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96|回复: 55

[善导思想交流] 中日两国念佛法门之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中日两国念佛法门之比较
第一章  净土真实义
一、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起源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所谓佛教,就是佛陀的教法,或者说佛陀的教导、教诲等。佛教并非宗教。佛教不仅仅有教,而且还有行,有证。教是教法,行是修行,证是证果,亲证到一个果位或者说结果。所以说来,佛教不是迷信,因为它是完全可以证悟的,也必须由我们每个人亲自去修证。佛陀是梵语,简称佛,翻译过来就是觉,觉悟的意思。佛是大觉悟者,具足圆满无上的智慧与福德。佛所说之法叫做佛法。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其教法被弟子们结集流传于世,这就是佛经的由来。佛普度众生,一生说法四十五年①,都记载于佛经之中。中国有《乾隆大藏经》等,日本有《大正新修大藏经》等。
西汉末东汉初年,佛经开始经丝绸之路由西域僧人传入中土,其代表人物有安世高、支娄迦谶等法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因女人入佛法中,正法止于五百年。这一说法见于其他佛经及南传经典。佛灭于公元前五百多年,所以到了公元前后,正法已灭,开始进入像法时代。公元前后正值我国西汉末年,所以当佛经开始传入中国汉地之时,像法时代已经开始了。
一)无量寿经的译出
1、支娄迦谶(chèn)(公元147年~卒年不详),月氏国(西域古国)人,精通汉语,于东汉桓帝末年来到洛阳从事佛经翻译工作,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安世高法师所译的基本上都属小乘佛经,而支娄迦谶法师所译的佛经几乎都是大乘佛经。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译出《般(bō)舟三昧经》二卷(现存本三卷)。般舟,译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则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之故。又译言常行道,以行此三昧,一期之内常行念佛而不间断休息故,开启了中国汉地的弥陀净土信仰。东晋时,净土宗始祖慧远大师于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依据的主要就是这部经典,这是西方净土思想传入中国内地的开端。
除译有般舟三昧经,支谶法师还译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的异译本之一。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最核心和根本的经典,历史上曾先后十二次译成汉语,超过心经的十一次,应为翻译次数最多的佛经,显见无量寿经的不可思议。遗憾的是十二译中现在仅存五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即是其一。
无量寿经为净土三部经之一,又称大经,双卷经。讲述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发普度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最后因圆果满成就佛道,以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种种殊胜等。
2、在支谶法师从事译经的年代,有一批月支国的侨民几百人来到中国并定居。支亮是支谶的弟子,支亮再传支谦。支谦博览群籍,与支娄迦谶、支亮并称“三支”。后随族人南渡到东吴避乱,从黄武元年到建兴中(223~252年)约三十年间从事佛经翻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又称大阿弥陀经)即是三国时期东吴月支国居士支谦所译。
3、康僧铠,音译僧伽跋摩,三国时代译经僧,相传为印度人。但从其康姓推断或与中亚康居国有关。曹魏嘉平四年(252年)至洛阳,于白马寺译出无量寿经(二卷)等。无量寿经现存五个译本中,净土祖师以此版本为准。印光大师在复王子立居士书二中说:“一无量寿经有五译。初译於后汉月支支娄迦谶,三卷,文繁,名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次译於吴月支支谦,有二卷,名佛说阿弥陀经。以日诵之经,亦名佛说阿弥陀经,故外面加一大字以别之。(中略)第三译,即佛说无量寿经二卷,现皆受持此经,即曹魏康(国名)僧铠译”。
二)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净土三经之一。叙说阿弥陀佛净土种种功德庄严而劝众生发愿念佛往生的经典,是极其少见的佛无问而自说的佛经。由鸠摩罗什法师于姚秦弘始四年(402年)在长安逍遥园译出。此经在中国弘传极盛。
鸠摩罗什法师父亲是天竺人,母亲是龟兹人(今新疆境内)。还译有《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及《大智度论》等重要经论。据史书记载,(鸠摩罗什)临终曰:“吾所传无谬。则梵身之后,舌不焦烂”。在逍遥园依外国之法火化之,薪灭形碎,唯舌不灰。
三)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刘宋畺(jiāng)良耶舍译,净土三经之一。又称十六观经、观经,是叙说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修行往生法门的经典。
据《高僧传》载,此经的译者是刘宋元嘉年中(424~442年)畺良耶舍在建业(今南京)钟山道林精舍译出。汉译现存只此一个版本。
至此,随着净土三经全部译出,净土宗的理论基础已经完全具备。
无量寿经五存中的另外两个版本是唐译及宋译本:唐菩提流支译《无量寿如来会》(即《大宝积经》第五会)二卷;北宋法贤译《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而阿弥陀经后来也曾由玄奘法师在长安大慈恩寺再译,时间是唐朝永徽元年(650年),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二、中国汉地净土宗的建立
由阿弥陀经等佛经我们可以知道,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各有无量无边恒河沙数诸佛国土,所以说十方净土有无量无边之多。我们通常所说的净土,有东方药师佛琉璃净土、兜率天内院的弥勒净土等,但是现在一般所说的净土,都是指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
东汉时,支娄迦谶法师在洛阳泽出《般舟三昧经》,开启了中土的弥陀信仰,这为中国净土宗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东晋时,慧远大师于庐山建东林寺,凿池种白莲,集僧俗一百二十三人共修净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中国净土宗之始,故净土宗又称莲宗。慧远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的始祖,其修行所依据的主要就是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经是一部专门讲述修念佛三昧而见佛往生的经典,故为净土经典。慧远大师和鸠摩罗什法师是非常要好的道友,当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行般舟念佛之时,罗什法师正在长安翻译阿弥陀经,但是当观无量寿佛经译出之时,大师已经圆寂。
善导大师现存五部九卷中,就有两部讲到般舟行法。
三、净土宗历代祖师
始祖: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334—416年)
二祖:唐朝长安光明寺善导大师(613—681年)
三祖:唐朝南岳弥陀寺承远大师(712—802年)
四祖:唐朝五台竹林寺法照大师(生卒年不详)
五祖:唐朝新定少康大师(770—805年)
六祖:唐末五代杭州永明寺延寿大师(904—975年)
七祖:宋朝杭州昭庆寺省常大师(959—1020年)
八祖:明朝杭州云栖寺莲池大师(1535-1615年)
九祖:明朝灵峰蕅益大师(1599—1655年)
十祖:清朝虞山普仁寺截流大师(1626—1682年)
十一祖:清朝杭州梵天禅寺省庵大师(1686—1734年)
十二祖:清朝红螺山资福寺彻悟大师(1741—1810年)
十三祖:民国苏州灵岩山寺印光大师(1861—1940年)
在十三位净土祖师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有二祖善导大师、六祖延寿大师、八祖莲池大师、九祖蕅益大师、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及十三祖印光大师等。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净土宗教义
