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德遵普贤

[其它]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上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然若无其事的样子除了大菩萨以外谁也做不到,但也要尽量地如法面对。下面我们先念一遍《普贤行愿品》……

2004年1月20日                                 第17节课
(11天后都来经堂,直接录音的一节课)
现在这里的很多人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高僧大德和居士,都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火速赶来的,很多以前在学院里面呆过的金刚道友可能中间由于工作的事情、家庭的事情、寺院的事情离开了学院,但是上师圆寂以后大家都非常悲伤,也很快的时间当中赶回来了,我也非常感谢。世人均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所以,从修行的角度,从功德的角度,应该是这样的。法王如意宝以前以他老人家慈悲的法语养育了我们,很多人相续当中如今的智慧和悲心来自于上师如意宝,因此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也应该这样。
大家都知道,我们最近处于很艰难的时期,大家应该把悲伤化为勇气和力量,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地闻思修行,虽然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离开上师,但这是无常的规律,自然的规律,谁也无法阻挡这样的趋势。我们虽然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没有中断闻思,经历了风风雨雨,很多出家人和居士还坚持不退信心。很多人认为五明佛学院因为上师的圆寂随时都会垮,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上师如意宝多年来培养了很多对佛教有造诣、有学识的高僧大德,他们不可能置之不理,一定会肩负起弘法利生的责任,一定是认真地传讲佛法。其他有些地方只有修行,没有闻思,有些地方有一点闻思没有修行,如今并不是我们自我标榜,在整个藏地雪域,这种道场难以寻觅,因此,有缘的信士一定会呆在学院当中,所以我坚信只要有高僧大德住在这里,学院不会垮掉的!
还有一件事情,昨天管家也讲了,有可能很多人利用上师如意宝圆寂的机会来欺骗一些众生,比如说上师根本没有开许造遗塔,但是我们担心以后会有人谎称要给上师修金子塔、银子塔,因为上师的名声、威望在整个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以后有人为上师化缘,为上师做什么佛塔,这纯粹是假的。前两天有人打着我的名号说堪布需要很多钱,这里有些人很困难,现在法会非常紧张,一定要把钱打在他的卡上,有人打电话来问,这纯粹是假的,学院的经济情况还是很不错的,不会有什么困难,个别人可能稍微有些困难,但也无需公开化缘。
经常打着法王的名号骗钱,他们就是卖上师。法王说:第一、我没有转世灵童,第二、不修遗塔。与其他的传统方式不同,法王一生中没有认定任何一位活佛。骨灰舍利不一定得到,但是法身舍利、上师的法宝、上师传承的教言,很多人会得到很多,这是真正的舍利。原来托嘎如意宝也经常讲自己根本不会有转世。麦彭仁波切也说:我死了以后变成旁生,没有人的化身。但是现在的人,大家有目共睹,我不必多言,其他上师的转世问题,不管真假我不发表意见,但是上师如意宝以后的灵塔和转世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有人打这个旗号,一定不合理,大家应该记住。
大家朝拜法体的过程还算顺利,但有些人也太过悲伤,有些人过于欢喜,这都没有必要。比如说我讲课的时候有时候喜欢开玩笑,但是现在我们也没有这个兴趣,我讲课的时候也没有闹笑话,众弟子在下面嘻嘻地笑,这样不好。
昨天有道友打电话问我今年为什么不过年,我非常气愤,我想这些人是不是没有心脏了,如果我们家里的父母死了,当年有没有过年的传统?我想没有吧!凡是上师如意宝的弟子,这一年大家过年和快乐的心情可能没有,不管你的境界再高、成就再大,也不会有这个兴趣。但也没有必要过于伤心和痛苦,一切无常的本性就是这样,我们早有准备,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堕入两边。
有个别道友看起来心里一点痛苦都没有,特别开心。如果上师对我没有摄受,现在变成什么样?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独自在屋里的时候也非常伤心。但是我们个别的道友太过欢喜,是不是上师的教言没有融入到心还是什么原因,大家不要太高兴地说说笑笑、唱歌。但也没有必要哭着,女众这边,前两天我讲课的时候都害怕她们哭,现在害怕笑,所以,她们有些人情绪变化很快,这样不太好,希望大家应该沉重地对待这个问题。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痛苦,今年已经降临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对世间人来讲无所谓,但是我们作为佛教徒,尤其是金刚上师离开人间,每一个人的内心应该是沉重的,大孤儿养小孤儿,以后只有好好地闻思修行。我们现在闻思的精神大城市的人不一定能接受,但是我们不是一天两天,多年以来这样坚持下去。外面自然的损害不是很可怕,还有精神上和工作上的损害我们都一一地面对,末法时代大家应该有足够的力量和顽强的精神。
法体还没有荼毗之前,在经堂里面发愿还是很殊胜的,恐怕以后不一定有这么多人集中的机会,因此希望大家每天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发清净的愿。我看有些新来的人一直在外面逛,好好地发愿非常重要,在上师的法体面前发何愿能成就何愿,有些新来的、不太懂的人应该清楚这一点。
我们这里原来的老弟子因不同的因缘,有些对其他的上师生起信心,有些对其他的法门生起信心,都是可以的。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也是在不同的众生面前宣说的,米拉日巴在容顿热噶上师面前没有证悟大圆满,后来在玛尔巴上师面前已经获得大手印的成就。所以,我个人一点都不反对你们依止了其他的上师。但是我有个希望,不管你依止了哪一个上师,最好要如理如法地依止,不要今天依止这个,明天依止那个,今天选择这个法,明天选择那个法,这一点我是不赞叹的。有些人来了以后不敢见我,有些人难为情,没有必要,只要如理如法地修行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希望大家以后要稳重,作为修行人没有一个稳重的心态,以后任何法都修不成。很多人以前没有听过《开启修心门扉》,但《开启修心门扉》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以后我们也想大量地印《开启修心门扉》,希望你们真想当修行人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用《开启修心门扉》来衡量自己,没有必要像现在的有些人那样整天希求名声、希求利养、希求财产,这些确实没有任何实义,短暂的人生当中即便获得了名声,拥有了财产有什么用呢?一点也没有用处。因此,不管你住在哪里,都应该用佛法来衡量自己,自己做一个如法的修行人,这是很有必要的。
可能这是学院中非常人多的一次吧,一直睡在被窝里面的人,今天特意邀请,修法应该苦行,否则对我有点不公平,我每天早上来,你们想来的时候来,不想来不来。还有我有点怀疑,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但今天看来都还是听了。这样不错!
休息一会讲《开启修心门扉》。今天讲第50页。
一次,听说一些施主即将前来拜见,奔公甲格西将供养三宝的供品精心加以装饰,显得极为庄严。
奔公甲格西听说他的施主要来拜见,他已经知道了,就像我们有些人一样,来客人之前,一定要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佛堂里所有的三宝供品都加以装饰,显得很庄严。
此时,他观察自己的发心,发现有为了在施主前使供品显得精美堂皇的虚伪之心。于是一边抓起一把灰土洒(到供品之上),一边大声呵斥:“比丘,你不要装模作样,回到座位上去吧!”
当时他已经观察到自己并不是以清净的心来供养三宝,而是在别人面前显露佛堂如何的庄严,我这个修行人是如何的好。于是他自我谴责说:你这个奔公甲,坏比丘,你不要装模作样,在施主面前显露好一点有什么用呢?
有些修行人也是在施主面前唯一地改造,认为别人对我有信心多好。当然一方面我们作为凡夫人,为了守护别人的信心也有假装的时候,但是这样的假装并不是真正修行人的行为。《大圆满前行》中也有这个公案,大家会记得很清楚,只不过文字上的表示方法稍微有点不同,噶当派的各个高僧大德的说法和文字上稍微有些不同而已。
帕单巴听闻此事,由衷地赞叹道:“在对三宝的供养中,奔公甲的那把灰是最上乘的!”
一般来讲一把灰撒在供品上的过失非常大,大家都知道,灰倒在怨敌的身上或者把灰倒在魔众身上,传统当中这是最不吉祥、最不恭敬的事情。但是因为当时他能观察到自己的心不清净,所以帕单巴尊者听说奔公甲有这回事时赞叹道:我们藏地雪域的供品当中奔公甲的一把灰是最上乘、最殊胜的。只要我们用发心来摄持,虽然将一把灰撒在供品上,因为观察到自己的心态不正,这种供品就变得非常殊胜了,因此,平时行为上不管怎么样,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次,加拉康寺为僧众们供养酸奶。看到分发酸奶的人忙不迭地为队伍前面的人供养,奔公甲心中忽然闪现了一个念头:(如果这样殷勤地为他们供养,)排在后面的我会不会得不到酸奶了?
这个公案在《大圆满前行》中也提到了,我们这里分东西的时候也是这样,有些人看前面的人都已经发完了,也怀疑到自己的时候可能得不到。但实际上这样的念头是自私自利的发心,根本没有想到让别人得到多好,只认为我可能得不到,很多人的我执非常重。
当他继而以正念察觉后,自言自语道:“你在想什么啊!”说着,就将碗反扣起来。临到接受酸奶之时,格西说道:“我这个坏蛋刚才已经喝过了!”然后拒不接受供养。
奔公甲当时没有喝酸奶,原因是生了一个不好的念头,自我惩罚,“这个坏蛋刚才已经喝完了,就不用喝了。”看得出真正的噶当派的修行人不着重行为,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心。我们这里如果发什么东西,可能很多人都喊着:“我!我!我!”手也伸得长长的,实在不行就站起来,跨越很多法本,“来,给我!给我!给我!”奔公甲如果在场根本不会这样,他光是在心里面产生这样的念头也特别难为情,之后自己惩罚自己,连供斋的酸奶都没有喝。所以,我们平时经常有这样观察自心的串习、传统的话,自己的修行一定会变好。
他将零星物件全部供养了加拉康寺,然后踏上了乞食僧人的修行旅途。
他把所有零碎财物全部供养加拉康寺 ,然后踏上了乞食僧人的修行旅途。他一生中也是依比较清贫的生活来修持。
有一段时间,上潘地方的强盗窃贼极为猖獗。听说人们都将值钱的物品藏匿起来,并作好了临行前的准备时。他所有的家当除了一把陈旧的水瓶,一件法衣以外,别无长物。他将法衣举在肩头,以手提着水瓶,得意地说道:“恐怕我不需要打点什么行装吧!”
当时因为他那里的强盗非常猖狂,人们都害怕,把值钱的珍贵物品,如珊瑚、玛瑙或是牛羊等全部藏匿起来,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
强盗比较猖狂的地方,人们也都害怕时,奔公甲除了一把水瓶和一件法衣外没有其他的物品。奔公甲这样的修行人,我们非常值得随喜,修行人如果财物特别多也有麻烦。
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面说:“一个人,他拥有多少财产,就会有与之同等的痛苦。例如,拥有一匹马的主人也会担心它被敌抢走、被贼偷走、草料不足等等而整天顾虑重重,虽然只有一匹马,却给自己增添了许许多多的苦恼。同样拥有一只羊也会有一只羊的苦楚,甚至仅仅有一条茶叶也必定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现在很多后代的修行人不但不能知足少欲还要希求,真的非常惭愧。
其他人把所有的财产藏匿起来的时候,他只有一只水瓶,(水瓶是古代倒茶的管子,)还有一件旧的法衣,除了这些以外别无他物。别人忙忙碌碌地打点行装,但是他只要把法衣和水瓶拿着就可以了,他不需要像别人那样忙忙碌碌地藏东西,确实非常快乐。
对此,博朵瓦尊者深感欣慰,发人深省地感叹道:“既然奔公甲的临行行装如此菲薄简陋,我倒有一块上好的氆氇,可以托人捎给他,以派死后裹尸之用场。
博朵瓦格西后来听了这个消息以后也非常高兴,他说:奔公甲格西的无常修得特别好,我现在有一块好的氆氇,我准备把这块氆氇捎给他,他死的时候可以裹尸体用,我们这些人根本不用死。他用一种讽刺和讥笑的语气来说不观无常的这些人:我们这些人每天忙碌自己的资具,根本不观无常,氆氇对我们没有什么用处,只有奔公甲整天观修无常,他可能会死,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死的时候可能用得上。
如果我们把这个东西给别人死的时候裹尸体,人家可能不高兴,所以,噶当派的格西互相间说话的语气、生活习惯跟我们完全是不相同的。我们如果给别人送礼物,“哎,我今天给你一块好的氆氇,你好好地穿着,尤其是你看节目的时候或者是每年过年的时候。”但是博朵瓦给奔公甲东西的时候说其他人不用死了,因此我只有捎给奔公甲。
我们这些人好像都不需要到死神那里去报道,(但这只不过是白日做梦!)作为修行人都应像他一样,没有必要囤积大量的食物、茶叶以及掺和料之类的物品。”
掺和料就比如吃糌粑的时候,跟糌粑一起吃的调料,如蔬菜、干肉等等。意思就是说我们作为修行人只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囤积大量的食物、财产、茶叶。
本来藏人喜欢喝大茶,但前两天给每个人分一长条茶叶,很多人都不要,我们经堂里面放了很多,可能是他们认为修行人不需要大茶,一些老年人特别喜欢喝大茶,也喜欢弄得特别浓。
扎噶瓦也叮嘱后人:“我们在准备行装之时,也应当像奔公甲一样。”
扎噶瓦叮嘱我们后人说:我们离开的时候打点行装,就像奔公甲那样只有一个法衣和水瓶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是这样,临走的时候东西特别多,这个也要那个也不能扔,还要让一个人看屋子,里面的珍宝也锁在箱子里面。这样不是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过清贫的生活。一般来讲噶当派的很多高僧大德出去的时候不用锁门,因为家里面没有什么可偷的东西,所以也不会出事。
奔公甲自己也深有体会地说:“我做在家人的时候,总是随身携带着荆棘般的弓箭,腰间插着两三把锋利的刀子,可是我的敌人却多如牛毛,朋友却屈指可数。
他在家的时候很厉害、很野蛮,因为他带着荆棘般非常锋利的弓箭。
以前我们学院的一个修行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大活佛”。昨天有个人给我讲:他们住在旅馆里面,那个“活佛”的一个密码箱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和一把手枪,他还说这个手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和这些钱财的。所以有些坏出家人也有这样的,拿着手枪来保护钱财有什么用,跟在家人没有什么差别了。但是外面的很多人非常愚笨,一直盲目地依止这样的人。像奔公甲以前那样,在家的时候带着武器,但是出了家以后还要带着手枪,带着荆棘般的弓箭、刀子,就没有必要。
我们学院有很好的传统,身上不佩带刀子和其他的武器,但是外面有个别人装作修行人,身上还带着手枪,这样不好。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延续这种传统,我们已经出了家,别人想杀就杀吧,但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还带着武器,说明这个人肯定不是修行人,为了保护钱财就更不用说了。
奔公甲原来在家的时候身上带着荆棘般的弓箭,腰间也插着两三把刀。一般藏人有一把刀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身上有两三把刀,我们说这个人是很厉害的。比如说与别人打架用一把刀子打不赢的话,又抽出另一把刀子,如果这个又打不赢,第三把刀子抽出来还可以打,所以说这个人比较野蛮,比较凶。但是奔公甲的敌人仍然多如牛毛,而他的朋友却少之又少。
我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拥有四十亩庄稼的收成,被乡邻称为‘四十蝎’。白天在山口当强盗,晚上到村落里当盗贼,即便如此,却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因为他有四十亩的庄稼,可能他的行为也像蝎虫一样,所以人们也都那样称呼他。他以前的生活,身上佩有那么多刀子,白天晚上日日夜夜地做明抢暗盗的事情,但是他的生活还是很拮据,甚至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以前是这样的。
如今我放下武器,结果却连一个敌人也不复存在,连口水吐在石头上的事也不用做却丰衣足食,即使出现饥馑,也如同与富人的脖子连在一起一般,无需考虑吃喝。
如今奔公甲已经出了家,虽然身上什么兵器、武器都没有,但是从此以后敌人也都销声匿迹。我想我们在座的人也是同样,如果你还在家,每一个人还是会有一些仇人,可能还想报仇,出门的时候也是提心吊胆的非常害怕。我们出家修行以后,所有的失败和亏损就由自己取受,所有的胜利和利益奉献给他人,这样一来我们没有什么可保护的,所以出去的时候会很放松、很自由、很快乐,别人要抢就抢、别人要偷就偷吧,也无所谓,作为修行人这样的心态是非常快乐的。
所以,奔公甲也是如此,他现在一个敌人也没有,口水吐在石头上的事情也不用做。这个比喻可能很多人不懂,这是藏地的传统术语,也是噶当派的一种传统说法,因为口水吐在石头上并不用怎样勤作,但是连这一点也不用做。所以说这是一般民间的传统说法,譬如某某家里的媳妇非常快乐,她家里的人对她非常好,她整天什么也不用做,连口水吐在石头上那样的事情也不用做,意思就是她很自由,整天就像庄严的佛像一样坐在那里。奔公甲的意思就是说现在非常快乐。
我们在座的人也是这样,除了提一点水之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如果是在家里的话,要养孩子或者照顾父母,还有护亲伏怨等等的事情非常多。但是现在你出了家以后,整天闻思修行,除照顾自己的吃喝以外什么都不用管,因此,我们在座的人在生活上就是口水吐在石头上的事情也不用做。
所以他说:即便遇到饥荒,我就像是跟富人的脖子连在一起一样。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说两头牦牛用绳子把脖子连在一起,一头如果堕入深渊,另一头也不得不堕入。同样的道理,我如果是很好的出家人,富人一定会供养我、照顾我,既然他们不会饿死我们也不会饿死,虽然我们从表面上看来很穷,但是我们有大老板的帮助,就像释迦牟尼佛在佛经里面说的:“纵诸在家者,指甲上耕田,吾之出家众,生活无贫穷。”
因此,我们这里成千上万的人,如果没有佛陀的加持,大家不要说还顾及别人的事情,连自己的生活也会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在三宝的加持下,已经很好了,只不过是个别人稍微穷一点,但是也基本上过得去。如果我们不是出家人、不是修行人,像外面的多少人每天都在工作,如果有一个月不上班,那所有的收入全部断尽。但是我们在座的这么多修行人也是跟富人的脖子连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上不会有很大困难。奔公甲的教言,大家应该亲身感受、体会。
以前我为了糊口四处寻觅食物,却不见踪迹。而今食物却主动送上嘴来,有吃不完的佳肴、喝不尽的甘饮。我不止一次地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仰仗佛法的力量啊!
