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 安士全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妻妾,次仆婢)



家教第四    对子女,夫妇不戏。∥男子过十岁,不近婢。往亲友家,勿使入内。行路教以正视。不许多饮酒。不许观灯、看戏、游春。不许习博弈、□蒱(*□蒱:古代博戏。□,同‘樗’)、斗牌、掷骰。勿近狂徒。勿从毁谤三宝之师。使早修不净等观。使常知福善祸淫。∥幼女勿使僮仆抱。六岁以上,不出门庭。不许饮酒。不许览山歌、小说。勿学诗、画、琴、棋。常使持经念佛。教以四德三从。(十八条,初端其本,次训子,末训女)



冠婚第五    未冠不先婚。赘婿及养媳,未婚各不相见。洞房无戏谑声。∥子已冠,父节欲。子已婚,父绝欲。(五条,初夫道,次父道)



丧祭第六    三年之丧,不娶妻妾。夫妇不同寝。期之丧,夫妇仅同寝。∥父母忌日,不同寝。将忌三日,仅同寝。(五条,初丧略,次祭略)



宴会第七    不尚声乐。不酣歌狂饮。妾婢不侑觞(*侑觞:劝酒)。∥孀妇非至戚,不邀饮,不留宿。女亲在家,卧室宜远徙。亲戚所随婢媵,卧榻不离其主母。少年女仆邀远客,必使其夫同往。(七条,初男,次女)



远虑第八    家主常早起晚睡,门户谨严。不与迎神赛会。∥子女谨朴者,婚嫁宜迟。流动者,婚嫁宜早。太幼勿联姻,勿过信媒妁。勿轻以女为养媳。有二子者丧偶勿娶,一子者宜娶妾,恐淩虐原配子女故。少年孀妇有志者守,无力者嫁。∥不畜美貌乳母。不彰艳妾名。奴婢不令同处食,同室卧。不畜艳婢。不畜俊僮。∥不藏戏文小说、美女图像、乐器。(十五条,初防意外事,次婚嫁等事,次妾媵等事,末器玩等事)



世讳第九    父子同居防聚麀。兄弟同居防乱宗。∥亲戚同居防乱姓。室女通外防闺丑。(四条,初防伦纪之坏,次防德名之损)



御下第十    宽待奴仆,常作子想,于诸媵婢,常作女想。∥妻不在家,婢媵不卧寝室。脱靴帽、换衣服,勿用婢。洗男子溺器,不用婢。奴仆早婚配。新婚者不远遣。婢媵父母备价来赎,速还其券。家生女,听仆遣嫁。奴婢通奸宜远逐之,勿酷毒拷掠。骂奴婢,不及其父母妻室,彼若骂他人,亦严禁之。(十条,初总言称心之厚,次备到政宽)



广戒门(共十科,一百二十条,多属修身正心之事)



[发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阿难此语,苦口叮咛。载于《阿含》,《增益》之经。吾述‘广戒’,本此菩心。莫谓人微,其言亦轻。凡百君子,洗耳来听。



守身第一    不敢以父母之遗体,陨节败名,令人不齿。不敢以父母之遗体,少年斫丧,多病早夭。∥不敢以父母之遗体,显犯王法,身投宪网。∥不敢以父母之遗体,上干天谴,福禄俱消。不敢以父母之遗体,造绝嗣因,斩焉无后。(五条,初以名寿言,次以国法言,末以果报言)



摄心第二    务绝爱心。贪心。骄心。侈肆心。逸乐心。妒忌心。怙恶心。迷恋心。随逐心。退惰心。∥常发慈心。悲心。恕心。智慧心。厌恶心。羞愧心。恐惧心。忏悔心。坚固心。出世心。(二十条,初去妄,次存诚)



言语第三    与女人言,不现情欲相,不谈夫妻胎产事。不传闺门语。不破人婚姻。不代人作伐(作伐:作媒)。不介绍买婢妾。不以秽语骂仇家。不出风流绮语。∥乍见游女,不以告人。不言某处剧戏。不说女人贞淫好丑。不论服饰妍媸。不言某家有贤女、长女、美女。不问某家妇有孕与否。不赞叹淫书。常言善恶必有报应。常言死后神明不灭。(十六条,初自积阴功,次断人邪念)



文艺第四    多阅内典。少撰诗赋。∥见诗书所载节妇,常起敬心。所载美女,不起染心。于苟且事,不起随喜心。贺祖父、伯叔、兄弟、姊妹毕姻诗文,不低回涵泳。∥常善著书。不评阅传奇事。著节妇传,不称其貌。不翻贞节事案。不流通妇女诗文。篡修史册,遇导淫之事,痛加删削,诽谤僧尼者,尤甚。(十二条,初预养善心,次防微杜渐,末志存利益)



出外第五    不往茶轩酒肆。不赴娼优席。不游春。不观审录奸情事。∥不宿孀妇家。访友不默入中堂。不窥内室。不抱他家女孩。不与婢妇言笑。∥见妇人不有意整容。不揣度是何人妻女,嫁否、孕否、贤否。见妇人衣服簪珥,不念是何人物。对他家亡妇像,不注目视,不念其妍媸。见人类异类行欲,心不随喜。∥与男子同被,不解下衣。不同浴同厕。(十六条,初慎所往,次绝嫌疑,次清念虑,末修容止)



相与第六    毁谤三宝者勿友。编撰淫书者勿友。谈论闺门者勿友。亲狎妓童者勿友。好酒赌博者勿友。∥常劝人归依三宝。流通善书。深信因果。持不二色戒。修不净观法。(十条,初择友,次忠告)



时令忌第七    佛降生日。成道日。天地交会。国忌。三光之下。雷电风雨。六斋十斋日。三元五腊日。八王日。大寒大暑。∥父母诞忌。夫妇诞日。(十二条,初公戒,次私戒)



胎产忌第八    孕妇不绝房事,子殇于痘。劳形者,子女患惊。劳神者,子女患淫。服热药者,子女患疮,常多血证。起居轻佻,子女形体不正。孕妇饮酒,子女淫佚。精气损耗,子女怯弱。∥产后行欲,夫妇痨伤。(八条,初胎前,次产后)



妻妾忌第九    非地。非道。怀娠。产未四月。抱儿。乳儿。病。其父母诞忌。∥作他女想,父母之媳想。(十条,初身孽,次意孽)



杂录第十   见妇人,目不逆送,不出秽语。不同妇女乘凉。不往观迎亲者。不惧内。不虐内。小溺不视下。不故意出精。∥拭去市井中所粘助淫方。过尼孀墙下,不小溺。遥见妇女不小溺。暗不裸形。(十一条,初绝鄙薄态,次存长厚心)。



灭罪门(共七科,六十条,多属诚意之事)



[发明]光阴如箭,日月如流,业报一至,欲避无由。乘此康健,勇猛回头。六根不动,八苦齐休。(*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亲近三宝第一    参究禅学。常修净土。∥绍隆佛种。庄严佛像。修造殿宇。∥流通经典。持诵神咒。∥常参访大德高僧,四事供养。勿念僧尼过。∥居官常护法。(十条,初总归,次佛宝,次法宝,次僧宝,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总结)



发宏誓愿第二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条,初悲心,次智心,末圆满心)



忏除业障第三    忏悔无始已来,邪淫六亲尊长之罪。忏悔邪淫出家四众之罪。忏悔邪淫朋友妻妾之罪。忏悔邪淫奴仆婢媵之罪。忏悔邪淫歌童妓女之罪。忏悔邪淫神女仙姑之罪。忏悔邪淫天龙八部之罪。忏悔邪淫鬼魅妖狐之罪。忏悔邪淫饿鬼畜生之罪。如是一切罪垢愿乞消灭。∥又代宿世今生父母六亲忏悔。又代国王师长忏悔。又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忏悔。又代朋友知识忏悔。又代无量劫来债主怨家忏悔。又代地狱饿鬼畜生忏悔。又代刀兵饥馑疾疫众生忏悔。又代诸天诸仙忏悔。又代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恼有情忏悔。如是一切罪垢,愿乞消灭。(二十条,初自忏,次代忏)



修福利人第四    施戒淫书。取人淫书付火。∥保全妇女节。∥助赀嫁女。代赎良家女。收养儿。施胎产良方。(七条,初布施智慧,次布施声名,末布施财帛)



现在觉悟第五    见妻妾产育,受诸苦恼,当作累他想,默念佛号,愿其世世不受女身,往生佛国。见子女疾苦,及诸产育,亦当作累他想,度脱想。见婢媵怀抱儿女,亦当作累他想,度脱想。∥遥想数世后子孙,代代娶妻,代代嫁女,代代产育,代代生死,亦当作累他想,度脱想。(四条,初因见生觉,次因想生觉)



随喜功德第六    见贞节事。见贫女长女得嫁。见人夫妇复合。见善书。∥见人离欲出家,皆当赞成,助之欢喜。(五条,初世间功德,次出世间功德)



罪灭之相第七    忽然不想欲事。忽然觉女身污秽。忽然厌恶娼优。忽然欲毁淫词小说。∥忽然发慈悲心。忽然信因果。忽然肯布施。忽然尊信三宝。忽然自知将来必死。忽然厌恶此身,发出世之想。(十条,初专以淫见,次不专以淫见)



经要门(经分四科,二十四条,多属格物致知之事)



[发明]我闻在昔,鸠摩罗什,临灭度时,矢天誓曰:‘余译经典,字字诚实。苟有虚言,舌当腐出。’及至茶毗,万人目击,舌独不坏,如莲之赤。三藏真言,有此威力。天宫龙宫,宝而弗失。供以香花,浮屠万级(*浮屠:佛塔)。痛彼凡夫,有目不识。觌面错过,尤堪叹惜。我今盥手,敬录数笔。拜登梨枣(*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或枣木,因以‘梨枣’指代书版),流通万邑。共斩淫魔,遗世独立。



菩萨诃欲分第一



《大宝积经》云:‘菩萨观诸众生,愚痴颠倒,耽嗜淫欲,于母姊妹,尚生陵逼,况复其余?观是事已,作是念言:苦哉世间,此等众生,曾处母胎,卧息停止。生由产门,如何无耻。共行斯事,极可怜悯。堕于地狱畜生阎罗鬼趣,无暂停息。譬如生盲,群狗逼逐,临大坑涧。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譬如圂猪,行处粪秽,兼又食啖,初无厌恶。彼诸众生,亦复如是。我当为彼宣说妙法,令其永断诸欲烦恼。’



《月上女经》云:‘汝等昔或作我父,我或与汝昔为母,互作父母及兄弟,云何于此生欲心?我或往昔杀汝等,汝等或复杀我来,各作怨仇互相杀,云何于此生欲想?’



《智度论》云:‘菩萨观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犹可暂近。女人悭妒、嗔谄、妖秽、斗诤、贪嫉,不可亲近。’



《增一阿含经》云:‘莫与女交通,亦莫共言语。有能远离者,则离于八难(*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八难处,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



《长阿含经》云:‘阿难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来受诲者,当如之何?佛言:莫与相见。阿难又白:设相见时,当如之何?佛言:莫与共语。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佛言:当自检心。’



《密严经》云:‘男女相耽爱,精血共和合,如虫生臭泥,此中生亦尔。’



(上共六章。首二,悲悯一切。三四五,断绝淫根。末,斥其不净以结之)。



邪淫罪报分第二



《法苑珠林》云:‘佛言邪淫有十罪:一者常虑彼夫所杀;二者夫妇不睦;三者恶增善减;四者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恶事常被人疑;七者亲友诽谤;八者广结怨家;九者死入地狱;十者报尽为男,妻不贞洁,报尽为女,多人共一夫。’



《八师经》云:‘邪淫犯人妇女,或为夫主所获,临时得殃,祸及门族。或为王法收捕,酷毒掠治;地狱畜生,次第而受;纵得为人,闺门淫乱。吾见是故,不敢复淫。’



《萨遮尼干子经》云:‘自妻不知足,好淫他人妇,是人无惭愧,受苦常无乐。’



《优婆塞戒经》云:‘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若属自身,是名邪淫。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



《涅槃经》云:‘菩萨虽不与女人和合,然见男女随逐,便生贪著,即名毁破净戒。’



《造像功德经》云:‘佛告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黄门身:一者残害他形,乃至畜生;二者于持戒沙门,嗔笑毁谤;三者情多贪欲,故心犯戒;四者亲近犯戒人,复劝他犯。若有男子,先行此事,后起信心,造佛形像,不受斯报。复有四种业,能令丈夫受二形身:一者于尊敬所,而有烝秽;二者于男子身,非处染著;三者即于自身而行欲事;四者炫卖女色(*炫:炫耀),而与他人。若有众生,曾行此事,深自悔责,造佛形像,不受此身。’



(上共六章。首二三,以恶人言;四,以善人言;五,以出家人言;末,劝其忏悔)。



戒淫功德分第三



《七佛灭罪经》云:‘受持淫戒,有五善神侍卫:一名贞洁,二名无欲,三名净洁,四名无染,五名荡涤。’



《佛般泥洹经》云:‘佛告柰女不邪淫者,有五增福:一多人称誉,二不畏县官,三身得安隐,四死生天上,五从立清净,得泥洹道。’



《戒德香经》云:‘不淫佚者,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莲花之中。’



《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必落魔道。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提谓经》云:‘年三长斋月,月六斋日,三光之下,及八王日,并须忌之。’



《禅要诃欲经》云:‘行者求道,持戒修定,应除六欲:所谓色欲、形容欲、威仪欲、言声欲、细滑欲、人相欲,著上诸欲,令观可恶不净之相。’



(上共六章。首二,言众福归集。三四,言出离生死。五六,示以戒之之法)。



警悟在俗分第四



《菩萨诃色欲法》云:‘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行者既得舍之,若复顾念,是为从狱得出,还复思入;从狂得正,而复乐之。’



又云:‘女人之相,其言如蜜,其心如毒。譬如渊停澄镜,而蛟龙居之;金山宝窟,而师子处之。室家不和,妇人之由;毁宗败族,妇人之罪。实是阴贼,灭人慧明。譬如高罗,群鸟落之,不能奋飞。又如密网,众鱼投之,刳肠俎几。是以智者知而远之,不为此物之所惑也。’



《大宝积经》云:‘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系缚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当知妇人,是热铁花,散布于地,足蹈其上。’又云:‘何因缘故,名为妇人?所言妇者,名加重担,能令众生,负于重担,遍周行故。’



又云:‘我观一切千世界中,众生大怨,无过妻妾女色诸欲。于女色等,所缠缚故,于诸善法,多生障碍。’



《四十二章经》云:‘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



《道行般若经》云:‘在家者,与妇人相见,心不喜乐,常怀恐怖。譬如有人,行大荒泽中,心畏盗贼。’



(上共六章。首二三,统论女色之害。四五,言众生被其所缚。末,动其畏惧之心。以后皆入观想法门,工夫尤为深细,必须澄心默照,至于纯熟,方能永断淫根。)



胎狱观(音贯,后同。此观成时,了悟胞胎种种惨状,是为原始息淫方便门)



[发明]父母未生前,面目将何在?只为投胎时,见欲生贪爱。淫心才一起,忽被精血盖。从此十月中,次第还宿债。母啖热食时,如受镬汤溉。母饮冷水时,若卧寒冰块。腹中当饱满,顶上悬铁袋。五内若饥虚,空洞无依赖。当其临产育,母危父惊骇。眷属绕床前,叩首呼天拜。身在两山中,遥遥难出外。蓐母牵其头,握之如引带。细皮触著手,刀剑无能赛。放声忽大哭,痛苦不可耐。旁人不识此,鼓掌皆称快。岂知称快人,当年亦此态。清夜一思量,咄咄真堪怪。此言非臆说,《五王经》所载。凡夫贪爱欲,生生常困惫。无量无边劫,曾见何人代。欲破烦恼军,智者擒其帅。主帅是淫魔,魔死余兵败。更将胎形惨,屈指陈其概。珍重世间人,可一不可再。