一)净土三经
1、净土经典
净土宗三部根本经典为:《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及《佛说阿弥陀经》。其中无量寿经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净土宗判(判定、判断之意)教即依于此三部经典。在净土宗二祖唐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中,只有净土三经一说。到了清朝时,后人将《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附于净土三经之后刻版流通,这样就有了净土四经之说。民国时印光大师更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附于净土三经之后,这样就有了净土五经。再加上古印度世亲菩萨的《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合称净土五经一论。
2、无量寿经及往生三愿
相对于阿弥陀经薄薄的一本,无量寿经可称为大部头。无量寿经详细讲述了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即法藏菩萨弃国捐王,于世自在王佛所求法,发普度众生的四十八愿,思惟五劫构建西方极乐世界,后经不可思议兆劫永劫勤苦修道,最后因圆果满成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念佛三辈往生等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又称本愿,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深弘誓愿,本是一体,不可分割,但是,若从根本上讲,对我们念佛人来说最为要紧和关心的,莫过于十八愿、十九愿和二十愿这往生三愿。因为对我们众生来说,不管西方极乐世界再怎样庄严殊胜,再如何清净安乐,但是如果很难去或根本就去不了,那么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弄清楚往生三愿真实义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更是必须的。(佛以此三愿摄受众生,所以往生三愿又称摄生三愿。)下面我们就详细解读往生三愿。
3、十八愿真实义(根本愿,愿王)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念必生”愿②)
“设我得佛”,假如我将来成佛,这是一个条件句。法藏菩萨已成佛十劫,就是阿弥陀佛,很显然,假设的条件已然满足,所以后面的誓愿也随之成立。“十方众生”,十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共十方。十方有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更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阿弥陀佛所摄受的,不但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都在摄受之列。不但包括人,下至地狱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一生补处菩萨,下一世成佛),象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都在摄受之列。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众生都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是被排除在外的,由此可见法藏菩萨悲心广大。西方极乐世界正是为我们这些众生所建的,我们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人,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悲心所在。
十八愿中,“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为核心句。
至心信乐:“信”当然是相信的意思。但是这里的“信”并非普通之信,泛泛而信,一定请注意前面的“至心”二字,那是用来修饰“信”的,说明信心的程度。“至”,极也,“至心”按字面解释就是最为真挚、诚恳的心,所以“至心”不是一般的心,“至心信”不是一般的信。“乐”读yào,是欢喜的意思。
此句归结为一个“信”字。
欲生我国:“欲”,想要,希望。“生”,往生。站在众生的角度,离开此世界到彼世界谓之“往”,于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莲花化生谓之“生”。“我国”,法藏菩萨发愿誓要建成的无比庄严殊胜的西方极乐世界,其它佛经也有译为安乐国或安养国的。一个世界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即一佛刹、一佛国净土,有一尊佛在教化众生。如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
此句归结为一个“愿”字。
乃至十念:“乃至”这个词非常重要,是表示最少、至少等穷边际之词。“乃至十念”善导大师解释为“下至十声、一声等”。(见《往生礼赞》)那么最多是多少呢?善导大师解释为“上尽一形”,“毕命为期”,也就是要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如一地去做,尽其一生为期限。
这个“念”字,从心,有观想之义,不同于有口之“唸”(如唸书、唸诗)。唯识论三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大乘义章十二曰:“守境为念”。我们知道念佛有四法,即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及持名念佛。这里善导大师将“十念”解释为十声称佛名号。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尤倡持名念佛一法,这一主张,为后来净土宗诸祖师所遵从。故,虽念佛有四法,但现今都提倡持名念佛,其他三法几乎都弃置不用。
此句归结为一个“行”字。(此“行”专指念佛)
我们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为“信”、“愿”、“行”,此一说法即来自这里,乃佛金口所说,古今一切念佛人等无不信受。
至于信愿行三者之间的关系,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中略)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jué,跌倒)。”(文钞续杂著二O二)彻悟大师更言:“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彻悟禅师语录》)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主语,也就是其发出者是“十方众生”而决非阿弥陀佛。此句扩展开来就是:“十方众生至心信乐,(十方众生)欲生我国,(十方众生)乃至十念,(十方众生)必定往生。”把这一点弄得清楚明白非常有必要,我们后面讲到日本那边的念佛法门时还会深入剖析。日本那边特别重视十八愿,中国这边也同样如此,毕竟两边所依据的都是同一部佛经,且同为康僧铠法师译本。更何况日本的净土传承,本来就源于中国。
一生专持一句佛号能不能往生?答案是肯定的,十八愿讲得清楚明白:必定往生。四十八愿中,关系到我们念佛人能不能往生的,只有十八、十九和二十这三愿。这三愿是各各独立的,随修一愿皆可往生。专修十八愿,决定能够往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如历史上的念佛前辈宋朝黄打铁、清朝王痴头等,都是专念一句佛号,而且还是站着往生,殊胜无极。还有《净土圣贤录》中所载的鹦鹉、八哥念佛往生案例,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佛言真实不虚。认为一生专持一句佛号不能往生者,不但诽谤了本师释迦牟尼佛,更诽谤了阿弥陀佛。
三愿之中,以此“十念必生愿”摄机最广,五逆十恶乃至于谤法之人也能往生即是为此愿所摄。下面是净土宗两位祖师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开示。
二祖善导大师:“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注:同“拣”)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经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已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观经四帖疏》)
十三祖印光大师:“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约平时说。以五逆罪大,谤法不信,此种罪障,岂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灭乎?
