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50|回复: 45

[其它] 释大愿法师:金刚经学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编者的话
   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乃因其坚固、锐利而能摧毁一切,且不被万物所破坏。《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在求法的道路上,佛弟子们渴养最究竟的真理和义趣,在他们每天的读诵中苦苦觅求着能够解脱的智慧之源。在这样至诚的感召下,由六祖寺方丈上大下愿法师讲解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学记》应时正式出版。学记除了把整部经每一句话的主旨和要义都详细解说了之外,特别在首讲阐述了金刚经的五种殊胜:即一切佛法的心髓法要;明心见性悟道成佛的宝筏;斩断烦恼的宝剑;开慧增福、消灾免难不可思议的经典;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回向往生净土,具足信、愿、行,容易得生净土,超出轮回。这五种殊胜足以使每个读诵这部大乘经典的人持有坚定的信心,凭籍这部解说空性的般若经典为自己的解脱道路上点亮一盏智慧的明灯。
   有幸分享本书的读者,沉浸在佛陀的智慧与慈悲中吧,感受自己本性具足的伟大力量是如何冲破妄念的牢笼还原给自己一个本来面目的欣喜吧,无边的法喜将尽在其中。而作为我们,更为能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付出努力而深感荣幸。


第一讲
   
     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
     我等发宏愿,学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
  般若佛母心咒:嘎得 嘎得 巴拉嘎得
  诸位善知识,首先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证悟空性智慧。因此共同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家刚刚念诵的是般若佛母心咒,我们念《心经》都会知道:“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梵音应该是“嘎得 嘎得 巴拉嘎得 巴拉桑嘎得波 得梭瓦哈。”她是般若佛母的心咒,可以包含一切般若的心要义,而且可以说把一个补特伽罗从凡夫到成佛修行的次第——五道菩提都包含在其中了。第一个揭谛是资粮道位;第二个揭谛是加行道位;波罗揭谛是见道位;波罗僧揭谛是修道位;菩提萨婆诃是无学道位。故五道菩提都在其中,所以多念诵能祈求般若佛母加被迅速地通达金刚般若的智慧,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能藉读诵和听闻《金刚经》的因缘而豁然大悟。
  《金刚经》这是第三次的学习。十六年以前在云门佛学院讲过一次,大概十二三年以前在南岳的大善寺也曾经讲演过一次。此次因为茂名灵惠寺寺院基本落成,将要举行全堂佛像开光和水陆法会,所以大家要求再一起共同学习《金刚经》这部见性的经典。
  灵惠寺属于净土的寺院,它的开创者开山祖师是慈愍三藏法师。唐玄宗时,这位慈愍法师西行印度去求法,在迦湿弥罗这个地方亲见观世音菩萨为他开示净土法门,而且他也因此而成就念佛三昧。归国以后,唐玄宗礼拜他为国师,当时有一位宦官叫高力士,是高州人,也非常崇仰慈愍三藏法师,向法师请法,并将他在高州的骠骑将军府舍出来建立寺院,就是灵惠寺。
  
一、 金刚经的殊胜

  我们能在这样一个净土的祖师道场来学习属于般若的《金刚经》,那表示般若净土不二,非常殊胜。《金刚经》有以下五种殊胜:
  第一种殊胜,《金刚经》是一切佛法的心髓法要。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谈经三百余会,天台宗有首偈颂来概括:“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讲的时间最长的就是般若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因为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我们要超出生死轮回是要依靠智慧。释迦佛为了破除众生的无明,教导众生能破除人我执、法我执,所以用了很长时间来演说般若。可见一切大乘佛法的核心是在般若经里面,而600卷《大般若经》的精华就在这5837个字的《金刚经》里面,可见本经是佛法的心髓法要。
   玄奘法师翻译有《大般若经》600卷,所有般若的教典,除了《仁王护国般若》以外,其他的法要都在其中。《大般若经》总共可以分为四处十六会,在四个地方:王舍城的灵鹫山,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宫,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这四处总共讲说了十六次,称为四处十六会说大般若法。
   这十六会的第一会有400卷,量很大,一般人看一遍都不容易。第二会就比较部头小一点,所以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主要就是解说《大般若经》的第二会。从第一会一直到第五会也称之为根本般若。第七会是文殊般若,主要是说了义法。第八会是那伽室利般若,名为那伽室利品,或者那伽室利分,主要是讲缘起。第九会是能断般若分,也就是此地所学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法师把她翻译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把她翻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十会就是理趣般若分。《理趣般若》和《文殊真实名经》都属于密教的重要经典。《文殊真实名经》侧重于讲大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和三昧耶曼荼罗这六大四曼,四种曼荼罗,主要侧重于讲事相。而《理趣般若波罗蜜经》就主要侧重于讲理论,建立金刚乘的理论基础。
   第十一会到第十六会主要讲六波罗蜜,这是浓缩起来解说600卷的《大般若经》的核心内容,而这一切的教法,600卷浓缩起来全部可以归到《金刚经》,由博而约,由广泛的演绎、浓缩起来就只是般若的要义包含在《金刚经》里面。
  所以本经上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一切诸佛都由于学习、修持、实证这一部《金刚经》而成佛,他们成佛的法要也就融摄在《金刚经》里。所以说要一切佛法通,此经才能真正通达,同时也必须要能深解《金刚经》的义趣,一切佛法才能真正头头是道,法法传真,左右逢源,可见本经的重要和殊胜。
  第二种殊胜,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是明心见性,悟道成佛的宝筏。大乘经典之中《华严经》、《法华经》、《般若经》都是讲说佛陀果地自在的风光。《华严经》是讲佛的境界,不读华严,不知佛之富贵;《法华经》是讲佛的知见;《般若经》就是讲行持。所以华严讲境、般若讲行、法华讲果,境、行、果就可以圆满地概括佛陀如何依境起行证果。  
  相对来说,《般若经》对我们来说也是最容易契入的。因为华严、法华都是大菩萨才能真正地趣入,因为她不通权小,权教菩萨和小乘要真正契入华严、法华都是比较困难的。而般若是普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要成就都必须要学习般若,破除妄想执著才能真正成就,《般若经》也是详细地解说修证的次第,比较容易契入,因为她告诉我们实修的方法。
  《华严经》讲佛的境界,凡夫要理解,要真正通达是很困难的。法华是讲佛的知见,佛陀出现于世的本怀,就是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凡夫的知见是生灭心,佛的知见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具体怎么行持,需要能够通达般若。
  并且《金刚经》是知名度最高、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一切佛菩萨中,世间一切人就没有接触过佛法,他也会知道观世音菩萨,甚至于他不一定知道释迦牟尼佛,但他会知道观世音菩萨;一切经典之中,世间的人都知道佛教里有一部《金刚经》,他不一定知道里面的内容,但他会知道有这部经。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历朝历代有很多大德来讲说她、注释她,总共800多家,各宗各派都有。并且因为读诵受持《金刚经》而开悟成就的大德非常多。
  比方说禅宗里面,众所周知的六祖惠能大师,他本来一字不识,但他悟性很好,在家乡新州卖柴的时候,因为听到湖北的客商正在读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马上发心去求法,最终成为一代祖师;并且来说,真正将佛法中国化,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完全用口语化的中国语言从心地来表述,从自己心地称性而流出来的法要是从六祖惠能大师开始的,所以尊称他为东方如来。他所说的我们也尊称为经,所以《六祖法宝坛经》是非常殊胜的一部教典。
  我们知道,禅宗里德山宣鉴禅师也是因为去拜访龙潭崇信禅师,他没有到的时候就听到一个卖烧饼的阿婆问他:“法师您平时讲《金刚经》,还作了一部《金刚经青龙疏钞》,数量那么多,讲得那么详细,要用一担才能挑得起来,那我请教您一个问题,《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教大德您到底是点哪一个心呢?”他哑口无言,才真正知道禅的奇妙。此后依止龙潭崇信禅师而豁然大悟,他一开始还是会执著于自己所学到的教理和知识。
  我们学习《金刚经》也是如此。你不要单单听或者记忆那些名相,而是贵在体悟。真正静心来向内省察,来体悟,不然你听一大堆名相,或者记住一大堆东西,那都没有用处,要能够超越知解。《首楞严》上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因为有了种种的理论和思惟,所以这是无明的根本,我们如果去记一大堆名相不能悟的话,往往容易成为所知障,堵塞悟门。
  每一天德山宣鉴禅师都会在龙潭崇信禅师那边请法,每一次都要谈到深夜才告辞。他求道的心很热切,但一直没有悟。后来有一次又谈到深夜,龙潭崇信禅师说外面很黑,我点一支蜡烛给你吧,德山宣鉴禅师马上把蜡烛接过来,接过来的一刹那,龙潭崇信禅师马上把蜡烛吹熄了,德山宣鉴禅师豁然大悟。就在这么一个动作之间能豁然大悟,为什么?我们好好地参究。
  还有韶关南华寺六祖殿里有三尊肉身。第一尊就是六祖惠能大师;第二尊是明朝的憨山德清祖师。憨山大师是六祖惠能大师再来,重兴南华寺,也为《金刚经》作了一个注解,叫做《金刚决疑》,而且非常妙。因为以前其他的大德讲经往往只是局限于自己的宗派,如果是天台宗就用天台的法来讲《金刚经》;如果是贤首宗就用华严的法来讲《金刚经》;如果是法相唯识宗就喜欢用唯识的教理来讲《金刚经》。
  憨山祖师本来是禅宗,而且在禅宗里面开悟,但他讲《金刚经》是依据世亲菩萨的论来讲的。世亲菩萨是法相唯识宗的祖师,他讲《金刚经》的时候就按照经上的内容分为二十七疑,依据修行的渐次来回答二十七个疑问。憨山德清祖师进一步把她开为三十二疑,所以叫《金刚决疑》。
  本经三十二分,本来也没有这些分,是梁朝时昭明太子萧统,萧统是梁武帝的儿子,他在《金刚经》上用的得功夫很深,把她分为三十二分;前面的十六分是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后面的十七到三十二分是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就是说前半部分着重于破人我执,后半部分着重于破法我执;或者说前半部分是破分别我法二执,后半部分是破俱生我法二执。归纳起来,不管她是二十七疑还是三十二疑,都可以归纳为破人我执、法我执。
  还有一位很奇特的肉身就是丹田祖师,也是明朝的高僧。这位法师也非常奇特,他出家以后也不学其他,就是每天念《金刚经》,拿一个经架,每天不管走路、站立,还是坐着,都手捧一本《金刚经》,手不释卷来读诵。 一直念诵了50年,然后成就金刚不坏身。
  第三种殊胜,本经是斩断烦恼的利剑。释迦牟尼佛睹明星而悟道的时候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无妄想执著,则无师智,自然智,即时现前。”如来智慧德相就是实相般若;能够无妄想执著就是观照般若。妄想是指分别心,就是第六意识;执著就是指我见,就是第七末那识我执识。
  执著可以分为两种。执著于五蕴色身为我,名之为人我执;执著于一切诸法,名之为法我执。人我执不除,生烦恼障;法我执不除,有所知障。烦恼障、所知障合起来名之为惑障;因为迷惑就会造业,造恶业就会有业障;因为造恶业就会感受苦报,所以就会有报障,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障都生起来了。
  本经的纲要也就是遣除妄想执著。般若波罗蜜其实可以分为四层来说:有外层、内层、密层和密中密层的意思。好像一个桃子,桃子的皮是外层,里面的果肉是内层,肉里面还有一个坚硬的核是密层。敲开那个核,里面还有一个柔软的部分是密中密层。
  同样的,般若波罗蜜也可以分为四层:外层就是从文字上来解说般若,也就是解说成就一切种智之道的言说,或者说教授;内层就是实修的方法,具体如何才能做到呢?实修的方法就是成就一切种智之道;密层就是指一切种智的境界,是佛陀萨婆若海的境界;密中密层就是指究竟圆满的佛果位。
  所以我们也要知道《金刚经》的核心就是要能遣除妄想执著,能够无妄想执著,无师智、自然智,即时现前。无师智不是从老师那边新得的,而是自性本具的;自然智就是法尔如是,本自具足的。所以我们学习了《金刚经》,真正融会贯通就能斩断一切烦恼,破除一切妄想执著。
  世间的人因为内在是无明,没有智慧,所以注意力的能量不知道向内去省察、去觉照自己当下的身心状态, 而是像探照灯一样一直在外面追逐,迷心逐物,被一切得失所左右,每天都患得患失。但事实上功名富贵要从心性上求,才能真正有求必应,否则就是求之有道,得之由命,仍然还是在定数之中,还是受业力的束缚,不能跳出业力的控制,一直在这个圈子里转来转去,这就是凡夫,所以要在心性上用功夫。
  而《金刚经》前半部分就是遣除我们在境界上的执著,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正是开示我们一切外境,无论它怎么变化都能超越得失,真正能够知道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假如有样东西它是属于你的,你应该对这个东西拥有很多权力,你可以决定它是什么存在状态。
  比方说,你拿一团泥巴把它捏一个小泥人,或一只小狗,这个小泥人或者小泥狗是你创造出来的,你就有权力改变它,你可以把它毁掉,可以把它另外做成一只小泥猫等等,因为这个东西若真正属于你所拥有,你就可以决定它的存在状态。
  比如我们经常习惯于说:“我的身体”,但反思一下,身体真的是你所有的吗?如果真的是你所有,你能阻止它的新陈代谢吗?能让它不生病不变老吗?都不可能。我们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并且很多人反过来还成为身体的奴隶,所以我们要知道身体不过是我们藉假修真、游戏人间的道具。如果你认为得到的是属于你自己的身体,那同时你就有了害怕失去的恐惧,所以要能破除这种执著,要能超越得失,世间外在一切的人生的际遇都要能超越。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外在的环境并没有好和坏,好和坏不过是你内心之中有执著、有分别,你有一种固定的思惟模式,这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好像我们看电影一样,电影屏幕上面显出种种的相,你要想破除这些相,但永远破除不了。有智慧的人知道直接把放摄机关掉,荧幕上的一切相也就消失了,破除了。
  所以一切的问题不在外面,而在于心里面。遇到外在困难的时候,凡夫众生往往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这外在不顺利的人、事、物上,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要回到自己的内心来。
  外在有困难的时候,一定内在也有困难,也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心智模式一定有某一些盲区和弱点,所以说息心就息灾。不要抱怨自己命运很坎坷,先要检讨自己心智模式的盲区,检讨自己负面的心态。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失去过什么,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我们的;同时我们从来也没有得到过什么,因为没有什么东西不曾是我们的,我们的自性也是本自具足的。所以能够真正地学好《金刚经》就能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活在智慧和慈悲里,每一天都能够快乐无忧,欢喜自在。真正地学习到这种无形无相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则寓言说,掌管财富的神、幸福之神、智慧之神,这三位本来关系非常友好,但有一天他们因为争论到底谁的本事最大而吵起来。财富之神正看到一位农夫在耕地,就跟另外两个说:“这样好了,我们以这个农夫来试验一下,看到底谁的本事最大。”财富之神用手指一指,这个农夫的犁马上就犁到一个大缸,农夫一看里面有很多的金银珠宝,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立刻吓傻了,站着不晓得怎么办。
  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想着:哎呀,我突然得了这么多财富,如果拿回家去肯定邻居会来探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亲友也都会跑过来要借,甚至小偷和强盗也会来抢夺,不如我赶快离开这个地方去隐姓埋名,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去生活好了。
  他就扔下犁,放弃自己的土地,卷着这些金银珠宝跑到一个非常遥远、很陌生的一个地方去住。但因为他不需要工作,也没有什么亲友,所以每天就是百无聊赖坐在窗前发呆。
  幸福之神就说:“你看看,你这个财富之神给了他这么多财富,他好像也没有得到什么快乐吧?所以你本事不行,还是我来。”
  幸福之神手指一指,一个端庄的女子刚好就从农夫的窗前走过,两个人很愉快交谈起来,彼此印象都非常好。农夫马上就托人去提亲,女方的家长一看这个人很年轻,又比较有资财,就同意了这门亲事。接着就筹备婚宴。
  正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女子的父亲就观察到他这个女婿很少说话,也没有提到自己有什么亲戚朋友,只坐在那里呆呆的。这个岳父就后悔了,想着:哎呀,糟糕了!这个人虽然有些财富,但看他这个样子呆呆的,像傻瓜一样,我女儿嫁给她肯定不幸福。不如今天晚上杀掉他,另外找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来迎娶我的女儿好了。
  这个幸福之神也觉得无计可施了,他和财富之神一起来找智慧之神。因为财富之神无能为力了,再给他更多的财富只会加速他的死亡。幸福之神也没有办法,因为对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来说,不管他的福报还是他的幸福都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就都跑来找智慧之神。
  智慧之神答应帮助这个可怜的农夫,他用手指一点,这个农夫就有了双倍的智慧,马上他眼珠子转几转,就一改常态,很从容、很自在地站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声说:“尊敬的岳父岳母,各位父老乡亲,请大家都静一静!我有些话要跟大家说。”大家一下子都给他震慑住了。这个人就开口说:“我第一次见到现在的妻子,看到她这样端庄、贤淑,就想:她一定是最好的父母教育出来的。接触以后果然觉得我的岳父岳母都非常好,所以我决定把我大部分财产都留给我的岳父岳母,然后带着妻子回到自己的故乡。”因为他增长了智慧,所以当然能更快乐自在地生活。
  这则寓言就是彰显智慧的重要。事实上金刚般若所讲的智慧更能让我们超出生死轮回,圆满成佛的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所以说她是能斩断一切烦恼的宝剑。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凡夫众生因为受到一种局限,所以没有选择的自由。受到什么局限?受到自己心的局限。
  南传佛教之中有一位佛使比丘,他就说过:“世间没有智慧的人,他只会关注外在实体的牢狱,并对它产生恐惧。有智慧的人就知道,凡夫的心使自己的生命成为一场灾难,使自己的生命活在精神的牢狱里,因为我们的妄想执著把我们绑住了。我们在一定的环境之下,在一定的状况之下,如果我们的心不能开显智慧,我们觉得好像别无选择,但事实上只要真正地开显智慧,不要落入到一切固有的模式之中去,不会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甚至于条件反射似的这样一种盲目状态之下,一切都有无限的可能,这就是真正的自由。”
  所以说心灵的自由就是无念、无相、无住,金刚般若正是开示我们这一点,而且若能真正做到,我们当然就不会生起任何的烦恼。
  第四种殊胜,《金刚经》是开慧增福、消灾免难的不可思议经典。民国时候有一位唯识宗的大德叫欧阳竞无。欧阳竞无居士对唯识宗的复兴有非常大的贡献,他把《大般若经》600卷的内容归纳为五周般若。
  第一周就是舍利弗般若。阿罗汉弟子里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所以释迦牟尼佛应舍利弗的祈请,因其所问而说菩萨的般若智慧,说菩萨的真俗二谛,这一部分内容称为舍利弗般若。
  第二周就是须菩提般若。须菩提尊者是佛陀阿罗汉弟子里解空第一的大阿罗汉,契入空性。佛陀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释迦牟尼佛有一次以神通力上升到忉利天去为母说法,在忉利天住了三个月,所说的内容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三个月之后,他回到人间时(弟子们三个月都没有见到佛陀,都很想念),有一位神通第一的罗汉尼,莲花色比丘尼,她很希望能够第一个见到释迦牟尼佛,但因为戒律规定比丘一定在前面,所以莲花色尼就以神通力把自己变现为一个转轮圣王的样子,非常快速地来迎接佛陀,并很欣喜地顶礼佛陀说:“世尊啊,弟子是第一个见到您。”释迦牟尼佛说:“你并不是第一个,第一个见到我的是须菩提。”因为须菩提那时候正是在宴坐静处来观修空性,他真正契入到缘起性空的真如妙理之中,所以说,“见缘起即见佛,见佛即见法”。因此释迦佛称赞他真正见到了佛陀,真正在依教奉行。
  释迦牟尼佛应须菩提的请求,为大众广说空性智慧,说菩萨的解脱法门,这一部分称之为须菩提般若。
  第三周就是信解般若。释迦牟尼佛为令人闻般若法以后能真正地生信心,就应帝释天释提桓因的请求,来说修学般若所感得的种种福德,用福德来使听闻者生起祈求开显般若智慧的信心,这名之为帝释般若。
  释迦佛又应弥勒菩萨的请问而说般若的深义,也就是如何具体去观修般若,这是内层义,名之为弥勒般若。帝释般若令人生信心;弥勒般若令人真正能信解行证,能真正地体解大道,所以合名为信解般若。
  比方《金刚经感应录》中就有说到,唐朝政和年间,有一位姓孙的石匠,这个人心地很善良,对《金刚经》非常有信心。虽然他不理解,但他很有信心,每天都很至诚恳切,一定要先念一卷《金刚经》再出门做事。连续念了二十多年。
  有一天他跟三十多位石匠一起上山去采石头,不巧遇到山体滑坡,整个天崩地裂,山垮塌下来。所有的石匠都葬身在乱石堆之中,也没办法营救。过了十二年,石匠的儿孙就想着不管怎么样,要把他的尸骨找出来安葬。
  在当时出事的地点,把那些石块都搬开,做了很久以后,奇迹出现了。发现石头缝里有一个人在端坐着,一看就是这个孙石匠。大家又惊又喜,说:“您十二年都没有吃过任何东西,为什么还能活着呢?”孙石匠说:“我一开始也很慌,但也很巧,刚好这块石头滚下来时形成一个小空间,所以我没有怎么受伤。在一直很饿的时候,突然就有一只小白鼠,这只白色的老鼠眼睛放光,刚好看到不远处有块油饼,我就把油饼拿起来,小白鼠也不见了。我饥不择食把油饼吃完,直到现在都不觉得饥饿。
  大家当然都很高兴,认为这很幸运。回去的时候,孙石匠就想起来说:“我前面一直念《金刚经》的经本是否还在?”大家都很高兴,回去以后翻开《金刚经》一看,就发现经中刚好有一个油饼大小的圆孔。大家都明白孙石匠之所以能在这次劫难之中幸存,是依靠他二十多年一直持诵《金刚经》的力量,才会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感应和加持。听闻到的人就非常生起信心来,都赞叹《金刚经》神奇不可思议的功德,有很多人都一直坚持念诵《金刚经》。这是讲到帝释般若,信解般若。
   第四周就是不退转般若。
   第五周就是名为究竟地般若。释迦牟尼佛说般若的最胜义也称之为方便般若,这是欧阳竞无居士归纳《大般若经》为五周般若,是本经说的第四种殊胜。
  第五种殊胜是我们学习受持《金刚经》,并且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净土,具足信愿行,就容易得生净土,超出轮回。真正地以般若为行,净土为归。
  这次湖南的居士几年以前就发心印《金刚经讲义》,不晓得大家有没收到。那是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
  江居士在这里面下的功夫很深,他用了四十年的时间专门学修《金刚经》,她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也就是这八个字:般若为行,净土为归。性相一如,往生极乐。能够让大家因为学金刚般若而真正地看破放下,具足信愿行三资粮,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能得生净土。
  我们要知道,般若者,如来智慧庄严;净土者,如来福德庄严。般若者是如来所证的真空之体;净土者是如来所成的妙有之用。所以这个般若净土是二而不二的, 一个侧重于说俗谛,一个侧重于说真谛,这是我们略说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五种殊胜。
  
