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20|回复: 14

[学佛交流] 佛家<< 金刚经>>原理运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dzgpxs 于 2016-11-15 16:06 编辑

我们还是运用《内业》的基本知识来分析佛学《金刚经》的基本原理,会让人很快的领会到佛学的切身益处。也能更好的明白国学的奥妙!
我们讲过,《内业》 上的认识问题的基本规律。而《金刚经》却也是讲,怎样做到无上的正知正见。  就像佛祖如来在金刚经里面说的,皆是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是说,只是表述的方式有差别吧。
这里采用三种方式注解,一、文意解,解释字面上的意义。二、原理解。解释内在的原理。三、运用解。讲解在现实中的运用。

1. 法会因由分第一那这部经典主要是讲怎么做到正知正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己。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文意解: 如是我闻,是开头语,记叙佛祖如来的话语都是这么说。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地址名。这段意思是讲,如是我闻,那个时候,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到吃饭时间了。佛祖就著衣持钵。到舍卫大城乞食,乞食的方式是次第乞。就是一家家的乞过去。然后回到孤独园,把饭吃完,吃完后,把衣钵收的好好的。再洗好自己的脚,把座位铺好再坐到上面。
原理解:  听说,佛在世间的时候,一举一动,都是在表示佛法,通俗的说就是,一举一动都是在教导人们开悟明理,教导人们摆脱因迷惑而带来的烦恼。那这里说这么一段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还是按照《内业》上的原理来分析。《内业》的基本规律是正形守善摄得止---反。开始就要做到正形,就是做什么事情先要有个形式。再围绕这个形式去努力。形是神气的家一样。否则,神气动了就会散掉。安顿不下来。神气安顿不了,做什么都是白忙乎一场。
既然这么来理解佛,那么,我们来看看佛是在做什么。佛是怎么一个样式去做事情的。
经上讲,佛在孤独园那时候,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修行佛法。然后就讲一个例子“乞食”。 乞食也在修行,否则怎么说是举止动念都是在教导众生修佛法呢。开始着衣,衣服是佛田衣。怎么叫佛田,我们通常见到的田地是耕种五谷杂粮的。佛的那个田,是耕种“福”的,穿上福田衣,去为众生播种福的种子。佛是带着这个心思来乞食的。听说这个钵,也是个度量工具,不仅仅是装饭用的。衡量“福”的多少吧。这样一来。可以体会到,佛就是带着度众生的慈悲心去做任何事情。如果说佛着衣再持钵。形象上带有一种庄严。那这种庄严也是慈悲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为了自己便于乞食去,把自己打扮的像个神仙再去着衣再持钵的。
佛在吃饭时,一是在教导弟子们的修行方式,二是要去度众生。而不是常常说“徒儿们,为师饥渴,给我化些斋饭来吧”。而是着衣持钵,昂然而去。仅仅是带着慈悲心做事而已。
按着《内业》的“正形”规律来理解佛,佛的形式就是慈悲。做什么都是围绕慈悲心去努力!
再看佛是怎么乞食的。“次第乞己。还至本处”,是按顺序去乞的。而不是运用法眼一看,那家饭菜好、哪个人好就去哪家;佛都是平等对待。度众生之后,就回到本处,本处一个可以说是孤独园。另外一个也可以讲是“心”回本处。因为按着《内业》的意思,心动了,就要返回原处,不然的话神气不就跑掉了吗。就是“止”、“反”的意思。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乞来的东西要吃完,不论好坏。佛是为众生求福的,怎么不吃完呢!然后收好衣钵。身上整理干净。脚洗洗,座位也铺设好,再就坐然后定。“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都是佛自性恭敬庄严的一种表现。因为佛本身就庄严端正的。通俗的比如,就像一个人很爱干净,那他处处都收拾的很整洁。他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去做的。是各人个性的问题。同样,佛也是这样形象,没有什么目的的。
现在佛坐好了。坐好后什么样子的。应该是“如如不动,不着任何相”的。着相就是心思无着落,东西南北的到处跑。佛心是定的,就定在慈悲上。所以讲佛不着相。再一个,佛要教导众生。本经文最后讲,“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怎么叫如如不动?就是动而不动。如果完全的“不动”,那什么都没反应了,那怎么度人呢!“动”的意思是讲,动了之后还要返回所要动的位置上。就像上面说的佛去乞食,不能乞了后就不回来了,就在人家呆着。那就把自己也消耗没了。所以要返回本处。人回到本处,心也回到本处,就象是没有动一样,这个就叫不动。这是动而不动,也就是“如如不动”的意思。接下来,再看看自己种下的福根。自己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就是“内业”上讲的“摄德”了。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我们通常讲道。这个道。基本上是指的是心理的活动过程。而不是肉眼看到的那个样式的。所以很多在现实中事业做的很好的人,一讲道就觉得不对劲。这个一定切记、切记!“内业”上不是说。道者,只可迎以意吗。就是用意念去体会的,那个就是道。
现在的佛已经如如不动了。应该可以去乞求佛法了。接下来看看佛的弟子怎么求教佛法的。
      三、运用解这段经文,在整部经上来讲,就是“正形”的部分,佛是什么形呢,慈悲度人就是了,在现实日常生活中度人。按照内业的意思,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有个目的,有个形象。这样人的神气才有个安顿之所。这样人的体质才会充实。否则,就像皮球一样,逐渐干瘪掉。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文意解: 长老须菩提,是地位比较高的弟子。“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是对待佛的礼节。就在这个时候,佛的弟子知道佛可以讲法了。坐在大众中的长老须菩提,就问了。问的时候很恭敬。长老须菩提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对着佛说:“稀有的世尊啊!如来是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的,那么请问,善男善女,如果要坚持一个要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心,那么心应定于什么位置,怎样把这个浮躁的心降伏住呢。”佛说:“问得好,问得好啊!须菩提!就像你说的,佛是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的。你现在听好了,现在就讲给你听。善男善女,如果要坚持一个要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心,那么心应这样定下来,应该这样把这个浮躁的心降伏住。”长老须菩提答道“好的,世尊,很高兴想听到这样的佛法”。
原理解:首先来说说佛身边的弟子们,我在网上听净空老法师讲,这些弟子,很多的是古佛再来的,是倒驾慈航。意思是说,他们来人世间,不是仅仅是来修炼佛法,而是配合佛祖如来共同完成一个度众生的事业。就像是唱戏,各人演各人的角色。我很喜欢这个说法。看看后面长老须菩提提出的问题,就知道不一般。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修行方式。而听说,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坚持不问不说的。看看金刚经,也就是把长老须菩提提出的两个问题讲完,这部经就结束了。所以提问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长老须菩提提出的两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修行的方法。
   在“敬守德育教育”网易博客里面,有个图形,我叫他人性知识图。是一个方框套一个方框的,然后分出两条线,上线指的是形,下线指的是精。一个方框套一个方框的图形代表心,心都是两个部分组成的,就精和形两个部分。按照内业的意思上讲,人认识问题的时候,精和形都不能来干扰。就是说,不要用以前的方式和方法来干扰现在的判断。精指的是做事的方法,犹如《金刚经》里面讲的佛法,形指的是形式。犹如《金刚经》里讲的相。“精和形都不能干扰”,换成《金刚经》里面的说法就是,不着相也不住法相。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须菩提长老提出的两个问题。须菩提长老一个问题是,应云何住。就是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既然人是精和形组成,也只能站在精和形上去看问题了。但是我们讲不论站在精还是形上都不对。那么不就返回到事物的本来面貌上来了吗。这样不就能把事物看明白吗。不论站在精还是形上都不对。按照《金刚经》的说法,就是无所住,什么地方都不粘。须菩提长老二个问题是,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讲心思怎么去运作,才能把被干扰的心降伏住。我们的内业上讲要守善,要守善勿舍。就是围绕着善念转就好了。按照《金刚经》的说法,先做到无相,再去修一切善法就可以了。就可以得到无上的正知正见了。
通常的情况,人的心理都不是很通顺,通过这样两个问题一矫正,就能回到事情的本来面貌上来,能往积极的善的一面去发展,人的神气就通顺了不散失,神气就充足,人的状态就健康了。最明显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由于人的心在不当的位置上耽搁久了,带走很多的神气,通过这么矫正,心回到本来的位置,这样心里优于得到滋润一样,会很舒适的。说不定很多的顽疾都可以调理好呢!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试试。所以讲,须菩提长老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修行方式。
这段文中的世尊,指的是佛祖,后面的如来,指的是果位上的佛的名号,好像军长、师长之类的称呼。意思是讲,世尊啊,你是达到如来的果位上的佛了。到了这个程度,应该可以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了吧。如是接着就提问题。而佛祖也说,是的,如来可以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佛祖并不说我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我。因为佛怎么会着相呢!佛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所以,接下来的回答,佛祖都是站在如来的理念上讲的。并不是“我”要说,也不是佛祖要这么说。
再来重复强调一个事情,讲佛讲道,都是讲的人内在世界的规律,看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些都是讲心的,讲发心,心怎么住,心怎么去降伏。我们不能拿现实看到的规律来衡量道的规律,之所以这么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今现实中的“英雄”很多,英雄们把现实中的事情处理的都很好,但是听见讲道了,道拿到英雄们的现实中,往往行不通。从而放弃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些人往往根基都超出常人,放弃了岂不可惜!那么同一个人,人的内外处理问题的方式难道不一样吗!我们来看看:同一个问题提出来,不同的人,处理方式就不一样。处理方法不同,证明他想的就不一样。或者讲他心理活动的规律就不同。所以讲,对于人来讲,内与外有很大的区别的。那人怎么就变得不同了。到底内在规律怎么掌握,怎么才是正当的心理规律。错了怎么改!那就接着往下看看《金刚经》。
