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42|回复: 31

破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邪见 卷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破伪经杂论卷十七
拾贰,国土庄严愿
阿弥陀佛大愿成就极乐世界,释迦摩尼佛为众演说,不止一次,是故,说彼佛愿,各有详、略差别相;
世尊说彼阿弥陀佛大愿,次序不同,建立义趣不同;
世尊说彼阿弥陀佛大愿,数量不同,为度众生不同。而后世佛子,于此应知、应解,不应执着于数,执着于量;或有如夏莲居 者,删减佛愿,附和己意;摘前着后,抄后缀前,名为与佛相争,名为妄行。
纵观五译“无量寿经”,可知阿弥陀佛有愿——“国土庄严愿”。

阿弥陀佛“国土庄严愿”,略说有十愿成就:
1,我作佛时。国土七宝成就,广大无极,且柔软愿;
2,我作佛时。国土众生,舍宅衣食皆悉自然,如第六天王愿;
3,我作佛时。国土庄严无尽愿;
4,我作佛时。具足天眼通者,不能尽知庄严具之形色光相,亦不能总宣说愿;
5,我作佛时。国中无量百千由旬色树,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愿;
6,我作佛时。国土光明彻照无量诸佛世界愿;
7,我作佛时。国土菩萨,随心于宝树间见诸佛净土殊胜庄严愿;
8,我作佛时。国土广严净如镜,悉能照见无量诸佛世界,众生见者生希有心愿;
9,我作佛时。国土菩萨,少功德者,亦悉知见道场树高四百万里愿;
10,我作佛时。国土一切万物,皆无量杂宝、百千种香共合而成,严饰奇妙超人天,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愿;
 略说为十愿,广说为二十愿。何以故?初始成佛果,依十愿利益众生;成佛已后,尽未来际,示现成佛时,复依十愿利益众生。故名二十愿。
具“国土庄严愿”二种愿者,如经云:  
第三愿。使某作佛时。令我国土。自然七宝。广纵甚大旷荡。无极自软好。所居舍宅。被服饮食。都皆自然。皆如第六天王所居处。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具“国土庄严愿”四愿者,如经云:
若我成佛。周遍国中诸庄严具。无有众生能总演说。乃至有天眼者。不能了知所有杂类形色光相。若有能知及总宣说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国中具有无量色树高百千由旬。诸菩萨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国土光净遍无与等。彻照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如明镜中现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国中群生。随心欲见诸佛净国殊胜庄严。于宝树间悉皆出现。犹如明镜见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菩提】《大宝积经 * 卷第十七 *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具“国土庄严愿”二愿者,如经云:
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悉能照见无量无边一切佛刹。众生睹者生希有心。不久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具“国土庄严愿”五愿者,如经云: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再来参照 夏莲居 所造伪经: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三十九、庄严无尽愿。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无量色树愿。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三、宝香普熏愿。]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可知夏莲居 伪经歧义可知夏莲居删减弥陀大愿若此,不知不解阿弥陀佛“国土庄严愿”差别。
所谓不知不解:
A.安养国,广大无极义,有愿独显此义故
B.国中舍宅衣食皆悉自然,如第六天王义,有愿独显此义故
C.具足天眼通者,不能尽知庄严具之形色光相,亦不能总宣说愿;
D.国中无量百千由旬色树,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愿;
E.国土众生随心于宝树间见诸佛净土殊胜庄严愿;
F.国土广播严净如镜,悉能照见无量诸佛世界,众生见者生希有心愿
G.国土少功德之菩萨,亦悉知见道场树高四百万里愿;
H.国中菩萨说诸法要。善顺入一切智义,有愿独显此义故;
I.国土一切万物,皆无量杂宝、百千种香共合而成,严饰奇妙超人天,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愿;
 
如上可知,夏莲居 于五种译本之中,阿弥陀佛大愿,不解深义;不知世尊,数次演说阿弥陀佛大愿,义旨所趣,而妄作增减,名为与佛相争;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拾叁,十念往生愿
阿弥陀佛大愿成就极乐世界,释迦摩尼佛为众演说,不止一次,是故,说彼佛愿,各有详、略差别相;
世尊说彼阿弥陀佛大愿,次序不同,建立义趣不同;
世尊说彼阿弥陀佛大愿,数量不同,为度众生不同。而后世佛子,于此应知、应解,不应执着于数,执着于量;或有如夏莲居 者,删减佛愿,附和己意;摘前着后,抄后缀前,名为与佛相争,名为妄行。
纵观五译“无量寿经”,可知阿弥陀佛有愿——“十念往生愿”。