如同奔公甲一样,我们这里很多人以前在家的时候特别苦,我个人来讲也是这样,很痛苦,如今我们很多修行人有这么自在的生活都是仰仗佛法的力量,否则我们什么劳动都不做,坐在这里谁会照顾你呢。
克什米尔班智达释迦西日大驾光临之时,藏地的法师们为了印证自己的见解,给马装上蹄铁,翻山越岭、不辞辛劳、摩肩接踵地前往阿里。
现在印度附近的克什米尔地方有个非常了不起的班智达叫释迦西日,他是萨迦班智达的上师,他当时来到藏地阿里地方的时候,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都围绕着想印证自己的见解,因为路程比较远,在马的蹄上要加一块蹄铁,蒙古人应该比较清楚。
看到那些博学多闻的人都蜂拥而往,如我这般孤陋寡闻的人更应该去。
藏地有些人也没有头脑,但是跟汉地的很多人相比稍微稳重一点,如果汉地来了一个班智达,大家都蜂拥而往集聚在那里,过两天这个热气就消了,刚见到的时候欢喜雀跃,离开的时候也哭得泣不成声:“上师您老人家一定要回来!”第二次来的时候就不那么哭了,第三次来的时候就看成一般的人了。
首先奔公甲心里想:像这样广闻博学的人也骑着马前往阿里地方去,从拉萨到阿里还是很远的,可能如同这里到拉萨那样远,但是他们都去了,那么我这样孤陋寡闻的人更应该去。
但又一思忖,所谓闻思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消除烦恼,我的烦恼已难以寻形,他们虽广闻多学却烦恼依然如旧,这一切,都是因为将佛法停留在口头(却没有融入自己的相续)所导致的。如今,我应该以此为满足了。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可以胜任大法师、大修行、大尊者、大长老的头衔吧!”
首先他准备跟他们一起去,但后来他观察,这些高僧大德和所谓广闻博学的人,虽然表面看来非常了不起,但是他们的烦恼还是多得不可胜数,我虽然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但是烦恼很少,我没有必要去,自己对治自己的烦恼就可以。所以当时奔公甲观察自己的心没有烦恼,没有去。
当他未与烦恼抗衡时,一旦生起贪念之苗头,就立即用右手拉住左手,并高声怒喝:“奔公甲!”他就是如此忘却百般恶行(意即不为恶行),战胜自我。
《大圆满前行》里有一个公案,一次,他去一个施主家,他看施主全部都出去了,他想寂静山里面没有茶叶,应该偷一点茶叶。他的手刚刚插进茶口袋的时候,就观察到自己的行为不如法,然后他大声地喊:“大家来呀,奔公甲在偷你们的茶叶。”这里也是这样,每当他生起一些烦恼的时候就喊自己的名字:“奔公甲,你在干什么呀?”他经常在产生烦恼的时候这样对治。
即便有些许的烦恼之念苏醒,也会一边大呼:“慈诚加瓦比丘!(不得放肆!)”一边用右手紧拽左手。(以此对治方式,)生起了极大的欢悦。
慈诚加瓦是他真正的名字,奔公甲大概是他们地方的称呼,他的烦恼稍微有点减轻或没有产生的时候,他就对自己赞叹、安慰一番。当他生起烦恼的时候,就特别不高兴地惩罚自己。
据传,他原本为一盗匪,后来看破今生并如前厉行对治,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安乐。(据说奔公甲尊者的寿命极长,已趋于无死持明之行列。并以修持贤妙快乐而著称于世,其美名盛传至今。是博朵瓦尊者的弟子中,在对治烦恼方面首屈一指的大修行人。其出生地为潘地。)
奔公甲以前是个盗贼,我想我们在座的人以前在家的时候行为也是很不如法的,但是后来通过自己反复对治烦恼,应该可以像奔公甲那样。每个人不一定最初就没有一点烦恼,我们的心确实有种子和能力,所谓的修行只不过要看我们自己是否串习。噶当派的修行人,尤其是博朵瓦的弟子中,他是最得力、最了不起的一个大弟子,因此,我们以后也要像奔公甲那样,虽然以前烦恼深重,各方面很不如法,但通过上师的窍诀对治,最后自己也有一定的收获。
我们这里的堪布、堪姆等很多修行人,刚来时候的行为也是很野蛮的,有时候觉得某人在这里除了造恶业外没有其他,但是法逐渐融入心以后行为也逐渐如法了,所以修心很重要,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经常观察自己的烦恼,对治自己的烦恼。
如果烦恼非常深重,实在无法对治的时候祈祷上师是最好的办法,这样一来,自己的烦恼逐渐会消失。奔公甲的故事很好懂,但我们真正在实际行动中观察和修行也有一定的难度。







2004年1月22日                                 第18节课
这次学院里来了很多人,如果你们为拜见法体而来,我在这里说感谢的话合不合理?但是这次专门来看望,还是非常感谢。有很多来自各个寺院的代表,他们一直殷切地希望学院能再接再厉,很多高僧大德、堪布、活佛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法王如意宝的传统,弘扬佛法的崇高精神。
我们学院也是尽量地想尽一切办法继续办下去,因为学院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寺院,而且培养出的人才各方面的素质都不错,应该在弘法利生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期望你们以后也多方帮助。在家人回到家里以后一定要认真修学,人生非常短暂,在短暂的人生中一直虚度光阴没有意义。
下面开始讲课。
《开启修心门扉》是格鲁派的大善知识金厄瓦罗珠加参所造的,全部内容从十九个方面来宣讲,现在讲第一个问题“看破今世”。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看破今世的名闻利养、地位财产等等,否则修行是不能成功的,前面也叙述了这个道理。
博朵瓦曾意味深长地说:“修行人在今生中也应与其他人截然不同。我是在家人的时候,曾三次去挖金,结果一无所得,现在每一天都有许多两黄金的进项。
我们修行人的行为和行事方法等应该与世间人截然不同,因为我们是修行人,身份不同就有不同的行为。比如说世间的解放军与其他老百姓相比,行为、作风、品德等方面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与世间人应该是不同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加上他所认为的快乐和世间人的快乐也不同。
博朵瓦格西以前在家的时候与我们世间人一样也是受过很多苦,他曾三次去挖金,结果一无所获。现在他有很多黄金的收入,博朵瓦格西很出名,信徒给他供养很多金子饰品,所以他不用亲自去挖金也收入颇丰。
雍瓦谷的卡隆巴所拥有的幸福、快乐和名望,世间无人可出其右。龙修的金厄瓦也是快乐无比。这一切都来源于如法修持的结果啊!”
雍瓦谷地方的卡隆巴,是在家人时也很辛苦,后来他变成出家修行人后,他的快乐、名声等在世间中没有人能赶上并超过他。
龙修地方的金厄瓦也是非常快乐。很多修行人以前在家的时候很痛苦,但出家修行以后一定会快乐,因为金厄瓦、卡隆巴还有博朵瓦格西,他们是噶当派的三大格西,居住在不同的山谷里,但是他们都获得了佛法的快乐。所以我们关键要获得佛法中的精髓,如果你真正要去修持,不管世人怎么样评价,怎么样不理解,但是自己依靠佛法养育法身慧命,不但身体安乐,心也非常快乐,活着的时候很快乐,死的时候也很快乐。
记得夏卡错哲让珠说:“修行人跟世间人的死法完全不同,上等修行人喜欢死,(因为上等修行人有一定的境界,死去以后一定会很快乐,所以说上等修行人对死亡产生欢喜心。)中等修行人对死亡有一定的把握,下等修行人对死亡不后悔。”但我们世间人不相同,世间人不喜欢死,死的时候很害怕,没有把握。我们在座的人肯定不可能长存,一定会死的,但是死的时候如果你真正有一些修行境界就不会像世间人一样。有些人对来世有一定的把握,尤其是有大圆满境界的人,死亡就像是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一样,根本不会有恐惧之感,因此,修行人活着的时候也好,死的时候也好,真的非常快乐。
博朵瓦格西认为他们三个地方的格西是最快乐的,以前在家的时候生活很苦,但是通过修行以后,从财产方面来讲也很富裕,从境界来讲也很快乐。现在尤其是西方,像美国的佛教徒特别喜欢佛教中的这种快乐感,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教徒对财产、名声等都不执著,没有执著,心里面就自然而然会有快乐,但世间上的人截然相反,为了蜗角一样的地位、名声、财产等特别执著,有了执著就会有痛苦,有痛苦活在这个世间也没有很大的意义。
因此,应该行持噶当派修行人的行为。有些道友以前在家的时候很苦,现在出家了,了无牵挂,生活是很潇洒、很自在、很快乐的,当时博朵瓦格西也是这样讲的。
金厄瓦也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修行之初,也是艰难重重,生活异常拮据。糌粑吃完了,以荨麻糊口。裙子破了,没有可以补缀的布片,只好用皮革代替。如此天长地久,故被人们称为‘皮裙者金厄’。
金厄瓦总结自己说:我起初修行时是困难重重,有各种各样的违缘,家人阻止,自己的生活也很清贫,糌粑吃完了,只有像米拉日巴一样以荨麻来过活。他的裙子破旧了,按理来讲裙子是氆氇做的,应该用氆氇补上,但是他实在找不到氆氇,就只有用皮革代替布片打上补丁。
以前藏地布匹非常少,不要说是当时金厄瓦格西的时代,我小的时候也是皮袄衣服比较多,家里面大大小小的人都穿皮袄衣服,布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或者参加一些宴会的时候穿。尤其是金厄瓦格西所在的年代更加艰难。
事到如今,(我的境况与过去有天壤之别,)即使让我负担养育整个赡部洲所有众生的重担,似乎我也能够胜任。”
金厄瓦格西刚出家时是很困难的,但后来他的名声广播,人们对他供养恭敬,这样一来他的财产越来越丰富,跟以前的生活就迥然不同了,现在他为整个南赡部洲的众生发生活费都没有任何困难。
我那天跟慈诚罗珠开玩笑,当时格西可能有一定的供养和收入就觉得自己特别富裕,从历史上看金厄瓦并不是这么富裕,与现在的一些大老板比较起来,可能金厄瓦格西的财产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文字上有时候也用一些夸张的手段。有些大富翁也这样说:“只要我能发大财,我养育你们五明佛学院所有的人根本没有任何问题,请上师三宝加持我,一定要生意成功。”有些老板也经常给我们这样讲,但实际上他生意成功也不一定养我们佛学院的几千个人。金厄瓦格西也同样说:现在赡部洲的所有人让我养育也根本没有任何问题,我可以胜此重任。
同样,米拉达波与果仓巴等,在当初做在家人时,也是备尝艰辛,趋入佛门,舍弃今生后,从莘莘庶民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天底下最快乐的人。
果仓巴的略传 ,你们自己看一下。米拉达波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达波瓦,他是米拉日巴的大弟子,也是后来遇到米拉日巴而获得成就的。在历史上著名的达波瓦和果仓巴等等所留下来的教言非常多,果仓巴的教言我曾引用在《藏密素食观》中。
米拉达波瓦和果仓巴最初的时候也贫困,后来在众多的贫民中脱颖而出,虽然在家的时候非常痛苦,最后变成天底下最快乐的人了。我们这里的有些修行人已经在学院当中呆了几年、十几年,真正获得了佛法的微妙精华,现在不管是遇到生活上的什么困难,仍然会非常快乐,这一点很多修行人也深有体会,现在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富裕也可以,贫穷也可以,生病也可以,健康也可以,反正你的生活与世间人比较起来完全是不相同的,世间人所作所为都非常执著,他们经常非常痛苦,但我们很多修行人像米拉达波瓦一样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
如果回顾古往今来所有前辈大德们的事迹,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沿着同一条足迹走过的。我们应当对此审慎思维,如果能舍弃今生,则绝对不可能不幸福。反之,如果不能看破今生,而企图得到幸福快乐,简直痴心妄想!