完整内容请看:http://dzgpxs.blog.163.com/blog/static/2184471432016101305457546/
发表于 2016-11-1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1-16 07: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6-2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敬守的《金刚经原理运用》,目的是想带领大家怎么去用金刚经,而不是注解金刚经。注解古师大德都讲的很好了。现今主要看人们怎么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发表于 2017-6-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文意解: 长老须菩提,是地位比较高的弟子。“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是对待佛的礼节。就在这个时候,佛的弟子知道佛可以讲法了。坐在大众中的长老须菩提,就问了。问的时候很恭敬。长老须菩提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对着佛说:“稀有的世尊啊!如来是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的,那么请问,善男善女,如果要坚持一个要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心,那么心应定于什么位置,怎样把这个浮躁的心降伏住呢。”佛说:“问得好,问得好啊!须菩提!就像你说的,佛是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的。你现在听好了,现在就讲给你听。善男善女,如果要坚持一个要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心,那么心应这样定下来,应该这样把这个浮躁的心降伏住。”长老须菩提答道“好的,世尊,很高兴想听到这样的佛法”。
原理解:首先来说说佛身边的弟子们,我在网上听净空老法师讲,这些弟子,很多的是古佛再来的,是倒驾慈航。意思是说,他们来人世间,不是仅仅是来修炼佛法,而是配合佛祖如来共同完成一个度众生的事业。就像是唱戏,各人演各人的角色。我很喜欢这个说法。看看后面长老须菩提提出的问题,就知道不一般。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修行方式。而听说,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坚持不问不说的。看看金刚经,也就是把长老须菩提提出的两个问题讲完,这部经就结束了。所以提问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长老须菩提提出的两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修行的方法。
   在“敬守德育教育”网易博客里面,有个图形,我叫他人性知识图。是一个方框套一个方框的,然后分出两条线,上线指的是形,下线指的是精。一个方框套一个方框的图形代表心,心都是两个部分组成的,就精和形两个部分。按照内业的意思上讲,人认识问题的时候,精和形都不能来干扰。就是说,不要用以前的方式和方法来干扰现在的判断。精指的是做事的方法,犹如《金刚经》里面讲的佛法,形指的是形式。犹如《金刚经》里讲的相。“精和形都不能干扰”,换成《金刚经》里面的说法就是,不着相也不住法相。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须菩提长老提出的两个问题。须菩提长老一个问题是,应云何住。就是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既然人是精和形组成,也只能站在精和形上去看问题了。但是我们讲不论站在精还是形上都不对。那么不就返回到事物的本来面貌上来了吗。这样不就能把事物看明白吗。须菩提长老二个问题是,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讲心思怎么去运作,才能把被干扰的心降伏住。我们的内业上讲要守善,要守善勿舍。就是围绕着善念转就好了。按照《金刚经》的说法,先做到无相,再去修一切善法就可以了。就可以得到无上的正知正见了。
通常的情况,人的心理都不是很通顺,通过这样两个问题一矫正,就能回到事情的本来面貌上来,能往积极的善的一面去发展,人的神气就通顺了不散失,神气就充足,人的状态就健康了。最明显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由于人的心在不当的位置上耽搁久了,带走很多的神气,通过这么矫正,心回到本来的位置,这样心里优于得到滋润一样,会很舒适的。说不定很多的顽疾都可以调理好呢!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试试。所以讲,须菩提长老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修行方式。
这段文中的世尊,指的是佛祖,后面的如来,指的是果位上的佛的名号,好像军长、师长之类的称呼。意思是讲,世尊啊,你是达到如来的果位上的佛了。到了这个程度,应该可以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了吧。如是接着就提问题。而佛祖也说,是的,如来可以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佛祖并不说我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我。因为佛怎么会着相呢!佛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所以,接下来的回答,佛祖都是站在如来的理念上讲的。并不是“我”要说,也不是佛祖要这么说。
再来重复强调一个事情,讲佛讲道,都是讲的人内在世界的规律,看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些都是讲心的,讲发心,心怎么住,心怎么去降伏。我们不能拿现实看到的规律来衡量道的规律,之所以这么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今现实中的“英雄”很多,英雄们把现实中的事情处理的都很好,但是听见讲道了,道拿到英雄们的现实中,往往行不通。从而放弃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些人往往根基都超出常人,放弃了岂不可惜!那么同一个人,人的内外处理问题的方式难道不一样吗!我们来看看:同一个问题提出来,不同的人,处理方式就不一样。处理方法不同,证明他想的就不一样。或者讲他心理活动的规律就不同。从而决定人的神气运行方式也不同,所以讲,对于人来讲,内与外有很大的区别的。那人怎么就变得不同了。到底内在规律怎么掌握,怎么才是正当的心理规律。错了怎么改!那就接着往下看看《金刚经》。
     运用解:  我们再来看看须菩提长老是怎么来求佛祖的。首先,是很恭敬的。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这种恭敬的心态不仅仅是对佛祖,也是自心的一种态度。“敬‘”这个词,在传统文化中意义是重要的。按照內业的说法,只有做到恭敬,人的神气才会稳定,才会正确的去对待问题。在金刚经里面,也可以理解到须菩提是很认真的、恭敬的提出这个问题。
      接下来,是对佛祖的赞叹。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个不仅仅理解为是一种礼貌,也是自心中对如来的肯定,如来是善于护念各位菩萨的,就是说人的一个念头错了,如来也会帮助或教导人家怎么来纠正。所以就提出下面的问题。不是见谁都去问的。
       再看看须菩提长老是怎么方式提问的。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长老是讲“”善男善女“”要发正知正见的心,该怎么做,不是仅仅为自己的事情来求佛法的。再看看《金刚经》后面的经文,就发现,须菩提长老在听佛祖的讲解后,总是问后世众生会不会理解,怎么来宣传教导众生。大家可以自己查查看。可以讲,众菩萨,他们的心愿,起点是众生,终点也是众生。这一点,在其他的佛经里面也看得到。也怪不得人们说心肠好的人是“”菩萨心肠”。
       所以讲求菩萨也是要个方法的。首先明白自己该不该求,自己都随便,没有恭敬的心态,那人家菩萨怎么帮你。就是认真的去求,也不能说“‘菩萨啊,保佑我今年赚多少多少钱吧”,然后转开屁股就走人了。求菩萨不能为善男善女和众生来求,最起码也得说“”为了我家人幸福,现在来请求菩萨帮助,让我今年能咋样咋样”。因为菩萨的心肠是利益他人的。不和菩萨一个心态,怎么可以打动菩萨呢!所以佛祖说须菩提“‘善哉,善哉”啊!
       如果是一心向佛的人,要毫不犹豫的跟佛一条心。否则怎么可以成佛!那就是自己的心愿 “起点是众生,终点也是众生”,用这样 的心态来决定自己该怎么做人做事 。
       如果从我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也是很有道理的。那就来分析看看;从《内业》的理论来分析,人养生求发展,关键就是要养心。如果心都不在人身上,那人生就如点蜡烛,逐渐消耗掉,人还怎么发展,还谈什么养生呢。人的心在哪,那就得到发展生长。所以讲,人的心情起点是人,转来转去,之后必须回到人身上。
       在未来花色繁多的社会,利诱多,工作繁重,很容易心就偏离自己走到不知道什么地方了。所以要重视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
发表于 2017-6-3 07: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收藏,期待继续。
发表于 2017-6-13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文意解:佛告诉须菩提。大小的菩萨啊。应该要这样收拢自己不平静的心。要按照下面的标准去做就好了。怎么做呢!遇到所有的众生,包括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都把如此多的众生,带到无余涅盘的状态去对待他们,引导他们。众生做不到,要想出让他们达到的方法,用这样的方法去度脱无数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样心就会被降伏。但是,实际上,是没有众生被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啊,要是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不是菩萨了。

原理解:  佛是以度脱一切众生的慈悲心来做事情的。包括要度脱各类生物。既然心不平静,那么就去和最高的无余涅盘境界去比较看看,心就平静了。比较一下,做不到是吧,那就去想方设法的度。度一个再去度另一个。心总能平静下来。心总是在无余涅槃的状态里面。不能说:“我咋样就咋样,人家咋样就咋样,众生咋样就咋样,或者说,咋好就咋样”。如果要是这么说了,那就是着相了。无余涅盘,我们以前的解释的是没有什么再要涅盘了,该涅盘都涅盘了。涅盘是一种境界到另一种境界的超越。用挣钱打比方,,该挣到的钱都挣到了,世上再没有什么财路可以让你来挣钱了。那该有多少钱啊!无余涅盘就是达到涅盘的最高境界了。