阿弥陀佛“十念往生愿”,略说有二愿成就:
1,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2,我作佛时。他方众生。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略说为二愿,广说为四愿。何以故?初始成佛果,依二愿利益众生;成佛已后,尽未来际,示现成佛时,复依二愿利益众生。故名四愿。   
具“十念往生愿”一愿者,如经云:
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大宝积经 * 卷第十七 *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具“十念往生愿”一愿者,如经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再来参照 夏莲居 所造伪经: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八、十念必生愿。]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可知夏莲居 伪经歧义可知夏莲居删减弥陀大愿若此,不知不解阿弥陀佛“十念往生愿”差别。
如上可知,十念往生有是差别:
1,所谓若至心信、乐,阿弥陀佛极乐佛土者,愿欲往生彼净土中,乃至十念得以往生义;
2,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后,将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极乐净土,并愿欲往生。乃至十念得以往生义
 此二者,一须善根回向,一不须;一者,听闻阿弥陀佛名号以后,回向善根于极乐净土,愿欲往生。另一者,唯至心信乐,愿欲往生;
如此差别之义而,夏莲居 却忽视之。可知其于阿弥陀佛大愿,不解深义;不知世尊,数次演说阿弥陀佛大愿,义旨所趣,而妄作增减,名为与佛相争;

拾肆,修作僧服回向往生愿
阿弥陀佛大愿成就极乐世界,释迦摩尼佛为众演说,不止一次,是故,说彼佛愿,各有详、略差别相;
世尊说彼阿弥陀佛大愿,次序不同,建立义趣不同;
世尊说彼阿弥陀佛大愿,数量不同,为度众生不同。而后世佛子,于此应知、应解,不应执着于数,执着于量;或有如夏莲居 者,删减佛愿,附和己意;摘前着后,抄后缀前,名为与佛相争,名为妄行。
纵观五译“无量寿经”,可知阿弥陀佛有愿——“修作僧服回向往生愿”。
阿弥陀佛“修作僧服回向往生愿”,如经云:
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众生发净信心。为诸沙门婆罗门。染衣洗衣裁衣缝衣修作僧服。或自手作或使人作。作已回向。是人所感。八十一生得最上衣随身丰足。于最后身来生我刹。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经可知,若有众生,以净信心,为出家人做僧服,自作,遣人作,或是购买供养僧众者,以此功德回向极乐,先感八十一生,最上等衣服随身丰足之福德,最后身,往生极乐净土,得成佛道。

而夏莲居 伪造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一味执着“四十八”愿,竟不顾原译阿弥陀佛之“修作僧服回向往生愿”,删减忽视之者,名为诽谤佛法,名为与阿弥陀佛相争,名为诳惑佛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长者和长者子

如原译二经中云: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所。】《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大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前上佛已。悉却坐一面听经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闻无量清净佛二十四愿。皆大欢喜踊跃。《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迦罗越】(术语)梵音kulapati,有族者之义。华言居士。见翻译名义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再来参照 夏莲居 所造伪经: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此处,夏莲居篡改“王太子”改为“王子长者子”改为“大长者”,众儿子变成了众父亲,这行得通吗?夏氏不仅不通梵语,文言水平亦拙劣于是竟这等
而某人所赞:“夏莲居老居士花了十年的时间汇集”者,不过贻笑大方而已。

是故,夏莲居 篡改佛经者,名为愚痴,名为与佛相争,名为诽谤佛法;

