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相关] [02经注]21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周家麟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一切法的分量,因为没有来去相,是寂静的:因为没有差别相,是一味的。这就是一般学佛人所称道的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彼所谓的自性清净心,既称清净,自是湛然清澈;既称第一义谛,自是圆满无缺,心即是法,心外无法。法即是心,法外无心,心既湛然圆满,法亦同样湛然圆满,一切法以六尘概括,眼所见的色,同是一色;耳所闻的声,同是一声;其余鼻香等皆然,则一一无非中道。如此一切法的体性既没有分剂,分量自同于太虚。这段经文,所会性量,是心法一体,湛然圆满的。
    戌三、会性具
【「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无分别相者」,假如把一切法中所有色尘,会归性体一色;所有香尘,会归性体一香;其余鼻等同样会归,那这一色、一香等六尘会为一相,扩大同于太空,就到了无分别相的程度。这种等同虚空的无分别相,「于一切处无所不在」,自当无论任何处所,都有同一体性的六尘,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所谓无所不在者,是什么意义呢?单就色尘一项来说,如是色尘无所不在的话,则任何所在都有色尘,这样就无论任何一法的成就,无论在任何处所,都不超出色尘一相的范围。色尘如此,其余声香味触等尘,同此一理。这种道理,拿现在电视的原理,就可证明。这无分别相心法一如的性体,所以能实在证明它是无所不在的话,就是以为它能普遍为一切法的依靠,为一切法的支持,能普遍建立一切法的原故。既能普遍支持一切法,建立一切法,所以称为性具。简单的说:是一切法的无分别相,能成为一切法的工具。这段经文大意是把一切法向性具上会。所谓性具,就是说性体里的六尘无分别相,能依持建立万法,为性体的工具。以上明相完毕,以下明藏。
    未三、明藏
    申一、就佛界明妙用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
  前一实境界,体相已明,就体说,是清净无碍,不生不灭,空寂一如;就相说,是平等周遍,圆满十方,广大无边。这样,体大相也大,既体相都大,自然作用也大,这段经文,就是接说作用。藏,是含藏的意思,一实境界含藏无限妙用,经上叫如来藏性,所以说是明藏。看经文:「复次,彼心名如来藏」,复次,是承前文明相以后,再次要说的。彼心,指众生现前一念心体,这一念心体,与佛同等无二无别,故称如来藏。这如来藏性,生佛同具,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如来藏的关系,现列表说明:
    ┌真不离妄…┐
    ┌真﹝佛﹞┤    ├……真妄不二┐
    │    └本性随缘→┼┐    │
  如来藏﹝心﹞┤    ││    ├三无差别
    │    ┌妄即是真…┘├→生佛不二┘
    └妄﹝生﹞┤    │
    └性体不变→─┘
  就前表可以看出,如来藏心含真如与生灭二门,真如门代表「真」的一面,生灭门代表「妄」的一面;真就是佛,妄就是众生,同一如来藏体。诸佛证就成为法身,众生迷就流入生灭,但说分生佛,性原归一,何以呢?诸佛虽证真,本性随缘现化,仍不离妄;众生虽流入生灭而现妄相,但性体不变,妄即是真。真不离妄,妄即是真,所以说真妄不二;本性随缘,性体不变,所以说生佛不二;因此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我们明白认识了如来藏性,对下文如来藏所具妙用,自易了解。看下文:「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如来藏性体万德万能,所以能称为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就是因为它有以下所说妙用,接看下文:「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就是因为诸佛的法身,从无始本际以来,相本无障无碍,体本自在不灭。无障无碍,得光明洞达能;自在不灭,得真常不变能,法身具足了光明洞达、真常不变的体相,自然就起胜妙作用,什么胜妙作用呢?「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于是一切的现身应化度生,种种的功德事业,恒常像火样的熊熊炽然,未曾有个休息间断,这是恒常的妙用。「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前文所谓本性遍一切世界,它所起的妙用,皆是显示佛所作事业,种种化他利益的原故。这种种化他的事业利益,所以称为遍者,仍是因为诸佛一体,一佛就是一切诸佛,一切诸佛,也就是一佛;而且不但身体是一,所有作出事业,也都同共一体,没有彼此的分别。这是普遍的妙用。「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说到本性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没有二相上,是因为诸佛同依一个法性本体,而起的功德业用,同是一个自然应化的体能,没有别异的原故,这是圆满的妙用。以上如来藏本体所具备的恒常、普遍、圆满种种的妙用,原为生佛同具。但众生由妄想分别,无差异中,横计差异,故失本性功能。诸佛已破我法二执,断无明源,证此一性,所以能现妙用。众生与佛,转念间事。所以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众生与佛,既同一体,众生成佛,既属转念间事,自然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申二、就佛界明具九
    酉一、直明体遍
【「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
  前文就如来藏性,说明生佛不二之理,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并就佛界说明如来藏真常、普遍、圆满的妙用。这以下几段经文,是举出比喻,进一层加强说明妙用事实。请看经文:「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如是,指前文所说如来藏具足真常、普遍、圆满的妙用。道理了解以后,就知道诸佛法身本体,是普遍一切处所,无所不在,而且体性圆满没有差别相,真常没有变动。既然知道这个理,就可以推知,因诸佛法身普遍圆满的原故,有众生的所在,就有佛的法身,否则,有众生的地方,若是没有佛的法身,那么法身就不能称为真常、普遍、圆满了。因此知道诸佛的法身,因为遍一切处圆满不动的原故,就能随缘不变,因为能随缘不变,所以下文:「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能随一切众生,这里死,那里生,或那里死,这里生,而且不论其如何生死,与众生都不相离,恒常的为作依靠,这就是一佛法界具备其他九界之理。
    酉二、立喻
【「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知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以上所说一佛法界,具足其他九法界,说明了如来藏性的体常遍满道理,然犹恐人不易体会,乃又以虚空作比喻,再加说明。看经文:「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这一佛法界能具备其他九法界的道理,就好比虚空,完全能容纳能接受一切有色彩的事物形象,无论是那种的形象,那种的类别,都能为虚空包容,都能为虚空接受。「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这种种的形类,都是依靠著虚空,才得建立生长,「住虚空中」,安住在虚空之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因为生长安住在虚空,所以就为虚空处所含摄,以虚空为本体,世间没有任一事一物能超出虚空以外的。「当知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在一切色像之中,这能含摄万有的虚空界,是不可毁灭的,何以呢?「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在一切色像变坏的时候,仍然还归虚空,不会溢出虚空以外,不但不溢出虚空以外,而虚空也不会因色像的归还,有丝毫的增加;也不因色像的不归还,有丝毫的减少。并且无论色像如何的变动,虚空仍然是不变不动。说到这里,要加以说明是:这里虽把如来藏法身本体比作虚空,而此如来藏法身本体并不完全同于虚空,只不过是为了使听的人易于明了,不得已的比方,现列表说明于下:
    ┌一 无始终 
    ├二 不生灭 
    ├三 无处不遍
   相似┤    
    ├四 包容无外
    ├五 无障无碍
    └六 不可撮摩  
    ┌一 虚空顽然,法身真觉
    ├二 虚空但名,法身有体
    ├三 虚空凝然不变,法身举体随缘
  不相似┤
    ├四 虚空荡无一物,法身具无边德
    ├五 虚空与色为二,法身众生不二
    └六 虚空但是心心数之相分,法身总摄心心数之四分
 上表所列虚空与如来藏相似或不相似各有六点,相似的六点是:﹝一﹞虚空与法身同是无始无终,。﹝二﹞虚空与法身同是不生不灭,﹝三﹞虚空与法身同是遍一切处,﹝四﹞虚空与法身同是包罗万有,其大无外,﹝五﹞虚空与法身同是没有阻隔没有障碍,﹝六﹞虚空与法身同是无形体不可撮摩。
  不相似的六点是:﹝一﹞虚空冥顽不灵,法身则有真觉,﹝二﹞虚空只是假名,法身则有实体,﹝三﹞虚空是凝然静止没有变化,法身则本体随缘变化一切,﹝四﹞虚空光光净净没有具备任何事物,法身则本体具备无边功德,无边能力,﹝五﹞虚空与世间万物是分开的,不是一体。法身与众生没有别异,是一体而不分开。﹝六﹞虚空只是心与心所﹝心所即心数﹞相对的相分,而法身则包括心与心所的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这六点是不相似的地方。
    酉三、法合
【「诸佛法身,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这一段是把诸佛的法身,用来合虚空的比喻;把众生的果报,用来合色像形类的比喻。看经文:「诸佛法身,亦复如是」,前文所说虚空的体用,是广大、含容、不增减、不变动的,而诸佛的法身,也是这样,何以呢?「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因为诸佛法身的广大含虚,也能容受世间一切的果报。换句话说:就是一切的果报,都不出诸佛法身之外,都为诸佛法身所包容,所以下文:「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文显易明,不须重解。不过依文理分析,依法身而建立生长,是名即假。为法身处所摄,是名即空。以法身为体,是名即中。即空即假即中,是即法身中道第一最高真理。
  若分开说:就即假方面,说有佛有众生;就即空方面,说无佛无众生;就即中方面,说亦有亦无,不有不无,也不不有,也不不无,真如平等一相法尔如是,所以下文:「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众生身中法身,因即空故,不可毁灭,既本体不可毁灭,故原没有减;烦恼断时,因即有故,烦恼还归法身,既还归法身,故原没有增。然而现有疑问,既说是不增不减,何以会生出世间种种生灭现象呢?要知生灭即非生灭,何以说呢?因为世间种种生灭现象,皆是无明造因,由烦恼妄想而起,于是在法身之中,妄见种种果报,果报似动,而法身不动;果报似变,而法身不变。比如眼中生翳,妄见虚空中种种花像飞舞,眼前分明有花有变动,而虚空中实在没有花也没有变动,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是一样的。
    申三、就迷悟明十界
    酉一、明迷悟差别
    戌一、约无明熏习有六凡
【「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前文说明如来藏性体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下文接著说明种种果报的缘起,这种种果报的缘起,皆由于迷悟深浅的不同而有差别。迷深,则由无明熏习而成六凡;迷浅,则由法身熏习而成四圣。现这段经文,先就无明熏习成六凡说。看经文:「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这不增不减不动不变之如来藏性,原本灵明洞彻,但从无始世以来,与无明心同俱,﹝如金在矿﹞依本觉而有不觉,这就是经上所谓的根本住地无明,也就是所谓的界外同体惑。这种惑是真如自体之惑,如波与水同体,故称同体惑。「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由此根本住地无明之同体惑做根本,一念不觉,不知性体本自光明,而反妄求加明,缘此不明自性妄求加明的冲动,就是所谓的痴暗因缘熏习力,基此痴暗因缘熏习力的缘故,于是就「现妄境界」,由痴暗因缘熏习力,从晦昧空中,现出种种虚妄不实的境界,﹝妄求加明,就是求有所见,求见就是经上所谓的见分;由妄想求见所现的虚妄境界,就是经上所谓的相分。﹞「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现妄境界以后,又因其心不停的攀缘妄境,由于妄境熏习的因缘故,又起种种与虚妄境界相应的心所,这也就是由根本无明执法而起枝末无明,于是执著这是我,那是我所有,就是经上所谓的见思惑,有了见思惑,于是身口意就造作出种种有漏善恶业来,造有漏善,升三善道;造有漏恶,堕三恶道,「受生死苦」,受三界分段生死的苦果。但三界果报,有乐、有苦、有不乐不苦,何以一概都说是苦呢?因三界之乐,乐过了有变坏的时候,变坏了就痛苦,这样会变坏的乐,不是真乐,而实在是真苦,所以叫坏苦;再者说到三界的苦上,三界之苦,除了与生俱来的生、老、病、死固定的苦以外,再另外加上天灾人祸等不定的苦,是苦上加苦,这样的苦,叫苦苦,再说到三界的不苦不乐上,不苦不乐,没有对待性,固然不错,但刹那刹那的随著时间迁流不息,不能停留,这样叫行苦。我们人人本具的如来藏性,被惑、业、苦三障缠缚,不得自由,轮转六道,所以经文,「说彼法身,名为众生。」说那被三障缠缚的法身如来藏性,给定个假名,名叫众生。若是没有法身如来藏性,也就没有众生了,这也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
    戌二、约法身熏习有四圣
