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藏檀

[善导思想交流] 中日两国念佛法门之比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3-26 01:58
藏檀!
咱坛子老板是他力本愿派信徒,虽未必是真宗流的,起码是时下所谓善导流的。
你这大作游走在红线边 ...

感恩师兄提醒,先谢过。

唐朝的善导大师是中国的净土宗二祖,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末世念佛人的共同的祖师。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各家有各家的解读,但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如果意见不同,大家大可放马过来一辩,这个都没有什么。

至于别的,可毋须考虑。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日本净土真宗
一、亲鸾生平及日本净土真宗的创立
1、生平及创立净土真宗
亲鸾(1173—1262年),日本净土真宗创始人,俗姓藤原,曾名绰空、善信等,日本京都人,幼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收养。九岁出家,登比睿山学习天台宗教义。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日本净土宗及净土真宗的创始人,都出身于天台宗。1201年离开比睿山,闭关于京都顶法寺六角堂百日,时年29岁。后由道友圣觉引导,到京都吉水(即大谷)谒见法然,并成为其弟子。为了深入了解亲鸾这个人,了解日本净土真宗,本人曾经从头到尾完整地看完了由日本真宗所制作的六集动画电影《亲鸾圣人》。说真话这部动画电影制作得非常好,非常感人,也改变了我以前对亲鸾这个人的一些看法。之所以离开比睿山,《亲鸾圣人》中的说法是因为修天台宗、法华经失败,所以29岁下山另找出路去了。天台宗修一心三观,和禅宗一样都需要修禅观,靠自力了生死。无疑,9岁上山29岁下山的亲鸾花了二十年时间并没有找到了生脱死的希望在哪里。1201年离开比睿山后闭关于京都顶法寺六角堂百日,《亲鸾圣人》中说是向圣德太子一心祈祷,求明示出路。(圣德太子以前讲过的)
在《亲鸾圣人》中,亲鸾对法然诉说道:“我将比睿山二十年修行全部舍去,在京都的街道象梦游似的为寻找解决后生一大事的教法而徘徊。(中略)闻法时,不该想的也常在想;不该看的也浮现在眼前,不但不能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疑念如云般涌上来,以这样的心去面对临终,想起来只有恐惧而已。”
“上人,仔细探视我的内心,十年前,头次遇到上人时,还有现在心里都是充满着烦恼和疑念,一直都没有改变。这样的心,不知要继续到何时。想到这里,内心就烦闷得象要爆炸似的。”
向法然悲泣:“上人,多年的学问与修行,对后生一大事似乎一点帮助都没有。非但如此,亲鸾连想闻法的心都没有。心里满满的烦恼和疑念,闻不到阿弥陀佛的呼声。”
法然厉声呵斥道:“亲鸾,你没有具备听闻‘真实’的耳朵,这才是你的真正的面目。把一切自力的心扔掉,把全部计划的心扔掉,把想要扔掉的心也扔掉!”
恍然大悟,喜极而泣:“啊!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弥陀五劫思惟之愿,仔细地想想,完全是为亲鸾一人。噫!弘誓强缘、多生难遇的本愿力现在遇到了。亿劫难获的真实信心,现在得到了。本愿是真实的,本愿是真实的。”亲鸾二十九岁。信心决定。
这一段是讲亲鸾当年如何向法然求法,如何去掉满心的疑虑,如何得到真实的信心,即“信心决定”。(应是日语的说法)这一段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舍去”,另一个是“自力”。
由这里的舍,我们很容易想到《选择本愿念佛集》中法然的舍,二者不论意思还是作法都是一样的。其实法门都是方便,只是修行的方式不同,说到本质与佛理,仍是一样的。因此法门与法门之间,可以借鉴,可以圆融。如中国净土九祖藕益大师,原本也是修天台宗的,后入净土,借天台教理阐述净土;还有六祖延寿大师及十二祖彻悟大师,原本都是修禅宗的,后入净土,以禅宗之理诠释净土,都做得非常好,使人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净土教理。这就是圆融而无碍,从而也说明了净土法门圆超圆收一切法门的道理。
有关自力,与他力相对,本是就了生死出三界这件事上而言的。道绰禅师在《安乐集》中说得再清楚不过:“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这也就是说,众生信愿行都是自力,因众生信愿念佛的自力,而感得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接引出三界的他力,这正是众生与佛感应道交的道理。若无自力,何来他力?自力他力,因果相应。