二、 金刚经的注释

   第二部分来略说《金刚经》历代的注释。
   《金刚经》总共有800多家注释,最著名的首先是弥勒菩萨的颂,弥勒菩萨用偈颂的方式归纳《金刚经》的内容。本经是显说空性智慧,隐说修行次第。
  全体的佛法其实就是两个面向:一个是广大的方便,第二个就是甚深的智慧。讲广大方便的就是侧重于讲菩提心,侧重于讲修行的次第,也称广行派;讲甚深智慧的是称之为深见派,也称之为中观宗。所以其实全体的佛法也就是这两个面向,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她归纳为慈悲与般若。
   弥勒菩萨造《金刚经》的颂就把整个《金刚经》归纳为二道五种菩提。二道就是解脱道和菩萨道。解脱道侧重于自利,侧重于自己的解脱,让自己能从无明系统之中解脱出来进入明觉系统,能从生死轮回的错觉之中解脱出来,从六道轮回的大梦之中觉醒过来,其实也就是断见惑。所以说空不是空掉这个世界,而是空掉我们对这个世界错误的认识。其实说白了就是断见惑,这是解脱道,侧重于断见思惑。开悟以后,明心见性以后是侧重于帮助众生,侧重于行菩萨道。二道其实也可以概括整个学佛的次第。
  五种菩提就是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和究竟菩提。我们学习《金刚经》可以看到很多《金刚经》的注解,比方说太虚法师讲过两次《金刚经》,都有记录,在太虚法师的全集里面可以找到。他第一次讲是按照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来讲的,第二次讲按照玄奘法师的译本在华北居士林讲的,都非常简约,但比较精辟。……我们手中的这部《金刚经讲义》是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比较精辟的。
  还有民国时候有一位韩清静居士,这位居士一辈子都在研究法相唯识宗。他在1924年的时候就在北京组织了一个法相研究会,1927年又把它改为三识学会,在三识学会他讲过一次《金刚经》,按照玄奘法师的译本来讲的,造了一部书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了义疏》,完全用法相唯识的观点来讲述《金刚经》,这都是我们比较容易看到的。
  最殊胜的是那些真正彻底成就的大德,比方说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非常精辟。正如我们要爬上珠穆朗玛峰一样,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爬过,只拿一些资料说怎么走怎么走,大家会相信吗?不相信,因为你都没走过,不是过来人。而释迦牟尼佛是第一个站上解脱道的珠穆朗玛峰的人,弥勒菩萨是将要到达的人,他是第二个候补成佛了。所以他的颂我们觉得可以相信。
  尤其对我们来说实用的是因为他把修行次第也概括其中,我们要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要能融合到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来学就不会变成一种口头禅,不会变成一种空头理论,而是有具体的实修方法。我们平时看到种种讲经的,其实都是在文字上讲说解释一下名相,这就没有什么用处。关键是不单单要懂得每一部经的外层义,更要懂得她的内层义、密层义,乃至于究竟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观庄严论》以八法七十义来概括修行的方法。八法就是三智四加行和法身这八法。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四加行是指能够成就三智的方法:第一个是圆加行,指修行法要的总括,打个比方,就是我们要去某个地方先要做好种种的准备。第二个是顶加行。顶加行主要是对于相违品的对治,我们修行道路上有种种障碍,有种种疑惑,我们怎样对治它,解决它,这些都属于顶加行。第三个边次加行。就是指修行的范围。
   弥勒菩萨把一切的修行方法概括为十三法,即六念、六度和诸法性空。六念就是把四阿含,小乘的法要归纳为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如果展开来说,这六念也可以归纳、包含《清净道论》的一切修行方法。把大乘的一切修法都归纳为六度波罗蜜,再加上诸法性空,总共十三法。这就属于边次加行的内容。
   第四种就是刹那加行。也就是在最后心一刹那证菩提。法身是指成就佛果位境界所成就的法、报、化三身的果。所以用这八法七十义可以概括一切佛法,把这八法展开就是七十义,把七十义展开就是六百六十法等等。
   我们要通达般若法,尤其要知道她内层的修法,就应该懂得弥勒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多修证次第现观庄严论》。所以一开始在这个论里就有首偈颂说:“般若波罗蜜,八类正等说。种智道种智,及一切智性。圆证种智行,顶行边次行。菩提一刹那,法身等为八。”把这八法就概括在其中。
   在印度来说,最著名的解释《金刚经》的论主要有三位菩萨的论著。一位是无著菩萨的论;第二位是世亲菩萨的论;第三位就是功德施菩萨的论。正如学习《心经》,现在看到法师们讲的《心经》往往都只是属于文字般若的内容,只是在名相上面解释一下,里面的脉络及实修的方法很少触及到,所以要看印度那些论师所造的才能真正通达《心经》,《金刚经》再浓缩就是《心经》,若不看论著就更不容易通达。
   我们要知道印度论师留下来解释《心经》的著作容易见到的有八种,八种之中对我们来说最容易契入的就是无垢友的《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他是到五道位来讲《心经》,属于内层义。阿底峡尊者为心经广释造了一个疏,进一步解释广释,这是比较容易通达的。
   我们学《金刚经》,无著、世亲和功德施三位论师的著作见地比较透彻。在中国来说,最早注释《金刚经》的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论师。喜欢学中观的应该看过《肇论》,或者《物不迁论》等等,僧肇论师有注释这部《金刚经》。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也造论来解释。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也造疏来解说《金刚经》,但他主要依据的是僧肇论师的注解。
  明朝末年有位蕅益智旭法师,他有造一部《金刚破空论》,也是别具一格,因为个个都知道《金刚经》是讲空性智慧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有一些人就偏到顽空那面去了,所以蕅益大师专门造一部《金刚破空论》。法相宗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法师也有造疏来解释《金刚经》。
  讲《金刚经》的禅宗里面就更多了,比方说六祖大师因《金刚经》而开悟,所以他也有口授一部《金刚经六祖口诀》。还有元朝时候的中峰国师,明朝憨山德清禅师,都有造疏来解释《金刚经》。
   台湾道源长老晚年的时候很喜欢讲《金刚经》,各地都会讲《金刚经》。他主要依据的是两部疏:一部是清朝初年一位溥畹所作的《金刚经心印疏》,是依据天台宗的教理来解说。但也有一些大德批评溥畹这个心印疏有些地方不太通达。另一部是一位达天作的《金刚经新眼疏》, 新眼疏主要是依据贤首宗的教理来解说《金刚经》,大家比较赞叹的是他的科判,完全按照华严的信解行证四分来阐释《金刚经》。
   净公上人也曾简要地讲过,有一个金刚般若的启示就讲了五次。第一次是讲序分,讲一下玄义,后面的四次就是讲信解行证。慧律法师也有《金刚经》的讲解。大陆这边妙法法师、济群法师都有讲说过,都可以作为我们一个学习的借鉴。但最重要的是要能依据弥勒菩萨、无著、世亲、功德施这些大德,包括六祖惠能大师的《金刚经口诀》,这些不单单是名相上能通达,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金刚经》里她显说空性智慧,隐说修行次第这具体内层义的修持方法。
   今天就讲到此地,明天也是在同一时间来讲《金刚经》的五重玄义,《金刚经》完整地讲完大概需要十五讲。这一次只能讲到五六讲,后续的明年再讲一次,应该可以把《金刚经》讲说圆满。愿大家能通过闻思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迅速地开大智慧,早成佛道。