十四, 删减经文,绝随文做观之益
如原译五经中,世尊皆细述极乐世界宝树庄严事。如下:
皆有七宝树。中有淳金树。淳银树。淳水精树。淳琉璃树。淳白玉树。淳珊瑚树。淳琥珀树。淳车(砗磲)树。种种各自异行。中有两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银枝金叶。银华金实。金树者。金根银茎。金枝银叶。金华银实。水精树者。水精根琉璃茎。水精枝琉璃叶。水精华琉璃实。琉璃树者。琉璃根水精茎。琉璃枝水精叶。琉璃华水精实。是二宝共作一树。中复有四宝共作一树者。水精树。水精根琉璃茎。金枝银叶。水精华琉璃实。琉璃树者。琉璃根水精茎。金枝银叶。水精华琉璃实。是四宝树转共相成。各自异行。中复有五宝共作一树者。银根金茎。水精枝琉璃叶。银华金实。金树者。金根银茎。水精枝琉璃叶。珊瑚华银实。水精树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枝银叶。金华琉璃实。琉璃树者。琉璃根珊瑚茎。水精枝金叶。银华珊瑚实。珊瑚树者。珊瑚根琉璃茎。水精枝金叶。银华琉璃实。是五宝共作一树。各自异行。中有六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水精枝琉璃叶。珊瑚华虎珀实。金树者。金根银茎。水精枝琉璃叶。虎珀华珊瑚实。水精树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枝虎珀叶。银华金实。琉璃树者。琉璃根珊瑚茎。虎珀枝水精叶。金华银实。是六宝树转共相成。各自异行。中复有七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水精枝琉璃叶。珊瑚华虎珀实。金树者。金根水精茎。琉璃枝珊瑚叶。虎珀华银实。水精树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枝虎珀叶。车(砗磲)华白玉实。珊瑚树者。珊瑚根虎珀茎。白玉枝琉璃叶。车(砗磲)华明月珠实。虎珀树者。虎珀根白玉茎。珊瑚枝琉璃叶。水精华金实。白玉树者。白玉根车(砗磲)茎。珊瑚枝虎珀叶。金华摩尼殊实。是七宝树转共相成。种种各自异。行行相值。茎茎自相准。枝枝自相值。叶叶自相向。华华自相望。实实自相当。】《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讲堂精舍所居处舍宅。中外浴池上。皆有七宝树。中有纯银树。中有纯金树。中有纯水精树。中有纯琉璃树。中有纯白玉树。中有纯珊瑚树。中有纯虎珀树。中有纯车(砗磲)树。种种各自异行。中复有两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银枝金叶银华金实。金树者。金根银茎金枝银叶金华银实。是两宝树转共相成。各自异行。中复有三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水精枝银叶。金华水精实。金树者。金根银茎。水精枝金叶。银华水精实。水精树者。水精根银茎。金枝水精叶。银华金实。是三宝树转共相成。各自异行中。复有四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水精枝琉璃叶。银华金实。金树者。金根银茎。水精枝琉璃叶金华银实。水精树者。水精根琉璃茎。银枝金叶。水精华琉璃实。琉璃树者。琉璃根水精茎。金枝银叶。琉璃华水精实。是四宝树转共相成。各自异行中。复有五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水精枝琉璃叶。珊瑚华金实。金树者。金根银茎。水精枝琉璃叶。珊瑚华银实。水精树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枝银叶。金华琉璃实。琉璃树者。琉璃根珊瑚茎。水精枝金叶。银华珊瑚实。珊瑚树者。珊瑚根琉璃茎水精枝金叶。银华琉璃实。是五宝树转共相成。各自异行中。复有六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水精枝琉璃叶珊瑚华虎珀实。金树者。金根银茎。水精枝琉璃叶。虎珀华珊瑚实。水精树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枝银叶。虎珀华金实。琉璃树者。琉璃根珊瑚茎。虎珀枝水精叶。金华银实。珊瑚树者。珊瑚根虎珀茎。银枝金叶。水精华琉璃实。虎珀树者。虎珀根珊瑚茎。金枝银叶。琉璃华水精实。是六宝树转共相成。各自异行中。复有七宝共作一树者。银树。银根金茎。水精节琉璃枝珊瑚叶。虎珀华车(砗磲)实。金树者。金根水精茎。琉璃节珊瑚枝虎珀叶。车(砗磲)华银实。水精树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节虎珀枝车(砗磲)�叶。白玉华金实。琉璃树者。琉璃根珊瑚茎。虎珀节白玉枝车(砗磲)叶。水精华银实。珊瑚树者。珊瑚根虎珀茎。白玉节银枝明月珠叶。金华水精实。虎珀树者。虎珀根白玉茎。珊瑚节琉璃枝车(砗磲)叶。水精华金实。白玉树者。白玉根车(砗磲)茎。琉璃节珊瑚枝虎珀叶。金华摩尼珠实。是七宝树转共相成。种种各自异行。行行自相值。茎茎自相准。枝枝自相值。叶叶自相向。华华自相望。极自软好。实实自相当。《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颇梨树。珊瑚树。玛瑙树。车(砗磲)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或有金树。银叶华果。或有银树。金叶华果。或琉璃树。玻梨为叶华果亦然。或水精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珊瑚树。玛瑙为叶华果亦然。或玛瑙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车(砗磲)。众宝为叶华果亦然。或有宝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精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车(砗磲)为实。或有宝树。白银为本。琉璃为茎。水精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车(砗磲)为华。紫金为实。或有宝树。琉璃为本。水精为茎。珊瑚为枝。玛瑙为条。车(砗磲)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实。或有宝树。水精为本。珊瑚为茎。玛瑙为枝。车(砗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华。琉璃为实。或有宝树。珊瑚为本。玛瑙为茎。车(砗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华。水精为实。或有宝树。玛瑙为本。车(砗磲)为茎。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精为华。珊瑚为实。或有宝树。车(砗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有种种宝树。根茎枝干黄金所成。华叶果实白银化作。亦有宝树。根茎枝干白银所成。花叶果实琉璃化作。亦有宝树。根茎枝干琉璃所成。华叶果实颇梨化作。亦有宝树。根茎枝叶颇梨所成。华叶果实真珠化作。亦有宝树。根茎枝干真珠所成。华叶果实砗磲化作。亦有宝树。根茎枝干砗磲所成。花叶果实玛瑙化作。亦有宝树。根茎枝干玛瑙所成。花叶果实黄金化作。亦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颇梨为梢。真珠为叶。砗磲为花。玛瑙为果。亦有宝树。白银为根。琉璃为身。颇梨为枝。真珠为梢。砗磲为叶。玛瑙为花。黄金为果。亦有宝树。琉璃为根。颇梨为身。真珠为枝。砗磲为梢。玛瑙为叶。黄金为花。白银为果。亦有宝树。颇梨为根。真珠为身。砗磲为枝。玛瑙为梢。黄金为叶。白银为花。琉璃为果。亦有宝树。真珠为根。砗磲为身。玛瑙为枝。黄金为梢。白银为叶。琉璃为花。颇梨为果。亦有宝树。砗磲为根。玛瑙为身。黄金为枝。白银为梢。琉璃为叶。颇梨为花。真珠为果。亦有宝树。玛瑙为根。黄金为身。白银为枝。琉璃为梢。颇梨为叶。真珠为花。砗磲为果。如是极乐世界。七宝行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阿难。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黄金白银琉璃颇梨。赤珠马瑙玉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以二宝乃至七宝庄严。阿难。彼金为树者。以金为根茎。白银为叶及以花果。白银之树银为根茎。黄金为叶及以花果。马瑙之树马瑙根茎。美玉为叶及以花果。美玉树者。玉为根茎七宝为叶及诸花果。或有金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茎。琉璃为枝。颇梨为条。赤珠为叶。马瑙为花。美玉为果。或有银树。以银为根黄金为茎。余枝果等饰同金树。琉璃树者。琉璃为根黄金为茎。白银为枝颇梨为条。赤珠为叶马瑙为花美玉为果。颇梨真珠马瑙等树。诸宝转饰皆若琉璃。复有玉树。玉为其根黄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颇梨为叶赤珠为花马瑙为果。复有无量摩尼珠等宝庄严树周遍其国。是诸宝树光辉赫奕世无能比。以七宝罗网而覆其上。其网柔软如兜罗绵】《大宝积经 * 卷第十七 *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夏莲居 所造伪经终,删减若此:
[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各自异行。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是诸宝树,周遍其国。]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此处,世尊详述宝树庄严者,可知必有众生,因此描述而得法益。所谓“随文作观、随文起观”也。而夏莲居 于此无知无识,依愚夫心智,任意删减佛经者,名为愚痴,名为与佛相争,名为诽谤佛法。