《修行道地经》云:‘胎成七日,初不增减。二七日如薄酪;三七日如生酪;四七日如熟酪;五七日如生酥;六七日如瘜肉(*瘜肉:隐于身内的寄肉、瘤肿);七七日如段肉;八七日其坚如坯;九七日变五泡、两肘、两髀及项;十七日续生五泡、两手腕、两足腕及头;十一七日,复生二十六泡、十手指、十足指、及眼耳鼻口;十二七日泡相成就;十三七日,现腹相;十四七日生五藏;十五七日生大肠;十六七日生小肠;十七七日有胃处;十八七日生二藏;十九七日生手掌足趺臂节;二十七日,生阴脐颐乳;二十一七日有三百柔软骨,如初生瓠;二十二七日如未熟瓠;二十三七日坚如胡桃;二十四七日生一百筋;二十五七日生七千脉,尚未具成;二十六七日,成如藕丝;二十七七日有三百六十三筋;二十八七日始生肌肤;二十九七日肌肉稍厚;三十七日方有皮像;三十一七日皮转厚坚;三十二七日皮革转成;三十三七日耳鼻肩指膝节成;三十四七日生九十九万毛发孔,犹尚未成;三十五七日毛孔具足;三十六七日爪甲成就;三十七七日母腹中有风起,通其七窍;三十八七日随其宿世善恶,分香臭二种风,以定容貌骨节贵贱。是时不满九月,仅余四日,过四日后,风吹儿体,令其倒悬,头向产门。其有福者,自谓吾投浴池,或堕香花之所。其无福者,自谓或堕高岩,或悬剑树,愁忧不乐。出胎之时,如山合体,受苦无量。由是迷愦,不识去来。儿既长大,适得谷气,其体即生八十种虫(详在后观)。



虫寓观(此观成时,备见此身诸虫猥集,是为初开不净方便门)



[发明]秽哉血肉躯,无量诸虫聚。潜伏四大中,其形甚微细。凡夫不觉知,天眼方能觑。静心一返观,男女真儿戏。



《正法念处经》云:‘髑髅内有二种虫,游行骨内,常食此脑。复有放逸虫,住顶上,令人疾病。复有发虫,住骨外,常食发根。复有耳虫,食耳中肉。复有鼻虫,食鼻中肉。复有脂虫,住脂中,嗔则令人头痛。复有食涎虫,住舌根,嗔则令人口燥。复有醉味虫,住舌端,得美食则昏醉,粗食则萎弱。复有虫名六味,彼嗜此味,我亦嗜此。复有牙根虫,住齿内,嗔则令人牙痛。复有四种虫,住咽喉中,令人食时津唾杂乱,咽之入喉,与脑涎合,或生呕吐。复有虫名抒气,嗔则咽喉闭塞。复有二种续虫,生支节间,令人脉痛。复有肿虫,住身内,其虫饮血,自然肿起。复有嗜睡虫,住周身,疲极归心,人则睡眠。复有十种虫,行于肝肺,令人得病。复有二十种虫,行于骨髓,食人精液,欲火常炽。复有二十种虫,行于阴处,令人消瘦多嗔,下体常臭。复有十种虫,行于屎溺,形色臭恶,或令人泻,或令闭塞。(以上八十种虫,俱有名状,详在经文,繁不尽述)



不净观(此观成时,顿觉男女精血污秽,是为对治淫关方便门)



[发明]世间苦恼事,皆从爱欲生,爱心不能断,对色已消魂。水从骨内出,火自眼中腾,心雄胆已泼,业重障还深。平时顾礼义,或复爱声名。到此霎时间,廉耻安足论?鬼神且不畏,名教岂能绳?茫茫一浊世,狱讼渐繁兴。圣贤垂训戒,纸上亦空存。幸有如来教,大开甘露门。示以不净观,欲火化为冰。纵有天仙女,还同癞乞形。何况凡间妇,本是革囊成。不用谈因果,不用设严刑,见此众秽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淫魔不敢争。此观得成就,拔去爱淫根。我从昔年来,亦复似摩登。多方用强制,对境还复萌。作此观想后,欲念顿然轻。今日稍觉悟,归戴大慈尊。誓于未来世,扫尽魔王军。分身无量刹,普利诸有情。冰庵张夫子,诲我尝谆谆。其言修观法,譬之学庖丁。疱丁技成后,不见全牛身。用刀十九载,犹如新发硎。我此降魔剑,百炼已成金。斩尽妖容鬼,目内无全人。西施接膝坐,唯见骨缠筋。三十六种物,色秽气膻腥。坐怀即是乱,不复慕展禽(*展禽:即柳下惠,不好女色,坐怀不乱)。爰述为俚句,朴陋不堪吟。但使文义畅,牧竖亦能听。听后转相化,永断爱河津。法轮时时转,浊世皎然清。



男女总相第一  静观一切凡夫,皆从情欲生,是种子不净。本精血和合,是受生不净。住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是居处不净。在胎惟饮母血,是所食不净。十月满足,从产门出,是初生不净。身内脓血,九窍常流,是举体不净。



女根垢相第二  《大威德陀罗尼经》云:‘佛告阿难:当知妇人,有五蛆虫户,而丈夫无此。其五蛆虫,在二道中,其一虫户,有八十虫,两头有口,悉如针锋。彼之蛆虫,常恼彼女而食啖之,令其动作。’



女腹垢相第三  《禅秘要经》云:‘若行者贪淫风动,昼夜思欲,如救头然,当疾治之。治之之法,先观子藏。子藏者,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有九十九重膜,如死猪胞,满盛恶露,形若马肠。上圆下尖,直至产门。中有一千九百细节,如芭蕉叶纹。八万户虫,周匝围绕,人饮水时,散布四百四脉,诸虫食之,即吐败脓,其色如血。复有细虫,游戏其内,积之一月,无可容受。所以女人必有经水。



男躯垢相第四  又云:‘男子周身四百四脉,皆从眼根布散。流注诸肠,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于其两边,盛青色脓,如野猪精,臭恶难近。至阴藏处,分为三支,如芭蕉叶纹,有一千二百脉,一一脉中皆有风虫,细于秋毫。风虫之外,有筋色虫,七万八千,围绕如环。眼触于色,风动于心,心根一动,四百四脉皆动,八万户虫,一时张口,眼出诸泪,其色青白,化成为精,从小便出。



总结观力第五  佛告舍利弗:‘若有四众,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欲求解脱者,当学此法,如饮甘露。想前子藏,乃至女根及男子身内诸虫,张口竖耳,嗔目吐脓。静气数息,一一观之,如掌上螺纹。闭目开目,了了皆见。此观成已,欲火自息。纵见天子天女,犹如癞人。自身他身,乃及欲界众生,亦复如是。若服此药,是大丈夫,天人之师。不为恩爱大河之所漂没。当知是人,未出生死,其身香洁,如优钵罗(*即青莲花),人中香象,龙王力士,摩醯首罗(*大自在天),所不能及。’



决定劝修第六  《禅要诃欲经》云:‘如囚在狱,四顾牢密。唯有厕孔,更无异路。如人中毒,惟粪能治,更无余药。思惟是已,谛观不净。’



四觉观(此观成时,深知彼我同具陋质,是为随境除贪方便门)



[发明]凡夫淫欲念,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欢喜。今世得为男,又爱女人体。随在觉其污,爱从何处起?



睡起生觉第一  默想清晨睡起,两眼朦胧,未经盥漱,此时满口粘腻,舌黄堆积,甚是污秽。当念绝世娇姿,纵具樱桃美口,而脂粉未傅之先,其态亦当尔尔。



醉后生觉第二  默想饮酒过度,五内翻腾,明晨忽然大呕,尽吐腹中未消之物,饿犬嗅之摇尾而退。当念佳人细酌,玉女轻餐,而杯盘狼籍之时,腹内亦当尔尔。



病时生觉第三  默想卧病以后,面目黧黑,形容枯槁。又或疮痈腐溃,脓血交流,臭不可近。当念国色芳容,纵或年华少艾,而疾苦缠身之日,形状亦当尔尔。



见厕生觉第四  默想通衢大厕,屎尿停积,白蜡青蝇,处处缭绕。当念千娇百媚之姿,任彼香汤浴体,龙麝熏身,而饮食消融之后,所化亦当尔尔。



九想观(此观成时,方悟身后无量凄惨,是为返终绝爱方便门)



[发明]人想死亡日,欲火顿清凉。愚人若闻此,愁眉叹不祥。究竟百年后,同入烬毁场。菩萨九想观,苦海大津梁。



新死想第一  静观初死之人,正直仰卧,寒气彻骨,一无所知。当念我贪财恋色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青瘀想第二    静观未敛骸尸,一日至七日,黑气腾溢,转成青紫,甚可畏惧。当念我如花美貌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脓血想第三    静观死人初烂,肉腐成脓,势将溃下,肠胃消糜。当念我风流俊雅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绛汁想第四    静观腐烂之尸,停积既久,黄水流出,臭不可闻。当念我肌肤香洁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虫啖想第五    静观积久腐尸,遍体生虫,处处钻啮,骨节之内,皆如蜂窠。当念我鸾俦凤侣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筋缠想第六    静观腐尸,皮肉钻尽,止有筋连在骨,如绳束薪,得以不散。当念我偷香窃玉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骨散想第七    静观死尸,筋已烂坏,骨节纵横,不在一处。当念我崇高富贵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烧焦想第八    静观死尸被火所烧,焦缩在地,或熟或生,不堪目击。当念我文章盖世之身,将来或亦如是,则淫心淡矣。



枯骨想第九    静观破冢弃骨,日暴雨侵,其色转白,或复黄朽,人兽践踏。当念我韶光易迈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引经策发第十    《涅槃经》云:‘菩萨修于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灭,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轮回观(此观成时,便见六道生死形相,是为智破邪缘方便门)



[发明]识离此形躯,其名曰中阴,一入胞胎后,此相忽然隐。譬之暗中灯,灯灭还晦冥。六道十七相,智者宜观省。



人死生天相第一    《正法念处经》云:‘若人中死,生于天上,则见细软白毯,垂而欲坠。复见园林华池,歌舞嬉笑。次闻香气乐音。眷属哭泣,以福业故,自然不闻。不复忆念,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生天上。



阎浮提死生郁单越(*即北俱卢洲)相第二  其中阴身,则见细软赤毯,遂起贪心,以手揽之,亲族咸谓两手摸空。次见青莲华池,鹅鸭鸳鸯充满,入中游戏。从华池出,即见父母欲染不净。以颠倒故,见其父身是雄鹅,母为雌鹅。若当为男,自见其身,如雄鹅形,于父生嗔,于母生爱。若当为女,自见其身,如雌鹅形,于父生爱,于母生嗔。



阎浮提死生瞿陀尼(*即西牛货洲)相第三  其中阴身则见黄毯缭绕,屋宇皆成金色。见身若牛,父如特牛(特牛,父也),母如乳牛,嗔爱二心,亦复如是。



阎浮提死生弗婆提(*即东胜神洲)相第四  其人临终,则见一切皆青,悬青毯相,恐青毯坠,以手遮之,若有所畏。男女和合,皆作马形,男如骏马,女如草马。亦以嗔爱,分为男女。



郁单越下品生天相第五  临终时,见上妙花香,心生爱著,欲升大树,作是念已,即便升之。乃是升于须弥,遂见天世界,花果庄严。



郁单越中品生天相第六  终时见池中莲花,众蜂围绕。升此莲花,乘空而飞。



郁单越上品生天相第七  终时见胜妙堂,庄严殊特。升此堂已,即为其中天子。



郁单越生天复有一相第八  终时见园林游戏之处,心不浊乱,以清净心,即升宫殿。见诸天众,游空而行。



瞿陀尼生天相第九  终时见大池水,神识随流,浮至彼岸。见诸天女,近前抱之,即生天上。



弗婆提生天相第十    终时见殿堂殊胜,心生欢喜。于殿堂外,见诸天人,与天女游戏,犹如睡觉,即生天上。



饿鬼业尽生天相第十一   终时不患饥渴,见饮食,唯以目视,见可乐,即便往趣。



畜生业尽生天相第十二   临终即见光明,痴心薄少,智慧渐开,可乐即便往趣。



地狱业尽生天相第十三   是时狱卒打之,随打即死。若置铁函铜釜,置已即死。若为铁鸟恶兽所啖,啖已即死,不复更生。忽于空中,见歌舞戏笑,香风触身,即得生天。



人死还生人中相第十四   临终见大石山,欲坠其上,以手遮之。又见此山如白毯,即升此毯。升已,乃是赤毯。次第复见光明,于中见有男女会合,若男子生,自见其身与母交会,谓父妨碍。女人反此。蓦尔中阴相灭,即便入胎。



天上命终还生天上相第十五   其天命终,不失己身庄严之具,亦无余天。坐其本处,从下天生上天,则有可爱胜相。



上天命终生下天相第十六   见园林池,皆不如前,饥渴苦恼,渴仰欲得,即便往生。



弗婆提瞿陀尼彼此互生相第十七   临终见暗窟中,有赤电光,下垂如幡,以手接之,缘幡入窟,受中阴身。或见二牛,或见二马,如前不异(入地狱者,亦各有相,载《观佛三昧经》,文繁不述)。



天欲观(此观成时,识得天福轻重缘由,是为因他觉悟方便门)



[发明]骇矣娑婆国,无一不爱色。上自诸天仙,下至于蚤虱。凡有形识者,皆被业波汩。但其轻重间,不啻天渊隔。福重欲斯衰,孽重情偏迫。观彼聚淫犬,贪心何太赫。腥臊一牝驹,群雄爱彻骨。强者踞其肩,弱者绕其侧。已遂斯愿者,扬扬独自得,拖舌靡两耳,惭愧全不识。蓦有狠心人,大杖殴其脊。一片好恩情,俄倾丧魂魄。天上视人间,其理亦可格。更超天外者,如来大威德。



四王天忉利天第一    《楼炭正法经》云:‘四王忉利行欲之时,男女形交,同于世人,而不泄精。’



夜摩天第二    夜摩天上,喜相抱持,或但执手而为究竟。



兜率天第三    兜率陀天,意嬉笑语,即为究竟,不待相抱。



化乐天第四    化乐天中,共相瞻视,即为究竟,不待笑语。



他化自在天第五    他化天中,但闻语声,或闻香气,即为究竟,不待瞻视。



因缘观(此观成时,洞彻三世烦恼根本,是为爱水穷源方便门)



[发明]众生畏苦果,菩萨断恶因。恶因既已断,苦果自难侵。譬如猛师子,利镞中其缨,急向发的处,四顾遍追寻。追寻啖之后,猎户尽潜形。犬若遭人击,但向棒头鸣。一智一愚蠢,不啻径与庭。又如止汤沸,爨者去其薪。十二因缘内,首恶在无明。各各加趺坐(*跏趺坐),听讲《法华经》。