    还是那句老话,道是讲人的内在的境界,这里也是一样,是讲如何降伏心的。心不平,就把他带到无余涅盘的境界,这个也是心理这么去想,是意念的活动。然后想到什么人了,就想这个人和无余涅盘的差距,再想出度他办法来。这样就度他了。这样一来其实也是自己心理能力的提高,拿传统说法就是神气的充实。把度人的方法掌握了,心理就平和了。这个人就对自己心理影响就没有了。心就被降伏。其实,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只是自己的这个心不被其干扰而已。所以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果说这个人真的被自己灭度了,那么自己的这个心就和他融合一起了,再想怎么去涅盘。涅盘的方法倒是可以找到。只是自己的心和别人的这个形组合在一起。弄得自己变成别人了。自己都没有了,还算什么菩萨呢!所以讲“着相”既不是菩萨!注意阿,讲这么多,这些都是心理的过程。

相,读《金刚级》,这个词要先解释清楚。这里讲的着相,按照内业的思想,就是自己的心寄托在别的形体之上了,就是着相。内业上不是说,人由精和形组成的吗,这个也是心里的意念。精就是法,形就是相,内业上说心念不要落到精上,也不要落到形上。打个比方说,比如说吃,假如一个人喜欢吃豆腐.  如果说要吃什么?马上就是想到豆腐。吃的东西那么多,怎么仅仅是豆腐呢。那是他心里固有的一个形态了,这就是着相。如果问,怎么吃豆腐好呢?马上说油煎。吃的方式很多,怎么就只有油煎呢,这也是一个固定方法在心里起了作用。这是着法相。从旁观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仅仅吃油煎的豆腐,对吃的认识能好到哪里去呢。所以讲,着相不好。

度众生,按照通俗的话讲就是行善、做好事情。只有一颗好心,并不见得就能把事情做好,也要掌握方法的。按照佛祖的话讲就是要注意不要着相。否则,把自己都度没有了。所以讲,发善心的人,一定要了解这个规律。我们不希望看到,正是因为自己发善心而却得到恶果。

怎么只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个相,因为这个相,都是心理的感觉,不是眼睛看到的。那人想问题,首先是自己的感觉,既是我相,自己想明白后就看看别人是咋样,如是就有人相,人家看明白了,就想想所有的人是否这样,如是有众生相。如果众生也想明白了,如是就有个确定的相,这就是寿者相。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论感觉到的相是华丽还是低迷,“心”都不能跟着相去了。就象佛祖乞食之后,要还归本处一样,心还是心,内业上说治心在于中。心哪儿都不要去。心着在哪个地方,就是说着什么相了。

三、运用解  这段经文讲到降伏心的办法,就是要有度众生的心。其实,通俗的讲就是要多发善心。发善心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心要保持中立,不能被人家带走了,就是不要着相。不论儒佛道的思想,都是注重善念的培养,如果说,道有个种子的话,那就是善念。只有善念才可以让人的神气很好的运动起来。善念没有了,什么都不存在了。不论遇到什么困苦或迷茫,善念不能丢掉。现实中,由于多种的看不见的缘故,往往有些人心里的善念得不到发挥。那么就等于人的神气被阻滞了,气阻住了,就是疾病的根源。中医的理念也这么说的。所以,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的善气得以运作。如果做不到,就到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去讨论吧!

  那就接着看看佛祖的善心是什么样式的吧。须菩提长老在替善男善女求佛法,佛祖回答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佛祖的意思,不要仅仅是 善男善女,所有一切的众生都要去度他们,而且,佛看到的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看下面的经文就明白了。佛祖之所以是佛祖,就是因为他的度量大啊!所以讲,有一个善念是多么的重要。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文意解:上段文字说,降伏心,就要度众生,但要不着相。那度众生的方法要怎么样。佛祖说:另外呢,须菩提,菩萨对于佛法的传播,要无所住,要布施。不要站在色上布施,也不要站在身香触法上布施,须菩提啊,菩萨对于法的布施,要不着相,为什么呢!若是菩萨不站在相上布施,福德不可思量的。怎么回事呢!东西南北的虚

空想象的明白吗。回答是,想不明白。佛祖说,菩萨对于佛法的不住相布施,就像四方的虚空,福德是不可思量的。须菩提,菩萨应该就像以上的教导那样去布施佛法。

原理解:按照内业是知识,人是由两个部分组成,既“精”和“形”。“精”相当于佛法中的“法”,“形”相当于佛法中的“相”。所以,度人也要从两个方面度,即法和相。在《金刚经》里面可看出来,讲了“相”必讲“法”。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看。

再一个,这个“无所住”,是什么意思呢!我讲的是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打个比方来解释:假使说,敬守这里有个大象,邀请很多人来看。假使这些人也没见过真的大象,就来了。来了之后,敬守把大象遮挡住,只留大象的耳朵在外面,说,大家看看吧,这是大象。那人家就莫名其妙,这怎么看呢!那就这样,那就仅把大象的尾巴露出来,大象的其他部分都遮挡住。大家再看看吧,这是大象。那这个时候,恐怕有的人笑,有的人恼,有的人怒。  敬守就讲了,大家不要笑,不要怒,不要恼。大家说出来,到底要从哪个角度看大象。到底想怎么个看法好。把这个问题说出来。那大家会讲,我怎么只看哪一个角度的大象,我要看整个的大象。我哪个角度都不站才对呀!这个“哪个角度都不站”。就是“无所住”的意思。那现在都明白了,无所住,那好,现在把大象遮挡的部位都露出来,让大象做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好了吧,不仅可以看到整个大象,还可以了解大象的活动习性。确实不错!  可是,看着看着,有人对大象的牙齿感兴趣了。就说了,这么动来动去的,我也看不清楚象牙啊,能不能让大象停下来看看象牙。那敬守会说,刚才说了要“无所住”,现在又要看一个地方,那不是又改成“有所住”了。可不“有所住”,那具体的地方就看不清楚,是这样吧。所以,了解一个问题,就是既要“有所住”,又要“无所住”,即所住非住。这里是讲“有所住”、“无所住”的文字上的意思。

        这个例子是讲大象,大象多少都了解一些,知道做到“有所住”,又要“无所住”。可是对于一个完全未知的事物,比如《金刚经》,你听人家讲解的时候,你知道人家让你看的是《金刚经》的哪个部分吗!或者是从哪个角度看的《金刚经》呢!。敬守可以说出敬守看《金刚经》的角度,敬守是从中国国学的基本原理来看的,主要是《内业》,也带有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其他人怎么带人们去看的《金刚经》,这个要靠自己去研究。

我们再回头来看这段经文,不是讲法布施,要无所住吗,佛祖讲的无所住的住,当然不是指的住在象耳朵和象尾巴上,佛祖指的是不要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上段是讲在无余涅槃的状态下,不要被人我众生法干扰,干扰了就是着相,这里是讲不要被色、声、香、味、触、法干扰,干扰了就是着法相;如果住在法相上面会怎么样呢!举一个例子,就说住在“味”上。住于味,而且著味象。着相,就是人都放到“味”上了。比如有个人,一生吃豆腐,到年级大了,吃出很多毛病。如是对吃感触很深,就研究了很多的吃法,不仅仅豆腐的好坏知道,日常所有的食物怎么吃法都了如指掌。而且确实也救了很多人。如是乎,他也可以度人了。但他是从味的方位去度人。着法相了,就是人身心都放到味道上,其他的方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打了也要站在味道上去度人。那什么病人来,就是开个食疗的方法给人家。而且坚持已见。这样给人的害处有多大就知道了。不住法象,就是什么医疗人的方法都去了解研究,又不偏重于哪一个法,就是“不住于法”,随情况具体差异而度。那就什么毛病都可以治理。与着法象比较起来,当然福德不可思量。

不住于法相。指的是人、我众生不要住于法上;上段的着相,是讲心不要粘到人我众生。

三、运用解    这段讲运用佛法度人,要做到非法,非非法。不要自以为自己掌握的法就一定是佛法。说不是也不对,说是也不对。也就是非法、非非法的意思。

发表于 2017-7-14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文意解:上面讲到不要着象,也不要住于法相。现在如来就拿自己打比方。说须菩提,怎么样呢!可以用身相见得真正的如来吗。回答。不。不可以从身相上确定如来的样子。为什么呢,如来说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佛告诉须菩提,说相,都是虚妄的。要是说诸相非相,那可以,就可以见到如来了。
原理解: 听说佛有三十二相。敬守以为这三十二相,也是环境决定不是自己非要搞这么多相出来。通俗比方,一个人参加丧事,那多少有点悲哀之相。参加喜庆之事,多少有点喜悦之相。随环境变化的。那不能就说这个人仅仅是有悲喜两相啊。哪有这样的人!所以讲,你见到一个人是啥样,并不是处处都那样。你说喜相“不是”他吗,不对;说“是”他,也不对。这就是“诸相非相”。知道了诸相非相,就知道这个人的本来的面貌,人性上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来。当然佛的相是相相圆满通达,具备八十种随行好。不能和凡人比。佛相都是度人的,如果有幸见到如来了,你见到的那个相也许就是为度你而准备的。
凡所有相,指的是“着”某一个相。指见一个相,不知其他相,就是虚妄的。就象上面说的,如果说这个仅有悲喜二相,怎么可以。象井底之蛙说的意思一样。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三、运用解  这段是讲,不要被人某一个形象迷惑。当你确认他是一个完全的好人的时候,也不要着他这个相,就是身心不要都放在这个好上,要多比较他的表现,这样才看明白一个人,一件事。