第二讲

无少自性法,此亦无无实。
以从因缘生,实无实皆空。
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
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
具信求真实,以正理随求。
于此无依法,离有无寂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一起共同发起无上的菩提心, 为一切如母有情速速从生死苦海的错觉之中解脱出来,所以今天继续学习明心见性的甚深经典《金刚经》。
  昨天已经讲过本经的殊胜:第一《金刚经》是整个三藏十二部的精华,心髓法要。第二《金刚经》是能让我们明心见性的宝筏。第三《金刚经》是斩断烦恼的利剑。第四《金刚经》是开慧增福,消灾免难的宝典。这中间讲到了欧阳竞无居士把600卷的大般若分为五周般若。第五《金刚经》也让我们能够明白般若,净土不二。般若者,如来智慧庄严;净土者,如来福德庄严,就能以般若为行,净土为归。受持《金刚经》,看破放下,再坚持念阿弥陀佛,具足信愿行,必定得生极乐。
  接下来又讲到《金刚经》共有800多家注释,从弥勒菩萨开始,历代的圣者、菩萨、祖师怎样开示我们。
  
         五重玄义

  今天主要是讲《金刚经》的五重玄义和序分。按照天台宗的讲法,任何一部经真正进入正文的学修之前一定是先讲五重玄义,就是把全经的核心纲要都抽出来让大众明了,根机好的人听完玄义就能知道全经的精髓,根机一般的人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再来听经文的时候就容易随文入观。
  五重玄义是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众所周知,一切佛经都是归纳起来有七种立题:单人、 单法、单喻、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喻具足等等七种立题的方法。
  第一是释名。本经属于法喻立题。金刚指金刚宝,以此来比喻般若。般若波罗蜜是法,合起来属于法喻立题。金刚宝有三种特性:坚固、锋利、光明。这就可以比喻般若的体、相、用。般若的体是坚固;相是锋利;用是光明。金刚是坚固,比喻实相般若,随缘不变,在缠不坏。金刚的锋利比喻观照般若,能无我不破,无惑不断。能破人我执、法我执。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就是因为有我执。怎样来破分别人我执、法我执,进一步破俱生人我执、法我执?《金刚经》中有具体的修行次第。再者能断三惑:断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金刚的光明就是比喻文字般若,能使众生心开意解,由无明转入明觉。
  〔波罗蜜多〕直接译就是彼岸到。波罗就是彼岸,蜜多就是到。印度的习惯是任何一件事做到究竟圆满,就称之为波罗蜜多,称之为到彼岸。就像中国人说,这个人功夫到家了,任何一件事情做到炉火纯青,做到很高、很圆满。
  六祖口诀就开示:“不著诸相,是谓之彼岸。若著诸相,谓之此岸。”心迷即此岸,心悟即彼岸,以生死轮回比喻此岸,烦恼比喻中流,涅槃寂静比喻彼岸。因此以像金刚宝这样坚固、锋利、光明的般若大智慧来断分别俱生我法二执,直到圆满成佛的究竟彼岸。来演说这样内容的经典,称之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经〕属于通题,意为契经。上契诸佛所证得的真如妙理,下契一切众生得度的根机。也可以解释为贯、摄、常、法、绳墨义、涌泉义等等。
  第二是辨体。这整部经的体性是什么?一切大乘经都以诸法实相为体,具体到此经,智者大师在他的解释中说本经是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为体。蕅益大师在《金刚破空论》之中就说本经是以“实相常住为体”。江味农居士对本经下的功夫很深,也学习了历代祖师的开示,他提出本经以“生实相”为体,这有经中的经文依据。
  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我们通过修持本经,清净心现前的时候,就是诸法实相现前的时候,就是明心见性、开悟的时候,本经就是以生实相为体。实相就是真如本性,生实相就是见性。真实的智慧要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而清净心又是如何成就的呢?就是由于无住,其实本经的内容归纳起来可以用无住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离一切诸相,空有不著,一空到底,一切诸相离,则能我见除、烦恼断,故本经以生实相为体。
  第三是明宗。明白了本经的体性以后,具体如何才能达到,具体的修行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明宗,修行的宗要。
  智者大师认为,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修行的宗要是“以实相之慧修无相之檀”。江味农居士也是依据经文把它归纳为“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八个字就是本经修行的宗要。经中也有明确开示,所以我们依据佛语是最圆满的。
   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也就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也开示:般若要旨,在离一切法,即一切法。离一切法就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修一切善。可见本经的宗要就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
  第四是论用,如此修了以后,按照修行宗要去修持,能得到什么样的功用?就是能成就怎样的功德利益和果位?其实明宗就是阐明因地,因位上的修行方法, 论用就是论果地上的证量。
  智者大师认为本经的论用是以“破执”为全经的大用,破人我执、法我执。
  蕅益大师以“断疑”为本经的妙用。江味农居士用八个字来归纳:“破我、灭罪、成就如来”为全经的大用,展开来说就是破除三障、成就三德是全经的大用,所以本经非常殊胜。她不是告诉我们怎样去成就阿罗汉的果位,更不是说怎样去增长福报或单单只是证悟空性,而是直接告诉我们,由凡夫到圆满成佛所有的修行方法都融括在其中。
  破我,是离一切相所得的功用。我们真正能一切诸相离则名诸佛,就能妄尽情空。
  灭罪,是修一切善所得的功用,能福慧增长。
  《大乘起信论》中马鸣菩萨开示,为什么我们会有无始无明,会迷惑颠倒造种种罪业呢?马鸣菩萨说:“以不达一法界故,不觉念起,而有无明。”因为我们不能通达一真法界,不知道一切众生都是同具如来智慧德相,都是性体本同的,所以起人我分别之念。
  妄执少分四大,执著认为此是我身;妄执六尘缘影心,认为此是我心;然后就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妄起人我分别之念,业力由此而作,苦报由此而招感。所以我们要脱罪报、要脱苦报、要消罪业,就一定要能断除我见,破人我执、法我执。能破人我执、法我执,就能断见思惑,就能够断除贪瞋痴慢疑,萨迦耶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五利使,五钝使,这些见思惑的烦恼都能够断除,能够成就般若德。
  所以破我就是断见思惑,成就般若德;灭罪,就是能断除业障,成就解脱德;成就如来,就是能断除报障,成就法身德。所以断除三障,成就三德,也是本经的大用。
  《金刚经》中也说到,如果能读诵受持本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则为消灭。”这就是消除业障,成就解脱德。“若能于本经,深解义趣,为人解说,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直接开示,本经的大用就是能成就如来,断除报障而显法身德。所以全经的大用可以说是破我、灭罪、成就如来,也可以说就是断除三障,成就三德。
  第五是判教相。之前的大德解释本经时对本经判得不是很高:比方说,天台宗就判本经为通教别教,同时兼有圆教,所以是为通别兼圆;贤首宗的判教思想是小、始、终、顿、圆五教,判本经为始教,也通于圆教。江味农居士深入本经的心髓,判本经为至圆极顿之大教,为无上醍醐。
  本经前十六分是能够在境上修无住,遣除执著;后半部分是在心上修无住,遣除执著。前半部属解脱道,后半部属菩萨道,所以属至圆极顿之大教,是最极圆满令人修行顿悟的大法,属于无上醍醐。
  我们略说本经的五重玄义就到此地,接下来解释人题。
  释人题
  
