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一乘了义,什么叫了?了是明了。但是这个不是普通的明了,彻底明了、究竟明了、真实明了,才叫了义。净土法门真的是一乘了义,这四个字当之无愧。男女老少、贤愚不肖,只要你相信它,它是真正一乘了义,成佛之道。
这是成佛的一条道路,成佛的方法。它的方法完全靠阿弥陀佛,对阿弥陀佛要感恩。乃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想一想,阿弥陀佛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我觉得我这样做对不起阿弥陀佛,决定不要做。我们这个线跟阿弥陀佛完全连上了,点点滴滴阿弥陀佛都知道,时时刻刻想到,我没有离开阿弥陀佛,真的,不是假的。
阿弥陀佛的法身在常寂光里头,在西方极乐世界现的现相,在实报庄严土现的是报身,但是同居土、方便土全见的是报身,这就是极乐世界一乘了义。一切诸佛刹土,四土分明、清楚,不在一起,像释迦牟尼佛,他的实报庄严土是华藏世界,我们见不到,他的方便有余土是四圣法界,十法界里头声闻、缘觉、菩萨、佛,那是方便土,下面六道是凡圣同居土,它有隔碍。
极乐世界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它没有障碍,那个地方是平等的法界,这是阿弥陀佛愿力建成的。我们今天学佛,要发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愿,跟阿弥陀佛同心,跟阿弥陀佛同愿,同德同行,哪有不往生道理?肯定往生。最重要的关键,真正放得下。这些话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我们认识这是一乘了义的法门,是非常可能让我们证得的菩提大道。
万善同归,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超不出这一个名号,这名号是善中之善,干什么样的好事都没有念一句阿弥陀佛好,这一句阿弥陀佛超越了。为什么不肯念?为什么还有胡思乱想?一直念下去。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第十八愿里给我们说,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这是什么?一生当中没念过佛,临命终时遇到这个善缘,劝他他就真肯念,真肯求生,具足信愿持名,持名只念一声佛号、念十声佛号,都能往生。念佛用什么方法念不重要。
我们提倡,同学们也是做表法,看看佛讲的是真的是假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著重在自见,自见就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这个经典里面意思你完全明白了,为什么?它是自性流出来的,既然见性了,那就看透了。
所以你讲这部经,深讲浅讲、长讲短讲得大自在。为什么有浅深长短?根性不一样,听众不相同,什么样的根机你用什么方法讲,让大家都能听懂、都欢喜,都能信受奉行。这就叫善知识,这就叫好老师。不是别人传你的,是阿弥陀佛直接传你的,阿弥陀佛是什么?阿弥陀佛是我的真心,我的真心就是阿弥陀佛。所以,从真心里流出来的,这就是阿弥陀佛亲传。
三根普被,凡圣齐收,这就是讲根器,哪些人可以学这个法门;没有一个不是,人人都是,就看你有没有缘分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写得太好了,一开头就是给我们建立信心,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我们有分。横出三界,迳登四土,这是我们要求的,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微妙到极处。
我们认真学习,我们自己的劫难化解了,也帮助别人化解,我们居住地方没有灾难,这个地区人就不会受灾难。看我们自己的心量,我们的心量愈大,心量愈真实,这个面就愈大。唯有,你看,专弘此经,专念阿弥陀佛,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法门,念老给我们指出来了。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黄念祖老居士:念佛不忘就是功夫、就是证,往生就有把握了
夏老师的话,“但能不忘,即是功夫”。刚才有人说,念得时候还有些妄想,没关系。只要这句佛号,但能不忘就行,即是有功夫。妄想刚钻出来,不跟着它跑,这句佛号马上就接上,这个不碍事。必须得有个地方才能修,即是将世法佛法打成两截了。非得有个地方,有个佛堂才能修,就把世法佛法分成两截了。不需另外找一个环境,什么地方都可以修,干什么工作都可以修。佛太慈悲了,净土法门是佛不问自说的。《阿弥陀佛经》不是谁问的,佛自说的。佛告诉大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怎么做才能去。为什么佛不问自说呢?就是因为它能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夏老师的话,“一句佛号称为显亦可,密亦可”。这一句佛号可以称为显教,说它是密教也可以。佛号即是密咒。净土法门是密宗显说。把密宗公开了显说,就是净土法门。夏老师的话,只要佛号不断,在烦恼、苦痛、欢喜中,不忘即是功夫。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只要抢救,救一句是一句。这话说得非常恳切啊,只要肯念,成佛已经成功一半了。抢救,别管它是有妄想还是没妄想。如果不抢一句是一句,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麻烦呢。能抢一句是一句,就不止是一句了,也许能念个一千句,一万句。“抢救”这两个字,大家要好好体会。
念佛成片就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的一件事。我常常说,不要求你把佛法当做唯一的,只要求把它当做第一件事,这个要求不是很高。如果要求你把它当做唯一的,别的都放下,那只能专心去修持了。现在不做这样的要求,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现在人的根器,而且这么做也不见得就好。只要求你把它当做第一,把它照顾好,还有第二第三啊。但在有矛盾的时候,你要保持第一啊。两个要选择的时候,要保证第一,放弃第二。就这个就决定了你,能不能证。这个事咱们都能做得到啊。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就太高了。大家老说证,这就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就不能证正觉啊。“不忘”也做不到,“成片”也做不到,还想成佛就不可能了。
夏老师的话,“第一步证,就是要从这里证起。不一心不乱,也能往生。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所以我们修持还是要专一点,不要这个也舍不得,那个也舍不得,不管什么还都有一点,其实一法就是万法。要是真熟了,修行也就是六个字,生处熟,熟处生。贪嗔痴咱们太熟了,我们修持让它生一点。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太生了,就是让它变熟一点。就是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老想不起来。要熟处变生,生处变熟。要想生处变熟,你就是老提这一件事很容易变熟。一会这儿,一会那儿,那就不大容易熟了。所以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应当要老念,苦也念,乐也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