【「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前文如来藏性既以生死缠缚而名众生,又何不可想法解脱生死缠缚使成为佛呢?解脱之道为何?答案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前既由本性熏成,当然也须要由本性熏解。至本性如何熏解?前者是由本性中无明熏,这里则是由本性中觉性熏,请看经文:「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法身,就是本来觉性,人人本具,个个不无,都能受有漏闻、思、修等功夫熏习,由这种种闻思修等功夫熏习力为增上缘故,能资助本来觉性,使它发起无漏的出世间智慧,因这无漏的出世间智慧增长的缘故,本性更不再资熏烦恼种子,所以能够「烦恼渐薄」,本性中无明烦恼渐渐趋向薄弱;由于烦恼渐趋薄弱的原故,「能厌世间,求涅槃道」,能厌离世间有生有灭虚妄不实的生死苦果,而求出世间不生不灭真实无妄的涅槃觉道,但这求涅槃觉道,是指二乘法执较重的说;若法执轻的,就能「信归一实,修六波罗密等,一切菩提分法」,发大信心,归趋于非空、非有,如前文所发明的最初根本行业一实境界,修行大乘菩萨所修的六度法门,以及随顺趋向菩提觉道的三十七助道品等法门,「名为菩萨。」这样就可名为菩萨,又较二乘声闻进了一层。「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假若是这一些修六度等大法的菩萨当中,把这一些大行菩萨善法,修行到了满足究竟的程度,所谓满足究竟,就是法身觉性到了事无不摄,理无不具,满分清净,到了极点,能够脱离无明昏闇的程度。到了这样的程度,原为凡夫、小乘、乃至菩萨所共有的如来藏性称作众生的,现在就转而称之为佛了,这就足证没有众生,也没有佛。以上迷悟差别说完。
    酉二、明究竟平等
【「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而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明白以上所说的迷悟差别种种的理论以后,还要知道如来藏性,就迷悟现上说虽有差别,而就觉悟本体上说,则所谓觉后空空无大千,是究竟平等的,现请看经文:「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当该知道,由众生而菩萨而佛,这十法界众生。「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而有差别」,只不过是依靠世间假立的名称,假立的言说原故,而有不同的差别现相而已。「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至推究到法身本体上,就毕竟平等,没有任何的差异相了。这里说个比喻,法身喻如湿性,众生喻如冰,佛喻如纯水,二乘、菩萨,喻如冰之渐形融化,而尚未尽融化。水与冰现相不同,但水结成冰以后,水的湿性没有减少,而冰的湿性,也没有增加,所以说是毕竟平等,二者只不过是名字上转变一下罢了,究其实质,则丝毫没有变异,实质上既无可转变,所以说无论凡夫、二乘、菩萨等,说到性分上,并没有差别异相,是究竟平等的,我们凡夫要想成佛,只要心念一转就得,不必心外求法。
    午三、总结
【「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
  这二句是总结前文所开示的一实境界,种种法理。「善男子!」地藏菩萨,把前文所说最初所行根本之业,一实境界的体、相、及如来藏妙理,分别宣说以后,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称呼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一实境界若广说,非短时所能说尽,所以概略的说其要义。前一实境界了然以后,发心趋向大乘的行人,固可依之作为进道阶梯,但此所谓了然,仅仅是属于知解而已,知而不行,古德喻如说食数宝,现身仍未能得到实益,必解行并重,方得受用。下文开始说行。
    巳二、示二种观道以显圆行
    午一、正明
    未二、总标
【「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本经下半卷开首,地藏菩萨讲进趣大乘方便,开示一实境界以开圆解,至上段经文为止,属解门;从这段经文起,告知两种修行法门,教人依著去修,属行门。看经文「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我们听了地藏菩萨对一实境界的开示以后,如若想得到实益,继续深求,要依照已明白的一实境界,来修圆信圆解之行的,「应当学习二种观道。」观道,是修观的法门,意思是应该学习两种修观法门。「何等为二?」那二种呢?「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第一种,名叫唯心识观。第二种,名叫真如实观。
    未二、别释
    申一、释唯心识观
    酉一、正示观门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前文开出依一实境界修信解的两种修观方法:一是唯心识观,一是真如实观。什么是观?观是用心观想。怎样观想?现经文分别说明,这段是先说唯心识观的观想方法。看经文:「学唯心识观者」,有志修学唯心识观的人,「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这二句是说的修观时机与处所。什么时机呢?一切的时机,包括行住坐卧等。什么处所呢?一切的处所,包括眼见耳闻等。在这些时机,这些处所,凡是你身体、语言、意识上所有的一切活动,都要观察。这一切活动,归纳起来,不出六种行为,六种境界。六种行为就是行、住、坐、卧、言语、作事。六种境界就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试想人在世间,谁能脱出这十二项活动范围以外呢?在这十二项活动范围内,随你身口意所造任何行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都应当观察,这一切的造作,都不外乎心。
  这段经文分五层说明修观用功的方法,这二句就是开首第一层功夫,先把一切法唯心造的真理立定,立定了后,再第二层接著「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观察心的分别性,所谓心的分别性,就是心对当前一切的境界,普遍的计度执著,而我人尚不自知。因此我人对这心的分别性,须要用观察的功夫,把他觉察出来,所以经文告诉我们知道一切法唯心以后,乃至一切任何外在境界,若是心念执著在上面的时候,必须能很快的自我警觉,观察知道。「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这里所谓的无记,不是三性里所说的无记。三性中的无记,是对于善或是不善,心里昏昏扰扰,都不记别,才称作无记。而这里所说的无记,是指对唯心识观的忘失,不去守记,这两种无记,是不相同的。经文所谓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者,就是指示你在做唯心识观功夫的时候,对于你的起心动念,都应当时时观察,知道外面一切境界,都是妄心造成,都是虚假不实的,不要使你的心忘记了观察,于不知不觉中堕入了不去守记唯心识观,反而去攀缘外境的情况之中,这是修唯心识观的第二层功夫,称作分别性观门。
  再看下文:「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这是第三层功夫,这是观察分别性的止门,所谓分别性止门,就是说你在念念之间,都应观察,时时刻刻,照顾著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紧紧追随著你心中所起的任何念头,不要跑掉,这样能使你的心对于你所起的任何念头,都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这种使心不要跑掉的观察功夫,就称做分别性止门。再前第一层功夫所谓悉应观察,知唯是心二句,正是大乘止观所发明的: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的道理。前第三层功夫所谓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三句,正是大乘止观所发明的:次第以后念破前念,令知无实念的道理。在这里蕅益祖师指示说:这也不能妄计前念为所观,后念为能观,因为后念起的时候,前念已消灭,不得成为所观境,但是必借著前念之非实,才能知后念之本虚,仍然应是当念为能观,后念为所观,是一种由此能观,令于所观不起实执的道理。
  再看下文:「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这是第四层功夫,指示依他性中的观门。这种观门,是知道一切的思想,一切的念头,是自己内心分别生出来的,不是外面的境界本身有念有分别,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凡是内心所生出来的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等见解,无量无边的一切念头,都是由自己内心生出来的;而外面一切的境界,并没有什么思想,会生起分别来。都是由于内心依他起,而成遍计执,才现境界。至于境界的本身,是绝对没有念,也没有分别,不过袛是自心的相分而已,这就是依他性中的观门。
  再看下文:「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这是第五层功夫,指示依他性中的止门。这种止门,就是把执著妄相依他的心止住,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使他不依不执,意思是说修这种功夫的人,应当知道,眼前一切的境界,因自身没有分别念想的原故,那他的本身也就本来不是长、不是短、乃至不是有、不是无,离开一切现象。这样的观察到了成熟的时候,就得到一个结论,什么结论呢?就是眼前一切外境,都是唯心造成,由心想而生。如果离开了心,就没有任何一法,任何一相,能自见自身有什么差别的。这样说也许不太容易了解,现说比方。譬如:有某一境相在这里,从短的观点看,就认为太长,境相本身并没有个长;若从长的观点看,就认为太短,而境相本身也没有个短;若从欢喜的观点看,就认为是好,实则境也没有个好;若从讨厌的观点看,就认为不好,实在境也没有个不好;在两个以上观点相同了,就认定说「是」,实在境的本身没有个是;若就相反的观点看,就认为「非」,实在境的本身没有个非;对某一事物,虚妄的接受,就认为是得,而境的本身没有个得;虚妄的分离,就认为是失,而境的本身也没有个失;心中不如意,就认为是衰,实则境没有个衰;一切顺心,就以为是利,实则境没有个利;心中以为那是实在,就认为是有,实则境没有个有;心中以为那不实在,就以为是没有,实则境也不是没有。
  再好比;同一处所,天见是琉璃,鱼见是窟宅,人见是清水,鬼见是浓血炭火,除了上四类以外,一切的有情心想,又何尝有一定的法相可得呢?又比如;同一美女,有欲男子看见,认为是美好;同辈忌妒妇人看见,认为是怨家;鱼见了深入;鸟见了高飞;修不净观的人见了,以为行厕;出世圣人见了,知其本空;入假菩萨见了,以为能为十界染净缘起;佛眼观看,则知就是法界本相。单举此美女一法,总不出十法界众生各自心量范围以外,就可证明心以外没有外境存在。一切诸法,例此可知。
  由以上五层观察,所得的结论是:从摄法归心方面说,则心外无法,就是「因缘即空」:心生想念,则法随心现无量差别,就是「因缘即假」;法唯心生,以心为体,非有非无,离一切相,本无差别,不生不灭,就是「因缘即中」。若能在念念之间,这样的观察,那还有什么样的执著不能破,什么样的烦惑不能消呢?执著破了,烦惑消了,就朗然大觉,到了这样境界,才知道一切法本来寂灭,不再另有寂灭了。
【「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前文把唯识观的方法如何观境,如何观心说完了以后,这就开始劝修,看文:「常应如是守记内心」,守,是不使心驰散,也就是把心定下来。记,是常使心分明,也就是使心不昏沉。「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在妄念一动的时候,立刻觉出这是妄念,没有实在的境界,这样的守记功夫,一直不断的继续下去。「勿令休废」,不使终止废弃。「是名修学唯心识观。」这就叫作修学唯心识观。
【「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
  既知道了方法,也有决心要修,但修的时候,有什么应当注意的事项没有呢?这段经文说的明白:「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若是你在修观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丧失了观照的正念,流入了攀缘无记的境界,到了这个时候,你的妄心,仍然东攀西缘,不停的染著外境,心中念头何在,不自觉知,「即谓有前境界」,这就是说你没有到唯识无境的程度,仍有前境界存在,「不名唯心识观。」这不能算是唯心识观。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嗔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方法知道了,应当注意什么也知道了,那么修这观法能收到什么效果呢?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收到的效果,看经文:「又守记内心者」,再者,这守记内心的功夫,若做到了成熟的程度,就能自己知道自己内心所起贪求的念头,嗔恚的念头,以及愚痴邪见的念头,也能知道自己善的念头,不善的念头,非善非不善的无记念头。总之,一切内心的烦劳思虑,种种的痛苦,都能知道。那么,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要知道,我们凡夫,苦于不能自知心念,如一起念就能知道,就是所谓:「只怕不觉,觉即菩提」,就不致一生中随妄想漂流堕落了。再者,人一起念,与信、惭等心所相应,就叫作善;与无惭无愧等恶心所相应,就叫作恶;与善不善心所都不相应,就叫无记,知道这三性的差别,就必定能断除不善、无记,使心常常向善,明白内心烦劳思虑所发生的种种痛苦,这样就能止息虚妄尘劳,使证寂灭一心了,这就是修唯心识观的最大效果。