法然时只有本愿一说,在本愿念佛集中只有一处提到“自力”“他力”,而且还是引用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的原文,而将“他力”这个概念加以自由发挥演变的实际是亲鸾,并且最终的意思与道绰禅师的本意相去甚远,面目全非。在自力他力的定义及判定上,龙树、道绰、善导以及法然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丝毫差别。但到了亲鸾的时候,自力的意思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甚至将念佛人的信愿行全部都定义为他力!很显然,这是根本错误的,只是他一己之谬见,找不到任何的理论依据。
1203年(30岁)得其师许可,娶九条兼实之女玉日为妻,此为日本僧侣公开娶妻之始。对于亲鸾与玉日结婚一事,无论以法然一方为代表的佛家,还是以九条兼实一族为代表的俗家,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正如影片中所说:“僧侣要食肉娶妻,这件事轰动了当时的社会与佛教界,形成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一个戒律的问题,我们不多说,也并非本文所要关心与讨论的,我们所要探讨的只是真宗的教义问题。
影片中一群士兵的对话:“法然门下的家伙,最近大家都洋洋得意的样子。”“其中那个叫亲鸾的,他是什么东西,不是跟关白(相当于中国的丞相)的女儿结婚吗?”“难道他发疯了?”一群村民的对话:“法然门下的和尚娶了媳妇,这件事太轰动了。”“不是叫亲鸾吗?”“表面上是和尚,在暗地里不知他们在做什么。”士兵与村民的对话。一村民:“当和尚的也可以娶妻吗?”一士兵:“当然不可以!”另一士兵:“他是破坏佛教的恶魔,就是佛教的敌人。”所以由这些谈话,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人们心中的不满与愤恨可想而知,并最终因住莲、安乐事件而得到总爆发。
1204年(元久一年)延历寺僧徒,以法然别树一帜,诉于天台座主真性,要求停止专修念佛。延历寺在比睿山上,是日本天台宗的本寺。法然创立专修念佛法门,其时仍是天台宗僧人的身份,所以这件事实际上仍然可以看作是天台宗内部的事,不满专修念佛的人希望座主可以出面加以制止专修念佛的提倡。历史上天台宗的内部本就有念佛法门在流传,但是并没有受到专修念佛这样的排挤与打压,可见法然所提倡的专修念佛与以前的念佛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看看《七个条起请文》就能明白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1207年,终因住莲安乐事件,朝廷下令禁止专修念佛,法然教团被迫解散,法然亦被流放至土佐国(今高知县),亲鸾被判为死刑,不过最终因九条兼实大力周旋,而被流放到越后国(今新潟县)。此时亲鸾虚年三十五,而法然已到七十五岁高龄。因罪改名“藤井善信”,到达流放地以后,自称“愚秃亲鸾”,在那里住了五年。
1211年十一月遇赦,第二年四月打算回京都,但在途上听说法然已经圆寂,于是决定到日本关东地区传教,时间前后长达二十余年。
元仁元年(1224年)正月,在稻田的僧舍着手写《教行信证文类》六卷,一般认为此即是有净土真宗之始。其时玉日在京都已死,于是又娶当地豪族三善为则的女儿为妻,就是惠信尼。惠信尼对亲鸾在关东地区传教的帮助很大。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亲鸾一生共有四男三女,其中长子为玉日所生,后归依到慈圆的门下,改名印信。其他六个孩子都是惠信所生,其中长男善鸾被斥逐,与其断绝了父子关系。《亲鸾圣人》中的解释是善鸾宣扬邪教,而且多次劝告不听,最后亲鸾寄出了“勘当状”(断绝父子关系的文书)。这一年亲鸾八十四岁,善鸾五十岁。此事发生在亲鸾晚年返回京都之后,善鸾则仍留在关东地区。善鸾想接近政府要员,想控制关东地区,而且编造“秘密的法文”。亲鸾对其劝告道:“善鸾啊,没有比扭曲佛法使人堕入地狱更重大的罪恶。现在能改过还不算迟,要向佛祖深深地忏悔,弘扬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才是。”但多次劝告无效之后,终于父子决裂。亲鸾的弟子莲位房对此哭泣道:“师父始终为了开显真实,受四面八方的攻击,加上这一次的事件,‘连自己亲生的儿子都无法教导的人,还想教导别人,真是贻笑大方’,我想到会掀起这种非难的旋风就感到非常的痛心。”由此可知当时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内心无以言表的伤痛。
