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6|回复: 1

[法师开示] 南怀瑾:倒霉时,勤理发,少懒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像我们小的时候老辈子人就告诉我们,年轻人出门,像大学毕业后两三年找不到工作,那个倒霉相,皮鞋也破了,西装牛仔裤已经发白了,头发留得长长的,然后履历表到处送,一看到就晓得是个倒霉的青年。
  
  碰到这样倒霉时,怎么办啊?勤理发,理得干干净净的;勤洗衣服,哪怕只有一件,晚上烫得笔挺,早晨出来还神气,把裤带可以缩紧一点,肚子饿了,问你吃了没有,吃了。那神气十足,工作容易找到的,碰到有些老板就会用你了。
  
  《列子臆说》
  
  你们先看看古人编辑的历代名臣言行录,历代名臣奏议等书。道德方面,古老的有一本书叫五种遗规,也要看看!古今中外名人的嘉言录,都是宝贵的经验累积下来的,未来的时代,你们要开创事业都要注意。
  
  衣冠、仪态啊!连同走路都要学,现在的教育从小就教坏了,所以这一辈的年轻人,连话都不会讲,古代的教育先从洒扫、应对、谈吐、待人接物上训练,“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这个衣冠仪态很重要,不是说穿我身上的长袍这个格调,而是穿你们自己的,清洁、整齐第一。
  
  出去,让人一看,印象很好,一瓶花一样,总要插好一点嘛!常常看到现代青年人的穿着,好好的衣服穿在身上,东一块,西一块,就像什么印象派的图画一样,莫名其妙。办公地点也一样,桌上乱堆,堆得一塌糊涂,都是懒啊!懒得整理啊!一个公司看看办公室干不干净,已经看出一半了,从小看大,看它没有生机,就没有发展啊!
  
  我看人很多,古今中外成功的人,都有他自己一套格调的,而且都很严肃,生活上常常有他严谨的一面,这点值得大家多多注意。
  
  像我们十几岁出门,碰到动乱的大时代,在家时样样都富裕,出门以后,到处闯荡。我的个性啊!向来不求任何人,那怕是朋友、同学、长官,一封介绍信,一张明信片都不肯要用,要自己出去闯,各式各样的苦头,连带种种的经验都有。经验多了,觉得到每个地方,大家都欢迎,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什么身份。
  
  譬如说,今天我去看一个人,见面一打招呼,谈了几句话,一看对方脸色不对、讲话不对,“入门休问荣枯事,但看容颜便得知”,察言观色,马上知道了,就走了,避开了。晓得人家心里不高兴,还在那里死皮赖脸地等,你给人家的印象就不好了。
  
  有时候,到人家那里刚好遇到吃饭了,主人殷勤地招呼,“喂!来!来!吃饭。”,“吃过了,谢谢!谢谢!”等他吃完了,话也谈过了,出来实际上肚子里饿得很,口袋里一毛钱都没有,挣个面子,总不能给人家留下一个坏印象,好像我来吃你的,揩油的。这些是年轻在外面的经验,为了达到作人做事成功的目的,你给人家的印象不能搞坏了啊!
  
  在外面做事那么多年,有时候也借钱啊!“求人须求大丈夫”,有好朋友,问他借,“有钱没有,我急要钱用。没有!你去帮我借!”--这是好朋友。不是我有困难,等人来追问,可怜我,这个我不干!总之,作法上要分清楚,取舍之际,像用兵一样,应用之妙,存乎一心,你们好好去揣摩吧!
  
  以前一个老辈子的朋友告诉我:“倒霉时,勤剃头!少懒睡!”一大早起来,抖擞抖擞精神,头发理得整整齐齐的,弄高不要覆着额头披盖下来;脸上不发光,抹点油;没饭吃,多吸几口气,把气色弄好。
  
  神采奕奕,跟人家见面留一个好印象,不要摆一副倒霉求人的样子,求职时低着头,连讲话都讲不出来。年轻人,应该讲话就讲,慷慨豪迈,错了没有关系,“对不起!我不懂!”,要有这个气派才行。
  
  《南怀瑾讲中国式的管理》
  
  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人经常犯错,犯了过错肯反省检讨自己,然后能改。没有给你痛苦的打击犯错,你不会反省,不会改过的。
  
  所以,人不怕犯错误,大丈夫犯了错误挺身而出,改过来,然后能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心里感受痛苦压迫,“衡于虑”,然后才晓得冷静的衡量,考虑。“而后作”,再起来,能够做伟大的事业,作一个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不是那么简单的,观察了外面这个环境,看看各种情形、景象。在个人讲,自己虽受了打击,还要修养很好,没有倒霉脸色。
  
  我常常跟同学讲,一个老前辈曾告诉我,他说,“有力长头发,无力长指甲”,年轻人生命力旺盛,头发容易长;营养不够的时候,指甲容易长。所以那个老前辈告诉我,倒霉的时候,少睡觉、勤理发、勤剪指甲。如果在倒霉的时候,没有事做老睡觉,头发、指甲弄得长长的就更倒霉了。也就是“征于色,发于声”。然后啊,“喻”,懂得了。看了别人的现象,看了外界的环境,反省自己,就懂得了。
  
  《摘自南怀瑾选集》

发表于 2016-4-2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