《法华经》云:‘无明缘行(无明者,宿世烦恼痴暗,无所明了也。缘,由也。行者,宿世所造之业也。合而言之,谓宿世因一念无明,所以造业),行缘识(识者,谓初起妄念,欲托母胎也),识缘名色(名色者,从初托胎后,诸根成形也),名色缘六入(有此六根,将来必入六尘,故云六入),六入缘触(触者,出胎后三四岁时,对尘无知,故仅名触),触缘受(受者,由五六岁,至十二三,能领纳前境也),受缘爱(爱者,从十四五至十八九,贪著声色,即起爱心也),爱缘取,(取者,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驰求不息也),取缘有(有者,有漏之因,既著善恶境界,未来当生三有也) 有缘生(生者谓未来五蕴之身,生于六道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老死者,谓未来之身,老而复死也)。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过去无明,即现在爱取。若观一切无常,破灭现在爱取,则过去无明亦破。简要之至者也)。



解脱观(此观成时,必然诸罪消灭,莲华化生,是为断生死流,立菩提岸方便门)



[发明]修行无别法,出世为究竟。出世有多途,净土为捷径。述此观想法,言言宗大乘。托质上品莲,戒淫之事尽。



戒淫之士,清晨盥漱既毕,著清净衣,焚香顶礼三宝。向西趺坐,先想自身顶上,有梵书□字(即□字)。遍有赤光,初如赤珠,次如满月。变成三角火轮,从头至足,烧尽自身,并烧一城一国。遍阎浮提,及三天下,如是渐广。至十方界,纵有重罪,此字烧已,渐得消除。



次想梵书一□字(即阿字),生成自身,及一切众生,皆作金刚不坏之体。自身在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内,千叶莲花之中,花尚未开。



次想自心如月轮,于月轮中,有一梵书□字(即唵字)。



次想莲花忽然开敷,团圆十二由旬,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阎浮檀金为茎,白银为叶,金刚为须,甄叔迦宝为台,种种庄严,不可具说。



次想花开时,忽见阿弥陀佛,坐大宝莲花座上,其花八万四千叶,一一叶,八万四千脉;一一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八万四千光。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高无量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



次想一大宝莲花座,在佛左边,观世音菩萨跏趺其上。身紫金色,顶上摩尼宝,以为天冠。微妙光明,以为缨络。手掌作五百亿杂莲花色,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皆出种种光明。举足下足,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其余身相,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次想一大宝莲花座,在佛右边,大势至菩萨,跏趺其上。身量大小,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菩萨天冠中,有五百宝花,普现一切佛事。常以宝手,接引念佛众生。



次想琉璃地上,黄金绳界道,楼阁千万,百宝合成。或浮虚空,或停宝地,无量乐器,皆出妙音。



次想宝树皆七重行列,具足七宝花果。一一花果,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琉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珍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其上。



次想七宝池中,八功德水,皆妙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一一莲花,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次想自身,见佛菩萨,踊跃欢喜,乘空而行。到佛菩萨所,头面顶礼,烧无价名香,散无价宝花,作无量天乐,放无量宝云,供养阿弥陀佛,并二大士。



次想自身供养之后,于佛菩萨前,作大忏悔,誓度十方一切众生。



次想极乐国土,一一宝树,一一楼阁,一一宫殿,皆有一佛二菩萨,跏趺端坐。自身化无量身,一一佛菩萨前,各各如前供养,如前忏悔发愿。



次想自身还至从前花上,端然趺坐,一心观阿弥陀佛眉间白毫相光,湛然而住。若妄想起时,但作莲花开想合想,妄念自息。若分别心起,但想一梵书□字(即洒字),即成无分别。若执著心起,但想一梵书□字(即含字),即得空诸执著。



(观法详在《十六观经》,兹因限于卷帙,不能备举。故将《大阿弥陀经》、《观经疏钞》、《显密圆通》、《准提》、《净业》等书,参酌会通,定撮要数则。庶使初入法门者,易于修持,或未始非一心三观之少助耳。信心之士,取《十六观经》详览,使观法不背佛言,方不堕入魔境。至若观观成熟,净境现前,虽天宫之乐,犹不屑受,岂特区区防淫节欲。为下根说法而已哉)。



欲海回狂集卷三



决疑论



统论淫业类(八问八答)



[问]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而人类兴焉,则男女形体,实天地所生也。天地既生男女,又恶男女之事,是诚何故?[答]男子有室,女子有家,父母大愿也。若不待父母之命,钻穴逾墙,则又恶之贱之。父母既尔,天地亦然。



[问]天地以生物为心,男女之道,生生之本也。苟其恶之,生生之理安在?[答]生物为心者,盖言慈心不害耳。非以生育之多为贵也。天道若贵生育,则鸡犬猪羊,一乳数子,鱼虾之卵,累百盈千,较之人类,岂不更合天心耶?



[问]上帝既恶邪淫,当使世人皆生一类形相,壮年自然生育,则邪淫之本断矣,何为计不出此?[答]吉凶祸福之柄,虽天实司之,然不过因物付物耳,初无私意于其间也。况男女之相,皆随其宿世之心所造,天既不能强天下之男女,皆出于一心,又安能强天下之男女,皆出于一相哉?



[问]男女之事,世人最秘。天地鬼神,焉能一一知之?[答]法界与心,原非二物,自心既知,十方世界悉知,岂特天地鬼神而已乎?水清而月现,鼠腐而虫生,何不细参其理?



[问]杀生者,令彼痛苦;窃盗者,令彼贫穷。其受罪报,固不待言。至于淫欲,彼此皆悦,庸何伤哉?[答]彼此则皆悦矣。试问其夫见之,亦悦乎?其父母兄弟见之,亦悦乎?天地鬼神见之,亦悦乎?则悦者,不过一人,而切齿拊膺,怒目环绕者,遍虚空也,乌得无罪?



[问]然则较之杀盗,毕竟敦重孰轻?[答]杀者,痛苦难当;淫者,恶名难受。盗者,劫其养身之财;淫者,劫其养性之宝。因既不同,果亦各异。所以犯杀盗者,如风火之疾,速生速死。犯邪淫者,如痨怯之症,难脱难除,未可分轻重于其间也。



[问]逾东邻垣,搂其处子,犹曰我作之孽也。至于奔女,彼乃自投罗网,纳之何足为罪?[答]搂是何心?纳是何心?既可以纳,即可以搂。譬如彼有毒药,窃而食之者固死,受而食之者亦死。



[问]犯良家女,其罪诚重,至于婢媵,何足为罪?[答]在彼受染之躯,则有贵贱之异,在我行欲之体,实无彼此之殊。妓女且有罪,况婢媵乎?



因果析疑类(八问八答)



[问]大富贵人,往往多造淫业,何以不见有报?[答]宿世善缘既熟,今世虽恶,尚当先享福报,留其苦于来生。譬如凶年之谷,得之往岁,今岁之荒,来岁受苦,善亦如是(说本《业报差别经》)。



[问]风流之事,偏与功名为水火,其义何居?[答]风流之事,最损彼家名节,故亦受损名之报。



[问]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答]淫者意中念念有一美女,情之所牵,其音容笑貌,常摹美女之娇态,以故阳气渐消,不觉形随心变。



[问]淫男念念想女,后世若必堕女身,则淫女念念想男,后世反可得男身矣。女何幸而男何不幸?[答]转男为女,堕落也。转女为男,超生也。同造堕落之因,决无独受超生之果。譬如两人登山,一人过于视下,忽然失足;一人过于视上,忽然失足。视下失足者,固堕至山下矣,岂视上失足者,必堕至山顶耶?



[问]子息既从欲事而生,则多欲者宜多子,何以耽于色欲者,子女偏觉寥寥?[答]其故有二:一者使尽男子之态,不应更生男子故;二者精液耗散,如鄙吝之人酿酒,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少水多故。



[问]世间之法,犹言罪不及孥,官不及世。若善者克昌厥后,淫者殃及子孙,则为善人之后者,何以享自然之福,为淫人之嗣者,何以受无妄之灾?[答]宿世修善,投作善之家享福;宿世造恶,投作恶之家受祸。莲花不发荆榛之干,偃鼠岂出龙象之胎。



[问]修善得贵子,理也。但其人与我有缘,方来托生,万一福之称者缘不合,缘之合者福不称,奈何?[答]无量劫来,欲报我仇者,不计其数;欲报我恩者,亦不计其数。善以善应,恶以恶应,不患无转移之法。



[问]险恶之人固当无后,彼持斋奉佛,发心出世者,何以往往无嗣?[答]险恶者无后,刻薄之孽报也。修行者无后,清净之福报也。世间不肖子孙,贻祖父以死不瞑目者,何可胜数?大圣大贤,犹不能顾后,况其他乎?即使世世得象贤之嗣,而淫杀之业,人所同有,究本寻源,孰阶之厉?所以修行人,具大智慧,求大解脱,既欲舍此凡躯,并求断此凡种。俯视尘世,瓜瓞螽斯(*指子孙后代众多),嚼蜡无味。譬如有人前世为猫,产一猫子,必欣然爱之。若转世为人后,识得此猫,是吾宿世所生,见其盗鱼捕鼠,必切齿愧恨矣。岂尚愿其猫种不绝,源源产乳哉?



杂问防淫类(十问十答)



[问]《普门品》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何为其然也?’[答]色是迷津,佛乃觉路。觉之破迷,犹灯之破暗,此定理也。孔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不其然乎?



[问]梦中所见天榜,名次往往奇验,固无所疑。但世间每一国土,有一种字体,则天上必别有天书,凡眼不识。凡眼若识,岂天上反奉人间之字耶?[答]梦中天榜,皆由自心感通。自心但有此方之字,无天书之体,故所见亦唯此方之字耳。譬如梦中闻鬼神语,南方人梦,音同南方;北方人梦,音同北方也。



[问]夫妇恩爱者,后世还为夫妇否?[答]譬如水上浮萍,林中宿鸟,缘至则合,缘尽则散。



[问]宿世有缘,故为夫妇。既为夫妇,其缘更深,何以后世,反不能相聚?[答]两人后世,能保其皆得人身乎?即皆得矣,能保其年相若,福相等,地相近,一为男,一为女乎?



[问]六天福德,愈高愈重。六天欲念,愈高愈轻。理固然矣,但谁人见之?[答]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观寡欲者享厚福,耽色者遭奇祸,其理自晓。若必目击之而后信,则愚孰甚焉?



[问]六天欲念,虽渐至轻微,不知还因此堕落否?[答]但有欲念,无不堕落,如《正法念处经》说。经云:天中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



[问]罗汉应化凡间,示有妻子,何以不受业报?[答]孽由心造,罗汉已断凡情,烦恼从何著脚?譬如钗裙,日附女人之体,不作女人之想,钗裙岂有罪孽耶?



[问]修仙术者,用采补之法,谓可长生,信然乎?[答]神仙虽在七趣中,未出生死。然非清净解脱,不能陟其阶梯。岂有纵心淫秽之场,反受长生之报者乎?现在惑世诬民,来生地狱种子,必此人矣。



[问]淫秽之事,与长生之术,二者固同冰炭。独讶杨贵妃,几覆唐室,何以死后成仙?[答]谁见其成仙者?纵有宿福,流入仙趣,然福尽必堕恶道。古德云:饶汝作仙人,恰似守尸鬼,何足慕哉?



[问]七夕长生殿,夜半所私语,固昔人之寓词也?但刘阮遇仙于天台,牛女订期于霄汉,又何称焉?[答]此乃稗史妄传耳。六天欲念,较之世人真有云泥之隔。若据稗史所传,何异凡夫薄态;后人袭谬仍讹,嘲调神女,唐突天孙,口业无边矣。



受持破惑类(十问十答)



[问]戒淫已属难事,而受持之法,又如是曲尽周详,得毋强人乙太难乎?[答]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儒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释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岂为一人设哉?



[问]君子不迩声色,不迩者,不过淡之之词。若比之毒蛇猛虎,不几拟之太甚乎?[答]死于蛇虎者,千中希得一二,死于贪欲者,什有八九。由是观之,盖甚于猛虎毒蛇也。



[问]纲常名教之防,莫过于礼。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便是戒淫。何必设不净等观,作此污秽之想?[答]男女之道,人之大欲存焉。欲火动时,勃然难遏。纵刀锯在前,鼎镬随后,犹图侥幸于万一。若独藉往圣微词,令彼一片淫心,冰消雪解,此万万不可得之数也。且夫理之可以劝导世人,助扬王化者,莫如因果之说矣。独至淫心乍发,虽目击现在因果,终不能断其爱根。唯有不净二字,可以绝之,所谓禁得十分不如淡得一分也。论戒淫者,断以不净观为宗矣。



[问]不净九想等观,在俗者固当修习,若向最上一著,则正智现前,烦恼自破,何必学此小乘法门?[答]至道虽无取无舍,入门必有欣有厌。天台大师云:虽则不净初门,能成大事,如海中尸,依之得度,从此获清净智慧,从此生净妙佛国。常观不净,是名净业。昔世尊悬记七种法灭相,其第四条曰:末世弟子,不乐修不净观(详《摩诃摩耶经》)。则知深于佛学,乃能修此法门。《大般若经》中,详言死尸白骨等观,而结云:‘是为菩萨大乘相。’则此观岂小乘法门耶?



[问]世间美色,与膨胀死尸,宛然二相,何得彼此同观?[答]相虽暂异,实非二物。人若夏月猝死,经宿便臭,三四日后,虫出于尸。彼柔姿婉媚,不过现前假相耳。



[问]肉躯污秽,固不待言。若云周身之内,有八十种虫,吾不信也。[答]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况垢秽之躯乎?若云生人之体,不当有虫,则疮疥蚤虱,独非虫耶?



[问]《受持篇》中,以居官居家等,分配治国平天下数条,大段则然矣,其如内有不甚切合者何?[答]总科条后,原谓多属某事,未尝曰都属某事也,况古人断章取义,止论其大概。曾子释诚意,而曰‘心广体胖’,不嫌于混杂身心。释‘新民’,而引‘日新又新’,不嫌其可移‘明德’,必欲铢铢较之,则凿矣。



[问]《受持》一篇,‘功过’二字,可以该之。何不分某事为若干功,某事为若干过,使人凛然知戒乎?[答]功过皆由心造。同一善也,发心大则功亦大,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心小则功亦小。同一恶也,爱心重则过亦重,爱心轻则过亦轻。譬之诸天共器,食有精粗;三兽同河,渡分深浅。安能比而同之,悬而断之乎?



[问]比丘尼中,鱼龙混杂,间有淫荡之女,伪作尼姑,引诱良家妇者,居家杜邪之科,何独遗此?[答]果其贞节,诱亦不妨。若其可诱,何独尼姑?因千中一见之淫女,遂欲远弃佛法,侮慢出家。是犹为一家失火,禁天下之晨炊矣,智乎不智?



[问]妇人到庵院中,烧香听讲,多被轻狂者留盼。禁其出门,方见治家之正。肃闺者,何独遗此?[答]信善之女,安坐家中,尽可奉佛。轻于出外,固非所宜。然亦当视乎其年,视乎其地,视乎其人,若果能倾心归佛,将肃闺一十五条,事事遵守,必然度势揆时,举动以正,安有非礼之事哉?于此概行禁之,同于昆冈烈火,则佛法甘露之门,为妇女者,老死不能沾惠。后世女身之报,恐不免耳(说本《大方广三戒经》)。



胎娠差别类(十二问十二答)



[问]男女未会以前,从无产乳之事。一经配合,便有子女。试问彼投胎者,日在男女之傍,伺其动静乎?抑偶然遇之,蓦尔入胎乎?[答]业报因缘,不可思议。若业缘当为其子,虽神识在千世界外,此间男女会合,彼处即见光明,一弹指间,乘光入胎。帝释梵王不能阻,须弥铁围不能障。



[问]世人一壁之阻,不见不闻。数里之远,猝难驰至。千万国土外,何以纤悉无障?[答]人所碍者,乃在于形,不在于神。延陵季子曰:‘骨肉复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出《檀弓》)譬如梦中,在千万里外,忽然惊觉,复在床中。在于间壁,亦复如是,不以远近分迟速也。神识投胎,何以异此?