正信稀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文意解:须菩提说,世尊,可有这个众生,听见佛所说的这种言说和章句, “生实信不”:,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须菩提说,你不要这样讲,
  如来灭度之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的人,对于经中的词句不怀疑。你应该要知道这个人,他不是“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在这无量千万佛前,“种诸善根”。哪怕有一个念头相信,如来都知道见到。这些众生得到这么多的福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众生相与法相都不粘。如果着了相和法相,那他就是人我众生寿者了。所以讲不要讲一个法是法,也不要讲他不是佛法。正因为这样,如来常常说,比丘们啊,我说法,是随境随机而说的,就拿船筏打比方吧,渡河时候就用船筏,度过就舍。更何况那些与渡河无关的东西呢!
原理解:  这段须菩提怀疑以后的众生难以理解不着相的意义。佛祖说的这么多意思,是讲善根种的多,就会相信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一下子相信。但是,如果有一念相信,佛都会见到并护念你。这福德就大了。怎么福德就大,就是因为不着相和法相。着相,就是本心被取代了,本心就没有得到发展,那还有什么福德可言呢。就象上面吃豆腐的那个人,怎么吃?油煎! 如说“ 我吃了上火,能水煮吗?”他会坚持“怎么可能,我这个个都这么吃,也没上火,你搞错了吧,放心吃,没事!”如是乎,你就等着上火了。  他整个的身心都在油煎上,看不到其他的方法。还修什么正知正见呢!“着相”大抵讲的是这样的意思。相分成人我众生寿者四个,法相分成法相和非法相两个。我们上面讲过,经文里面都是把相和法并列一起讲的,因为按照内业的意思,人就是精和形两个部分组成的。
三、运用解  度人度自己的方法要多学习,才好一步步进步。不要说什么法不好。都是随机而行。什么法都要了解,但也不要执着于某一法。但是也要注重一点,佛经上讲的法,指的都是“可行”的一种方法,不是瞎糊弄人的方法。歪门邪道真的就是邪魔了。与这里讲的法没有关系。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文意解:须菩提,怎么样呢,如来得到了无上的正知正见了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按照我的理解。没有一定的法叫做无上的正知正见。也没有一定的法是如来用来说的。如来说法的方式是,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怎么会这样的呢!所有的圣贤都是讲的无为法,不过就是表述的方式有区别罢了。
原理解: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讲什么是最好,也难以确定,或说也不止一种是最好。如果取一种或说一种是最好的,那其他的就否定了,所以,不可说,不可取。
非法。非非法,上面解释过,是讲是法或说不是法都不合适。如果把头个非除掉,就是法,非法。就是要么是法,要么说不是法,就是一种肯定。佛从不肯定一个方法。就是不讲“那个那个该怎样怎样”,也不说“那个那个不该怎样怎样”。如果是确定的,那人的意念就静止了,那还怎么发展呢! 怎么去应对世事的变化呢!就像我们的阴阳学说上说的,阴阳都不是确定的,稍一变动,阴就不是阴,阳也不是阳。这在儒家道家也都一样,看看论语里面那么的“乎”,什么“不亦乐乎”之类,都不是肯定的意思。
这里的无为,后面说了一个有为,《金刚经》里面都只是出现一次。敬守这里理解,着相就是有为,不着相就是无为。就如同如来所说,说法都是说非法非非法,自己去取舍。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是说,只要是圣贤,都是说无为法。当然了,无为说不明白,就谈不上是圣贤。衡量一个圣贤是与否,就看看他说的无为正当不正当。那些自以为是圣贤的,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走无为的路子。我们道家是讲无为都知道,儒家其实也是无为,我在“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里面分析过。想知道的可以查查看。
三、运用解    知道无有定法可说,就这一点就好。什么事情,在正当的前提下,都不要过于执着。不能僵持于一个方面。太肯定了即不好。因为事物都是进化的嘛。如果从身体上来说,神气静止了,就阻滞不通,长久就僵化了。因为,人的神气都是由意念来带动的。意念静止了,人就等着慢慢僵化变老。我们内业上就有一句“老则长虑”。就是讲,年纪大了,要多思考问题,多接触新东西。度人度己的事业不要停,这样神气通达更新,就身体健康。


依法出生分第八 (待续、、、)
发表于 2017-8-1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多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文意解:  须菩提,怎么样呢!假若有个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宝贝来布施修佛,这个人所得的佛德多不多,须菩提说,多啊,世尊!怎么多呢。这个是佛德,但是,不是福德的本性。假如有人能用好此经典哪怕是四句,或为他人讲说。其福德比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宝贝来布施修佛的人,要多。怎么是这样的呢!因为,一切佛,及佛所修的无上正知正见的佛法,都是从这个经典中说的方法得来的。须菩提,当然所谓的佛法,也是非佛法。就是上面解释过的非法非非法的意思。成佛的方法很多,不能讲某一种是佛法,其他不是佛法。

原理解:  不论佛及佛修的佛法,都不能着相或住于法相。不着相之后,再往无余涅盘的方向去度己度他。这是根本的法则,用七宝布施,福德是有,但是人本性上没有改变过来,所以总的来说,福德还是少的多。或者讲肉眼所见的财宝是实有的福德,不着相不住法是福德性。因为这么去做事,事理都理顺了,什么都可以得到。

运用解:  这段意思是要人切实去执行无相,就是上面说的六个相 。仅仅烧香拜佛的,效果很小的。

         敬守在这里,禀承我们古圣先贤的智慧,再借此金刚经的 金刚般若之力,把福德性这个意思讲述一遍:

          如果一个人真的具备福本性,那这个人就有用不完的福。那还了得吗!所以讲要改变自己的本性。怎么改呢?就是恭敬的发心做善事,做到无相,再去修炼一切的善法。举个例子来说说福德性吧:假如,有个人见到穷困的人,总是舍得送钱给人家。 如果这个人,在他一生中没有发出做这样事情的意愿。那从本性上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没有一点的福德性可增加的,但是福德是有。听起来好像很玄乎。  如果用国学的原理来分析,发心就是相当于《内业》里面讲的正形,意思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正当的形态,形态端正了,才会获取正当的东西,内业上说就会“‘正形摄德”。就会把德装的下,内业上说“形为精舍”。否则,就是有善行,身体上也装不住,散失掉了。所以必须要发善心。  就上面这个例子来说,这个人,最好是在日常的努力中就想到,我的这些努力,见到穷困必须能施舍,多少不一。如是在现实中去做到。那  就有福德性的增长了。再打个比方,假如一个人为公众的利益牺牲了,到了阎王那,阎王一查看,觉得这个人死是为公众而死的,但是他本心没有为公众牺牲的意愿。另外的一个人他本心就立志为公,而且确实做到了,这两个人区别不就很大吗。再打个比方,就说做父母的养儿女,父母要把一心为儿女而努力的意愿告诉儿女,而且父母也是这么做的,儿女就会觉得父母之恩情,否则,孩子们以为养他们就像养猫养狗一样的,做父母的平时又忙于工作中, 缺少交流。孩子们没有领悟父母 用心, 这样亲情就会减弱。所以,平时要多发好的意愿,哪怕举手抬足就可以做到的小事情,都 发出来,都纳入自己的意愿之中,当在平时做到的时候,就是自己的福德性了。所以说,只要发心适当,时刻都在积累福德性。但愿以后人们在询问人们的工作的时候,是说“‘请问在哪积德啊”,用这句话来代替“请问在哪工作啊”。

敬守这么来解释福德性,主要是想到,现在的环境太忙碌,社会的诱惑也很多,往往人的心思就不在自己的身上了,心都偏离自己了,还能指望这个身体好到哪去呢!还能指望他成佛成仙吗。所以讲,用佛祖的话来说,发心要恰当,用传统的文化来说就是要正形正的好。人的神气转来转去又回到自己身上了,这一辈子就有保障的多,否则,人一生的辛辛苦苦,往往就变成一场笑话。



  如果想增加自己的福德性的问题,请到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去讨论吧!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文意解:须菩提,怎么样呢!须陀洹能否想,我得到须陀洹的果位呢。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叫入流,其实什么也不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那须菩提啊,斯陀含能否说自己得到斯陀含的果位吗。也不可以。因为斯陀含名字是一往来,其实没有往来。那么,阿那含可以说自己得到阿那含的果位了吗。也不可。阿那含名字叫不来,其实没有不来的。那么阿罗汉能否说自己得到阿罗汉的道呢!,《注意一下,上面几个是说的是果,果相当于相,这里是说的道。道相当于法,佛是把相和法并列讲的》。阿罗汉的意思讲,没有具体的确定的法叫阿罗汉道,所以说,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如果有个成就阿罗汉的法念头在心里的话,自己又执着其事,那不是在着法 相吗。只要是着相,就是人我众生寿者。世尊说我得到无诤三昧,人中第一了,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我不可以心里有这个念头,有就等于着相。世尊就不会说我修清净行。就是因为须菩提无所行,所以称呼须菩提是清净行者。