信乐房是亲鸾的得意弟子,但是因为不能明白和接受一些教义,最终毅然出走。面对信乐房的决然离去,亲鸾的祈祷让人感动:“信乐房啊!无常的世界如火宅,所有的一切都是谎言戏言,没有真实,唯有弥陀的本愿才是真实的。不管你到何处,拜哪一个高僧为师,只有这一点是绝不可以有错误……”是啊,无常的世界如火宅,所有的一切都是谎言戏言,没有真实,唯有阿弥陀佛救度我们这些罪苦众生的悲心重愿才是真实。住莲房与安乐房被行刑时,刽子双手举起屠刀,两名僧人跪在坑前,引颈就戮。这时他们闭上眼睛,一心念佛,安宁而专注,而那些围观的人群也随他们一起齐声合掌念佛,庄严而肃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看到这里,我的眼中噙满泪水。无论二人被杀的历史真相到底如何,但此情此景想必一定能打动我们每一位念佛人的心,不分国籍与种族,无论贫富与贵贱。这不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吗?(《法事赞》)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乃至于谤法阐提只要回心念佛都能往生,那么还有什么人不可以往生的呢?阿弥陀佛的无尽悲心与誓愿,我们念佛人要怎么样才能完全信受。六道轮回,众生皆苦。我佛慈悲,救众生出苦海。生命不息,念佛不止。不念佛无以报佛恩,不往生无以报佛恩。归依阿弥陀佛,归依西方极乐世界。
五尘生处烦恼起,心缠缚故不解脱。
惟有低头真惭愧,一心念佛大安乐。
2、教行信证及叹异钞
教行信证全称是《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略称净土文类、文类,是亲鸾在流放到关东地区时,五十二岁(虚岁)于稻田的僧舍所作。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被视为日本净土真宗的圣典。他的其它一些著述多是晚年从关东返回京都后写的。全书分教、行、信、证、真佛土、化身土等六卷。教,指大无量寿经;行,即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信,系往生之正因,亦即相信阿弥陀佛之信心;证,乃由行、信所得之证果。真佛土诠示真的净土是酬报佛之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两愿所显现的国土。化身土卷则依《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以说明化身、化土。
在《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卷一中有“谨按净土真宗。有二种回向。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就往相回向。有真实教、行、信、证”之句。我们知道佛法有正法、像法与末法三时之分,再与教行证相配,则有教、行、证为正法,有教、行称为像法,仅有教称为末法。教是指佛陀的教法,佛陀一生所说之法记载于佛经之中;行是修行,按佛说如理如法修行;证是证圣果,证得一个果位。日本亲鸾另于教、行、证之外立一“信”字,看起来是为了凸现真宗的特色,让人知道真宗尤其重视“信”,其实并没有道理。大智度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是修学佛法的前提也是基础,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看信、解、行、证就能知道这是有先后次第,不能随意打乱它们的顺序。“信”在“解”、“行”之前。但在《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中,“信”被放在“行”之后“证”之前,这是非常奇怪的提法。
“夫显真实教者。则大无量寿经是也。”(卷一)大无量寿经指的就是《佛说无量寿经》。亲鸾认为唯有无量寿经才是“显真实教”而观经和弥陀经不是,这只是他的一己之见。《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以及《佛说阿弥陀经》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净土三经,西方极乐世界及念佛往生等事,就是本师释迦佛在这三部经中告诉我们众生的。三部经本无高下,皆为真实,弥陀经更是世尊大悲心故为众生不请自说,我们何从能下唯无量寿经真实这样的判断?再者在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中,哪里又有过三经有高下这样的意思?