【「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前文说效果,这段说他的成就,看经文:「若于坐时」,用功修观,不论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修,这里单提坐时,是以四威仪中,坐为最胜的原故,经文是说,如果我们是用坐式修观的时候,「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随心所攀缘的外色,念念不断的观察,知道一切色相,都是唯心生灭。唯心生,则色本无生;唯心灭,则色本无灭,「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住」,这心的生灭现相,好比水的流动,灯的火焰,不断流动,不断燃烧,没有暂时的停住,刹那间刚刚生起,转而没有间歇随之消灭,其间没有从这里转到那里的机会,好比现代的电影胶片,一张接著一张,这张来,那张去,没有这张转那张的机会,道理一样,既没有转动的机会,由此我们知道心相本寂,心既本寂,色岂不寂,「从此当得色寂三昧。」观色唯心,因此而悟本寂,所以名色寂三昧,不是色寂而心不寂,这是须要明白的。蕅益祖师说:得了这种三昧,就是圆教五品「观行即佛」位。文到这里,正示观门说了。
    酉二、观成胜进
    戌一、总示应修
【「得此三昧已,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
  前文修唯心识观得到色寂三昧以后,也仅只是名字位中的入手观法,而定慧不深,尚未到圆教十信位,不可得少为足,应更进一步,修两种观心方法,看经文:「得此三昧已」,得到色寂三昧以后,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奢摩他是梵文,译为止,是止息妄念的观法,这种观法,叫奢摩他观心;毗婆舍那也是梵文,译为观,是观相契理观法,这种观法,叫毗婆舍那观心。这二种观心方法,能修学得到成就,就能很快超登佛慧。在未讲下文以前,先把修学这二种观法,怎么会得超登佛慧的道理,列表说明如下:
    ┌止息妄念﹝离相﹞ ┐   
  二┌奢摩他 ┤    ├不住生死┐┌真如离生死涅槃相
  根│﹝止﹞ └超向无为真如﹝空﹞┘    ││
  本┤    ├┤二观随顺真如以为方便
  方│    ┌观法契理﹝发智﹞ ┐    ││
  便└毗婆舍那┤    ├不住涅槃┘└是名根本方便
    ﹝观﹞ └摄照有为法相﹝有﹞┘    
  我们看了上表,知道奢摩他的作用,是止息妄念;毗婆舍那的作用是观法契理。妄念止息了,就能远离诸相;观法契理了,就能发达智解。前者属空,趋向无为真如;后者属有,摄照有为法相。趋向真如,则不住生死;摄照法相,则不住涅槃。以真如离生死及涅槃相故,所以这二种随顺真如不住生死及涅槃的观法,称作根本方便之法。但这二种观心的方法,名称上都冠一「信」字,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二种观心的方法,就是菩萨十信位中妙止观的原故。换句话说,如是学人修成了这二种观法,也就到了圆教菩萨十信的地位。学习了这二种观心,就能念念冥合真理,念念发起妙用,使此心平等正直,能很快的超登佛慧。
    戌二、别示二观
【「习信奢摩他观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
  现分别讲说这二种观法的修持方法,先说修习信奢摩他观心,看经文:「习信奢摩他观心者,思维内心,不可见相」,前文修行唯心识观,已经能明白了达万法皆由心造,实无外境,唯有内心。现修信奢摩他观,就是思维这内心相,觅之了不可得,不可以眼见,这也就是一心三观的空观;「圆满不动,无来无去」,这内心空相,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没有缺欠,没有方所。因没有缺欠,所以圆满;因没有方所,所以不动。既是不动不缺,所以无来无去。没有来去相,这也就是一心三观的假观。「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再观察本性就是本体,本体于法界常住,没有个生,也没有个灭,观察出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其所以不生不灭,因离分别相的原故,万法都是有分别相的,所以有生有灭,而法性本体,本来就没有分别相,所以不生不灭,这就是一心三观的中观。这一念内心,具足空假中三观,这空假中三观,是一念同时具足,没有先后次第的,所谓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事非理,所以名为奢摩他观,这种观法,观成了,遍能停止三惑,遍能停止三境,遍能不分别止于不止,所以也称作三心妙止。
【「习信毗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现在再说修习信毗婆舍那观心,看经文:「习信毗婆舍那观心者」,所说的习信毗婆舍那观心,是怎样的观法呢?前文说的信奢摩他观心,是止的功夫,遍能停止三惑,停止三境,且能不分别止于不止,是观察到无事而非理;这信毗婆舍那观心,是观的功夫,它的修法是:「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心中观想内心的以及外界的所有一切色相,想见色随心生,色就随心而生;想见色随心灭,色就随心而灭,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一切生灭现象,皆可由心操纵。这种观法,就是经上出世间褝三法﹝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教人远离世间贪爱之法,但小乘人修此,就执取空理,只仅称作不坏法观,最高仅能证到偏空涅槃。现本经为菩萨法,开了圆解的人来修,就能成就圆行,可望证到不空不有圆满中道佛果了。所以下文特别强调,这种内色外色随心生灭现象,不仅十法界中余九界如是,即令最高的佛法界,也不例外;同时不特生灭是空,而生灭亦属假有,接看下文:「乃至习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于你修习观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样的妙相庄严相,也是像这样随心生随心灭的。这样的生灭现象,不仅是空,而且是有,但这有不是实在的有,而是随缘变化的假有,下文说的明白。
  接看下文:「如幻如化」,幻是本来没有,用一种法术变现出来,这样叫幻;心是能幻,法界一切是所幻,所以说一切法如幻。化是本来没有,用神通力变现出来,这样叫化;心是能化,十法界是所化,所以说一切法如化。「如水中月」,心如水,法界一切如水中月影,常现其中,而不是外来;「如镜中像」,心如镜,法界一切如镜中形像,一对就现,而没有出入;「非心不离心」,由于心以外没有形色,所以法界一切色像不是心;但又由于心有色的原故,所以法界一切形像,皆不离心;「非来非不来」,由于心以外没有色的原故,所以法界一切色,皆不能说是来;又由于心能生色的原故,所以十界色,又不能说是不来;「非去非不去」,由于色就是心的原故,法界一切色,不能说是去;又由于心灭色灭的原故,法界一切色,也不能说是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由于有而不有,故法界色皆非生;不有而有,故法界色,皆非不生;缘起无性,故法界色,皆是非作;无性缘起,故法界色,皆非不作。修习毗婆舍那观的人,把心与色,乃至佛的胜妙色身,观察到像这段经文所示的,一切皆如,一切皆非,这样的程度,就可了达一心三观,所以名叫毗婆舍那。蕅益祖师说:这种观遍能观穿三惑,遍能观达三谛,遍不分别观与不观,所以也叫作一心妙观。
    戌三、结示利益
【「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道,】
  地藏菩萨把二种观法说完以后,接著称呼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如若修习这二种十信位菩萨程度的妙止观,这样的修行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得趣会一乘之道。」就能借十信妙用,以真方便,圆成一心,所以说他能很快的进到与一乘无上妙道融合。
    酉三、结观功能
【「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上文修二观的利益说完了以后,至于怎么会得到这样大的利益,因为上二种观法有绝大的功能,什么功能呢?这段经文告诉说:「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修行这二种观法的人,还应当知道,这种唯心识观的观法,既是能与一乘无上妙法融合,则一乘法就是无上智慧,能得到这一乘无上智慧,是由修二观得入,无门不能得入,所以这二种观法,称作无上智慧之门。因为它作的用是:「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能使修行的人,因为对心外无法,这样最深真理的了然,随著就能修一心圆顿止观,他的心就趋道猛利,就能增长信解的力量;由这种信解力量,就能由五品位,进登六根清净位,很快得入第一义空,不堕凡夫及二乘地位,任运能三心圆发,入圆教初住位,这才是真发无上大菩提心。有这样的功能,这就是得与一乘妙道融合的根本原因。以上唯心识观说完。
    申二、释真如实观
    酉一、正示观门
    戌一、明观法
【「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前唯心识观说完,这里接说真如实观,看经文:「若学习真如实观者」,若想修学真如实观的人,「思维心性,无生无灭」,真如实观,就是对真如实性的观察,这是由前唯心识观中依他性的止门,观察到了已知一切唯心想生,唯心生灭无暂时住的程度,而进入这项真如实性的观门,所以说思维心性,无生无灭。思维心性,就是观察心性;无生无灭,就是心性不生不灭。心性何以不生不灭呢?心性原本不生不灭,但我人对法界生灭的道理不明了,遇到外境诱引起心动念的时候,感到似是有心生起;但当你生起的时候,找找看,什么都找不到,因此可以证明心性本没有生,既没有生,那会有灭呢?况且有灭就没有心,而心性并不是没有,因此可以证明心性本没有灭。这心性不生不灭的道理,观察清楚了以后,就是真如实性的观门成就;下文二句,是说真如实性的止门,接看经文:「不住一切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因为心性本没有生灭,所以它并不是色声香味触法;因为不是色声香味触法,所以它不能见闻觉知,因为它既没有可见、可闻、可觉、可知,甚至连心性二字都加不上,因心不自知是心,心不自见是心的原故。虽然,也不能另外就不可见闻觉知的境界,拿来当作心性,因为这些都是分别,所以说「永离一切分别之想」。同时,还要明白,心性虽说是不可见闻觉知,但这见闻觉知的本体,就是心性,不可另外认定凡不见、不闻、不觉、不知的一切境界,就是心性。这就是真如实性的止门,以上真如实观中止、观二门说了。为便于明记,再列表如下:
    ┌不了法界,似有心生┐
    ┌无生┤    ├故心性无生
    │  └生时觅之,了不可得┘
    ┌观门┤
    │  │  ┌既无有生,云何有灭┐
    │  └无灭┤    ├故心性非无
  真如实观┤    └灭则无心,心性非无┘
    │    ┌既无生灭,自无见闻
    │  ┌不住见闻觉知┤
    │  │    └没有见闻,便非心性
    └止门┤
    │    ┌虽非见闻,而见闻体即是心
    └永离分别之想┤
    └不可别认见闻等以为心性
    戌二、明所超
【「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
  前文提示的二种观法﹝唯心识观、真如实观﹞,是本经的行门,行是圆行,圆行必须圆观,圆观是体、相、用三方面圆满的观察,因此唯心识观,是观的相用,而真如实观,则是观的本体。相用有形是观有,本体无形属观空,上段经文说到观空观至永离一切分别之想的程度,则虽然不按次第修学各种褝门,心已离障,自然就能超过世间最高四种定境。这四种定境,在世间说,虽然很高,但都不离分别之想,何以说不离分别之想呢?请看四种定中的第一是空处定,以空处定说:修这种定必先厌患色笼,修观破色,缘无边空而入于定,定心与空无边处相应,行人心安住在这种空的觉知上,仍是分别想,不是无分别。
  其次以识处定来说:修这种定必先厌患虚空,舍空缘识,而入于定,定心与彼识无边处相应,行人心安住在这种识的觉知上,仍是分别想,不是无分别。
  再次说到无少处定,无少处也就是无所有处,修这种定必先厌患于识,舍识缘无所有,而入于定,定心与无所有处相应,行人将心安住在这种觉知上,也是分别,不能认作无分别。
  再次入非想非非想处定者,必先厌患无所有处,舍无所有想,缘非想非非想,而入于定,定心与非想非非想处相应,将心安住在这微细觉知上,仍然有分别想,不能认作是无分别。因此这四种空定行人报尽还堕,不能超出三界,证悟真常。现修真如实观的行人,修到能离一切分别之想,自然就如经文所说,渐渐能超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种定境界相,发相似真无漏智,所谓相似真无漏智,就是这种因修真如实观,能离一切分别之想的智慧,在心念中,不免仍有能离之想,烦惑未净,仍未彻底真空,仍为有漏,但已类似能断无明的真无漏智,这种类似的真无漏智,也就是相似真空的大定,所以说是得相似空三昧。﹝三昧即正定﹞
    戌三、明观成
【「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从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
  这段经文是说修真如实观所得到的成就,得到什么成就呢?前文修观得了相似空三昧,就达到六即中的观行一品程度,到了这种程度,就能圆伏五住烦恼,伏住了五住烦恼以后,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什么境界呢?请看经文:「得相似空三昧时」修真如实观修到超过四空定,得到相似空三昧的时候,「识受想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识想受行这四种在五蕴中属心法,是四种心理状态,﹝识是分别,想是念头,受是领受,行是行动﹞这四种心理状态,在我人心中时刻不停的变动,若是修得相似空三昧,这四种时刻在变动的心理粗分别相,因为五住烦恼被伏住了的原故,就不现在前。「从此修学」,从此再能继续不断的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善知识有三:﹝一﹞外护﹝二﹞同行﹝三﹞教授,一者即所谓使不怖畏,常得安隐修道,二者与之同道切磋,三者教令去恶修善,这三种善知识,即世所谓良师益友,这里指的是诸佛菩萨。大慈悲者,是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慈悲长者,因为这位得了相似空,已入六根清净位的行人,有了相当成就,故能感得佛菩萨善知识,守护使其安心办道,长养使其精进而不退转,「是故离诸障碍」,以诸佛菩萨大力守护长养的关系,所以能够离开一切障碍,「勤修不厌,展转能入心寂三昧。」在这样好的情况下,若再能勤修不废,渐渐的能进入心寂三昧。所谓心寂三昧,就是由观心性无生无灭而入的三昧,就叫心寂三昧。
    酉二、观成胜进
    戌一、证入
【「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所谓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