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往生论谓谤法者,决定不生。以既谤正法,自无正信,何能往生。此极劝人生正信耳。若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与儒教尚不合,况佛以一切众生同具佛性,皆当成佛乎。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是知儒佛皆以改过迁善,以期希圣希贤,断惑证真为事也。世人不善会其意,徒执其文,自生障碍,可不哀哉。”(文钞三编卷三复陈薪儒居士书)
可知,哪怕已造作五逆甚至谤法极重罪众生,只要回心念佛,佛还摄受往生。“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善导大师《法事赞》)(注:宋司马光:“何谓回心?曰:去恶而从善,舍非而从是。”)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4、十九愿及二十愿
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临终接引”愿)
十九愿的核心句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什么叫“发菩提心”?菩提译为觉,菩提心就是上求正觉而成佛之心。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或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为初发心、新发意。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就是发菩提心。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菩提心。发菩提心的是大乘行者,没发菩提心的是小乘行者。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就可称为菩萨。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最初十信位的菩萨还是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位,到了初地菩萨后就是圣人。《优婆塞戒经》云:“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可知,十九愿所摄的乃是大乘的菩萨,从初发心的凡夫菩萨直至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皆为此愿所摄。往生三愿之中,唯有此愿明确指出“临寿终时”,“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皆因摄受对象不同故。“修诸功德”当然是指菩萨的六度万行慈悲喜舍种种功德。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归为一个“行”字。(此“行”为菩萨六度万行)
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想要往生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说的当然是愿望,也就是发愿。但是此愿决非泛泛之愿,前面冠以“至心”二字以作修饰,用以强调和说明发愿的至诚恳切。十八愿强调“至心信乐”,此愿则强调“至心发愿”。
此两句归为一个“愿”字。
十九愿与十八愿所不同之处, 一者在于强调发愿须至心。如果说十八愿强调“信”之重要,此愿则强调“愿”之重要。彻悟大师说:“是以真能发愿,则信在其中。信愿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愿行三种资粮,唯一‘愿’字尽之矣”,“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还强调道:“佛以四十八愿,自致成佛。而我所发之愿,正合佛摄生之愿。此则直以发愿,便可往生”。六祖永明延寿大师说:“智论云:作福无愿,无所树立。愿为导师,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所作。金无定也,菩萨亦尔。修净土愿,然后得之。以是故知,因愿获果。”
二者十九愿只提行愿,不见有信。《华严经》中《普贤菩萨行愿品》为我们所熟知,那么行愿是什么意思呢?行愿也作愿行,是指身之修行与心之誓愿,二者相资而成大事。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曰:“有愿而无行,如人欲度彼岸,不肯备于船筏,当知常在此岸终不得度。”意思就是说修行与誓愿犹如鸟之双翼,若不能兼备,即不能到达所期之境。延寿大师《万善同归集》说:“或发大愿者,万行之因,能长慈悲不断佛种,大事成办所作克终,成道利生皆因弘誓。是以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行愿相从,自他兼利”。普贤菩萨行愿品讲的就是普贤菩萨的大愿与大行。
大智度论卷一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中略)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由是观之,佛门修道,本是心中有信之人,从而只论行愿。此十九愿看起来没有“信”,只有“愿”与“行”,实则不然,因发菩提心之人是大心人,信已具足,自不必言。彻悟大师云:“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
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欲生果遂”愿)
其核心句是“闻我名号,系念我国,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
闻我名号,系念我国:“闻”,听。“闻我名号”就是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系念”,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系念我国”就是一心一意想着西方极乐世界,不想着别的地方,心有所属,“唯以净土为期”。(善导《观经四帖疏》)
“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指明了修行人的归依处,暗含了一个“信”字,合乎善导大师的“就行立信”说。
德本:“德本”,犹言善根,“众德本”即诸善之种种功德。
所示为一个“行”字。(此“行”为种种善行,包括世俗之善及戒善等。)
欲生我国:想要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
所示为一个“愿”字。
二十愿仍不离于“信”“愿”“行”三。十九愿中有“修诸功德”之句,二十愿中则有“植众德本”,二者从字面上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细究起来大有差别。如果说十九愿所摄为菩萨根性,那么二十愿所摄则为普通凡夫根性;十九愿的“诸功德”如果是指菩萨的六度万行,那么二十愿的“众德本”就可以是凡夫的戒善及种种世俗之善。
至心回向:我们经常看到“回向”二字,那么回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善导大师的解释非常令人赞叹:“回所修业,向所求处”。(《四帖疏》)对于禅宗等通途法门来说,是将所作功德回向法界,因为修通途法门无比重视发菩提心,而对于净土一门来说,一生所行不过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其回向有所不同——念佛人是“回所修业,定指西方”。(《四帖疏》)但无论是在此土成就还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就,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成佛度众生,这个没有区别。
果遂,犹言如愿以偿。二十愿是将一生所作大小功德,悉皆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以此达成最后往生净土的大愿,这就是“果遂”所要表达的意思。
此愿与上两愿都不同,二十愿无比强调回向的重要性——“至心回向”。须知种种善行种种功德如果不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世则成人天福报,而非往生之因。发愿求生净土者,须深明此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往生三愿与观经、弥陀经
1、与观经