  人题就是翻译的人和本经不同的译本。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也称为后秦,前秦是指苻坚所创立的,后来其部下姚苌取代他而建立的政权就称为姚秦。
  三藏法师是通达经、律、论三藏的。南传佛教现在都还有授予三藏法师的这种位次,因为南传佛教的经典,经、律、论都比较少。经典主要就是阿含藏——四阿含;律藏也不多;论藏主要属于《清净道论》等等,不是特别多,所以要圆满通达比较容易一些。当然,大乘佛法浩浩三藏不可穷,三藏十二部非常多。
  鸠摩罗什的父亲叫鸠摩罗炎,印度天竺国人。将嗣相位,他们家族历代都是继承做宰相的,他不愿意去求这些世间的名利富贵,所以不辞而别去出家修持。出家以后教化众生,来到了龟兹国,就是现在中国的新疆这一带。那时龟兹国是佛法非常兴盛的地方,现在比较盛行伊斯兰教,佛法衰落,几乎没有了。
  龟兹的国王就请鸠摩罗炎做国师,后来觉得他很有智慧,就强迫他还俗作为国家的宰相,把国王的妹妹耆婆嫁给他,生下了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七岁时跟随母亲一起去出家,智慧非常广大,虽然只有七岁,每天都能背诵一千首偈子,三万两千字。所以鸠摩罗什译为中文也有童寿的意思,就是虽然年纪很小,但好像耆年长老一样非常有智慧。后来来到罽宾国,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礼拜一位小乘的大德盘头达多为老师,跟随他学习小乘法。虽然鸠摩罗什年纪很小,但那时就能升座说法、能够降伏外道。以后又随须耶利苏摩学习大乘佛法,学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又返回到龟兹国去说法。当时西域那些国家的国王都非常崇敬他,每次升座说法的时候,国王都亲自跪在法座边上让鸠摩罗什踩着他的背升上法座,表达一种无比的崇敬。
  他的盛德盛名也传到了东土。前秦的国主苻坚也听闻到鸠摩罗什殊胜的学问、智慧和道德,非常渴望能把这样殊胜的人才迎接到自己的国家来。于是就派遣一位大将吕光,率十万军队去攻打龟兹国,并且说不是要贪龟兹的国土、人民和宝物(因为龟兹本来就很小),只是为了得到鸠摩罗什。
  吕光一开始是不信佛的,他对鸠摩罗什法师就比较轻慢。一直往东走经过一个山谷,吕光就下令军队安营扎寨,刚好有鸟飞过,鸠摩罗什法师马上就跟吕光说:“今晚我们不可以在此地休息,因为今晚定有山洪暴发。”吕光半信半疑,但他也姑且听一次,就马上下令军队走远一点,在一个山坡上扎营休息。果然当晚就山洪暴发,吕光吓出一身冷汗,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对鸠摩罗什法师就很有信心。
  之后就问法师怎么会知道,鸠摩罗什法师说:“因为鸟飞过的时候,鸟语正在谈论的就是此地晚上会有山洪暴发。”可见法师的这种智慧非常广大。
  军队继续向东行走到凉州(现在的甘肃武威)时,传来消息:苻坚被他的部下杀掉了。因为苻坚势力强大的时候很狂妄,公元383年率领军队攻打当时的东晋,想要统一全国,被东晋军队打败,就是所谓的淝水之战。失败以后就被他的部下姚苌杀掉,姚苌做国君,国号为秦,称为后秦,也称为姚秦。
  吕光当然无法继续返回,他就占据凉州自封三河王。姚苌死后,其子姚兴继立,打败吕光的儿子吕隆,这时才把鸠摩罗什法师真正迎请到中原至西安户县草堂寺逍遥园。并集中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大德法师如僧肇法师、僧睿法师等等那些名僧800余人一起来拜鸠摩罗什法师为师,翻译经典。那时翻译经典是作为整个国家的一件大事,国家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来翻译,所以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繁荣有极大的贡献。
  真正开始翻译经典是在弘始三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弘始四年翻译出来的。但姚兴虽然对佛法很崇信,但他也很自私,他觉得鸠摩罗什法师有这样广大的智慧,没有子嗣是非常可惜的,就以宫女十人逼迫鸠摩罗什法师受之,所以鸠摩罗什法师就离开寺院,在外面另立一个精舍来住。
  当时很多跟随他修学的弟子也就懈怠下来,觉得师父自己的行为是这样的,还天天跟我们讲这样不可以做,那样是戒律的要求等等。一次过堂的时候,鸠摩罗什法师就拿一盘缝衣的针抓起来给大家看,随即自己把所有的针都吞下去,然后跟大家说:“如果你们都能像我这样把这些针吞下去,真正能有证悟、有成就,那你们也可以学我了。所以鸠摩罗什法师经常会说:“犹如采莲花一样,但取其花,不取淤泥。”那其实是一种示现。
  真正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经典的时间不长,从姚秦弘始三年开始,因为他在凉州耽误了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到姚秦弘始十一年八月就示现入涅槃了。
  临入涅槃的时候他就对弟子们说:“若所传无谬,焚身之后,愿舌根不坏。”就是说,我翻译了这么多经典,如果我翻译的没有错误,火化荼毗以后,愿我的舌根不会烧坏。荼毗以后果然如此,烧出很多舍利来,尤其是整个舌头都很完整没有烧坏。敲起来好像敲铜钟的声音。现在的甘肃武威都还建有一个鸠摩罗什寺,寺院之中有一个砖塔,我们去朝拜过。那个砖塔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的舌舍利塔,整个完整的舌头、舌舍利都安奉在塔中。
  到了唐朝时候,道宣律师因持戒精严,感得每天天人都给他供养。有一次道宣律师就问来献供的天人,为什么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大众欢喜,受持转盛,越到后来,愿意读诵受持他翻译经典的人越来越多。天人回答说,因为鸠摩罗什法师其实是七佛以来的译经师——不单单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之中他作为翻译经典的大德,从上以来七佛,一直到释迦牟尼佛,他都做译经师,所以他翻译的经典当然非常准确。
  《金刚经》的译本总共有十一种,藏传佛教之中也有这部《金刚经》,称之为《般若三百颂》。他们有般若十万颂、两万五千颂、八千颂等等,据说最广大的般若是有百万颂,藏在天宫,人间没有流传。
  汉译本之中常见的有六种:
  第一种是姚秦弘始四年,鸠摩罗什法师在户县草堂寺逍遥园所翻译的,名之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种是南北朝时北魏的菩提流支在永宁寺翻译的,名之为《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三种是南北朝时,南朝的陈朝真谛三藏在广州制止寺(即今光孝寺)所翻译的,也与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同名。
  第四种是隋朝时达摩笈多法师所翻译的,名之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第五种是唐朝时玄奘法师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回国,太宗请他住在西京弘福寺翻译的《金刚经》,名之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六种是唐朝时候的义净法师所翻译的。义净法师于武则天证圣年间回国,于唐睿宗景云二年翻译出本经,也名之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在前面加了“能断”两个字。
  “能断”就是能破一切障。“能断金刚般若”这里面的金刚就是指金刚喻定,本经能破最微细最难破的俱生人我执、俱生法我执,故名之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常见的六种译本中,最广泛流行的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而译笔最翔实的是义净法师翻译的。达摩笈多因为对中文语法不是很通达,所以读起来就会觉得有一点拗口,但也可以参照,可以知道当时的梵文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当然还有很多,比方说唐朝时有位地婆诃罗翻译功德施论师为《金刚经》所作的解释《金刚经》的一部论,叫《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在这部论之中他先翻译一段经文,再来论述,所以也翻译有《金刚经》的经文等等。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鸠摩罗什法师是早翻译的,在他之后的那些译师们还要再去翻译呢?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金刚经》又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比较:
  第一个特色,因为鸠摩罗什法师翻译《金刚经》完全是站在大乘空宗的立场上。无非是分为空有两宗。空宗指中观宗,有宗指法相唯识宗。鸠摩罗什法师完全站在中观学派的立场上翻译此经,其余各家都或多或少都有受到瑜伽行派观点的影响,就是受到法相唯识宗的观点影响。
  比方说本经一开始的请法里须菩提来启请,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就是两个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把修行人正确安心和降伏妄心都定位在发无上菩提心上,无住啊,真心无住,以菩提心来安心,也以菩提心来降伏妄心。
  义净法师是站在瑜伽行派的立场上,他会特重菩萨行,所以他的译本会有三问:“若有发趣菩萨乘者,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中间就加了一个云何修行。我们当然可以知道,一种原因有可能是梵本,一开始可能就有点差别。另外一种原因也是因为罗什法师是站在中观宗的立场上,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是属于意译。
  中国翻译经典的大德当然很多,有从天竺和西域来的,也有求法回来的,中国自己的法师都有,当然最著名的是四大译师。四大译师之中也可以分为两派:一个是意译派,一个是直译派。罗什法师属于意译派,他是把意思翻译出来,文字跟梵文原本不一定完全相同。玄奘法师属于直译派,他是完全忠实于原文。
  第二个特色,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是所谓四句偈的问题。鸠摩罗什法师在“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之后接下来有四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北魏的菩提流支在此偈的后面还有一个偈子:“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义净法师的译本上也还有一个偈子译为:“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所以我们学习这部《金刚经》会以罗什法师的译本为蓝本,也会把其他几种译本都结合起来,真正以修行次第,本经的内层义为核心。
  第三个特色,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文明确地采纳了“即非,是名”这样的规范格式,好像中论一样。比方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整个经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句式,形成固定的一个规范格式,这就是属于中观宗扫除一切执著的一个方法。
  第四种特色,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中缺少一段话:“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否?”一直到“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其他各家的译本里这段话都有,我们现在读到的罗什法师翻译的经本里也有,但罗什法师最早翻译的时候是缺少这段话的,从五代以后各种版本才都统一把菩提流支翻译的这一段总共62个字补录进来,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译本是加了一点点内容的。
  第五种特色就是本经最后在流通分里面谈到的三十二分,谈到对一切有为生灭法作空观的时候,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为六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总共六喻。
  菩提流支、玄奘法师、义净法师的译本里都是作九喻。玄奘法师的译本说:“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九个比喻。无著菩萨在他对《金刚经》的阐释之中就有详尽对应的解说,分别用九种事物来对应这九喻。
  首先第一个是星,所对应的是见;我们能认识的主观如星;被认识客观的相如翳,云翳;意识活动本身这个识就如灯;身体以外的环境是指居处,是如幻;身就是众生的身体如露;苦、乐、忧、喜、舍这五受,受用如泡;过去如梦;现在如闪电;未来如云。这九喻也是非常具体的观修方法,能让我们成就空观,这是我们说译本的不同和鸠摩罗什法师译本的特色。
  
  正释经文
  
  道安法师在解释经的时候,把所有的经都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如首,好像人的头脑一样;正宗分如躯干;流通分如手脚。本经的法会因由分第一属于序分,里面包括正信序和发起序。正宗分是从善现启请分第二,一直到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流通分是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金刚经新眼疏》又把正宗分按照华严大经的架式分为信、解、行、证四部分。大乘正宗分第三,一直到依法出生分第八是的示无住以生信,这个是属于信。一相无相分第九一直到能净业障分第十六,是推阐无住以开解,属于解分。信解行证的解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不能真正通达,后面的修持证悟都有困难。
  接下来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直到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都属于修的内容,深观无住以进修;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一直到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属于证,究极无住以成证。我们可以看到都是讲无住,无住以生信、无住以开解、无住以修行、无住以证果,所以般若的内容,她的体相用就可以用无所求、无所住、无所得这九个字概括起来。
  