综上所述,夏莲居不仅删减具名僧宝,复删减具名佛宝,又删减佛陀普门教法,是故,汇集本“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曲解佛义,碎裂佛法,引人堕入邪见深坑,是故不堪流通。
其谁智者,而复流通此等伪经邪见?!
发表于 2016-6-6 16: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个西方的菩萨,在此世间时不会无错,你对有错的人如不合己意都是列为敌我关系吗?

点评

世尊说:“无得为妄 增减是经法”。山人这里是辨正法义,正本清源。不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backcolor]国和[/backcolor] ,希望你搞清楚,再来说话。[/backcolor] [/backcolor] 世尊于[/backcolor]后汉月氏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7 17:06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 发表于 2016-6-6 16:10
对一个西方的菩萨,在此世间时不会无错,你对有错的人如不合己意都是列为敌我关系吗?

世尊说:“无得为妄 增减是经法”。山人这里是辨正法义,正本清源。不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国和 ,希望你搞清楚,再来说话。


世尊于
后汉月氏国三藏支娄迦谶译本《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及吴月支国居士支谦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部经中明言:“无得为妄 增减是经法”之言历历在目,何以王龙舒、夏莲居居士等,背弃世尊之教诲,而偏妄增减经法,用成汇集本?!
如经云:
佛语阿难阿逸菩萨等。其世间帝王人民。善男子善女人。前世宿命行善所致相禄。乃当闻无量清净佛声。慈心欢喜我代之喜。 ……
佛言。我语若曹。若曹所当作善法。皆当奉行信之。无得以我般泥洹去后故。若曹及后世人。无得复言。我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我故令若曹悉见无量清净佛国土。所当为者若自求之。我具为汝曹。道说经戒顺法。若曹当如佛法持之。无得毁失。我持是经以累汝曹。汝曹当坚持之。无得为妄增减是经法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后汉月氏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发表于 2016-6-7 17: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针对的是你的说话方式,无关于内容,事实上,很多人都反对汇集经典,尽管汇集的并不是一无是处,但人家注明了汇集本,你尽可以找出其中错漏让大家警惕,但你那种发言的语调会使你把舆论导向弄偏。

