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德遵普贤

[其它] 现代佛法(南传佛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她认为每一个目标及所有目标整体都是她的儿子。这是其心中之行,包括当她轻拍儿子的头、见到他微笑时生起的乐受,以及见到他转身离去时生起的苦受。
色尘撞击眼,声尘撞击耳,触尘撞击身,法尘撞击意。事实上就是这些而已。我们说这是母亲、那是儿子。但应记得,对于姐妹,该儿子是兄弟;对于老师,他是学生;对于路过该处的巴士车上的游客,他只是一个异乡的男孩;对于乞丐,他是一个可能带来收入的来源;对于住在隔壁的坏脾气老太婆,他是个讨人厌的孩子——因为她嫉妒该小孩不是她的。
事实上,这些人所识知的东西只是颜色与声音,或许还包括触觉。隔壁的坏脾气老太婆或许只识知颜色与声音,而这些已足以令她恨该小男孩。该小男孩的祖父也只识知颜色与声音,同样的颜色与声音,但他却喜欢该颜色与声音,因为它们是他那可爱的小孙子的。
这是佛陀的智慧范畴,在理论上并不难理解这道理。但由于我们根深蒂固的愚痴,我们无法运用智慧来减轻痛苦。我们对事物习惯性的领受方式,导致虽然我们已经了解真理,但还是继续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视为这个与那个等等。对于以这种为目标套上它们所没有的含意之过程,在《相应部》中记载:“在这世间上,人通过眼而成为对世间的领受者、对世间的想象者。”
佛陀也说我们通过耳、鼻、舌、身、意来领受与想象这世间。换言之,我们通过六(内)处识知目标,通过六(内)处才会对各种目标产生奇怪的想法。若要真正地了解这其中的含意,若要破除我们的盲目与无明,就需要极大的精进、极敏锐的智慧、极多的善巧。
这看起来好像是脱离了佛陀向一千位比丘开示的主题。事实上这并非离题,而是一个尝试性的阐明,尝试解释清楚当佛陀提及“一切”时,他是指生命整体。
当佛陀选火作为隐喻时,他是在引用这一千位比丘过去所拜的对象。他们曾经通过眼睛看火,听火柴燃烧发出的爆裂声响,嗅到烟,感觉火照射到身体的炽热。他们曾经把这些感官目标组成礼拜的对象。
当时,佛陀的用意是把这些含义从火中除去,而用他们以往所识知外火的例子来说明六(内)处这种内火。
我们可以说这是佛法的内涵,因为佛陀的特点是说有意义的事情。他没有说撞击六(内)处的数万亿各种不同目标,他只说六(内)处本身。它们在先,让我们回到说过的地方。我要先重复佛陀开始时所讲的话,然后继续下去。
再说一次,佛陀对那一千位比丘说:
“诸比丘,一切在燃烧。眼在燃烧,色尘在燃烧,眼识在燃烧,眼触在燃烧,无论与眼触同生的受是乐、苦或不苦不乐,它也在燃烧。以什么燃烧?我说那是以贪欲之火来燃烧,以嗔恨之火来燃烧,以愚痴之火来燃烧。”
这是佛陀所发现的。不单眼处如此,耳、鼻、舌、身、意这五处也是如此。我们需要讨论的烈火是贪欲之火、嗔恨之火及愚痴之火。它燃烧、燃烧,永远在燃烧。
是否有点残忍?好像那些拜火教中拥有上等波罗蜜的人,就能够明白佛陀在说些什么。他们不会介意听闻真理,反之在听到真理时充满欢喜。但我们却不喜欢真理。在早上向儿子说再见的母亲,不愿承认其感受到儿子的颜色、声音与触觉,是因为受到贪欲之火燃烧,嗔恨之火烧燃,愚痴之火燃烧,无人愿意这么想。“他是我的儿子,我爱我可爱的幼儿!不要这么恐怖!”不论是今天还是佛陀时代,人们有时听到佛陀所说的,会感到害怕,甚至天神也是如此。
听到佛陀说六(内)处受到贪欲之火、嗔恨之火、愚痴之火燃烧时,我们会感到害怕,是因为我们的心受到贪欲之火、嗔恨之火、愚痴之火燃烧。怖畏自嗔恨而生,嗔恨自愚痴而生,愚痴则自愚痴而生。这好比蛇在咬自己的尾巴。
我们不了解的是苦,苦之因,称为涅槃之寂静及趋向证悟涅槃之道(此即四圣谛)。为什么我们不了解?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观不到各种目标,在时时刻刻皆持续不断地撞击六(内)处。必须具备很深的定力,才能够观到这在时时刻刻皆发生的过程。真正观到它时,我们就知见了苦,苦是这过程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通过禅修,这变得非常清晰,但这需要精进。
必须精进,才能观到不单在粗的层次有苦,在比较不粗的层次、微细的层次及非常微细的层次也有苦。拥有非常深厚禅定的心,就能够如实地知见与了解——即使乐受也是苦的,即使乐受也会对心造成干扰。为什么呢?因为贪欲必定与愚痴相应生起。贪欲不是快乐的,愚痴也不是快乐的。
让我们回到母子的例子。对做母亲的来说,儿子是极大喜悦与快乐的源泉,是不是?但这是不是真的?如果该母亲精进禅修培育定力,直到能够观照与分析自己的心与心所,她就会明白,儿子完全不是喜悦的源泉。相反地,他是极大痛苦的源泉。这是个坏消息,因为在世界各地,从无始以来,人们都认为儿子与女儿、孙子与孙女是喜悦快乐的源泉。下面,让我们看一看,某次佛陀与乌鲁微拉卡巴村村长巴达卡的对话。
巴达卡去见佛陀,问了佛陀一个简单却深奥的问题。你们看,在印度人们会发问。巴达卡说:“尊者,若世尊愿意为我开示苦的来源与灭尽,那就实在太好了。”
佛陀没有立刻回答。先说自己不讨论什么。说不讨论过去与未来的痛苦,因为讨论凡人无法知晓的事,那可能受到质疑。佛陀接着说:“反之,村长,当我正坐在这里,而你正坐在那里时,我要教你苦的来源与灭尽。细心聆听,我就要讲了。”