二祖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疏有使通畅之义,顾名思义,观经四帖疏是善导大师对观无量寿佛经的注疏。印光大师说:“观无量寿佛经有善导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约事相发挥。至于上品上生章后,发挥专杂二修优劣,及令生坚固真信,虽释迦诸佛现身,令其舍此净土,修余法门,亦不稍移其志。可谓净业行者之指南针也。”(《与徐福贤女士书》)我们这里将依据四帖疏解读观经相关经文,即有其三:
第一,三福与三愿。
观经又称十六观经,佛在该经中为我们末法众生讲述了十六种观想之法。其中前十三观称为定观,即定中作观,后三观称为散观;前十三称为定善,后三称为散善,因应众生种种根性。四帖疏云:“若依定行,即摄生不尽。是以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
经文:[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注:三福通大小乘)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十愿摄)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二十愿摄)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十九愿摄)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所谓正因,是指往生西方净土之直接原因;往生净土之直接行为,则称正行。
第一福孝养父母等善导大师判定为世俗善根,其中也包括“曾来未闻佛法”者;第二福受持三归等判定为戒善。此二福符合二十愿“植众德本”,为二十愿所摄。
第三福发菩提心等判定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很显然,符合十九愿中“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之语,当为十九愿所摄。
净业三福中没有念佛往生一项,因三福属散善。十三观专讲观想念佛,故为十八愿所摄,但十三观属定善而非散善,故不在三福之列。
第二,三种众生与三愿。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二十愿摄)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十九愿摄)
三者修行六念。                                    (十八愿摄)
由前面三福之文可知,“慈心不杀”合第一福第三句“慈心不杀”,“具诸戒行”合第二福第二句“具足众戒”,因此第一种人为二十愿所摄;
“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合第三福第三句“读诵大乘”,因此第二种人为十九愿所摄;
所谓“六念”就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里第一个就是念佛,善导大师将其释为“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一切诸佛亦如是。”很明显,第三种人为十八愿所摄。
第三,三辈九品与三愿。
善导大师判定“上品上生者”,“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种尽具。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又不问具三不具三,回尽得往生”——圆修三愿或非圆修。
判定“上品中生者”,“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修十九愿。
判定“上品下生者”,“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此义第三福中已明竟”——修十九愿。
判定“中品上生者”,“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修二十愿。
判定“中品中生者”,“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此即合上第二福” ——修二十愿。
判定“中品下生者”,“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修二十愿。(“此品之人,不曾见闻佛法。亦不解悕求。但自行孝养也。应知”。“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
判定“下品上生者”,“即是造十恶轻罪凡夫人”,“临终遇善闻法”,“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修十八愿。
判定“下品中生者”,“即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也”,“命欲终时”“遇善知识”,“善人为说弥陀功德”——修十八愿。
判定“下品下生者”,“即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临终遇善知识”,“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修十八愿。
2、与弥陀经
阿弥陀经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弥陀经中,只此一处提到往生。如果有人最长七天七夜,最短只需一天一夜,念佛达到一心不乱,那么必得往生。“若一日”直至“若七日”为“乃至十念”所摄,因此不出十八愿。(善导大师将“乃至十念”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可知,种种往生,不出三愿。

发表于 2016-3-22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十三位净土祖师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有二祖善导大师、六祖延寿大师、八祖莲池大师、九祖蕅益大师、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及十三祖印光大师等。

哦!还经常接触!这福分太希有了!
我年纪太小,居然一个也没碰上!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3-22 03:56
哦!还经常接触!这福分太希有了!
我年纪太小,居然一个也没碰上!

祖师的开示都不看吗?佛经恐怕您也懂不了,那要怎么办?
发表于 2016-3-22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22 14:01
祖师的开示都不看吗?佛经恐怕您也懂不了,那要怎么办?

看你的开示呀!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好好学,多用点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一、生平事迹
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独树一帜,在中国净土宗诸位祖师中,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善导大师是继慧远大师之后的第二位祖师,尤倡持名念佛正行,对中国净土宗影响深远。其五部九卷传入日本后,直接导致了日本净土宗的产生。如果我们不深入学习了解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便不能懂得日本那边的念佛法门,也更不能知道他们与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差异出入。所以今天我们深入学习探讨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善导大师(613—681年)是唐朝人,俗姓朱,山东省临缁县人(一说安徽省泗县),年少出家,钻研法华、维摩等大乘经典。《新修往生传》云:“欣惠远法师胜躅(zhú足迹)。遂往庐山观其遗范(指前人遗留下来可作楷模的法式、规范、标准等)。乃豁然增思。自后历访名德。”“后遁迹终南悟真寺。未逾数载。观想忘疾已成深妙。便于定中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在日前。涕泗交流举身投地。既获胜定随方利物。”
“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旋至京师,激发四众。”“导乃自念阿弥陀佛。如是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十声至百声光亦如之。”所以人称光明和尚。