  序分
  
  接下来进入到通序,也就是证信序,这是一切经都有的六种成就:信、闻、时、主、处、众。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一句经文就把六种成就都具足了。通序有四义:
  一、遵佛嘱,按照佛陀的嘱咐。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第一问是,佛陀住世依佛而住,佛入涅槃依何而住?佛陀回答:依四念处而住。第二问是,佛陀住世的时候,弟子们依佛为师,佛入涅槃,依谁为师?佛陀回答:以戒为师。第三问是,经典如何证明是佛陀金口宣扬的呢?佛陀就说要安六种成就来证信。第四问是,恶性比丘如何处置?佛陀说:默摈之。所以说遵佛嘱有六种成就。
  二、断众疑。阿难升座来复述释迦佛所说的法时,因为佛陀威光加持,阿难相好庄严犹如佛陀,所以大众有三疑:一疑释迦佛再来,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来。一说如是我闻,众疑顿息。
  三、息诤论。
  四、异外教,区别于外教。外道的经典,他以阿忧,就是无 有这些边见放在前面,佛法就以六种成就来证信。
  〔如是〕是信成就。本经实相般若理体,即如如理,观照般若妙用,即如如智;以如如智来照如如理,就理智一如,体用一如,名之为如。如:如如不动,本具的性体。是:当下即是。
  〔我闻〕“我”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说:
  一是假名我,不同于凡夫的实执我,也不同于外道的邪我,假名安立为我,令众生容易理解。
  二指阿难,我阿难当时亲从佛闻。
  三指当机众,随喜众,护法众。我们在座听闻《金刚经》的根器有种种差别,一种是本来他已经通达了,但为了成就这次法会来护持,是护法众;一种是自己本来确实有一些疑惑,听本经正好对自己的根器,能断疑生信,绝相超宗,能破人我执、法我执,这是当机众;还有些是来随喜的。这些要当做释迦牟尼佛正在对我说一样,这样都可以假名为我。
  四指一真法界,就是常乐我净之我。没有空间的障碍,横遍十方,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
  闻:反闻闻自性,背尘合觉,闻成就。
  〔一时〕是时成就。一个是指当时。第二个是指机教相扣,师资契合之时。众生得度的时节因缘成熟了,佛陀观机施教,所以来说法,就称为一时。
  第三个解释一时,因为时间、空间都是凡夫的执著而制造出来的概念而假名安立的,所以时间和空间都是在凡夫位的一种错觉,我们如果学《中论》的时品就能突破这种时空的限制。我们不要把今天讲《金刚经》的法会跟当时释迦牟尼佛正在宣讲《金刚经》的法会截然分开,因为一个真正彻悟真理的人,他证得了佛心,他已经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与限制了,三际心不可得,十世古今不离当念。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叫一时。
  真正彻悟真理就能现量见释迦牟尼佛说任何一法的法会都没有散,说金刚般若的法会也都没有散,这是一时。
  但我们在凡夫位有限制,过去、现在、未来是不可逆转。如果能证悟空性,就可以穿越时光隧道。若看霍金的两本书:《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那对这个就更容易理解,能受到一些启发。
  接下来就是主。
  〔佛〕说法主成就。一个是指释迦牟尼佛。第二个是指自性天真佛,也就是指觉悟。学佛就是学觉悟,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就是因为不觉悟。所以六祖口诀说:“觉义有二,一者外觉,观诸法空。二者内觉,知心空寂,不被六尘所染。外不见人过,内不被邪迷所惑。故名觉。觉即是佛也。”六祖大师对《金刚经》的阐释这个口诀都是直指心性,非常直捷痛快。所以我们学《金刚经》就是要学习在生活中来念无字的《金刚经》,不是你拿起一本经只管念下去,认为就会怎么样怎么样,你那不是求解脱。
  有些人说,我天天又诵什么经,又念多少咒,又念多少佛,我这是在求解脱。但是你错了,因为你的心一直向外求,口念心不行,内心之中的贪瞋痴一点都没有转化,顶多是祈福,增长一点福报,并不是真正地求解脱。凡夫众生这个欲望是很狡猾的,一直向外求,这就是欲望。有时候他是求名,有时候他是求利,有时候他也会像变形金刚一样,变做另外一种形态,就是假装求解脱,其实不是,本质上还是一种欲望。
  你抱着某一种目的一直向外求,如果没有得到感应,动力就减弱,念一下念一下就没有动力了,就扔到一边去了,原因是什么?你一下手就并不是真正地求解脱,并没有在心性上下功夫,而是一种欲望的变异形态,所以这就没有学会念《金刚经》。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之中念无字的《金刚经》,下手的功夫就是六祖大师所开示的:“外不见人过,内不被邪迷所惑。”
  凡夫众生,自我最容易现形的地方就是对别人看不顺眼,在家里看先生、看孩子不顺眼,走出来看师兄弟不顺眼,反正就她对。有时候是看不顺眼其他人,觉得那个人很爱表现,很爱炫耀,其实是因为别人有的他没有,通过批判别人来发泄他嫉妒的情绪。因为凡夫的自我永远要打败别人,容不下别人比我强,其实看人家不顺眼,归根结蒂是自己的我执、我见、我慢。有些时候对别人看不顺眼是因为觉得别人对我不够尊重,不注意我,让凡夫的自我觉得非常受伤;为了发泄这种不满的情绪,才批判对方。所以其实看不顺眼别人,主要是因为自己有种种负面的情绪——有时候是嫉妒,有时候是不满,有时候是傲慢等等。
  真正的修行人,就应该是遇到任何人,发生任何事都不应该发脾气。如果我们返观一下,发脾气的背后其实是隐藏着很多的假设和期望。比方说我们期望别人应该怎样子对待我们,比如我们认为家人与我们很亲近,所以就不再尊重和礼遇他们;我们假设亲人永远都会关心、爱护我们,所以就不再去培养和照顾这一份关系,反而还一直去抱怨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期望他们永远都会在一旁待命;永远内心里面有一种假设,假设他们永远都会了解我们;有时候还会假设他们理所当然会知道我们的感觉和需要,不需要我说出来;如果没有达到的时候就发脾气,闹情绪了。所以要知道凡夫心之中这些种种的假设和期望,就是六祖大师所批评的“内被邪迷所惑”。所以夫妻之间争吵,互相看不顺眼,指责就开始了,不是冤家不聚头就开始了。
  这时我们要能忆念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护正知品》中的教诲:“实语者佛言,一切诸怖畏。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要能忆念六祖惠能大师的《金刚经口诀》:“外不见人过,内不被邪迷所惑,故名觉。觉即是佛也。”能真正这样去实践,就是真正地会念《金刚经》,就能运用无所住的智慧如实观照、觉知当下的身心状态,就可以看出心中那些假设和期望其实是非常不切实际。
  所以无论我们发脾气也好,闹情绪也好,觉得小孩子不听话也好,问题的根源都在于自己的内心被邪迷所惑,有种种的假设和期望,然后拿这么一个框框去套身边的人,当然就产生摩擦,产生烦恼。佛法就在日用生活之中来解决问题,消除烦恼。
  所以内在的喜悦和宁静、智慧和慈悲,只有向内观照才能得到。我们如果遇到外在的困难,不顺利的时候,不要妄想在外面去解决问题,那永远解决不了。而是要觉察到,外在有困难,内在一定也有困难,要能觉知自己心智模式上的盲区,消除自己种种不切实际的假设和期望,那当然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不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也不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和困扰,这是真正地会念《金刚经》。
  所以内在的喜悦和宁静,不可能由外在的人事物中得到。有一些父母会对小孩子有种种要求,要求他学什么学什么,也不顾及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一直压着他做。如果不听话时就有种种失望。其实还是一个我执,自己没有实现的希望在子女的身上能帮助实现,希望由外在的人身上能得到满足、喜悦,这些都一定会产生烦恼。因为你一开始走的方向就错了,你用错误的方法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一定收获的是失败。
  所以外在的因缘际遇,不管是怎样,我们都要完全地接纳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金刚经》其实告诉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就是这四句话:完全地接纳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我们在一切的环境、一切的遭遇之中都不要排斥、不要对立、不要抗拒,应该完全地接受它,再来面对它、处理它和放下它。这其实就是佛法所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用之于处理一切问题,一切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随时来修心,随时来降伏和转化凡夫心念,消除那些负面的情绪,这是我们必须要独自面对的过程。其它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人做,我们可以雇人做饭,清扫房子,修理汽车,但无法雇人清除我们的负面情绪,这是只有自己必须独自面对的过程。经过这样长期地觉照自心,那我们内在的智慧和慈悲就会无限地增长。
  不要单纯地去听,然后把它作为一种概念,作为一种理论记录下来,这个没有用。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内在的洞察力、觉知力、专注力、 注意力这种能量,要让它一直很顺畅地流动,在一切情境之中都能够无住,这样内在的慈悲和智慧会不断地增长。
  如果我们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来接受它,这种注意力遇到这种理论就会形成形成一些新的条条框框,它就凝固在那个地方变成僵化的教条,好端端的佛法就被糟蹋了,所以应该是一种无住的智慧。
  这是讲下手的功夫,我们讲到佛字,讲到自性天真佛就是觉悟,这才是真正地学会念《金刚经》。
  玄奘法师翻译的《金刚经》,是〔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佛地经论》解释“薄伽梵”有个偈颂说:“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知总名为薄伽。”薄伽梵六义。但有些时候也会翻译为世尊,就是取最后一种意思。
  但事实上很多经会翻译为薄伽梵,多含不翻,含有六义:第一种妙三十二大士夫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第二种诸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第三种焰猛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
  如来永远不会被烦恼所系缚,所以薄伽梵的第一重意思就是自在。学佛就是学自在,我们为什么会有轮回,因为我们有局限,不得自在。我们内在有种种的凡夫知见,认为在那样的时空下我们别无选择,但事实上只要突破你的凡夫知见,把你的假设和期望破掉,就有无限的选择。但我们因为惯性反应,往往甚至于都不会考虑我们还有其他选择,然后就陷在那种环境里忧悲苦恼,这就是愚痴无明。
  焰猛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智慧非常炽盛。妙三十二大士夫相等所庄饰,所以有端严义。
  第四种就是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第五种是,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第六种就是尊贵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主成就就讲了这几种意思。
  然后是说法处所成就,在哪个地方说法。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就是西北印度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因为当时印度有两个憍萨罗国,南印度也有个憍萨罗国,所以干脆就以都城来区别它,就叫做舍卫国。舍卫译为中文是闻物,也可译为丰德,国有五欲财宝之丰,人有多闻解脱之德。据说当时的舍卫国有九亿人。印度的亿指十万,也就是九十万人。我们去印度朝拜的时候就知道,舍卫城已经很荒凉。可当时它是一个九十万人口的城市,物产很丰富,国有五欲财宝之丰,而且人民的素质也很高,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多闻佛法,愿意求解脱。
  “祇树给孤独园”是指佛陀说法的精舍。佛陀四十九年说法之中,有相当长的时间(二十几年)在这个地方说法,精舍的名字是由两个人名组合起来的。精舍的地是波斯匿王的大臣给孤独长者供养的。长者到王舍城去提亲,第一次拜见佛陀,一见佛陀就证初果了,欢喜踊跃,请佛到憍萨罗国来说法。长者看中了太子的花园,太子故意刁难他,要他用金砖铺地,他果然就倾其所有来铺地。园林里面的树是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太子所供养的,就合称为祇树给孤独园。祇陀太子供养的树,给孤独长者供养的园林,在这个地方说法,这是第一重义。
  如果汇归到自性上来说,自性舍卫国就是指一切众生自性之中有无限的智慧、神通、三昧、辩才、德能。因为祇陀的意思是战胜,波斯匿王的军队刚刚在前线打了胜仗,宫里又传出喜报说生了一个儿子,就很欢喜,儿子的名字就叫祇陀——战胜。从自性上来说就是战胜五阴之魔,绍隆佛种,是自性祇陀太子。树就是指功德树等等。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比丘三义属多含不翻,与阿罗汉三义是相对的。比丘三义是因,阿罗汉三义是果。一是乞士,内向佛陀乞法,以长养法身慧命;外乞食于檀越,以养色身。二为怖魔。三为破恶,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能破贪瞋痴三毒烦恼之恶。
  〔众〕和合众。和又分为事和和理和。同证无为之理,同证择灭无为——以正智拣择灭诸烦恼,名之为同证择灭无为;事和就是六和,身口意戒见利——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就是众的意思。
   〔千二百五十人俱〕最初佛陀度阿惹憍陈如等五比丘,又度三迦叶和他们的弟子总共一千人。优楼频螺迦叶当时已经120岁了,频婆娑罗王也拜他做国师,整个国家的人都尊重他,号为大仙。他修事火外道,也有神通。佛陀去度化他,把他和其弟子500人都度过来,再度他两个弟弟——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各250人,合起来就有一千人。又度舍利弗、目犍连和他们的弟子200人,再度耶舍长者子等50人,合共1255人。因感佛深恩,所以常随侍奉,常随闻法,所以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俱。
  如果汇归到自性上来说,自性的一千二百是指圆满耳根返闻功德。《首楞严经》上说:“耳根具千二百功德。”五十五人就是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四加行、十地、等觉、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另外在义净法师的《金刚经》译本之中还有菩萨众。
  这是证信序。
  接下来是别序,也称为发起序,本经发起的特别因缘。
  本经与其他的大乘经不同:其他的大乘经,佛陀说法之前往往都是放光动地,现种种神变;而本经就发起在日用生活穿衣吃饭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非常深的意义。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一段其实就是六度在其中了,释迦牟尼佛的无上菩提、六度波罗蜜就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著衣持钵〕是持戒度。
  〔入舍卫大城乞食〕是布施度。
  〔次第乞已〕是忍辱度。
  〔饭食讫,收衣钵。〕是精进度。这些托钵乞食,收衣钵,把衣折叠好,钵洗干净,都不会假手于人,自己做。
   〔洗足已,敷座而坐。〕是禅定度。
  佛陀这一切都做得非常圆满,都是在以身教教化众生,体现了佛陀无上圆满的大智慧,这就是般若度。佛陀解脱圣者的生活就在穿衣吃饭之中具足六度。
  著衣持钵是由身律仪的安祥肃静显示持戒度的摄持作用。城中乞食是令众生有见佛闻法,广植福田的因缘。佛陀乞食是为了以佛法的法味来布施众生,所以是布施度。《涅槃经》就讲到,其实佛陀不需要世间的这些食物,不是因为饥饿去托钵乞食,而是为了教化众生。
   “次第乞已” 就是不会选择贫富贵贱,能以平等心来乞食;也不会去分别,不管是空钵还是满钵,都会有一个规定:七家而止——走七家,不管钵有没有满都要返回精舍;不分食物的好坏都要接受,这其实都是以忍辱度平等视之,都是在实修忍辱度。
  “饭食讫,收衣钵。”不假手他人是精进度的示现。
  “洗足已,敷座而坐。”是禅定度的实践。
  以上这些都能做得最极圆满,体现了佛陀无上圆满的大智慧,就是般若度。同时这一段里日常生活之中也就具足了三无漏学,戒定慧都在其中。
  很多大乘经典记录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前,都是佛陀先入三昧,入禅定,然后放光明,大地作六种震动,菩萨众、比丘比丘尼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来见佛闻法,而本经的发起是在日常生活之中。
  金刚般若是整个大藏经的精髓,而发起在穿衣吃饭之中,可见至高无上的佛法,究竟圆满的智慧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强调要懂得在生活之中来念无字的《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的讲义把这一段发起序讲得舌灿莲花,把她详细地开演为两个十重,我们就略点讲。
  第一,犹如衣食是世人护持色身不可须臾离的事情,每人每天都要穿衣吃饭,不可须臾离;同样般若法也是不可须臾离的,也是我们绍隆佛种,长养慧命不可须臾离的要法,所以本经就发起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饭之中。
  第二,释迦牟尼佛日日去托钵乞食,其实就是日日发起众生堪入般若的信根,入般若之门,他的基础就是要持戒修福。不能持戒修福,只是去学习那些中观宗的论典,你就算理论上学了很多,能说得很好听,但不能真正入般若之门,你学到的只是一大堆的概念和理论,你不知道用,反而容易成为所知障。
  本经一开始发起就是示现著衣持钵,次第乞食,就是引导众生持戒,也是普令众生修福,就告诉我们入般若之门的方法,基础就是要持戒修福。戒行清净,福德大了才容易福至心灵、心开意解,真正入般若之门。
  《金刚经颂》中说:“法身本非食,应化亦如然。为长人天福,慈悲作福田。”释迦牟尼佛本来就不需要这些食物,法身、报身、应化身都是不需要这些食物的,但为了令人天增长福报,增长善根,尤其是能长养堪入般若大智慧的信根,所以佛陀慈悲来给众生作福田。
  佛陀在经中说过。有一年饥荒,释迦牟尼佛以神变力拿了一颗粮食,让阿难尊者吃了以后七天都没有饥饿。当然我们学了《随念三宝经》也知道,任何食物到佛陀口中都是殊胜的妙味。
  第三,戒能资定,定能发慧。以戒定来发起说甚深的般若。前面托钵乞食,次第乞,这些都是戒律。又敷座而坐,这是定。以戒和定为基础,再来发起说甚深的般若法。
  第四,能向衣食起居尘劳中来锻炼,这是真正降伏妄心的要法。我们学习《金刚经》要知道,不是去谈玄说妙,而是要知道在日用生活之中能够无住。内不被种种欲望所束缚,外不被六尘所诱惑,能做一个少欲知足的人。他对物质的追求是有节有度的,懂得分清什么是基本的需求,什么是欲望。需求的内容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这是基本的需求;欲望是超过这些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的东西。
  所以一个知足的人不会去盲目攀比,不会因为别人拥有什么自己也要去拥有什么。人一旦被欲望带动,过度追求外在的东西就容易堕入到贪婪的深渊,欲壑难填,这种追求永远都不能让人感到满足。
  苦集灭道四圣谛,不要认为苦圣谛就是生老病死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其实更重要的苦是指人永远被欲望驱使,永远处在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之下,这是真正的苦。
  因为满足,它只是内心的感受,外在的东西无法直接满足内心,物质无法直接满足精神。物质的丰富能带来身体的舒适和方便,但不能让内心得到宁静,喜悦,智慧和慈悲,内在的东西只有向内开发才能成就。
  我们一直向内去觉照,去破除自己的种种假设和期望,要知道你那种种假设和期望其实就是人我执、法我执。你不要记一大堆名相,那没有用,对照你那些假设和期望来开刀治疗你这颗生病的心,这才是关键。
  像佛陀一样,佛陀并不会关注要去创立一个什么教派,做一个教主,他唯一关注的是内心,他真正关注的是我们是能否解脱,这种向内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百丈禅师有一首偈说:“幸为福田衣下僧,赢得乾坤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出家人要像这样,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随缘自在,这才是一种少欲知足的生活。内心的满足是最大的幸福,依此真正地去随时保持觉照,能开显自性的功德藏。
  总而言之,如来示同凡夫去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洗足已,敷座而坐等等,这些都是佛不住佛相,显示佛陀无我相。本经的宗旨就在于破我,并且来说,示现无我而没有说一个字,显示佛陀无法相;般若妙法,任运地由穿衣吃饭这些琐屑的事相上自在地流出,这些都是无法相。无须乞食,而行乞食,乃至于示现洗足敷座,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不言之教,来护念付嘱一切菩萨,一切发大心者,这就是亦无非法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就在这一段发起序里都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再接下来详细地解说一些基本的名相。
  〔著衣〕律制规定出家众平时要穿的是安陀会(五条衣),也名为著体衣,不离身。讲经说法的时候要加穿一件郁多罗僧,就是七条衣。如果入都会,入王宫,入城乞食,要穿僧伽黎,这是九条衣。或者更进一步的二十五条衣,这些都是著衣。
  其实汉传袈裟是改造过的,南传是原始佛教时期的。据说佛法发展到后期汉传之中,沙门不敬王者,出家修道的人看到国王也是不礼拜的,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礼制环境之下,渐渐地就妥协了。后代那些沙门也自称为臣,袈裟一件这么甩到肩上去,如果礼拜的时候就会掉下来,所以就做一个衣钩。僧衣也是有过一个变化的,海青就是汉朝时候普通老百姓的衣服一直保留下来。当然这也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心性上下功夫。
  〔持钵〕钵多罗译为应量器。体、色、量,三皆应法,故称应量器。体是铁钵或者瓦钵、铁瓦所成;色是熏如鸠鸽;量是应己食量大小。
  〔乞食〕还有多重意义。
  一是降伏我慢心。出家人能像南传这样去托钵乞食,就能很好地降伏自己的我慢心,不然的话,在寺院中造饮食,日日受人礼拜,以凡夫心很容易生起我慢心来。中国的这种环境,文化不同,所以出家众更加要随时保持觉照,觉照自己内心有没有生起慢心来。
  二是不贪口味。
  三是能专心修道。这三种都是侧重于自利。
  四是能令见者生惭愧。在家人看到比丘去乞食就容易生惭愧心,觉得人家一切都放下专门来修行,都能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而世俗人还有种种的欲望追求享受,当然就很生惭愧心。
  五是能令布施得益,为世福田。
  四和五侧重于利他。
  〔次第乞〕指如来已内证平等之理,外不见有贫富之相,所以能平等普利。每一个制度和戒律都是为了让我们顺利修持,佛陀只关心内心的问题,关心我们是否能解脱,是否能从烦恼的生活状态之中走出来活在六度的生活里面。
  虽然是这么规定,要次第乞,但有两位大阿罗汉是很特别的。
  一位是大迦叶尊者。他出生在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出家以后去托钵乞食,舍富乞贫,专门找那些很贫穷的人去乞食,当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和故事。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因为他觉得贫苦的人是因为前世很悭吝,现世才会招感贫苦,如果再不种善根种福田,来世会更苦,所以他专门乞贫。
  还有一位是本经的请法者,须菩提尊者,他专门乞富。他其实也出生在一个大富长者之家,但他认为这些有钱的人过去有一点善根,如果现在不跟他结一个法缘,不让他接受正法的熏习,他活在无明里又享受种种的福报,造无量的恶业,下一辈子就完了,福报用光了就难以再有解脱的机会,所以他就专门乞富。
  〔还至本处〕这是非常重要的。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他每天穿衣吃饭都是无上菩提的妙用;我们每天穿衣吃饭都是烦恼,有种种的分别,种种的妄想执著,都是搞三恶道。关键的差别就在于佛陀能够“还至本处”。本处就是指我们的清净心,指我们人人本具的佛性,实相般若。我们的病根就是心随境转,所以要像佛陀学习,要能够随时还至本处。
  但凡夫众生因为贪欲,所以回不了头。今天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态失去平衡,全球的气候不正常,也有种种的天灾,如南方的冰灾、地震,非典之后又冒出一个甲流,反正年年有。
  前几天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召开,有发布一些新闻说,未来的40年之内,大概到2050年全球将有10亿人都会沦为气候难民,现在已经有了。意大利威尼斯是水上城市,但因为水位上涨没办法住,原来几十万人口现在只剩下六万,这六万人生活很不方便。还有一个小岛国马尔代夫,据说正在筹钱准备向其他国家买地,因为水位涨高以后,整个国家会被海水淹没,这都是气候的灾难。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时,全球会有26%的物种灭亡、消失。
  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人类的贪欲心一直向外求,片面地发展科学文化,不断地向大自然掘取资源,当然就生态失衡。其实人类不是不知道危险,而是驾驭不了欲望,像中国的寓言《夸父追日》一样,一直追赶太阳,至死方休。
  所以我们要能懂得回头——对物质享受过分的追求就会容易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要能倡导更加环保更加绿色更加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要能还至本处,懂得保持心地不被污染,恢复到清净心。
  归结到本经的发起,蕅益智旭法师在《金刚经破空论》中有首偈子说:“衣食行坐事即理,一切毗尼皆佛行。一一行中见实相,护念付嘱善应知”。可见,一一行门,无非都是诸法实相,日常生活之中穿衣吃饭,都是展现佛陀的那种大般若智慧。
  “次第乞”是表示平等心;“还至本处”是表示万法回归自性,回到自己的清净心;“敷座而坐”,第一个座是表示如如不动,第二个而坐的坐是表示万法皆空。由此,在日常生活之中,以穿衣吃饭、托钵乞食、敷座而坐,这些日常的行为来以身教说法,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并以此来发起《金刚经》。
  接下来就是正宗分。
  