基于同样的理由,亲鸾在行(卷二)中认为十八愿为真实,而以十九愿和二十愿为非,这同样是错误的。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肯定是正确无误的,但我们决不可以说十九愿和二十愿为非,更不可贬斥和诽谤此二愿。说修十九愿和二十愿不能往生便成谤佛谤法,因为修十九愿和二十愿也是仗佛力往生的,和十八愿一样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在。“舍”不但是日本净土宗的问题,更是净土真宗的问题。法然的本愿集还引用了净土三经,亲鸾则只要无量寿经一部;法然舍十九、二十愿,但仍强调信愿行三资粮,亲鸾则不但舍二愿,最后甚至连愿行都舍掉,强调一念真实之信就已得到了往生的保证。(即前文的“信心决定”)所以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净土念佛法门从中国传入日本后的一些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既有个人对佛法错误理解的问题,更有经过改变以更好适应本土化的问题。净土真宗看起来更象是日本本土化的宗教,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这一点上,倒是和日莲宗非常相似。法然接受和吸收中国的佛教文化特别是善导大师的思想,甚至于连与他同时代的《龙舒净土文》(王龙舒居士著)都在选择集中加以引用,可见他是一位中国通,信奉中国佛教并以之为正统。但在亲鸾的教行信证中我们无法看到这一点,里面多是他自己的思想认识及对净土法门的感悟,具有非常浓厚的日本特色。因此我们能够看得出来,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亲鸾在流放地关东地区先后传教二十余年,其对象多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民众如农民、猎户等,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及至后来,历史上真宗信徒多次因利益冲突而与其他势力发生战争,显如时期的石山本愿寺与织田信长之间的战争竟然前后打了十年!这一点类似于中国的白莲教农民起义。
《叹异钞》是用日文写的,与教行信证一样收藏于日本新修大正藏经八十三册,但是查的时候并未找到。网络上也并不容易找到它的汉译全文。据说《叹异钞》是亲鸾的门人唯圆所写。亲鸾晚年返回京都后,关东的念佛人中出现了不少新的说法,唯圆认为是异端邪说,感到可叹,这就是叹异钞的由来。叹异钞前半部分记录了许多亲鸾的语录,“恶人正机说”正是出自这里。
叹异钞旧译:“善人犹可往生,何况恶人。然世人常谓∶‘恶人犹可往生,何况善人。’此言似理而非,实违背本愿他力之意趣。所以者何?自力行善之人,缺于专靠他力,故不合弥陀之本愿;若翻自力之志,转靠他力,则往生真实报土无谬矣。弥陀为悯念烦恼具足之众生,所行都不能出离生死而发愿之本意,是在于恶人成佛故,靠他力之恶人,完全是往生之正因。是故谓‘善人犹可往生,何况恶人。’云。 ”
我们可知道“恶人犹可往生,何况善人”是谁讲的吗?这是我们中国的净土宗二祖唐朝时的善导大师所讲的。“又白诸行人等。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善导大师《观念法门》)这两段放到这里,两厢一对照,大家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用再多说什么。什么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日本那边的一些说法真的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吗?去看五部九卷,观经四帖疏仍在,往生礼赞等仍在。“然世人常谓∶恶人犹可往生,何况善人。此言似理而非,实违背本愿他力之意趣。”日本真宗亲鸾的这一段话,无异于说善导大师不懂弥陀他力本愿是什么意思。“他力本愿”由善导大师首先提出,但是传到日本之后变得面目全非,意思完全被扭曲。“恶人正机说”正是被扭曲的表现之一。善导大师提出善人正机是鼓励人行善,亲鸾所提出恶人正机感觉就是放纵人作恶。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即使我们站在被日本方面视为真实的十八愿上来说,阿弥陀佛的救度是真正平等的,对一切的众生都没有分别,决不会因为是恶人坏人反而更要救度这样的谬误,这只不过是以凡夫心妄测佛智罢了。佛菩萨对众生的救度完全平等,毫无分别心,绝对不会对坏人恶人反而更加垂青的道理。观经中的下品下生是极其特殊的情况,是一生未闻佛法,因无知而造恶的可怜众生,决不可因此而推而广之。
善导大师是劝我们持戒念佛的,劝我们断恶修善。今天少数念佛人中的诸多说法,并非出自善导大师。
般舟三昧乐(愿往生)    专心念佛断贪瞋(无量乐)
般舟三昧乐(愿往生)    愿断邪心修梵行(无量乐)
普劝十方生死界(愿往生)  同心断恶尽须来(无量乐)
一入涅槃常住国(愿往生)  彻穷后际更何忧(无量乐)