(指出)“当我就正坐在这里,而你就正坐在那里时”,是佛陀开示真理的技巧。他没有叫我们臆测过去与未来。他请我们观照现在,就是当下。这就是法“当下可见”的特质。背诵法的特质时,你们念:“世尊善说之法,当下可见、无时、来见”等等。由于法的这些特质,佛陀才通过如实地探讨当下真实之法,来回答巴达卡的问题。佛陀问巴达卡:“村长,你认为如何?在乌鲁微拉卡巴村里,某些人若被处死、被关进监狱、被罚或被谴责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会导致你生起愁、悲、苦、忧、恼?”(注:“世尊善说之法”等的解释见后“第十四讲凡俗与圣者的布萨”)
佛陀在此所问的是一个直接的问题。其答案不是“是”就是“不是”,而该村长的答案是:“是的,尊者,这些人存在。”
现在我问你们同样的问题。当我正坐在这里,而你们正坐在那里时,我问你们:“在马来西亚,如果有某些人被处死、被关进监狱、被罚或被谴责的话,是否会导致你们遭受困扰?”我们也可以加上一些现代常见的不幸:“在马来西亚,若有某些人被车撞死、被抢、被强奸、被诊断患上了癌症、艾滋病、与食物有关的疾病,或者你们发现他们堕胎、吸毒或自杀的话,是否会导致你们遭受困扰?”请直接地回答我这个问题。
你们瞧,你们的答案跟巴达卡给佛陀的答案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无论何时何地,这种人都存在于我们的生命里。佛陀接着问巴达卡下一个问题:“然而,在乌鲁微拉卡巴村里,若有某些人被处死、被关进监狱、被罚或被谴责的话,是否也不会导致你生起愁、悲、苦、忧、恼?”
你们认为巴达卡的答案是什么?而你们的答案又是什么?在马来西亚,若有某些人被处死、被关进监狱、被罚或被谴责的话,是否也不会导致你们遭受困扰?若有某些人被车撞死、被抢、被强奸、被诊断患上了癌症、艾滋病、与食物有关的疾病,或者你们发现他们堕胎、吸毒或自杀的话,是否也不会导致你们遭受困扰?这些人不会导致巴达卡遭受困扰,对于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你们也是如此。
佛陀接着叫巴达卡分析,并问他:“村长,那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某些乌鲁微拉卡巴村人被处死、被关进监狱、被罚或被谴责的话,就会导致你生起愁、悲、苦、忧、恼,但是其他人如此却不会导致你生起愁、悲、苦、忧、恼?”
我也问你们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只有某些人会导致你们遭受困扰,其他人却不会?请回答我的问题。
巴达卡的答案是:“尊者,对于某些乌鲁微拉卡巴村人,如果他们被处死、被关进监狱、被罚或被谴责,就会导致我生起愁、悲、苦、忧、恼,是因为我对他们有欲求与强烈的感受(chandaraga)。”
(raga 在此可译为“贪欲”。由于“贪欲”一般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狭窄的含义,由于教学目的,在此选择把它译为“强烈的感受”。)
Chanda是“欲求”, raga在此则可译为“强烈的感受”。
对于那些巴达卡不关心的人又如何?巴达卡说他对他们没有欲求与强烈的感受。
此时巴达卡已经探讨分析了当下的情况,了解到痛苦是源自对别人的欲求与强烈的感受而产生,因此佛陀说:“村长,这可见、可明白、可立即理解、可透彻的法则,你应当把它如此运用于过去及未来:‘无论过去生起什么苦,该苦自欲根生起,以欲为其根源,因为欲是苦的根。无论未来将会生起什么苦,该苦自欲根生起,以欲为其根源,因为欲是苦的根。’”
巴达卡了解,如果有什么不幸发生在令他有欲求的人身上,他就会痛苦。在此,佛陀叫巴达卡把该智慧、法则运用于过去及未来,因而了解到,在任何时候,痛苦都是因对别人的欲求与强烈的感受而产生。
问题是我们担心谁,谁就是我们痛苦的对象。我们担心,是因为欲求与强烈的感受而担心。如果不幸本身是苦的原因,巴达卡就会遭受更大的不幸。请想一想,如果不幸本身足以令你们困扰,每次阅读报纸时你们就会遭受困扰。每天早晨,你们都会以感到困扰作为一天的开始。但你们并没有这么做,是不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对在喀麦隆被鳄鱼吃掉的游客,在纽约市中心光天化日下被人强奸的女子,在阿姆斯特丹的主要大道上出没的吸毒者,以及在新闻报导里所读到的数以千计死于癌症的人,都没有欲求与强烈的感受。
这法则并不难了解,而且能令人有所领悟。这是为何巴达卡的反应很热忱。他说:“这真是奇妙,尊者!这真令人惊奇,尊者!”接着他举出一个令他拥有欲求与强烈的感受的人,那就是他的儿子。巴达卡告诉佛陀,他的儿子并不住在家里,所以每天早上,他都会派人看看他的儿子是否平安。巴达卡说:“直到派出的人回来为止,尊者,否则我都会感到困扰,心想:‘希望我的儿子没有遭遇什么不幸!’”他也说,如果他的儿子或妻子遭遇不幸,那不单会产生愁、悲、苦、忧、恼的问题,而是他整个生命都会被搞乱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妻子与儿子的影像,他妻子与儿子的声音,甚至想到他妻子与儿子的念头,对他来说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那些他视为“我的妻子”与“我的儿子”的影像、声音与念头,是他最为欲求、执着与喜爱的影像、声音与念头。
巴达卡对他的妻子与儿子的感受,是否异于寻常?难道女人轻拍正走进校园的儿子的头时,就没有这些感受?而你们呢?对于妻子、丈夫、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男朋友、女朋友、母亲、父亲呢?有没有?对于车、房子、银行户头、政治见解呢?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佛陀对那一千位比丘开示的整段经文。佛陀说:“诸比丘,一切在燃烧。诸比丘,在燃烧的一切是什么?”