补充内容 (2016-6-7 17:46):
是非功过世人自有评说,很多大德也有开示,貌似不需要你用这种态度进行批判。毕竟,夏居士已经是往生西方的大菩萨,如果引致大家对夏居士的诽谤,罪大了。听不听在你,也劝你不要浑身带刺,对你自己没什么好处。

点评

国和[/backcolor] [/backcolor]你说[/backcolor]:[/backcolor][/backcolor]“对一个西方的菩萨,在此世间时不会无错,你对有错的人如不合己意都是列为敌我关系吗?” 国和 ,你依据何等判彼夏莲居往生极乐净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8 10:29
发表于 2016-6-8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德光幢 发表于 2016-6-7 17:06
世尊说:“无得为妄 增减是经法”。山人这里是辨正法义,正本清源。不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backcolor ...
何以王龙舒、夏莲居居士等,背弃世尊之教诲,而偏妄增减经法,用成汇集本?!

那还不是经法在印度已经被增减了,要不然怎么本经的诸部译本,连最基本的弥陀本地誓愿都有出入?所以汇集本的出现,无非为了整合诸译而已。
你真要从严论罪,那么但是汇集,当然不免增减经法的过失。然则持此标准以衡度宣讲《大经》的法师,假使单弘魏译,弃余译不问,不也一样算是增减经法了?因为没有人能证明到底哪一译才算释尊当初楷定的正版。而且时至今日,还多了一部梵本英译,真要一个不落,不独偏一本,那听众老早睡满地了。

点评

威灵仙[/backcolor] ,诸佛大愿无量无边,用来成就极乐净土者微少之愿耳。释迦摩尼佛所演说极乐净土之阿弥陀佛大愿,复少;威灵仙[/backcolor] ,释迦摩尼佛多次演说 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庄严,极乐净土大愿;因听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8 1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6-8 03:03
那还不是经法在印度已经被增减了,要不然怎么本经的诸部译本,连最基本的弥陀本地誓愿都有出入?所以汇 ...

威灵仙  ,诸佛大愿无量无边,用来成就极乐净土者微少之愿耳。释迦摩尼佛所演说极乐净土之阿弥陀佛大愿,复少;威灵仙  ,释迦摩尼佛多次演说 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庄严,极乐净土大愿;因听法之众不同,所以侧重点不同;
威灵仙  ,诸佛大愿,岂可依数、量来测度?!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 发表于 2016-6-7 17:21
我针对的是你的说话方式,无关于内容,事实上,很多人都反对汇集经典,尽管汇集的并不是一无是处,但人家注 ...

国和  你说“对一个西方的菩萨,在此世间时不会无错,你对有错的人如不合己意都是列为敌我关系吗?”
国和  ,你依据何等判彼夏莲居往生极乐净土?
国和
  ,对于夏莲居居士,山人并无人身攻击。唯针对法义,进行破析。
国和  ,不是山人语调误导大众,实是夏莲居,妄造汇集本,妄称“佛说”,妄称是“经”。
国和  ,如略举山人文中所列:
一,非佛说经而妄称“佛说”犯大妄语
二,妄称“如是我闻”
三,增减经典违背世尊教诲

九,伪经背弃原译
    叁,与佛争故,删除僧宝
柒,与佛争故,欲遮蔽“兜率天”净土之事实
玖,与佛争故,任意删减原文
十一,与佛争故,删除诸佛名号
十二,增减大愿,与原译相违


国和  ,如上略举,你认为夏莲居,能往生吗?

国和你说:“
我针对的是你的说话方式,无关于内容,事实上,很多人都反对汇集经典,尽管汇集的并不是一无是处,但人家注明了汇集本,你尽可以找出其中错漏让大家警惕,但你那种发言的语调会使你把舆论导向弄偏。