  心寂与色寂三昧,是圆教五品的终位,「得是三昧已」,得到这心寂三昧以后,「即复能入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圆十信位的始位,观行位到了极点,相似解就发现,所以说即复能入,就是立即由心寂三昧再进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进入这一行三昧以后,「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因为进入这一行三昧,心定于一行,无旁杂念,性光透露,就能观见十方无量诸佛,庄严胜妙,叹为希有,随著就能感发深心无所不摄,广大心无所不容,念念归入性海,于是道心始得坚定,所以说住坚信位,所谓住坚信位,就是说到了这步功夫,始能称作决定信解,决定能向一乘菩提大道,登圆教住位,由此住位以上,才是真实奢摩他,及真实毗婆舍那。何以说呢?入一行三昧,就是真奢摩他。观佛无数,就是真毗婆舍那。
    戌二、离过
【「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
  前文行人修学二观成就,住坚信位以后,以根性不同,有二种趋向。一是利根的,由此直修顿观,中中流入。一是钝根的,修渐及不定两观,双照空有二边,虽照二边,常契中道,因此之故,「随所修学世间诸褝三昧之业,无所乐著」,所谓世间诸褝三昧,是凡夫所修,过在著有。今能以住坚信位故,双照二边而契中道,对世间诸褝三昧,自无所乐著,此于修学时,不同凡夫。再「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菩提分法,是出世间一切觉悟之法,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二乘人修之,过在著空,以怯畏生死故。今能以住坚信位,双照二边而契中道之力,悟藏性本无生死,故能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自无乐著二乘之理。
    酉三、结观功能
【「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
  前所以能得进到不著二乘凡夫之空有境界,就是因修信奢摩他及信毗婆舍那的原故,所以经文:「以依能习向二观心」,因为能依靠修习趋向这二种观心,「最妙巧便」,最胜妙,最善巧方便,「众智所依」,成就一心三智,为众智所依靠,「行根本故。」从此一心三智,能生万行,是诸行之根本,以此原故,能得住坚信位,入一行三昧。以上别示二观说完。
    未三、料简
【「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前段经文把二种观法说完以后,这段经文是把所学的义理,再加一番简别功夫,叫作料简。为什么要料简呢?这里须先把本经下卷系统,约略再提示一下,就容易理会了。本经下卷讲圆教大乘,成佛最高法门,顾及末世众生障深慧浅,不易接受,乃教以认识一实境界,也就是从体相用三方面认识如来藏性,次教人修习学两种观法。以唯心识观,观心识的活动,从而悟入不生不灭之理,可得色寂三昧;再以真如实观,直观本性,思维不生不灭之理,可以顿超三界最高之四种空定,得相似位,入心寂三昧,进而得一行三昧,见佛无数,得十方诸佛菩萨守护长养,不堕二乘,不畏生死。前文二种观法妙用讲完以后,方法已经明白,明白了方法,更要讲求实地修持,修持因根性不同而有差别,不可盲修,故须料简。如何料简,请看经文:「复次」,讲完了二种观法及功用以后,再其次说到,「修学如上信解者」,凡是要修学像上面经文所说到的依一实境以修信解的行人,「人有二种」,人有二种类别,「何等为二?」那二种呢?「一者利根,二者钝根。」一种是利根的,一种是钝根的。「其利根者」,先说利根的人,「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因为根利,他早已能够看出一切外境,皆是由自己内心造作。「虚诳不实」既是内心造作,心妄境亦妄,所以说虚假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这种虚假的外境,如梦中所现,如幻术所变,对这些道理,决定没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盖是五盖,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等,这盖覆本性的五阴五盖,障碍轻微,所以就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像这等人,散乱心少,能体达识心本寂,了知三界宛然,容易契合真如实境,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就应当学习真如实观。
  「其钝根者」,再说钝根的人,「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因为这钝根的人,根性钝的原故,事先没有能了达一切的外境,都是由心识所造,幻化而出,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一对外境,就起心攀缘,染著之情浓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因之随时起心动念,层层障碍盖覆,此心动摇不定,难以调伏,使其安定。「应先学唯心识观。」这样的人,应当先学唯心识观。可是经文虽这样的分,蕅益大师说:钝根的人,不可直修真如实观;但利根的人,不妨也修唯心识观。因真如实观,是以理摄事;而唯心识观,则从事入理。若舍事观理,则既非唯心识观,又非真如实观。所以大乘止观深诫初心的人,不可越前二性﹝遍计、依他﹞径依第三性﹝圆成﹞修,但可念念之中,三番并学,资成第三番也。准此,则名字位中,止可先习唯心识观,以其未能不起九界心故。观行初品,便可随意修此二观,若起九界心时,则观唯识;若不起九界心时,则观真如。观唯识,则色寂而心亦寂;观真如,则心寂而色亦寂。以上料简完毕,正明二观,告一段落。
    午二、曲为障缘
    未一、现离障缘
    申一、明障缘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行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
  前文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萨告诉我们的两种观道,是圆教正行,说完以后,但顾及末世众生障深慧浅,常有力不从心的情形,于是菩萨又苦口婆心的为末世众生举出障缘的实情,并教以远离之法,这属于圆教助行。请看经文:「若人虽学如是信解」,如是信解,指依一实境界而修的信解。意思是说:末世众生,虽然有人愿意发心依一实境界,照著前面所说的两种观道来修信解的,「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而以初修信解,仅在圆教名字初心的地位,净业薰习力浅,善根不厚,没有能力进趣这大乘圆顿法门。不但不能进趣,而又以「诸恶烦恼,不得渐伏」,一切恶业及烦恼,以染业薰习力厚,没有力量渐渐降伏。
  既不能进趣大乘,又不能渐伏烦恼,不进就退,于是生出三种退怯心理,那三种呢?下文就是:第一、「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这第一种退怯心理是:畏怯疑惑自己会被恶业烦恼牵引,堕入三途八难。这里附带解说一下。三途就是三恶道,途是趣向,地狱道趣向猛火称火途;畜牲道趣向流血称血途;饿鬼道趣向刀杖称刀途。堕入三途,苦不堪言,自救不暇,无暇寻求解脱之道。八难者,除三途为三难外,再加北拘卢州、长寿天、盲聋喑哑、世智辨聪、佛前佛后等五难为八难。三途受苦称难,其理易明,余五非必受难,何亦称难?以北拘卢州、长寿天,享用自然,不思求道;盲聋喑哑,无能亦无力求道;世智辨聪,则恃才障道;佛前佛后,则不得闻道,故统称八难,这是末世众生修信解的第一种退怯心理。
  再说第二种退怯心理:「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听受正法解脱最快,末世众生,也是因障缘太重,不能常值佛菩萨,听受正法,所以生这第二种退怯心理。
  再说第三种退怯心理:「畏菩提行,难可成就」,菩提行是自利利他之行,想求这菩提行圆满成就,必须圆修圆证,圆具一切功德,末世众生,障深慧浅,不易圆满,所以生这第三种退怯心理。接看下文:「有如此疑布,及种种障碍等者。」有像上所说的三种退怯心理,使你疑惑恐怖,以及在进道中遇到种种障碍的,这类修行人,应当怎么办呢?能否修真如实观?唯心识观?或另有方便?这里蕅益祖师也有料简,表明如下:
    ┌善根厚、烦恼薄──如前修学真如实观。
    ├善根厚、烦恼厚──如前先学唯心识观。
  四种料简┤    ┌烦恼薄、可学真如实观。
    ├善根薄、烦恼薄─┤
    │    └善根薄、可先唯心识观。
    └善根薄、烦恼厚──多疑多障,难即修唯心识观,须别寻善巧。
  由以上四种料简作一比较,末世众生多属最后一类,善根既薄,烦恼又厚,以多疑多障的缘故,即修学唯心识观,已感大为不易,更何论真如实观,必须另寻善巧方便,所以下文开出持名法门。
    申二、示方便
    酉一、称名字
【「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
  这里地藏菩萨指出的善巧方便法,说起来非常平常简单,看经文:「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就是教人应当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常勤诵念我之名字。」常常的,而且勤恳的,或口诵、或心念我地藏菩萨的名号。这就是对治烦恼障缘,末世行人最善巧方便的方法。何以说呢?要知道,等觉菩萨的名号,等同于佛,是由于证得真如实性以后,称性所成就的缘起作用,能作众生的增上缘,十六观经明白的告诉我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其中含有无穷妙理。但我们平常普通念佛的人,在念的时候,不免常起执著,可是妙处是虽起执著,并不影响净念。这就是这一持名法门较其他法门的特殊胜妙所在。何以说起执著仍不影响净念呢?因为在念的时候,如果是执著心以外有佛菩萨的名,执著虽有分别,而这种执持佛名号的分别性,是清净的,而非染污的,是属于净分的分别性所含摄,不失为净念。再如果在念的时候,知道名号是我自心所现的相分,现相虽是依他起性,而这种持佛名号的依他起性,也是清净的而非染污的,是属于净分的依他性所含摄,也不失为净念。总之,一句洪名,如清珠投于浊水,妙用无穷,若能照经文所示,于一切时处,常勤诵念,不使间断,念到心不散乱的时候,就是妙止;念到名号句句分明的时候,就是妙观,这样可以助显唯心识观;并且具有灭除一切障缘的胜妙功能。
    酉二、观法身
【「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可归依。】
  前项第一步「称名号」的功夫,做到了相当好的程度,接著做第二步「观法身」的功夫,接看经文「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若是称菩萨名号,因能于一切时处常勤称念的缘故,很快就能念念归一,没有杂想,这就是得了一心。得了一心,就能伏除昏散;伏除了昏散,善根就能增长;善根增长,意境就猛利。到了这种境界,「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观,是用智慧观察。法身,就是性的本体。这性的本体,佛菩萨与众生同具,不过佛菩萨觉而能显,众生迷而不显,所以修信解的人,用方便法,持名得了一心以后,善根增长,正好乘机修观。观什么呢?观地藏菩萨的法身与一切诸佛的法身,自己的本身,观察到本体上,没有差异,无二无别。众生与佛同一心体故无二,不因迷悟而有差别故无别。「不生不灭」,性体是无始以来本有,所以说是不生;永久常住,所以说不灭。「常乐我净」,法身与普通报身不同的地方,是具有常、乐、我、净,四净德,普通报身恰恰相反,不常,不乐,没有真我,也不清净,称为四颠倒。法身无对待故常,无所受故得真乐,无戏论才是真我,无执著是真清净。「功德圆满」,性体本具无漏清净功德,无欠无缺,究竟圆明,所以说功德圆满。「是可归依。」观法身观到究竟圆满处就可认定,归依大士及佛,就是归依自心。除自心外,更无别法可以归依。所以大士指明是可归依,令学人直下承当。
    酉三、修厌离
【「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
  前观察佛菩萨法身,体性平等,与众生同共。大士指明,是可归依。现再反观自身,经文说:「又复观察,己身心相」,观过菩萨法身以后,再来观察自己身心形相,「无常」,是不常久的,四大五蕴假合的缘故,不如菩萨法身真常;「苦」,是不快乐的,惑业缠缚不得自由的缘故,不如佛菩萨法身之真乐;「无我」,自体找不出真我,为妄情所制,不能自主,不如佛菩萨法身之有真体;「不净」,自体污秽不堪,为尘劳污染,不得清净,不如佛菩萨之真清净。「如幻如化」,这无常、苦、无真我、不清净的身心相,是四大五蕴幻缘所成,所以说如幻如化。这如幻如化的身心,实非真我,吾人不了,反受其累。故称念名号,方便修观的学人应当知道,「是可厌离。」这无常乐我净的身心相,应当厌恶它,离弃它,不可贪著它,依恋它。以上三种方便对治的方法,都是持名一法所开,对治末世学人三种退怯的心理,表列如下:
    ┌附净分分别依他二性止观┐
   ┌称名字┤    ├对治不常值佛菩萨听法之畏
 方 │   └助唯心观    ┘
 便 │   ┌附净分真实性止观   ┐
 对 ┼观法身┤    ├对治菩提行难可成就之畏
 治 │   └助真如实观    ┘
 三 │   ┌正破染分分别依他二性 ┐
 法 └修厌离┤    ├渐伏烦恼对治三恶八难之畏
    └成就唯心识观    ┘
  上表所列三法,专为末世烦恼厚,善根薄的众生所开,对治三种退怯心理,意义甚为明显,毋须细释,末世学人,应善知自己根性,明辨归趣。
    申三、明得离
【「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何以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前文示一实境界二种观道,恐末世众生,以善根薄,烦恼厚,不能即行进趣,于是为开三种方便,以助观行。上段止,三种方便说完,现这一大段经文,是说明三种方便的效益,什么效益呢?看经文:「若能修学如是观者」,如是观,双指法身及厌离二观。意思是说,学人中,如有能修学法身及厌离这样观法的,「速得增长净信之心。」就能很快的增长对一乘实法清净信解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世间一切障碍,都是烦恼污染所招,现清净信心增长,就能渐去污染,所有一切障碍,自然渐渐毁损,渐渐减少。「何以故?」单说增长净信,减损污染,仍嫌笼统,所以又设问加以解说,问的是什么原故增长了净信,就能减损诸障呢?
