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18|回复: 9

莫住化城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佛又说:‘你们一切的比丘应该要彻底了解,如来所说的法是权巧方便法,因为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利根的,也有钝根的。若一开始就跟钝根人说真实法,他们是不会接受和相信的,所以我用方便法门来教化他们。’因为佛的方便法门本来是与一切众生合而为一,所以一切众生有这种方便的机缘,他们的心志只知道小小的方法和道理,若说宇宙间深奥的道理给他们听,那就不懂了。
二乘人往往都执著在五欲的境界上,即财、色、名、食、睡。1、财能购买一切物,所以人人都放不下钱财。若能把钱当作毒蛇一样,不去贪求它,人就不会为钱财而发生斗争。有一首偈颂,形容‘钱’字很恰当:‘一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若会用者出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试看‘钱’字有两个‘戈’,就像两个人拿著戈在那里挖掘金子,又可以说二人动干戈争著金子。钱可带给人许多麻烦苦恼,但是一般人却视钱如命,贪而无厌,若会用钱者即可超出三界,不会用者就造下了许多的罪业。2、色欲,就是著住在美好的色物上。3、名欲,贪一个好的名誉,欢喜人赞叹,若受人毁辱如三百矛刺心,把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4、食欲,欢喜吃些好东西,满足口腹。尤其是修道人,不应该把食物看得那么重要,应该把食物当作良药来维持血肉残身以疗干枯成就道业。5、睡眠,有人欢喜睡觉,觉得睡得越多越好,可是愈睡愈迷,变成愚昧昏暗,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二乘人就是受到这五种欲念的支配,故还未到不生不灭的地位,我为他们说二乘法(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法的原因,只不过令他们心生欢喜而精进修行。事宣上,证到二乘法的果位,还未得到真正涅槃的境界,何异望梅止渴,要知画饼不能充饥啊!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
譬如有一段五百由旬(四万里)的路,凡是要经过此路的人,将会遇到许多危险和困难。如受到强盗的抢劫,蛇狼虎豹的攻击。所以,要经过这路的人都心生恐惧,但是唯有这条路才能达到一切珍宝所藏之处,因此,他们只好冒险的向前开步走。就在这时候,其中有一位导师,他非常聪明能干,具足智慧圆满,知道如何行走这条险道,才不会被种种险境困扰,于是他发心指引所有的人经过此路,但是这些人走到半途中,却生出懈怠心,而不想再往前走。于是他们就对导师说:‘现在我们已疲倦到极点,在这怖畏的道路上,实在不想再向前走了,而且,前面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路,故我们还是不要再向前走好了。’
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
这一位导师有许多方便法门,他想:‘这些人真是可愍!为何要舍去到佛宝国的志愿而往后退呢?’想到这里,他只好用他权巧方便的神力,在险道中过三百由旬的地方,化出一个化城。然后,告诉大众:‘你们各位!不要恐怖,更不要生出懈退心。你们现在可到前面不远的一个大城里住下来,在这城里,可随意行动,假使能进入此化城,即可快速得到安隐,你们想再继续前进取宝,即可达到佛国宝所了。’
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
当这群行者身疲力倦到了极点,忽然得见这一座化城,能暂时逗留休息,故生出未曾有过的大欢喜心,说:‘我等今日免堕天、人、地狱、饿鬼、畜生道,脱离三界火宅,得到快乐和安隐。’于是,一起往前进行入此化城。以为他们已经到了究竟解脱和安隐,十分的高兴和安乐。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这时领导师尊——释迦牟尼佛知道他们已经休息,恢复精力,不再疲倦了。于是,佛即毁灭此化城,对众人说:‘你们应该再向前走,宝处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此化城只不过是我所变化出来的,鼓励你们前进,好让你们暂时休息。’也就是说,凡是证到四果罗汉的圣人应当要回小向大,修大乘的法门,才能达到究竟之宝处。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诸比丘们!此大通智胜佛所说的法,也就是我所要说的法,如今为你们做大导师,深知一切生死、烦恼恶道,是多么险难和长远,故应离一切烦恼,越过生死的苦海,达到如来之家,成就萨婆若。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如果有众生听到佛说唯一佛乘的法,一定有许多众生,拂袖而去,不想见佛或亲近佛,因为佛法是难信之法,所以众生都不肯接受。因为他们想:‘修行成佛必须要花很长久的时间,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勤修六度苦行,才有成佛的机会。’于是,他们都故意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识大导师(佛),更不用说教他们舍去七情六欲,一心修道了。
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一切诸佛,悉知一切六道众生的心念,是非常之怯弱和下劣。佛就用方便的力量,而说二乘法的有余涅槃,让修道上起懈退心的众生,暂时止息。故说出另一个中道涅槃。这时,佛又告诉他们说:‘你们还未到达究竟的佛道。你们所住的地方,接近佛的智慧,你们应当观察和筹量,不论你们得到有余或无余的涅槃境界,都不是真实的。其实是如来的方便力量,于唯一佛乘,分别说出声闻、缘觉及菩萨三种的法门。’
发表于 2016-4-1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佛就像那一位导师,知道应用什么方法来越过这危险中途的道路,并且告诉过路的入,到那里去休息。宝处就在附近不远,但是此座城并非是真实的。它只不过是佛变化出来,让你们休息一会儿,等到你们已恢复体力,就应离城而向前迈进。譬如:你要从你的家乡到国外,要经过很遥远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在这一段路程中,一定会觉得身疲力倦,那时你就要找一间旅店暂时住一宿,第二天又继续你的路程,这样才能到达你所要到的地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    阿修罗众等    常雨于天华    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鼓    并作众伎乐    香风吹萎华    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    而请转法轮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当尔之时,世尊欲重复此意义,故说一首偈颂:

大通智胜佛,在一个道场,坐在莲华座上,入三摩地,如此经过十个劫数,但还未成正觉。这时,佛法未现于世,故他还不能得成佛道。一切天神、龙王、阿修罗众等,常雨天华,来供养这一尊佛,诸天王击打天鼓,奏出种种的伎乐,一阵阵香风把萎谢的华吹走,同时又雨美丽芬芳、新鲜的天华。

经过了十个小劫,佛才成道,所有天及世人都生出极端高兴踊跃的心情,歌颂佛的十六位王子,皆与千万亿的眷属,一起到佛所,恭恭敬敬的头面礼足,而请佛转大法轮,希望佛的师子吼,滋润的法雨,充实我们及一切众生的心田。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世尊是百千万劫难遭难遇到的,不知要经过多长久的时间才能遇见佛出兴于世,佛为觉悟一切群生,他的不可思议威神智力即能震动到一切众生心性地上。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华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法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    请佛转法轮

世尊甚难值    愿以本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轮

在东方诸世界,有五百万亿的国土,梵王的宫殿得到无量的光明照耀,这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当诸梵天王见此瑞相,皆来到佛所,寻找这种光的来源,并且散下天华来供养佛,然后又向佛奉上最宝贵的宫殿。然后再恭恭敬敬的请佛转法轮,于是他们又以偈颂来赞叹佛。

佛知道讲法的机缘还未成熟,故接受他们的请求而静坐默然,这时从南、西、北方及四维上下,诸梵天王悉皆散下天华及奉献宫殿,请佛转法轮。佛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而我们愿得到佛的大慈悲怜愍众生的心,能广开甘露的法门。为教化我们六道众生,而转无上的深妙法轮。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亥    得尽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从是后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算数    不能得其边

世尊具足无量的智慧,受到一切众生请求说法。佛能宣说种种妙法,故首先说四圣谛法(苦、集、灭、道)及十二因缘法,即是无明至老死,皆从十二因缘所生,由此招感来许多的过患,你们应当知道如是的法。当大通智胜佛宣化畅演此法后,有六百万亿梵天王等众,得离一切苦,皆证得阿罗汉果位。