原理解:  既然相非相,法非法。就是说,我也非我,他也非他。世界也非世界了。这都是从内在的世界来说的。再老调重弹一边,讲道讲佛,几乎都是讲的内心世界的规律。不能用肉眼见到规律去衡量的。这段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也可以指同一个人。好像一个职位的称呼。象军长、师长之类。修行到什么程度就怎么称呼。比如,我对张三说:“我这有一套武功秘籍,你练好了,可以天下无敌,到那个时候,你张三可就不是现在的张三了…”其实张三还是那个张三,只是人内在发生变化,所以讲不是现在的这个张三。须陀洹叫入流,就是指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就做对了。就是入流了。斯陀含叫一往来,实际是说不用往来了。阿那含叫不来,实际什么都来过了,就不再来了。阿罗汉也没有自己得到阿罗汉的法。但是,如果有了自己是什么的念头,或者有 得到什么法的念头,那自己的心事都围绕那个念头转,就不能进步了。着相了嘛。比如说,一个团长说,“哈哈,我是团长”。遇到什么见到什么都是“我是团长”。想想看,这个团长不要说进步了,恐怕现在的位置都做不长久的。

    这段讲无念,“念”与“相”,要从内业上分析,着相是精和形的干扰,这个“念”应该是精和形的一个综合形式。是一个境界对人的干扰。

运用解:如果按照上文的说法,你说我是个教授,心里不能有这个教授的意念。我得了一百分,心里也不能有这个得到的念头。我有家产十万元,也不能有这十万的念头,见到一套房子很好,不能心里有这个好的念头,等等。打个比方说,见到一套好房子了,太合意自己了,心都被其站住了,按照佛经的意思就是着相,把心神都吸引过去就是“着相”。现在心里有这个好的意念了吧。这样不好。怎么不好呢,当遇到别的好的房子的时候你可能会排斥,以为以前见到的才是好的,其他的怎么好都听不进去。也就是干扰自己的判断,就不能得到正知正见。就是个比方,其他的事理自己去比照着做做看。

但是也有个问题,比如,我家有钱,如果没有这个念头在心里,那家里钱放哪里,有多少钱都不知道了 ,那怎么用钱。只要是记得,应该也是个念头啊。那怎么办?我们还是运用内业的知识来解决。《内业》上说,人的心是一层层的,每层都有各自的精和形组成。“外层”往“内层”去就是往心里去。意念在哪个层次感觉到的就在那层存着。不要超越层次。超越了处理不好 ,就是着相。中庸上有句话,也可以用用,说天地位,万物育。就是各在各的位置上。这些问题如果有兴趣就到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去讨论吧!





庄严净土分第十

,(待续...)
发表于 2017-10-30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文意解:佛告诉须菩提,怎么样呢!如来以前在燃灯佛那,在佛法上,得到什么没有。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实在没有得到法。须菩提,那菩萨庄严佛土吗。也不,世尊。为什么这么说,所谓庄严佛土,也不一定就是庄严。所以才算是庄严。所以啊须菩提,各大小菩萨,要这么样来生清净心。不要住在色声香味法上去运作心,不要有所住。须菩提,比如有人身体象须弥山王那么大,身体很大是吧。但是佛说,非 身体的那个身,而是内在的那个身才是大身。
原理解:  上面说心中无念,那佛心中有法的念头吗,也没有,有了就着法相。所以讲如来在燃灯佛那于法无所得(如有所得就是住法生心,那佛说法就是说心中的那个固定的法了,现实是多变的了,哪有定法可说。)。那菩萨在庄严佛土,也不能有这个念头。菩萨在庄严佛土的时候,是佛土本身的庄严,自己是感应去做,不是心里要去做。如果心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庄严,就是住色生心了;不要以为有法可以去得到,也不要以为有个固定的方法来庄严佛土,所以人要这 样想,就能 生清净心,大小菩萨都一样。不要在色声香味法上去运作心,如果住身香味触法,就是按照自己心里的方式去做了,心里有个东西,心里就不平静。比如说人身体很大,佛是从事物的本性上来说大小的。本性上的大才是真的大身。不是说瞧瞧我的个子很高大。
运用解:这段是讲要有清净心。内业上有句话,“心不乱官,官不乱心”。人的器官所感,就是色声香味上,要是被色声香味所干扰,就是这里“住在色声香味”上看问题了,就是“官乱了心”。怎么还有个法呢。这个法,就是长久形成的固定做法存在身体哪个地方了。适当的时候他主导了你,就被其干扰了。总的来讲,就是不要被成见干扰。要心里平静。心哪都不去。所以讲我们传统文化的说法也是很高明的。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文意解:须菩提,有恒河沙那么的恒河,这么多河里面的沙,多不多,须菩提说,多,佛祖说,我今天实言相告,若是有善男女,以上面说的那么多恒河沙那么的世界的七宝布施,得到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啊。佛就说,在这部经典里面,找几句真正做到,或讲解给别人听,那福德比上面说的七宝布施的人还要好。
原理解: 这部经讲如何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事情看明白了,什么福得不到呢!仅布施去种福德得到的是有限的。当你开悟了,那财富是无穷尽的。通俗是说法,就是能力最重要。本性的改变最重要。比如说,一个人家说家里很多鱼,确实很多。但是,佛不这样看多,会想这个转眼就吃没了,怎么算多呢!如果见到这个人家有很多捕鱼的工具,那会说这个人家鱼真的多。用福德打比方,就是,如果说家里财宝无限多,佛都不说多。那个总会消耗掉的。那要做到究竟的多,源源不断的永远的多,多的好,多的妙。那要怎么样才可以呢!就是要做到不着相、不住法、无念,这样去保持 有颗清净心。这样做是获得智慧佛法的根本方法。使用福德与获得福德的方式方法都对了。那才是合适的,才称得上福德多。否则,怎么做都是错误。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文意解:  再就是,须菩提,随机说经,哪怕是四句偈,应该知道此处一切的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就像佛的塔庙。何况有人身体力行并诵读呢。那么这个人就成就了最上等第一稀有的经典。经典所在,即为有佛。要象恭敬师傅的弟子一样恭敬经典。
原理解:   这是讲,把上面说到的无住、无相,无念。等等做到,本身就是佛,佛就是这么做的。说得好,就能让世间天人阿修罗来供养你。把佛法演习成功了,就成佛了。这段经文意思还是现实一点理解好,不要理解成一念这部经,就有人在你身边供养你了。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文意解:这个时候,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这部经典怎么叫个名字合适,我们怎么来修持呢!佛说,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就用这个名字,你们要好好遵守去做。须菩提,佛说的般若波罗蜜,即不是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而非般若波罗蜜的般若波罗蜜,才是真的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如来有所说的佛法吗!须菩提说,如来没有所说的。佛说,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说。很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怎么样呢!须菩提,可以用三十二相中的一种见到如来吗。不能,须菩提说。为什么说不可以用三十二相中的一种见到如来呢!如来的说的三十二相,也就是非相的意思,须菩提,如有善男女,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布施,还不如读诵奉持这部经有用呢!
原理解:这部经佛叫他《金刚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意思是用智慧到彼岸,意思是用具有金刚一样强大的智慧来解决一切难题。那佛祖凭什么说,这部经典具有金刚一样强大的智慧呢!就是因为不着相,不着相,心里就清净,就能看清楚一切事物;但是,不要有这部经典了,就以为真的什么都解决了。所谓智慧的彼岸,也不一定就是彼岸,就像红军四渡赤水,这个过程中,彼岸就是此岸,此岸也是彼岸。或者说彼岸对某些人说是此岸,此岸对某些人来说也就是彼岸。佛说的是到达智慧的彼岸,而不是说问题解决后,就万事大吉了,还有很多新的问题要自己去面对。所以‘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所以这个菠萝蜜就是彼岸的意思,用的多恰当。佛的智慧真是不可思议,让人赞叹 ! 当然了,当达到究竟圆满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此岸彼岸的区别了。
我们上面分析过,相非相,法非法,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讲过,按照我们传统文化分析,人是由精和形两个部分组成的,相当于佛说的相和法,既然说相非相,法非法,就是讲相是变化的,法也是在变化的,那由精和形组成的万物都是变化的。那么就可以说,我非我,人非人,你非你,他(她)非他(她),沙非沙,水非水,山非山,微尘也非微尘…….如是乎,如是乎.世界也非世界了.
   那这段意思是说,问题的彼岸,并不是就彻底的胜利了。还有很多的新的事情要做,事物是变化的。就是得到胜利了,转眼间境界变了,新的问题就出现。就像如来说法,哪有定法可说的,如来说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微尘也是变化的,一下也可能就不是微尘。微尘都在变化,那世界也非世界了。同样,如来的三十二相,也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展现,怎么就说三十二相就是如来 呢!所以要做到诸尘非尘,才是见到尘的本来面目,做到诸世界非世界,才是见到世界的本来面目,做到诸相非相,才算是见到真如来。意思的说,金刚经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解决后,不要以为就没事情可以做了,就万事大吉了,就彻底的胜利了,还要做比较鉴别。
运用解:这几段都在劝导人去按照意思去实际执行。.那我们就来实际中分析一下怎么做吧:。就说说“我非我,人非人,你非你,他(她)非他(她),沙非沙,水非水,山非山,微尘也非微尘…….如是乎,如是乎.世界也非世界了.”这一句。我们现实中都有一个“寿者相”,怎么讲呢!就是看到什么就一下子接受,按照自己的一点经历,以为没有问题的存在,很少在是是非非之间循环选择的。比如很渴的时候,见到家里杯子里面的水,一下子就喝下去。很少想到这水会咋样咋样的,很多人都有被烫到嘴巴的经历吧。现实中的人老练,就是看到的是非多,把是非摆端正了。处理事情就得当了。有个“法相”,也很麻烦,法相就是自己长久以来所积累到的一点经验,自己坚持而且非常适用。有了这个法相之后,就会难以接受其他的方法。不接受“法”也是变化的。说起来容易,道理容易接受,做起来很难的,比如,谈到吃,一些人爱吃豆腐,(各人把豆腐改成自己喜好的食物,我这里是拿豆腐做比方)。怎么吃?马上就是豆腐。这个想法能一下改掉吗。很难!
 讲着相,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不加思考的往心里去。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一点,心里什么都不能粘,本性光明透彻。而且有驾驭万物的能力,不能被万物所驾驭。但是法非法阿,当问题想不清楚的时候,就往内存心里去思考。我们讲过心是一层层的。一般要坚持做到,哪里起哪里落。就是哪个层次感到的就在那个层次解决。怎么解决呢!在要思考问题之前,就是要往心里面去思考之前,要做到从色香味触法几个方面把问题看明白,要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从我的角度看,从人的角度看,从众生的角度看,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看,还要从不同的境界看。看清楚,看明白。然后再去判断。讲这么多,其实和《道德经》第一节讲到的“观”是一个意思。
换个说法,就是感知到任何问题,都在是非之间有个选择,在做与不做之间,吃与不吃之间,来与不来之间,那人和非那人之间,那事物非那事物之间,亲与非亲之间,朋与非朋之间,以及丝毫的一念与非一念之间,都有个是非选择。那个人的生活质量大为改观。改成什么样子的呢!以前都是直接往心里去的,心里有个东西,他会聚居自己的神气,本有的心里就缺失神气。现在都能合理的打发掉,心里有这个对待事物的能力了。心里的神气得到补充,想想就知道什么感觉。有兴趣可以自己试试。这段讲的这么多,和中庸的一个思想是差不多的,就是“含而不发之为道”。
14.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待续...)
发表于 2017-11-2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文意解:须菩提,假若有人在早中晚都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布施,还不如,做到听听这部经典,做到信心不变。何况书写受持诵读为人解说呢!须菩提,简要说,这部经典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来为发大心的人说的。为最上乘人说的。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都会知见。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重任。为什么呢!喜欢小法的人,就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只要有此经典在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各类华香而散其处。
原理解: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大乘和最上乘就是普度众生的人。普度众生要有方法,不然要么度不了众生,要么把自己给度没了。即自度又度他才是上乘。要度自己和他人,就要明了事理。要明了事理就要不被干扰,看清事情的本有面貌。要看清事物真相,就是做到无相,无住,无念。再朝着无余涅盘方向走下去。乐小乘的人,就是有点小酒喝喝就不知所以了,只见到那点酒就好了,恐怕自己都看不明白,别说看众生了。

