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28|回复: 3

[深信因果] 1949年前的小学课本(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1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1949年前的小学课本(图)
原文标题:民国的人文教育
——1949年前的小学课本
来源:网络

  去年末掀起的一股不大不小的“民国教材”热,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民国教育的探讨,应当说是件好事。因为敢于承认一切优秀的精神遗产,不仅代表着“政治正确”,更代表着一种气度和胸襟,也是社会成熟、自信的表现。
  出于好奇,笔者找到几册印于民国的线装小学课本,粗览之余,不禁为民国时期的人文教育而震撼。
  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教材内容极为丰富:讲伦理,说审美,倡导良好生活习惯,既注重私德教育,也重视公德的培养。二是教材编撰理念十分先进:无虚伪说教,无空洞口号,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三是文字深度远胜今天。总之,读着这样的课本,你会感觉到那是一个开放而文明的年代;也会赞同这样的判断——民国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精神健全的人”。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当民国教材得到市场认可后,出版社理应顺应民意,再版加印才是。但自08年数次断货之后,无货供应的局面至今未能改观。更令人不解的是,不久前出版社的领导特致函各媒体,称对该套丛书的热销表示“忐忑不安”,并声明“我们坚持力挺现今语文课本的立场”。这一意味深长的表态,成为继老教材热销之后的又一个难解之谜。对此,人们恐怕又是只能“无言以对”了吧。
  是培养公民,还是打造“顺民”,这是评价国家品质的一个重要考量。脱胎于几千年专制统治的民国,在1917年即颁布了用作小学教材的《公民须知》,此后又连续推出多种公民课本,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创举!
修身——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尽在其中。
  “修身 ”第一课讲的就是“自重”
人生的第一课讲的就是“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娘”本是一个充满深情的称谓,“娘”的背后意味着无限的母爱。
可有些时候,这个概念却被亵渎了,这份情感更被玷污了。
值得崇信的,是父母、老师、兄长,而非其他!
“大让小、男让女”,而非“屁民”让“领导”
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十八个字,道出了生命的庄重
路有不平,人施于手;先救弱小,再自救。
寥寥数语,人、事、观点都有了。
鸠占鹊巢,一课藏谶。
  这册课本出版十多年后,日寇开始入侵中华,枪林弹雨中拼死抵抗的中华儿女,想必儿时都读过这一课吧。
投桃报李,远古至今的绿色箴言。
外看是仪表,内中透情境。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不以黄金为最贵的年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国文”课中即开讲君主、民主、专制、立宪,善哉!
  “耕者有其田”和“四个现代化”
从以下“修身课”的目录,似能领悟到那时的人为何注重“尊严”!
  【附】以下是解放后的小学课本:
上传日期:2011.07.31
http://www.daode.org/jwsx/480.htm


1949年前的小学课本(图)1
1949年前的小学课本(图)2
1949年前的小学课本(图)3

发表于 2013-2-11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11 10:1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11 10: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指点江山,不是修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2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