  修行的人,由开始修行到证果,要须经过闻思修三慧,才能转愚成智,转凡成圣。普通凡夫,内心被烦恼染污,必须自心一念觉悟回转,才能转染成净,这一念回转,有赖于闻法,闻佛菩萨名号,属于闻慧;闻慧有了,若不思维,智与理不能相契,思维契理,属于思慧,思慧有了,若不亲身修行,不能实地体证;修行体证,属于修慧,闻思修三慧有成,就能得到下文所说的各种功用,「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像这样修学三种方便的学人,才可称作是闻我名的,同时也可称作是学习闻十方诸佛名的。下文同样的口气说:「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又:「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又:「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又:「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这些都是依据修法身及厌离二观增长净信所行的功用。
  为什么修二观增长净信,就能得到这些呢?因为现前一念之心,就是依他起性。二观中的法身观,能显出依他性中的圆成实性;再修厌离观,就能除灭依他性中的遍计执性。由于圆成实性显出,净信就能增长;由于遍计执性除灭,诸障随之损减,诸障除灭,净信增长所显出的圆成实性,就称为一体三宝,也名为究竟甚深第一实义。如如智为佛宝,如如理为法宝,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智不二为僧宝。满证这一体三宝的,称作十方诸佛;分证这一体三宝的,称作诸大菩萨;诠显这一体三宝的,称作大乘深经;闻这一体三宝而不疑惑,就是闻慧;观察这一体三宝而不滞碍,就是思慧;念念觉这一体三宝,而不间断,就是修慧。现在这修法的行人,既能一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又能修法身、厌离二观,自然实性显,执性除。闻地藏洪名,就是遍闻十方佛名;礼供地藏,就是遍礼遍供十方诸佛;这真可说是,佛不说法,长闻梵音;口无言声,遍诵众典;手不执卷,常演是经;心不思维,普照法界了。能得到这些功用,那还有什么样罪障不除,什么样功德不满,什么样恶趣之门不闭,什么样庄严佛土不生呢?所以经文最后几句说:「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文义甚显,不须细释,惟为便于帮助了然,列简表如下:
    ┌究┐ ┌如如理──法
    │竟│ ├如如智──佛
   ┌法身观─显依他圆成┐ ┌一┐│甚│ ├理智不二─僧
  二│   「增长净信」│ │体││深│ ├满证───十方诸佛
  观┤    ├显┤ ├┤ ├─┼分证───诸大菩萨
  功│    │ │三││第│ ├诠显───诸大深经
  能└厌离观─除依他遍计┘ └宝┘│一│ ├闻而不疑─闻慧
    「诸障损减」    │义│ ├观无滞碍─思慧
    └谛┘ └念念能觉─修慧
    未二、求生净土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
  前文是对求离障缘说的,大意是:若能修三种方便,不但眼下可离一切障碍,并且能够随愿往生。这段经文,又特别对求生净土的说,求生净土的学人,若能修三种方便,也能现前得不退转。看经文:「复次」,前文对求离障缘的说了以后,再其次所要说的是,「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如若修行人,修的是净土法门,求生他方现在净佛国土的,「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应当依随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号,专心一意的诵念,念到没有别的念头渗杂,一心不乱的程度,这就是得到三方便中的称名方便,「如是观察者」,这里如上观察,就是除上面称名方便以外,而且也能照前文所说观法身、修厌离二种观法去观察,这样,三种方便做圆满了以后,「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命终舍身以后,决定能生那方佛国净土。「善根增长,速获不退。」不但能往生,且因三方便助缘力强,使得现生善根增长,能很快得不退转,此可见持名功德不可思议,净土法门,不可看作浅近法门。
    未三、结叹方便
    申一、叹一心业胜
【「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前文三种方便的功能说了,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三种方便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功能呢?要知道,这完全是心的关系,心能纯一,自生妙用,心不纯一,自无功能。经文对心能纯一与不纯一,分别赞叹说明。上来先赞纯一,看经文:「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维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我们要想知道三种方便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功能,首先当该知道像上面所说的做到了一心系念思维诸佛,﹝依一实境界开了圆解,知心佛众生三位一体为一心,常勤称名为系念,观佛法身与己平等为思维﹞这样的去作功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这样作,在一切修行善业之中,其善业为最胜。﹝弥陀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同此一理。﹞何以说呢?看下文:「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前文已讲。是在修习唯心识观及真如实观得到色寂三昧以后,心定于一行的境界,所谓勤修习,就是修习系念名字与思维法身。系念名字,相当于唯心识观;思维法身,相当于真如实观,所以说渐渐就能趋向一行三昧,真是方便中的方便。
  「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若是到了一行三昧,心定于一行,修习正定,使此心体极用周,就能成就广大微妙行心,这样就称作得相似无生法忍。相似无生法忍,就是类似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七地以上的菩萨地位。现再进一步追问,这由系念思维得到一行三昧,方法简单,成就甚大,什么原因呢?下文从「以能得闻我名字故」起,到「现证无量功德聚故」都是说的原因。这些原因,归纳起来,不外是圆闻、圆思、圆修的原故,天台六即中由名字即到相似即属闻思修慧,闻我名、闻十方佛名、闻大乘深经,是名字位中的闻慧;至心礼拜供养,执持读诵大乘深经,不生怖畏,得正见心,是观行位中的思慧;决定除灭罪障,现证无量功德,是相似位中的修慧,由此圆闻、圆思、圆修的原故,得相似无生法忍,自所必然。然理虽如此,犹恐人不能理会,下再结问:「所以者何」?为什么圆闻、圆思、圆修,就能得相似无生法忍呢?「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无分别菩提心,就是信解一实境界的心,寂静智现,就是修习信奢摩他观;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就是修习信毗婆舍那观。能圆闻、圆思、圆修,就是能以信解一实境界的心,修习信奢摩他及信毗婆舍那二观,于是才能寂静智慧现前,发起方便业,种种大乘行愿。「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前文所谓能闻我名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单闻得名字音声而已,就是说能真真得到决定的利益之行的原故,否则不能算是闻我名;「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乃至前文礼拜供养受持读诵等等一切所能,皆是因为修方便法的行人已得到不退一乘因的原故,否则,不能算是真真礼拜、供养、受持、读诵等等一切所能。总上这些原因,一乘因感一乘果,所以能得相似无生法忍。
    申二、简杂乱益微
    酉一、闻犹不闻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前既说明一切善根之中,一心称名为最胜行业,但若只称名而不能得一心,能不能得到利益呢?这里也要说明一下。看经文:「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垢心,是心里不清净。怎么会不清净?因为心里杂乱?什么是杂乱?不能了达心外无法,功夫不纯,就是杂;自心妄念纷纭,掉举攀缘,就是乱。在这种既杂又乱,极不清净的垢染心情下,虽然也修念佛方便法门,称诵菩萨的名号,但这不算是真真闻我名号,因为对地藏名号的实义,由于内心的杂乱垢染,没有能圆闻的缘故。说到圆上,地是心地,藏是性藏。心性本来不二,怎么会杂呢?既本来不杂,又何以会乱呢?既本来不乱,又何以会不清净有垢染呢?现在这位修行人,不能了达无二的心性,以致本无杂乱垢染的心性中,妄成杂乱垢染,以此杂乱垢染心称名,自不能称作是圆闻。同时进一步来说:能圆闻,认理不偏,才能得到决定信解。今既不能圆闻,对一实境界心性无二之理,遂亦不能圆悟,慧心不生,得的益处不大,所以下文说:「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因有杂乱垢心盖覆本性,信解不能决定的缘故,所以虽有称名的方便,但所得到的只限于世间善报,得不到究竟成佛的广大深妙利益。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经上所说的意旨,是提示修行的人,要想得到成就,必须对治杂乱垢心,对治之法,归纳起来:一、在名字位中,圆闻一实境界,所生的慧,就可以对治「杂」;二、在观行位中,圆思一实境界,所生的慧,就可以对治「乱」;三、在相似位中,圆修一行三昧,所生的慧,就可以对治「垢」,内心到了无杂、无乱、无垢的境界,闻地藏名号,才是真能闻,才能得真究竟利益。
    酉一、修犹不修
【「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修法的人,如果是不能对治杂乱垢心,不但不能得如前文所说广大深妙利益,即便是任其所修一切的善行,皆不能得深大利益,不过是种种善根,得些世间有漏福报而已。
    巳三、示三忍四佛以彰圆位
    午一、总标
【「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
  前面经文,修行的方法说完以后,接著就说证得的果位。修行是因,证果就是得的结果。修圆满的因,就得圆满的结果,圆满的结果就是成佛。所以经文地藏菩萨于显明圆行以后,接著再称呼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有善行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褝者,」你应当知道,能够像上文所说修学那样无相褝功的人。所谓无相褝,就是指依于一实境界,所修的唯识、真如二种观法,没有生死涅槃相,同时这二种观法,除了没生死涅槃相以外,而还具足了止观定慧的功夫,所以称作无相褝。褝,梵语褝那,翻译为静虑,静是止定,虑是观慧,也就是寂照的异名,这就是称作无相褝的意义。经文是说,如有能勤修这种寂照双融,无生死涅槃相,这样褝功的人,「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深大利益,指功德庄严;渐次作佛,指智慧庄严。修行人只要是能勤修无上褝功,进境一定快速,不要很久,就能获得功德及智慧二种庄严,到达佛的境界。再者功德庄严,是就修因方面说,是方断惑,无间断前进的「无间道」,属忍;智慧庄严,是就感果方面说,是已断惑,能获得解脱自在的「解脱道」,属智。
    午二、别释
    未一、释利益
    申一、明入位
【「深大利益者,所谓得入坚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坚修位,成就顺忍故;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
  这段经文起,分别解说深大利益,及渐次作佛,两大收获。先说深大利益,看经文:「深大利益者」,所得的深大利益是什么呢?「所谓得入坚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又「入坚信修位,成就顺忍故,」又「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这三位三忍,都是他所得的深大利益,何以说呢?所谓入坚信法位,就是进到十发趣的程度,大乘行人,到了菩萨十住地位,初闻妙理,而发趣于佛地,就是发趣,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一;再所谓入坚修位,就是进到十长养的程度,由十住再进入十行,增修善根,就是十长养,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二;再所谓入正真位,就是进到金刚心程度,由十行,进入十回向就是十金刚,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三。
  再说到这三种深大利益所成就的三种忍上,各经所说的忍,都不一样,有二忍、三忍、乃至六忍的不同。所谓二忍,一是生忍,二是法忍,小乘以耐怨害为生忍,耐勤苦为法忍,这二种不是现在所指的忍。别教以地前为生忍,利益较浅,以地上为法忍,利益较深,也不是现前所指的忍。圆教发明十界假名皆空为生忍,十界实法皆空为法忍,圆观二空,无浅深次第。
  所谓三忍:别教十信为信忍,三十心为顺忍,登地为无生忍。圆教从初心到后心,都与实相不相违背,都称作顺忍;从初心到后心,都不起二边心,都称作无生忍。
  所谓四忍:别教以十信为信忍,十行为伏忍,十向为顺忍,同前所说,到了妙觉,为寂灭忍。圆教则从初心到金刚顶心,都己经圆伏五住烦恼,都称作伏忍。从初心到后心,都已休息众行,都可称作寂灭忍,顺忍及无生忍,例前所说,圆教也同前所说。
  所谓六忍:别教十信为信忍同前,分十住为和从忍,十行十向为顺忍。圆教则始终不乖实相,都可以称作和从忍。总其来看,本经文所说的三种忍位,取义甚圆,不论那一类的忍,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采取观行位中所有诸忍,归纳为「信忍」,相似位中所有诸忍,归纳为「顺忍」,分证乃至究竟位中所有诸忍,归纳为「无生忍」。
    申二、释忍义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来种性故;成就顺忍者,能解如来行故;成就无生忍者,得如来业故。】
  上段经文说明修无相褝得大利益,成就圆教三种忍位,这里再分别解说三种忍的圆义,看经文:「又成就信忍者」,再说到成就信忍上,「能作如来种性故」,十信修空观,知一切法皆真谛而无毁坏,依此忍发「一切智」,照空如二乘,能作如来种性,以此缘故,成就「信忍」。「成就顺忍者」,说到成就顺忍上,「能解如来行故」,十行修假观,知一切法皆俗谛而无毁坏,照假如菩萨,依此忍发「道种智」,能解如来妙行,以此缘故,成就「顺忍」。「成就无生忍者」,说到成就无生忍上,「得如来业故。」十地修中观,破一分无明,号一分三德,照空假中,皆见实相,依于此忍,发一切种智,得如来业,以此缘故,成就无生忍。这三种忍,都是一心妙用,成佛极则,所以说是获深大利益。
    未二、释作佛
【「渐次作佛者,略说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二者,解满法故作佛。所谓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来业无造无作,于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无所怖故。三者,证满法故作佛。所谓依净心地,以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自然之业,无求想故。四者,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
  这段经文分别说明渐次成佛之义,经文开信、解、证、行四种满法,做到圆满究竟,就渐次成佛。这四种满法,须依四种住地而得成就,四种住地就是种性、解行、净心、究竟等四项,这四项住地的性质,在地持经上开而为六:
   菩┌种 性┐ ┌住行位中,道种成就,无有退失
   萨├解 行│ ├回向位中,中道能通,起入地行
   六├净 心│ ├初地断根本见惑,得出世净心