16.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文意解: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由于今世人轻贱自己的缘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无上正知正见。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都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都说出来。或有人听到。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其实,佛还是强调要亲身去执行。
17.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文意解:即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之后。而无有一个众生实际上被灭度。怎么说呢。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不是菩萨。为什么这样!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须菩提。怎么样呢。如来于然灯佛处。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世尊。如我解佛所说意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是这样是这样。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你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什么缘故呢。如来。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说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法中无实无虚。所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所以叫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说。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也一样。若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叫菩萨。为什么这么说。须菩提。实无有法。名字叫菩萨。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若是说。我当庄严佛土。就不叫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的。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原理解:  还是那句话,讲佛论道,都是心里的活动。要从心里的境界去理解。不然说着相住法。不好解释。法上怎么可以住人?这是讲心里被法支配了。要是发求无上正知正见的心,那从哪下手呢,心也定不下来啊!那就灭度众生吧,众生都度干净了,把天下大小事情都处理好了。心理就什么都明白了。就可以得到无上正知正见了。心里的作用是感应,是意念的活动,他不能用力拉扯执拽的。度好一个众生,不要以为这是自己灭度的,有个被灭度的人在心里。那样心里不就有个东西在起作用吗,心里要记住什么都没有,有了就坏事。有就是着相。有个相在心里,他随着自己的意念活动的话,会耗散自己的神气的。所以心里人我众生都不能有。有了自己就是人我众生了,就不是菩萨了。灭度众生的方法也不一定,所以,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方法也不确定。那么如来在燃灯佛那有得到什么法没有,实际也没有,若有法可得,那也是无虚无实的。如来,意思就是诸法如义,如什么意义呢,就是如“度众生”之义。读众生的方法哪能一个调调呢,所以,无实无虚。所以讲一切度众生之法都是佛法。众生也是多样的,那法也有差别,所以讲一切法,也不一定就是一切法。或许有的法不利于众生,但是要自己运用好了,也可以度众生。比如佛说某人身体长大。那也是相对而言,或许在另一个环境是小的。只是暂时觉得很长大而已。如果菩萨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有个意念在心里也不对,什么在心里都不对,实际上菩萨也是一个称号,也没有一定形象的。那怎么有个“我”度众生呢。如果非要度,那也是无所度,只是做到诸法如义而已。一切的法都没有人我众生,有的话,就是着相,着相了就是我法人法众生法, 就不是究竟圆满的法了。如果菩萨自己说要庄严佛土,那就不具备菩萨的本性了。比如说一个菩萨庄严佛土敬献鱼,一个菩萨菩萨庄严佛土敬献猫。猫要吃鱼,那矛盾不就大了吗。那佛土还叫佛土吗。所以讲庄严的佛土,庄严的其实是自己的心。心不同,庄严也是随机随时的,就是庄严的境界也差异很大很多很广,所以讲,一个菩萨的庄严,换个境界也不一定就是庄严。所以,佛讲庄严佛土即非庄严,知道非与是的关系,就能很好的进步。所以,不仅要知道无我,还要知道有他。只有我而无人,怎么做菩萨,所以讲,菩萨要通达无我法。
18 一体同观第十八
发表于 2017-11-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8 一体同观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文意解:须菩提。怎么样。如来有肉眼吗。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怎么样。如来有天眼不。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怎么样。如来有慧眼不。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怎么样。如来有法眼不。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怎么样。如来有佛眼不。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怎么样。如恒河中的所有沙。佛说是沙么。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怎么样。如一恒河中的所有沙数。有如是沙数量的那么多的恒河。具有如是这么多的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多不。很多。世尊。佛告须菩提。那么多的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都知道。为什么呢,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怎么这么说呢。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原理解: 说佛法,也可以说是在庄严佛土!对佛智慧的肯定与赞叹就是庄严。上面说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就是说庄严的方式也不一样。现在这里解释这个五眼。佛门中解释方式就不一样。也是随机随性去取舍吧。我们中国的传统观点都很现实,没有讲到神鬼的。《内业》上讲,做到精气之极,就能看清事物。这里选取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种说法:见色身中有法身。名為天眼。(就是自身中就有法)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就是众生本身就具备圆满智慧)。名為慧眼。见性明徹。能所永除(就是本性清净,不着相,不住法)。一切佛法本来自備(清净的法身就具备佛法)。名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达到圆满的智慧之后能见到并且运用一切法度人)。名為佛眼。这么来看五眼,其实还是认识能力的提高的过程的。就是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就能见到什么。
佛祖说,这么些无数个,数也数不清的,也看不到边的世界里面的众生,众生心都不同,但是如来都知道,怎么回事呢!因为众生的那些心,都是在相上,要么着于相,要么住与法。都被自己的那个意念所迷惑。没有到究竟圆满的如来境界。所以是不可得的,就是假的的了。就是井底之蛙执着那一片天空,它也自得其乐。见过大千世界的人,青蛙的那点小心事那还揣摩不透吗。所以说如来对众生的心都熟知。
再换个比方,有句话说,“条条大路通北京”,如果没有去个北京,就要找找看怎么走。自己要挑选,就相当于求佛法的过程。如果你已经熟悉北京了,就相当于达到无余涅盘的如来境界了。那哪条道该怎么走你知道的很清楚。只要一个人坚定了要到北京来,他上路了,你就不能说他走错了,或是走对了。稍微一偏差就是错,错了稍一改方向也就走对了。所以讲诸心皆是非心。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德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文意解 :须菩提。怎么样。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来布施。是人以这个因缘。得福多不多。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德很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的缘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原理解: 一个人能用三千大千世界的宝贝布施,得到的福德肯定多啊。但是如来讲的多福,不是财宝上的福德,而是,本性上的福德,说的俗气一点,就是能力上大小,是佛注重的。那福德是能力的附属品。真的有佛的智慧,那实有的财宝会更多。换句话说,有几个钱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具备挣钱的智慧。
那佛的意思呢,看到人布施这么多,就想,你有没有离相哦,你要是站在钱上赚钱,着了钱相了,那是在拼老命啊。哪求的福德又有什么用啊。布施就是要求一个涅盘的心。自己要涅盘也要带动其他人涅盘。那你的福德会更多起来。
20.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文意解 :须菩提。怎么样。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到。为什么呢。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就是具足色身。须菩提。怎么样。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到。为什么。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原理解: 假如真的见到如来的色身了,就是现实中看到如来了,那也不能说是真的如来本性。也不过是个形象。如来度人是随缘而应,俗气的说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要听到人家怎么说就以为他就是那么个人。那具足的色身,也是随缘而变化,就是讲不同人见到的具足色身如来也可能不一样。所以说,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同理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