现在不讨论眼,让我们讨论意:“意在燃烧,法尘在燃烧,意识在燃烧,意触在燃烧,无论与意触同生的受是乐、苦或不苦不乐,它也在燃烧。以什么燃烧?我说那是以贪欲之火来燃烧,以嗔恨之火来燃烧,以愚痴之火来燃烧,以生、老、病、死来燃烧,以愁、悲、苦、忧、恼来燃烧。”
听闻《燃烧经》之后,一千位比丘都证悟了阿罗汉道果。
贪欲之火已经被智慧之水浇灭了;
嗔恨之火已经被智慧之水浇灭了;
愚痴之火已经被智慧之水浇灭了;
生命之火已经被智慧之水浇灭了。
佛陀指出通向智慧之水的道路,而那些比丘则自己取水。

第十讲  正确的导航星
【导航星:引导的星星,在此比喻作为引导的原则与事物。】
对“贪嗔痴”,今天我要更进一步地,以佛陀分析的这三者之间的差别来讲解。
佛陀在《增支部》里说:
贪是较小的过患,但消失得慢;
嗔是大过患,但消失得快;
痴是大过患,又消失得慢。
圣典依两方面解释贪欲是较小的过患:(一)依世人的眼光;(二)依业报。圣典解释,根据世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有些事与贪欲有关,但却不算错,例如父母允许子女结婚。圣典也解释,若已婚者持守第三戒不邪淫,亦即满足于自己的丈夫或太太,那么这就不会导致此人投生到恶道。换言之,在文明社会中,某些贪欲的行为是被接受的,而这种行为不会产生严重的恶业报,也不会阻止我们投生到善趣。
男人很努力地工作,因为他想要发达,要有一栋大房子、一辆大房车、大生意,以及成为风云人物。只要他以正当的方法来达到他的愿望,而且行为也是正当的,世人就不会谴责他对财富与荣誉的贪欲,事实上还会赞扬他。佛陀也解释说,正当地获得财富,是在家人能够拥有的四种安乐的第一种,那就是“拥有之安乐”。拥有之安乐当然是第二种安乐——“给予之安乐”的先决条件。佛陀有许多在家护持者是有钱人,有些还是国王。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地都有富人善用财富做善事,例如阿拉伯国王。
但是唯有在文明社会允许的范围之内,贪欲才算是较小的过患。在不文明或比较不文明的社会里,贪欲是非常危险的。这危险也可以发生在以正当方式努力工作的人身上。越有钱他就越贪,变得更贪时,他就开始忘记文明。有钱就有势力,接着就会有更多的危险。
虽然佛陀说贪欲是较小的过患,但是也说它消失得慢。圣典解释,贪欲就好像油油的黑灰难以去除,而且对某些东西或某个人的贪欲,可能持续一辈子,甚至好几世。为何人们可以好多世都在一起?是因为执着与执取的缘故。唯有证得阿罗汉果时,才能根除贪欲。
嗔恨则被解释为消失得快的大过患。圣典解释,在世人的眼光之中,嗔恨是大过患。嗔恨导致愤怒。由于愤怒,我们在身、口、意方面冒犯他人,例如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比丘们。由于业报,受到嗔恨吞噬的心低于人心,这是为何若因嗔恨而死亡,我们将会投生到低于人界之处。嗔恨是我们造作弑父、弑母、杀阿罗汉、恶意地伤害佛陀的身体,及分裂僧团这五种重业(亦称为五逆罪)的原因。嗔恨的业报可以是投生到恶道,而那些重业,则肯定导致造作者投生到最热的地狱许多个大劫。
然而,一般嗔恨消失得快,因为它立刻拥有不愉快的结果。对于聪明的人,当他基于嗔恨做了某件事之后,他会后悔,明白嗔恨不会令他快乐。因此才会有世界性的好词——“对不起”这一用语。
但许多时候,人们都由于我慢而不肯说“对不起”及“请原谅我”。例如,骄傲的父亲或母亲,认为子女必须为对父母无礼而道歉,但是当他们自己对子女无礼时,却不会为此道歉。他们的我慢之根是第三个不善根——愚痴。
佛陀说愚痴是大过患又消失得慢。当然,愚痴是这三者当中最为严重的,因为愚痴会导致贪欲的行为、导致嗔恨的行为、导致愚痴的行为。圣典解释,愚痴的行为与嗔恨的行为一样受到世人谴责,而且会导致投生到恶道。
当圣典说受到第三戒(不邪淫)控制之贪欲被社会所接受,以及嗔恨与愚痴的行为受到社会谴责时,它所说的社会是指古印度恒河流域一带的文明社会。阅读古代巴利圣典时,我们发现生活在那些社会里的人,不论是国王、皇后、大臣、村长、婆罗门、农夫、父亲、母亲、家庭主妇,甚至是妓女、刽子手与强盗,他们都知道什么是善及什么是恶。这是为何我们读到妓女供养食物给比丘们及出家为比丘尼;强盗供养食物给比丘们及出家为比丘;婆罗门前往与佛陀辩论,然后以尊贵的头触地顶礼、皈依佛陀;甚至阿阇世王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佛陀的大护持人之一的频毗娑罗王,后来也去见佛陀,而跟其父王一样成为佛陀的大护持人。在古印度的文明社会里,人们与现代的人一样造作恶业,但他们知道那是恶业。他们拥有智者作为导航星,而他们也会去找那些智者,问他们问题,聆听与思惟。这是文明社会与不文明社会之间的差别。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男智者或女智者,或者即使有却没有人听他们的教导,这种社会怎么能够自称为文明?