国和  ,注明“汇集本”的,山人至今未曾见过。
国和  ,山人说话方式,确实有点尖锐,这一点,我尽量改。

发表于 2016-6-8 18: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莲居居士    宽律法师撰录   夏莲居,少志学,博贯群籍。穷研理性,兼擅众艺。中年潜修内典。由宗而教,由显而密,圆融无碍,会归净土。乙丑,军阀张宗昌督鲁时,以莫须有之罪相加,籍没家产,下令通缉,乃避祸东瀛。逾年归来,掩关津门。丈室唯供弥陀像,一心虔持圣号,冥心绝虑,专精行道。历十载。感应道交,瑞征屡见,见佛见光,从不示人。有诗云:‘一卷六字经,转破十年暗。人云我念佛,我说是佛念。迷云陈雾重重过,瞥见澄潭月影圆。’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方殷。北京缁素一再坚请,乃来京卜居鼓楼之侧。锐志潜修,尽心弘化,广赞大乘,宣扬净宗,诲人不倦,数十年如一日。求道问学者,日盈于庭。获沾法益者,不可胜已。或明心见性,或生脱立亡,或往生现瑞,或舍俗出家。至于闻教启信,洗心向善者,更仆难数。乙巳仲冬,年八十有三。一日谓人曰:‘余大事已办,决舍浊世矣!’于时精神奕奕。开示法要,及修持所现境界,多为平素未曾道及者。旬日后,示微疾。夜间家人侍侧,闻其念佛相继。忽闻历声一唱,惊视之,即于此一句万德洪名声中,安祥往生矣。正念分明,说行便行。入弥陀愿海,为学人楷模,信乎!有关中念佛诗若干首传世。

点评

国和[/backcolor] ,[/backcolor]即使夏莲居 往生,此汇集佛经一事,本即妄为。且文多错谬,又岂能草草?!国和[/backcolor] ,[/backcolor]即使夏莲居 往生,也不能变汇集本,之荒谬为正理。 国和[/backcolor]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2 10:48
发表于 2016-6-8 18: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搜的,欢迎考证。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 发表于 2016-6-8 18:53
  夏莲居居士    宽律法师撰录   夏莲居,少志学,博贯群籍。穷研理性,兼擅众艺。中年潜修内典。由宗 ...

国和即使夏莲居 往生,此汇集佛经一事,本即妄为。且文多错谬,又岂能草草?!国和即使夏莲居 往生,也不能变汇集本,之荒谬为正理。
国和若不加以梳理,列出错谬、荒唐之处,要有多少佛子陷堕在其邪见中?!
发表于 2016-6-1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说服力的帖子都被转移到这来了,是否说明某些人心虚?
发表于 2016-6-13 06: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德光幢 发表于 2016-6-12 10:48
国和 ,即使夏莲居 往生,此汇集佛经一事,本即妄为。且文多错谬,又岂能草草? ...

汇集本是非功过,大德早有评价,也自有后人评说,你自然也可以评论。但建议平和指出即可,免得引起纷争。自误误他。

点评

国和[/backcolor],你引用的“印祖文钞有好几篇文稿特别谈到,对王龙舒、彭绍升、魏承贯三个本子的很严厉的批评,……”[/backcolor] 国和[/backcolor],可见不论王龙舒、彭绍升、魏承贯等人是否往生,其汇集佛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4 09:27
汇集本是非功过,大德早有评价?怎么评价的,发来学习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3 08:39
发表于 2016-6-1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 发表于 2016-6-13 06:22
汇集本是非功过,大德早有评价,也自有后人评说,你自然也可以评论。但建议平和指出即可,免得引起纷争。 ...

汇集本是非功过,大德早有评价?怎么评价的,发来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6-6-1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来的,多担待了。
发表于 2016-6-1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安法师:

那么这个问题是多年来ju song 最多的问题,本人在《净土宗教程》对这个问题有所讨论。

印祖是否见到夏会本,按常理去推断,应该说印祖是知道夏会本的,何以故呢?印祖是那个时代的净土宗的大德,尽管在印祖身前还没定为祖师,但那个时候是,一提到宏扬净土宗,戒行具优的,大家就会想到印光大师。

那么,这个夏会本,在1929年开始会集,经过三年,在1932年就出来了,而且还有那些大居士在中央广播电台做了播送,还有些法师讲这部经,还有对这部经的流通。那么,净土教内这么一件重大的事情,印祖怎么会不知道呢?印祖的皈依弟子遍天下啊。那么,印祖,我们注意到,净土五经是印光大师在1934年把它最后定本,广为流通的,这个时间之巧合,大家没有去细细地思维一下,印祖的用意。如果这个本子真的是一个尽善尽美的本子的话,印祖从利益众生宏扬佛法的角度,难道不会有一句赞叹?而反而在这之后,印祖文钞有好几篇文稿特别谈到,对王龙舒、彭绍升、魏承贯三个本子的很严厉的批评,并且有一句话说,前人尚且如此,后人何敢妄充通家,既有无量寿经,何必无事生事。难道我们想到这些话,不是有所指吗?那么,祖师在那个时代,是比较厚道,你不可能让他去指名道姓,非得要批评什么,毕竟是现代人嘛,还在世嘛。

所以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从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从佛法的纯正性角度来看,是提倡原译本的,但会集本从动机到效果来看,也不能说它一无是处,它也有它的优点,我们要宽容地去看,但一定要有主次之分,以无量寿经原译本为主,以四种会集本为辅的、为参考的一种格局,比较好一些.