   种┤   ├住┤
   行├行道迹│ ├二地至七地,断根本思惑,而有证入之迹
   位├决 定│ ├八地九地,已得真实行,不还不退
    └究 竟┘ └十地学行满足,究竟不退
  参看上表,再对照经文,就易了解,看经文:「渐次作佛者,略说有四种」,至关渐次作佛一节,概略的说,有四种成就,「何等为四?」那四种呢?「一者、信满法故作佛」,第一步功夫成就,是信法修满了就能作佛,怎么说呢?看经文:「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这信满成佛,就是说依种性地,以菩萨的第一行位种性地作为基本,得了道种成就,就能决定信一切法不生不灭与清净平等,无可愿求,这种信才是圆信,圆信就是第一步功夫的信满成就,是在观行位上。
  「二者、解满法故作法」,第二步功夫就是解法修满了就能成佛,怎么说呢?「所谓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来业,无造无作」,这解满成佛,就是说依解行地,以菩萨的第二行位解行地作为基本,通达中道,起入地行,就能深解法性,明了如来本业,无有造作,生死涅槃,原为一体,不起二种分别见解;既无分别见解,绝诸对待,一切圆融,恐怖也就无从而生,这种知法无二的解,才是圆解,圆解就是第二步功夫的解满成就,在相似位上。
  「三者、证满故作佛」,第三步功夫就是证法修满了就能成佛,为什么呢?「所谓依净心地,以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自然之业,无求想故。」这证满成佛,就是说依净心地,以菩萨的第三行位净心地,断了根本见惑,得到出世净心,从此有了不起分别的寂静法智,以及得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不可议的无所造作,任运自然的行业,无愿求、无妄想,这种证才是圆证,圆证就是第三步功夫的证满成就,在分证位上。
  「四者、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第四种功夫就是行满了就能作佛,怎么说呢?「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这行满成佛,就是说依究竟菩萨地,菩萨的最后行位,学行满足,到了究竟不退的地位,这种行才是圆行,圆行就是最后功夫的行满成佛,这才是究竟位。
    午三、简修
    未一、简三种人
【「复次,当知,若修学世间有相禅者,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无方便信解力故,贪受诸禅三昧功德而生憍慢,为禅所缚,退求世间。二者,无方便信解力故,依禅发起偏厌离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三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习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梦如幻等,虽获世间诸禅功德,而不坚著,不复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前文依一实境界,而修信解,两种用功的方法,以及用功所得益处,成就三忍位四佛果,说完以后,又恐修学的人,不明有相无相的奥义,乃举出修学有相褝的三种人,做一例子,加以简别说明,使修学的人,知所取舍。看经文:「复次」,前修学无相褝所得利益功德说完以后,再次要说的是,「当知若修学世间有相褝者,有三种」,修学的人当该知道,凡修学世间有相褝的人,有相褝,就是四褝、四等﹝即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十二门褝,因有境像可缘,所以称作有相褝。修这世间有相褝的,有三类人。「何等为三?」那三类呢?「一者、无方便信解力故,贪受诸褝三昧功德」,第一类是因为没有像前所说方便信解力的缘故,贪著享受诸褝三昧功德。所谓诸褝三昧,就是修各种褝定时所生各种觉观,如喜、乐、一心等褝定境界。因贪著这些世间褝定境界,「而生憍慢」,内心自以为高,不知不觉间,生起睥睨一切,憍矜傲慢心理。「为褝所缚」,有了此自满心理,自然贪著这种褝定境界,于是就被这种褝定境界所缚,而不得自在,「退求世间」,于是就不再精进,反而退求世间色无色界的果报快乐,这是第一类。
  「二者、无方便信解力故」,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类的人也是因为没有像前所说方便信解力的缘故,「依褝发起偏厌离行」,但他较第一类人又进一步,由于证到初褝境界,具有观察力,于是观察三界过患,见到三界生死轮回的痛苦,决心断烦恼集,求涅槃灭,修永出三界之道,不再发起大悲方便,起了偏执的厌离之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对三界生死,发生了畏怯心理,退堕于二乘的偏空境界,这是第二类。
  「三者、有方便信解力」,这第三类与前二类不同,他具有方便信解力,他的修行功夫是,「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习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这样修行,成就大,何以说呢?凡是具有方便信解力,就是前所说的能够依一实境界,修习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因为能修习接近二种观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所以他能了解色心不二之理,信解一切法唯心想所生,「如梦如幻等」,既是由心想生,自无实体存在,如梦幻之虚无缥缈,因为能明此理,「虽获世间诸褝功德,而不坚著」,虽然获得世间诸褝功德,知是虚幻,而不坚持执著,「不复退求三有之果。」于是他就不再像前说第一类没有方便信解的退求三界果报。「又信知生死即涅槃」,再者,他又能确信明了生死就是涅槃的道理,「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知道性分本无生死,所以也就不怖畏生死,像前说第二类无方便信解力的退求二乘果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三类有方便信解力的修行人,虽然三类同是有相褝,但最后一类不像前第一类贪著诸褝,成生死有像;也不像前第二类依褝起厌,成涅槃空相。不但不为褝缚,反能游戏诸褝,即生死之有,成实相之有;即涅槃之空,为第一义空。实相之有,不无有相;第一义空,空无空相,一一都成无相褝了。我们修学有相褝的人,在修的时候,对于自己能否依一实境界,求方便信解,应当有所简别。
    未二、示十种相
【「如是修学一切诸禅三昧法者,当知有十种次第相门,具足摄取禅定之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不错不谬,何等为十:】
  这段经文是说明不论修学无相有相诸褝,都要知道十种相门,才能成就不错谬;否则对这十种次第相门,不能了然,即便是修世间初褝,也不容易成就,况且是出世间上上褝呢?看经文:「如是修学一切诸褝三昧法者」,像这些修学世出世间各种褝定功夫的人,「当知有十种次第相门」,当该知道,在修行过程中,有十种次第行相的门径,「具足摄取褝定之业」,这些次第行相门径,都能收摄一切褝定行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能使修学褝定功夫的人,一切如法相应,「不错不谬」,不致偏差谬误,「何等为十。」那十种呢?下文分别说明:
【「一者,摄念方便相;】
  第一种是摄念方便相,什么叫摄念方便相呢?这有如天台止观所说的二十五种行前方便,不论修学世间褝或出世间褝,都须要具备。所谓二十五者:﹝一﹞具五缘,﹝二﹞诃五欲,﹝三﹞弃五盖,﹝四﹞调五事,﹝五﹞行五法。详见摩诃止观。这二十五种行前方便,能在行前收摄妄念,故谓之摄念方便。
【「二者,欲住境界相;】
  这第二种是进入欲念停止的欲住境界相,这是内方便的初步入门,就是小止观中所说的系缘止、制心止、或体真止,各有各的观境。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第三种,这是内方便里,初学安心方法所得的内善根发相,随所观的境界,不使昏沉散乱,坐起的时候,能知出相。坐的时候,能知入相,了了分明。
【「四者,善住境界得坚固相;】
  第四种,这是内方便中,已经得安心方法,如修安般﹝数息观﹞的,能使心善住于出入息,乃至修体真止的,能使心善住于法空等等都是。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转求进趣相;】
  第五种,这是于前第四相得到安心以后,能方便勇猛,转而更求进趣现象,如修安般的,已经得到欲界的粗住,转求细住。乃至修体真止的,历观诸法,无不皆空,等等都是。
【「六者,渐得调顺,称心喜乐,除疑惑信解,自安慰相;】
  经过第四、第五两次第相以后,这第六相是心渐调顺,无委曲相,能称心喜乐,对诸法本空之信解,没有疑惑,自得安慰的现象。这就如修安般的,证了欲界定,感觉内心光明清净,与定相应,由定法持心,意念不分散。乃至修体真止的,能到了了信解诸法本空的程度。
【「七者,克获胜进,意所专者,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
  这第七次第相,就是由除疑惑信解,得安慰,进到当下得胜精进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意之所专,与真空理体,少分相应,并且自亦觉知利益之相。有如修安般的,从未到定,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开始证初褝八触,﹝见后表﹞随发一触,就有十种善功德相﹝见后表﹞随之生起,所以说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乃至修体真止的,发得初褝,与法空之理,少得相应,到了这样程度。
    ┌动--动乱
    ├痒--不安
    ├轻--如云
    ├重--如石
  八触┤
    ├冷--如水
    ├暖--如火
    ├涩--如木皮
    └滑--如乳
    ┌定
    ├空
    ├明净
    ├喜悦
    ├乐
  随发十种善功德相┤
    ├善心生
    ├知见明了
    ├无累解脱
    ├境界现前
    └心调柔耐
【「八者,转修增明,所习坚固,得胜功德,对治成就相;】
  第八类次第行相是,承前觉知利益后,转更进修褝功,增长光明,于是所习更趋坚固,获得胜妙功德,对治烦惑成就之相。所谓胜妙功德,有如修安般的,修到已发初褝五支成就,就是所谓﹝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这五支胜妙功德,能使其不退不转,对治欲念、散乱、具足成就初褝功德。乃至修体真止的,空理增明,断诸有结,到了这样的程度。
【「九者,随心有所念作,外现功业,如意相应,不错不谬相;】
  第九类次第行相是,于第八得到胜功德,对治成就以后,随任内心有所念作,外境自现功业,诚中形外,如影随形,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谬之相。如证初褝的,能起二种变化:﹝一﹞初褝初褝化,能变化自地。﹝二﹞初褝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证二褝的,能起三种变化;证三褝的,能起四种变化,共名十四变化;乃至证体真止的,能起六神通,到了这样程度。
【「十者,若更异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随心,超越自在相。】
  行者于前说九类次第相成就以后,到了第十,就是已奠定基础,随修任何褝功,皆能生起方便,格外的得到快速成就。如证初褝的,若能依前九种次第所得,更为异修四褝、四等、四无色定,并及观练薰修,一切诸褝,无不依于所得初褝,而起方便,都可以依所说次第获得成就,成就以后,就能于出于入,不为褝缚,随心自如,且能获得异于寻常超越自在成就。又如已证体真止的,或更异修方便随缘止,乃至息二边分别止,皆能依所得体真止的基础,而起方便,能不为褝缚,获得出入随心,异乎寻常的超越自在成就。
【「是名十种次第相门,摄修禅定之业。」】
  以上是名十种次第相门,收摄一切褝定行业,纵令修学唯心识观,真如实观,出世无相褝的,也必须具有这十种相门,才得成就,才能与奢摩他,毗婆舍那,常得相应,以上经文进趣大乘意义说完。
    寅三、示善巧说
  正宗分有三大段,﹝一﹞示占察法﹝二﹞示进趣义﹝三﹞示善巧说,前文为止,一二两大段说完了,现接说第三段示善巧说,看经文:
    卯一、示种种巧说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汝云何巧说深法,能令众生得离怯弱?」】
  前文地藏菩萨将进趣大乘意义说完以后,虽然对一实境界,开示得了了分明,但仍顾及到一般愚钝众生,易生执著,说空执空,说有执有,对空假中宛转相即的圆义,不能融通,难得信解。不得信解,就不能修二种观道,所以当机的坚净信菩萨又代大家设问,看经文:「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尔时,是指正宗分进趣大乘意义说完了的时候,坚净信大菩萨又再设问地藏大菩萨说:「汝云何巧说深法,能令众生得离怯弱。」一般众生对大乘法所以生怯弱者,是了解程度不深的缘故,那么你对这大乘甚深法门,是用什么方便善巧,说出来使众生得离怯弱呢?这是设问,下文回答。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当知初学发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于无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尝以巧便,宣显实义而安慰之,令离怯弱,是故号我为善安慰说者。】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地藏大菩萨回答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当知初学发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你当该知道,一般刚刚发起意趣,求向大乘法门,而尚未得到信心的修行人,「于无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法称无上甚深者,凡外执有,所入者浅;二乘执空,深而不甚;菩萨执空有二边,甚深而不无上;此所谓无上甚深大法,乃成佛大法,因之信心未得的行人,自然易生疑惑怯弱。「我常以巧便宣显实义,而安慰之,令离怯弱」,我常以善巧方便的方法,来宣扬显明这真实的义理,给他心理安慰,使他离开怯弱。至于如何给他心理安慰,用什么言词安慰,下文分三段说明,先列表提示:
    ┌由「闻大乘即假」义生
    ┌小心怯弱┤
    │    └以大乘即空慰之
    │    ┌由「闻大乘即空」义生
  善安慰三种┼不解意旨┤
    │    └以大乘即中慰之
    │    ┌由「执即中性德」义生
    └妄计自然┤
    └以大乘修得慰之
   ┌「即空」非灭后空,即色明空。
  注┼「即假」圆教空假相即之假,别于别教。
   └「即中」圆教空假相即之中,别于别教。
  准上表,下文第一段先明慰小心怯弱者,看经文:
    辰一、慰小心怯弱者
    巳一、明怯弱
【「云何安慰?所谓钝根小心众生,闻无上道最胜最妙,意虽贪乐,发心愿向,而复思念求无上道者,要须积功广极,难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获,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云何安慰」,怎样安慰呢?「所谓钝根小心众生」,先说一类小根小器的众生,「闻无上道,最胜最妙,意虽贪乐,发心愿向」,他们听了无上甚深要道,也知道这甚深要道最胜最妙,胜是优点胜过,最胜是没有能胜过;妙是妙好,最妙是妙好到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这大乘法好到没有能胜,而且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所以说是最胜最妙。这些钝根小心的众生,听到了这最胜最妙的大乘法门,「意虽贪乐,发心愿向」,意思虽然也贪求,也喜欢,同时也发大心愿意趣向,但因心量太小,「而复思念求无上道者,要须积功广极,难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获」,他又想到这无上道,既说是最胜最妙,自不是普通小根器人所能修学,要必须放大心量,积功广大,无有穷极,而且修难行苦行,自度度他,经过三大阿僧袛劫那样长久的时间,和光同尘,在众生生死流中,久受勤劳辛苦,才能得到。「以是之故,心生怯弱。」因为这样缘故,内心生起畏怯、懦弱,不敢直下承当,这是第一种需要安慰的人,怎样安慰呢?看下文:
    巳二、明善说
【「我即为说真实之义,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毕竟无我,无作无受,无自无他,无行无到,无有方所,亦无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为说十八空等,无有生死涅槃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又复为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乾闼婆城,如空谷响,如阳光,如泡,如露,如灯,如目[目+壹],如梦,如电,如云;烦恼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灭;又烦恼生死,毕竟无体,求不可得,本来不生,实更无灭;自性寂静,即是涅槃。】
  地藏菩萨接著说,若是遇到这一类的小心怯弱众生,「我即为说真实之义」,找著他们怯弱原因,在执著一切法真实,不明了一切法皆不真实,而另有真实的意义存在,使他悟解,不用为大乘菩萨之行难行,而心生怯弱。这是善说第一义空,以破有执,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单就圆教空门说的,下文依三谛之理分别解说,这一大段经文由「一切诸法」起,到「而可得者」止,是说圆教真谛;再由「又复为说」起,到「易可令灭」止,是说圆教俗谛;由「又烦恼生死」到「即是涅槃」止,是说圆教中谛。
  上来先说圆教真谛,接看下文:「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一切诸法,包括十界、百界、千如,一切假实国土,说到本性上,皆是众缘和合,空无自体的。何以说呢?「毕竟无我」。我是主宰,无我是没有主宰,任何一事一物,找不出个主宰来。「无作」没有主宰,就没有造作。「无受」没有造作,就没有受果报。「无自、无他」,既没有我,当然也没有人,无我无人,自他无从说起。「无行、无到,无有方所」,行是修行,到是到达彼岸,修行到达彼岸,是依迷悟而来,既没有实迷,也没有实悟,那有此岸彼岸的分别,所以说无行无到,无有方所。「亦无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有,所以说无过、现、未来。「乃至为说十八空等」,说到空上,没有体相,一尚没有,何来十八?这里所谓十八空,是就十八种境界,而显空理,所以称作十八空,那十八种空理呢?﹝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第一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始空﹝十一﹞散空﹝十二﹞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十六﹞无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无法有法空。「无有生死涅槃,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这是说生死涅槃,一切诸法,皆无定实之相,在本性真常之中,求过去未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这就是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的道理,是圆融真谛说的。
  接著下文:「又复为说」圆融真谛说了,再就俗谛方面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乃至「如电、如云」等经文中十四种比喻,别的经中有说六喻,有说九喻的,皆是开合的不同,意义没有增减。这十四喻,「幻」,是由妄念颠倒而起的幻像,没有实在。「化」,是随缘变现,无一定方所。「水中月」,不是从外进入,是所现影像。「镜中像」无出无入,亦所现影像。「乾闼婆城」,译寻香城,或蜃气楼,西域幻术所现,且能闻乐声;幻惑似有,实无城用。「空谷响」,是因缘造成,即现代所谓回声。「阳光」,蕅祖解为阳焰,也叫野马,喻其虚幻。「泡、露、灯」三者,皆不得久立,且易于消灭。「目[目+壹]」眼中病[目+壹],妄见空华。「梦」虚妄之见。「电」不能久停,「云」须臾变灭。以上各喻,皆属无常之虚妄幻像,以之以喻烦恼生死,所以下文说:「烦恼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灭」。总之,世间的烦恼生死,性质也和上十四种比喻一样,非常微弱,很容易灭失。这是依于圆教俗谛说的。
  再下文:「又烦恼生死,毕竟无体,求不可得」,再说世间的烦恼生死。烦恼归纳起来有五类,叫五住烦恼;生死归纳有二,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这烦恼生死,也是以一实境界,法性为体;离开一实境界,别无自体可得,所以说毕竟无体,求不可得。「本来不生,实更无灭,自性寂静,即是涅槃。」既无自体,故本来就没有生。既没有生,那会有灭。既也没有灭,所以说自性寂静,不起妄惑,就是涅槃,没有另外涅槃可得,这是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依于圆融中谛说的。
    巳三、明得益
【「如此所说,能破一切诸见,损自身心执著想故,得离怯弱。】
  「如此所说」,照上面空、假、中三谛圆融,所说的真实之义,「能破一切诸见」,见是情见,所谓情见,就是身心方面的执著,一切对生死烦恼所生的怯弱心理,都是由身心执著而发,这三谛圆融的真实之义,就能破身心执著上任何情见。「损自身心执著想故」,就是因为能损坏自己身心方面的执著情见的缘故,所以「得离怯弱。」能使小心怯弱的众生,得以离开怯弱的心理,直下承当大乘法义。至于说这三谛圆融真实之义,为什么能破一切诸见,列表说明如下:
    ┌空 一切皆空,涅槃尚空,况复一切情见。
  三谛破见┼假 一切皆假,涅槃尚假,况复身心情见。
    └中 一切皆非空非假,生死烦恼皆悉非空非假,更何有身心情见。
  照上表看,说到空,行人若能悟开了空的谛理,则世间万象皆空,即最高涅槃寂灭空理,尚且是空,何况依空而生的身心情见;说到假,行人若能悟开了假的谛理,则世间万象皆假,即最高涅槃寂灭之理,尚且是假,何况依涅槃而生的身心情见;再说到中,行人若能悟开了中道谛理,则世间万象皆非空非假,即生死烦恼,也是非空非假,更说什么身心情见。所以经文说,得离怯弱,没有情见的执著,何来怯弱,这是小心怯弱的众生,得到菩萨善安慰的益处。
    辰二、慰不解意旨
  前文慰小心怯弱者说了,现接说慰不解意旨者,看经文:
    巳一、明不解
    午一、直标不解
【「复有众生,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
  除了前所说的第一类小心怯弱的人以外,再有一类众生,因为不解如来言说意旨的缘故,而生怯弱的。什么如来言说意旨呢?接看下文:
    午二、示佛旨意
【「当知如来言说旨意者,所谓如来见彼一实境界故,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证彼法身常恒清凉不变等无量功德聚,复能了了见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而为无明闇染之所覆障,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如来于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第一义乐。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识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著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著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若广说者,如十八空。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离一切相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及无能言说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
  这一大段经文,就是宣示佛的意旨。大意先标示一实境界,为生佛同共,佛觉而能证,故得离生死;众生迷而不证,故不离生死。佛起悲悯,直示法身离念之法,为破迷启悟之大本,看经文:「当知如来言说意旨者」,当该知道,所谓的如来言说意旨,是指什么说的呢?「所谓如来见彼一实境界故」,所说的如来意旨,就是因为如来于性觉中,已经能见到一实境界的缘故,证到中道实相体。因证中道实相体,「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于是就能彻底得以离开生老病死等一切的恶法,这就是证如实空义,因为得证如实空,也就能「证彼法身常恒、清凉、不变异等无量功德聚。」亲身证到法身真常恒久,得到清凉不变等一切无量功德的集聚,证到如实不空义。
  中道实相为法身德,如实空为般若德,如实不空为解脱德,这三德秘藏为生佛之所同具,佛性觉中,皆能了知。所以下文:「复能了了见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而为无明闇染之所覆障,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佛于自觉中,又能了了分明见到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来的三德秘藏,皆具有像这样微妙的清净功德,所不同的是,佛觉而无障,光明显现,而众生则被无明昏暗染污障蔽,不能显现,以致在生死轮回中,长夜枉受生老病死等无量诸苦。
  「如来于此起大慈悲」,于是佛由这里生起了大慈大悲之意。「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第一义乐」,这大慈大悲之意,就是想使一切众生,不分怨亲,都能离开这生老病死等一切的苦,获得这法身第一义谛的真实快乐。但佛用什么法子能达到使众生离苦得乐的目的呢?下文说的明白:「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就是要使你了解佛的法身,是没有分别意识而能离开一切妄念的体性,因为有念被烦恼缠缚则苦,无念离烦恼得自在则乐,苦与乐,皆在一念之间,而这法身第一义谛,就是教人无分别离念之法,能使众生得大利益,起大作用。
  什么作用呢?「唯有能灭虚妄识想」,能灭除一切虚妄分别的意识妄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惟有能不动念头的,才是所应当得到这法身第一义谛的人。「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著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但是这一切众生,常常乐意分别,对一切世间万法,贪取执著,以致由情感颠倒的缘故,而受生死之苦,这颠倒妄想,就是生死的大本。既已指出生死大本在于颠倒妄想,就要设法离去这颠倒妄想,才能了脱生死。所以下文:「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著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所以如来想要使那些众生,离开分别执著的念头,为说世间一切有为法,毕竟本体是空无所有。不但世法如此,乃至一切出世间无为之法,也毕竟是本体空无所有,都是因缘所生,多种条件聚集而来,找不出实在的本体,这样说似嫌笼统,「若广说者,如十八空」,如一一举出实例普遍来说,就像前文所说的十八空﹝前文有举出﹞「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就像这十八种空所显示的一切诸法,皆离不开菩提体。
  什么是菩提体呢?下文解释:「菩提体者」,所谓的菩提体,「非有非无」,非有,这菩提觉体,是纯理智非感情的,有情感才有计度之生死烦恼,纯理智则没有,所以说是非有;非无,无是不存在,这菩提觉体,具有众德妙用,但不同于以情感计度否定因果现象的断灭无,所以说是非无;「非非有,非非无。」这菩提觉体,既不有也不无,那么就应当是二者合起说非有非无了,但是不然,它不堕双非戏论。既是非有不对,它就非非有;非无不对,它就非非无。因二者都是戏论,所以不堕。「非有无俱。」双非固是戏论,此有无俱乃是亦有亦无,双亦也是两相违谬,不合理,故也不堕。「非一非异。」这菩提觉体虽是不变,但能随缘,如一金能作多器,不能说是一;再虽能随缘,但本体不变,如多器不离一金,故也不能说是异。「非非一,非非异。」既不是一,又不是异,就应当二者合说非一非异了,但是不然,仍是不堕双非戏论,既是非一不对,它就非非一;非异不对,他就非非异。而这非非一,非非异,都是戏论,所以不堕。「非一异俱。」前双非固是戏论,一异俱乃是亦一亦异,双亦也是两相违谬,不合理,故也不堕,所以说非一异俱,不是亦一亦异两俱存在。下文总结一句,「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这菩提觉体,乃至毕竟没有任何相状可以得到,这就是因为它的本体离开了一切名言相状的缘故。
  这样说还怕不懂,下文再解释离一切相,「离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所谓离一切相的意义,就是说本性觉体,不可以用言说取得,因为菩提法中,自体本空,没有, 接受言说的;「及无能言说者故」,同时也没有能用言语解说的;「又不可依心念知」,不但不能依言说取,又不能用心念思维知晓。何以呢?「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因为菩提法中,没有能取的心及可取的相,心属自,相属他,无自无他,离开了一切分别之相的缘故,所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样才能显出菩提真体。反之,「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如果有分别想的,则所想的不是菩提体,而是虚假妄念,这样就不称作相应。蕅祖说:以上这一大段开示,是依非有非空门说,三谛皆悉非有非空,大部般若,多明此义,昧者不知,判作空宗。所以下文明示谬解。
    午三、正明谬
【「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
  「如是等说」,如是,指以上所说三谛非空非有之无上菩提大法,对这无上妙法之阐示,「钝根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解者」,一般众生,所以不能了解,其原因在那里呢?「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对于大乘空义不能彻了,说这无上菩提觉道,如来的法身,只是空法,空到毕竟什么都没有,否定一切事理,这样就发生毛病,「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他的心理畏怯懦弱,怕自身堕入这无所得的境界之中。由于这种恐惧畏怯心理,发生两种错误见解,那两种呢?「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或由于执认毕竟空无所得,而生拨无因果相续之理,入于断灭之见。或作增见,是或作多余的见解,「转起诽谤」,转说大乘非佛所说,因而诽谤大法;或作减见,是或认为一切皆灭,否认性中妙有的见解,拨无因果,「自轻轻他。」自轻性德,而亦轻他性德。
    巳二、明善说
【「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为了安慰这类谬解如来意旨的怯弱众生,「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地藏菩萨就为他阐说如来的法身自性,本不像一般人误解的什么都没有的空,实则空而不空,有真实的本体,这真实本体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具足无量清净功业」,这种真体不可名言,但是具有无可计量,清净而无污染的,无漏功德业。这种无漏功德业,「从无始来,自然圆满」,从无始来,就是从本以来,﹝本然无有起头,故说无始﹞自然就具备而且圆满无有缺欠。「非修非作」,不是修为而有,不是造作而来,本自具足。「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但佛的法身如此,乃至一切众生报身之中,也都圆满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真常没有变异,没有增减,这是依圆教有门,直显法身中道之体,诸佛众生,平等具足,不是断灭之空。