善导大师诸如上面这样的劝告随处可见。应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与善导大师思想的异同
实际上,当日本的念佛法门发展到真宗的时候,已经和善导大师没有多少关系。他力本愿的思想由善导大师所提出,但到了日本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甚至衍生出全新的阐释。净土真宗是有着鲜明特色的日本本土宗教。如果说念佛法门传到法然手上时仍是佛教(佛陀的教法)的话,那么到了亲鸾的手上则演变成外道的大神信仰,即将阿弥陀佛完全当作神来信仰,成为一神教。
实际上,将阿弥陀佛当作大神来信仰依然可以往生,因为这并没有违背弥陀的愿力,但这仅仅只局限于一小部分人(众生根性不同),也并非释迦本意。在本文一开始我们就指出,佛教是佛陀的教法、教导,而非宗教。日本净土真宗特别强调对阿弥陀佛“他力本愿”之绝对信心,将“信”提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这并非不可以,只要不违背信愿行三资粮就行。而实际上,他们在对他力的理解上还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日本净土真宗的问题所在
现在,请让我们再次回到自力与他力的问题上来。这个问题极其重要,而且历来争议很大。首先,我们一定要弄明白,所谓自力与他力是就什么而言的?是站在什么地方来讨论自力与他力的。如果不把这个最根本的东西弄清楚,最终必定是各说各话,鸡同鸭讲,永远说不到一块儿去。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非常简单,有且只能是就了生死出三界的途径这一件事而言,决非其它别的什么。诸佛出现于世,其目的无非令众生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盘的彼岸,用梵语讲就是波罗蜜。怎么才能了生死呢?这就涉及到修行的方式方法,涉及到自力法门与他力法门的问题。所谓自力,是指禅宗、天台等圣道门在此土修戒定慧,以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最后断尽见思烦恼,出三界了生死,这叫竖出三界,靠的是修行人自己的力量。而对净土宗来说,讲究的是信愿行,纵使修行一生也不一定能断尽烦恼,虽然见思惑未断,但因为信愿念佛,最终也能仗佛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死已了,这叫横超三界,完全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谓自力与他力,是约了生死出三界这一点而讲的,这是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区别与界定所在。
上面是就圣道门与净土门而言。再就净土门内说,仍有自力与他力的问题。净土行人的真信、切愿与至诚恳切念佛,仍要由念佛人自己来完成,这属于自力。对于绝大多数念佛人来说,即使一生念佛也不一定能断尽见思烦恼,所以按理说不能出三界,但是因信愿念佛而与佛愿相应,最终被阿弥陀佛接引到西方净土,这个属于他力。简单讲,信愿念佛是自力,往生是他力。这个地方,道绰禅师讲得再清楚不过:“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安乐集》卷上)这个地方如不彻底弄个清楚明白,就很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所误导。
有关自力与他力的问题,我们下面再从两个方面加以详细解释。首先我们用因果关系来分析。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所发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其核心句为:[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至心信乐——即信,真信;
欲生我国——即愿,切愿;
乃至十念——即行,念佛。
欲问谁信?谁愿?谁念佛?——十方众生。
欲问谁往生?——十方众生。
所以由十八愿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信、愿、行三,皆是由“十方众生”所发出,皆须由众生自己来完成。我们将十八愿的核心句略加扩展,即为:十方众生至心信乐,(十方众生)欲生我国,(十方众生)乃至十念,(十方众生)必定往生。
大乘入楞伽经二曰:“一切法因缘生。”是说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比如农夫春天播种(此为因),辅以阳光、空气、水和农夫的耕作(此为缘),因缘和合而秋天有收获(此为果)。
图示为:

            
因————果

在十八愿中,十方众生信愿念佛为因,十方众生往生是果,那么缘是什么呢?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说:“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正是说明佛愿是以缘的形式而存在的。
图示为:

                           弥陀愿力
众生信愿念佛——————众生往生极乐

其次请以冬天晒太阳为喻来说明信愿行三者的关系,更进一步说明上面的因缘果报。我们众生信愿念佛是因,最后得以往生是果,阿弥陀佛的愿力作强缘,这是十八愿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信”“愿”“念佛”,最后在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下,得到“往生”这个结果。这里信要我们自己真信,愿要我们自己发愿,念佛要我们自己念佛。且此三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随我们的不断修行而不断增益。但阿弥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永恒不变的,摄生三愿不变,十八愿也不会变,经书上白纸黑字写着不会变。就象阴冷的冬天,外面阳光灿烂,很温暖,如果我们想去外面晒太阳,那么首先我们要相“信”这件事,要有到外面晒太阳这个“愿”望,最后还要自己挪动脚步“行”到外面去!这些事,都是要由我们自己来完成。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外面灿烂的阳光。要知道,即使外面阳光再怎么温暖,还得我们自己走出去才能享受得到,是不是?光有信,再怎么信,但是没有出去的愿望,也不动一下脚步,是根本不可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信愿行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不可分割。只取信而舍愿行,完全违背净土一门的宗旨。日本净土真宗最主要的问题正体现在这里。
我们深信弥陀本愿,发愿往生去西方极乐世界,然后至诚恳切念佛,这不是他们所说的自力法门,反而正是仰仗弥陀他力救度的体现。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回归善导
前面已对中国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以及日本的净土宗、净土真宗加以全面论述,经过逐一分析对比,我们发现日本的净土宗与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有所不同,差别还相当大,而净土真宗则与善导大师没什么关系。如果说五部九卷在日本保存了上千年这是可信的,但如果说日本传承了善导的思想近千年则不尽然。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于唐朝时传入日本,据说后在中国失传。不过此说有待考证,是全部失传还只是一部分,在他人的著作中有无引述等,这些都是疑问,本人就曾在唐朝智升的著作中看到有引用善导大师的原文。另外明朝莲池大师也引用了善导大师的一个说法,又是哪里来的?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五部九卷于清朝末年被杨仁山居士从日本请回刻印流通。
如果我们想要学习和继承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就一定要重新回到五部九卷上来。诚然,善导大师是无比赞叹念佛一行的,前面我们已经专门讲到,如四帖疏中有“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之句,但是在其他不少地方,善导大师还教导教我们“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圣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中略)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日本那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前面已经讲过,就是喜欢“舍”,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取舍。五部九卷只取观经四帖疏,其它四部舍掉;四卷四帖疏只取最后一卷散善义,前面三卷舍掉;散善义中讲的“五正行”只取念佛正行,其他四正行舍掉,法然正是这样偏依善导大师。至于净土真宗,已经和善导大师没什么关系。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包含在五部九卷之中而决非仅仅只有一部,如果我们只看四帖疏的话这是不够的,会比较片面,最起码《往生礼赞》我们还是要学一学。
往生礼赞讲的其实就是我们念佛之人昼夜六时的修行仪轨,用来指导我们念佛人如何修行的。其中有一句极其重要的话:“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我们有的人有意无意只讲后半句“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而将前面四个关键的字“若能如上”舍去,这就有断章取义之嫌,会误导他人。“如上”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往生礼赞》一开始就讲的“三心”、“五念门”及“四修法”。也就是说,“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这一结果是建立在三心、五念门及四修法之上的,有这样的前提与基础,这才是善导大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所谓三心是佛在观经中讲的至诚心、深心与回向发愿心。《往生礼赞》云:“答曰:必欲(一定想要)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观经具说。应知。”