当佛又在第二次说法的时候,又有千万恒河沙数众生,领悟诸法空相,皆得阿罗汉果及声闻、缘觉与菩萨的果位,其数是无有穷尽,即使经万亿劫长久的时间来计算其数目,皆不能知其数量无边际的啊!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遗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就在这时候,那十六位王子皆发心出家修道作沙弥。他们一起向佛请法,希望大通智胜佛能为一切众生演说大乘妙法,故问佛:‘我们及所有随从者,皆应当成佛道,因为我们愿像世尊一样,能具足第一清净的智慧眼。’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别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佛知道这些童子心所想的是什么,他们宿世的修行到了什么程度,曾以无量的因缘,听过佛说种种诸法实相妙理,本生因缘譬喻,及六种波罗蜜。六种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是梵语,翻译为到彼岸。他们也曾听过佛说种种神通修证妙用之事,所以,有大智慧来分别出真实的一佛乘法,他们修行菩萨所修的六种波罗蜜。因此,现在这十六位童子乐闻佛说大乘的妙法莲华经,皆悟知法华经里含有如恒河沙数的偈颂。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是诸沙弥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于佛宴寂后    宣扬助法化

当大通智胜佛说完了法华经之后,佛就回到静室中入甚深禅定,在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境界中经八万四千个大劫。这时,十六位沙弥及所有的阿罗汉,知道佛未出禅定,于是,他们就发心为无量亿诸众生说佛的无上智慧。每一位沙弥都登上法座,演说佛所说过的大乘妙法莲华经,在佛寂然不动的时候,助佛宣扬佛法,教化众生。

一一沙弥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后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这十六位沙弥及诸大阿罗汉,各各所教化的众生,有六百万亿恒河沙数那么多。什么是阿罗汉呢?阿罗汉是梵语,翻译为应供、破恶、杀贼。1、应供:阿罗汉所作已办应该受人天的供养。我们如果没有得到人天的供养,是不能勉强别人来供养自己的,我们更要回光返照。假若往昔没有修福,纵使作了阿罗汉也受托空钵的果报。2、破恶:是破烦恼的恶。3、杀贼:杀无明的贼。因为无明能破坏我们的道业,使我们的智慧光明不得显现出来,虽然说阿罗汉已把无明杀了,其实是还未完全把无明杀尽,唯有佛才断一切的无明,甚至于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还未断尽,何况是一位阿罗汉呢?

当大通智胜佛灭度了之后,那些得闻十六位沙弥说法的人,皆能一同与其导师俱生在一个佛国。





发表于 2016-4-17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佛就像那一位导师,知道应用什么方法来越过这危险中途的道路,并且告诉过路的入,到那里去休息。宝处就在附近不远,但是此座城并非是真实的。它只不过是佛变化出来,让你们休息一会儿,等到你们已恢复体力,就应离城而向前迈进。譬如:你要从你的家乡到国外,要经过很遥远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在这一段路程中,一定会觉得身疲力倦,那时你就要找一间旅店暂时住一宿,第二天又继续你的路程,这样才能到达你所要到的地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    阿修罗众等    常雨于天华    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鼓    并作众伎乐    香风吹萎华    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    而请转法轮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当尔之时,世尊欲重复此意义,故说一首偈颂:

大通智胜佛,在一个道场,坐在莲华座上,入三摩地,如此经过十个劫数,但还未成正觉。这时,佛法未现于世,故他还不能得成佛道。一切天神、龙王、阿修罗众等,常雨天华,来供养这一尊佛,诸天王击打天鼓,奏出种种的伎乐,一阵阵香风把萎谢的华吹走,同时又雨美丽芬芳、新鲜的天华。

经过了十个小劫,佛才成道,所有天及世人都生出极端高兴踊跃的心情,歌颂佛的十六位王子,皆与千万亿的眷属,一起到佛所,恭恭敬敬的头面礼足,而请佛转大法轮,希望佛的师子吼,滋润的法雨,充实我们及一切众生的心田。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世尊是百千万劫难遭难遇到的,不知要经过多长久的时间才能遇见佛出兴于世,佛为觉悟一切群生,他的不可思议威神智力即能震动到一切众生心性地上。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华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法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    请佛转法轮