从释迦牟尼佛到后来的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等我们前译宁玛巴的一些高僧大德的事迹来看,他们都是沿着同一条路走过来,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最初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显得非常窘困、痛苦,但他们通过苦行以后不但人们对他恭敬,自己在生活上、修行上也非常快乐,这就是我们修行的一条轨道。
如果没有舍弃今世,不管你的生活表面上怎样好,但实际上你要想获得快乐是根本做不到的,根本不可能现实。因此,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的问题,就像我们要开车,就要弄懂最主要的窍诀,不懂就不一定能开好。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首先是对世间的所作所为尽量不要太执著,一定要看破,否则我们的修行不一定成功,无论你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当然出家人应该已经看破了家庭、房屋、财产,但是我想在家人也有在家人的看破,为什么这样讲呢?有些在家人明明是吃穿不愁,但是他还想继续发展,结果一无所得,所以在家人应该知足少欲,在具有一定条件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满足感,没有满足感就不能看破,有了满足感就是看破的前行。
我们这次法会当中也有很多在家居士参加,按照《开启修心门扉》里面所讲的一样全部要看破的话,对在家居士来说可能还不能实现,因为还破不掉对家庭的很多执著,但是我们最主要的,首先不要盲目地去希求大圆满、大手印,因为没有一点基础却寻求这些是不现实的,一定要从佛法的基础开始,佛法的基础是什么呢?对世间法不能太执著,世间的所作所为没有太大的意义,自己要在这些方面下工夫,这样一来生活也会很快乐,而且修行也会很成功。因为你懂得怎样做世间法都没有很大的意义,只有修行才有意义,因为修行能解决今生的快乐生活,也能解决来生的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对修行一定会看中。
出家人当然更不必说,现在的很多出家人整天都是在一些名利、财富上打转,让人触目伤心。尤其是现在依靠佛法的手段、依靠上师的手段来欺骗很多众生这一点,一些狡诈的人经常欺骗信众,这方面希望在家人也要注意。上师圆寂以后有些人还是利用这一点来欺骗钱财,这没有任何意义。前一段时间很多人说学院开法会,资金非常紧张,你们如果愿意发心,应该把钱打在他的卡上面,这种现象如今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多汉地的居士也没有头脑,为什么说没有头脑呢?首先他们根本不观察,只要来活佛、上师,他们就很崇拜,过了两天以后就开始说他的过失,开始诽谤他,这样不好。首先应该仔细地观察,以前的假活佛比较多,现在的假堪布也比较多,我们学院当中有些不要说堪布,连一个辅导员的资格都没有的人到了其他地方就完全成了堪布,听到这些堪布的名称,有时候我都很惊讶。
现在国外也有这样的情况,印度金刚座有一个喇嘛,他告诉旁边的人等其他人来的时候叫他活佛,他们在朝拜金刚座的时候,有人说:“活佛,你好。”之后一些香港和其他地方的信众就认为他是真的活佛,就很恭敬他,后来他被请到台湾去传法,但他什么法都不懂,后来可能也有一些收入。这些都是出家人不好的行为,一般来讲在家人说出家人的过失、看出家人的过错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首先观察善知识是合理的。现在这个社会非常复杂,出家人当中也有假的,在家人当中假的也特别多,只要有一个地方说某个人很了不起,人们就都随声附和、盲目崇拜,过一段时间此人骗了很多人的时候就毁坏了他们的信心,最后他们对整个寺院都不起信心,以为所有人都是假的。
都是假的是不可能的,我想我们学院中的成千上万个修行人,修行非常好,从境界各方面来讲在末法时代非常难得的善知识也很多,但是也有一些假的,这些方面你们一定要分析。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商场里的假冒伪品也是数不胜数,没有智慧的人经常会受骗。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接受佛法的过程中,佛法是真的,但是有些人没有修持佛法,有各种各样的目的。
你们一定要辨别,有人第一次来的时候你不一定马上要去依止,先打听一下这个人是否是真正的善知识,他的行为怎么样,一定要好好地观察,观察过后你才去依止就不会错。尤其现在我们都比较担心,这次法王圆寂以后很多人很高兴,有各种目的,不知道有些喇嘛的行为是真还是假,但是很多人发心要修金子灵塔,银子灵塔,到汉地或者是到其他地方化缘,一开口都有点害怕。一方面他自己获得财产我们也没有什么嫉妒心,但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有人依靠上师如意宝的名声和上师如意宝的后事来欺骗众生,上师对谁结缘,他真的能获得很大的利益,上师的威力不可思议,很多人最好不要利用上师和其他成就者来养活自己。
有些人贪图今世的快乐,获得今世的快乐简直是痴心妄想,这种行为是完全不合理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应将未能舍弃今生之念,视为擦屁股的石头一般,刻不容缓地将其抛弃。
所以对不舍弃今世的念头、耽执今世的念头就应该像擦屁股的石头一般看待,《札嘎山法》里面也有这种比喻,《札嘎山法》里说:“在匆匆忙忙之中于上师前闻受教言后,就像丢弃擦屁股的石头一样舍弃上师与同修道友而到处游走。”这种人不是修法的法器,不具足法器的资格,《札嘎山法》里面主要是从依止上师方面来比喻的。古代有这种生活传统,我原来认为很多人对藏传佛法的这种道理不一定理解,但实际上汉地比较偏僻的地方也有这样的习惯。
这里是比喻我们对今世的一切都不应执著,一看到今生的利养、钱财、名声、地位,无有兴趣,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应刻不容缓地将其抛弃,对今生的念头一刻钟也不拖延,最快的时间中把它舍弃,必须要有这样的境界。
羊衮巴说:“此生牵连断,舍弃吃与穿,蔑视己身寿。应当思维噶举派大德们倜傥不羁的洒脱行为,生起厌离、坚忍之心,依止深山,在阒无一人的寂地潜心修持,持之以恒地熏修,内心必定会生起梦寐以求的境界。”
今生的亲友、儿女、地位和财产的牵连和执著一定要断除,同时对自己的吃穿、身体和寿命这些方面的执著也尽量地断除,当然我们现在完全断绝食物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对生活方面不能太讲究。今天按照历算是农历大年初一,很多人也特别执著,但今年我们法王如意宝圆寂,大家都不会过年。世间上从昨天的大年三十以来,吃饭都特别的讲究,可能要做一天的时间,形状、颜色各方面都非常执著,世间上的人们非常愚痴,不如利用这些时间精进地修持,因为过了一年我们的寿命也短了一年,活在人间的时间越来越少,应该利用这样的时间来好好修持,但是人们不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对吃饭非常执著,大城市中的人们在穿着方面也比较奢侈,上午换一件,下午也换一件,买很多高档的衣服。但实际上我们的身体不高档,买高档的衣服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利益,如果真正能看破今世,对吃穿、生活、身体、寿命等等不会很执著的。
噶举派大德们很知足,他们的生活根本无有什么束缚,具有无牵无挂的洒脱行为。到杳无人烟的地方去潜心修持,这样内心当中梦寐以求的境界才能现前出来。否则整天都忙着好吃好穿,一直沉溺在现代的生活当中,心里面想生出境界来也没办法现实。现在有些人的生活条件特别好,而且希求奢华生活的心态也非常强烈,整天都是为吃穿而忙碌,今天应该穿这件好衣服,明天要换那件好衣服,后天再换一件,一直执著。今天中午吃什么好吃的,晚上又吃什么好的。现在大城市里面吃饭的应酬我是非常讨厌,为什么呢?为了吃一顿饭,花很长的时间,很多人所谓的欢聚一堂,就是一直吵吵闹闹没完没了,大概吃一顿饭也要两三个小时,觉得非常可惜,没有任何实义。
吃饭随便一点就可以,吃点水果,吃一点饭,马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用这些时间可以看书、修行,将佛法中真正的智慧容纳于自己的相续,这是多么有意义。但是世间人根本对这些不屑一顾。所以,生活与佛法都需要观察,但是现在 很多人没有头脑,觉得他们的这种习惯很有意义,我们的这种习惯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他们的看法。
叶衮巴上师也讲出一段肺腑之言以提醒后人:“人们与其谈论许多似是而非的大道理,不如拜读诸佛菩萨的传记,了解彼等从当初直至后来是如何实践的。只有这样,才是极为善妙,不会被诓骗的啊!”
叶衮巴上师所说的这一段话我也有同感,人们的确经常谈论似是而非、似乎正确无误的道理,实际上这种道理一点也不合理,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讲起来是多么的精彩,但是不如拜读一些诸佛菩萨、前辈噶当派大德们如何修持,如何精进,他们对人身的态度是如何等方面的教言,这样心里面还是很快乐的。看看米拉日巴还有噶当派的这些大德们最初时候是怎么样,中间是怎么样,最后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从这方面去观察是有意义的。我们这些世间人开始的时候是为了生活而忙碌,中间的时候也是为了生活而忙碌,当离开人世的时候你的生活仍然没有任何实义和价值。所以,还不如拜读一些高僧大德和诸佛菩萨的传记才更有意义,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欺惑,希望大家不要改变自己的传统和信心。
博朵瓦也殷殷地教诲道:“如果未能了知(看破今世)此理,我们就会肆无忌惮地造作恶业,在短暂的此生行持举不胜举、罄竹难书的种种罪行。如果明了此理,就会终止一切恶行,稳如泰山的信念也油然而生。”
“罄竹难书”是说古代的人们用竹制成竹简来写字,因为事情非常多,所有的竹片全部用完了,还是写不完。比喻我们在短暂的人生当中造了数不胜数的恶业。
从很多世间人身上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为了生活、工作和家庭,在短暂的几十个年头的人生中造作了无法计数的罪业,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看破今生的道理,知道耽执今生是没有意义的话,无论在家还是出家,在短暂的人生中信心一定会稳固起来,而且自己的境界也会自然而然产生,这就是为什么噶当派大德这么重视看破今世的道理。
后人都说得来,但真正的从行为当中体现看破恐怕也有点困难,但不管怎么困难,我们首先要懂得没有看破,修行是不成功的道理,首先在看破今世的基础上修行一些密法是很好的。有些道友刚来的时候根本不谈论看破今世,只谈论大圆满最高境界的时候我都没有兴趣回答,我会对他说:“你先好好地修修加行,先看《大圆满前行》和《入菩萨行论》,然后再看看《开启修心门扉》里面的看破今世。”
原来阿秋喇嘛给他们说得是对的,一刹那的明天会不会死的念头都没有,还要求什么大圆满。你对今世一点也没有看破,想获得今生成就恐怕很困难,因此对世间不要太执著。
我们碰到世间不信佛教的人,或者虽然信一点佛教,但是还是没有真正入门的人,从他们的言语、行为当中都能时时发现所谓的佛法根本没有融入于心。佛法真正融入于心的时候的言行、兴趣各方面都会有大大的改变,因此,如果你没有看破就会在短短的人生当中造作很多罪业,如果你看破今世,所有的恶行断除了,而且自己的信心也是稳如泰山。
当别人向当巴瓦格西请求窍诀之时,格西说道:“我没有什么窍诀,我是师父的弟子,就应当学习(看破今世的)信念。”
别人问当巴瓦格西,可不可以给我传一个最甚深的大圆满、大手印的窍诀,或者给我传一个气功法,或者传一个扎龙法。他们在上师面前这样请求的时候,上师没有传其他的法:我就是我师父的弟子,(不知道他的师父是谁,没有注释。)我就是金刚上师的弟子,我只有看破今世的教言,你如果愿意就好好地修持看破今世,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会真正有改变,如果你没有看破今世,其他的窍诀不一定能用上。所以格西没有传其他的法,只给他传了看破今世的窍诀。
基 巴也说:“没有比了无牵挂更快乐的事;也没有比无所事事更容易的事;更没有比唾弃执著还重要的事。”
对生活上没有牵挂是最快乐的事,但有些人还是放不下,心有挂碍。我们这里有些修行人整天打电话,我有时候问一些看电话的人,电话打得最多的是谁,对邮电室的人问写信最多的人是谁,这样心中有数,知道这个人在社会关系上很不错,是很有钱的,电话号码也最多,跟外面的联系最频繁,但我们修行人跟外面联系越来越多并不是很好的修行人,今天你跟这个打电话,明天跟那个写信,后天跟这个谈天、请客,这就没有很好的境界了。
如果了无牵挂是最快乐的事,没有琐事是最好的。当然如果没有佛法方面的闻思修行,该是很惭愧的。有些人世间琐事最多,佛法上可以说是无所事事,这样不好,应该断除世间琐事,佛法上不管是看、闻、思、修等各方面每天都忙碌不已才是最好的修行人。一定要唾弃执著,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对世间的任何法甚至对自己的身体、名声、财产各方面一点也不执著是最好的。
萨迦班智达也云:“一切自主则快乐,为人所役皆痛苦,上乘之乐乃心悦,上乘之财即布施,上乘之伴无奸诈,智者此生当修行。倘若修法乐必临,且观圣贤与盗贼,所求圆满迥不同。”
如果自己自由自主,只有独自修行,这就是世间上最快乐的事情,如果在人的控制和束缚下是最痛苦的,所有的快乐当中,上乘之乐就是内心的快乐,我们最好的朋友是不要有奸诈心,智者应该修行。如果修法则会快乐,这一点我们看前辈的高僧大德们和盗贼的结果就可以观察,有些盗贼最后在铁窗下坐牢,今生来世都非常痛苦,我们在《修学的旅途》中也专门讲了。有些圣者依靠苦行,最后获得即生和来世的快乐,因此盗贼和圣者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香怎羊巴说:“如果心存冻死也罢,饿死也罢,视死如归的胆魄而勤恳修行,则既不可能冻死,更不可能饿死。”
我们修法的时候如果想:我冻死就冻死,饿死就饿死吧,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到喇荣去修行,在破房子里面精进,家里反对就反对吧。这样周围的金刚道友也会帮助你,最后根本不会冻死,也不会饿死。我们学院这么多年以来有些人自己修错了,或者是有些精神病人的脚和手稍微冻了是有的,但是真正修行中冻死饿死的,这么多年以来根本没有发生过。但首先我们应该有这种魄力,不管冻死还是饿死,我还是要坚持修,有这样的毅力和精神就根本不会冻死,也不会饿死。
不过刚来的住在公房中的人生活真的有点困难,那天刚发生活费的时候我也问了很多人,很多人就只有这八十块钱,有些人已经好几年仅仅是每个月依靠八十块钱维持生活,后来我心里面想,一个月中只有八十块钱来过生活真的有点困难,一方面是有很大的功德,但另一方面现在在这个社会当中八十块钱也解决不了什么事情。我想我们这里有些人还是非常苦行的,这样的话,新的一年开始如果只有这里的生活费,没有其他收入的话,你们和管家说一下,我补助一点,不然要买菜、买米,尤其是女众也喜欢吃一点糖果。
有些人可能不好意思,这没有什么难为情的,释迦牟尼佛时代的时候,出家人也是依靠化缘过生活。但我们这里的人没有到汉地去化缘,我想从这个月开始,暂时为没有外面经济来源的苦行僧解决一点,还有一些高僧大德和施主说要帮助。
但是我们这样的苦行是不会饿死、不会冻死的,其实你们的这种精神我还是很佩服,有时候我对外面的一些高僧大德不能起信心,好像很多人的有些行为不是佛法里面所说的,但是我对这里的有些苦行的僧人真的起信心,希求佛法需要这样,不管今生来世一定会有很大的功德和利益。
香·那南多杰旺修云:“修行人住于山中数日,尚未饥饿之前,牧童就会给你送来食物,然后回到村落里告诉大家,人们也会络绎不绝地前来供养。”
以前香·那南多杰旺修尊者说:修行人住在山里还没有饥饿的时候被一些牧童看见了,牧童就告诉其他的人说山里面有个修行人生活比较困难,他的山洞里面只有一个糌粑口袋,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之后村里面的人开始辗转相告:“听说那边有个修行人,我们一定要去供养他、拜见他。”后来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供养,山里的修行人就越来越发财了。
原来单巴地方的一个修行人刚来的时候还是特别知足少欲,除了一个碗和一个糌粑口袋外什么都没有,后来当地的人发现了以后特别崇拜,最后好像他离开的时候特别富裕,有时候也太过分了。
有些修行人对自己的行为不能自主,有些修行人坚持自己的行为,但是修行的过程中有财产的时候最好不要执著,没有财产的时候也不用伤心。有漏的财产,没有任何实质。
仅仅是希求财产也不好,有一点财产的时候特别欢喜或者是刻意抛弃也是一种执著,但总的来讲,不管你有财产、没有财产,有地位、没有地位,最好自己修行的行为永远也不要舍弃,也不要放松,这很重要。










2004年1月23日                                 第19节课