[问]世有夫妇,日在一处,终无子息,为是神识未来乎?抑命数无子乎?[答]神识不来,即是命数无子;命数无子,神识自然不来,如《增一阿含经》说。经云:‘若男女共集,识未来投。或识既外投,男女不集,则不成胎。若女人无欲,男子欲盛;或男子无欲,女人欲盛,亦不受胎。又男子无病,女人有病;或女人无病,男子有病,亦不受胎。’《法苑珠林》云:‘若父母福重,子福轻,不得入胎;若父母福轻,子福重,不得入胎。必父母子,三福业等,方得入胎。



[问]苟合所生男女,千中不留其一,是命不当为其子也。不当为其子,便不应投胎,投胎而仍被杀,何以故?[答]此各偿宿世之债耳。子所偿者躯命,父母所偿者恶名。



[问]富贵男与贫贱女合,或富贵女与贫贱男合,三福大不等矣,何以亦有胎?[答]托生之子,宿世修福有亏。或但当得富贵父,或但当得富贵母,或父母当得福贵子,或子当得富贵父母,因缘不同,故亦成胎,如《阿难口解十二因缘经》说。经云:‘子以三因缘生:一者父母先世负子钱,二者子先世负父母钱,三者怨家来作子。’



[问]托生者,或投富贵之家,或投贫贱之家,有以异乎?无以异乎?知其富贵贫贱乎?抑不知富贵贫贱乎?[答]异则有异,知实不知,如《瑜伽论》中说。《论》云:‘薄福者,当生下贱家;彼于死时,及入胎时,但闻种种纷乱声,或见入于丛林竹苇中。若福厚者,生尊贵家,彼于尔时,但觉寂静美妙,或闻妙音,或见升宫殿。’



[问]男中阴入胎,于母生爱,于父生嗔。女中阴入胎,于父生爱,于母生嗔,理则然矣。所据何在?[答]据在胎形之向背耳!男胎向母而背父,女胎向父而背母,心既有异,故身亦随之,如《处胎经》说。经云:若是男者,蹲居母腹,右胁而坐,两手掩面,向脊而住。若是女者,蹲居左胁,两手掩面,背脊而住。



[问]男女会合,必藉神识来投,然后成胎。而世多有此处分娩,亲见彼人入室,访之彼人,死期亦在此刻,则十月以前,其人尚在阳世。彼父母会合,更有谁人替之耶?若无中阴,则不能成胎,若有中阴,则中阴定是他人,何以又见彼人入室?[答]造宅造狱,何必自己监工?规模制度,悉依当人本分,宅狱成而监工即去。胎相成而本识方来,寿虽未尽,生固定然。自感宿生有负之人,为之代其受胎也。



[问]据世俗所传,则入胎在临产之际;而据内典所载,则投胎在十月之前,亦何说之不相符乎?[答]临产入胎,当是千万中之一耳。非其宿有大福,不当受胞胎之苦,即其父母怀胎时彼人未当寿尽,直至临产,一处命终,一处托生,或亦有之。譬如官爵,从资格渐升者,其常也;不次擢用者,其变也。



[问]双生者,在母腹中,必有两中阴。其入胎也,出于同时乎?抑不同时乎?[答]有同时,有不同时。若同时入,则先产者为兄,后产者为弟;若不同时,则先产者为弟,后产者为兄。譬如竹筒纳胡桃,后入者必先出故(说本《法苑珠林》)。



[问]同一孕也,而所生子女,有端正者,有缺坏者,其间或黑或白,种种不同,何故?[答]一系此儿宿世之故,一系其母今世之故。此儿宿世,若柔和忍辱,装造佛像,亲近沙门,今世自然相好。若宿世遮佛光明,取三宝物,嗔恚斗诤,代他词讼,或讥毁丑貌之人,今世自然丑恶(说本《业报差别经》及《三戒经》)。其母今世怀孕之时,若近烟黑之处,胎儿遂黑;居清凉之处,胎儿遂白;习盐灰等味,毛发稀少;习淫欲之事,多患疮癣。若或跳掷,或复负重,支节缺坏(说本《法苑珠林》)。



[问]人有恒言,皆曰父母遗体。敢问孰者是父遗体?孰者是母遗体?[答]爪齿骨节,髓脑筋脉,凡系坚者,皆父遗体也。颊眼舌喉,心肝脾肾,毛发肠血,凡系柔者,皆母遗体也(说本《修行道地经》)。



形灭神存类(六问六答)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答]身有败坏,性无败坏。譬如五谷,根茎虽枯,其子落地,向春复生。修福生人天,造业归恶道,亦犹是也。贾谊曰:‘千变万化,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出《汉书》)魏伯起曰:‘三世神识不灭。’(出《魏书》)张子厚曰:‘知死之不亡,可与言性。’(出《横渠语录》)生死之名,从肉躯所得,非从心性所得。若谓死后神亡,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则伯鲧为熊(音乃平声,事详《史记正义》),如意为犬(出《汉书》);郑人相惊以伯有,彭生报怨于齐襄(俱出《左传》)。种种事迹,皆在汉明帝之前,则佛法未传东夏,而轮回之理,已大著于天下矣。断灭之论,可欺愚人,难罔智士。



[问]轮回之理,如所固有,孔子何以不言?[答]孔子言之详矣。《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知鬼神之情状。’精气者,受生之后也;游魂者,托胎之前也。知其情状,则轮回之理明矣。《中庸》言:‘诚者,物之终始。’不言‘始终’,见循环无端,非断灭也。惜后儒见未及此耳。



[问]‘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不过论其理耳。若谓有后世之说,不几近于诞乎?[答]生死轮回,乃世人必然之理,见于记载者,不可胜数。若名为诞,是真诞矣。且尔不闻文昌帝君为十七世士大夫乎(出《文昌宝训》)?不闻袁盎十世为僧乎(出《水忏缘起》)?不闻某樵转生为梁武帝乎(见《金刚感应录》)?不闻王曾为曾子后身(出《文昌惜字文》),苏子瞻为戒禅师后身,曾鲁公为青草堂后身乎(俱见《净土文》)?不闻永公转生为房琯乎(见《法喜志》)?不闻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为陈忠肃,知藏僧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乎(俱见《竹窗二笔》及诸公本传)?不能博观记载,徒学坐井观天,何哉?



[问]如君所言,固历历有据,独惜其不出正史耳。[答]正史者,对稗史而言;正史可信,稗史不可信也。若《文昌宝训》等书,皆煌煌实论,可质鬼神,乃超于正史之上,又当格外视之。倘必以史臣之笔为可信,则二十一史中,所载三世轮回事,亦更仆难数。他不具论,姑以人所共知者,略述一二。如羊祜前身为李氏子(详《晋书》一帙十册,三十四卷,十二页),梁元帝前身为眇目僧(详《南史·梁纪》一帙三册,八卷,五页),刘氏女前身为李庶(详《北史·齐纪》二帙五册,四十三卷,三十八页),刘沆前身为牛僧孺(详《宋史》七帙四册,二百八十五卷,五页),范祖禹前身为邓禹(详《宋史》八帙四册,三百三十七卷,十二页),郭祥正前身为李太白(详《宋史》十帙三册,四百四十四卷,十四页),夏原吉前身为屈原之类(此事出《皇明通纪》),不胜屈指也。



若夫天仙列宿,降生人间者,如天帝子为齐高祖(详《南齐书》一帙四册,十八卷,五页),神人降胎为唐代宗(详《唐书》三帙二册,七十七卷,二页),来和天尊为宋真宗(详《宋史》七帙五册,二百八十七卷,首页),南岳真人为虞伯生(详《元史》五帙五册,一百八十一卷,四页),文昌星为吕仲实之类(详《元史》五帙六册,一百八十五卷,首页),彰彰可考也。



有死后数日复生者,有数年复生者,有备述冥事无不奇验者。略言之,如长沙人桓某(详《后汉书》一帙七册,二十七卷,六页),武陵女子李娥(同上卷,七页),干宝父殉葬之婢(详《晋书》二帙十册,八十二卷,十四页),魏明帝时冢内女,安吴民陈焦,晋惠帝时杜锡之婢,东阳黄氏女孩(详《宋书》一帙十册,三十四卷,二十五之二十九页),淳熙十三年,行都人之类(详《宋史》二帙二册,六十二卷,二十三页),一一可溯也。



至于男子现生变异类者,如后汉公牛哀化为虎(《后汉书》三帙一册,八十九卷,二十页,详《淮南子》),霍州老翁化猛兽(详《隋书》一帙八册,二十三卷,十八页),乾道五年,衡湘间人化为虎之类是也(详《宋史》二帙二册,六十二卷,二十三页)。



女人现生变异类者,如江夏黄氏母化为鼋(详《后汉书》一帙七册,二十七卷,六页),清河宋士宗母化为鳖之类是也(详《宋书》一帙十册,三十四卷,二十四页)。



隔世重为夫妇者,如晋惠帝时梁国女子(详《宋书》一帙十册,三十四卷,二十七页),宋末王妇梁氏等类(详《宋史》十帙十五册,四百六十卷,五十页),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甚至天女生北魏始祖(详《魏书》一帙一册,一卷,二页),韩擒作冥府阎王(详《隋书》二帙四册五十二卷二页),辛彦之建立梵宇,而报感天宫(详《隋书》二帙八册,七十五卷,五页),庾彦宝念佛持经,而往生净土(详《梁书》一帙九册,五十一卷,二十一页),王宾修寺,得宿世之碑(详《宋史》七帙三册,二百七十六卷,二十五页),太兴设斋,感神僧之赴(详《北史》一帙六册,十七卷,四页),异香满室,徐孝克之往生(详《陈书》一帙四册,二十六卷,十四页),坐化空棺,陆法和之善逝(详《北齐书》一帙六册,三十二卷,五页),卢景裕在狱持经,枷锁为之自脱(详《北史》二帙一册,三十三卷,二十七页),张孝始修斋礼诵,祖目因以复明(详《北史》三帙六册,八十四卷,九页),如斯等类,皆名儒国史直笔之言,岂无稽之论耶(以上页卷册帙,俱照万历三十九年所刻监本廿一史。与坊间小本不同)?



嗟乎!宇宙之外,奇事固多,六合之中,异闻不少。今人生于天涯片角,所见无非庸常之士,所读不过世俗之书,情窦甫开,而业缘踵至,婚嫁未毕,而景薄桑榆,宜乎生不知来,死不知去。日在轮回中,而莫信其理也,良可悯已!



[问]轮回之理,固不爽矣。但吾之所言,本于某先生之某书,非无据也。某先生谓死者形既朽灭,神亦飘散;托生者,乃凑著生气,偶然不散耳。[答]子曾读《金滕》乎?武王有疾,周公愿以身代,告于三王曰‘予仁若考(*考:金文‘考’与‘孝’通),多材多艺,能事鬼神。’若依断灭之说,则周公既代武死,形亦朽灭,神亦飘散,虽多材多艺,亦散灭无存,何以事祖考乎?且祖考亦散灭久矣,何以复为周公所事乎?况祭祀之礼,先圣所重,若祖宗既已散灭,则菲饮食而致孝鬼神,圣人反觉迂腐。倘云某先生不可不信,则尧、舜、周、孔愈不可不信。若谓尧、舜、周、孔不足信,何有于某先生?不特此也,若某先生既没,今日能奉其断灭之教,则某先生虽贤,今日亦在散灭之数。春秋二祭,可以不设,若现今尚行春秋二祭,则某先生之教,先不能行于今日矣,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何以服天下后世乎?若谓托生者,偶然不散,则目前一切人类,皆从偶然得之乎?吾甚无解于其说矣。



[问]祭祀之说,某先生亦尝言之。谓子孙是祖宗之气,以气合气,所以感格耳。[答]然则五岳四渎山川,既非其子孙,皆无感格乎?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将谓舜禹是百神之子孙乎?且人死若果即散灭,竟无报应,则修身励行,兢业一生者,反不如耽欲嗜利之庸夫,而肆恶幸免者,诚为得计矣。语云:‘若无善恶报应,造物何以处颜渊?若无鬼狱轮回,上帝何独私曹操?’况世道人心,日趋于下,极言福善祸淫,尚不能挽回于万一。反开天下无忌惮之门,不啻如川始决而溃其防,厦将颠而撤其柱矣。



中阴异同类(七问七答)



[问]经称中阴身,何谓也?[答]即魂识也,如《涅槃经》说。其略云:‘临命终时,眷属哭泣,其人惶怖,不能自持,一生善恶,俱现目前,暖气尽后,过去五阴灭,现在中阴生。入胎之后,现在中阴灭,未来五阴生。譬如灯生暗灭,灯灭暗生,相续不断。’



[问]人谓三魂七魄,一托生,一守尸,一受罪,信乎?[答]此羽流妄言也(见《文献通考》)。果尔,则托生一次,即余二鬼;托生十次,余二十鬼;千次,余二千鬼。且一人余二千鬼,二千人即余四百万鬼。积之久久,遍处皆鬼矣。试问此等旧鬼,将来如何著落?凡夫境界,安能百千化身耶?且问谁鬼幸而托生,谁鬼不幸而受罪耶?



[问]正人命终,自然有主,何至中阴身时,见人相如牛马鹅鸭耶?[答]到此作不得主,譬如梦中颠倒,圣人亦有。孔子岂不知周公去世几百年,而梦见之时,恐未必作死想。岂不知生者不当受奠,何以坐奠两楹耶?声闻有出胎之闷,菩萨有隔阴之迷,况凡夫乎?



[问]命终之时,欲念一动,必然堕落,而瞿陀尼中阴,前抱女身,何以生天?[答]临终之念,固甚关切,而天福实由平日所造。譬如树枝向东者,断时还从东倒,向西者,还从西倒。



[问]《观经》九品往生,皆见莲花之相,而郁单越中品生天,亦见莲花,有何分别?[答]观经中,每品皆有化佛来迎,生天者无化佛故。



[问]欲入犬豕胎中,见诸美女,而瞿陀尼生天者,亦见美女,有何分别?[答]一属情,一属想;想者轻清,故上升;情者重浊,故下降,如《楞严经》说。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有福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往生佛国。情少想多,即为飞仙鬼王,或飞行夜叉。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轮,身为饿鬼。九情一想,下入地狱,轻生有间,重生无间。纯情,即入阿鼻地狱。’



[问]入阿鼻狱者,甫入之时,见八万四千剑林,犹如宝树;大热火焰,犹如莲花;诸铁嘴虫,犹如凫雁。而生天者,亦见种种境界,有何分别?[答]入地狱者,命终之时,以热逼故,设此妄想。有此妄想,则成妄见。而生天者,四大轻适,热则凉风吹之,寒则暖气乘之,岂可概论。



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



[问]季路问生死之说,仲尼拒之。子独哓哓不已,毋乃素(*同‘索’,追求)隐行怪耶?[答]未知生,焉知死者?乃夫子婉转启发之也,非漫然拒绝之也。孔子曰:‘死生亦大矣’(出《庄子》),岂素隐行怪耶?



