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念”就是离妄想、杂念、分别、执着这四种念头 【解】念念离念,念念是心,念念契真,念念是佛。 这就是“理一心”。“念念离念”就是“无住生心”,这个“离”就是“无住”。有没有念?有念。念怎么样?念自己没有住相,也就是说自己念“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面诸位要记住,念这句佛号里面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离念”就是离这四种念头,妄想、杂念、分别、执着没有。“念念离念”,于是怎么样?念念是心,这个心就是自性。“念念契真”,“真”就是真如,所以“念念是佛”。 这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劫之前一直到现在所造的业,不论是善业、恶业统统没有了。这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他肯定是生实报庄严土,为什么?“理一心”。 【解】又何为至心? 什么叫“至心”?至心《观经》上说的。 【解】《无量寿经宗要》引什公之喻。 什公是鸠摩罗什大师,鸠摩罗什大师他讲了比喻。 【解】譬如有人,值遇恶贼,直来欲杀,其人勤走,渡河求免,尔时但念渡河方便。 讲到人在路上遇到强盗了,这个强盗要抢劫他,还要杀人,这人赶快跑,跑到河边,跑到河边就想渡到河那边去,这个贼就赶不上来了。“尔时但念渡河方便”, 这个时候他的心专一了,为什么?他只求用什么方法过河,那一边强盗在追,这一面跑着一面想着,他只有一念,他没有第二念。 【解】但有此念,更无他意,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 行者,修行人,念佛人。就跟这个比喻一样,后面有人追杀来了,你现在怎么办?你现在走到河边,还有别的念头吗?没有了,就一念怎么能过去?强盗赶到河边 了,你已经到对岸了,你才能脱险。所以修行人在这个时候,遇到地狱相现前,罗刹、饿鬼现前,若念佛名,这就是持名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若念佛相。”佛相是观想。所以我们供佛像供一尊,我们现在供的这尊佛像,是我们最初学佛的时候,赵默林老居士他从中国大陆带这尊佛像到台湾,没有适当地方供养,我们建图书馆,他很欢喜,送到我们这来供养。这尊是瓷的,不是玉的,做得非常好、非常庄严,让人看到生欢喜心。所以我们用照相,照相把这一张相放大了,愈放大愈庄严。所以现在我们做大法会都用这三尊。常常见,就见这一尊像,就拜这一尊像,我们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了,就是这个相,我们很熟,天天念他、天天拜他,毕竟他出现了,所以你一点怀疑都没有,就是这一尊像的样子来接引你,你就放心跟佛去了,这是“念佛相”。 这是《十六观经》里的方法,前面十五种都是观想,最后第十六种是“持名”。观想也可以,持名也可以,“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十念”是这个意思。 【解】是谓行人念佛,如彼喻中人之欲渡河,只是欲渡之念,更无他念,是名至心。 有盗贼看到你了,来夺你的命、夺你的财物,你赶紧跑。跑到河边,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就一个念头赶紧过河,用什么方法赶紧过河。 【解】如是之念,相续至十,即为十念,临终能行,决定往生。 这句话说得非常肯定。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要能够提起正念,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解】乃至一念(见《念佛三昧宝王论》),念心纯固,亦得往生。 “纯”就是没有夹杂。“固”就是坚固。就是“一念”,那个“念心”纯,“念心”非常强,就是“一念”都能往生。 不要等临终,等临终是真的一点没把握,现在就干 【解】盖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是故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
《念佛三昧宝王论》里头说的。说得好!所以我们平常要修的,这个“纯固”,这两个字很重要。现在科学家给我们做证明,念头要纯、念力要强,这个念头,可以改变物质的环境。所以科学家提出“以心控物”,科学把佛法证明了。为什么?现在我们明白了,物质现象是从念头生出来的,不是真的,念头灭了它就没有了。有念就有生,无念就不生;有念都是妄心,无念是真心。这个物质现象有生有灭,是妄心生的,阿赖耶的境界相;不生不灭,那是自性的相分,自性现相。虽然不生不灭,它也不是真正存在。这个道理要懂。 自性心中一念不生,哪来的相?!相是怎么来的?相是阿赖耶变的。《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点都不错。心是真心,离念就是真心,有念就是妄心。所以“无住生心”,“无住”是真心,“有住”是妄心。 我们今天是妄想、分别、执着一起出现。妄想是起心动念、是无明;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六道轮回是这么来的。 所以念佛法门“暗合道妙”,它不明显,它真妙。 “巧入无生。”非常巧妙的,你不知不觉了就入了无生的境界了。“无生”就是“无住”。 “是故五逆十恶。”这是造作极重的罪业。 “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真正不可思议。你问为什么?“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解】正显弥陀本愿不可思议。法藏菩萨五劫思维之果,即在于此。 法藏菩萨五劫修行,“五劫”是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考察、思维、选择,成就极乐世界——果德。 “即在于此。”四十八愿圆满成就了。 【解】五逆十恶临终之际,地狱相现,众火俱至。 地狱是一片火海。只要是地狱都离不开火,也就是嗔恚所感的业报。 【解】而能以称名故,顿离妄惑,入理一心。 “称名”是缘,最重要的,“离”就是放下了,放得快。地狱相现前了,看到地狱了,马上把念头息掉,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句佛号。这个训练要天天干,干成习惯了,到临终地狱相现前,你才能相应;如果很生疏,到临终地狱相现前,被地狱吓到了,那就完了,恐怖现前,这就麻烦大了。地狱相现前,知道了,这就好比贼追到我面前,要杀我了,阿弥陀佛,一句佛号,那个贼就退了,要快。 我们现在不要等临终,等临终是真的一点没把握,现在就干。现在我就放下、我就不执着、我就不分别,时时刻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没有例外的。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八万四千法门,我们统统舍掉,我们就一句阿弥陀佛,干真的,这个样子才决定得生、才真有把握。 你看“顿离妄惑”。“妄”是什么?它是假的,不是真的,迷惑所造的善恶业,都不是真的。你统统放下了,“入理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