最近学院的僧众一直在念《普贤行愿品》,要念49天。虽然上师如意宝已经圆寂了,对我们整个佛教界,尤其是传承弟子来说是非常伤心的事情,但是他老人家的后事现在来看办得比较圆满。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圆寂以后,后来的有关处理法体的事宜等方面出现过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因此,我们也比较担心,学院所有的管理人员每天都非常忙,对这些事情做了大量的工作。当然上师的离开对于每一个弟子来说是非常悲痛、悲哀的事情,但是我们只有把悲伤化为力量和勇气。我们跟世间人不相同,世间人的尸体处理过后全部都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剩下,非常伤心,但是我们作为传承弟子,上师所传下来的法仍然陪伴着我们,上师的悲心和智慧还是在每一个人的相续当中,一刹那也不会离开。为了报答上师的恩德,他老人家用藏文写的很多的教言,我想我们以后会一一传授给大家,这就是真正的法身舍利。
无论你是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寺院还是其他哪一个地方,自己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有意义的佛事,比如说供灯或者是做放生。以后我们不管在哪里,每年在上师圆寂的周年纪念日,还是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尤其是放生,我想每一年上师圆寂的日子,杀场上的众生应该卖光,希望大家都记住,因为明天上师的荼毗仪式完毕以后,很多在家弟子可能要纷纷回去,现在的世间人不像过去,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可能非常忙。所有外来的弟子,趁这个机会来看望学院,我们也非常感谢,你们回去的时候应该好好发愿,不一定非要在看见法体的地方,在金刚萨埵殿或者是大经堂里面发一个终生要精勤行持的愿。比如说一生当中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一生当中一定要好好地闻思修行,今生中好好地受持戒律等等。
明天的仪式学院不宣传,希望所有的四众弟子在经堂里面念经,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很早的时候,大概五六点钟做这个仪式,你们也不能在跟前,我们安排了一两百个管理人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看就在山那边看。
一般人的火葬和一些高僧大德火葬的方法也不相同,普通人的火葬是在一个空地堆木柴的方式火葬的,但是高僧大德的火葬要做一个佛塔,法体在佛塔里,佛塔里面有一个门要用水泥封死,封死以后火葬,看起来只有佛塔上面冒一些烟。在塔子里面火化完,可能7天或是21天一直不打开。有些人不是有信心而是喜欢热闹,有些看了也可能是比较伤心的。附近的房屋上面也不能去,不然有很多房屋倒塌,今年学院是不吉祥的一年,经常房子着火的现象是史无前例的,倒塌房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一般高僧大德涅槃的时候也会同时出现吉祥的事或者不吉祥的事,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不要去看热闹。很多外来的人没有作荼毗仪式之前不想离开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大家心目中还是有一些执著,但是明天希望大家从安全各方面注意,任何人也不能去经堂上,所有的骨灰都不公开,有种种原因、密意和他老人家生前时候的嘱咐,所以我们按照上师的意愿去办事,有一些老年人本来身体不好,人山人海,要注意安全。
我知道大家都很伤心,我自己看书也不像以前那样,这几天好像心里空空如也,根本记不住什么。我怕你们在课堂上昏厥,为了控制情绪,在课堂上尽量压抑,可能有些人认为太过分,不应该这样欢喜,有时候我们作为修行人遇到欢喜的事情装着痛苦,遇到痛苦的时候装得欢喜,心里面有这种境界多么好!但是我确实没有,欢喜和痛苦遇到的时候都难以承受。但我想这几天我们听课和讲课不断,这也是法王的意愿。
原来有个老年人,他说:“痛苦永远都不会彻底忘却,但是慢慢会陈旧、慢慢会习惯,习惯以后再大的痛苦也逐渐能接受。”那天我们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难以相信,天昏地暗的感觉,但是现在稍微有些自然了,习惯了,所以,不管怎么样,作为佛教徒,尤其是传承弟子,可能家里人死了都不一定如此痛苦,这件事情对很多人来讲,心里的痛苦难以自抑,但我们还是尽量……
我们是修行人,不是一般的俗人,一般的俗人对痛苦没有办法转为道用,但我们还有可以安慰的地方,因为上师的肉身虽然不在,但是他的智慧,他的教言还有很多。我想他一生中所讲的教言,对我们来说,今后的道路和很多安排也说得非常清楚,因此我们四众弟子一定要坚强。另一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在这几天中不能出什么事情,我们也安排了很多管理人员,一定要听从他们的安排。现在是特殊时期,如果不服从管理,一定要严厉惩罚,前段时间有一个喇嘛稍微对管理人员有点不满,大管家非常不高兴,马上集中理事商量处理办法,后来他去忏悔了。没有必要这样。
尤其明天大家好好地在心里发愿,没有什么看的,也没有什么可听的,有些人想看一些瑞相,但有瑞相也可以,没有瑞相也可以。以前竹庆仁波切的金刚上师圆寂的时候,他说:“我的金刚上师哪怕是变成魔,我也知道我的上师究竟是怎样,外面的相状我根本不执著。”他这样讲的。我也这样想,很多大成就者应该有瑞相,但也许也没有,因为他老人家摄受我们很多刚强难化、不具足法相的弟子,以前上师的很多教言当中也说得非常清楚,如果一直没把秘密的教言传给众生的话恐怕虹身成就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是我们坚信上师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有时候我们很伤心,有时候也不用为上师伤心,只不过我们这些众生比较可怜而已!
上师健在的时候就他妹妹的圆寂也对我们说了很多教言,说死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高兴的事情,不应该伤心。对我们来讲,我作为一个凡夫人比较执著,今天早上,路上好像有一种前所未见的雪花,很光亮,我想是不是我的眼睛看花了。但更重要的,上师对我们的证悟、对我们的慈悲,每一个人在心中都有数。
明天恐怕很多金刚道友返回自己的地方,希望你们按照上师的遗教来修持。人身是非常短暂的,获得像上师如意宝那样的金刚身最后也是显示无常,我们这样的肉身确实没有什么可靠和可依赖的,大家应该每天精进地修。虽然你们有些在家人有工作、儿女还有父母,每天为家务和工作不得不忙碌,但还是自己抽出一些时间来修持正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修正法一定要稳重,有些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心情一直是不稳固,今年修这个法明年修那个法,今天依止这个高僧大德,明天依止那个高僧大德,本来人生非常短暂,你这样翻身辗转几次,就没有时间真正修持,最后临终的时候没有一个可靠的法。你首先观察善知识,观察以后一心一意地依止他,之后一定要修持他的法为最主要的。不然上师的传承是不相同的,你依止这个上师的时候,上师有不同的要求,明天又依止另外一个上师的时候,原来的法可能有很多要舍弃的,这样一生当中最后真正成就恐怕有困难。
现在人的心不稳固,这是最大的一个毛病,希望回去以后通过上师如意宝的圆寂,短暂的人生大家应该有所启发,本来高僧大德和诸佛菩萨显示涅槃最重要的就是为了断除众生常有的执著,这是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讲得非常明显的。因此,如果没有很多修法的时间,每天念一遍《释迦牟尼佛仪轨》、金刚萨埵心咒和百字明的咒语,这些你再忙也应该可以抽得出时间,还有对于一些在家人,每个月的十五号或者三十号受八关斋戒、受三皈依戒这些应该能做到。
出家人也好好地安住在一个寺院当中闻思修行,没有闻思光是有一碗饭吃就不太应理,作为出家人对佛法没有一点见解、没有一点境界,光是剃了头发,身上披着袈裟,虽然释迦牟尼佛的法衣很有加持,但是真正在内心当中没有生起见解和定解的话,我觉得这也是形象上的出家人。出家人有时间,不需要搞农、牧业,应该安住在一个道场,好好地闻思,可是现在的出家人很多都变成了旅游观光的新闻记者一样,今天采访这个上师,明天又到那个上师处采访,整天都是说这些上师们的过失,这样的话我想光是剃了头发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希望出家人应该在上师面前接受教言。
明天很多修行人返回故土,这是我最后的一个希望,当然我的话也许有用,也许不一定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从我个人来讲是好心好意。以前有一个高僧大德的教言里说:“我的话如果对你们有用就可以接受,如果无用也希望你们不要不高兴,放弃就可以了。”我好心好意说了,你们不要不高兴。
这次在学院里面曾住过很多年的人也回来了,多年当中不知道在外面有什么样的收获,如果有收获很好,不管是哪一个上师面前得到法义都可以,如果没有很大的收获,上师健在的时候不听受教言,回来看上师的法体可能心里很伤心,很多人对上师的教言不知道了解得怎么样,所以在上师健在的时候应好好依止,很多讲经说法的道场最后也显示无常,以后应该从上师如意宝的《厌离今生》开始学习上师的教言。虽然上师已经离开了我们,融入法界,往生清净的刹土,但是他的智慧和留下来的宝典一直是我们学习的资料。
下面我们讲一点《开启修心门扉》,明天我们不上课,过两天以后《俱舍论》开课,大家的心情稍微缓和一点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抓紧闻思修行,闻思修行上不管是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会放松的!肯定不会放松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总的来讲我们修行人应该经常看《开启修心门扉》,会有很大的利益。前面讲了不能贪执今生的一些道理。
《呵责破戒经》云:“舍利子,吾之教法以罪业无力毁灭,吾之诸声闻将永不乏少法衣、斋食。
释迦牟尼佛宣讲了专门呵责破戒的一部经典,这部经典是这样说的:舍利子,我的教法不可能以罪业染污、以罪业毁灭。
比如说有些人做坏事造了恶业,佛法会不会因此而毁灭呢?造恶业自己成熟果报,实际上造恶业的行为不可能毁坏佛法。从学院所发生的有些事情上也可以看得出,有些人虽然利用上师和学院造了一些罪业,但是学院真正的佛法和弘法利生的事业并没有受到损害。
从广义角度来讲出家人可以称之为声闻,因此,释迦牟尼佛说:我的随学比丘等出家人从来不会乏少法衣、斋食。
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加持,出家后刚开始的生活可能有一点困难,渐渐信众自然而然会供养,只要你是一个如理如法的修行人,斋食根本不会有缺乏。从很多修行人的自身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我们不是出家人,现在成千上万的人每天不劳动,看书或者呆坐的话,如果是世间的城市,那么这座城市的人们早就已经饿死了。我们只要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闻思修行,外面无数信众会供养,所以声闻不会缺少法衣和斋食。
舍利子,当精勤修持佛果。舍利子,切莫爱重世间资财。舍利子,当观吾云此言,瑜伽行之比丘蒙成千俱胝天人依凭妙力而精勤赐予一切安乐。舍利子,凡人无力如是供养承侍。”
又说:舍利子,不要爱重世间资财。真正如理如法修持的瑜伽行比丘,他会蒙受成千上万天人依靠殊胜的威力赐予一切安乐。我们如果修行很好,所有的生活资具和全部的安乐,天人可以赐予。
“舍利子,何者若为得善逝果位而出家,并精进修法。则少欲之天人、少欲之众人及少欲之众生均供养此瑜伽行比丘钵盂法衣。”
如果真正是为了佛果而出家的一个修行人,有很多的天人、人和非人都会供养他。因此法衣和斋食等根本不会缺少。这一点大家应该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学院有这么多人,我都经常很奇怪,活在世间上的人们每天都忙碌不已,有些在生活上还是缺衣少食很困难,但我们出家人只要自己好好地修行,在生活上虽然有些人有一点点困难,但是没有像世间人那样痛苦和困难的。
《悲华经》中云:“往昔佛陀曾如是发愿:吾之教法中身著四指法衣、袈裟者,若未能遂意而得饮食,则我已欺诳如来,故我不得成佛。”      
《悲华经》中讲佛陀曾经在因地时是这样发愿的:我本来在诸佛菩萨面前已经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在我的教法中凡是身上穿着四指法衣以上的出家人,如果他们所得饮食不能如愿以偿,那么我已经欺诳了所有的如来,愿我不要成佛。
但后来释迦牟尼佛真正已经成佛了,说明在他的教法中真正具有出离心、身着四指以上袈裟的僧众在生活上不会有困难。
又云:“所有在家众,指甲上耕耘,吾之出家僧,生活无贫困。”
这个教证在《赞戒论》和乔美仁波切的《极乐愿文大疏》等很多论典中都引用过,所有的在家人最后都乏衣少食,在田地里实在没办法耕耘而在指甲上耕耘,已经到了这样的生死关头的时候,出家人的生活也根本不会很困难,这是一个假设句。
原来50年代的藏地遭受到极严重的饥荒,那个时候有些清净戒律、受持教法的出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不错,在我们藏地文革期间和解放期间,藏地的生活状况陷入非常可怕的境地,但是也有人对修持不错的修行人供养。因此,整个世间遭遇极大的灾难或者饥荒,出家人的生活也不会有大困难。
金厄瓦仁波切云:“我等纵然面临衣食无着之窘况,也当心依于贫,一切具信之士必将竭力供养。
金厄瓦仁波切也进一步宣说道:我们这些人虽然已经到了衣食无着的状况,如果内心不畏惧贫穷,不管怎么样好好地修持,如果具足这样的耐心,所有具有信心的人都会竭力供养。
因此,最首要的财物是无有贪执,贪得无厌地储积资财等毫无价值。即使被人们冷嘲热讽,也当无有谄诳地修行,最终,人们会心悦诚服地聚集。
最首要的财物就是无有贪执,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如果贪得无厌,对积累财产朝思暮想不是人生的价值,真正人生的价值就是自己的相续当中获得无伪的智慧和悲心。首先可能很多人会冷嘲热讽地评论某人出家了,连家庭都不要,到学院里面去了,到上师跟前去了,这个人是没有头脑的精神病。但是你自己不是假装而是无有欺诳地实地起修,最终人们也会欢喜集聚的。
因此,名声赞誉的源泉是无咎之行为,一切诈现威仪的奸佞之行都毫无意义。”
有些人喜欢名声,但获得名声的前行是你的行为要没有错咎、没有过失,一定要正确无误,一切诈现威仪的奸诈之行一点意义也没有。人应该做得正,现在社会上的人不管是说话、做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是非常奸诈,我们有些修行人也带有这种加持——社会上的加持,所以欺骗道友、欺骗上师,做任何事情跟世间人没有差别,这样不行。不论你的事情成功与否,都要当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如果你诈现威仪,在别人面前装着一套,心里面想得一套,这样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修行人并非是好修行人,一定要注意。
格西喀 巴云:“力筹此生衣食终年迈,死时菩提胜果未能寻,明日后日几时亡未知,是故理应速捷觅菩提。
喀 巴格西说:如果我们尽心尽力地为今生的衣食而奔波,最后到年迈的时候没有任何实义,死时也根本不会获得菩提果位,我们明日后日什么时候死根本不知道,所以一定要在尽快的时间中希求菩提。以前夏噶措哲让珠的教言中是这样讲的:“明年和今年当中是哪一年修行?应该今年修行,下一个月和这个月中一定要选这个月,明天和今天当中一定要选今天,下午和上午中一定要选上午。”不能拖时间,有些人说:“我现在应该好好地工作,以后等孩子长大了,我退休了以后,再到学院去修行。”这是不现实的,那个时候你不一定有现在的信心,也不一定有学院,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我们没有把握,人命只在呼吸间,很多人的死亡是非常快的。
夏噶措哲让珠的教言中说:一个人提一瓶水准备到田地那边做什么事情,结果还没有走到目的地,在中间时就死了。包括上师如意宝的圆寂也是非常突然,只不过他老人家是很有名声、很有功德的人,实际上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也会显示这样的无常,无常来得特别快,也有些人长年累月病很长时间,但很多人的死来得特别突然,因此,在死亡之前应想尽办法在自己的相续中具有出离心、菩提心,或者做有意义的闻思修行极为重要。世间人们没有头脑,人身是那么的短暂,他们根本不知道,还一直忙碌着世间法,年轻时赚钱很重要,到糊里糊涂的时候再出家学法,有很多人有这种打算,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极为不合理的,一定要在尽快的时间内希求菩提。
不事稼穑不积诸资具,饥寒致死大修之胜士,前所未闻亦未曾目睹,未来亦无目睹听闻也。”
此处告诫我们不应该积累资具,不应该耕种田稼,真正的修行人饿死冻死的历史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以后也不可能出现,只要我们把所有的琐事全部放下来,一心一意地修持。以前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虽然有冻死、饿死的现象,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修行的过程中冻死、饿死是没有过的。我原来想,在法王年轻时求学的石渠一带,天气非常寒冷,我们这个地方根本没那么寒冷,虽然有些修行人有寒冷和饥饿的痛苦,但是饿死、冻死的现象,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博朵瓦尊者也云:“即使纷纷扬扬下了九天九夜的大雪,云雀也能寻觅到栖身之地。同样,即使整个国土动荡不安,正法衰落隐没,如果孜孜不倦地策励修习,也必能找到隐藏容身并促进修行之胜地。”