《净土往生传》载:“入堂则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乃至寒冷,亦须流汗。以此相状,表于至诚。三十余年无别寝处,不暂睡眠;除洗浴外曾不脱衣。护持戒品,丝毫不犯,未尝举目视女人。尊敬一切人,乃至沙弥亦不受礼。绝意免得,远诣戏笑。所行之处,争申供养;饮食衣服,四季丰饶,皆不自入,并将回施;好食送大厨供养徒众,粗恶自食。乳酪醍醐皆不饮啖。诸有布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堵。见坏寺及坏塔,皆悉修营。燃灯续明,每岁不绝。三衣瓶钵,不使人持洗,始终无改。每自独行,不共众去;恐谈世事,妨修行业。”
二、其净土思想
二祖善导大师的著作现存有《观经四帖疏》、《往生礼赞》等五部九卷,其净土思想,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善导大师判定念佛人所修有正行与杂行之别,所倡“五正行”中,又以“持名正行”为正定之业。其独尊念佛之文散见于五部九卷之中,可知大师对于持名念佛一法之极力推崇。
一)独尊念佛之文
1、十声称佛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观经四帖疏》)
2、唯摄念佛者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观经四帖疏》)
3、赞念佛功德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观经四帖疏》)
“五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已来,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观经四帖疏》)
4、唯劝正念称名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诸经之题目)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1)“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2)“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
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观经四帖疏》)
5、人中最胜人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也。”(《观经四帖疏》)
6、释迦本意
“六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已下,正明付属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观经四帖疏》)
7、赞称名易
“又如文殊般若云:明一行三昧。唯劝独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即于念中。得见彼阿弥陀佛及一切佛等。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往生礼赞》)
8、定得往生
“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往生礼赞》)
9、不如专念
种种思量巧方便(愿往生)  选得弥陀弘誓门(无量乐)
一切善业回生利(愿往生)  不如专念弥陀号(无量乐)
念念称名常忏悔(愿往生)  人能念佛佛还忆(无量乐)
凡圣相知境相照(愿往生)  即是众生增上缘(无量乐)
(《般舟赞》)
10、念佛最尊
相好弥多八万四(愿往生)  一一光明照十方(无量乐)
不为余缘光普照(愿往生)  唯觅念佛往生人(无量乐)
万行俱回皆得往(愿往生)  念佛一行最为尊(无量乐)
回生杂善恐力弱(愿往生)  无过一日七日念(无量乐)
(《般舟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五正行
善导大师所不同于其他祖师者,是将我们念佛人的修行范围限定得非常小。我们好象听到善导大师在那里不断对我们说:范围小些,小些,再小些。善导大师所大力提倡者,就是五正行。
观经四帖疏中说: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读诵净土三经)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礼拜阿弥陀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持名念阿弥陀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是名为正。”
所谓五正行就是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及赞叹供养正行。读诵正行限定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以及阿弥陀经,限定了净土三经,其它的不算;观察正行的对象限定西方极乐世界,不包括他方世界;礼拜正行限定阿弥陀佛,非其他佛菩萨;称名正行限定专持弥陀名号;赞叹供养限定阿弥陀佛,非其他佛菩萨。
在这五正行之中,善导大师又再分为二: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即将第四“称名正行”也就是持名念佛定为正定之业,且要求“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除持名正行之外的其余四种正行定为助业。
这样一说,就非常清楚了。如果我们不能明了善导大师这样的界定,就无法从根本上领会二祖的净土思想和特色。
除了上面这五正行之外,念佛人其它所修所作,都称为杂行。并明确指出,若修五正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称为无间;如果舍掉五正行而去修别的,就叫杂行,心常间断,虽然也可以回向往生,但终归叫做疏杂之行。“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杂行
杂行与正行相对,五种正行之外的种种善行都称为杂行。如上文中言:“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余,剩下,剩余。自余(自馀),犹其余、以外、此外。请注意,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所言杂行,完全是与五正行相对立的。“自余诸善”就是指除了持名、读诵、观察、礼拜、供养等五正行之外的其它种种善行,是绝对不包括五正行在内的。
那么,如果一个人平时以念佛为主,另外还有持戒或随缘行善,这样的情况,算不算纯粹意义上的杂行呢?按照善导大师上面所说,是不算的。为什么?因为其人所修所行,里面有念佛正行,因此不算。如果五正行一样也没有,修的全是五正行之外的,那才完全符合杂行的定义。
善导大师提倡五正行,主张专修,这也是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最大特色,但这也正是最容易被后人所误解错解的地方!其他十二位净土祖师,则没有这样的主张,多主张圆修,其中尤以六祖永明延寿大师日定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最为突出。作为后人我们应知,无论祖师提倡专修还是圆修,只是摄机的不同,因应不同根性的众生罢了,并无高下之别。善导大师为弥陀示现,延寿大师也为弥陀示现。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无论专修还是圆修,都必须以念佛为主,其它为助,决不能主次颠倒。念佛为主修,其它为助行,这其实也就是中国的净土传承。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善导大师净土思想辩

1、杂行能否往生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说:“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换一个说法就是决定③往生,必定往生。那么“如上”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前文所讲的三心、五门及四修。三心是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五念门是礼拜门、赞叹门、观察门、作愿门及回向门,四修法是指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及长时修。