  正宗分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整个的善现启请分第二,既有须菩提长老的请法,又有佛陀的开示,主要分为当机赞请和如来赞许两部分。
  〔时〕指世尊托钵乞食还归祇树给孤独园,敷座而坐之时。世尊天天都在著衣持钵,乞食,其实就是无上菩提圆满地用在生活之中,但几十年如此,没有人看得出来。须菩提尊者看到众生得闻甚深般若法的时节因缘成熟了,就来代众请法。而且还有一种意思是开示我们,对于佛陀所说的法也不能有执取心。“如来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长老〕长老可以分为法性长老、耆年长老等等。法性长老是断惑证真,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龄并不一定很大,但已经开悟,就可以称为长老。
  耆年长老是指年高腊久,戒腊、僧腊都很久了,道德很高等等都称为长老。现在寺院之中退居的方丈或者是齿德俱尊的首座都可以称为长老。须菩提尊者是齿德俱尊,德腊双全,所以称为长老须菩提。
  〔须菩提〕是佛陀阿罗汉弟子里面解空第一的尊者。须菩提可以翻译为空生,因为他是舍卫城中鸠留长者的儿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他家里的宝藏突然之间就空掉了。又译为善现,七天以后,家里的种种珍宝又复现出来。其实缘起法来说,这些都表示这位尊者将来能解空第一,证悟空性。
  须菩提又译为善吉,他的父亲召一个人来占卜,看这个儿子到底怎么回事,出生以后家里发生这样多的事情,一下子珍宝都没有了,一下子七天突然又出现了。这个人得到的卦相就是既善且吉,所以又译为善吉。
  在《西域记》之中说,须菩提尊者本来是东方青龙陀佛,大权示现为阿罗汉来辅佐释迦牟尼佛弘法。
  接下来都是讲请法的礼仪,弟子请法,行五种仪:一者从座而起。二者端整衣服。三者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四者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五者一心恭敬,以申问辞。这五种礼仪是指身语意都很清净来请法。
  〔偏袒右肩〕印度的习俗以偏袒为恭敬,所以我们的袈裟是斜披的。清朝入关时要求三改三不改。一个是俗改僧不改,俗人男的都要衣服改过来,要穿满族的马褂,但出家人可以保持原来的衣服。第二个就是生改死不改,死了以后可以不改。第三个是男改女不改,所以女的衣服是没有改的,还是明朝的衣服传下来。
  〔合掌〕表示悲智遍十方。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希有〕说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间是时稀有、处稀有等等种种解说,但其实本经里特别的稀有是指释迦牟尼佛能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之中以身教来显示安住真心。无住而住是安住真心、修菩提心是安住真心。降伏妄心之法,无降而降,是降心之法。不动舌根说法已竟,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以赞为稀有。释迦牟尼佛日常行为就已经在为我们说法,为我们开示甚深般若,所以赞为稀有。
  佛陀以身教来开示众生,让众生知道在自己的去来动静之中,穿衣吃饭之处起观照般若之功,照见五蕴皆空。泯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泯灭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才可以住无住之真心,降难降之妄想,而契合实相般若,所以赞之为稀有。
  〔世尊〕就是薄伽梵六义里面的最后一义。
  〔如来〕经典上如果是说佛,往往指果德,如果说如来,都是指性德。也有三身如来:应身如来是应机示现,后佛如先佛而来;报身如来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法身如来就是本经上所说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护念〕护念属于心,付嘱属于口。护念就是护持正念不失,时时刻刻安住在正念正知正觉之中,更进一步任运常在正念中,前面还需要刻意去提起正念,到后面就能任运常在正念之中“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
  〔善护念〕就是佛陀于乞食去来之中,任运随缘,密示菩萨安住真心之法,不住有边,不住无边。无住而住,方为真住。
  以法身如来而示同于凡夫托钵乞食,就是从大智而起大悲是善护念,护念属于心。如果要起心护念那就不是善护念了,因为起心就有,不起心就没有,所以如来是任运,时时刻刻在护念诸菩萨,摄受诸菩萨,唯有这样的护念才叫善护念。
  六祖惠能大师《金刚经口诀》上说:“言善护念者,令诸学人,以般若智,护念自身心。不令妄起憎爱,染外六尘,堕生死苦海。于自心中,念念常正,不令邪起,自性如来,自护善念。”这是善护念。
  〔善付嘱〕言善付嘱者,前念清净,付嘱后念。后念清净,无有间断。究竟解脱,如来委曲。诲示众生及在会之众, 当常行此,故云善付嘱也。
  我们学到《金刚经》,听到须菩提尊者称赞如来: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我们就要学习,就要用功夫,不是口念过就好。怎么用功夫?六祖大师开示的善护念就是一句话:“以般若智,护念自身心 不令妄起憎爱。”
  不令妄起憎爱很重要,我们学佛那么多年,为什么还有种种的烦恼心,还是觉得很痛苦?就是没有真正修行,没有真正懂得佛法,还是经常在妄起憎爱。
  我们返观这个世间,日常生活之中,其实每一个人如果没有懂得佛法,都是囚犯。为什么?因为都是情绪的囚徒,都是被自己的情绪关闭在精神的牢狱里。每天脑海里的种种思绪就像翻滚的乌云一样,充满了焦躁、不安、忧伤、怨恨、欲望、想报复等等种种的伤口。尤其是现代很多人都容易患忧郁症、神经官能症,还有种种的疾病,身体上的各种肿瘤等等,其实根本的原因都与我们的执著心、妄想分别心有关;都跟这些负面的心态,邪曲的心息息相关,所以要善护念。如果我们听任这种负面的情绪、邪曲的心不断地发展,姑且不论来生会怎么样,现在活着就已经够痛苦的了。
  每个人都很忙碌,每个人都很少微笑,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充满了种种压力、烦恼和痛苦。原因不在外在的人事物,而在于我们没有善护念。所以我们要能够善护念,不令妄起憎爱,就能超越痛苦,破除我执,这是破除我执最妙的方法。所以说善护念就是最好的情绪管理法,愿我们大家都能时时刻刻在日常生活之中善护念。
  今天学到此地,以此功德回向一切如母众生得遇明师,得闻正法,早成佛道。