博朵瓦尊者做了一个比喻:在九天九夜当中下大雪,但是云雀是小鸟雀,它可以找到容身之地躲避大雪。同样的,原来我们这里经历暴风骤雨的过程中,我在厦门翻译《释迦佛广传》,听说你们特别害怕,我曾给你们写了一封信,我说:“即使下了九天九夜的雪,云雀能找到栖身之地。即使整个国家战乱纷争、动荡不安,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也可以找到一个容身之地。”所以,即使遇到违缘,真正孜孜不倦的修行人还是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修行没有舍弃,原来的违缘变成了一种顺缘,这就是我们修行人的一种特征。
前年虽然很多人的修行遇到了违缘,按世间人的角度讲是很伤心的,会处于绝望之地而最终离开,但是大家应该清楚上师如意宝的坚强和勇往直前,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大家一定要在违缘面前坚强。很多修行人没有离开,不但没有在违缘面前倒下去,而且闻思修行一直没有中断过。说明一点教言有时候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原来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藏地可以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只要有一个人念三宝的名号,就会马上受法律的惩罚。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仍然在山里面坚持他的风范,根本没有随着世间而变化,所以,我们遇到来自家庭、社会等的任何违缘和困难,自己的修行行为、形象和意志都不要舍弃。
上师如意宝最后给我们留下来的教言:其一,不要扰乱其他众生的心;其二,不要舍弃自己修行的标志和象征。这两句话中有很多内、外、密的意义,就是说我们要稳固地修持,不要舍弃自己的见解和行为,意思就是这样的。所以整个国家、社会、家庭还是环境动荡不安,都不要舍弃自己修行的行为,这是上师的教言,真正修行人的意志永远都不要改变。
所有在座的金刚道友,原来也说过不可能经常在上师身边,在上师身边的时候,重要的教言和重大的问题应该牢记于心,这样一来你不管到哪里,都有你的修行境界。那天我也讲了,以前参军的人回来以后,在社会上还是坚持他原来的一些观点,一直是持守不放的,我们佛教徒也应该这样,在喇荣学习过的见解上的问题,以后不管到城市里还是其他哪一个环境里,不应该舍弃你的行为,这非常重要!
藏巴加惹云:“看破红尘不贪恋此生是最殊胜的布施;
尤其是出家人,供养和布施的钱财不一定具足,但是最好不要贪恋今生,这是最殊胜的布施。虽然有些有福报的人具有布施的机会和功德,释迦牟尼佛也并没有规定出家人一定要做大量的供养和布施,所以作为出家修行人看破今世是最重要、最殊胜的布施。
千方百计为众生着想是最殊胜的利众;
我们千方百计地为众生着想这就是最殊胜的利众。有些人说要弘法利生,利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你应该千方百计地照顾你所看到的可怜众生。(听说扶贫医院有一个病人,照顾他的人这些天有点累,现在需要有人发心在今明天去照顾,他们家里的人很快就会来了,应千方百计地利众。)真正的利众是让众生的相续种下善根,当然所谓的给别人吃穿上的帮助也是利益众生,但是主要用佛法来利益众生是最好的。我们世间的人读一所学校的目的是想毕业以后有工作,有工作就会有很好的家庭。而我们闻思的目的应该是利益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方向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应该想,我们修大圆满是想成就,成就以后干什么呢?就是要利益众生,所以方向要明确,用世间的话来讲教育的宗旨要明确。一言以蔽之,我们作为修行人闻思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利益众生,弘法利生是佛法的结果,利生的途径和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宗旨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为众生着想,这对每一个大乘修行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不然我们闻思想要成就的目的就是自己往生极乐世界多么快乐,根本不想众生的事情就是一种小乘声闻的发心。为众生着想,首先是我们心的相续中一定要有一颗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为基础,行持清净的戒律也是救畏和善愿戒,是不合理的。一定要看破今世,从轮回中解脱,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解脱的目的就是为众生的利益,一定要在自相续中有一颗菩提心,如果在具备这两点的基础上修大圆满、大手印、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都是可以的,如果这两个基础都没有打好,第一步就想获得成就、开天眼等,这样的修行目的一点也不正确,方向问题希望所有人应该认真地思维。
什么叫做声闻乘?什么叫做菩萨乘?声闻乘的目的就是我自己想往生极乐世界,我自己获得大圆满的成就,自私自利,所作所为全部是为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大乘修行人和密宗修行人一定要把众生的利益作为自己修行的核心,不管我念经、烧香、拜佛,做任何一件事情为众生利益,千方百计地为众生想非常重要。
《开启修心门扉》中有关菩提心方面讲得不是很广,只是有时候出现一些,但是大家应该认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相续中没有菩提心,自私自利就成了轮回的因,不一定成为解脱的因,不一定成为佛果的因,也很可能变成非法的因,也就是说恶趣之因。
原来上师如意宝讲过一个公案,托嘎如意宝对这个公案特别重视。学沃色迦有口才,讲经说法非常得心应手,他的眷属中有一来果和无来果的,还有很多超越凡夫的圣者,但是他的母亲性格不好,经常向他告状,后来学卧色加对他的弟子取马头、牛头、狗头等恶名,最后他自己变成一种非常可怕的大鱼。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还授记他在将来的成千上万个劫当中仍在受苦。一个讲经说法的大法师,因为有母亲为恶友,最后自己造了如是的恶业。上师如意宝在讲《百业经》的时候大家也非常清楚,平时说话的过程中不能给别人取恶名。因此,我们自己闻思修行没有纠正发心就很可能变成恶趣的因,闻思修行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地调伏自心,原来刚强的习性和恶劣的习气一定要尽量地改正。
这里也说千方百计地为众生着想是最殊胜利众。我原来也说过,我们不一定都要变成高僧大德,非要坐在法座上只依靠讲法来利益众生。我看很多人还是很不错,接触别人的过程中想尽各种办法引他们入佛门,比如说首先给从来不信佛教的人讲一些佛教的功德,如果佛教的功德他不能接受就先给他从世间法上说服,他稍微对你有一点信心和感情的时候再通过不同的方式令他趋入佛门,这就是利益众生。一个人一生当中能度化一个众生也有无量的功德。还比如我们接触一些旁生、一些凡是具有生命的众生的时候,自己有能力就马上放生,如果没有能力放生,在它的耳边念一些咒语,这些都是弘法利生,都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只不过是在程度和范围上有一点差别。
每一个居士,哪怕是一个很弱小的居士,在回去的路上会接触很多人,比如说坐班车时旁边有一个人,那么就可以问一问他信不信佛教,如果他不信佛教,让他说出理由,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正确,可以与他辩论。如果他信,我们从见解上可以与他沟通。
所以,弘法利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佛法的结果就是弘法利生,自己稍微有一点见解的时候,一定要度自己身边的众生,因为身边的众生我们有能力度,有办法度,这样会有很大的利益。我们给旁边的人一点财物也许暂时给他解决一些问题,但这不能解决长远的问题,如果在他的相续中真的撒下了解脱的种子,功德才是无量的。因此,以后大家应该大胆地弘扬佛法,这很必要,弘扬佛法一定要从我们每一个修行人实地做起。
任居何处能知餍足是最殊胜的富豪;
不管你住于何处,只要你有知足少欲的心,你就是最殊胜的富豪。现在很多富豪是非常贫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一直忙碌,一直觉得自己没有财产,其实你只要知足少欲就是最殊胜的,奔公甲只有一个瓶子和一件袈裟,其他一无所有,但是他心里很满足,心里很满足是很快乐的,这就是所谓的富翁。
前往任何国土能随遇而安是最殊胜的故乡;
不管你到哪一个国土都是很快乐,这就是最殊胜的故乡。有一些修行境界的人,像以前根登群佩、虚云老和尚,他们不管是到了哪里都能接受,不管是到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到哪一个方所。有利益众生的心,什么事情都好办。因为他对自己没有执著,如果对自己的执著非常大,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整天就是为了“我”而奔波和痛苦,如果没有所谓自私自利的“我”的执著,不管到哪里都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自己就不会有大的痛苦。
无论卧居何方能欢畅欣悦是最殊胜的无量宫殿;
不管到哪里,住五星级的宾馆、坐高级的轿车也很快乐,很简陋、破烂的五块钱的旅店也很快乐地唱金刚歌,都是如幻如梦的,没有什么可执著的,如果有这样的境界,生活就有一定的价值和利益。
哀伤是经验最殊胜的良伴;
有时候哀伤的经验在人生当中是最殊胜的良伴。挫折和痛苦是一生当中最难忘的、对修行最有帮助的一个好友。比如说你的上师离开了,你的道友离开了,这样无常和伤心的事,是在修法中最有能力的一种鞭策、最好的一个劝阻,是这样的意思。
持之以恒是最殊胜的壮士;
独立自主是最殊胜的强大;
内心不为贪嗔之念所转是最殊胜的悲心;
这里是从胜义悲心的角度来讲的,因为胜义悲心以贪心和嗔心是根本不会转变的。
遮止非理作意是最殊胜的持戒;
内心具有证悟是最殊胜的摄受空行。”
所谓世间的空行母不一定是最殊胜的空行,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当中证悟空性才是真正的般若佛母,这就是最好的空行母。
这是藏巴加惹对我们的教言。
加哲仁波切云:“舍弃今生是最善妙的清净业障之法。”
加哲仁波切也说:我们能看破今世、舍弃今世的话,这就是最好的忏悔方法,最好的金刚萨埵心咒。
根方扎加尊者的弟子喀 格西,一向为人贤达,福泽盖世,却不幸罹患麻风病。
喀 格西对人一向豁达,性格很平和,他的福报也是超越世人的。有些高僧大德得各种各样的病,死的时候也有很不吉祥的暴死现象,以前静命菩萨也是被一匹马踢死的,对于有些高僧大德死亡和得病的方式,有些人很不理解,其实所谓的高僧大德是在轮回当中显示为一般的众生,不可能是直接以佛和菩萨的形象来度化众生的,因此上师如意宝健在的时候也经常说我的身体……嗯……
想尽一切办法都无力回天。在一天夜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独自一人陷入了沉思:既然得了这种病,就应当远离人群,真正地飞遁离俗、归隐山林,将自己的一切身财都捐作善法。到节莫山崖的岩石下去过枕山栖谷的隐士生活,向素昧平生的过往行人乞讨口粮,专心专意地念诵观音心咒。他就这样一直思索着,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当时他得麻风病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终究回天乏力。一天晚上他睡不着,非常痛,于是他想一定要从世俗中逃出来。
我们有些病人,有些精神痛苦的人也应该这样想,现在我的病也治不好,我的痛苦也消不了,莫不如归隐山林。有些人说有狐狸、老虎等很多众生缠绕着自己,如果你真正是去了很多医院也实在没有办法,最好把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全部捐给这些众生,捐作善法。
他自己心里这样打算,一定要到节莫山的岩石下,把山作为枕头,山谷作为自己的栖身之处,应该过这样的隐士生活,因为自己现在病得这么严重,去了很多医院也没有用,看了很多医生也不一定说得让我心满意足,所以,我还是到山谷里面去过隐士的生活,一心一意地念诵观世音菩萨心咒,修自他交换就可以了,再也不求任何医生,再也不去看病了,最后就进入梦乡。
他梦见自己被一股巨浪冲击着,极其惶恐不安,正当生死攸关、千钧一发之际,一名白人挺身将他从水中救出放到了节莫山崖的岩石之上。自己的身体中流出了大量的液体。当他一觉醒来,床榻之上积满了水,他的麻风病也不治而愈。
他在梦中非常害怕,就在被水冲走的生死攸关、千钧一发的时候,有一个人把他放在了节莫山的岩石上,最终他的病也不治而愈了。我们在生活中很难免出现违缘,修这种法还是很殊胜的。
总而言之,看破今生的信念如果前所未生,就当励力生起。如果已经生起,就应令其越发增盛,历久弥坚。
我们如果看破今世的信念和智慧还没有生起来,就应该想尽办法使它生起来,如果我们真的能看破今世,觉得现在世间的所作所为都没有意义是很好的。
我想在学院里面常住的大多数出家修行人应该是已经生起了看破今世的定解,不然这里这么寒冷,有时候连青菜都买不到,如果这些人住在城市里,生活肯定比在这里好,因此,很多人在相续当中应该已经生起看破今世的念头了,如果已经生起,就应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之历久弥坚,智慧越来越增强,信心越来越坚定,不会遇到违缘和损失。
舍弃今生是修行人唯一的出路。
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修行人,修大圆满法,修宁玛巴的法,但是你观察自己有没有具足第一个条件——看破今世,如果没有,所谓的修行人就是假修行人,如果你已经看破今世,对世间的所作所为真的看淡了,觉得没有任何实义,觉得是自欺欺人而已,如果有这样的信念就是已经生起了看破今世的境界。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持,所有境界、功德、智慧、悲心也会油然而生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真是黄粱美梦,怎样希求也不一定实现。
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看破今世是唯一的修行之道,所以这本书也是把看破今世的这一品讲得较广,费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很多高僧大德的教言,我们的心并不是石头般刚强,应该有一点转化。以前对看破今世没有很大的转变,但通过这些教育,很多人的心里面应该是有所改变的。我刚翻译完的时候,我打电话问这里的修行人《开启修心门扉》怎么样。很多修行人说:“非常好,您老人家以后能不能给我们讲一遍。”我确实心里面很想讲,这次可以说是如愿以偿了。在讲解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将重要的教言铭记于心,我想讲解此法在人生当中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很多法一讲再讲很不现实,舍弃今世是修行人唯一的出路,一定要牢记在心,不然这个再重要,有时候在语言上也无法表达,但是心里面的确觉得对修行人非常重要。






2004年1月25日                                 第20节课
(2004年1月24日法体荼毗)
法王如意宝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曾要求不留遗体,也不能修舍利塔,生前再三地嘱咐。他说如果一个人的肉身一直存放,就好像寺院都已经变成尸陀林一样,失去了寺院的价值,所以不要求留遗体。
昨天火化的过程当中他老人家的心脏一直烧不坏,后来我们也保存起来了,这也是很好,昨天现场有些人也看到了,火力非常猛,塔子上面装有的钢条都已经融化了,上面稍微垮了一点,但他的心脏大概从六点钟一直烧到九点半左右还不融化,后来我们学院的负责人再三商量,觉得这也是为了后来的众生而留下来的,就请回到他老人家原来的无量宫殿中保存了起来。
我们大家都知道,大圆满的修行成就者中有眼珠不坏、舌头不坏,还有心脏不坏的,眼、舌、心,很多续部当中有记载。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像汉地鸠摩罗什是舌头一直烧不坏,还有很多高僧大德的心脏和眼珠留下来的情况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虽然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上师的色身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这所谓的金刚心已经留下来了!