在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提倡“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往生礼赞中,善导大师提倡的是三心、五门及四修,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要知道,善导大师在大力提倡专修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否定和舍弃杂行,如果不能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误解善导大师的思想精神。
诚然,在往生礼赞中,善导大师虽然说过“若欲(放弃,丢弃)(而)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但是我们更要知道,在解释其原因(即“十三失”)之后,紧接着善导大师又作了这样的补充说明——“修杂(行)不至心者。千中无一”。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结合上下文的解释就是:不修五正行,只修杂行且又不能至心回向的,一千个人中也没有一个往生。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即:第一,不修五正行。所谓杂行是不包括五正行的,前文已释。“修杂”就是修除五正行之外的种种善行;第二,不至心。前面讲到阿弥陀佛的二十愿时,我们知道这一愿是强调要“至心回向”的。如果不将种种杂行功德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求往生,便不能成为往生之因,而极有可能成为人天福报。这一点我们心中必须清楚明白。所以,对于善导大师的“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 我们一定要辩证看待!一者,“舍专修杂业”是指不修五正行的那一部分人。如果有人有修五正行,同时还适当辅以杂行,如念佛的同时还持戒、放生,或念佛、诵净土三经的同时还持戒、放生、印经造塔等,都不在此列,这在其他净土祖师那里,称其为圆修。善导大师提倡专精,其他祖师多提倡圆修;再者,并非说修杂不能往生,“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并非没有前提,而是有前提的,即善导大师在后面所补充的“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应知。
善导大师虽然独尊念佛一行,但在五部九卷中,有很多地方都承认和肯定虽修杂行,但只要至心回向也能往生的开示。
善导大师有关杂行也能往生之文:
①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若行杂行(除五正行之外),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众名疏(疏远)杂(集也,多)之行也”。(《观经四帖疏》)
②但能回向,尽得往生
“今言三福者。
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尽得往生。
第三福者,名为行善(其“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修行)行(善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 (《观经四帖疏》)
③具三不具三,回尽得往生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三者修行六念(佛法僧戒施天)。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中略)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种尽具。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又不问具三不具三,回尽得往生。应知”。(《观经四帖疏》)
一切合集皆回向,专心决定见弥陀
自作善根他人福。一切合集皆回向
昼夜精勤不敢退。专心决定见弥陀。
(《法事赞》)
一切福业皆回向。终时化佛自来迎
善巧随宜令断恶。偏心指授向西方。
一切福业皆回向。终时化佛自来迎。
(《法事赞》)
⑥一一回向皆得往。定散俱回入宝国
行住坐卧常观察(愿往生)  常念心眼笼笼见(无量乐)
散善九品依经赞(愿往生)  一一回向皆得往(无量乐)
定善一门韦提请(愿往生)  散善一行释迦开(无量乐)
定散俱回入宝国(愿往生)  即是如来异方便(无量乐)
(《般舟赞》)
关于念佛正行与杂行的关系,下面四句偈讲述得非常清楚,恐怕这也是最能揭示善导大师内心真实看法的四句偈,由此我们就能理解善导大师为什么要提倡专精念佛了。
万行俱回皆得往(愿往生)  念佛一行最为尊(无量乐)
回生杂善恐力弱(愿往生)  无过一日七日念(无量乐)
(《般舟赞》)
杂行不是不能往生,而是善导大师怕我们修行不力不得往生,所以这才叫我们专精念佛。宣扬杂行即使至心回向也不能往生的,无异于诽谤善导大师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2、舍与不舍
由上文可知,虽然善导大师独尊念佛,不提倡杂行杂善,但是,并没有明确对我们说可以舍弃杂行,暗示的文字也没有,相反,在更多的地方,善导大师都说到要将种种善根回向西方极乐世界。
①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往生礼赞》)
②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
“五者回向门。所谓专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圣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名回向门”。(《往生礼赞》)
一切善根具速回愿往生阿弥陀佛国
“然今时众生悉为烦恼系缚。未免恶道生死等苦。随缘起行。一切善根具速回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到彼国已。更无所畏。”(《往生礼赞》)
④一切善业并须回
行住坐卧专念佛(愿往生)  一切善业并须回(无量乐)
念念时中常忏悔(愿往生)  终时即上金刚台(无量乐)
(《般舟赞》)
⑤自他功德并须回
虽舍钱财造功德(愿往生)  不如持戒断贪瞋(无量乐)
普敬众生常念佛(愿往生)  自他功德并须回(无量乐)
(《般舟赞》)
自余功德尽回往生
“又白行者。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日别十五遍。二年得一万。日别三十遍。一年一万。日别念一万遍佛。亦须依时礼赞(注:见《往生礼赞》)净土庄严事。大须精进,或得三万、六万、十万者。皆是上品上生人。自余(余,剩下,剩余。自余(自馀),犹其馀、以外、此外)功德尽回往生。应知”。(《观念法门》)
3、持戒念佛,诵弥陀经
我们知道,善导大师是持戒精严的高僧,在五部九卷中,我们能够找到有关持戒念佛的文字。
①杀生能招罪障生净土
“若论杀业,不简四生(胎卵湿化),皆能招罪障生净土。(《观经四帖疏》)
②持戒念佛,诵弥陀经
“又白行者。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观念法门》)
③持戒念佛,诵经礼赞
  “又如观经九品云。一一品中所告众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五浊凡夫。遇善知识劝令生信。持戒念佛,诵经礼赞。决定往生。以佛愿力尽得往生。此亦是证生增上缘”。(《观念法门》)
④持戒断贪瞋
虽舍钱财造功德(愿往生)  不如持戒断贪瞋(无量乐)
普敬众生常念佛(愿往生)  自他功德并须回(无量乐)
(《般舟赞》)
4、念佛人的菩提心
有人说念佛人根本不用发菩提心,这话不对,也对;有人说念佛一定要发菩提心,这话对,也不对。我们知道,净土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众生根性不一。如果说念佛人全都一定要发菩提心,这对下根人来说是勉为其难,五逆十恶之人更是毫无可能。须知先往生,后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发菩提心也不为迟;如果说念佛人全是五逆十恶之人,都是唯有往生之后才能发菩提心,这又不对。须知发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议,华严经中弥勒菩萨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发菩提心的功德。一人发菩提心,诸佛菩萨欢喜赞叹,魔王怖畏,魔宫震动。《优婆塞戒经》云:[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在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中,有多处讲到菩提心的问题,兹录如下:
①众生能求之心
“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众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提心也”。(《观经四帖疏》)
②皆悉与众生共之
“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名回向门”。(《往生礼赞》)
③普贤文殊弘誓愿。十方佛子皆亦然
“愿往生,愿往生。普贤文殊弘誓愿。十方佛子皆亦然。一念分身遍六道。随机化度断因缘。愿我生生得亲近。围绕听法悟真门。永拔无明生死业。誓作弥陀净土人。” (《法事赞》)
④单发无上菩提心
上品下生凡夫等(愿往生)  深信因果莫生疑(无量乐)
三业起行多憍慢(愿往生)  单发无上菩提心(无量乐)
⑤同发菩提心
而最能体现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中有关发菩提心精神的,莫过于下面的四句偈(善导大师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观经四帖疏》)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5、自力与他力
这个地方,恐怕是中日两国念佛法门之间分歧最大的地方,是最最根本的分歧,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唯有通读五部九卷之后,我们才能知道二祖善导大师与其他诸位净土祖师的净土思想其实并无太大区别,历代净土祖师当然都不可能会违背“信愿行”的净土宗旨。善导大师所不同于其他祖师者,在于“行”上与其他祖师有差别,其行所限定的范围较小,其他方面,并无二致,本质上仍是一样的。
所谓自力他力,是指就“了生死出三界”这一件事上,是依仗我们凡夫自己的力量还是仰仗佛的力量。修禅宗等自力法门者,须修戒定慧,需断尽见思烦恼而斩断生死轮回,古德形容为“蚁子上山”,所以为难;而修净土他力法门者,讲究的是信愿行,因信愿念佛而最终仗佛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断见思烦恼却横超三界,这完全仰仗的是佛力,不是自己的本事,就象坐船走水路,顺风扬帆,所以为易。
就净土一门来讲,命终仗佛力往生净土为他力,但一生之中的信愿念佛却属自力。如唐朝的道绰禅师在《安乐集》卷上曰︰“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这里讲得再清楚不过了:我们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并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持佛名号,这都是自力,是我们众生的份内事,而最终能往生西方横超三界,这完全是仗佛力,非众生自力。
譬如乘船渡海,从此岸到彼岸,靠的是船力,无须我们自己下到海里游水过去,但如何上船是众生自己的事,不上船则不能仗船力到彼岸。船能过海,就停靠在岸边,但如果众生不上船,船也无可奈何,也根本过不了海。坐在船上过海,这是乘佛愿力,但怎么上船则是自力,也就是说信愿念佛是自力。如果说念佛也是佛力而非自力,那就是说阿弥陀佛可以把一切的众生都抱到船上去,真若如此的话六道早空了。事实上不是这样,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上船是自力,是我们自己的事;信愿念佛是我们自己的事,属自力。等到上了船之后,后面怎么过海的,我们不用管也管不着,那都是佛的事。如果肯定了信愿念佛是自力,那么接下来善导大师强调要精进念佛就顺理成章了。如果不承认念佛是自力,而是错误地认为也是佛力,那么这样的人就会放纵自己,不知断恶修善,轻视甚至诽谤戒律,并认为随便念念佛就能往生也就很好理解了。种种颠倒的观点和行径,从这里都可以找到根子,其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五部九卷中,善导大师是勉励我们要精进用功念佛的。
①上在一形似如少苦
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四、长时修。即数十年如一日,到死方休)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往生礼赞》)
②昼夜精勤不敢退
真身舍利随大小。见闻欢喜修供养。
自作善根他人福。一切合集皆回向。
昼夜精勤不敢退。专心决定见弥陀。
众等身心皆踊跃。手执香华常供养。
(《法事赞》)
③不惜身命往西方
忽尔思量心髓痛(愿往生)  无穷之劫枉疲劳(无量乐)
自庆今身闻净土(愿往生)  不惜身命往西方(无量乐)
(《般舟赞》)
④会是专行不惜身
如此大海尘沙会(愿往生)  众生生者入其中(无量乐)
非是口言即生彼(愿往生)  会是专行不惜身(无量乐)
(《般舟赞》)
⑤勤修实行不欺人
般舟三昧乐(愿往生)      勤修实行不欺人(无量乐)
(《般舟赞》)
⑥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
“又使释迦诸佛同劝。专念弥陀。想观极乐。尽此一身。命断即生安乐国也。岂非长时大益。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应知。”(《般舟赞》)
⑦大须精进
“又白行者。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中略)亦须依时礼赞净土庄严事。大须精进,或得三万、六万、十万者。皆是上品上生人。自余功德尽回往生。应知。”(《观念法门》)
⑧须是自家着力始得
死门事大,须是自家着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 (《念佛镜》)
⑨当以此法精进念佛
“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念佛,竭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可谓一条荡荡西方路,径直归家莫问津。”(《念佛镜》)
三、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中土的影响
1、将“乃至十念”解释为十声称名念佛
《往生礼赞》:“又如无量寿经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2、不令作观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往生礼赞》)
净土八祖明朝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古德云。观法理微。众生心杂。杂心修观。观想难成。大圣悲怜。直劝专持名号。良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这里的古德当然就是指善导大师。
印光大师:“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这一判定对后世影响极大,实相、观想、观像及持名念佛四法中,取持名念佛一法,其它三法几至于弃置不用。但是也不尽然,印光大师说:“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但作观恐怕有什么问题呢?“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见《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3、并未完全舍弃“念”的观想义
“云何名护念。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证诚此事。故名护念经。”(《往生礼赞》)很显然,在此句中,善导大师将“一声”与“一念”相提并论,二者一起出现,绝不是疏忽大意或重复,而是本意如此。其用意是在大力提倡持名念佛的同时,并未从根本上否定观想念佛的无可替代性。(念从心,有观想义。《瑜伽师地论》八十二卷云:“此中念者:是不忘失,心明记忆,名之差别。(中略)追忆诸法,故名为念。又随所经事,随其作意,由此能令明了记忆,故名为念。”)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对日本的影响
兴起于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年)的净土宗、净土真宗、禅宗以及日莲宗,被称为新佛教,以别于之前的旧佛教。日本的镰仓时代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宋时期。在法然创立日本净土宗之前,念佛法门已经在日本流传,且也有人往生,但是若说到开宗立派专修念佛,则始于在比睿山修学天台宗出身的源空(法然是其房号)。就史实来看,说善导大师的净土著作直接导致了日本净土宗的诞生,是毫不为过的,而作为法然弟子之一的亲鸾,则成为日本净土真宗的创立者。由此可见,中国唐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直接导致了日本镰仓时代的净土宗与净土真宗的产生,但日本净土宗、净土真宗与善导净土思想又有何异同,则有待于我们在后面逐一探讨分析。