[问]佛教所谓性,即无善无不善之说乎?[答]无善无不善,则顽空断灭矣。世人非著于有,即著于无,非著于亦有亦无,即著于非有非无。所以《观佛三昧经》:‘譬之瞽人摸象也。生而盲者不识象,有一国王,集群瞽告曰:“汝欲知象形否?” 瞽人皆言愿知。王敕象夫牵象于庭,命群瞽以手摸之。王曰:“汝等已知象形否?”皆曰:“已知。”摸其耳者,曰:“象形如箕”;摸其鼻者曰:“象形如琴”;摸其牙者曰:“象形如橛”;摸其背者曰:“象形如屋”;摸其髀者曰:“象形如壁”;摸其尾者曰:“象形如帚”;摸其足者曰:“象形如柱”。群瞽各执所见,争竞不已,继以殴击。王笑曰:“汝等皆未知象。箕者,其耳也;琴者,其鼻也;橛者,其牙也;屋者,其背也;壁者,其髀也;帚者,其尾也;柱者,其足也。”群瞽闻王所说,不敢复言,然意中犹信所摸不谬。’世人言性亦犹是也。



[问]万物成必有坏,始必有终,性亦有生灭乎?[答]凡有形之物,即有成坏终始,性既无形,焉有生灭?



[问]然则性如虚空乎?[答]非也。虚空之空,名为顽空;性空之空,名为真空。



[问]耳目,形也;见闻,神也。神若不灭,则能见能闻者,当少壮如一。乃垂暮之年,目力渐昏,耳力渐聩,则见闻之性,亦有老死,以是知神有生灭耳。[答]耳目昏聩,形骸所致,岂关闻见之性乎?目之能见,非自见也,依于见性而能见;耳之能闻,非自闻也,依于闻性而能闻。若谓目能自见,则瞪死人之目,亦当有见;而梦中闭眼之时,不应复见种种形像。若谓耳能自闻,则提死人之耳,亦当有闻;而梦中耳在床上,不应复闻他处之声。安有生灭去来乎?



[问]性无生灭,略知其概,性无去来,所不解也。[答]乍去乍来者,妄想心也,非真性也。真性之大,包乎虚空。大千世界在我性中,不过如海上一浮沤耳。



[问]三途之报,以及托生人间,论相者,谓阎君所判;论性者,谓自业所招,敢问是非何在?[答]不执,则两说皆是;执之,则两说俱非。譬如夫妇共生一子,若两人无心,曰此吾所生也,无伤也;倘夫妇赤面争夺,以为此吾所生也,非汝所生也,则谬矣。



恶道缘由类(十问十答)



[问]鸳鸯鹑鸽,因宿世造淫,故今世为淫鸟。而飞雁丧偶,至死不合,宿世不淫明矣,何以亦堕鸟身?[答]十恶之中,淫其一耳。十恶皆可堕畜生,鸳鸯鹑鸽,从淫业而堕者也;孤雁之报,从他恶而堕者也;如《俱舍论》中说。论云:‘人若造业,当堕畜生,各自差别。就中淫欲盛者,生鸽雀鸳鸯中;嗔恚盛者,生蝮蝎蚖蛇中;愚痴盛者,生猪羊蚌蛤中;骄慢盛者,生虎狼狮子中;掉戏盛者,生猕猴中;悭嫉盛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饿狗中。’



[问]人若造罪,当入畜生胎,此时识得为畜生否?[答]到此不由作主。



[问]云何死后作不得主?[答]现在何曾作得主?同一美色也,淫人见之,爱入骨髓;妒妇见之,恨入骨髓。现在且然,何况身后?



[问]昔有忉利天王,自知寿尽,将入驴胎,至心归依三宝,即时堕胎,复为天帝(详《法句喻经》)。又何以说?[答]此因宿福深厚,故得挽回。不然,则母彘在前,但见美女;屎尿之气,宛若旃檀矣(*檀香)。



[问]世人至众,世事甚繁,若丝毫记录,则积墨如山,且不足用,阎老何苦费此闲心,记此闲事?[答]一切惟心造。心能作天宫,心能作地狱。天宫内院,胜境甚多,然非营造所就,生于中者,自然受乐。地府泥犁,狱具无量,亦非营造所就,生于中者,自然受苦。



[问]生时痛苦,从形体得,死后无形,痛苦谁受?[答]痛在于神,不在于形,若以形得,死人亦痛。



[问]人造恶业,固当重治,但狱卒鬼王,其恶更甚,复有何等地狱报之?[答]若以事论,譬如狱卒奉命笞人,决无更受笞罪之事;若以理论,则阿旁狱卒等(*阿旁:狱卒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皆造业者自心所现。



[问]地狱既有,当使世人各一目击,方可信受。[答]将来目击者,遍处皆是,但恨目击者不能复归耳。



[问]如来以足指按地,大千世界,皆成金色(见《维摩诘经》)。有此神通,盍破十方地狱,使受苦者尽生佛国?[答]大医王能疗恶病,不能救不服药之人。造业者自招恶报,菩萨不能救之而免,犹之贫人枵腹,富者不能代之食而使饱也。



[问]定业既所难免,佛法亦无所用,而经中动称救度无量,何欤?[答]世间一切苦恼,皆由恶业所成,劝人不造恶业,已断苦恼之根,非救度而何?



婚嫁穷源类(八问八答)



[问]淫既为万恶之首,则圣王治世,当有以绝之,而伏羲通媒妁,合二姓之好,何耶?[答]此正所以息天下之淫也。婚礼不设,无论天下男女,必入禽兽之为,而所生子女,亦必致弃而不育。以故开一方便之门,定为婚姻之道,使男子各妻其妻,女子各夫其夫,父母各子其子,守其一而不乱也。



[问]归作合之权于媒妁,何也?[答]恐巧诈者取妍弃媸,开天下之争也。



[问]设问名纳吉请期之礼,何也?[答]恐开后世苟合之途,故多其曲折也。



[问]婚嫁之故,余既知之。男女之道,始于何日?[答]按《起世因本经》,劫初之时,众生皆从光音天下,自然化生,不由母腹。逮食地味既久,形色丑恶,便有筋脉骨髓,分男女之相,而后有淫欲之情,此男女之道所由始也。



[问]儒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制辞亲出俗,极言室家之为害。儒释两途,何以判然若此?[答]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世人根器不一,有佛法不足化,而儒教可化者;有儒教不足化,而佛法可化者。故三教圣人,虽同心协力,不得不分任其事,各立一种门庭,各垂一种教化,名虽三,而实则一也。譬如三大良医,皆欲治病,而病有不同,若三人皆习一业,所济必不能广。又如刀兵劫至,有三大长者,各欲救人出城,若止开一门,所救亦必不广。是故能尽仲尼之道,释迦见之必喜,能尽释迦之道,仲尼见之亦必喜。若谓从吾之教而善,则悦,不从吾之教而善,则不悦,亦不得为佛,不得为圣矣。隋李士谦曰:‘三教如三光也,岂可缺一哉?’(出《隋书》)后人议论纷纷,徒形其隘耳。



[问]或疑羲皇诸圣,皆是大菩萨应化,不识有诸?[答]或亦有之。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良冶之子,必学为裘。佛教有权有实,有渐有顿。离欲出家,实教顿教也;配合两姓,渐教权教也。譬之不能持斋者,先劝之食三净肉耳。三教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也。



[问]天下人人绝欲,百年后无复人类,奈何?[答]此等浊世,男女二十不嫁娶,则相窥相从矣,安得人人绝欲?只如足下自反,恐亦不能,况其他乎?渔人一日不捕鱼,遂患舟楫之不通,是杞老忧天坠矣。



[问]设或有之,奈何?[答]果尔,则一切世间,皆如诸天化生,不由胎狱。



忏悔往生类(七问七答)



[问]已造淫业,欲除其罪,当于佛前忏悔乎?抑从自心忏悔乎?[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前忏悔,不碍自心忏悔,自心忏悔,不碍佛前忏悔。



[问]今世所犯淫业,固当忏悔以消除,若过去世中所犯,涉于渺茫,何须忏悔?[答]吾等旷劫以来,至于今日,凡系四生六道之身,一一受过无量;凡系罪大恶极之事,一一造过无量。若忏悔今生,而不及宿世,岂非去草留根耶?



[问]善恶因果,父子不能相代,忏悔一身之业,犹恐不暇,并代四生六道忏悔,迂孰甚焉?[答]但求自利,不思利人者,凡夫之见。未求自度,先欲度人者,菩萨之心。禹稷己溺己饥,孔子老安少怀,范子先忧后乐,其揆一也。



[问]淫欲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断。但出世之法,乃身后事耳,晚年修习,未为迟也。[答]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晚年而后修习,是犹饥而耕田,渴而凿井矣。况得至晚年者,目前岂数数见哉?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问]末世众生,贫苦殊甚,佛国楼阁宫殿,皆七宝庄严,何其苦乐之不均哉?况佛视众生等于一子,何不分惠十方,使一切共用其乐乎?[答]苦乐天渊,现在之果,而所以致此者,过去之因。往昔因中,举世皆造杀业,菩萨独尚慈悲;举世皆耽色欲,菩萨独修梵行;举世皆事贪吝,菩萨独爱布施。作善作恶,既有天渊之别,各各不能相代,则受乐受苦,亦有天渊之别,各各不能相代。譬如舜目重瞳,较之双眸而有余;瞽瞍(*舜之父)盲视,拟于独眼而不足;舜虽大孝,岂能以己之有余,补其亲之不足哉?



[问]土阶茅舍,乃见尧舜之仁;琼室瑶台,适形桀纣之恶。佛既观三界为牢狱,何必借七宝以庄严?[答]一则是万姓之脂膏,一则是三生之福果。二者合观,拟非其类。



[问]佛国清净庄严,固万倍于尘世,但经中所言,未免形容太过。若皆信之,不几近于荒唐乎?[答]人所信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耳目心思。耳目不及之处,犹谓荒唐,况心思不及者乎?譬如蚯蚓但知尺土中食泥之乐,不知苍龙跃于大海,突浪冲波;亦如蜣螂,但知粪壤内转丸之乐,不知大鹏扶摇九万里,风斯在下。



如来应化类(七问七答)



[问]世人产育,必由阴道,菩萨入胎,必从右胁,何也?[答]凡夫有欲,故由产门,菩萨无欲,故从右胁。



[问]三界至尊,莫如天帝,而如来降生,四王忉利天子,皆恭敬奉承,得毋故为此言,以张大其说乎?[答]经称六道,诸天亦在其中。世人观之,以为尊而无对;佛眼视之,同为未出世之凡夫。故如来每一说法,无量帝释天王,皆恭敬礼拜,听受妙义。略言之,如《华严经》云:‘尔时天王,遥见佛来,即以神力,化作宝莲华藏狮子之座,百万层级,以为庄严。百万天王,恭敬顶礼。’《般若经》云:‘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大宝积经》云:‘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诸天子等,虚空散花;供养如来。’《莲华面经》云:‘帝释天王,见世尊已,即敷高座,顶礼佛足。’《梵网经》云:‘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大乘戒。’《圆觉经》云:‘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贤愚因缘经》云:‘帝释侍左,梵王侍右。’《普曜经》云:‘梵王侍右,帝释侍左。’《造像经》云:‘梵王执白盖在右,帝释持白拂侍左。’《法华经》云:‘是诸大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如是之类,不胜屈指。若如来福德,仅等诸天,则经中不敢说此大言,而梵王帝释,岂容此等经典流通哉?



[问]《玉皇经》载:天帝说法,佛来听受。然则非欤?[答]如来经典,佛口亲宣。阿难结集,一言不妄。《玉皇经》者,出于后人之手,非玉帝降鸾之笔。虽其所言,不失尊崇玉帝之意,然未知所以尊矣。且尔亦闻佛教之大乎?合古今福德最厚之人,不如四王天一天人;合四王福德最厚之人,不如忉利天一天人;玉帝者,忉利天之王也。忉利而上,展转相胜,至他化天,为欲界,有四重阶级;他化而上,展转相胜,至色究竟天,为色界,有十八重阶级;色究竟而上,展转相胜,至非非想天,为无色界,有四重阶级;总为未出世之凡夫。若出世圣流,有声闻小乘,自须陀洹,至阿罗汉,有四重阶级;又上之,有缘觉、独觉;又上之,则菩萨位中,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有数十重阶级;又上之,得入初地,自欢喜地,至法云地,又有十重阶级;然后位臻等觉,为补处之尊,将成佛矣。佛为无上大法王,以其无有得而更上也。岂有玉皇说法,反来听受者乎?莲大师《正讹集》中,辨之甚详。



[问]如来降诞,既在周昭王时,则佛法在天竺国,已将五百年矣,孔子何以不闻其概?[答]孔子已微闻其略矣。昔太宰问孔子曰:‘夫子圣者欤?’孔子曰:‘圣则某弗敢。’又问三王五帝,孔子皆不对。太宰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间,曰:‘某闻西方有大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出《列子·仲尼篇》)。安得谓不闻哉?



[问]佛教至汉明帝时,方传东夏,孔子何由而知?[答]如来降生,此间已有其兆。昭王二十六年(坊本作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日有重轮,五色祥云,入贯太微,遍照西方,大地震动,池井泛溢。王命太史苏由筮之,得干之九五。由曰:‘西方有圣人降诞耳,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命镌石记之,置之南郊祠前(出《周书异记》及《白马寺碑记》)。则孔子所言,盖有自矣,但教未东来,言之略耳。



[问]六经所言,方可为据,《列子》之书,何足信乎?[答]孔子生平所言,传于后世者,百千中之一耳,安保其尽载六经乎?列子,学孔子者也,去圣未远,其言必非无据。何由知数百年后,有佛法至此,而预为之地乎?且何以不言他方,而独指西方乎?