唯有能够分辨善恶的世人,才能够谴责愚痴的行为。这就是说,如果世人拥有某种程度的正见。组成正见的四个因素是:(一)知道什么是不善;(二)知道不善根;(三)知道什么是善;(四)知道善根。若世人不知道或不理这些,若他们拥有太多的邪见,他们可能不会谴责恶行,反而赞扬它们。
当我们的愚痴被邪见恶化时,我们造作恶业,却认为是善的。而我们的愚痴未因邪见而加剧时,我们造作恶业,并知道自己正造作恶业。对我们与我们的人类同胞来说,后者远比前者来得危险。
例如,若依世人的见解,酒是好的东西,人们就会愚痴地称赞那些在子女的婚宴里请人喝香槟的人。在这里,烈酒被视为有气派与高雅的东西。在世上的某些地方,酒被视为想获得良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若世人认为逃税不是偷盗,人们就不会谴责那些依靠欺骗致富的人,反会向他们请教;若依世人的见解,胚胎或胎儿并不算人,医生与社工就会基于他们所认为的“慈悲”,来劝孕妇堕胎,众选民也会基于同样的理由,使得堕胎合法化及令人接受。
邪见一直与贪欲相应。邪见以贪欲为食物,而圣典则说邪见是一切不善心中最应受指责的。为什么呢?因为若人视恶为善及视善为恶,他又怎么能够提升自己呢?这就好像把毒当作药来吃,甚至坚持那就是药一样不可救药。
知道毒药是毒药,这就是正见。具备正见就不会赞扬或崇拜喝酒,也不会视它为有气派、“酷”。智者知道酒会造成心的糊涂,导致造作恶业。这是为何不服食麻醉品是第五戒(不饮酒戒)。如果醉了,我们就可能会杀死或伤害其他众生,偷盗、犯邪淫、说谎等等。喝酒的人甚至否认他喝酒。
以前的盗贼也有某些正见——盗亦有道。例如,他们认为不可以偷小孩子的东西,也不可以采用恐吓或暴力手段。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他们是盗贼,却也知道偷盗是错的。被捉到时,他们不会请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或律师来为他们脱罪,说他们是环境造成的受害者。他们去监狱服刑,出狱后不是放弃偷盗,就是更小心避免再被捉。从犯偷盗这件事来说,过去他们是愚痴,但从他们知道那是错的这件事来说,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儿童乃至成人的心与生活已被传媒控制:电视机是国际性、不分派别的现代神龛。坐在播放刺激贪嗔痴的影像与声音的箱子前消磨时间,被视为正常善用生命的方法。事实上,如果某个社会的多数人,不是每天都没有正念地在该箱子前度过好几个小时,这个社会就会被视为“落后”、“未发展”、“原始”、“不文明”与“穷困”,属于“第三世界国家”。
(注释:“第三世界国家”主要指那些具有很小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国家,不管他们属于哪种意识形态。这些国家在学术上也被称为南部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和主体世界。)
对于已经认真禅修一段时间的人,在他们身上先会发生的事情之一,是停止享受这些娱乐。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已经禅修,贪、嗔、痴心境的生起,就会变得好像白纸上的墨点般明显。禅修者已经获得知见娱乐为不善法的能力,也能够知见心如何被刺激与愚痴拖着走。
叶篮投生在佛陀住世时的古印度文明社会,他去找佛陀且向佛陀发问。他恭敬地聆听且明白佛陀分析的真理,达到痛哭流涕的程度。这些告诉我们,他的波罗蜜已经成熟。叶篮也的确以佛、法、僧为他的新导航星。他请求出家受戒,经过一番奋斗,精进地修行了几年之后,他成为诸阿罗汉之一。
巴利圣典中记载了五十五首叶篮尊者所说的偈颂,他在其中形容他的奋斗与接下来的成就。且让以第三十五首偈来结束今天的开示。这是叶篮阿罗汉所说的话:
渴爱、无明、喜爱与不喜爱;
取乐于色且喜爱感受;
感官的可喜,这一切已被吐尽。
我绝对不会回到那所吐之物中。
愿我们都选择正确的导航星,被引导吐去贪嗔痴,且不会再回到所吐出来的贪嗔痴里。
 
第十一讲  灭绝政策
今天开示的题目也是贪嗔痴三不善根。今天要讨论的是嗔,更准确地说是嗔的发出,也就是发怒。
佛陀解释嗔恨为消失很快的大过患,也看到圣典解释,嗔恨在世人的眼里是大过患,因为它导致发怒,进而导致我们在身、口、意方面冒犯他人,例如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比丘们。今天,让我们讨论这种冒犯的其中一个行为。但不是对父母等,而是对佛陀。
在王舍城,有位婆罗门女是个须陀洹圣者,她对佛法僧拥有圆满且不可动摇的信心,而且时常赞叹佛陀。然而,她的丈夫却无法忍受她提及佛陀。因此,每当他邀请一大群婆罗门来用餐时,他会叫妻子不要在客人面前赞叹佛陀,以此来羞辱佛。但是某次在招待客人用餐时,其妻不小心踢到一堆柴而跌倒,并且在醒过来时说了三次“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被邀请的客人们听到后怒气冲冲地走出屋子,该婆罗门则觉得颜面无光。在辱骂妻子之后,他也怒气冲冲地走出屋子,要通过质问佛陀,以赞同杀死什么东西及赞同什么灭绝政策的观点,来粉碎佛陀。
该婆罗门的计划是:“我提问有关杀死的问题,如果佛说:‘我赞同杀死某某。’我就称他为杀手,以此挑战他的沙门身份。如果佛不赞同杀死任何东西,我将会说:‘那就是说你不赞同杀死贪欲等,既然如此,为何你还以沙门的身份四处游方?’”愤怒的婆罗门心想:“如此,乔达摩沙门将陷入进退两难之境,既吞不下,也吐不出!”掩饰着自己的愤怒,该婆罗门非常礼貌地去见佛陀,问道:“杀死何物、人能睡安稳?杀死何物、人能不悲愁?乔达摩,您认为何者为该杀物之一?”