最近新来的人,有时间可以听听课,转转坛城,如果没有什么事也不要在学院破坏纪律。现在法王的后葬全部已经圆满结束了,我们非常担心在处理后事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违缘,处理后事的各方面也是比较如法,所有常住的人、新来的人在这方面还是很发心支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件事情非常圆满。
下一步大家都不应该从此全部倒下去,我们不是一般的世间人,应该是修行人,虽然修得不好,但是所谓的修行人在违缘和痛苦面前应该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世间人遇到痛苦时或者想自杀,或者实在没有办法而选择其他的道路。我们上师的色身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是上师的教言,上师的甘露法宝全部留存在这个世间,有教言就和上师在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从今天开始大家应该逐渐将闻思修行纳入正轨,希望大家不要在闻思修行方面有所退失。
有些人认为上师没有了,马上要离开,离开也是可以的,因为以前你们也是依止上师如意宝而来的,但是离开以后不管到哪里,像这样闻思修行的道场恐怕找不到。有些金刚道友曾经离开了,回来了以后,我的邪见中看出他们好像没有很大的收获,不管是在修行的境界还是人格脾气方面能够观察出来,连基本的法理都不懂,一直搞世间法,回来以后与我们这里的修行人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常住的人,有些修行真的很不错,但是这仅仅是我的赞叹,你们要去其他地方当然我也没有意见,但是我不太想理那些离开的人,有很多金刚道友回来以后问我有什么教言,既然已经舍弃了我们而依止了其他的上师,我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你有你的金光道,我们还是走自己的独木桥,没有什么教言,我的教言你不一定听,但是你的修行境界各方面如果有发展固然是很好的。
希望大家诚心思维,学院中真正想安住下来的、如理如法的修行人,如果没有出现什么大违缘,我想在这几年中好好地培养,对他的各方面我们也尽量地照顾,不想闻思、不守清规戒律又经常跑来跑去的人,准备离开。我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不像现在的有些人心口不一,这就是所谓的狡诈者,《萨迦格言》当中也是这样讲的。我的心脏不好,因为你们而使其他道友在课堂上受影响也不好,真的要住下来要如法。有些人可能认为上师没有了,学院肯定会解散的,但是有一部分解散,有一部分闻思修行的人还继续下去,因为上师培养了我们这么多年,我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不管是从管理上、智慧上,还有培养人才的能力应该是有的,五明佛学院不会因此垮下去!
法王的法体很多人看都说缩小了,你们拜见的过程当中也有明显的感觉吧,大家都知道以前他老人家的法体非常庞大。以妄语来赞叹自己的根本上师也是不合理的,这些道理在《君规教言论》中也有宣说,所以我一直没有提,又担心说上师缩小可能第二天又有很多人去看,这样次序就会混乱,就一直不敢说。但有缘、有信心的人拜见的过程中也肯定有这种感觉,不是我在这里宣扬,昨天丹增活佛他们也拍了照片,但是什么时候公开不太清楚。从我个人的角度讲不管上师缩小也好,扩大也好,不管怎么样从信心上确实没有任何改变,真正认为上师是金刚持如来的化身,所以我一点也不在乎瑞相。
确实不管是从教法还是弘法利生的事业推测,完全是如来的化现,我没有任何怀疑。但是有些世间人特别可怜,尤其唯物论的一些人对外相特别执著,对上师的法身舍利不一定执著。现在社会上的传说也是法体缩小了,我们学院里学因明的、平时不大接受别人的观点的堪布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看法,有些人说缩得非常小,有些说反正有一点缩小,不管怎么样,从自己的感觉上不折不扣地评价还是有一点缩小,虽然上师如意宝以前说过,广传密法的原因身体不一定缩小,也许有可能增长,但是确实五佛冠帽好像都一天比一天显得大了,你们很多人可能也有这种感觉,我顺便提一下。
我们照常闻思修行应该没有大困难,因为大家都是修行人,尤其很多男、女众确实做得很好,遇到困难痛苦的时候应该坚强,遇到高兴的事情时也能堪忍,有承受能力作为修行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整个过程中大家肯定会伤心,这一点毋庸置疑,有时候想起来很多事情好像如梦初醒的感觉,但是不管怎样,万法都是无常的,在我们的根本上师和金刚道友身上发生的事情,不久的将来也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因此很多高僧大德的圆寂全部是为了在众生面前显示无常。
我想这个修心法门讲完以后,我们就讲法王如意宝的《厌离今生》,以前益西彭措堪布翻译过。我看了《教言集》,以前我们没有翻译的很多教言以后尽量讲,这样就与上师在我们身边没有很大的差别,以前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也经常看不到,一直住在他老人家的无量宫当中,但是他的教言我们经常有接受的机会。同样的道理,现在上师的色身虽然已经融入法界,但我们反反复复去看上师如意宝的《直指心性》、《忠言心之明点》、《教诲甘露明点》等等的教言,实际上跟上师交流和拜谈没有任何差别。因此,希望在座的人也不要太伤心,应该自我安慰。
大成就者叶莫瓦说:“觉受未能得增上,犹如杲日隐月光,彼皆二取贪境致,具缘之士当断执。”
如果我们没有看破今世,修行的境界就不能增上,就像太阳隐蔽了月光一样,这全部是能取、所取的贪执境所致的。很多人不管是修密法还是修显宗的法要,境界和觉受始终没有进展,此中原因是什么呢?全部是我们对外境能取、所取的执著所导致的,有缘的人一定要首先断除执著,不管是对财物的执著、对人的执著、对名声的执著等等,我们很多的执著无非是对今世的执著,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以前修行是可以的,但修行越来越搞不上去,为什么呢?不用问上师,成就者叶莫瓦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是贪执今世的念头较重的原因导致的,所以,我们对二取、对外境的贪执应该尽量地断除,不然自己的修行不一定能增上。
藏巴加惹也说:“修士如若乏主人,则如风扫富翁财,雄狮沦落为狗伴,稀世珍宝陷淤泥。当具断贪之主人。”
藏巴加惹的这个教言下面还有大量的解释,意思就是说:修行的士夫不能缺乏主人,如果缺乏主人,就像是富翁的财产全部被风扫光了一样,这种修行人最后会一败涂地,就像雄师最后沦落为恶狗、稀有的珍宝陷在泥土当中不能发挥作用一样,我们作为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断除贪执,断除贪执就是所谓具足主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一个家庭没有主人,那么他们家里面的财产就会被其他人偷盗抢夺或随便享用,自己一点也享用不到,没有主人的家财就是这样,不能看破今世的没有主人的修行人,他所有的境界,有些会忘失,有些以各种原因而退失,所以作为修行人,如果没有主人,修行是不能成功的。我想有些人可能已经缺乏主人了,虽然在这个上师面前听一点,那个上师面前听一点,自己也看一些书,但是缺少最主要的主人,就是看破今世的条件不具足,如果你能断除对今世的贪执,看破、放下,那么你会自然而然精进修行的,但是你整天为家庭、为自己的名闻利养而奔波,同时又想增上自己的修行境界是不能现实的,因为你的心思大量地放在今世上面了,修行实在是不可能成功。
如果从心坎深处生起了舍弃贪执今生之念,则无论修习其他任何之法,都不在话下。只需稍下工夫,就能大见成效。
如果首要的条件——对今世的贪执真正能放下来,不是口头上说,而是在内心中认识到今世只有短暂的几十年,不该特别地执著,如果从心坎深处生起看破今世的念头,修任何法稍加巩固就没有困难。
比如说修菩提心,如果没有看破今世就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是不可能生起来的。为什么呢?真正想利他是乃至生生世世都利他,并不仅仅是短暂的今生当中利他,因此,菩提心的基础是出离心,出离心生得起来,菩提心也生得起来,菩提心生起来后修其他任何法门都轻而易举。很多人认为自己原来的境界很不错,为什么后来就越发不见进展,原因就是看破今世还没有修好,修好这一点,很多修行的功夫就很容易现见。
反之,如果没有生起舍弃贪执今生之念,即使生起了一些觉受及证相,也会倏然退失。这是屡见不鲜、时常耳闻的事实,并且以理证也是可以成立的。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生起看破今世的念头,也许你在修行的过程中能看到明点、证相、生起次第的法相,或者你真的认为自己已经证悟了,就是一些暂时的觉受和证相而已,就像没有墙基的墙上的花纹一样,很快的时间中会销声匿迹。这个事实我们经常看得到,听得到,而且不说教证,通过理证也是能成立的。因此,为什么有些人的境界就像云间的太阳一样稍微显一下就很快消失,原因是没有打好基础,否则这些境界是不会消失的。
卓衮巴大师也云:“如若此生未断除,纵生信觉及禅定,犹如前辈诸大德,刹时一切皆退却。设使此念已坚定,胜法自于相续生,安住并且辗转增,所有卓然之妙慧,恰似高广虚空生。犹如撒播贤妙种,此念固增智超群。”
卓衮巴大师说:如果我们没有生起看破今世的念头,虽然禅定和觉受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已经生起来了,但是也有可能在一刹那中全部都消失得无踪无影,因此,观察自己是否具备第一个条件——看破今世。
如果看破今世的念头不但在自相续中生起,而且比较稳固,所有的大圆满、大手印的境界就会在自己的相续中自然而然产生,且在相续中不但不会退失反而越来越增上,这个时候你的智慧也会自然开启,像广大的虚空一样。
很多人请求我给他加持令其开智慧,但是你没有看破今世,没有好好修行,单单把手放在你的头上加持不一定就智慧大开。真正的开智慧就是义无反顾地将所有今世的事情放下来,然后心一心一意地专注于佛法方面。刚来到学院的有些人智慧不是很好,但是他自己真正能放下来,心专注于智慧,最终超越很多人的境界了。有些人小学也没有读过或读过小学没有读过中专和大学,但是只要自己精进,放下杂事努力闻思修行,不久他的智慧就超越了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为什么是这样呢?有些大学生自认为很不错,但也许在世间法方面有一些智慧,真正佛法方面的智慧连小学水平的人都不及。因为有些人完全能把今世放下来,就像善妙的种子已经播下了一样,自相续当中存在看破今世的意念并且稳固,智慧就会大大地增长。
有些人从心底里生起了修法之念,似乎信心、出离心也十分高涨,心性安稳、循规蹈矩地修持,却因为没有生起美妙的禅定,终于灰心丧气。
有些人原本出离心和信心各方面很不错,也是老老实实、如理如法、有次第地修持,但是因为相续中禅定的境界没有生起来就很伤心。比如说有些人修大圆满、修菩提心,好几天当中闭关,结果善妙的境界没有升起来,就非常伤心。
我希望你们没有看破今世之前最好不要去闭关修一个法,不然会出问题。自己最基本的基础都没有,仅是修一些风脉明点没有必要,风脉明点不是我们宁玛巴最着重的修行,菩提心才是我们修行的核心,不要什么窍诀什么传承都没有,就依止一位上师,可能上师也非常慈悲地让你住下来,住下来后就开始观明点、观风,风入中脉的时候真的很容易发疯,很危险,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在你没有打好基础、没有修完加行、没有在自相续中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前,不要以身试险地修这些法。
心想:如我这般之人恐怕是无力胜任修习佛法之重任的吧?然后就退失信心,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藏巴加惹所讲的那种缺乏主人,犹如雄狮沦落为狗伴的所谓修行人。
想到可能自己没有修密法的机会和缘分了,不是这种根基,然后就开始退失信心,从此以后倒下去就再也没有站起的机会,一蹶不振,这些人真的有点可惜。我们最主要的是先看破今世,努力修菩提心,然后在此基础上观察自己的相续中今世的念头。来世和今世相比较起来对来世比较重视,如果这样的念头已经生起来,虽然自私自利的心还没有断除,对利他比较重视的时候再修其他的法门会成功的。很多人修习密法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以前没有找到这个根据。
这就是缺乏主人,没有看破今世的主人,所有修行境界的财产全部会被盗者抢夺精光的,因此修行一定要有主人。噶当派对修行的主人非常重视,没有看破今世就像无有一家之主,哪怕他家里有再多的财产最后也用不上。修行的主人不具足,你修得多、听得多、看得多,但是结果还是一无是处。
因此,藏巴加惹说具有修行的主人极为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主人的修行人就像雄狮沦落为狗伴的修行人。以前在上师面前听过法、灌过顶,但是自己没有看破今世,耽著今世的原因依靠恶友最后生邪见,就是雄狮已经变成恶狗了,有些修行人真的是这样,非常可怜。我们既然遇到了这么殊胜的密法,修行一定要成功。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如来传承弟子当中很有缘分的人,最后不要变成恶狗,应该从雄狮的位置离开人间才很有意义,虽然没有即生中虹身成就,没有看见各种各样的境界,只要你的相续中具足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境界当中离开人间,人身就是有意义的。有些人认为自己什么境相也看不见,活在人间没有意义,不是这样,我们每天行持一些善法,能够在善法的意念中死去,活在人间就是有意义的。
正如前面大量阐述的一样,如果没有生起此念,则不会有任何的快乐与善妙;如果一旦生起,则一切快乐善妙都会如愿以偿。
即生和来世中不能看破今世的人是非常痛苦的,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有些人认为在家人很痛苦,出家人都很快乐,但是我们出家人中看破今世的人不管是生病还是遇到违缘、痛苦他还是很快乐,对今世短暂的时间没有很大的执著,所以他很快乐,没有生起此类念头的出家人虽然没有头发,但是仍然很苦,有些出家人在自己的禅房里特别痛苦。执著自己名声等一无所有,就是耽执今世而导致的。世间人也是一样,有些世间人真正看破今世,对世间不是很执著,不管他在世间上做什么事都很快乐,如果没有这个念头,他也会痛苦难表。