第三讲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诸位善知识,首先让我们共同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速速成就无我的智慧,今天继续来学习《金刚经》。
  昨天已经讲到的“善护念”“善付嘱”,对于修行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金刚经》是直截了当的。佛陀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就是说去妄想,但去虚妄,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用求真?《金刚经》直接告诉我们要破我人四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就可以直了成佛。
  接下来是须菩提尊者问了两个很具体的实修问题: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本经的正宗分可以分为两大段落:善现启请分第二,一直到第十六分是前半部分;第十七分到三十一分是后半部分。我们看问的问题都差不多相近,但前半部分主要讲破四相,后半部分讲破四见。
  前半部分就问:发菩提心以后,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后半部分就问: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半部分是为破人我执而说,后半部分是为破法我执而说;前半部分是令离相,后半部分是令离念。前半部分属于般若道,后半部分属于方便道;前半部分是解脱道,后半部分是菩萨道。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请问世尊,大菩提心,未曾发起,应令发起。要真正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已经发起以后,应当怎样使我们能常时安住于菩提心?在修行道路上会起种种的烦恼妄想,怎样才能消除烦恼以降伏其心,降伏自己的妄心呢?对于真正想修行想解脱的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在菩提道上要真实面对的两个问题。我们详细一点说:
  第一个问题就是,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真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这就已经是信位菩萨了。已经发心以后,如何在菩提道上保持我们的菩提心不变质?要怎样才能安住于菩提心,真正做一个菩萨行者,不至于退堕到去做自了汉的小乘,更不至于堕落去做凡夫和外道?所以问,应云何住?
  第二个问题就是,发心以后怎样克服内心之中的各种妄念?怎样转化内心之中的种种颠倒?怎样来洗涤内心之中的种种迷惑染污?所以问:云何降伏其心?
   第二点我们要明白,这两个问题其实也是互相关联的。如果能常时安住于菩提心就不会为种种妄念所动, 而妄心自然就会被降伏。妄念之心果真被降伏,就不会被凡夫、外道和小乘的法所诱惑,而能安住于菩提心。
  其实这两个问题换一种方式说,就是问:如何摄受长养无分别心?如何开显自己的真心?如何降伏遮遣有分别的妄心?
  〔善男子,善女人。〕此经之中标准很高,我们读《观经》都知道,净业三福说: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乘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大乘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金刚经》之中,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已经真正发菩提心的行者。
  六祖大师从自性上来解说,指善男子是正定心;善女人是正慧心。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指无上正等正觉心,其实就是指发圆满成佛的心。阿罗汉已经证得了正觉,就不同于凡夫的不觉和外道的邪觉;但阿罗汉侧重于自利,他是偏等正觉。菩萨能自利利他,是正等正觉,但菩萨福慧功德没有圆满,所以是有上正等正觉,唯有佛陀才是无上正等正觉。
  《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说:从因至果 有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指十信位。
     二、伏心菩提。指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
     三、明心菩提。指登地以上初地到七地。
     四、出到菩提。指八地到十地。
     五、无上菩提。指究竟圆满的如来果位。
     这句经文“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果从能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来说属于第一种发心菩提;如果从所发的心来说属于第五种欲证得无上菩提。要圆满成佛,即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怎样才能迅速圆满成佛,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如何能时时刻刻与真心本体相应,能够安住于菩提心?二是修行道路上的妄念如何降伏?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参访一位善知识时善财童子必定会向善知识请法说:“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善财童子这个提问与须菩提提问是相通的,就是问:怎样安住菩提心?怎样降伏妄心?这其实就是修菩萨行的具体实践。
  接下来的经文就是如来赞许: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释迦牟尼佛夸奖须菩提尊者说:说得好啊 ,说得好啊,须菩提,是像你所说的一样,如来能以最殊胜的护念方法,护念诸菩萨,付嘱诸菩萨。
  第一个善哉,是赞须菩提的大智慧,赞其善契如来本心。释迦佛数十年以来示现尘劳,默默护念付嘱诸菩萨,以身教来开示佛不住佛相,佛无我相、无法相、无非法相,但几十年之中没有人看得出来,独有须菩提尊者看得出来,所以赞其大智慧。
  第二个善哉,是赞其大慈悲,赞其能够代众请法。释迦佛的苦心就是要能让善男子善女人发心学般若法。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只有真正拿起般若智慧的宝剑,才能斩断生死轮回的锁链。现在须菩提能代众请法来完成如来的本愿,所以赞其善哉,称赞他的大悲心。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就是如来以这样的身教来护念诸菩萨,使众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善护念。
  〔菩萨〕也可以翻译为觉有情或者大道心众生。
  《首楞严经》中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这个自未得度的得度,是指没有真正地圆满成就,并不是指他还没有进门,或者说还没有基础,是他还要帮助众生先成佛,自己才示现成佛,这是了不起的菩萨发心。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谛听〕谛是真实,就是很专注地、一心一意地来听,才能得真实受用。有人曾经写信请教印光大师说,我们学佛要得解脱,到底有没有什么秘密的方法能快速地成就呢?印光大师说:“有,就是诚敬二字。”有一分诚敬就得一分利益,有十分诚敬则得十分利益。谛听就是至诚恭敬。《大智度论》中说:“听者端视如渴饮,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欢喜。如是之人方可说。”这是闻法的根器。发了菩提心的人,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如是住〕就是如来示现凡夫,示同于凡夫著衣持钵乞食,洗足敷座而坐,这些示同凡夫尘劳之相,这就是无我相;而不着意于说法已竟,以身教来说法,这就是不着法相;又能时时来示现,这也是亦无非法相。所以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应该如我释迦牟尼佛不住相而住,无住而住是真住。
  但凡夫不是住于相,就是住于非法相。不是住在有边就是住在无边,或者就执著于外境实有,住在有边,所以迷惑颠倒造种种恶业,感受苦果。或者灭相取性而住于空一边,都是不究竟,没有圆满见性的,所以善男子善女人要能在如来穿衣吃饭的示现之中体会有无二边都不住,两边不着的妙理来降伏妄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就回答:“是的,佛陀,我们都很乐意来听闻佛陀开示,演扬般若妙法。”愿乐欲闻就是愿闻、乐闻、欲闻。
  〔愿闻〕是真正向佛学习,要学习佛陀在日常生活之中不管做哪一件事都是无上智慧,就连穿衣吃饭都是无上智慧。同样,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是无上智慧圆满德能的显露,都是无上智慧的妙用。我们愿意听佛来为我们说明用功的方法。
  接下来就是〔乐闻〕、〔欲闻〕。其实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愿意听就不如喜欢听,乐闻就是喜欢听;喜欢听不如我很渴望听到,欲闻就更深一步。
   闻是指闻思修三慧里面的闻慧,不是一般的闻言,不是单单听这些语言,而是能够得意忘言,能够真正地向内去觉照自心,销归自性,打开凡夫的心结而开悟,否则是不得利益。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不管我们听多少佛法都只不过是知识和概念的累积,不得受用。那就会变成表面上是在学佛法,实际上内心之中并没有改变和提升,搞的还是生死轮回,这是关键。
  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很长时间,觉得还是烦恼依然,没有真实受用呢?因为一开始方向就没有正确。平时凡夫众生一直是向外看、向外求,有种种的欲望,追求名利,追求种种物质享受,迷惑颠倒。但学佛以后要把向外求转为向内看,向内觉照自己的心,向内看自己心智模式之中的盲区,然后改变它;不要让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跟着感觉走,不要让自己的生活都是被情绪所主宰,而是由智慧和慈悲来主宰,这才是真正地求解脱道。所以这是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学佛人不管修学哪个法门,其宗旨目的都只是去妄念而已,“但尽妄缘,即如如佛,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金刚经》为什么历代以来这样备受推崇呢?就因为本经教导的方法非常直截了当、一针见血,教我们在一切境界上不能执著,在一切心上不能执著;也就是教我们在一切境界之中做得了主,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一切情绪反应之中,一切心念之中都能做得了主,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就能破人我执、破法我执,所以说是“应如是降伏其心”。
  接下来的经文属于发心菩提,告诉我们首先要真正地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度九类三界众生都圆满成佛,入无余涅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段经文的主题就是要发菩提心度无量众生成佛,而同时能够离相,这属于五种菩提里面的第一种发心菩提。
  发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和六大明点菩提心等等。还有更广泛的开演,比如《大乘经庄严论》中就把菩提心分为二十二种菩提心,把它归结起来就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里包括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没有见性、没有登地、没有证空性,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胜义菩提心的,所以我们能修的就是世俗菩提心。
  这段就是告诉我们要发愿菩提心,要愿令九类三界众生成就无上佛果,这是修大乘的基础。最初要能发起无上菩提心,因为菩提心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如妙心,所以一开始就发无上菩提心为成佛道而学佛,这就是称性起修,就是以不生不灭的真心为本修因。
  《金刚经》里面把一切众生归纳为九类三种差别:
  一是受生差别,有四种——胎、卵、湿、化。
  二是依止差别,有两种——有色依止,无色依止。有色依止指欲界和色界众生,他有一个色相、色身作依止。欲界众生是粗重的五浊、五蕴形成的色身,而色界的众生是光明身。
  〔若有色〕就是有色依止。〔若无色〕是指无色界众生,是无色依止。
  三是境界差别,后面三种都属于无色界。
  〔若有想〕指无色界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是有想有情所缘之境。
  〔若无想〕指无色界里的无所有处天,是无想有情所缘之境。无想即无有粗想,想蕴暂时伏住了,但仍有微细想。
  〔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是指无色界最高处的非想非非想处天。
  九类众生实际上还是指三界众生,概括一切有情而无余。
  佛经之中说众生的差别,有些是要让人明白轮回的道理,所以就说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有些是要让人明白十习因六交报的道理,所以就会说十二类众生。《首楞严经》第八卷上就讲到十二类众生。《金刚经》里为什么说九类众生呢?其实她是重点来说无色界众生的。因为《金刚经》是让我们直了成佛,断惑证真的妙典,所以破除了欲望的障碍、色相的障碍以后,更重要的是能破除知见的障碍,要能真正树立空性智慧的知见,重点地把无色界天分得非常细。
  〔若卵生〕卵生的众生比方说鸟、鸡、 鸭,这些都是从一只蛋里出生的有情,龙王也属于卵生。广东肇庆有个龙母庙,几个省的人都去拜,她就是生的蛋劈开来就是五条龙。
  人当中其实也有卵生的,比如格萨尔王他是卵生的。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仆,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生孩子没有去主人家干活,主人很生气,拿了把刀跑到她家里,拉开被子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巨大的蛋,拿起刀来就砍,一砍破有三个小孩子,就是格萨尔王三兄弟。
  还有虚云老和尚刚刚出生的时候是个大的肉球,用刀把它剖开来就有个小孩子,这个据说是八地菩萨示现在人间,出生的时候是这样一个肉球。
  〔若胎生〕人一般都是胎生,还有牛、羊、马等等也属于胎生。《俱舍论》中说到:“饿鬼道的众生大多数也是胎生。
  〔若湿生〕夏天时很多虫类属于湿生。夏天用一个潮湿的盆子扣在地上,夜里一翻开,里面就会有虫子,这就是湿生。
  人类也有湿生的,人类是胎卵湿化四种形态都有。比方说小乘的经典上面讲,阿那律的脚上就生出七个小孩子,这是属于湿生。
  〔若化生〕极善的,天道的众生是化生;极恶的,地狱道众生也是化生。我们能超出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化生。也有化生的人,比方莲花生大师,他是在一个大莲花里面化生出来的,而且据说每一个月的初十,如果念他的祈祷文时,他会骑着白马来巡视人间加持众生。这是属于受生的差别,受生的形态。
  这些九类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大乘的涅槃有两种:
   一是有余涅槃。指已经断了枝末无明,就是已断见惑和思惑,但根本无明未断,名之为有余涅槃。
  二是无余涅槃。就是已经究竟地断尽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枝末无明、根本无明都彻底断尽了,名之为无余涅槃。其实就是指究竟圆满成佛的果位,才叫大乘的无余涅槃。
  小乘说的两种涅槃有不同,小乘有余依涅槃是指虽已断见思惑,所作已办,但身体还在,还余有苦报身未尽,故称有余依涅槃。他已经是阿罗汉,但他的色身还在,这是有余依涅槃。
  小乘的无余依涅槃是指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灰身灭智,不受后有,苦报身也没有了,这是小乘的无余依涅槃。对众生来说,他是性净涅槃,自性清净涅槃。佛菩萨是无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灭度〕灭是指灭妄想、灭烦恼、灭分别、灭执著,度就是帮助,全心全意帮助一切众生直至成佛。佛度众生是给一切众生做增上缘而已,佛把事实真相和修行证果的方法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解脱要靠我们自己在心地上下功夫。
  发菩提心帮助无量无边无数众生成佛,但不能着相,如果一着相,不但不能度别人,连自己也度不了。因为着相就还是凡夫,有我人四相,自己都还在轮回之中。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是大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大智,悲智双融就能得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佛果。
  〔无量无数无边众生〕《首楞严经》中讲十二类众生的时候就讲过:“卵为想生。”随妄想而受生。所以胎卵湿化这四种受生,从销归自性来说,就是妄想习气非常重,非常顽固,知见转不过来的这些就是卵生。卵为想生可以说被无明层层裹住了,这就是心理上的卵生。
  情感很丰富或者很执著,被爱欲所浸泡,这是胎生。“胎因情有”有感情,然后有胎生。“湿与合感”与境界相合就有湿生。“化以离应”就是与境界相离,舍旧趣新,离开这种境界去到那种新的境界,这是化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也是化生。
  “非有想非无想”这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天,这类的修行人定力已经很深,功夫已经相当好, 但他没有真正见性,菩提心没有现前;这时如果有善知识能启发他,他就能开悟,所以必须要亲近善知识来启发他,打破无明,使他悟过来。
  比如有一位禅和子去请教赵州禅师,他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禅师就回答:“放下着。”禅和子就觉得很奇怪,没有理解,就问:“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赵州禅师还是说:“放不下,挑起去。”这个禅和子马上言下大悟。他悟什么?
  这个公案里“一物不将来”就是说有也无、无也无,他的功夫已经很好了,他是非有想,非无想,但他就卡在一物不将来,这个非有想非无想的关卡里面了,所以赵州就点化他说“放不下,挑起去”,马上就让他突破这个关卡。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修无生无得。无众生可度,无佛道可成,而又能时时度化众生,念念上求佛道。这无生无得的妙理要如何来修呢?有五义作观,五种观想:
   一、缘生。一切众生都是四大五蕴假合,当体即空。众生就是众缘和合,假名为生。这个名词其实告诉我们这是个虚幻的。众缘和合,假名为生,叫众生。是相有生灭,体不生不灭。能这样修缘生,就能有平等心,一切众生,动物也好,跟人一样都是缘生,都是四大五蕴假合。
  二、同体。我与众生相虽有别,而体性相同。如果我们见有众生,就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三、本寂。所谓众生是众缘和合假现的生相,自性本体其实是无生,本来无生当然就本来无灭,哪里有涅槃可得呢?所以是本寂。
  四、无念。见有众生,见有众生得涅槃,都只不过是我们的妄念分别,有念就有思想,所以本经里讲要离四见,见就是念头。离四见比前面讲的离四相要微细得多,如果妄念没有了,“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相虽然在,但不碍事,不会妨碍我们。
  五、平等。是从体性上看一切众生与佛的体性都是平等的,从体性来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从相上来说有天壤之别,但从体性来说是平等平等的,所以说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总之,性真实,相虚妄。欲成无上觉,当证真实性。我们关键是要能够证真实性,所以说发起无上菩提心,这个无上菩提心就是我们的真实性。
  所以《十地经》上说:“如群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譬如蜜蜂采百花而成蜜,既成蜜后,依蜜而活命,同样,菩萨修行亦复如是,修集六度万行的种种福慧资粮以证真,能证真实性,既证真实性以后,依真而住,依真而修,悟后起修是真修。金刚般若的殊胜之处是一下手就教我们发菩提心,一下手就教我们依真而修。
  【何以故?须菩提,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是讲菩萨心无四相,有四相就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是凡夫不是菩萨。迷性见相,离相见性。离不是离开,是不执著,不执著的时候就能在一切相之中直了见性,在生灭的妄生之中能见不生不灭的真性 。
  我相:执著于有个我能度众生。
  人相:执著于有彼为我所度。
  众生相:执著于有能度有所度,所以能所相对,宛然存在。
  寿者相:执著于有法相授受,我要度众生,我教他一个法,恋著不舍,犹如命根,这就是寿者相。如果有四相的执取就会生起颠倒之心。
  太虚法师另外一种解释说,比如每个人都自称为我,这就是我相。我具有我的人格,这是人相。我是属于众缘和合而生,是众生相。我的寿命一期,这一期会有几十年乃至于上百年存在于这个世间,这是寿者相等等,都可以说得通。
  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有烦恼痛苦,就有分别执著。世俗谛之中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胜义谛之中不应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可以有四相的执著。有这四相是因为执著于实有,认为有情实有,然后才会去分别这四相,这是凡夫的执著,有这个实执就有颠倒,就有轮回。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宗有位国师是不空三藏法师,经常应皇帝的迎请进宫说法,当时的皇帝特别宠信一个宦官叫鱼朝恩。有一次,不空国师正在跟皇帝讨论佛法,鱼朝恩就跑过来请教国师:“国师啊,弟子每天喜欢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读到上面有一句不理解,想请国师为弟子解答。是哪一句呢?就是《普门品》上说:‘如果有人去入海采宝,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念观世音菩萨就能免离罗刹之难’,弟子请问什么是黑风吹到罗刹鬼国去呢?”
  国师马上就很严厉地回答他:“你不配问这个问题。”然后不理他,回过头跟皇帝说话去了。鱼朝恩气得脸都黑了说:“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竟然说我不配问你这个问题!”很生气。
  过了一会儿,不空国师回头看他脸都黑掉了,笑一下就跟他说:“刚才你就是被黑风吹到罗刹鬼国去了,因为你有我相、有实执,所以就起了瞋恨心,起了瞋恨心就是被黑风吹到罗刹鬼国去了。”
  我们要知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我。能看到所有的一切相统统都能放下,因为知道都是虚幻的, 都是空花相,能统统放下就是修行。对于认为万法是实有这种执著是我们解脱道之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有四相的实执,就不可能证得真实的佛果。
  《入菩萨行》上寂天菩萨开示:“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彼无少实故,有情性涅槃。”就是破我们的人我执。补特伽罗,数取趣,一个修行的有情众生,补特伽罗我既不是身,也不是身外的法,不是与身和合,也不是离身而有,无有少许实在的法可得。有情的自性就是涅槃,所以说性即涅槃。有情的体性就是不生不灭。通过这个辨析就能知道本体、体性就是不生不灭,生灭是虚幻的相,当然也不存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有实执才会分别这四相。
  总结起来说,发菩提心的菩萨不但要有度众生的大悲心,还要有般若妙智慧,以般若妙智慧在悲愿度生的实践之中能彻见自他空寂,无我人四相可得,就是降伏其妄心。度尽众生而无所度,是降伏常见;虽然无所度而常度众生,是降伏断见;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不著于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不著于有;度众生是大悲;不著度众生之相是大智;空有双遣,悲智双运,不落二边,是名菩萨。
  第四分妙行无住分第四是伏心菩提。
  前面说明了无住于相,无住而住是正住。
  大乘正宗分第三讲降伏其心的方法是度众生成佛在而离相。
  降伏凡夫妄心的实修方法在第三分里就有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要能具足四心:广大心、第一心、平等心、不颠倒心。
  一是广大心。就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度三界九类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一切众生都要度他们。  
  二是第一心。就是令入无余涅槃,乃至于度到等觉菩萨都还不够,一定要帮助他们圆满成佛。
  三是平等心。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正如《维摩经》上说:“一切众生,毕竟寂灭,不复更灭。众生如是,我亦如是。既不复更灭,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切众生本来就性自空寂,不过是启发他,让他明白本来性自空寂,让他能够实证自己性自空寂。他是本来就毕竟空寂,所以不复更灭,当然就实无众生得灭度。这是平等心,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四是不颠倒心。就是菩萨能不着四相。
  