[问]上古无佛,人颂升平之化;后世有佛,反成叔季之风。其教亦何益于人国也?[答]诸佛降生,正因救度浊世,譬如因暗而设灯,非因设灯而始暗也。乱天下者,皆凶暴淫虐,最不信佛之人,曾见有断酒戒荤,而杀人行劫,栖身寺院,而弑君篡夺者乎?刘宋文帝曰:‘若使率土皆感佛化,朕则坐致太平矣。’(出《宋书》)。唐太宗序《三藏圣教》,极意尊崇,谓侍臣曰:‘佛教广大,莫极高深。’玄奘法师示寂,高宗曰:‘朕失国宝矣。’哭之至恸,辍朝五日。玄宗闻神光师之论,叹曰:‘佛恩如此,非师莫宣,朕当生生敬仰。’宋朝太祖、太宗,真、仁、高、孝,无不归心佛门,精研大法,或驾临佛宇,或问道禁中。(事迹见于唐宋史、《稽古略》、《文献通考》、《北山录》、《郑景仲家集》等书)。所以古今来明智之人,类多归向,深信禅学。有所悟入者,略言之,如许玄度(询)、刘遗民(程之)、周道祖(续之)、雷仲伦(次宗)、宗少文(炳)、沈休文(约)、宋广平(璟)、王摩诘(维)、王夏卿(缙)、杜黄裳(鸿渐)、白乐天(居易)、李习之(翱)、裴中立(度)、裴公美(休)、吕圣功(蒙正)、李文靖(沆)、王文正(旦)、杨大年(亿)、尹师鲁(洙)、富郑公(弼)、文潞公(彦博)、杨次公(杰)、王敏仲(古)、赵清献(抃)、周濂溪(敦颐)、邵尧夫(雍)、张安道(方平)、黄鲁直(庭坚)、陈莹中(瓘)、张无尽(商英)、张子韶(九成)、张德远(浚)、王虚中(日休)、冯济川(楫)、吕居仁(本中)、刘屏山(子翚)、李汉老(邴)等是也。敬佛法而明佛理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羊叔子(祜)、王茂宏(导)、谢安石(安)、何次道(充)、王逸少(羲之)、王文度(坦之)、谢康乐(灵运)、褚季野(裒)、萧时文(瑀)、房乔年(玄龄)、杜克明(如晦)、魏元成(征)、虞伯施(世南)、褚登善(遂良)、颜鲁公(真卿)、李太白(白)、李邺侯(泌)、柳子厚(宗元)、李浚之(渤)、寇莱公(准)、范文正(仲淹)、韩魏公(琦)、杜祁公(衍)、曾明仲(公亮)、二苏兄弟(轼、辙)、吕晦叔(公著)、汪彦章(藻)、李屏山(之纯)、张敬夫(栻)、吕东莱(祖谦)、刘静斋(谧)等是也。近代名德尊信者,若赵松雪(孟俯)、宋景濂(濂)、周恂如(忱)、徐大章(一夔)、罗念庵(洪先)、唐荆川(顺之)、赵大洲(贞吉)、陆平泉(树声)、陆五台(光祖)、殷秋溟(迈)、薛君采(蕙)、王弇洲(世贞)、宗子相(臣)、邓定宇(以赞)、冯具区(梦祯)、虞长孺(淳熙)、袁玉蟠兄弟(宗道、宏道、中道)、陶石篑兄弟(望龄、奭龄)、焦漪园(竑)、黄慎轩(辉)、王宇泰(肯堂)、钟伯敬(惺)等。卓然称盛,若白沙(宪章)、阳明(守仁)二公,为道学宗主,而立言皆契禅门宗旨,得其传者,若王龙溪(畿)、罗近溪(汝芳)、周海门(汝登)、杨贞复(起元)等,益深究大法。噫!佛法苟非最上真乘,有补王化,安得昔贤如是钦奉乎?(事迹散见于二十一史及,各文集各语录)。戒淫之士,愿回欲海之狂澜,诚不可不留心于此也。







劝善之书,展卷而令人攒眉者,其书必不传;展卷而令人鼓掌者,其书亦必不传。何则?一失之深,一失之浅也。吾师是集,意在戒淫,而复惓惓于生死之际,疑其过深矣。然于平旦时,取生死之说自问焉,则人人不能免也。挟不能免之心,复取是书,反覆玩味,而后知其学识之宏,菩心之切也,而后攒眉者皆鼓掌也。现在纸贵洛阳,他年再光梨枣,可遥卜已。 虞山门人陈圣来氏拜识。



内典字义译注



卷一



三途:即三恶。



优填王:梵语邬陀衍那,此言出爱。亦云优陀延,即优填王也。○凡言梵语者,皆天竺国之语也,劫初皆梵天遗种,故称梵。



婆罗门:此云净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详《长阿含四姓经》。



八关斋:即八戒也。在家者皆可受,期止一日一夜,欲日日持,须日日受,受则不可破。若能上品持,虽一日一夜,亦决定生天。



罗汉:具云阿罗汉有三义:一杀烦恼贼,二不受后有,三应受人天供养。



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



舍利:此云骨身,亦云灵骨,四圣皆有之。形色不定,灵异无方,水火金石,皆不能损。



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言觉有情,同佛修证之谓觉,无明未尽之谓情。又有情,指众生言,菩萨以斯道觉斯民,故云觉有情。



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涅槃:此云灭度,得寂灭乐,度生死苦。又涅曰不生,槃曰不灭。不生不灭,名为涅槃。



毯:音迭,其花可织为布,高昌国草木,罽宾国木本。



恒河:具云恒伽,亦名殑伽,此云天堂来,其河近舍卫国。



菩提:此言觉。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三宝:佛、法、僧也。三宝六义详《宝性论》。



正觉:梵语三菩提,此言正觉。登佛之果,名成正觉。



阿阇世:此言未生怨,瓶沙王之太子。



北俱卢洲:在须弥山北,其洲人民,寿皆千岁。念衣得衣,思食得食,命终生天。



祇园:只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长者所买之园,具云祇树给孤独园,今特省文耳。



精舍:佛僧住处也。



比丘:此言乞士。乞法于佛,以资慧命。乞食于世,以养色身。又云破恶、怖魔。



转轮圣王:轮王有四种,金轮王,王四天下;银轮王,王三天下;铜轮王,王二天下;铁轮王,王一阎浮提。



八难: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边地、五长寿天、六诸根不具、七生邪见家、八生于佛前佛后。有以北俱卢洲为长寿天者,谬也。观《大般若经》,较量《寿命经》,可见。



如来:梵语多陀阿伽度,此言如来,佛十号中之一。



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言能仁;梵语牟尼,此言寂默。谓德能仁济群类,道尚寂默无为也。佛,觉也。



天竺:即佛降生之国,亦名印度,亦名身毒,乃阎浮提之正中。先佛出世,皆在于此,周围九万余里,三面距海,北背雪山,东至震旦国,南至金地国,西至阿窬遮国,北至小香山,各五万八千里。其国于夏至午刻,用土圭测之,四面无影,其余一切国土,皆有影。



净饭王:梵语阅头檀,此言净饭,或云白净,佛之父王,迦维罗卫国主也。



摩耶夫人:具云摩诃摩耶,此言大术,或云大幻。谓能以大幻术,母诸佛也。



波罗叉:亦云毕利叉,此言无忧。



四大天王:北,多闻天王;东,持国天王;南,增长天王;西,广目天王。



忉利天王:即帝释天主,释提桓因也。《涅槃经》,别有十一名。



毗首羯磨:此云种种工业,西土工巧者,多祭此天。



三十二相:足下平满有千辐轮相。手足柔如兜罗绵。足指纹同绮画,圆满纤长。足跟与趺相称,光润高满,双□渐次纤圆。双臂垂膝。阴藏有梵相。毛孔绀青宛转。发皆右旋。肤不沾水。身皮金色晃耀。手足肩颈七处充满。肩项殊妙。膊腋充实。容仪洪满。体相端严。身量悉称。威容广大,如狮子王。常光面各一寻。四十齿齐密白如珂雪,四牙锋利,得味中上味。舌相净薄,能覆面轮至于发际。梵音和雅,远近等闻。眼睫绀青齐整,鲜白红环。面如满月。眉相皎净如天帝弓。眉间有白毫相。顶上高显,周圆犹如天盖。



八十随形好:详《华严》、《大般若》、《三昧海》等经。



耶输陀罗:此云名闻,移施长者之女,悉达太子之妃,罗侯罗之母。



瞿夷:此云明女,舍夷长者之女,《十二游经》及《释论》皆云是太子正妃,耶输陀罗为次妃。



鹿野:释长者之女,太子第三妃也。



波旬:亦云波卑夜,此云极恶,魔王名也。



三昧:此言正定,拣非邪定也。亦云正受,不受诸受,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名曰正受。



六天:四王天,至他化天也。详在后。



阿难:此云庆喜,亦云欢喜,生于佛成道日,故名。乃斛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



拘睒弥国:亦名侨赏弥,中天竺国之境。



摩因提:长者名。



摩邓女:摩邓,摩邓伽母也。摩邓女,即指摩邓伽。



目连:具云目犍连,此言采菽氏。



沙弥:此言息慈,息世染欲,慈济众生也。



安陀:近天竺之国。



优婆塞:又云邬波索迦,此言近事男,谓亲近比丘而承事故。亦云邬波萨哥,此言善宿男,谓虽在家,而男女不同宿也。



拘尸那城:此言角城,其城三角故。



迦叶佛:此云饮光,释迦佛之师,贤劫千佛中,第三尊佛也。



卷二



八王: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八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



比丘尼:此云乞士女。



优婆夷:又云邬波斯迦,此言近事女,谓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亦云乌波萨吉,此言善宿女。



鸠摩罗什:此言童寿,天竺人,龟兹王甥也。苻坚建元九年,太史奏有德星现外国,故迎至此。



茶毗:亦云阇维,焚化也。



三藏:经、律、论。



浮屠:此云高显,佛塔也。



弥勒:此言慈氏,姓也。继释迦而成佛,详《弥勒下生成佛》等经。



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般泥洹:即般涅槃也,见前。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三长斋月:正、五、九。



行者:修行之人也。



四大:地、水、火、风也。有内外四大。以人身言,骨肉为地,精血为水,暖气为火,运动为风。



天眼:天眼,五通中之一通,其间广狭不等,有外道天仙之天眼,有声闻缘觉之天眼,有菩萨与佛之天眼。



摩登:具云摩登伽,此言本性。淫女也。后于楞严会上,闻法悟道,出家,名性比丘尼。



优钵罗:此云青莲花,非优昙钵罗也。优昙钵罗,树名,此云灵瑞,其树有实无花,若佛出世,或转轮王出世,此花方开。



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乃色究竟天之王也。梵语阿迦尼吒,此云窒碍究竟,又云色究竟,乃色界之顶天也。



阎浮提:具云阎浮那提,树名也。此言胜金,树下有金,故以名树。又因洲有此树,故以名洲。即南瞻部洲也,其地七千由旬。



郁单越:此言高出,亦云胜处,即北俱卢洲也,其地十千由旬。



瞿陀尼:亦云瞿耶尼,此言牛货,即西牛货洲也,其地八千由旬。



弗婆提:亦云毗提诃,亦云弗于逮,此言胜,即东胜神洲也,其地九千由旬。



须弥:具云须弥卢,此言妙高,四宝所成曰妙,耸出众山曰高。在四大天下之中,其高十六万八千由旬,半出海水上,半藏海水下,顶有忉利天宫,日月行于出水上山之半。



娑婆:又云娑诃,又云索诃,此言堪忍,即释迦应化之土,大千世界之总名也。



四天王:欲界第一天也,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宫殿邻于日月。



忉利天:梵语忉利,此言三十三,在四王天之上,帝释居中。四面有三十二位小天子,为内辅臣,合成其数,非自下而上之三十三也。



夜摩天:具云须夜摩,此言善时分,在忉利天之上。



兜率天:具云兜率陀,此言妙足,在夜摩天之上。



化乐天:梵语须涅密陀,此言化自乐,在兜率天之上。



他化自在天:梵语婆舍跋提,此言他化自在。在化乐在之上,乃欲界第六天也。此上欲色二界中间,有魔身天作王,王于欲界,方为欲界顶天。



由旬:亦云由延,亦云踰善那,乃轮王巡狩一停之舍,犹此方之驿,有作十六里者,有作三十里、四十里、六十里、至八十里者。



甄叔迦:此言赤色。



阿弥陀佛:梵语阿,此言无。梵语弥陀,此言量,以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福德无量故。



三千大千世界:千日、千月、千须弥山,乃至千梵世天,名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实则一大千也。



摩尼:正云末尼,此言离垢。



八功德水: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能除饥渴、八长养诸根。



卷三



七趣:《楞严经》以仙道合之六道,名为七趣。



三兽:象、马、兔。



梵王:是娑婆世界之主。



铁围:梵语斫迦罗,此言轮山,亦云铁围山,在四洲之外。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五阴:色、受、想、行、识。



声闻:闻四谛声教而得证果,名曰声闻。



九品往生: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共成九品也。义详《观无量寿佛经》。



十恶:身三恶,口四恶,意三恶也。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两舌、恶骂。意,贪、嗔、痴。



泥犁:地狱也,此言无有,言无有乐处,无有赦处也。



阿旁:狱卒也,此言无慈。



光音天:语言之时,口出净光,名光音天。色界二禅天之顶,劫火至时,此天首免其灾。



地味:劫初地上所生之物也,状如煎热乳,味若细蜂蜜。



四生:胎、卵、湿、化。



梵行:持戒绝欲,名修梵行。



三生:即三世。



阿修罗:此云无端正,男丑女端正故,亦云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故。亦云无酒,酿酒不成,嗔心誓断故。



十八梵天:即色界天也,在欲界之上,已断情欲,故称为梵。十八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义详《楞严经》八九卷。



十六大国:皆天竺附近之国也,如央伽、摩竭提等。



二十八天王:欲界六,色界十八,无色界四。



非非想天:无色界极顶天也。



须陀洹四重阶级: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诸法眼净,得预圣流也。合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有四重阶级。



缘觉: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得悟道,故名缘觉。



独觉:出无佛世,独自觉悟,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为独觉。



十信: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



十住: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



十回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



欢喜地十重阶级:即十地也,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补处之尊:梵语阿惟颜,此云一生补处,言一来降生,即当成佛也。



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四念处颂(附)



不净观颂(并叙)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并以警世云。



死想(先作此观,为下九想张本):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堕泪,谁解反思量?



胀想:记得秾华态,俄成□胀躯。眼前年少者,容貌竟何如?



青瘀想:红白分明相,青黄瘀烂身。请君开眼看,不是两般人。



坏想:皮肉既堕落,五藏于中现。凭君彻底看,何处堪留恋。



血涂想:无复朱颜在,空余殷血涂。欲寻妍丑相,形质渐模糊。



脓烂想:腐烂应难睹,腥臊不可闻。岂知脓溃处,兰麝昔曾熏。



啖想:羊犬食人肉,人曾食犬羊。不知人与畜,谁臭复谁香?



散想:形骸一已散,手足渐移置。谛观妩媚姿,毕竟归何处?



骨想:本是骷髅骨,曾将诳惑人。昔时看是假,今日睹方真。



烧想:火势既猛烈,残骸忽无有。试看烟焰中,著得贪心否?



前诗粗示端绪,尚未谛审观察,复作五言律,以广之。



死想:所爱竟长别,凄凉不忍看。识才离故体,尸已下空棺。夜火虚堂冷,秋风素幔寒。劝君身在日,先作死时观。



胀想:风大鼓其内,须臾□胀加。身如盛水袋,腹似断藤瓜。垢腻深涂炭,蝇蛆乱聚沙。曾因薄皮诳,翻悔昔年差。



青瘀想:风日久吹炙,青黄殊可怜。皮干初烂橘,骨朽半枯椽。耳鼻缺还在,筋骸断复连。石人虽不语,对此亦潸然。



坏想:肌肤才脱落,形质便遭伤。瓜裂半开肉,蛇钻欲出肠。枯藤缠乱发,湿藓烂衣裳。寄语婵娟子,休将画粪囊。



血涂想:一片无情血,千秋不起人。淋漓涂宿草,狼藉污埃尘。莫辨妍媸相,安知男女身。哀哉痴肉眼,错认假为真。



脓烂想:薄皮糊破纸,烂肉弃陈羹。脓血从中溃,蝇蛆自外争。食猪肠易呕,洗狗水难清。不是深憎恶,何由断妄情?