    巳三、明得益
【「如是等说,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如是等说」,像这空中含摄妙有,空而不空之说,「能除怯弱」,能除求大乘法者畏堕无所得的怯弱,「是名安慰。」所以说名安慰。以上第二类慰不解意旨说的。
    辰三、慰妄计自然
    巳一、明妄计
【「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
  前文地藏菩萨三种安慰,说了两种,第一种是慰小心怯弱者,由于听了大乘即假的道理,惧怕生死,心生退怯,以大乘即空安慰他;第二种是慰不解意旨者,由于听了大乘即空的道理,怕堕无所得,诽谤正法,以大乘即中安慰他;这段经文是说的第三种妄计自然者,以听了大乘即中的道理,心取无所得相,堕邪倒见,乃以大乘修得安慰他。怎样安慰呢?看经文:「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除了前文所说两种愚痴众生外,再有一些愚痴而又坚执的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听了空中含摄妙有,空而不空之说,也生怯弱。生什么怯弱呢?看下文:「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他以执取如来非空非有的法身,本来是圆满具足,不是修得,也不是造作的,执取这种相的缘故。「起无所得想而生怯弱」,于是内心生起无所得的念头,于是随之生起怯弱心理,何以生起怯弱心理呢?列表说明如下:
    ┌心无所缘──不安┐
  无所得想┤    ├故生怯弱
    └身无所倚──不稳┘
  凡夫心识无一时一刻不攀缘六尘,如一旦无所攀缘,就会感到不安:再凡夫身体大都因有所凭借,才会感到稳固,如一旦失所凭借,就会感到不稳;心身有了不安不稳的感觉,怯弱自随之而生。不但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或者是妄计佛性本自具足,不假修为,堕邪僻颠倒妄见。什么邪僻颠倒妄见?看下表:
    ┌妄计生佛平等────不假修习自行放任
    ├闻淫怒痴即佛性───恣行贪恚无惭耻心
  计自然堕邪倒┤
    ├闻幻化身即法身───宝其臭秽不思厌离
    └闻地狱天堂皆净土──安此泥沙不求出要
  上表意甚明显,蕅祖说:「当今夸圆顿者,类皆堕此,亦可哀也。」
    巳一、明善说
【「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
  像以上这些由于听了大乘即中的道理,心取无所得相,堕邪倒见的怯弱众生,「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我就依圆教全性起修之义为他说,不要执取无所得而心生怯弱,应勇猛精进修行一切善法,要知道无修而修,修即无修,何以说呢?因为能修行一切善法,就能「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什么是生如来色身呢?如来法身本无形象,所谓生色身者,就是下文「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这无量功德,清净果报之相,即如来色身。所谓生者实不生,虽不生而实有无量清净之相,这还是有门,对治无所得,并治自然邪倒之见。
    巳三、明得益
【「如此等说,令离怯弱,是名安慰。】
  像这些说法,能使怯弱众生,得离怯弱,这就称作安慰,以上示种种巧说完毕。
    卯二、明离相违过
    辰一、标
【「而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应,无有诸过,以离相违说故。云何知离相违相?】
  这一段经文是标明地藏菩萨所说甚深大乘法义,是完全的对,没有丝毫错误,怎么证明呢?因为真理是离相违过的。什么是离相违过呢?离是离开,相违过是因明学名词。西方论理学分二种流派,一是希腊的逻辑学,一是印度的因明学。应用在社会方面,多采逻辑;应用在佛典方面,多采因明。在因明学上论理时,有十四种过错,其中有四种是不能成立的,有六种是与真理不相应的,有四种是互相违背的,本文仅就相违四过,约略说明,参看下表:
    ┌例:「强盗也是慈悲,害人故。」  ┐
  ┌法自相相违┤    ├违「后陈自相」
  │    └强盗固害人,但害人不可称慈悲   ┘
  │    ┌例:「贤君是前王,益民故。」   ┐
 相├法差别相违┤    ├违「后陈差别」
 违│    └益民如尧舜固贤,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杰纣不贤    ┘
  ┤
 四│    ┌例:「君子不是好人,害人故」  ┐
 过├有法自相相违┤    ├违「前陈有法」
  │    └害人固非好人,但害人何称君子  ┘
  │    ┌例:「古人是好人,有道德故」  ┐
  └有法差别相违┤    ├带「差别相违」
    └有道德固是好人,但古人不尽是好人┘
  上表相违说,若照因明四过解,过嫌复杂,不易领会,若简单解为相对说,或较易会,因为菩萨所说中道第一义谛,即空、即假、即中,没有相对的过错。因众生执取一面有相对,故有相违;大乘法义,没有相对,自然没有相违;所以菩萨说:「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应,无有诸过,以离相违说故」,至于怎样才知道离相违说呢?下文分三大段,详细说明。
    辰二、释
    巳一、释慰怯弱者所说空义
【「所谓如来法身中,虽复无有言说境界,离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无一切相,不可依言说示,而据世谛幻化因缘假名法中,相待相对,则可方便显示而说。以彼法身性实无分别,离自相,离他相,无空,无不空,乃至远离一切诸相故,说彼法体为毕竟空无所有,以离心分别,想念则尽,无一相而能自见自知为有,是故空义决定真实,相应不谬。】
  这第一大段先说大乘空义的离相违相,怎样才是离相违相呢?空的对待是不空,有不空对待的空,就没有离相违相。而这段经文就阐明如来藏的如实空义,空中含有妙有,与如来藏体是相应的,而不是相违的,文义前文已释,无须重述。
    巳二、释慰不解者不空义
【「复次,即彼空义中,以离分别妄想心念故,则尽毕竟无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实故,即为不空,所谓离识想故,无有一切虚伪之相,毕竟常恒,不变不异,以更无一相可坏可灭,离增减故。又彼无分别实体之处,从无始世来,具无量功德,自然之业,成就相应,不离不脱故,说为不空。】
  这一大段是说大乘不空义的离相违相,怎样离相违相呢?不空的对待是空,有空对待的不空,就没有离相违相,而这段经文就阐明如来藏的如实不空义,妙有不离真空,与如来藏体是相应的,文义亦见前。
    巳三、释慰妄计者所说修得义
【「如是实体功德之聚,一切众生虽复有之,但为无明[目+壹]覆障故而不知见,不能克获功德利益,与无莫异,说名未有,以不知见彼法体,所有功德利益之业,非彼众生所能受用,不名属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对治诸障,见彼法身,然后乃获功德利益,是故说修一切善法,生如来色身。】
  这一大段是说大乘空不空义的离相违相,怎样离相违相呢?性德自性本具,若是迷而不见,迷与悟对待,名作相违;觉而能修,性修不二,才名相应。文义亦甚明显,无须重释。蕅祖举一比喻,录译如下:「好比一间房中,本来没有鬼魅蛇虫,但有金银珍宝。然而瞎眼的人,看不见,碰到珍宝,身体受伤,自己妄认是蛇是鬼,惊惶失措;若有人指明,蛇鬼本来没有,瞎眼的人自不惊怪。这就比喻大乘如实空义。再珍宝本来是有,就是比喻大乘如实不空义。必须瞎眼的人去了无明膜,开了智慧眼,才能受用金银珍宝,就是比喻修得义。二乘信如来的话,知道本来没有蛇鬼,不生惊怕,证了空相,就比如瞎眼的人,呆板的坐在屋子中央,不碰珍宝,所以不见大乘不空义。」细味这一比喻,可以助了经义。
    辰三、结
【「善男子!如我所说甚深之义,决定真实离相违过,当如是知。」】
  以上大乘三种离相违过之无上妙法,解说完了以后,接著又称呼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像我前面所说的甚深义理,是决定真实而不虚假,何以说呢?因为离相违过,空、假、中三谛,绝对圆融的缘故,应当作这样的认识。
    丑三、获益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说如此等殊胜方便深要法门时,有十万亿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住坚信位;复有九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一切大众各以天妙香华供养于佛,及地藏菩萨摩诃萨。】
  本经正宗分三部分,一启请,二演说,三获益。上段经文止,演说部分完毕,现接讲第三部分,看经文:
  「尔时」,是当那个时候,什么时候?就是地藏大士演说这殊胜方便而又甚深微妙法门的时候,「十万亿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在座有十万亿那样多的众生,听了这部经以后,对这真正平等觉智,起了衷心向往,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因为发心猛利故,「住坚信位」,对此深法能信解,不动摇,名住坚信位,这是菩萨初住的程度,在观行佛位;「复有九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悟入诸法无生之理,将心安住无生法上,这是菩萨七地八地的程度,在分证佛位,证得这样果位的,座中有九万八千那样多的菩萨。这部甚深微妙法门说完以后,不但有那样多的众生发大心,而且又有这样多的菩萨证果位,这部经被机之广,可以想见。所以下文:「一切大众,各以天妙香华,供养于佛,及地藏菩萨摩诃萨。」菩萨说法,是承佛意旨,故先供养佛,兼及菩萨。天妙香华,表庄严清净。以这样庄严清净的天妙香华供养佛菩萨,蕅祖说:这是表示圆道无作缘了。以上正宗分完。
    子三、流通分
    丑一、嘱付受持
    寅一、嘱付
【尔时佛告诸大众言:「汝等各各应当受持此法门。随所住处,广令流布。所以者何?如此法门,甚为难值,能大利益,若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及信其所说者,当知是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至无上道。」】
  前文正宗分说完,这段经文起,说最后流通分。因经义虽好,仅部分得益,未为广大圆满,故须广为流通。流者,如水之流行久远;通者,通达十方无碍,期使众生普遍得益。看经文:「尔时佛告诸大众言」,尔时,是指一切大众听法圆满,以天妙香华供养的时候。在这时候,佛再嘱付在会大众说:「汝等各各应当受持此法门,随所住处,广令流布」,你们在座听法诸位,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人都当受持这一法门,而且随你们所在的地方,普遍的使这经典流布。「所以者何?」为什么要使普遍的流布呢?「如此法门,甚为难值,能大利益」,因为像这样深妙法门,非常难以遭遇,凡是能遭遇到的,都可以得到大的利益,所以要广为流通。而且前文也交代过,地藏菩萨与此界众生有大因缘,易被化益,故下文:「若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及信其所说者,当知是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至无上道。」如果有人能以听到地藏菩萨名号,并且又能对其所说经法,深信不疑的,从前述因缘上,就可以知道,这人很快就能离开现前所有一切障难,并且很快达到无上觉道。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现前我们修的是念佛法门,若再修念地藏名号,岂不杂乱。须知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为末世行人万应灵药;而地藏大士,果位高与佛齐,佛佛道同,且经文明白的告诉我们:「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佛之名字。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诸佛。」从这里体会,就可以得知,信解此经,而修念佛,当更易精进,并行不悖,所谓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故蕅祖提倡流布。
    寅二、受持
【于是大众皆同发言:「我当受持,流布世间,不敢令忘。」】
  在座大众听了佛嘱付流通的话以后,深受感动,于是大众同时发出愿言,我们当该受持,把这部能使人得大利益的经法,流传世间,不敢使它忘记。
    丑二、结法名义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说六根聚修多罗中,名何法门?此法真要,我当受持,令末世中普皆得闻。」】
  名以昭德,故经说完,必须定名,以广流通。此经原是坚净信菩萨代众请问,所以结尾还是这位菩萨代请结名。看经文:「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就在大众受了佛的嘱付发愿流通的时候,坚净信菩萨再为大众向佛启请说:「世尊!」称佛为世间之尊,「如是所说六根聚修多罗中,名何法门?」像这样所说的六根聚经中,应当取一个什么名字,来代表这一甚深微妙法门呢?「此法真要,我当受持」,蕅祖说:由结名故,则显真要。真是经题,要是经宗。宗体既明,方有力用。所以坚净信菩萨接说,这一法门真体及宗要,我应当受持,有助于流通,「令末世中,普皆得闻。」使末世多障众生,普遍都能得闻。
【佛告坚净信菩萨:「此法门名为占察善恶业报;亦名消除诸障,增长净信;亦名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显出甚深究竟实义;亦名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依如是名义,汝当受持。」】
  「佛告坚净信菩萨」,佛接受了坚净信菩萨的请求,告诉他说:「此法门名占察善恶业报。」这一法门可定名为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部经彻上彻下,圆通著说,皆是占察善恶业报。占察二字就宗旨立名,属宗;善恶业报就本体立名,属体。再「亦名消除诸障,增长净信。」也可以定名为消除诸障增长净信经,这一部经彻上彻下圆通著说,皆能除障增信,这是就它的作用立名,属用。再「亦名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显出甚深实义经。」这一部经彻上彻下皆能显甚深实义,这是就本体立名,属体。再「亦名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也可定名为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经。这一部经彻上彻下,皆是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这是就作用立名,属用。以上各项定名,就全部经义总说;若分别来看,初示占察法段,名为占察善恶业报;本经第二轮中,修忏悔法段,名为消除诸障,增长净信;本经示进趣义段,名为开示求向大乘,显出甚深究竟实义;本经示善巧说段,名为善安慰说,令离怯弱。合总别二说,实在是使末世众生对大乘法门,速入坚信的决定无上法门。
    丑三、时众欢喜
【佛说此法门名已,一切大会,悉皆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这部无上法门完了以后,一切在会大众,皆发欢喜心。欢喜的什么呢?依观经疏有三种: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依法得果清净。现这部经是佛说,佛是一切智人,则人清净;遇到了佛说法能不欢喜吗?!再听了这部经能增长净信,是法清净,听到这样清净的法,能不欢喜吗?!再能依照这样的法去修行,得疾登不退,是得法清净,证到这样的果,能不欢喜吗?!由于这三层,所以说悉皆欢喜。「信受奉行。」随著欢喜,生决定信,发心受持,敬谨照法修行,所以说信受奉行,全经到此圆满。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当成佛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