看破今世之心,诸佛菩萨都众口一词地予以高度评价,一切凡夫的相续都极难产生。一旦生起稍许幼苗,都应欣喜非凡、喜出望外。
如果没有看破今世就会很痛苦,如果能看破今世,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尤其是噶当派的大德们都会高度评价和赞叹的。禅宗当中也认为看破、放下很重要,因此,禅宗的大德,藏传佛教里的噶当派和我们宁玛巴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等等很多教言中,看破今世作为修行人是最首要修持的一个法门。
看破今世的境界在一般修行人的心相续中很难生起来,如果我们心的相续真的生起看破今世的境界是值得欢喜的。从前对今世是如何执著,现在最起码明白执著今世没有多大的意义,应该对自己生起欢喜心。
如果不能视其为理所当然之事,并且习以为常,则不但会削减自己的福报,最终连起码的自知之明也不具备了。
这句话跟藏文稍微有一点出入,噶当派藏文的古文也非常难懂。意思就是说如果看破今世的念头在相续中生起,却把它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不合理的,不应该习以为常,很多修行人认为看破今世的念头不重要,看得见大圆满的明点才是最高的境界,看破今世的意念在相续当中生起来不认为怎样了不起,最主要的就是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我看得见,这是很多修行人都可能会有的想法,不应该这样。
以前没有看破今世的念头,听了这一堂课确实生起了,这都是诸佛菩萨和上师的加持,所以回去以后好好上班挣钱,为今世做好各种准备,可能看破今世和不看破今世两种境界都同时生起来了。
如果你觉得看破今生无所谓的话,那么这种人连起码的自私自利都不具足了。
博朵瓦尊者(在《蓝色手册》中)也曾教诲道:“如同人们所说的‘没有牙齿用牙龈也要啃’,即使令心趋于法并非一帆风顺,但无论如何我们也应修持佛法,生起智慧与修法成功也就是如此。
比如人们喜欢吃牛肉,本来应该是用牙齿来啃,但因为老年人没有牙齿,因为他特别喜欢的缘故,就一定会用牙龈好好地啃一啃,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没有牙齿用牙龈也要啃一啃的说法。
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人的心趋于佛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每一个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艰难,不是很快乐很容易的,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心理、生理等很多方面。但我们对于修法还是应该下工夫,必须要具有这样的毅力,就像有些老年人虽然啃不动,但还是要吃一吃,有些老年人有这种毅力。同样的,有些人虽然修不动,但还是要精进地修一修。我们生起智慧和修法能成功就是依靠这样的毅力和精进。
‘此生乃至发愿勤修习,其上仅且播撒善妙种,如是恒时发愿且修持,如获大手印般具大义。’
博朵瓦的《蓝色手册》中也引用了偈颂,意思是不管怎样都要好好修持,乃至发愿菩提心以上的修持也会在相续中种下善根,如同获得大手印一般有重大的意义。以下博朵瓦格西做了解释。
意即此生当勤奋修习出离心及无常心,并与乃至愿菩提心以上的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即使没有生起胜观等,也至少播下了善妙的种子,如果在发愿之中死亡,也如同获得了大手印的果位一般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应该尽心尽力,我虽然修行不好,但是我还是要努力修无常观,乃至发愿菩提心。愿菩提心最初是比较简单的,比如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在此基础上其他的法门方面播下种子就可以了。现在很多人恰恰相反,先修最深高的法门,出离心和菩提心在相续中播下种子而已,已经完全颠倒。噶当派的修法不是这样,先在相续中生起万法无常的观念,生起看破今世的出离心,在此基础上学习乃至愿菩提心以上的法门,在这个基础上得个灌顶或教授,修习大手印等密法,如果修不懂也会种下一个善根,人身是有意义的。意思就是说即使没有生起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或者是止观、寂止等功德,但如果观修无常,生出离心,在此基础上发愿菩提心,能够在临死的时候发愿,实际上与获得大手印果位没有差别,极具意义。
这一点有些修密宗的人不大接受。为什么这样讲呢?有些人的要求比较高,一定要在即生中获得虹身成就,在自相续中生起看破今世和无常观,他不满足,认为看破今世有什么了不起,无常观起不到什么作用,死之前没有虹身成就就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噶当派的大德们对人身的价值观和认识方面大相径庭,他们认为如果我们的相续中真正能生起出离心、无常观、菩提心,在临死的时候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和生生世世利益众生,在这样的发愿中死去,虽然没有获得其他不共的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就与获得大手印果位没有什么差别。大手印果位按照显宗的说法是第一地菩萨以上的境界,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四种持明,其中一个叫做大手印持明,所以米朗派和索惹派大手印持明的高低有不同的说法,但总而言之是一地菩萨以上的境界。
我们在这种境界当中死亡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因此,从现在开始希望你们不要给我提出:“我要成就密法,一定给我传密法,不然我今生没有虹身成就就白活了、白来了、白费了。”但我觉得不是白活不是白费,也不是白来,在这里你的相续当中真正能生起看破今世的出离心和无常观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无常观很容易生起,昨天我想,像上师如意宝那样的高僧大德,全世界公认他的离开是世界佛教的一大损失,但是这样的大德在将近十来天的时间连一点骨灰都剩不下来地消失了,我们小虫一般的人,今天虽然在吃吃喝喝,明天不知道是否在六道轮回中开始下一期的生命,谁都不固定。
因此大家应该抓紧时间行持有意义的善法,就是要自相续中生起看破今世和无常观。无常观有时候是很容易在自己身上体现的。现在世界上的忙碌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寿命有多长,还在作能活一千年、一万年的打算,一直这样迷迷糊糊地过生活,看见有些世间人真是非常可怜。但我们作为修行人生起无常观和出离心不是那么艰难的事情,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境界也会无欺获得,即使没有生起,即生当中在这样的修行法门中死去还是有意义的,没有白费,也没有白来。

2004年1月26日                                第21节课
学院的僧众每天早上继续念《普贤行愿品》,下午念不念我不太清楚,在四十九天之内中午都有斋饭。
现在大家都有些悲痛,再加上天气比较冷,尤其是尼众这边县上没办法供电,主要是电站还没有开通,今年六月份可以正常供电,但为了法会圆满,他们也发心。明天开始念金刚萨埵心咒,希望你们认真地念诵,前一段时间上师妹妹圆寂的时候也念了几天金刚萨埵心咒。总的来讲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持明法会照样举行,持明法会下个月初一开始。
很多道友在这里求学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不管在生活上还是身体上,尤其现在三九都已经结束了,再过两天应该开始暖和起来了,所以没有必要因为这里的寒冷就到其他地方去躲避,我们是修行人,不是来享受的。
昨天 桑管家给大家讲话,主要的内容是上师如意宝的色身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学院所有的高僧大德和其他的有缘信众都认为学院还继续办下去。我们一定要以清净戒律的基础,闻思佛法的精髓,弘法利生作为佛法的结果。希望所有的四众弟子应该一如既往地受持清净的戒律,团结和合,精进地闻思修行。住在山谷里的人一定要按照法王生前的意愿和要求来严格执行。我想上师离开以后学院办得不像以前那样好就不如干脆不办,如果喇嘛、觉姆的纪律有点混乱,这不是上师的意愿也不是法王的要求。男居士住在男众区,女居士应该住在女众区这边,男居士或者是其他的出家人不能进女居士的家中,应该令行禁止。
我家里任何女众不能来,而且男众没完没了地来也不好,重要的事情在我早上讲完课后可以接待,每个人讲一个长篇小说,我没有时间听,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还是愿意帮助。我自己修行不好,而且时间排得比较紧,从明天开始我也想恢复原来的闻思修行,其他的堪布活佛也应该是这样的,不闻思的人经常喜欢打扰别人,每天都去别人家里,他又来了,又来了,整天没完没了,让人心里厌烦,我觉得这样不好。来到这里并不是讲人情,讲人情是世间法的做法,我们寂静的山谷里每一个人都闻思修行,因此,最好不要打扰别人的时间,自己应该精进地闻法。
从现在开始希望你们的心逐渐转变过来放在闻思修行上,放在闻思修行上心里没有痛苦,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做,成天苦苦思维,心灰意懒,可能寒冷等各种各样的痛苦也会涌上心头,我们应该把悲伤化为力量,如果真正能从大家的闻思修行方面起到作用,我不管是再痛、再苦、再难也在这里住下来,如果大家的情况都不像以前那样,每一个人的情况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大家应该把精力放在闻思修行上面,之后最好对其他的金刚道友或者对上师堪布不要有太多打扰。有些人不像一个修行人,自己不修行还整天麻烦别人,这样不太好,你们要记住啊。有些高僧大德亲自给我讲过,个别人两三天当中必须要给他添一个麻烦,这样也没有必要。所谓的佛法靠自己修行,并不是依靠别人的加持就马上开悟。
现在社会比较复杂,听有些人的故事的时候,很多人真的失去信心,尤其汉地的有些人对世间法还是比较敏锐的,对佛法依止上师方面的头脑特别简单,听起来比较令人伤心,不管别人怎么不如法,我们自己应该如理如法,因此各方面希望大家注意。
有些情况大家都不愿意听,但是不说的话感觉上从现在开始是不是学院真的已经成了末法时期了,因为法王已经离开了,四众道友不清净戒律,不闻思修行,整天为追逐所谓的名利,寻找显示神通的成就者,不是佛法的当作佛法。我们藏传密法是很纯洁的,但是被个别行为不如法的所谓成就者搅得一团糟。所以我们的行为应该谨小慎微,以佛法来衡量自己,不要自欺欺人和欺骗别人。
下面讲《开启修心门扉》。
昨天已经讲了,现在我们主要修出离心和菩提心。每天修任何法、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出离心和菩提心来摄持,其他的法暂时在我们的相续中种下一种善根,以结善缘的方式来修持。这是噶当派的修法,但是我们有些修行人在行为上完全是不同的,他们把出离心和菩提心作为种下种子而对待,最主要的眼光和精力放在其他一些所谓的甚深高法上面,但这样的行为能不能成就很难说。
我们学院中以前的金刚道友出去依止其他的上师,回来的时候我与他们交流,他们有些人真的已经成了疯疯癫癫的了。以前有一定的学位也有一定的境界,但是现在出离心和菩提心方面只字不提,就是做了什么梦,白天显现出什么,全部在幻化的幻觉当中,这种行为在佛法当中是找不到的,也许是我孤陋寡闻,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替他们感到悲伤,以前依止这么好的上师如意宝,但现在虽然也依止了有名气的上师,因为没有名气他们是不会依止的,这一点大家心照不宣。虽然上师是个很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但是弟子没有用闻思修行来衡量自己,从我的眼光来看已经走火入魔。
我的判断不一定对,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依止具足法相的善知识,闻思修行非常重要,尤其是以加行的法门来衡量自己很重要,自己都不自知,以为自己现在已经很了不起,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实际上我们都非常清楚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相续当中看破今世的念头还没有完全生起来,更不要说其他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境界,是不是修错了?修偏了?我有很大的怀疑。因此,我希望大家还是要有次第、有顺序、稳妥地修持佛法,这次我与有些金刚道友的交流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上师如意宝提倡闻思修行的重要性。仅仅是修大法、大神通有没有必要,希望你们自己好好地观察。
所以说菩提心和出离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相续中没有菩提心,口头上怎么说实际上都是小乘的修行人,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不管你抽烟、喝酒等显现什么样的神变神通,但以前的高僧大德们真的将喝过的酒马上变成牛奶等等,不但是口头上说,实际上也有这种能力。现在的有些人确实不好说,口头上说得再好也没有什么意义,在心的相续中究竟是否真正看破了今世?在轮回当中不管是转生哪一道都没有意义,一定要从轮回中逃脱出来的心情如果没有,就说明你连小乘修行人都算不上,我们相续中没有利他的菩提心,行为上表现得再好实际上也不是大乘的修行人,除大、小乘修行人以外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有没有修行人,我觉得没有。也许是自己越闻思分别邪见就越重,但是有时候看见其他道友和上师就真是对自己的上师和自己的道友生起信心,真正有序、有次第地闻思修行,这样的传承弟子多么清净!有时候自己感到非常满意。
因此,希望大家不管到哪里,自己观察自己的相续,别人无法判断,如果是牦牛的话,牦牛比较肥,有多少斤就应该相应值多少钱,从外相上可以分辨出,但是对于人的观察,在没有他心通之前别人不好评判,自己最明白自己,最清楚自己,相续中有没有利他的心?有没有看破今世的心?没有这两种心,“我是密宗的大瑜伽士,我是密宗的修行人。”无论怎样吹捧,有没有意义?