自己整理的文字,录音见下载地址1中录音编号05-3
           第四个(会集本)就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个本子也许现在海内外修念佛法门的已经是很熟悉了,据说有的居士一天念三遍四遍,倒背如流,半个小时之内解决这部经,对这种精神我们要赞叹,但对于这部经,会集本,到底怎么样,我们也不能矮子看戏----随人喝彩了,也得要了解一二。
          这是民国年间夏莲居居士会集的,从1932年到1935年,当时他在山东的时候,受一个军阀张宗昌的迫害,就流亡到了日本,在日本三年之后,一回国,他就开始在天津来做这项工作,这位老居士也是发心很大很好了,也想搞一个尽善尽美的本子,应该说这部经典汇集以后也有一些长处,它确实很流畅,比较简练,尤其它很多的文句选择了唐译本里面的文句,我们刚才介绍了唐译本文句是翻译最好的,夏老居士用的比较多,所以说有他一些长处,但是,这部经典(会集本)是不是尽善尽美的,是不是无一字没有来历,无一句都有根据的,是不是读了这一本(会集本)就等于读了五种原译本,是不是末法之后留下的是这部经(会集本),而不是其他的经,这些都是原则问题的。

        当把它(会集本)提到这么高的程度,我们就得要仔细的审视一下了,应该说是有溢美之词的。这部经典(会集本)有它一些致命的弊病。也就是讲这个,” 未顺译法,去句未当”,也在这部会集本里面里体现出来。比如说这个经题啊,我们注意到五种原译本,都是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作为经题的,汉译本无量清净平等觉,这个无量清净平等就是无量寿的意思,清净平等就是寿的另外一种表达,那其他象<<大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以后一般都是以<<佛说无量寿经>>作为这个立名来流传的,那么到了这部经典(会集本),你看他把这个,他会集到是想的很完备了,把所有的这种原译本,把它都整合在一起他就完整了,但你整合在一起,你看看,有无量寿,有清净平等,刚才讲,这个寿就是清净平等的意思,你把他放在一起,床上加床,头上安头,对这一点,
印光大师是非常敏锐的指出,这部经典的经题是不能去改的,改了之后” 久迷其源”那,改了之后就不知道他在说那部经了,你再这么一弄以后,大藏经又没有这部经(会集本),人家就说这部经是假的了,如果你当把这个会集本,把(会集本) 作为了五种原译本的一种取代,以它(会集本)为正的时候,又对这部经进行了否定,那不就完蛋了,这是一种很有危险,很有风险的事了,这是我们先从经题来看。第二就从往劫的古佛。五种原译本都有过去无量无数无央数劫以前,有古佛出现,第一尊佛是定光佛,这些古佛的出现,把他一一列出来是意义深远的,一则表明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善根能够感的这些古佛一一示现八相成道,另一方面,这些古佛,悲心不舍众生,首尾两尊佛,一个是定光佛,又叫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亲教师,那么,另一端是是世自在王如来,是法藏菩萨,即阿弥陀佛的亲教师,这两者遥相呼应,他是传达了甚深的信息的。说明法藏菩萨是在娑婆世界,以转轮圣王之职出家的,是在这里发大愿的,是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甚深的法缘的,都从这个古佛示现里面跟我们传达出来了,你竟然一下子把他不要了。再就是四十八大愿,以二十四段把他分在一起,一个愿里面又包含两愿或者三愿,这种方式是不是可取的?有时候阿弥陀佛是针对十方凡夫众生发的愿,有的时候是对它方世界菩萨发的愿,如果你把他整合在一起,你所面对的,可能针对凡夫众生发的愿,你那个头上戴的帽子是根据菩萨发的愿,这就不对了。

           这些,大家好好看原译本,就能看出这些来。再就是所翻译的那些重要的段落,重要的意思,有时候会集本体现不出来,比如
           边地疑城问题,边地疑城是中辈往生也有疑城,下辈往生也有疑城,我们在会集本看不出来。
           无量寿经里面它非常推崇行作沙门的功德,能够为佛出家是佛的子孙,强调出家的功德,在会集本里面也看不到。
          等等这些,包括一些起码的过失,阿阇世及五百大长者子,过来供养佛,他把这个” 子”字丢掉了,阿阇世及五百大长者,你这个长者子和长者是一回事吗?