21.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文意解 :须菩提。你不要以为如来有个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不要做这个念头。为什么呢。若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理解我所说的。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就是说法。这个时候慧命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众多的众生。于未来世闻说这个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为什么。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就是众生。
原理解: 不要以为如来教导众生,如来心里也想着怎么教导众生。因为上面说了心里不能要有念头,有个念头,人的神气也跟着念头跑了,心就不是自己的的本心在运作。如来自己也要做到这一点。就是通常讲的“无念”。那说,如来说出什么法了。这样好不好,也不好,有个法在心里,那就心住与法了,就是着法相,所以就不好。如来说,哪个说如来有法 可说,就是“谤佛”。这个话说的多么坚决果断。因为上面说那么多,我们听了那么多,都是佛在说。说的就是无住无相无念。到现在,佛就要大家把如来也断开,不要着如来的相,也不要住如来的法,也不要有如来说法的念头。多么高明的师傅啊!
通常的,当对人有所利益,总想该记住我什么什么,想着我做过利益与人的事情心里很舒适,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可是佛对人,只有利益与人的念头,只要众生好就是好的。因为有相有法有念都不好啊,所以佛就要众生把佛也不要放在心里,心里无牵无挂。多么慈悲的佛啊!
真是“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想想自己这一辈子中,有谁这么嘱咐过自己,有谁这么护念过自己的呢!如果你遇到过,他就是佛。当然,佛也非佛哦~!
慧命须菩提对佛就问,后世的众生会相信这么说法吗。佛就说了,那也不就是指的所有的众生了,但也不一定就不是众生了。就是只要根性好,修到一定的机缘才可以理解的。为什么不说能力高就一定能理解呢。那就象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能赚到钱一样,要奉机缘。所以讲,遇到真正的佛法,机缘难得,遇到就一定不要错过。,
所以,有度众生心的人要熟悉这句话“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有的众生说不定还要打你呢!有的还要破坏呢!所以要机缘。有度众生的心是好,无可置疑,要坚定执行。但要相机而行。
22.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发表于 2017-11-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意解 :须菩提就对佛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难道无所得吗。佛说。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没有一点法可得。这样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原理解:就想须菩提长老一样,我们也会有这样疑问,佛说没有说法,心里连要说法的念头都没有,难道佛对于无上的正知正见的法,一点点的领会都没有吗!佛真的说,一点也没有。那我们就这么理解,心里要做到彻底的干净。毫无挂碍。有一点点法,就着一点点的法相。绝对不要。
那这样会不会,把一加一等于二也忘记了。如果不想着一加一等于二,那怎么去迎合这个二呢。按照内业的知识,是这样的,人性知识图,上,画着人心是一层一层的,每层都是人智慧的提高。哪里感应了,哪里就去处理。你的一加一的意念在哪感知到,就在那里去感应等于二的回答。是一个感应。其他层次都不动。尽管是感应,但是不要动。感应也是动,但是不要移动位置。不要一个地方感应到,到另一个地方去处理。就象遇到什么好吃的东西,马上想到以前某个环境下的激烈作用,带到以前的那种状态去吃。这些问题如果有兴趣就到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去讨论吧!

23.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文意解 :再一个,须菩提。是法都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原理解: 是法平等,没有高下,只有合适不合适,诸法如义嘛!只要心中无我人众生寿者,目标正确,就是往无余涅盘方向,坚定走下去,就是在修无上正知正见,就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做事情总有曲折,就往往觉得一个善法在另个地方就不合适,,所以讲善法也非善法。
还是那句话,谈佛论道,都是心里的过程,心里要是有个我人众生寿者,神气围绕那个去转,心里的活动被起代替,会吸走自己的精力的,身心会很累。就是佛讲的着相。如果放松心情,把自己长久以来拖累自己情绪的东西放到身外,再用身香味触法去看明白,坚定了信心后认真再去做,心里会轻松很多。就是讲心事用的对,人会越来越有神气,相反,就是虚耗神气。有兴趣可以自己试试看。
无我,这个我怎么理解呢。这是讲心里没有我。心里的我与现实的我,是怎么回事呢。比方,现在安静下来,身体各个地方都平静,什么都没有想,这是本性的我,真的我。陡然见到什么好吃了,就想自己要吃那个,然后自己要怎么买,怎么做着吃等等的搞了半天,那是想象的我在做。这样想不好,就是我象。人的活动都看明白后用身香味触法去感应才是好的。

