易身。上流不还果。亦有令超半超。遍后不还果定性者。即不得受变易身。若不还果受中般者。必有定性二乘。又不还者或有受色界。十一生已。方受变易身。若不还果。生无色界。及生五净天。亦不得受变易。皆是定性二乘。若三果人。受却分段身定业已。即受变易。虽已前由诸烦恼所发不定业。皆得非择灭。

  疏云毕竟不生非永不生。解云。毕竟不生者。受变易身已。所分段身不定业。更不得生。即毕竟不得生分段身。非永不生。即由无漏业。资变易身。变易身即得生故。其变易身即得生。非永不生。

  疏云第八十说后次回向菩提声闻乃至轮此文非为应理。解云。第八十云。即总相说。或于学位。即能辨舍者。即是二乘前三果人回心向大乘者。即然。弃舍分段身。受变易身。或无学位方能弃舍者。即是二乘无学人。即弃舍却分段身。得入变易身。故知前三果人。得受变易身。知此胜鬘经文及唯识论文。唯说二乘无学。及八地以去菩萨。得变易身不不。说前三果人得受变易身者。非为应理也。

  疏云七地已前决定性者有受此生乃至不说此三种定故说之。解云。七前地已前菩萨决定性者。有变易身。今此唯识论中唯说二乘无学及八地已去菩萨得受变易身者。即据决定性说。其八地已上菩萨。及二乘无学人。决定受变易身。其前三果及七地已前菩萨。即有受变易身。有不受变易身。即不决定故。此唯识论文。不说前二乘无学八地已上菩萨三种人定。即说之。问七地已前菩萨。何者名决定性。既有决定性。得受变易身。亦应有不决定性。不受变易身。答若七地已前名佛种姓者。或智增菩萨。名决定性。八性八初地已去。即受变易身支。

  论云有从初地即得灭定。若悲增菩萨。名不决定性。至七地漏心。方受变易。故前论云。或有乃至七地满心。方将灭定也。

  疏云七地已前代三德苦乃是实身勿可知故。解云。七地已前在欲界分段身者。代有情受苦。即是人身菩萨。或是天身。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云若作此解有四问答者。此第一解。若取前论云。若取知部。乃至无余涅槃为问。次如诸异生。物烦恼故为答者。即从此已下论文中。即都计支。后有四。今问四问答。

  疏云有四问答若作后二解但有三文者。此牒疏云第二解云。又若所知鄣助无漏业。乃至此异生物。烦恼文。有义总是难外伏计。若取此以上论文而难外伏计解者。此已下论文。不论文不开问答。即取除却此论文。下论文中。但有三问三答文。又疏中第三解云。又解此文乃至如何道实能感苦。总是难文。若取此。若所知障助无漏业。乃至实能感苦以来论文。死苦为等文。为第二问答。次取彼计何便所知难助。论文云。或分为三。由种姓别故。不能趣如者。此文即说无种姓人。与有种姓人别故。故无种姓。不能趣真如。

  疏云返显既知有趣寂者虽有有。无漏及所知障。解云。知趣寂者。虽有无漏及所知障。亦得入无余依涅槃。

  疏云初解同瑜伽佛地。解云。然瑜伽佛地论中。亦有此问答。若所知或助无漏业。乃至若准前第三解。此答第一问者。答曰如诸异生物烦恼。故云前段牒疏文中有三解。其第三解中有二问头。即取如何道谛实能感苦。为第二问。今此然所知鄣。乃至闰生用故。即答疏中第三解中第一门也。

  疏云解脱者谓二涅槃。解云。二涅槃者。谓二乘所得有余依无余依无。余二涅槃。问二乘无学。即得前涅槃。何故此中但言得二。答初自在得槃已失。有情有故。所以不说。

  疏云佛地论说二乘无学尽此一身必入永灭乃至又问行苦有故是为大过。解云。彼论中问意。二乘无学断烦恼尽。此一身已必永入灭。无余涅槃。即与佛无异。谓二乘无学。亦能出生死证真如。佛亦能出生死证真如。故说佛与死。二乘无学无异。二乘人但无菩提利。答乐他。故说二乘与佛别。其二乘人无学。何用引彼变易生死趣者。菩提三大阿僧祇劫长时受苦。答变易身中。无有苦苦坏苦。变易身既是有漏法。唯有行苦。

  疏云菩萨虽藉烦恼生死受不同凡夫二乘说现及种闰。解云。若菩萨伏烦恼。既行不起。虽有烦恼种。亦不能闰受生。若凡夫。既由烦恼现行种子。方能闰生能变生。若不违果。即用烦恼种子闰。今能受生。问不还果人伏烦恼者。即用种闰生。若八地已上菩萨。今伏烦恼现行。亦应用种闰生。答若八地已上菩萨种类者。皆不用闰生。若不还人。若伏烦恼者。即用闰生。若不伏者亦用种闰生。不还人种类。皆用种闰生。

  疏云故须法执助知受生。解云。智者是无漏有分别业。故须法执所知鄣。助无漏有分别业。受变易生。

  疏云如罗汉近年法资现身因乃至入无漏定实资故业。解云。如罗汉入定。或观见自身。或得三日五日以来活。自观身有利益故。即将衣钵与现前僧已。即发散身口语心念。令我至过去。感今身业。令我此身以得长时。发愿已入第四禅有漏边际定。今资此分段身。或先定后愿。如前说。令欲入变易生死亦然。即二乘菩萨等。不说利益有情而求菩提。后入无漏定力。实资过去感今身。故业势力。令此身得长寿。即入变易身生。或先入无漏定已。后方发愿心念口言愿此定力资过去感今身。故业势力。令得长时。得亦果不绝。方入变易身。或愿此身得一劫多劫住。令业长时。与果不绝者。此言与果者。是即大乘中取果与果义。为彼种故。名为取果。果起砂因。名为与果。旧命欲尽。今入无漏。实资彼命。更得长时令此命长。即不与果异。下论言即与果。亦是取果与果之义。即释论文与果不绝。疏云言胜定者。应云边际第四静虑者。静虑后边所有胜定。诸定中最上最胜边。胜游名际。四定俱时得者。四定中地地中上品定。皆名边际也。