          所以这十年来对这部会集本聚讼甚多。那么对这个问题,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有多篇文稿对这个会集本加以了批评,有时候话讲的很严峻的,说前面几个,他主要是探讨王龙舒,彭绍升和魏承贯,” 违经失理”,违反经文,失掉他的理体,” 任意改经,其过大亦”。王氏,王日修啊,” 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应该说在这几个会集中,王龙舒的本子还是不错的,而且他的证悟,他的道德,他的学问,也是这四个当中最优的,可以下这个断论,然而王龙舒都有这种过失,后人还能妄充通家乎,” 既有无量寿经,何无事生事”,印祖是这个态度。既然已经有 无量寿经,为什么还要没有事你生出一个事情来。后面一句,” 魏默深更不必言亦,胆大心粗,不足为训”。那都不需要讨论了。

          那么蕅益大师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个态度,他对于这种<<无量寿如来会>>这个本子很推崇,也准备对它做一个注解的。如果他对于会集本很感兴趣的话,他就会注解会集本了,然而他没有选择会集本。这样我们就能够了解净土宗的祖师,在会集本出来之后对会集本有个基本的态度,为了佛法的纯正性,都是持不赞成的态度。这我们要了解。我们要依照祖师的话去做了。不能随便听一般的人,人云亦云了。

          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走准道路,去读诵原译本,我们很多认为精进的同修就大得其益了,现在搞得读(会集本)到现在,听到这个不行了,他心里就疑惑重重了,甚至走一个极端,啊,你们这么多争论,我们就不修这个法门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讲这些话都不敢讲,怕众生的信心受到影响,有时候甚至他已经读惯了这个本子,读惯了这个本子,那我们就随顺他,那你就继续读下去了,如果你刚开始选择,我们就劝你选择以康本为好嘛。

           我们了解这些到也并不就是对会集本一棍子打死,应该说这四位大德也是出发心是好的,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的,也是有一定的功绩的。但是我们对待这个事情的看法应该是什么呢?以原译本为主啊,以会集本为辅的格局,你得要摆正这个关系,不能喧宾夺主,如果你心里这个关系摆正之后,你去读读它,或者研究研究他,都没有问题的。就怕你的知见本身就不正,有很多人听说,读了会集本就等于五种原译本都读了,他这一种观念,五种原译本他碰都不碰,试问,接受这种观念的人,他读过五种原译本没有?很少有人读过啊。我是接触过一些搞净土法门,甚至讲无量寿经的,当我提了一个观点之后,他产生怀疑,我跟他回答,我说这个观点是来自无量寿经原译本的哪种哪种,他听了之后是…,因为他没有看过。这个时代众生都是比较懒的,快餐文化滋养出来,既然快餐,唉,既然一本就等于解决五本,那其他的我怎么会去看呢。所以,尽管有些大德说,读了这本是为了引导大家更好的去读五种原译本,但事实上一二十年以来,有几个人通过这个会集本去好好地读五种原译本,如果这个效果达不到,说明它(会集本)就站在了第一线。所以我们得有清醒的头脑来了解这个问题。台湾的律航法师他有个态度,我们觉得是可取的。他对会集本是很推崇的,他曾经是以慈舟法师和夏莲居居士为师,作为他们的学生而自居的。他以中将的身份,然后出家,到了台湾,曾经发心要流通这个会集本,然而印行两周之后,他发现一个情况,流通受到阻碍,受到阻碍他就以后有个观点的改变,他就以康僧铠的本子为主,以净影<<无量寿经义疏>>作为注解本来推广这种原译本,而且提出,大家随份随力读诵会集本,主要以原译本为主,我们觉得律航法师这个观点,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我们这样去做就好了,也不一定搞得水火不相容.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thread-47131-1-1.html

点评

国和师兄,说的甚是,对待汇集本确实要有正确认识,从师兄例举的大安法师开示来看,汇集本的确有很多问题,汇集或许是好意,但汇集出来的东西要变成经书就很有问题,,记得一年前,我老婆请回家至少五本汇集本,但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3 16:48
发表于 2016-6-1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 发表于 2016-6-13 10:50
大安法师:

那么这个问题是多年来ju song 最多的问题,本人在《净土宗教程》对这个问题有所讨论。

国和师兄,说的甚是,对待汇集本确实要有正确认识,从师兄例举的大安法师开示来看,汇集本的确有很多问题,汇集或许是好意,但汇集出来的东西要变成经书就很有问题,,记得一年前,我老婆请回家至少五本汇集本,但是已经没有汇集本三字,已经被人堂而皇之的升格为经书,这种做法实在让人汗颜啊!!!
发表于 2016-6-14 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hsh652888 发表于 2016-6-13 16:48
国和师兄,说的甚是,对待汇集本确实要有正确认识,从师兄例举的大安法师开示来看,汇集本的确有很多问题 ...
汇集或许是好意,但汇集出来的东西要变成经书就很有问题

印光大师还说:“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咧!
汇集本等价于原译本,能比上一句佛号囊括一大藏教吗?
唯心主义就是这样,主观是凌驾于客观之上的。

点评

这也能拿来比吗? 要比也是“阿弥陀佛”跟“阿弥陀”或者“弥陀佛”来比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4 11: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