世尊甚难值    愿以本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轮

在东方诸世界,有五百万亿的国土,梵王的宫殿得到无量的光明照耀,这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当诸梵天王见此瑞相,皆来到佛所,寻找这种光的来源,并且散下天华来供养佛,然后又向佛奉上最宝贵的宫殿。然后再恭恭敬敬的请佛转法轮,于是他们又以偈颂来赞叹佛。

佛知道讲法的机缘还未成熟,故接受他们的请求而静坐默然,这时从南、西、北方及四维上下,诸梵天王悉皆散下天华及奉献宫殿,请佛转法轮。佛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而我们愿得到佛的大慈悲怜愍众生的心,能广开甘露的法门。为教化我们六道众生,而转无上的深妙法轮。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亥    得尽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从是后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算数    不能得其边

世尊具足无量的智慧,受到一切众生请求说法。佛能宣说种种妙法,故首先说四圣谛法(苦、集、灭、道)及十二因缘法,即是无明至老死,皆从十二因缘所生,由此招感来许多的过患,你们应当知道如是的法。当大通智胜佛宣化畅演此法后,有六百万亿梵天王等众,得离一切苦,皆证得阿罗汉果位。

当佛又在第二次说法的时候,又有千万恒河沙数众生,领悟诸法空相,皆得阿罗汉果及声闻、缘觉与菩萨的果位,其数是无有穷尽,即使经万亿劫长久的时间来计算其数目,皆不能知其数量无边际的啊!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遗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就在这时候,那十六位王子皆发心出家修道作沙弥。他们一起向佛请法,希望大通智胜佛能为一切众生演说大乘妙法,故问佛:‘我们及所有随从者,皆应当成佛道,因为我们愿像世尊一样,能具足第一清净的智慧眼。’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别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佛知道这些童子心所想的是什么,他们宿世的修行到了什么程度,曾以无量的因缘,听过佛说种种诸法实相妙理,本生因缘譬喻,及六种波罗蜜。六种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是梵语,翻译为到彼岸。他们也曾听过佛说种种神通修证妙用之事,所以,有大智慧来分别出真实的一佛乘法,他们修行菩萨所修的六种波罗蜜。因此,现在这十六位童子乐闻佛说大乘的妙法莲华经,皆悟知法华经里含有如恒河沙数的偈颂。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是诸沙弥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于佛宴寂后    宣扬助法化

当大通智胜佛说完了法华经之后,佛就回到静室中入甚深禅定,在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境界中经八万四千个大劫。这时,十六位沙弥及所有的阿罗汉,知道佛未出禅定,于是,他们就发心为无量亿诸众生说佛的无上智慧。每一位沙弥都登上法座,演说佛所说过的大乘妙法莲华经,在佛寂然不动的时候,助佛宣扬佛法,教化众生。

一一沙弥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后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这十六位沙弥及诸大阿罗汉,各各所教化的众生,有六百万亿恒河沙数那么多。什么是阿罗汉呢?阿罗汉是梵语,翻译为应供、破恶、杀贼。1、应供:阿罗汉所作已办应该受人天的供养。我们如果没有得到人天的供养,是不能勉强别人来供养自己的,我们更要回光返照。假若往昔没有修福,纵使作了阿罗汉也受托空钵的果报。2、破恶:是破烦恼的恶。3、杀贼:杀无明的贼。因为无明能破坏我们的道业,使我们的智慧光明不得显现出来,虽然说阿罗汉已把无明杀了,其实是还未完全把无明杀尽,唯有佛才断一切的无明,甚至于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还未断尽,何况是一位阿罗汉呢?

当大通智胜佛灭度了之后,那些得闻十六位沙弥说法的人,皆能一同与其导师俱生在一个佛国。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8: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9-19 20: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2-4 15: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3-30 20: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8: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0-14 20: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2-23 13: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