当然,佛陀知道该婆罗门心里在想什么,也很准确地知道,什么样的答案对这位愤怒的婆罗门最有益。佛陀答道:
杀死嗔恨,人睡安稳,
杀死嗔恨,人不悲愁。
婆罗门,
杀死嗔恨及其毒根与涂蜜尖端
此乃圣者赞叹之杀,
盖因杀死它之后,人不悲愁。
(注:《南传相应部》第七婆罗门相应·第一阿罗汉品(元亨寺汉译版本)翻译为:
杀忿是乐寝,杀忿无有悲。婆罗门毒根,以为最上蜜。
忿怒之杀害,圣者是赞赏。如是之杀法,其杀无有悲。
此“涂蜜尖端”即指毒根,在本文后面说“有些人会时常去品尝那可怕的嗔恨蜜糖。”)
佛陀的答案渗透了该婆罗门的心,因此他说:“太美妙了,乔达摩大师!太美妙了,乔达摩大师!”
他皈依了佛法僧,出家为比丘,独自住在森林里精进禅修,最终成为诸阿罗汉之一。
让我们回顾一下所发生的事,看一看在这过程中,在现代世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什么事是能够通过佛法看得到的,我们可以运用它来提升自己。
首先有的是苦受。当众客人听到婆罗门女说“礼敬世尊……”时,苦受在他们心中生起,进而产生嗔恨,导致发怒,使得他们怒冲冲地走出该屋子。这是未开悟之心的准则——苦受产生嗔恨,进而导致发怒。
现在我们可以问:“他们为什么发怒?”该婆罗门女赞叹了佛陀,但那已经成为过去。不悦的声音已经成为过去。她的话跟客人又有什么关系?该声音跟食物又有什么关系?没有。当某人说些我们不喜欢的话时,这跟我们完全没有关系。它只是声音,他说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是他的业。
但这不是我们的认识,是不是?对于该声音及苦受,我们并不任它们而去,没有,我们必须在它们之上建座苦的大城堡。我们必须把砖垒在砖上,垒在已不存在之物的上面,垒在已经成为过去之物的上面。以巴利文来说,那些砖称为savkhara(行),而该建筑则称为papanca。Papanca是“复杂化”,是说把绳子结成辫子,弄到复杂、打结。婆罗门客人把事情复杂化了。
婆罗门女赞叹佛陀之后,他们应该想:“他的妻子赞叹佛陀,那是她的事。这食物很好,我们吃吧,让我们尊敬主人。”但那需要智慧。他们没有这种智慧,他们属于最高级的婆罗门,这是肯定会产生巨大我慢的因素。所以他们的想法是:“她竟敢当着我们的面赞叹佛陀!她竟敢当着我们的面提及这个秃头的名字!我们是客人!我们属于最高级的婆罗门,是从梵天的头部出生的!”等等这一切能够建筑巨大城堡的复杂之事。(注:该婆罗门女全家以及他们的客人都是达南迦尼族人,是婆罗门种姓中最高级的。这一族人认为他们是从梵天头部出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别于一般婆罗门从梵天口中出生。)
为何要建造此城堡?圣典解释那是因为渴爱、我慢与邪见。或许他们想听到赞叹梵天的声音,另者,渴望未来会依某个符合他们心意的方式发生,或许是希望该婆罗门女会道歉。我慢是执着该苦受为“我的”、“我”与“我的自我”,以及把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在此是与婆罗门女比较。客人们听到声音,然后视声音为“她的声音”、“她”与“她的自我”;为“她丈夫的声音”、“他”与“他的自我”;为“佛陀的声音”、“佛陀”与“佛陀的自我”。当然,这些都只是无明与邪见而已,因为无论执着任何东西为自我都是邪见,而其结果则是发怒。
好了,他们发怒,但为什么要怒冲冲地走出屋子?为了什么?他们之中有个人甚至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为什么要把好好的食物吐出来?
那是为了要报复。那是我们的准则——报复。苦受生起,然后我们在它上面建座城堡:“我气恼,我愤怒!那是她的错!她做了件令人嗔恨的事!她真可恨!我恨她!她的丈夫也可恨!我恨他!佛陀也可恨!我也恨他!我被冒犯了!我有权利发怒!”