五念门是指礼拜门、赞叹门、忆念观察门、作愿门及回向门。往生礼赞:“又如天亲净土论云: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何者为五?一者身业礼拜门。所谓一心专至恭敬合掌。香华供养。礼拜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名礼拜门。二者口业赞叹门。所谓专意赞叹彼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及彼国中一切宝庄严光明等。故名赞叹门。三者意业忆念观察门。所谓专意念观彼佛。及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国土庄严等。如观经说。唯除睡时。恒忆恒念恒想恒观此事等。故名观察门。四者作愿门。所谓专心。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三业四威仪所作功德。不问初中后。皆须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国。故名作愿门。五者回向门。所谓专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圣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名回向门。又到彼国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众生。彻穷后际。心无厌足。乃至成佛。亦名回向门。五门既具定得往生。一一门与上三心合。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应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四修是什么呢?就是指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及长时修。(印光大师非常强调恭敬,善导大师也是一样的,二位祖师没什么不同,不然不会把恭敬修放在第一位。)往生礼赞:“又劝行四修法。用(以)策(激励,促进)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为四?一者恭敬修。所谓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二者无余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念专想专礼专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故名无余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名无间修。又不以贪瞋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三心、五念及四修其实就是善导大师教我们念佛人如何修行的。善导大师不是没有教我们如何修行,其实教了。在学习往生礼赞前,本人曾经抱怨善导大师怎么没有教我们怎么修行?难道真的只有“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这一句?及至学完往生礼赞后才算弄明白了。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不太好把握,容易理解偏差及断章取义,这是比较困难的地方,所以我个人以为大家平时要多看印光大师的文钞。即使专依善导大师的同修一样可以另外增学文钞,有益无害。我们智慧不够,如不能通读五部九卷,不能做到融汇贯通,只抓住一段或一句,欲以一斑窥全豹,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三心、五念门讲的是什么?三心、五门讲的仍然是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三心中的“至诚心”即真实之心,这讲的是一个“真”字;“深心”即深信之心,这讲的是一个“信”字,二者合起来就是“真信”;“回向发愿心”具有“回向”与“发愿”二层意思,在“五门”中分为“四者作愿门”与“五者回向门”二者。“发愿心”讲的即是一个“愿”字,切愿。行是什么?五念门中的一、二、三门所讲的分别是身、口、意三业所作,都属于“行”。还有第五门的“回向门”(一切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也归为“行”。而三心中“回向发愿心”的“回向”这一层意思也是指“行”。所以实际上“三心”讲的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信、愿、行,“五门”讲的仍是往生三资粮信、愿、行,万变不离其宗。
中国净土宗公认有十三位祖师,这十三位祖师示现于不同的时代,为了适应不同时代众生的根性,因此讲净土法门略有不同,但本质上仍是一样,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偏重点略有不同。中国净土宗与日本的净土宗比有较大区别,与净土真宗更是大不相同,因此我们倡导回归传承,回归中国传统净土宗,护持佛法正法。

发表于 2016-3-28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27 18:10
那么四修是什么呢?就是指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及长时修。(印光大师非常强调恭敬,善导大师也是一样的, ...
住莲房与安乐房被行刑时,刽子双手举起屠刀,两名僧人跪在坑前,引颈就戮。