福德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文意解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有如是等多的七宝聚一起。有人用来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替他人说。于前福德比较起来。占不到现在的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之一都不到。乃至算数譬喻都比如不尽。
原理解: 意思 是要真实的按意思去做,仅仅烧香供养效果不好。
25.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文意解 :怎么样。你们不要说如来作这个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为什么。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原理解: 以上都是如来教导别人,现在说自己,无度众生的念头。度完众生之后,也不会去觉得自己度了众生,就是无念无着。差不多说到这如来这部经要说完了,最后说说自己,意思是说无着无念就是如来我自己也是要坚持的。如来现在说了我,如来说,他说的这个我也是非我,只是这么说说,如果有个我不就是又着了我相吗。我相的我,与真实的我,有什么不同,上面说过了。所以看看,如来说法,说的多么彻底啊!
通常的人,以为总有个我存在,(还是那句话,“我”这里都是讲心里的活动,谈佛论道都离不开心),这个我是处境生心的我,没有摆脱尘俗气,随着这个我走,就是凡人。当然了所谓尘俗气也非尘俗气。也许有的人多磨练磨练,能成就更高尚的佛,哪又说的清楚呢!这也是“凡夫非凡夫”的一种理解方式吧。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发表于 2017-11-1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文意解 :须菩提。怎么样。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是,可以。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说。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原理解: 上面已经说过“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怎么须菩提在这个时候还说“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呢!我感觉是被佛祖的这个气势给震慑住了。佛祖教导说,自己没有说法,连心里这个说法的念头都没有;就是讲了,也不觉着自己度了什么人。这样个气势!
如来什么都不粘不是吗,怎么可以说求音声和相,见到如来呢。所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27.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文意解 :须菩提。你若作这样念头。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你若作这样念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这样念头。为什么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原理解: 具足相,就是圆满的相,就是无余涅盘的相,无余涅盘,应该也是个动态的,不会是个静止的无余涅盘,简单的说,怎么会有最好的呢。好了更好。或不同的境界好法也不同。所以说“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如果要是坚持这个观念,也不对,为什么呢。无余涅盘毕竟是个目标,没有这个目标,心动没有准则,那诸法就没有活动的准则。就是诸法断灭。所以讲,发心达到无上的正知正见,也要有个具足的标准。当然啊,具足也非具足。所以讲“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运用解:这个地方,是提醒大家,不要有寿者相,以为是一个确定的好观点,不要太执着坚持,在心里的这个境界,稍一风吹草动,整个的心里状况会跟着改变,那处理事物的方式也会变化,不知道变化,就是总按照以前的方法做,就是寿者相。
28.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文意解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那么多世界的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为什么。须菩提。因为诸菩萨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怎么说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原理解: 这段文字,好像就是针对当代人说的。现在有福得的人很多。怎么去享福,就要弄清楚。
一切法无我,就是不要有一个固定的方式赚钱,老是在自己的小圈圈里面转,那机会是有限的。要在外面市场中去找机遇。不可能一下子就赚到钱,所以要忍得住。如果心里那个方式赚到钱,那是着法相的赚钱,钱都在心里转,那神气就弄错了,心里有个东西在动,那还得了啊!那自己的心被霸占了,心就没有了。这样赚钱反而是坏事,这样钱越多越坏事情。如心中无法,就是在现实中在怎么有钱赚就怎么去感应着去做,心里就平静。这样是适当的方法。因为修菩萨道,心中不能有个福德的存在,有了就在心里存个东西在里面。心是要无染无着的,什么东西都不能有。所以菩萨不守福德。但是说没有福德也不合适,就是心不能放在那个福德之上,然后在那个福德上忘乎所以。这样就是贪着,贪着的意思好像全在吃老本一样,心在其上,身在其上,而且不知其他了。这样就没有赚钱的动力了。那福德恐怕就到此为止。所以要无我,要忍,要不贪著。
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损害了自己的福德,可以到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去讨论吧!
一切法无我,这个我是我相的那个我,法中有这个我,就是着我相,所以讲,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那意思可就是说要磨练,如不想磨练,就要多拜师求高友。修道,难就难在难悟,有的道理是明白,就是不知道用。就象学数学,公式知道了,就是解不了题目。这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忍耐。注意一点,就是哪天你忍出结果了,千万不要贪着这个法上,一贪着,就是法象了。
运用解:这里教导人怎么享福的问题,有福德也是自己熬出来的,熬出来之后,心不可以住在这个想象的环境里面。住进去就是进了暗室一样。不是说不享用,而是说不要贪。
发表于 2017-11-1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29.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文意解 :须菩提。若有人说。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这样人不理解我所说的意义。为什么。如来者。不从哪里来。也不到哪去。所以才叫如来。
原理解: 如来本性明洁,如如不动。不着一切相。没有定相。说如来坐卧来去,就不合适。因为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叫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就是不从哪里来。也不到哪去。打个比方说,一班上的学生都在坐着听课,每个学生都不从哪个位置上来,也不到别的位置上去。那是什么状态,就是各就各位,相对静止的状态。就是都在恰当的位置上。这怎么见得有什么高深的意思呢! 用我们儒家中庸的思想来分析,意义就大得很。中庸上不是说,天地位,万物育吗。天地可以指的整个身心环境。看看“着相住法”,不就是心搞乱了,不该去的地方倒是去了。不该有的念头又干扰自己,如果位置摆正了,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那不都顺过来了吗。所以万物就得到正常的成长,就是万物育。万物都可以正常生长的境界就是如来的境界。所以,如来这个词用的妙。
如果知道了这层意思,一心念“不来也不去”,人的神气也可以理顺了。一顺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有兴趣的可以试试看吧。
运用解:听说,佛叫的名号,都是含有度人的意思。佛在人世间叫如来,别的世界不是叫如来的。目的就是让人做到如来,如来者,诸法如义,不从哪里来。也不到哪去.就是要找到合适的位置。
现实中,我们都知道的一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都有感触。人家再怎么好,不如自家好。是这个意思吧。可在人的内心就不一样,当确定什么好的时候,往往就心着在上面不走了。我就要这样就要这样,什么都不理会了。就是佛祖说的着相。所以说佛祖说的这个。不来不去,说的好!如果真的有八万四千法门,那一心念“不来也不去”,怎么也算得上八万四千分法门中一种啊。
正因为心来去不定,我们内业就有止和反的概念,就是心走动不要太远,要停下来,接着要返回去。这些问题如果有兴趣就到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去讨论吧!
还是说说须菩提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问的好,“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既然是心不着位,就问问自己,自己是站在那个位置上的,然后自己怎么做的,这样一想,也能把自己心的位置放端正。
30.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文意解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这么多的微尘众。多不。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若是微尘众实有的话。佛则不说是微尘众。为什么呢。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为什么这样呢。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就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原理解: 由于相和法都是不确定的,所以讲,众非众,世界非世界,我们上面分析过了,不重复了。若真的有世界,佛说的世界也是“不可说”的,意思就是变化的,进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一般的人就是喜欢这个喜欢那个,而且心着在上面不走,就是有来有去了。心都不着家,还是什么人阿。

31. 知见不生分第卅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文意解 :须菩提。若有人说。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说的合适吗。是人理解我所说义不。不。世尊。这样人不解如来所说意义。为什么。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原理解: 如果见到是什么就是什么,都不去琢磨琢磨,那就是个静止,就是停滞不前。我们时刻要记住,要往无余涅盘方向坚定的走下去。一刻不可停留。我见非我见,就是讲,见到的表面现象,不一定是确实就那样,要有比较鉴别,有选择的接受。站在进化的角度去看。
我们上面讲到,我法非我法,我相非我相,我见非我见,这么推导下去,我味非我味,我香非我香,我触非我触,我身非我身。即所谓色身香味触法。所以讲,要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都应该这么去见解。见后又不能有个法相。有个法相,那就去坚持,坚持过分又不对,怎么讲呢。因为环境是变化的,一改变了境界,马上又不适宜了。所以如若非要坚持一个法相,那也是非法相,把他当成一个动态、可变、可拿得起,放得下的法。对佛法都应该“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32.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文意解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受持此经。哪怕是经中的四句偈。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似前者。怎样演说呢。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为什么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完这部经典之后。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原理解: 这里通俗一点来理解,就是讲,要想求福报,只是烧香磕头,那没有多少用的,就是把你那一点家产都布施了,效果也不大。那怎么做呢,就是发善心,做善事,按这部经典的意思去做就好了。哪怕是坚持几句也好。掌握这个方法就什么福德都有,具有无穷无尽的福报。我们有句谚语“持人以鱼,不如送人以网”。是说拿一条鱼送人家,人家一下就吃没有了,不如送人家渔网,这样他可能有千百条鱼可以吃。《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教人家怎么获得福报的方法。当然了,佛说的这个福德,不仅仅是福德的问题,是一种究竟圆满的智慧福性的获得。就像经文开头说的,“无余涅盘”的境界。
为什么先要发菩提心,再受持呢!内业上也是这么讲的,第一步就是正形,再守善,才可以摄德。先有个形式,神气就有个家一样,就不会跑散失。这个问题有兴趣可以到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去讨论!
怎么来说这部经典呢,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着人我众生寿者相,不住法相非法相。为什么一个说着,一个说住呢!我们讲过,人是相和法两个部分组成,就是内业上说的精和形。人我众生寿者,由心粘到相上的,所以是着;法、非法是人跑到法上,所以说住。被相所控制,就是被局部蒙蔽,见不到其他的存在,所以着相不好。“如如不动”,心不着相就是不动的意思,但是要感应外界的事物,要去对待事物的变化,所以又是动的,但是动了,要不被其控制干扰,心不能跟着相走,是相对的不动。
有为法,就是着相的法。就是只站在某一点上去度己度人,从总的大局来说,那一点也不知道该度不该度,所以是梦幻泡影;即使是该度,也度的很好,那也只是转眼即逝的,在人生中也就是一道亮光而已。所以如露亦如电。

敬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讲完了,其实,了也非了,还是加几篇议论在后面:
其一、敬守如此的肯定如来所说,是不是很信佛呢!
其实经文上都说,佛无所说,那我们就要做到无所信。心中不着痕迹。不能讲这是佛所说,其他的都不对。那不是佛说的呢,比佛次一等的人说的呢,次一等再次一等人说的呢,乃至于一个平凡人所说的呢.那就更应该,也都应有个思量。
其二、敬守如此来注解《金刚般若波罗蜜》,是不是自己就这么去执行的呢!
也不确定。我这个注解,是运用《内业》的基本知识来理解的。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不可得,看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句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讲角度不同,看见的就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经典,注释都有很多的版本的原因。所以讲,不要执着于某一个人说的。只要是带着善念去注解的,都可以去了解。难道敬守没见过净空法师的《金刚级》吗!难道敬守没见过宣化上人的《金刚级》吗!难道敬守没见过六祖慧能大师的《金刚级》吗!都见过,只是看一个版本的时候,其他的版本都放下,这样看到的境界也是很美的!
其三、对于真正按照此经典修行的佛门中人来说,千万不要被敬守的见解干扰,要在自己的修行环境下适宜去选择。因为敬守说的这样理解的环境与佛门中说的有差异。如果是学习中国本土文化的,最好还是多看看。外来文化中,能经受的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推敲的是很少见的。
其四、 比如说,敬守拿个望远镜出来,说瞧瞧,前面的那山,那水。美啊~!其实,敬守的意思,不仅是带人家看那山那水。意思是推荐这个望远镜,有了这个,可以看到很多肉眼见不到的东西。这个望远镜,指的是《内业》的正形-守善-摄德-止-反。这一基本规律。敬守的文章几乎都是介绍这个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规律在其他方面的运用,也可到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去讨论!
其五、 《金刚经》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相”,现在也有个问题,就是通常生活中,人有物相的,比如贪着吃豆腐,心里就有个豆腐的相,经文也讲,对福德也不能贪着,贪着就有福德的相。那么是不是应该说五个相才合适,就是“人我众生寿者物相”,如果无物相,只要无“我人众生寿者相”就可以,那么,研究自然科学的人的呢!比如物理,数学的人,那是不是就可以成佛呢!或者讲,佛的这个说法有漏洞?或者讲不如我们传统文化的《内业》表叙的清楚?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明白。相,这个词说不清楚,那《金刚级》就没弄明白。欢迎一心“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志士一起讨论。敬守在豆瓣网的小组“传统文化人性知识养生----交流会”恭候各位菩萨光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8: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