我们的愤怒是别人的错。解决方法呢?报复。“她冒犯了我,她做了件令人嗔恨的事,她令我气恼与愤怒!所以我也必须做件令她嗔恨的事!我也要令她气恼,还有她的丈夫!这样我就会快乐!事实上,我有权利做令人更加气恼的事,那是给他们一个教训!”所以怒冲冲地走出了屋子。
该婆罗门不视其客人为自大的愚人,反而以自己发怒,又辱骂妻子来报复,然后怒气冲冲地走出屋子,去找佛陀报复,意欲激怒佛陀。那就是我们的准则,不是吗?我们认为自己的不快与嗔恨是别人的错;我们认为粗暴到令别人痛苦,是良好且正确的准则;我们认为如果别人比我们更加痛苦是很好的。
有时候,我们甚至认为向别人报复是好准则。外国游客被炸弹炸死,只因为有某些本地人嗔恨政府。由于国家政府,一队某国空军会轰炸另一个国家的所有村子与城市。在某天不愉快地工作后回来,父亲就会“轰炸”子女与妻子,因为这就像该婆罗门表现的一样,食物突然间变得不好吃了。每当不高兴时,母亲就以手及舌头向子女轰炸。她也轰炸丈夫,把自己一切不快的原因都推到他身上。子女们向父母轰炸,因为他们要事情顺着自己的心意。
每天我们都虔诚地阅读报纸、观看电视这个箱子里的新闻,以及在客厅与饭厅里,向政府或向在地球另一端的国家总统投掷“怒气炸弹”。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政府甚至不知道也不关心我们的存在,而在地球另一端国家的总统,则肯定不会知道更不关心我们的存在,但我们还是每天向他们投掷“怒气炸弹”。(后一项知识是作者的护持者之一所提供。)
在一切事件里,发怒都是因为世界不依照我们的意愿,以及为了找只替罪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妄自尊大的狂妄想法,而子女、伴侣与父母则是易得的猎物。
佛陀说嗔恨消失得快。心会对发怒感到厌倦,虽然这是依靠因缘的。在因缘具足时,我们无法舍下,无法对发怒感到厌倦。有时我们会乐于发怒,有时我们会对别人在许多年前所做的事发怒,甚至对死人发怒。女儿还对母亲的残酷感到嗔恨,即使其母亲已经死了三十年,但女儿还继续在母亲的骨头上建“城堡”。
但是为什么会如此疯狂?为何执着嗔恨之毒?那是因为我们自大又愚蠢。我们嗔恨的时间与我们的自大成正比。自大使我们感到“我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无论你们喜不喜欢,我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由于自大,我们的重点不是真实,而是“我”。
当我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物时,我们会很容易发怒。我们乐于发怒与报复,因为我们有“我对,我比较优越,无论你们喜欢与否”的感觉。佛陀说涂蜜的刀尖时就是指这一点。我们有些人有时会尝那蜜糖,有些人则时常品尝那蜜糖。
对于品尝嗔恨之蜜,佛陀在说到世间的三种人时就有解释:第一种人好像石头上的刻印;第二种人好像地上的刻印;第三种人好像水中的刻印。
佛陀说好像石头上刻印之人的表现是时常发怒,而且其嗔怒持续很久。犹如石头上的刻印不容易被风、水或时间磨掉,此人的嗔怒持续很久。此人怀恨,因为恨即是乐于嗔怒。此人可以怀恨许许多多年,有时会怀恨到死亡,然后把恨意带到下一世。反之,虽然如同地上刻印的人也会生气,但并不会持续太久。犹如地上的刻印不久就会被风、水或时间磨掉,他的嗔怒也不长久。对于第三种人,佛陀则说即使人们粗野、尖酸或无礼地向他说话,此人的表现依旧是令人喜悦、友善及有礼的。这种人的嗔怒很快就消失,犹如水中的刻印立刻消失。
我们可以说石头上刻印之人的心好像石头——我们无法看透的石头,它是无法渗透的。此人的心黑暗、无光可渗透、没有智慧;土地则可以被挖掘,只要精进就可渗透它;而水当然是透明的,光线能轻易地渗透它。嗔恨与智慧成反比。当我们向嗔恨屈服,便是受到自大与愚蠢的控制。如果我们时常向嗔恨屈服,那意味我们的心软弱、智慧薄弱。
客人们怒冲冲地走出屋子,其中一人还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该婆罗门破口大骂妻子,然后也怒冲冲地走出屋子,要去找佛陀算账。这一切都是向外看。我们的做法都是向外看。通过向外看及对外在的世界做些什么,来抚平自己生命中的伤痛。每当嗔怒生起,其表现即是破口大骂、中伤别人、粉碎别人,即使他们并不在场。
通过禅修,我们向内看,开始看内在的世界,开始发现与了解内在的世界。我们也发现什么会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快乐,发现什么带来冲突与不快。我们发现嗔恨的行为只会带来痛苦,而最先遭受痛苦的则是内在的世界。即如佛陀所说,嗔恨拥有一条有毒之根。一旦我们的准则是向内看,观照心及其成分,我们即会观到该有毒之根,而自动停止生气。
观照得越多,我们就观到越多该毒的后果,我们不想再中毒,所以越少生气,最终完全停止生气。阿罗汉是不可能生气的,不可能就是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向内看,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培育了观照苦的观智、观照苦之因的观智、观照苦的止息的观智、观照导向止息苦之道的观智。通过如此的观智,嗔恨已经被灭绝了。
向外看外在的世界,并尝试灭绝一切令你们嗔恨的众生与事物,这是不可能的,这种灭绝政策只能带来更多的嗔恨与痛苦。向内看内在的世界,看你们自己的心,然后尝试灭绝自己的嗔恨,这是可能的。这种灭绝政策能够带来和平与快乐,最先获益的就是你们本身。向内看的人看到毒,停止生气,因此成为外在世界的吉祥。 
从外转向内,这是佛陀的智慧。他没有叫发怒的婆罗门躺在床上,把一切令他嗔怒的事情及其世界里的一切鬼怪说出来。他也没有告诉该婆罗门如何惩罚妻子,如何报复无礼的客人,如何灭绝世界上的一切鬼怪,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这些不单无关问题的核心,而且完全愚蠢。嗔恨并非生起于外在的世界,而是生起于内在的世界。鬼怪并不在外面,而是在心里面。不应将我们的嗔恨怪罪于外在的世界,应怪罪于内在的世界。该城堡是我们的所造物,我们的财产,我们的遗产。因此,我们必须往该处寻找鬼怪以灭绝他们。向外界发怒,且不了解自己心的人,拥有软弱的心。这种人是愚人,因为他不了解自己的利益,也不了解世间的利益。
这不是通常看待发怒之人的方式,因为一般人们都认为发怒之人拥有坚强的心。总统站在电视的录影机前,好像疯牛般地怒吼,但是人们却误以为他拥有坚强的心。
另一位婆罗门也对佛陀发怒且要粉碎佛陀,他是之前我们提到的婆罗门的兄弟。当这位婆罗门听说兄弟已经出家为比丘时,他以更直接的方式去找佛陀算账,并以无礼且粗野的言语辱骂佛陀。
该婆罗门骂完之后,佛陀问了他一个简单且礼貌的问题:“婆罗门,有没有朋友、同事、亲戚与客人来拜访你?”