啖想:尸骸遭啖食,方寸少完全。不饱饥鸟腹,难干馋狗涎。当年空自爱,此日有谁怜。不若猪羊肉,犹堪值几钱。



散想:四体忽分散,一身何所从。岂唯姿态失,兼亦姓名空。长短看秋草,秾纤问晚风。请君高著眼,此事细推穷。



骨想:皮肉已销铄,唯余骨尚存。雨添苔藓色,水浸土沙痕。牵挽多虫蚁,收藏少子孙。风流何处去,愁杀未归魂。



烧想:烈焰凭枯骨,须臾方炽然。红飞天际火,黑透树头烟。妄念同灰尽,真心并日悬。欲超生死路,此观要精研。



四念处颂(并叙)



佛垂涅槃,嘱诸比丘,依四念处住,如佛无异。今时丁末法,正念者少,顾此法门,何人修学?岂惟不思其义,抑亦未识其名,可胜叹耶!余山居无事,读《涅槃·遗教品》,因取其意,以入声律,俾歌咏者,正念增长,妄心息灭,置诸座隅,日以自警,并不忘遗诫云。



观身不净:一兴颠倒想,遂有幻缘身。脓血常交凑,腥臊每具陈。纸粘皮裹肉,藤绊骨缠筋。毛覆丛丛草,虫居比比邻。内藏惟臭秽,外饰但衣巾。四大元无实,诸根岂有真。语言风自响,动转气相循。强号为男女,虚名立主宾。百年三尺土,万古一堆尘。贵贱空回首,贤愚共怆神。徒生复徒死,谁识本来人。



观受是苦:众苦从何起,深知受者情。顺违才领纳,取舍便纵横。有盛衰还至,无荣辱不成。怨从亲里出,哀是乐中生。王谢家何在,曹刘国已倾。悲欢几场梦,胜败一棋枰。事与心违背,贫将病合并。钱神呼不至,穷鬼送难行。戚戚终何益,悱悱漫不平。无求卑亦贵,知足欠还盈。若悟真空理,忧欣何处萌。



观心无常:妄心无著处,体相竟如何?闪闪风中烛,摇摇水上波。一家门户别(六根),六个弟兄多(六识)。扰扰各驰竞(如眼逐色,耳逐声等),纷纷总不和(如眼不与声和,耳不与色和等),青黄俄改换(眼识无常),动静屡迁讹(耳识无常)。臭别香随到(鼻识无常),甜来淡又过(舌识无常)。炎凉易翻覆(身识无常),好恶每偏颇(意识无常)。境灭心安寄,情忘智亦孤。掀翻五欲窟,捣尽六根窝。劫贼归王化,飞禽出网罗。何当悟常住,诸妄尽消磨。



观法无我:诸法从缘起,初无我主张。因缘有生灭,念虑遂低昂。欲得翻成失,求闲反遇忙。畏寒冬不辍,苦热夏偏长。贫忆富时乐,老追年壮强。有谁憎顺适,若个好危亡(得失闲忙冷热等,皆从缘生,不因我有)。自在方为主,迁流岂是常。离根念何起,无识境还忘。内外无些子,中间有底藏。六窗虚寂寂,一室露堂堂。但得尘劳尽,居然大觉王。







四、西归直指


西归直指卷首—像赞传图

西归直指卷一—净士纲要

西归直指卷二—疑问指南

西归直指卷三—启信杂说

西归直指卷四—往生事略

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附)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附)



怀西居士遗像







像赞



昆山安士先生,所著数种书,尔旦读而受其益者,诚非浅鲜矣!昔世尊为半偈故,犹舍身供养。若先生之恩,尔旦则茫然不知何以报也。汪子石心,以绘像索题,惊喜瞻礼之余,敬为四言二十韵,不足道先生之万一,惟欲推广著书之意,重为结往生净域之缘,想先生在紫金台中,当遥为一笑尔。 道光庚子季冬朔后一日 (虞山 )张尔旦(眉叔)



维大居士,生康熙时。辩才无碍,能以法施。笔舌并用,霆掣电驰。三教典籍,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悉诵悉知。云涌其气,澜翻其词。为如来使,作大导师。嗟嗟末法,众生愚痴。苟非菩萨,孰吼同狮?没归安养,我生讵迟。著述万言,启发是资。昔闻论说,今瞻逸姿。筇笠西行,飘然雪髭。我于弟子,淑则称私。稽首涕泣,名同佛持。凡我同志,敬而仰之。此虽图像,因缘在兹。彼有愿力,难可议思。绘形所现,涌莲花枝。孰能顶礼,摄受以慈。亿众咸趋,西方宝池。



脱屣归安养,高风说至今。著书同佛偈,爱物寓婆心。身已超尘远,情还度世深。图摹遗像在,咳唾有余音。 (古吴)朱兆庚(吟白)



性月妙明,人人具足。矢诚积修,憬然先觉。一尘不染,在俗超俗。仰止居士,鹿城尊宿。运大悲心,造无量福。前摄龙舒,后引尺木。巍巍金台,独标高躅。普愿大千,脱离垢浊。善果圆时,同生极乐。 (元和)邱洪业(幼迟)



爱河流日深,苦海浪日溅。哀哉阎浮提,五浊习难变。维公起鹿城,独矢菩萨愿。手撰四种书,字字寓惩劝。譬如暗室中,光明烛流电。又如坠悬崖,援手垂白练。自度并度人,悲悯婆心现。一朝善果成,莲台金百炼。后生失准绳,私淑空怀念。贤哉石心翁,公裔访求遍。惊喜得真容,临摹妙手倩。余生亦苦晚,道貌无从见。则效具素心,披书如觌面。况今睹此图,顶礼生依恋。再拜默致词,愿借津梁便。接引娑婆众,共登不退转。 (元和)朱兆杓(薇卿)



三复先生书,再拜先生像。仁言利以溥,道貌睟而盎。多生菩萨行,一现居士相。出入儒佛间,究竟归安养。可怜阎浮提,生死苦流浪。遗书满人间,振若天鼓响。我生恨已晚,未及侍几杖。卌(*四十)年鹿城道,徒切高山仰。敬爇一瓣香,翘勤礼华藏。娑婆愿回入,度众生无量。 (笠水)邱孙锦(画堂)



居士是吾乡先生,高山在望敬仰止。吾乡文笔秀玉峰,近代名人接踵起。庄渠理学得真传,柏庐继之各具体。文章独数归震川,考据亭林贯经史。居士更通儒佛关,觑破性命了生死。著书二种戒杀淫,当头一喝声震耳。度此众生出迷津,后举西方路直指。一心念佛向乐邦,十万亿土近如咫。七宝池内莲花开,笑语家人佛来矣。我生已后六十年,恨不亲见如来使。究竟私淑别无他,出世因缘在乎是。居士自号曰怀西,我之怀兮在居士。 (昆山)方步瀛(小湘)



现居士身,为法施者,龙舒而后,唯我先生。彼劝净土,开化初机,以欲钩牵,令入佛智。先生直指,三根均被,因缘譬喻,乃住其中。汪子深心,绣像供养,为告世人,各各敬信。 (吴县)周孝垓(心香)



善知识,大菩萨。冠儒巾,说佛法。扶木叉,戒淫杀。三乘教,意深括。将身心,奉尘刹。宏持名,扬莲宗。鲁阳戈,日再中。读公书,如见公。拜公像,道气充。前龙舒,后尺木。公中立,三鼎足。象教衰,公等作。息邪说,振颓俗。我后公,已百年。瞻遗像,抚遗编。心悲喜,涕泗涟。公怀西,我亦然。愿加被,公瓣莲。 (方外)释祖观(觉阿)



一榻茶烟扬鬓丝,几年故步笑蝇痴;而今了却周何累?长向寒林礼导师。 (东泖)朱大韵



曩读先生集,时怀尚友情;仁言沾庶物,确论醒群盲。像喜今朝睹,心应夙世倾;他年清泰国,翘首望相迎。 (杭州)冯旭升



一纸传图像,欣然见我师。后尘怀景仰,素志愿西驰。阐教遗书在,苏民奏议垂。焚香瞻道范,矍铄现庞眉。丝绣久成想,真容仔细看。迷津传宝筏,末劫挽狂澜。趋步摹犹易,顽廉感独难。十年酬宿愿,弁首付雕刊。(余于十年前,识公之玄孙,少蓉茂才,得此遗稿。又于汪石心丈处,临摹遗像。未几,少蓉物故。余拟将此稿付梓,久而不果。今始得汪心持、沉济之,助赀排印)。 (仁和)胡珽(挺臣)



果遂怀西愿,花开万劫春。垂慈拯民物,普利到天人。幻梦怜谁觉,迷途许问津。如公山海度,拟议总涓尘。尚有遗文在,刊行敢自怡。辨才雄不碍,潜德耀非迟。笔墨从心写,烟云向腕随。一编三复读,莲种定含滋(校印遗文工竣,敬题二律)。  (古吴)汪凤章(心持)



悲猛极矣,如从吾佛世尊金口宣扬,而得六种为之震动。   汪大绅



周安士居士传



周梦颜,一名思仁,字安士,昆山诸生也。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怀西居士。尝以众生造无量罪,唯淫杀二业,实居大半,因著戒杀戒淫二书。其戒杀书名《万善先知》,言多恳切深痛。自言每过一切神祠,必祝愿云:‘唯愿尊神,发出世心,勿受血食,一心常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中间若杀一小鱼虾,乃至家中眷属,若有一人伤蚊蚁,唯愿尊神是纠是殛,迅雷击碎所著书板;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临河见鱼,仰面见鸟,不思救度,反萌杀机,亦同此誓;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若梦寐中,见人杀生,不能至心称佛名号,发救度心,而反欢喜赞成其事,亦同此誓。’其戒淫书,名《欲海回狂》,劝诸淫者,先观胎狱,了种种苦,是为息淫原始方便;次观此身,诸虫猬集,宛转游行,食人脑髓,是为初开不净方便;次观男女,脓血涕唾,恶露中满,犹如溷厕,粪秽所都,是为息淫对治方便;次想死人正值仰卧,寒冰彻骨,黄水流出,臭不可闻,遍体生虫,处处钻啮,皮肉渐尽,骨节纵横,乃至冢破骨出,人兽践踏,而我此身,终亦如是;次念《法华》所说因缘,生相、灭相、与不生灭,是为断淫穷原方便;次观自身,在极乐世界,七宝池内莲花之中,莲花开敷,见阿弥陀佛,坐宝莲花,及诸种种庄严瑞相,亦见自身,礼拜供养于佛,作是观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永脱淫阱,是为究竟解脱方便。又著《阴骘文广义》三卷,《西归直指》四卷。乾隆四年正月,与家人诀,云将西归,家人请以香汤沐浴,却之曰:‘我香汤沐浴久矣!’谈笑而逝,异香郁然满一室,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八十四。



西方有十种胜



莲花化生——较之生长胞胎者

相好端严——较之肉躯丑陋者

黄金为地——较之尘沙垢秽者                秽净有天渊之别

衣食自然——较之饥寒冻馁者

宫殿随意——较之创作艰难者

飞行自在——较之革囊多病者                苦乐有天渊之别

善友爱敬——较之怨家会聚者

寿命无量——较之乍生乍死者

永不退转——较之业缘障道者                难易有天渊之别

受记成佛——较之频入三途者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



若人—



富贵——受用现成

贫穷——家累甚小

有子——宗祀得托

无子——孤身自由

子孝——安受供养            —正好念佛

子逆——免生恩爱

无病——趁今健康

有病——切近无常

孤寡——孑然无碍

遇难——遭逢如此



若人—



年老——光景无多

年少——精神清利

处闲——心无事扰

处忙——忙里偷闲

出家——逍遥物外            —正好念佛

在家——知是火宅

聪明——通晓经义

愚鲁——别无所能

学禅——悟得唯心

修仙——求无量寿



念佛九种胜



一、字少易念,不若经咒之难持。

二、随地可念,不必定在佛前。

三、随时可念,不论早晚闲忙。

四、随人可念,不分贵贱智愚。

五、增长福德。

六、消灭重罪。经云: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七、天神恭敬。

八、恶鬼远离。

九、临终往生,必定蒙佛授记。



三界



—欲界六天    ┌初禅三天

—色界十八天  ┼二禅三天

-无色界四天  ├三禅三天

              └四禅九天



四生



卵、胎、湿、化



六道



—天  道

—人  道

—阿修罗道

—地狱道

—饿鬼道

—畜生道



七种不净观



种子不净———从爱欲而生——┐

受生不净———从精血而成  ├在胎不净

住处不净———住脏腑之下  |

所食不净———食胎中之血——┘



初生不净———宛转恶露之中—┐

举体不净———腹中皆藏粪秽  ├出胎不净

究竟不净———命尽终归腐烂—┘



三种人必定往生



《十六观经》云:修习观法者,复有三种人,必定得往生。



一者,孝养父母,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劝进同学。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福庄严,寿命无尽故。

报恩心——父母师长洪恩,唯佛可报故。

恐惧心——若不往生,必受三途业果故。

慈悯心——受苦众生,吾当发心救度故。



九想观



新死想——正直仰卧,寒气彻骨。

青瘀想——三四日后,变作青紫。

脓血想——青紫发溃,尽化脓血。

绛汁想——脓血消糜,流为绛汁。

骨臭想——恶臭熏天,至亲掩鼻。

虫啖想——千万蛆虫,姿意啮食。

筋缠想——肉已销完,惟筋连骨。

白骨想——筋复化尽,仅存白骨。

枯朽想——枯骨渐朽,转复消散。

(吾生将来必定如是,及早觉悟,念佛求生。)



白骨观







(此际一思量,件件带不去。何不早修行,作个西归计。)



七可惜



弥陀有愿,竟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偏惹他家之铁棒。

盆花野草,百计营求,而永无凋谢之宝林,不求托处。

现在身受饥寒,却不思求生于衣食自然之所。

自古皆有死,却未曾算到死归何处。

一廛一宇,拮据经营,不求生于七宝庄严宫殿。

小小疾病,便求医卜,却不愿生永无疾痛死亡之国。

涉水登山,犹欲参访知识,弥陀现在说法,反不亲近瞻依。



玉峰周安士先生著述,传于世者,计有四种。一曰《阴骘文广义》,二曰《万善先资集》,三曰《欲海回狂》,四曰《西归直指》。凡有见者,莫不欢喜信受,以故各处刊板,流通最广。《西归直指》一书,经吴门江铁君删改,非复周氏原制。江君以为《纲要》一卷,撮举王龙舒所辑《大弥陀经》及‘四十八愿’等。今已先将魏译《无量寿经》及二林居士所著论,合刻流行,则《纲要》可以不列。不知周氏此书,全从各家撰集中摘来,若以他本所有者,概不重出,则此书不至删除净尽不止也。今于虞山朱君保之处,得胜莲居士施刻原本,见者庆喜无量,咸谓周君愿力所持,特留此本嘉惠后学也。亟授手民,以复旧观。周君有云:‘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惟冀展转流通,以相传于无穷耳。



光绪十二年春正月,仁山杨文会识。



西归直指卷一



净土纲要



[发明]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怜悯众生,轮回六道,头出头没,受苦无量。故于十方佛土中,指出西方极乐世界,使人知所趋向。而又授以至简便法,使但念彼佛,即便往生,真生死海中大慈航也。吾辈宿福深厚,幸遇此法,不敢仰负如来厚恩,故将大小本弥陀要旨,节录其概,使阅者一览便知,名为《净土纲要》。



阿难启请



大本《弥陀经》云:释迦如来,一日容颜异常,阿难问之。佛言:汝所问者,胜于供养一四天下声闻缘觉,及布施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虽至累劫,犹百千万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因汝所问,而得度脱之道。



[按]观此,则知净土法门,不独人类之梯航,亦诸天诸仙之宝筏。慎莫泛视。



佛土双标



小本《弥陀经》云: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法藏因地



大本经云:无量无数劫前,有世自在王佛出世,化度众生。是时有大国王,往听说法,顿然觉悟,乃舍王位,而往修行,号曰法藏比丘,即今阿弥陀佛是。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大愿,皆为济度众生,乃精进修行,入菩萨地。内则修慧,外则修福。于一切世间,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且复托生于一切众生中,同其形体,通其语言,以施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昆虫,无不欲令其超生极乐。



