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2|回复: 2

[祖师大德] 海通禅师:自剜眼目成就乐山大佛 2016-09-25 石观音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海通禅师:自剜眼目成就乐山大佛2016-09-25 [url=]石观音寺[/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海通禅师像


海通禅师,出生于大唐开元初年,贵州人士,本名清莲。他十二岁出家,师从于高僧慧净法师,二十四岁时离师游历天下。最终来到嘉州的凌云山上,在那里搭起一间茅屋修行。他认为凌云山就是他修行的最理想的地方。


凌云山下是大渡河、泯江、青衣江的汇流地,江水如万马奔腾,吼声震天,常常有船毁人亡。年复一年,人们只能望水兴叹,无可奈何。


海通禅师见此情此景,悲痛无比,他日夜沉思,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山岩上临江凿一座人世间最大的弥勒佛像,让他日日夜夜、万世千载面对浩浩三江,安澜镇涛,保佑苍生。于是决定修建乐山大佛。


建造大佛的消息一经传开,远近的能工巧匠都争先恐后地云聚到了凌云山。到了开工的那一天,千锤击石,喊声震天,场面真是千古少见。


一方方巨石从高高的山岩上坠落江中,激起千重巨浪,那些深藏在江底的兴风作浪的水怪,都惊慌地窜出水面,仓皇逃遁。


海通禅师在大佛开工后,又肩负起了筹措资金的重担。他心怀宏愿,一衣一钵,足行千里,八方募化,历经艰辛,终于满载而归。


春去冬来,岁岁年年,大佛的轮廓越来越清楚,三江汇流处也越来越平静。


一日,嘉州郡守听说海通禅师手里有一大笔钱财,就带了一大批随从前来讨要。海通禅师面对威胁,毫不畏惧,断然拒绝了,他斩钉截铁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海通禅师高傲和蔑视激怒了贪财如命的郡守,他不相信会有人有胆量挖出自己的眼珠,他恼羞成怒地说:“那你就挖出来看看!”


面对寡廉鲜耻的郡守,海通禅师威严地盘腿坐定,端起一只铜盘,毫不犹豫地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举到郡守面前。顿时,郡守大惊失色,吓得失魂落魄,仓皇逃下山去。


海通禅师舍己献身的浩然正气感天动地,更激发了光大人民的造就大佛的雄心。可是没等到大佛完工,海通禅师就圆寂了。


后来,在唐德宗贞元初年,西川节度使韦皋继承海通禅师未竟之业,大佛终于在贞元十九年完工。


大佛高71米,修造历时九十余载,为世界第一大佛像。当代有诗云:“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这是大佛的真实写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乐山大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于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修凿乐山大佛,招集人力物力。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禅师就圆寂了。此后,工程一度中断。


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禅师的弟子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之势。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佛螺发右旋发体共有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螺发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发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发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


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发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


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一说九层或十三层),时称“大佛阁”、“大像阁”。佛阁屡建屡毁,宋时重建“凌云阁”、“天宁阁”;元代建“宝鸿阁”;明代崇祯年间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终废毁殆尽。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说弥勒佛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佛转世,百姓对弥勒佛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佛像之风大行。


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禅师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很大,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佛;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佛。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据《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丰腴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石观音寺   


发表于 2016-9-2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9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