“有时他们会来,乔达摩大师。”
请注意这位婆罗门现在是多么的礼貌。那是因为佛陀不恼怒,而礼貌友善。这种行为拥有立刻平息怒火的效果。佛陀平静,婆罗门也平静。
然后佛陀问道:“你有没有请他们吃过东西——用正餐或吃点心?”
“有时我会,乔达摩大师。”
佛陀又问:“如果他们不接受,该食物是属于谁的?”
“如果他们不接受,该食物还是属于我的。”
“同样的,婆罗门,沙门不辱骂任何人、不责骂任何人、不抱怨任何人,也不接受你对我们的辱骂、责骂、咒骂。这一切都是你的,婆罗门!这一切都是你的!婆罗门,以辱骂回应辱骂、责骂回应责骂、咒骂回应咒骂的人才算是吃了你的食物,参与了你的交易。然而我们不吃你的食物,不参与交易。这一切都是你的,婆罗门!这一切都是你的!”
该婆罗门感到害怕了。他以为佛陀在诅咒他。该婆罗门是个坏脾气的人,而这种人不能想象有人能够毫不生气地说话。因此他说:“国王及其众臣相信乔达摩沙门是位阿罗汉,然而乔达摩还会生气!”
对于这话,佛陀说了四首偈:
嗔怎能生起于无嗔者,
于如法生活善制御者,
于通过圆满智解脱者,
于安住宁静的平稳者?

以嗔恨回应嗔恨之人,
要比先发怒来得更糟。
通过无嗔回应嗔恨者,
人们战胜了难胜之战。

他为双方的利益而行,
(他自己与别人的。)
明了其敌正当发怒时,
他正念保持自己宁静。

当他获得两者的治疗,
(他自己与别人的。)
人们以为他是个愚人,
皆因他们不了解真实。
这就是智慧。这是了解什么带来快乐、什么带来痛苦;这是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当某人对我们发怒时,我们不接受它。让他们保留自己的嗔恨,不碰他们的嗔恨,不吃它。因为它会烧舌头——它是毒。
以嗔恨回应嗔恨,就是打了败仗。什么仗?外在的战争?不对,是内在的战争。因为内在的战争才能带来胜利,只有内在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即如佛陀所说,内在的胜利是战胜两者(自他)。
外在的战争也好像有胜利,但那只是外在的。从外在的胜利产生的和平只是外在的。它看来像是和平,但在内里还是有嗔恨。当佛陀说胜利导致仇恨时,他就是说这种外在的胜利。然而以和平回应嗔恨会带来和平。事实上这是很简单的——嗔恨导致嗔恨、和平导致和平、不善导致不善、善导致善、不快乐导致不快乐、快乐导致快乐。嗔恨是内在的,和平是内在的,不善是内在的,善是内在的,不快乐是内在的,快乐是内在的。外在的只有色、声、香、味、触。
对该婆罗门的辱骂与恶语,佛陀回应以宁静与喜悦,令该婆罗门的黑暗与嗔恨消除,他的心也被智慧之光渗透。因此他也说:“太美妙了,乔达摩大师!太美妙了,乔达摩大师!”
他也皈依佛法僧,出家为比丘,独自住在森林里精进禅修,最终成为诸阿罗汉之一。
阿罗汉已经遵从佛陀的灭绝政策,他已灭绝嗔恨,他就好像是水中的刻印。他是世间的吉祥,因为从他那儿散发出来的只有和平而已。
第十二讲  魔王的陷阱
【英语中的the old enemy(旧敌)是指魔王(Mara)】
(注:Mara为巴利语,指妨害修行的恶魔。可包括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等。)
今天,让我们再次讨论嗔恨与发怒。
贪与痴的危险可能比较不容易看到,但嗔恨与发怒的危险则非常容易看到。我们都知道嗔恨,它对所有的人都是明显可见的,它不曾被称赞,而且一切的善人与智者都认为,它是家庭与社会中许多问题的来源。然而我们却沉迷于嗔恨。我们知道发怒是危险的,是所有人都批评的,但我们还是让自己发怒。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嗔恨的危险,也不知道无嗔是好的。简而言之,我们发怒是因为我们愚蠢。
我们的怒火一般都针对嗔恨的对象、针对他们对我们的伤害。但佛陀却从另一方面来说,指出嗔恨对我们本身的伤害。佛陀并没爬上迷猴树,去数它许许多多的刺而被刺伤,他站在树下找出了树根。嗔恨与发怒并非因为迷猴树上的许多刺而产生,嗔恨与发怒是因为迷猴树的种子而产生。那多刺的种子是贪欲、敏感且情绪化的凡心。(注:迷猴树,热带一种长满刺的大树,有游客对此迷惑:此树猴子怎么能够爬上去,因此得名。)
解释嗔恨时,佛陀说:“诸比丘,在嗔怒的男女身上,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发生七件令其敌人欢喜并如愿以偿的事。”
什么是敌人?敌人是恨你的人,是希望你或你亲爱的人遭受伤害的人。敌人与朋友相反。
当我们以手或武器攻击某人时,那是因为我们希望此人身心遭受痛苦,这是一个敌人的愿望。当我们以舌头或圆珠笔攻击某人时,当我们的言语或文字粗野无礼时,那是因为我们希望此人的心遭受痛苦,这是一个敌人的愿望。当我们以心攻击某人时,当我们心怀恶念地想“我恨他”时,那是因为我们希望此人遭受痛苦,这是一个敌人的愿望。这些愿望在心中生起。愿望是心的行动,是心的业。佛陀在其他地方解释,最令人厌恶的恶业造作,是心的业。
敌人并不是在手或炸弹里,也不是在舌头或笔里。敌人是在心里,它引导着手、投掷炸弹、控制舌头、牵引笔。当父亲生儿子的气时,他以手或舌头攻击儿子时,他是儿子的敌人;心怀嗔恨的母亲也是敌人。无论是一个只维持一秒钟的嗔念,还是一个持续一整天或更久的许多个嗔念,它们都是敌人之念。
由于嗔恨,我们也成为动物的敌人,例如来检查我们食物的苍蝇、在我们家中找到住所的蟑螂、或向我们吠叫的狗。有时我们甚至成为不称心的无生命体的敌人,例如一扇打不开的窗或一台不能操作的手机。有时我们愤怒到刻意打破那扇窗,或把该手机摔在地上来报复。当时心的造作,是把该窗或手机视为敌人。试一试走进任何一间办公室,去看看人们如何对他们的电脑发脾气,就好像电脑拥有自我。这是最高程度的愚蠢,而我们则时常这么做。
每当生气时,我们是敌人而非朋友。我们是某人一秒钟、一分钟、半小时、一年或一辈子的敌人。
所以佛陀说,在嗔怒的男女身上,会发生七件令其敌人欢喜并如愿以偿的事,意思是当我们生气时,敌人希望我们遭受身心痛苦,他会以七个方式将痛苦降临在我们身上。因此每当生气时,我们是自己首要的敌人。
佛陀解释:“诸比丘,在嗔怒的男女身上,会发生七件令其敌人欢喜并如愿以偿的事。它们是哪七件?