  妙行无住分第四
  
  第四分妙行无住,是讲修持菩萨道的行者在止息尘劳妄心以后,如何来安住其心。方法就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第三分就是回答云何降伏其心,第四分就是回答应云何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第三分大乘正宗分,主题讲度生离相,发四弘誓愿,接下来讲由大愿而起大行。整个经的脉络非常清晰,次第非常完整。前面讲发大心灭度无量的众生,但没有讲到具体度众生的方法,这里进一步讲度众生的方法,即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并且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广修六度四摄的现实生活中心无所住,在一切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之中心无所住,同时又能修六度四摄。
  〔菩萨于法〕这是释迦牟尼佛进一步开示须菩提,此法是指一切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都包括在内。
  〔应无所住〕就是正面回答应云何住,直接回答应无所住。住就是执著,有住就是无明,就是堕在空有二边。凡夫是堕在有边,小乘阿罗汉灰身灭智,是堕在空边。无住就是般若,能入不二法门。所以有住是无明,无住是般若。
  〔行于布施〕已发度众生成佛的弘深誓愿之后,应修菩萨的六度万行来广兴布施,饶益众生。见到贫乏的人施之以财物;见到迷昧烦恼痛苦的众生施之以佛法的清凉智慧;见到被迫害逼恼的众生施之以无畏。时时对众生拔苦与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行于布施。
  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有首偈概括:“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是说六度中一一度可以含摄六度,布施度可以把六度完整地包括起来。
  “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 一是指资生布施,即六度里面第一度布施度,以资生的财物来施与众生。二是指持戒度、忍辱度,属于无畏布施。因为我们能够持戒,众生就不会担心我们会伤害他;因为我们能够忍辱,众生如果无心做错了,也不用担心我们会报复他,这都属于无畏布施。
  后面的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都属于法布施,以精进力不疲不厌启发众生;以禅定度观察众生的根机,应机说法;以般若度来应病与药,断除众生的无明。都属于法布施。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行于布施就已经圆满地包括了六度,虽然只是八个字:“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但菩萨行的愿、行、悲、智都包含在其中。
  应无所住是不住有,行于布施是不住空,空有两边不著。
  应无所住是菩萨内心清净,远离一切分别执著,就是与佛教里两大律里面的无我律相符合。行于布施是菩萨不舍世间的现实生活,更加积极有为、大雄无畏,积极地去修集福慧资粮,这与佛法之中两大律里面的因果律相符合。所以应无所住就是无我律,行于布施就是因果律。
  我们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皆空是从性上、从体上来说的;因果不空是从相上、从事上来说的。万法皆空是无我律,因果不空是因果律,我们修持用功修学《金刚经》能同时把握两大规律:无我律、因果律,就能空有两边不著而行于中道迅速成佛。
   应无所住是般若道,透过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成就佛心,成就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心;行于布施是方便道,我们通过六度万行的菩萨行来成就佛的圣身。佛陀的智慧身也可以归纳为法身与色身:我们行于布施成就佛陀的两种色身——报身与化身;我们应无所住而成就佛陀的法身。所以整体的佛法也就是般若道与方便道,《金刚经》里这八个字就圆满概括了。
  合起来就是说,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我们的生命?如何使我们的生命价值最大化?答案就是要能以智慧和慈悲活在每一分每一秒里面,也就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不应执著于色相来修布施,也不应执著于声音、嗅觉、舌味、触觉和法相而行布施,菩萨应于一切相不执著而行布施。
  那么究竟应如何无住而修一切法呢?佛陀开示说,我们要能不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佛陀对于迷心的众生说五蕴法;对于迷色的众生说十二处法;对于色法、心法俱迷的众生说十八界法。所以蕴处界其实都可以归纳一切万法。
  这里就举六尘来摄一切法,要不住一切法,要能够无住而行于布施,乃至于不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修布施来说,如果是为争自己的面子,就是住于色而行布施;如果是为了令人知道而行布施,是住于声而行布施;如果是为了令人听到他的美名,有名誉,这是愿众生要闻其美名,是住于香而行布施;如果是为了让人人口中都来称道他行于布施,是住于味而行布施;如果是为了得到后来好的果报而行布施,是住于触而行于布施;如果是有心为之,是住于法而行于布施——用心在分别我应该怎么做,这个布施功德才大,是住于法而行布施。
  所以经典上说,我们供养无量的菩萨阿罗汉,还不如供养僧次的凡夫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用种种的分别心,有心专门来选择菩萨和阿罗汉来供养,还不如按照次第僧次里面的凡夫僧用平等心来供养,都是与不生不灭的真心相应,与佛心相应,功德最大。所以要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行于布施,要能心中一无所住而行布施,才可以真正称之为波罗蜜。
  这是指修布施度。
  修持戒度、忍辱度等等都是要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修持戒度、而修忍辱度。比如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位学习四分律的律师持戒很清净,他曾经去请教一位开悟的禅师“什么是禅”?禅师应机说法,一句话就说得这位律师开悟了。禅师回答说:“不敬持律,不轻破戒,谓之禅”,律师言下大悟。我以前虽然说学戒学得好,但总还是有一个我相,有一个持戒相,自恃持戒。有我相、人相,执著于有持戒相,执著于色而修持戒度,就是住色持戒。
  因此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是放下有限拥有无限,放下生灭契入不生不灭。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束;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污;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对于六尘不起喜欢和厌恶的分别心,其实就是当下契入如如自性,还同正觉。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这名之为禅波罗蜜。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入菩萨行》之中说:“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能施者能够一直觉照,一边在修布施度,一边同时有这种般若智慧的空性觉照。能施者是无生大空性,受施者也是无生大空性;所施的财物、佛法,所施的财施、法施、无畏施,也都是无生大空性。能安住于此就是“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就是三轮体空地来修布施度,名之为不住于相的出世波罗蜜。
  所以说“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此段是讲如果菩萨不执著于相状而行于布施度,内心不迷,外又能修六度,他所招感的福德是不可以心思去窥测,不可以用数目去度量的。不住相而行布施,行布施而不住于相,二边不着乃是佛的境界,所以福德之大不可思量。
  经文的意思就是说佛陀问须菩提是为了启发他:“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东方的虚空能以分别心来思惟它的边际吗?”须菩提回答:“无法思量,世尊。”这其实都是一种具体的观修,不是马上冲口而出,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是实际地来观修。东方虚空当然是不可以用这种凡夫的分别念来测量其边际,故须菩提回答说“无法思量,世尊。”
  佛陀再问:“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西南方、东北方、西北方,这四维的虚空以及上下的虚空,如是十方虚空可思量吗?可以用凡夫的分别心来思量它的边际吗?”须菩提回答:“无法思量。”所以佛陀就对须菩提说:“菩萨不住于相来修布施,所感得的福德也像虚空一样,无法用思惟来想象”。菩萨应用如上所说的这些方法来修无住布施。外不住于境,内不住心,亦不住于空,无住而住,所以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前面讲到布施不住六尘,这一段不住相行布施感得的福德才会像虚空一样浩瀚,无垠广大。如果着相当然就是有限,是有漏的有量。
  一则公案说,有位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殊胜,每次讲经信徒都把整个殿堂挤得水泄不通,因此就有人提出来要扩建一个更大的讲堂让禅师说法。其中一位信徒有一天就很发心,他用一个布袋子装了一百两黄金到寺院里送给禅师,并且说明是作为捐建讲堂之用。
  禅师收下以后就赶着忙于去处理别的事情,这个信徒觉得不满,心里就想:一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师父收到以后连一个谢谢都没有呢?他执著于自己的布施供养,以为师父太忙了,不晓得他那里面是一百两黄金,所以他就一直跟在师父后面提醒他:“师父啊,那袋子里面是一百两黄金。”师父就淡然一笑说:“你已经说过,我也知道你是要来建讲堂的。”之后又忙于做其它事情去了。
   这个信徒就更生气了,他就提高嗓门大叫:“师父!我今天是捐一百两黄金给你,您怎么连一个谢谢都没有呢!?”禅师刚好走到大殿,就一回头说:“哦,这样啊,你捐钱给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啊,如果你要把这个布放当做是一种买卖,那我就代替释迦牟尼佛向你说一声谢谢,从此以后你和佛祖的关系就是银货两讫了。”
  意思是说,如果以一种住相的布施所感得的福德就是有相、有限、有量的。可见无相布施,福德难量,无量无边。《大般若经》581卷上面说:“诸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观法空,缘一切智。具胜功德,愍念有情,而行布施,心无所著。”
  《金刚经》就是破执着,破我们对有的执著,破阿罗汉对空的执著,破权位菩萨住相修行的执著。
  
   如理实见分第五
  
  这里开始就讲明心菩提: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上一分妙行无住分就是讲无住相布施。布是普遍,施是散尽。也就是说,以外在种种的施为来普遍地散尽心中的妄念习气,能内破悭吝之心,外行利众之事,这才是真布施。关键是要把所有的执著心、分别心都检点出来,都舍尽它,不要刻意去做善事,而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善行里,那你的福德就是无量无边,因为这种善行是任运无间断的,是如虚空一样广大无垠的,是与真性本体相应,称性起修的。
  如果是刻意去做善事,你就必须要休息,因为你用力,它是一个非常态,你用力做完以后就得休息。所以关键要知道不住于相而行布施,内心之中要能舍种种妄想、分别、执著这些凡夫的妄念,能真正内心之中充满无住的智慧,你遇到任何时空都会自然地去利益众生,所以他是任运无间断地修六度。
  可见,住相布施还有自我存在,自我如果存在就永远跟空性绝缘,你所修的布施招感的是有限、有量的,所招感的是人天福报。不住相布施就是在无我的明觉状态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本性的慈悲。一个不住相行布施的修行人是时时刻刻能与空性连接的,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人,他就时时刻刻都永远活在自然、轻松、清凉、自在的生命源头活水里,就能无有恐怖。
  为什么凡夫众生会时时刻刻都在恐惧中呢?恐惧不晓得未来会怎么样,不晓得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不晓得将来什么时候会生病……时时刻刻都在恐惧中。正如一个小孩子,年纪很小就被父母遗弃在荒山之中,他不晓得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同样,凡夫众生是因为跟自己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隔开了,联系斩断了,才会像那个小孩一样有恐惧心,所以我们要能通过修学《金刚经》,与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连接起来,与生命的源头活水连接起来,就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相是修智慧资粮,布施是修福德资粮。
  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佛身分为色身和法身,通过修积福德资粮生起如来的二种色身——报身与化身;通过修积智慧资粮成就如来的法身。那修布施度的福德就能招感到将来示现成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妙身相。但是在胜义谛中,不可以用相好身相而认为是见到如来的本来面目,因为胜义谛中不生不灭。
  在如理实见分第五里面,佛陀进一步为了启发须菩提,就提问:“须菩提啊,依你的想法,能否以见到具足相好的佛身就认为是见到了真正的如来呢?”是不是你看到如来的三十二相就认为真正见到如来了呢?
  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能以见相好的佛身而认为是见到了如来的本来面目。为什么?由于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身体也是世俗谛之中因缘和合而起的妙用,在胜义谛之中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身相。”所以说:“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非身相是从体上讲的,体是真的。如来所说的身相是从相上来讲的,相和用是随时在变的。一切相都是虚妄的,因为虚妄所以不能执著,但可以受用。世间万事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不起执著而能受用它。
  对这整段经文,江味农居士有两个非常精辟的见解:
  第一个见解就是〔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过去的大德解释身相都是指三十二相的应化身佛,身相是指化身佛的三十二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8 1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