愿满成佛



大本经云:阿弥陀佛,历大阿僧祇劫,行菩萨行,不计众苦,手中常出一切衣服、饮食、音乐,及最上所须之物,惠施众生,令其欢喜。发无上菩萨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无数百千万亿劫,方得成就从前所发四十八愿,而入佛位。是以十方无量众生,一念归依,遂生其国。



四十八愿



第一愿:我作佛时,刹中无地狱饿鬼禽畜,及蜎飞蠕动之类。



第二愿:刹中无妇女,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来生我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生。



第三愿:我刹中人,欲食之时,七宝钵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



第四愿:我刹中人,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



第五愿:我刹中自地以上,皆有宅宇、宫殿楼阁,池流花树,悉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众生闻是香者,皆修佛行。



第六愿:我刹中人,皆心相爱敬,无相憎嫉。



第七愿:我刹中人,无淫佚嗔怒愚痴之心。



第八愿:我刹中人,皆同一善心,无惑他念。其所欲言,皆预相知意。



第九愿:我刹中人,不闻不善之名,况有其实。



第十愿:刹中人知身如幻,无贪著心。



第十一愿:刹中虽有天人之异,而其形容,皆一类金色,面目端正净好。



第十二愿:我作佛时,假令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尽为缘觉声闻,不能知我之年寿,当若干万亿劫。



第十三愿:假令十方各千亿世界诸天人民,皆为缘觉声闻,一心共计,亦莫知我刹中天人之数。



第十四愿:我刹中人民,寿命皆无央劫,莫知其数。



第十五愿:我刹中人,所受快乐,一如漏尽比丘(*漏尽,没有烦恼)。



第十六愿:我刹中人,住正信位,离颠倒想,远离分别,诸根寂静,所止尽般泥洹(*般泥洹:即涅槃)。



第十七愿:我作佛时,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



第十八愿:刹中人尽通宿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事。



第十九愿:刹中人,尽得天眼,见百千亿那由他世界。



第二十愿:刹中人尽得天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悉能受持。



第二十一愿:刹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众生心念。



第二十二愿:刹中人尽得神足,于一念顷,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世界。



第二十三愿:我作佛时,名闻十方无数世界,诸佛称我功德,及国土之胜。诸天人民,乃至蜎飞蠕动,闻我名号,慈心喜悦者,皆令来生我刹。



第二十四愿:顶中光明绝妙,胜于日月百千万倍。



第二十五愿:我作佛时,光明照无数天下。诸天人民,乃至异类,见我光明,皆慈心作善,来生我国。



第二十六愿:众生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过诸天人。



第二十七愿:十方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欲生我刹,我现其前,引为不退菩萨。



第二十八愿:十方世界天人,闻我名号,烧香散花,饮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



第二十九愿:十方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三十愿:十方世界众生,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寿终不经三恶道,得生我刹。



第三十一愿:十方天人,闻我名号,五体投地,喜悦信乐,修菩萨行,常为诸天世人之所敬。



第三十二愿:十方无央数世界女人,闻我名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不复为女。



第三十三愿:生我刹菩萨,一生将补佛处。若其本愿,欲往他方,摄化众生,我以神力,助其修种种行愿。



第三十四愿:刹中人欲生他方者,如其愿,不堕恶道。



第三十五愿:刹中菩萨,以香花幡盖,真珠璎珞,种种供具,往无量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



第三十六愿:刹中菩萨,欲以万种供具,供养十方无央数佛。供养众具,自然在前。



第三十七愿:刹中菩萨,受持经法,必得辩才智慧。



第三十八愿:刹中菩萨,辩才智慧,不可限量。



第三十九愿:刹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金刚那罗延力:身体像金刚那样坚硬,力量像那罗延神那样强大。那罗延,天上力士之名),身皆紫磨金色,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第四十愿:我刹清净,照见十方无量世界,菩萨欲于宝树中,见十方一切佛刹,即时应现。



第四十一愿:刹中菩萨,虽少功德者,皆知见道场树。



第四十二愿:刹中一切万物,皆严净光丽,形色殊特,虽得天眼,不能辨其名数。



第四十三愿:刹中欲得闻法,随其志愿,自然得闻。



第四十四愿:刹中菩萨、声闻,顶中皆有光明,说经行道,无异于佛。



第四十五愿:他方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得清净解脱三昧,供养不可思议诸佛。



第四十六愿:他方菩萨,皈依精进,皆得普等三昧。



第四十七愿:他方菩萨,皈依精进,即得不退转地。



第四十八愿:他方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即得至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于诸佛法,永不退转。



佛言:尔时法藏比丘,于彼佛所,发斯弘誓。应时大地震动,天雨宝花,以散其上。空中赞言,决定成佛。



如来得名



小本经云: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堂宇宝池



大本经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皆自然七宝,相间而成。复有七宝,以为楼观栏楯,胜于此世界中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其余菩萨声闻,所居宫殿,亦复如是。彼诸天及人,衣服饮食,微妙音乐,随意而现。所居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悉化现而成。然其宫宇,有随意高大,浮于空中者;有不能随意高大,止在宝地者;由其前世求道时,德有厚薄故。止有衣服饮食,则皆平等。宫宇内外,复有自然流泉,及诸池沼。若一宝二宝成者,其底沙亦以一宝二宝;如黄金池者,底白银沙;水晶池者,底琉璃沙。若三宝四宝,以及七宝成者,其底沙亦如是。池中皆八功德水,清净香洁,味如甘露。其间复有百种异花,枝皆千叶;光色既异,香气亦异,芬芳馥郁,不可胜言。



天乐雨花



小本经云: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襟,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经行:在一定地方围绕行走,其目的在于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



池岸花树



大本经言:诸宝池岸,有无数旃檀香树,吉祥花果,香气流布。又有各色莲花,弥覆水上,又有七种宝树行列,其纯一宝树者,根茎枝叶花果,皆以一宝。二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果,亦以二宝。如是行行相值,枝枝相准,花花相顺,果果相当,乃至周遍世界,不可胜视。



树网宣音



小本经云: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德水香花



大本经言:生西方者,若入七宝池中,澡雪形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至腰、至颈,亦复如是。调和冷暖,无不顺适。既出浴已,各坐莲花之中,自然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或作音乐。吹诸宝花,皆成异香,散诸菩萨声闻大众之上。极目明丽,花香无比。及至小萎,自然乱风吹去。大众有欲闻法者,有欲闻音乐者,有欲闻花香者,有皆不欲闻者,各如其意,不相违忤。



鸟宣偈颂



小本经云: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又云: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五根: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法是生起圣道的根本,固比称‘根”。五力:五根坚固所发出的力量,包括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菩提分:五根、五力所显发出来的七科觉悟,包括择法菩提分、精进菩提分、喜菩提分、轻安菩提分、念菩提分、定菩提分、慧菩提分。八圣道分:又名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景象殊胜



大本经言:刹中诸上善人,寿皆无央数劫,皆洞视彻听,遥相瞻见,遥闻语言。其面目,皆端正净好,无复丑陋。其体性,皆智慧勇健,无复庸愚。凡所存念,无非道德。形诸谈说,无非正事。各相爱敬,无或憎嫉。各通宿命,虽历万劫,已所从来,靡不知之。复知十方世界去来现在之事,复知无央数世界,天上天下一切众生心意所念,复知彼于何劫何岁,尽得度脱为人,得生极乐世界。



自然饮食



大本经云:阿弥陀佛刹中,诸往生者,其饭食时,有欲银钵者,有欲金钵者,有欲水晶琉璃钵者,乃至有欲明月珠、摩尼珠者,皆随其意,化现在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多亦不余,少亦不缺。食已,自然消散,无有渣滓。或但见色闻香,自然饱满,既已食讫,器皿自去,再欲食时,复现如前。微妙快乐,次于泥洹。



随宜修习



大本经云:彼国人民,有在地讲经者,有在地诵经者,有在地听经,思道、坐禅者。亦有在虚空中讲经者,有在虚空中诵经者,在虚空中听经、思道、坐禅者。于是未得须陀洹者,因此得须陀洹;未得斯陀含者,因此得斯陀含;乃至未得阿罗汉,及不退转菩萨者,因此得阿罗汉,及不退转菩萨,各随其质,欣然适意。(*须陀洹:声闻乘四果中的初果名,意思是初入圣流。斯陀含:声闻乘中的二果名,意思是一来。修到此果位后,死后到天上做一世天人,再到此世界受生一世,便不来欲界受生死了。阿罗汉:这是声闻乘的最后果位,到此果位,了脱生死,不再受生。不退转菩萨:指进入菩萨的初地,在位、行、念三个方面都不会再向后退)。



音容相貌



佛问阿难:譬如丐者,在帝王侧,形相容仪,可相类否?阿难答言:丐者赢陋丑恶,安可比拟帝王?佛言:帝王虽贵,然较之转轮圣王,犹如丐者;转轮圣王,仅王四天下,然比忉利天王,又百千万倍,不可以及;忉利天王,比第六天王,又百千万倍,不可以及;第六天王,比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又百千万倍,不可以及。



作观见佛



《十六观经》,载频婆娑罗王之后韦提希,因其子阿阇世王,弑逆,不愿住此娑婆浊恶世界,求生西方清净佛土,佛告以修十六种观想之法。至第七观,遂见西方琉璃宝池,遥睹阿弥陀佛,光明相好,伫虚空中,观音侍左,势至侍右,世尊遂授记韦提希,及五百侍女,皆生净土。此用观想之法,以往生也。然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如来有异方便教汝,故得往生。所以莲大师云:观法深玄,只应守约。守约者,持名之谓也。



称名见佛



世尊说大《阿弥陀经》,备言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告阿难曰:‘汝起整衣,合掌恭敬,面西为阿弥陀佛作礼。’阿难如教作礼,白佛言:‘愿见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与菩萨声闻大众。’说是语已,阿弥陀佛,即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世界。尔时阿难,见阿弥陀佛,容貌巍巍,如黄金山。会中四众(*四众:指出家男女二众及在家男女二众),悉皆睹见,并见国土一切庄严。是时盲者皆见,聋者皆闻,哑者皆语,跛者皆行,地狱饿鬼,皆获安乐,诸天乐器,不鼓皆鸣。



持名往生



《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又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按]此段乃一经之要旨,重在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上。



生非易事



佛告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按]前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故信为入门之要务。人若不信,便不能念佛,不能念佛,便是无善根,无福德,无因缘矣。如此甘露法门,乃竟于我无分,岂不痛惜!余每诵经至此,不觉毛骨悚然,有时泪下如雨。既复幡然自慰曰:只愁不欲往生耳,果能信得阿弥陀佛真,便是我之善根;果能发得菩提心切,便是吾之福德;果能念得如来圣号,便是吾之因缘,安有不往生之理?《法华经》云:‘心生大欢喜,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知当作佛。’



末后付嘱



佛告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按]人在三界中,如在围城内。急求出路,方能逃脱。及幸而开得一门,可以直达家乡,机缘岂可错过?净土法门者,透出围城,直达家乡之路也。释迦如来,大慈大悲,悯念被围之人,必受荼毒,所以开此捷径之门,招人速出。此段经文,是最后叮咛语,不独教人谛信如来自己之言,并示以信受十方诸佛之语,悲心亦甚切矣。吾辈身荷大恩,无由上报,惟有如说修行,立弘誓愿,求生净土而已。谨将修此法门等,开列于后。



修持法门



每晨:盥漱焚香,合掌向西(如有佛像,即便向之),至心奉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四恩:指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三有:即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顶礼



南无娑婆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或三拜或一拜)

南无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南无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南无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或十拜或七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或三拜或一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或三拜或一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或三拜或一拜)



菩萨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一拜),烦恼无尽誓愿断(一拜),法门无量誓愿学(一拜),佛道无上誓愿成(一拜)。礼拜讫,即诵《阿弥陀经》,或平日所诵经,或平日所持咒,皆不拘多寡,但须至心持诵。诵毕,即回向西方。略停,即一心念佛。



念佛起止仪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随念六字名号,或四字名号,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各随其力。念完,即念观音势至二菩萨名号,即念回向文一遍,回向西方。



若每日所课佛号,多至几千几万声,当分作几时念。每念一时,即回向一次。其回向文,有详有略。详者,云栖大师所定;略者,慈云忏主所定;最略者,即经偈十六句(见后),各随其力。



十念法门(此为最忙者设)



每日清晨,盥漱焚香(若无香花,须心上观想,作无数香花,供养三宝),合掌面西,至心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三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一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一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一拜)



随合掌面西,至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十口气,为十念。随气长短,不限佛数,气极为度,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十气连属,令心不散。专精为功,名十念者,是借气束心也。作此念已,即念十六句回向偈,偈曰: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唯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我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报恩法门



修净土者,静想吾一生以来,受恩最深者,莫如父母。自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以及教训养育,此恩此德,何能上报。又念吾从无量劫来,托生之数,不可穷尽。则父母之恩未报者,亦不可穷尽。此无量宿世父母,现今必有在地狱中,烧煮屠割者;必有在饿鬼中,饥火焦燃者;必有在畜生中,负重牵犁者。吾若不信有此,是犹母鸡被杀,而小鸡不信也。吾若不思救度,犹小鸡虽见母杀,而不知所以救度也。兴言及此,便当涕泪悲泣,举身投地,代为宿世今生父母,及受恩师长眷属,发菩提心,至心称念圣号若干声。念念中先免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俟我往生之后,回入娑婆,然后尽行度脱。若有至亲骨肉,新遭丧亡者,亦回向在内。



助缘法门



修净土者,每日清晨,观想一阎浮提,推至大千世界中,所杀牛羊犬豕,禽兽鱼鳖之类,每日无算。积其尸,可以过高山之顶;收其血,可以赤江海之流。此等异类,止因宿生造业,不知有西方,故受轮回之苦。吾当代其发菩提心,至心称念佛号若干声,念念中先免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俟我往生之后,回入娑婆,然后尽行度脱。又观想一阎浮提,推至大千世界中,一切饿鬼,为饥渴所逼,咽喉出火,骨节出声,受苦无量。又念八寒八热大小地狱中,斩砍烧磨,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受苦无量。止因宿世广造恶业,不信有西方,故受轮回之苦。我当代其发菩提心,至心称念佛号,念念中先免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俟我往生之后,回入娑婆,然后尽行度脱。



又修净土者,每日之间,随力随分,所行善事,如布施贫穷,斋僧塑像,买物放生之类。一毫之福,即代为十方受苦众生,回向极乐世界。



西归直指卷二



疑问指南



[发明]《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八万四千法门,无不从信而入。人若无信,便如焦芽败种,无药可施。何况念佛往生,尤为难信之法乎?往昔禅宗长老,暨博学鸿儒,皆有阐扬净业,设为问答之词,如天台智者大师之《十疑论》,天如老人之《净土或问》,王侍郎之《决疑集》,袁中郎之《西方合论》。其外复有为集为文,目不胜赏,无非欲人坚固信根,同归安养耳。兹特统汇群编,撮其领要,间亦窃附管窥,补所未逮,总名之曰《疑问指南》。敢曰制锦以成章哉,聊云酿花而作蜜尔。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途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专为自利,舍离众生,毋乃阙大慈悲,障菩提道耶?[答]菩萨有二种:一、久修行菩萨,已曾亲近诸佛,证得无生法忍者;二、初发心菩萨,未尝亲近诸佛,未得无生法忍者。久修行菩萨有大神通,有大威力,故能为天为仙,为帝为王,为鬼为畜,出入生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16: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