于此,诸比丘,敌人希望如此:‘让他丑陋!’为什么呢?因为敌人不会希望他美丽。
诸比丘,此发怒者是嗔恨的猎物,受到嗔恨控制。虽然他沐了浴,涂了油,修饰了头发与胡须,穿了洁白的服装,但他还是很丑,因为他是嗔恨的猎物。诸比丘,这是第一件发生在嗔怒男女身上,令敌人欢喜并如愿以偿的事。”
我们是否曾经想过这一点?我们是否思惟过充满嗔恨的面孔?即使嗔恨只维持一秒钟,脸孔也是残酷的。我们的面孔显示我们的心。狗摆出一张凶恶的面孔对人猛吠,而此人也即刻摆出一张凶恶的面孔——他认同了那只狗;快乐的家庭主妇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蟑螂,它快乐地住在厨房的洗碗盆下,然后她黑着脸,喷着她从超级市场买回来的致命毒气;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的少女,认为她自己美丽迷人,但当她拍打蚊子时,她有着巫婆的面孔。
我们可能会对自己外表的圣洁引以为荣,但当嗔恨生起时,我们看起来很邪恶。美丽不能与嗔恨并存,因为美丽从内心出发。由于生气,我们看起来很邪恶,而我们的确邪恶。
接着,佛陀解释:“再者,敌人希望如此:‘让他睡不好!’为什么呢?因为敌人不会希望他睡得安稳。诸比丘,此发怒者是嗔恨的猎物,受到嗔恨控制。虽然他躺在床上,上有华盖,以毛皮、白毯子、毛制的花饰床单或羚羊皮铺盖,或躺在两端都有绯红色坐垫的长椅上,但他还是睡不好,因为他是嗔恨的猎物。诸比丘,这是第二件发生在嗔怒的男女身上、令其敌人欢喜并如愿以偿的事。”
再次,一切外在的条件都适合安稳地睡觉,但是内在的条件却不允许,因此我们睡得不好。我们翻来覆去地躺着,想着某人在一小时前、一天前、一星期前、一年前、十年前、一世前或我们童年时,所做的事或所说的话。许多时候这些只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嗔怒的人太过敏感。泰国大师摩诃布瓦尊者说:“我们对已经过了好些年月的事情加温,以便折磨自己的心。”打开报纸,读一读世上嗔怒的人,看他们的脸孔,看看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你们认为他们在晚上是否能够睡得安稳?
接着,佛陀解释:“再者,敌人希望如此:‘让他遭遇损失!’为什么呢?因为敌人不会希望他的敌人有收益。诸比丘,此发怒者是嗔恨的猎物,受到嗔恨控制。虽然遭遇损失,他却想:‘我有收益!’有收益时,他则想:‘我遭遇了损失!’这对事实的歪曲,带给他长久的痛苦与不幸。诸比丘,这是第三件发生在嗔怒的男女身上,令其敌人欢喜并如愿以偿的事。”
当一个女人或男人生气时,负面与正面被混淆了:黑是白,白则是黑。再以战争为例来说,恐怖分子把一枚炸弹偷放进一架飞机里,当它爆炸时,机上的所有男人、女人及小孩都被炸死了。他想:“好极了!”并被其领导称赞为英雄。为了更加英雄,他准备以炸弹杀死更多的人。他视杀死别人为个人的收益。如果炸弹没爆炸,没人被炸死,飞机得以安全降落,他就想:“啊,真可惜,我失败了!”其领导责备他失职,惩罚他以后不得再杀无辜的男人、女人及小孩,他则认为这是一项极大的个人损失。
我们也可以在法庭里看到这种对事实的歪曲。家庭成员变成了一辈子的敌人,因为每个人都想要得到比较多的遗产,嗔恨则是要求赔偿的必备条件。胜诉者认为这是个人的收益,败诉者则认为这是个人的损失。包括律师在内,没有人看到自尊的损失。法庭讼诉案就是由嗔恨构成的。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把黑白混淆了。我们因为某人的做法或说法和我们不一样而感到生气,因而生气地给他取个外号。当我们告诉每个人自己想出来的有趣外号时,我们认为坏话是好的。
我们认为,能够给予尖锐的反驳是聪明的象征,保持沉默则是懦弱的象征。
狗吠时,我们因为嗔恨而感到害怕,因此拾起一根木棍。那只狗害怕地逃走时,我们笑着继续走,骄傲地把愤怒的头抬得高高的,认为这么做非常善巧……而那只狗也是如此。狗吠是为了吓人及动物,然后快乐且骄傲地回到它的地盘。事实是,由于受到嗔恨所害,我们成为野兽的兄弟姐妹。
接着,
发表于 2017-9-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2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