有时候自己欺骗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人欺骗自己的现象也经常存在,但是人们非常愚痴,根本不知道这一点,不能从迷惑中觉醒。
昨天讲的如果在发出离心和菩提心的过程中死亡,实际上与获得大手印果位毫无二致。这也是《开启修心门扉》当中最重要的一句金刚语。
我们有些寻求即生中的成就,可是今生成就的目的是什么?今生开天眼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为利益众生,如果真正是为利益众生的话还很不错,但我觉得很多人可能不是这样的想法。
昨天有道友让我加持一些居士,让上师加持他们一路平安。我都有点伤心和生气,一路平安能怎么样?如果路上翻车、不平安又能怎么样?这就是短暂一生的事情。人总是要死的,仅仅为了这一点加持什么?如果是加持自己在心的相续中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或者在自相续中永远不离开正法和上师,虽然我本人没有什么加持,但是他的说法是对的。所以我想我们发愿的时候经常发错愿了,加持的时候也加持错了。希求开天眼和发财的发愿和加持都是没有意义的。下面我们接着讲:
‘福报深浅之差别,不以资财多寡计,自心通达不颠倒,可否生起为准绳。’
福报深浅的差别不是以资财多少来差别,大多数的人认为一个人有许多金钱、财产就是有福报的人,但是我们修行人福报深浅的问题并不是以钱财来决定的,而是以是否能长期依止善知识的机缘方面来抉择的。
有一次我到德巴堪布那儿去,我特别伤心,我说虽然我已经依止了二十年,但上师这样突然离开自己很伤心。可是德巴堪布说在末法时代能依止上师十九年、二十年的福报真是稀有难得。有时候看来真是这样,没有福报的人依止善知识和修习正法的时间很短暂,没有太多的机会,福报多不多应该从这方面来算,而不是世间人所谓的钱财多寡来计算的。
自心通达或是颠倒,主要是以自己心里面能不能产生出离心方面来衡量的。如果你的心真正已经通达了佛法,佛法里所说的出离心和菩提心你在自相续中真的生起来了,这个时候你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应该这样来衡量。
意指即使此生财力雄厚,也并非具有福报者。如果能生起出离心等了知如何不颠倒之心念,才是真正具有福报之人。”
比如说世间人财力雄厚,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福报很大,他生意很好,搞得很成功,就很有出息。但作为修行人来讲有一个发愿的偈文说“将来我不要转生到特别富贵的人家,也不要转生到特别贫穷人的家里,应该转生到中等的家庭,恒时愿我出家。”因为太富裕难有修行的机会,人们就变成了经济的俘虏,特别贫穷身心都痛苦,难以维持生计,故应转生到不是很富裕也不是很穷苦的人家里,所以所谓的有福报者从修行的角度来讲并不是财力雄厚才算是有福报。
如果我们心的相续对世间万物兴致索然,利他的菩提心兴味盎然,在这个基础上对大圆满的信心、觉受、证悟、觉悟会自然而然生起来,那时候不管你怎么贫穷,怎么难看,但实际上你是真正有福报的人,是否有福报应该从这方面来计算。所以世间人和修行人的说法是不相同的,很多人说自己没有福报,没有供养的钱,但实际上真正有福报不是外相的经济和名声上,而是真正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在座的金刚道友中我们公认的没有福报的人,如果他有纯洁的信心,还有很坚固的出离心和稳固的菩提心,那这个人真正是有福报, 的人。
加哲仁波切云:“心趋于法是最究竟的积资;
这里的加哲仁波切是造《佛子行》的无著菩萨,他有不同的名字。
有些道友心不能趋入法,对世间法等很感兴趣,但一听佛法就开始打瞌睡,或者一讲闻思修行的时候心就乱了,如果心能趋于佛教,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最究竟的积累资粮。
忆念死期不定是最究竟的机警;
如果我们经常观死亡无常,明天还在不在?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应该早有准备。比如说对上师如意宝的离开,我昨天晚上也在想,讲《宝性论》时中间停了,我想上师以后会不会有机会再继续讲下去。经常观修无常在真正出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不是那么痛苦。如果是世间人本来对无常没有观修,可能突然出现无常之时就觉得天塌地陷,痛苦至极。这里很多金刚道友也经常观修无常,《大圆满前行》中也说:“如果去往其他地方也想可能会客死他乡而没有重返故土的机会;启程上路或者在台阶上休息时也想可能会死于此处;无论坐在何处也都应观想可能会死在这里。”真正有事情出现的时候也不会太过痛苦,这对修法很有助益。
弃恶行善是最究竟的聪慧;
顶戴众生是最究竟的高位;
对每一个众生恭恭敬敬,这就是最究竟的高位。
知足少欲是最究竟的财富;
对一切不生贪恋是最究竟的幸福。”
对一切都没有贪恋,这个人是非常快乐的,如果对什么都生贪恋,不管他有多少财富,他却是最贫穷的,因为他还有很多的希求。
我们应当如此思维,舍弃一切贪图此生享乐的念头,如果此念增上,则能对整个轮回断除贪执,此时,也就真正地踏上了解脱之路。
我们首先应断除今生的贪执,因为断除今生的贪执才可以断除轮回的根本。如果在心坎深处生起今生是短暂的,今生的名闻利养没有任何实义的念头,你就是真正踏上了修行之路。否则只是形式上办一个皈依证或者穿上一件袈裟,是不是就迈上了修行之道呢?不一定!我们不敢说不是,但是不一定。
因为心里面没有看破,过一段时间还俗或者入邪道是很有可能的。以前我们学院的金刚道友有些在大城市里面,但他的信心还是非常稳固的,绵阳的一个老居士,我1991年去绵阳时曾住在他们家里,他的信心很稳固,前一段时间上师圆寂的时候,他虽然身体非常差,但还是要到这里来。我想他十几年稳固的信心,很不错。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在上师面前灌顶立誓言永远要怎么样,之后没有两天就变心,所以,对于这些人灌了顶是不是就入了修行道路呢?不一定。在内心当中真正生起了稳固的出离心,也就是看破今世的念头,这个时候才可以说踏上了修行之路。
如果没有生起此念,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迈上解脱正道。只有生起此念才算真正趋入了修行人的行列。
你每天在天空当中飞来飞去,或者标榜自己是如何的大成就者,某某人的转世,是莲花生大士的大弟子。现在莲花生大士的二十五大弟子全部都被认定完了,现在看来佛法真的有点复杂,莲花生大士的大弟子有怎样的神通神变,弘法利生的事业和菩提心那么强,为什么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那么好的一个人就变得这么自私自利了,可能我的邪见比较重,但是我对佛法负责任的角度来讲不得不说。因此,你的传承上师,你的前世后世吹嘘得多么冠冕堂皇,如果自己的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没有生起看破今世的念头,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坐在这个法座上给大家滔滔不绝地说,但是自心中确实没有出离心,所以没有给你们讲的资格,不管是自己也好,他人也罢,不好的地方应该真正点出来。
但是这么多的僧众都是这样是不可能的,大家都如理如法闻思好多年了,相续当中应该是有出离心,我有时候对这些平凡的出家人生起很大的信心,他们的生活很平凡,每天闻思修行的精神特别值得佩服,有财富愿意供养这些人,不愿意供养所谓有名位的人,当然有些不光是名位上,真正弘法利生的事业非常广大,这些人当然令人钦佩。希望大家对人、对法都要有智慧,无论自己或是他人,如果自相续中真正生起了看破今世的念头,即使行为上不做昭彰显著的事情,无论住在哪里就是真正地趋入了修行人的行列。
所以,让我评判学院里最熟悉的人是不是修行人也不好判断,但是我自己确实不是一个好修行人,在看破今世方面只不过是道理上懂一点,我们在座的道友中有些是真正的修行人,你们扪心自问是真正的修行人,有些算不上真正的修行人,以后还需更加努力。
舍弃今生的功德与未舍今生的过患就是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舍弃今生呢?正如藏巴加惹所说:“舍弃今生必须具备十一种誓言:
既然看破今世有这么大的功德,不看破今世有如此多的过患,那么我们该如何舍弃今世,藏巴加惹说舍弃今世必须要具备十一种誓言。
⑴、不随顺他人而独处;
别人怎么样说仍是到寂静的地方独处,这个是第一条。
⑵、背井离乡、抛舍故土;
这一点我们在座的人应该具足了,从闹市里出来,在寂静的喇荣山谷,自己住在自己的小屋子里面,虽然这个屋子透风,不是很暖和,但还是具足了这个条件。
⑶、厌弃一切妙欲;
所有的妙欲全部要断除,作为凡夫人来讲很困难,但对于世间的歌舞等还是很容易断除的。现在社会上真像发疯了一样,在杭州的时候,有些人叫我去舞厅,他们吃一个丸子头一直摇,叫摇头丸还是什么名字我都说不上,我本来想去看,我确实在这方面不会有兴趣,我想应该看一下,也许看到他们的疯狂行为,自心中应该能生起很强烈的无常感和正念感。但是我害怕别人会毁谤,因为有些出家人有一点财力的时候就到汉地去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后来还是没有去,时间也比较紧。
像这样的“妙欲”,修行人是不应该有的,但一般对好吃好穿、特别寒冷的时候烧火的这种妙欲,虽然也是细微的所断,但全部要断除不要说我们,可能米拉日巴特别寒冷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一个电炉可以烤,他也欢喜。现在这样的冬天,下完课以后烧个火多么舒服,特别饥饿的时候有新鲜的菜很好。但真正要看破今世的话,对暂时的妙欲除了如幻如梦以外根本不会有其他的感受,更不会有兴趣。
⑷、恒处卑位;
应该不希求高位,现在世间人们不是这样,报纸上有很多人争论,到了一个寺院去,如果能办到活佛证就可以坐上法座等等,行为非常不如法。
⑸、不护他人情面;
真正能看破今世的人不护他人的情面,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别人高兴与否。
⑹、恒时纠察以行对治;
就是要恒时对治自己的烦恼。
⑺、不在意他人说三道四,而认为一切理当如此;
比如说我在这里出家修行,对别人的说三道四、说长道短,自己一点也不在乎,不管他们怎么说我还是好好修行,这样我的人身才会获得意义。他们嘴巴不痛的话,怎样说也是无所谓的。应该这样想。
⑻、即使珍爱之物被风吹散,也不生丝毫痛苦;
自己最珍爱的财富被风吹走了或者最可爱的人死了、最好的东西丢失了,但心里面不生丝毫的痛苦心,真正看破今世的人会达到这样的心量。当然对于上师圆寂而流泪真的有很大的功德,我们那天害怕出事情,制止大家流泪,也许是有过失的。让大家全部都失声痛哭,我也有办法,讲起自己很伤心的事情,可能大家全部呜呜地哭起来,但是没有必要。所以整天让你们尽量不要哭,哭的人就是坏人,因此大家情绪控制得不错。但是有些人没有看破今世,对于亲人死了、最珍贵的财物丢了而伤心的话,真的不是修行人了。
平时可以观察到,有些觉姆的父母死了便嚎啕大哭,好几个人劝也劝不住。我们那边有一个习惯,人死的时候必须要大声痛哭,声音不大就说明在世的人没有良心,因此,凡是听到一个人死了的消息,有些人高声的痛哭声在整个山谷里荡漾,但这是不是很好呢,这是世间的传统。从修行的角度讲,自己珍爱之物被风吹散,也应觉得无所谓,没有什么大不了。
⑼、犹如乞丐死亡一般舍弃今生的苦痛;
乞丐死亡时可能没有任何牵挂,不会执著自己的财产。有今世的牵挂,痛苦自然如影随形,有痛苦就说明放不下今生。
⑽、猛厉不断地念叨‘一切都不需要!’;
经常很猛厉地意念:“财产也不需要,名声也不需要,地位也不需要,我什么都不需要。短暂的几十年中用这些干什么,最重要的是我来世的解脱,来世愿我生生世世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应该这样想,猛厉念叨一切都不需要。
⑾、自己掌握自己的牵鼻绳,如此这样,美妙的修行功德就会如云般聚集。”
牵鼻绳最好不要给别人,如果给别人了,你就会像牦牛用鼻绳牵着一样。如果对家庭也有关系,对寺院也有关系,还有其他的很多关系,就是牵鼻绳已经放在别人的手里了,他随时轻轻一拉你就乖乖跟着他。所以,真正的修行人要自己把握自己,不会把权利交给别人,自己随时都有自主权。
只有这样,美妙的修行功德才会如云般聚集。
另外,修持舍弃今生之人必须具有滴水穿石般的毅力,砸碎顽石般斩钉截铁的勇气。
勇气和毅力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滴水穿石般的毅力,看破今世是不可能的,砸碎顽石般斩钉截铁的勇气我们不具足,每天早上特别冷,就会一直沉湎于睡眠,不要说看破今世,连听一堂课都办不到。每个人的身体都不好,每个人可能都有理由。但是不管是夏天的狂风暴雨还是冬天的冰天雪地都坚持不懈,我们算是有一点勇气和毅力,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看破今世也应该这样下工夫,如果这样,看破今世也会逐渐在自己的相续中得以串习。
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也是首先对世间很贪恋,后来已经舍弃。就像奔公甲,奔公甲以前在家的时候是怎样,后来真的已经看破,短暂的一生中获得了解脱。所以关键是能不能看破今世。
如果令其重新追求暂时之欢悦,则犹如强扭老牛的脖子般难于登天;
真正的看破今世是什么样?一点也不会为追求现世的名声快乐而改变。就像老牛的脖子很难以扭转一样,怎么说呢?比如说用一条绳索稍微拉一下小牛的脖子,它就马上转动,但是用绳子怎么样拉老牛,它也很难转。所以,我们有了一点定解的时候,我们的见解和修行的方向根本不会被世间暂时的名闻利养所吸引,我们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像我们怎么样给有些老党员和老唯物主义者教育,他唯物主义的思想根本没办法改变,像老牛的脖子一样,你怎么样想让你的妈妈、爸爸好好学佛,因为这是我们的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说什么我不听,反正毛泽东给我这样说过。”他就像老牛的脖子一样纹丝不动。我们如果真正对看破今世的定解打下了根深蒂固的基础,那么以后对于世间上怎么好的名声财产,什么样的暂时利养,你根本不会有兴趣,更不会有所转变。
对于愦闹散乱则如临大敌,犹如鹿子般稍有惊动则仓皇逃逸;
如果我们真正能看破今世,对大城市中的散乱,比如我刚才说的卡拉OK厅等会特别害怕,如临大敌就是说敌人降临的时候特别害怕,很恐怖的比喻。这里是指对城市中的散乱行为特别害怕,就像山上的野鹿,稍微惊动,它就马上离开。你们也看见过鹿子,鹿子在森林中一旦看见猎人来了,它就会从此以后远离这片森林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是一个比喻。同样的,别人让我到城市里面,如果我心的相续当中真的已经生起看破今世的念头,就会像鹿子稍微感觉到动静旋即奔逃一样,稍微有一点散乱的地方,稍微有一点愦闹的地方都会特别害怕,不会呆在此地,应该到另一个地方去。
那天有一个人对我说有一个堪布凡是散乱的地方就不呆,又到寂静的地方去,因为他有一定的名声,别人知道对他供养的时候,他就离开此地,再次寻找其他的地方。他赞叹这个人非常了不起,我说:“他没有菩提心,他如果有菩提心的话,只要对众生有利,他根本不会到寂静地方去,看破今世方面还是可以的,但没有菩提心。”我对他们开玩笑,如果真正有菩提心,他观察到通过佛法会对很多众生带来利益,他是不会舍弃的,但如果从看破今世的角度讲,有散乱的地方他就没兴趣,一定会仓皇逃遁。
无有丝毫顾虑,犹如罪人般毫不迟疑地纵入深渊;
有些罪人跳悬崖的时候一点怀疑也没有,我们看破今世也应没有任何怀疑,一定要毫无顾虑,就像罪人跳悬崖一样。
能吃苦耐劳,犹如嫠妇般含辛茹苦地抚育遗孤。
我们修持看破今世一定要下工夫,愿意吃苦耐劳,就像一个寡妇付出她的一切愿意抚养被人遗留的孤儿,我们想一想,一个寡妇养一个孤儿是很辛苦的事情,我有时候想这些比喻用得非常好,寡妇养孤儿的过程中该是如何艰难,一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