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碰撞
24日天刚亮,周、林两人快步走出校门,抄隔壁杭州植物园的小路直奔灵隐寺。刚进植物园,一个满头大汗的中年男子迎面飞奔而来。他说,将近2000年名中学生红卫兵,手持棍棒,铁锨,绳索,正从市区浩浩荡荡杀向灵隐寺。
来不及询问报信人的身份背景,更无暇揣摩这个难以置信的“巧合”,两人一路狂奔而去。到灵隐路洪春桥站,他们拦下了一辆7路公交车。说明原委后,车上同样震惊的乘客和司机当即关闭车门,不停站直开到灵隐寺。
泉水淙淙,鸟鸣啾啾,清晨的雾气笼罩中,灵隐寺依旧气势恢宏,然而空寂无人。僧众在“文革”之初就已遣散,只剩几名老弱看门。
没在山门外看到中学生红卫兵,两人松了口气,从侧门进寺打探。大雄宝殿里“晦暗,冷清得近乎阴森”,以致于林成孚觉得,那结跏趺坐在莲花之上的释迦牟尼佛,看上去也有些阴郁。大殿另一个角落,一名老僧不时抬头,目光疑惑且惊恐。
一转头,三四名中学生模样的少年正在转悠,其中一人手执长棍东敲西击。是红卫兵的哨探?两人对视一眼,神色凝重,决定回到门口静观其变。这时,20余名身穿军装,腰束武装带的中学生红卫兵,在写着校名的旗帜引领下朝山门大步走来。
周城镐“听到了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看一眼林成孚,对方也紧绷着脸。然而,到天王殿台阶前,红卫兵们就列队停下了,没有马上动手。正当两人惴惴不安时,又一队人马疾步奔来,是浙大同学。他们边跑边高喊“把侧门关上”。七八个同学紧随喊声赶到,拉上了两扇坚固的铁栅栏门。此时,不知从那里冒出几个颤颤巍巍的老和尚,忙不迭递过来两把沉甸甸的大铁锁。
等中学生们反应过来,天王殿所有入口都已被封死。攻方队伍开始骚动,准备强行冲击。20多名浙大学生,也在殿前手牵手筑成一道“人墙”,封死了红卫兵进寺的线路。与此同时,双方都竭力避免着肢体冲突,局面进入了短暂相持。
2相持
所有人都明白,相持只得一时。一旦近2000年人的攻方大部队到达,仅20来号人的守方将不堪一击。派人步行三四公里回浙大搬救兵,显然来不及。“要是能打个电话到学校就好了。”周成镐对身边的同学说,可是寺内没有。
“我带你们去打电话。”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是几步远处的一位园林工人。趁着守方几个人去打电话,人墙出现空档,中学生们决心再次强冲。三步,两步,一步……
就在双方即将零距离碰撞时,同学王定吾忽然振臂高喊“我们要辩论”,守方同学愣了一下,也紧跟着集体呼喊“要辩论”。
等到去打电话的同学回来,现场震天的口号,辩论声已经取代了“人墙”攻守。 当时,“辩论”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层大力提倡,是一种政治时尚,红卫兵们无法拒绝对方,一时不知所措,硬生生刹住了脚步,被迫直面守方发起的“论战”。针对红卫兵的“造反有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浙大同学喊出了“造反要有理,以理服人”。
时隔40多年,周城镐仍然极赞这两句口号:“一字之差,却切中要害,完全压制了对方。”
3增援
周城镐等人把电话打到了学校广播台。随即,遍布浙大校园的高音喇叭里反复响起了“灵隐寺告急”。顿时之间,一些心急的同学光着膀子就往校门口冲。紧随其后,有穿背心裤衩的,有趿拉着拖鞋的:一支衣冠不整,然而目标完全一致的队伍,在奔向灵隐寺的路上不断扩容。
他们在灵隐路赶上了中学生红卫兵大部队。眼看对方超过前头去的人马越来越多,中学生们急了,也开始跑步前进。近五六千年轻人,在平时很少有人走的灵隐路上你追我堵,潮水般涌进了灵隐寺。已经对峙三个多小时的攻守双方,都高呼革命口号,为己方大部队的到来热烈鼓掌,许多人甚至激动流泪。
没有时间喘息,新到的生力军匆匆接替了先头部队,双方酝酿着新一波大规模攻防。趁中学生们还没站稳脚跟,浙大同学里三层,外三层,把寺庙入口围了个严严实实,又用小分队的形式穿插进对方队伍,十来个大学生包围着四五个中学生,在寺前的路上,空地上,东一堆,西一堆的继续辩论。疲于应付论战的红卫兵,始终无法组织起冲击行动。
然而,形势并未缓解。到当天下午省,市领导闻讯赶来时,灵隐寺前还是人山人海,双方调门越来越高,激烈辩论慢慢升级成骂架动粗,大规模肢体冲突一触即发。省、市领导决定召集双方代表协商解决,同时传达了省市两级政府要求保存灵隐寺的几点意见,但是红卫兵坚决反对保存。
眼看协调会陷入僵局,浙江省委领导决定把情况上报国务院。同时要求,在得到国务院答复前,双方都必须保持克制,停止一切过激行动。这是当天唯一得到双方共同认可的意见,局势终于暂告缓解。
天色渐暗,中学生们毫无撤退的意思。浙大师生尽管疲惫不堪,也只能继续坚守,不少人已经饿了两餐,到深夜,更在阴冷的山风中直哆嗦。幸有灵隐寺周边村庄的一批青壮年,以及灵隐园林管理处职工来支援守寺。他们还为浙大师生带来了馒头、烧饼、饼干,甚至挡寒的帆布工作服。这批熟悉地形的精壮人员,守住了灵隐寺山前山后所有通道,以防夜袭。
对峙中,灵隐寺终于平安迎来了8月24日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