  疏云虽经行苦今得如来三身功德大善大乘等。经云。虽诸菩萨及回心二乘。受变易身。经三大劫行菩萨道。虽有行苦。为得如来三身功德亦不辞。苦心中即大欢喜大悦乐。此大喜大乐。不是四无量中喜乐由如有人。或经辛苦求得业。问道业及货易牛。虽经辛苦。以得称心如意。亦不辞辛苦。既未来佛。圆证无相大悲一味平等解者。无相者谓真如。大悲者能利他。解云。谓行解即是根本智。意说。佛智能圆证真如。得利他大悲皆悉平等。而无法执。若七地已前菩萨。虽证真如。然圆证不能平等。而起大悲一味之解。所以起所知鄣。

  疏云说业为因以是胜故无明故无明为缘以疏远乃至少分相似。解云。无明者即是所知鄣。何故说无漏业为因。所知鄣为缘。答无明业望所知鄣。即无漏业亲故胜故。由无漏业力。能近身命。以得长时。故说无漏业为因。若所知鄣望于身。即极疏能所知鄣。但执有情菩提实。或作有漏依。为欲断除令身久住故。所知障即不能资身。令久住故。说所知障但是缘。若无漏业望有漏业。即无漏业。亦是疏远。然有漏业。即能新感识等五果。烦恼爱取。即能亲圆识等五果及业。故说有漏业爱取等名亲。若无漏业。即重向有漏业。皆上无漏业。即资化有漏业。令造有势力。令有漏业。能感此身不断绝。故说无漏业是疏。由有此鄣诸俱行法者。谓所知鄣所起身诸业。及所起不相应行法。皆是有漏也。

  疏云此中三释并通三乘乃至不起执故但有后二义。解云。然论文中释知障。有其三释。并通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也。然八地已上菩萨。既第六识中。无漏常相续。即第六识不说有情菩提实有。即第六识。无有初择所知障。但有后二择所知鄣。为欲断除留身久住所知障。为有漏依。又解。以同类故下得见上者。即此疏中第二解。既说下得见上。亦应初变易身肉。见得无觉变易身。十地变易身。罗汉得见十地菩萨变易身。初地得见二地变易身。

  疏云小乘福资入定通有无漏今者大乘舍福资身定唯有漏。解云。然小乘说。罗汉延命寿资分段身入定时。即有漏定。若大乘中。罗汉延寿。唯有是入有漏定。故唯识论云。若所留身有漏定愿所资助故。又云。今者大乘舍福资身。定唯有漏。抄云。若唯无漏资感变易生死。唯有漏资感分段生死。道有漏无资漏生五净居天。不同小乘。舍福资分段定名通有无漏。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云界外生死界有漏生死无漏生死解云。准经文。界外生死界内生死。有漏生死。无漏生死界内生死者。即是有漏分段身。界外生死。即是无漏生死者。即是变易生死。皆随助无助业因说。

  疏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十地菩萨当生其中。解云。即是他受用土。引此文。意证变易身。即是界外生死。是大自在宫。

  疏云答由增受行方得成佛故世尊说善修神足能住劫等。解云。由入变易身。增寿其命。经三劫。方得成佛。神是者。即是四神足。欲界勤心观。神者谓于持即是定。足者欲谓勤心观。由此欲勤心观。为□足因故。即能发起定。由如脚足为因故。即能运转身。得有情来。今欲勤心观。由如足。定体由力。即是罗延寿之时。亦名修神足因。入有漏边际定。能延寿命故。若变易身。亦是修神足。即因欲寿心观为因。而发起无漏定。无漏定为因。能延寿命行。令变易身经三大劫身不死。若如来亦名善根修神足。由佛身中有无漏定及愿故。即延寿行。能尽未来佛身命不断绝。

  疏云此是发起极成迟钝不如初修菩萨。解云。发趣者谓发菩提心。趣于佛果。极成迟钝者。为初果回心已去。经八万劫。方至大乘中信初心。若一来回心已去者。经六万劫。方至十信初心。若不还果回心已去。经四万劫。方至十信初心。若罗汉回心已去。二万劫至十信初心。辟支十千劫。回心方至十信初心。二乘回心皆极迟钝。不如顿悟初修菩萨。若初修菩萨发心已。或经六十劫八十劫。即至十信初心。故是利根疾也。四生死者。一者因缘生死。唯是无漏业。二者方便生死。即是所知障。变易生死前加行故。三者有有生死。即是初资变易身殊胜渐渐。四无有生死者。即是变易渐渐委劣也。

  疏云有身等三故名诸业。解云。若有漏业中。亦有身语意三业。若无漏有分别业中。有身语意三业。若入无漏定时。亦有身语七戒。故言有身等三名谓业也。此二种若俱执。若故者即是二鄣种。即是我执法执俱名执着也。

  疏云业种子是者。即是能感分段变易。第八识之业种子。及生第八名言无记种子。此二种即名真异熟因。此二种子。既有第八识相分故。皆不离本识。虽无漏业。第八识不缘。亦不离本识。即本识者。即是生分段变易身。现行第八识名果。此果及业种因。皆不离本识。

  论云转曰始起者皆谓净种识者。净种识者。即是无垢识也。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四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8 0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