你瞧!这年头还有人指望念佛治病、念佛改运。
连死都不救,还能理会那些鸡零狗碎?
发表于 2016-3-28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27 18:09
第五章  回归善导 前面已对中国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以及日本的净土宗、净土真宗加以全面论述,经 ...
日本那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前面已经讲过,就是喜欢“舍”,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取舍。

喜欢“舍”,怕不仅是日本净土的问题。
打从震旦这头的昙鸾分自他,道绰分圣净,善导分专杂,甚至更上溯到西天龙树之分难易,老早已暗寓“舍”意了!
你说若不为做取舍,如上二分又图个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3-28 01:07
你瞧!这年头还有人指望念佛治病、念佛改运。
连死都不救,还能理会那些鸡零狗碎?

念佛治病、念佛改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本来就可以的,没什么不可以。

念佛治病及改变命运,是自己用功修行的结果,心改变所以境转变。

至于二人被杀,当然也是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与佛何干?

不太相信师兄学佛学么久,还真的以为是佛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3-28 01:18
喜欢“舍”,怕不仅是日本净土的问题。
打从震旦这头的昙鸾分自他,道绰分圣净,善导分专杂,甚至更上 ...

如果“舍”真的可以,真的成立,当年法藏菩萨五劫思惟,难道不会当时就舍了?为何还要再发十九愿和二十愿?不会我们这些末法凡夫比法藏菩萨还高明吧?

这岂不是再简单明白不过的道理?
发表于 2016-3-28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28 15:48
念佛治病、念佛改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一不在现场,二没去探监,你知道这两位“房”就没求佛搭救过?
发表于 2016-3-28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28 15:50
如果“舍”真的可以,真的成立,当年法藏菩萨五劫思惟,难道不会当时就舍了?为何还要再发十九愿和二十愿 ...
不会我们这些末法凡夫比法藏菩萨还高明吧?

甭问我们,得问昙鸾、道绰、善导三位祖师,是他们带头朝“舍”字这头领的路。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3-28 20:32
你一不在现场,二没去探监,你知道这两位“房”就没求佛搭救过?

佛只是指路人,但路还得各人去走!

至于念佛见佛,那是相当的功夫,不是散心念几句佛就够了。这个不要多说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3-28 20:42
甭问我们,得问昙鸾、道绰、善导三位祖师,是他们带头朝“舍”字这头领的路。

甭问我们,得问昙鸾、道绰、善导三位祖师,是他们带头朝“舍”字这头领的路。
——————————————————————————————

我以末法念佛人的名义,可不可以告你诽谤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是怎么带头“舍”的,请贴出原文!不说清楚我和你没完。
发表于 2016-3-29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有没有碰到过也就是亲眼看见有谁往生极乐世界了
别说书上记载的
如果见过, 给详细说一下呗
我就没亲眼见过
如果人要是可以经历演习一下就好了
发表于 2016-3-29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世来几次生几次死就好了

或者有宿命通了一切都好说了

现在感觉无论准备的多好,心里都没底
发表于 2016-3-2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临终会有个什么意外

来个什么插曲
发表于 2016-3-2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特别喜欢想象各种死



补充内容 (2016-3-29 20:08):
古人说, 除了生死, 没有大事

生已经稀里糊涂地生了

就剩下死这一件大事了
发表于 2016-3-2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有一次我就做梦阿弥陀佛来接我了,问我现在走吗?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妈妈还在, 我怎么能走呢?
然后对佛说,现在还不能走
佛说, 那你什么时候走,我来接你

当时,梦里看到的情景,就和阿弥陀佛接引图的情景几乎一样
不过做梦时从来没见过阿弥陀佛接引图
后来见到,  感慨呀, 怪不得大家把接引图画成这个样子
发表于 2016-3-29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29 11:31
甭问我们,得问昙鸾、道绰、善导三位祖师,是他们带头朝“舍”字这头领的路。
———————————— ...

师兄

我在问你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