发表于 2016-3-24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日本净土宗
一、佛教传入日本及其发展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四世纪后出现国家,五世纪统一,国名大和。历史上,朝鲜半岛有高句(gōu)丽、新罗及百济三个国家。四世纪时,佛教由中国北方传入高句丽,后由百济传入日本。据日本《上宫圣德法王帝说》,百济王派使者献佛像是在公元538年,此为佛教传入日本之始。此时正值中国的南北朝时期,538年即梁武帝萧衍大同四年。
592年至710年为日本的飞鸟时代(从中国的隋朝至唐朝初),此期政治中心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因而得名。推古十二年(公元603年),圣德太子制定日本宪法十七条,其中第二条规定“笃敬三宝”,佛教实质上成为日本国教,并派遣隋使(其中包括僧侣)到中国学习,还下诏修建寺院等,使佛教在日本得以普及与发展。702年,日本向中国唐朝政府告知国号为“日本”,君主为“天皇”。飞鸟时代是日本佛教初传时期。
710年,日本天皇迁都平城京(今奈良),进入日本历史上知名的奈良时代。奈良时代(710至794年)正值中国最兴盛的唐朝时期。日本方面多次派遗唐使及相关人员来到中国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以及佛教学派中的成实宗、俱舍宗,相继传入日本,流行于上层社会。其中以律宗传入较晚。当年扬州大旻寺高僧鉴真和尚(688—763年)应请赴日,是为了到日本传戒。是为日本律宗之始。日本奈良时代的佛教与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入世很深,许多僧人都是参政的,而且位高权重,其中以法相宗的玄防、道镜最为突出。
794年,日本天皇迁都于平安京(现在的京都)标志奈良时代结束,平安时代开始。平安时代(794至1192年)相当于从中国的唐朝到南宋初年,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此制度即告废止,表明日本开始不再学习和吸引中国文化。奈良时代的佛教流传于日本上层社会,且僧侣涉世很深,争斗于世间名利场,终至腐朽堕落。鉴真和尚应日本之请东渡,是去传授戒律。到了平安时代,最澄与空海前往中国唐朝学习佛法,归国后分别创立了天台宗与真言宗(密宗)。天皇迁都平安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上层僧侣参政议政,腐败堕落,对国家政权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天皇也有以最澄、空海对抗奈良六宗的意味。天台宗是在天皇的支持下创立的。平安京东北的比睿山是最澄曾经修行过的地方,后来成为天台宗的本寺(延历寺)所在地。正如中国的天台宗和净土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的净土宗及净土真宗和天台宗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平安时代在天皇支持下的最澄与空海的佛教改革,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并与奈良六宗一起走向腐化。这些镰仓时代的宗派,一起被称为旧佛教。
镰仓时代(1192至1333年)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宋,这一时期产生了日本的净土宗、净土真宗、禅宗以及日莲宗。其中真宗与日连宗非常富有日本自己的特色,被人称为特有的宗教。日莲所创立的日莲宗,宣称唯有念一句“南无妙法莲华经”就可以得度,公开诽谤与攻击其他佛教宗派不能解脱,甚至还说出“念佛无间”(念佛堕无间地狱)这样极其不如法的话。如果说日莲宗与我们念佛人没多少关系离得很远,可以做到不闻不问,但对于日本净土真宗便无法如此,因为我们现在有些人的念佛理念,其实是由真宗所倡导和提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法然生平及日本净土宗的建立

1、生平及创立日本净土宗
日本僧人源空(1133—1212年),谥号法然(法然是其房号),为日本净土宗始祖。生于平安末期长承二年,美作国(冈山县)久米南条稻冈人。俗姓漆间,母秦氏梦吞剃刀而有孕。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对此评曰:“梦吞剃刀,即是割断圣道之兆也”。9岁奉父遗命出家,13岁登比睿山学习天台宗教义。前面讲过,日本平安时代最澄入唐朝求法,归国后创立天台宗,其本寺即是位于比睿山的延历寺。其后创立净土宗的法然以及创立净土真宗的亲鸾都曾是天台宗僧人。源信(942—1017年)是延历寺僧人,著有《往生要集》,专论弥陀净土法门。法然受到《往生要集》的影响非常大,及至后来读到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后,遂归心净土,决意专修念佛法门。1175年(承安五年),法然四十三岁时,基于观经疏散善义:“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仗佛愿力往生净土”之义,偏依善导大师,开宗立教。平安时代后期,日本战乱频仍,社会危机四伏。当时日本流传一本假托最澄所著的《末法灯明记》,认为永承七年(1052年)为进入末法的日期。这一思想导致了镰仓时代新佛教派别如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产生,也促使了简单易行的净土信仰深入人心。正法五百年,西汉末年佛法传入中国时像法时代已经开始,此时为公元前后。像法一千年,即公元一千年前后进入末法。所以《末法灯明记》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无论它是不是真的为最澄所著。日本虽然早有念佛法门流传(依附于其它宗派),但提出专修念佛的,却始自法然,且将念佛界定为持名念佛。
1186年(文治二年),天台宗显真为发起人,邀招法然于洛北之大原,集诸方知识大德三百余人,举行论辩,讨论法然所倡导的专修念佛法门。看得出来,从一开始人们就对法然所倡导的专修念佛是持怀疑态度的,很有争议。这种疑虑与争议更因后来其得意弟子亲鸾“食肉带妻”而达到极致。虽然经过“大原谈义”的论辩使专修念佛得到更大地普及与发展,但是,念佛人中的诸多不如法的问题很快显现出来。1204年(元久一年)延历寺僧徒以法然别树一帜,诉于天台座主真性,要求停止专修念佛。(其时法然还未脱离开台宗)专修念佛好不好?当然好。但是,为什么延历寺的僧众要上诉到天台宗的首座,要求停止专修念佛呢?如果仅仅是因为法然开创净土念佛法门别树一帜,这个恐怕不成其为理由。那么原因是什么呢?《七个条起请文》为我们揭开了八百年前的谜底。
《七個條起請文》的具体内容为:
一、停止未窥一文一句,谩破真言止观,诽谤余佛菩萨。
二、停止以无智身,相对有智人别行辈,好致诤论。
三、停止对别行人,以愚痴偏执心,劝弃舍彼本业,横瞋嫌之。
四、停止言念佛门无有戒行,专劝淫酒食肉;稀见守律仪者名杂行人,反说凭弥陀本愿者勿恐造恶。
五、停止未辨是非,痴人不依圣教,又非师说,恣立私义,妄致诤论,取笑智者,迷乱愚人。
六、停止以痴钝身,好致唱导,不知正法,说诸邪法,诳惑无智道俗。
七、停止自说邪法,言为正法,伪称师说。
(收于《法然全集》第五輯“制誡”)
什么叫专修念佛?专修念佛就不需要戒行吗?专修念佛就可以破戒喝酒吃肉?专修念佛就可以舍一切善?这些问题,恐怕八百年前的日本念佛人回答不上来,非但如此,我们今天的念佛人就能圆满回答吗?专修念佛,也就是无量寿经中所说的“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善导大师所提倡的“五正行”中的念佛正行:“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其实也就是修往生三愿中的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我们曾经讲过,种种往生,不出三愿。三愿各各独立,十八愿能往生,十九愿能往生,二十愿也能往生。众生根性不一,因此修行的方法并非完全一样。既然如此,专修十八愿而不讥毁甚至诽谤十九、二十愿,不但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法然当年制定《七个条起请文》的目的和意义,恐怕就在这里,其实就是为了纠编。
1205年,南都兴福寺僧徒,将“九个条奏状”上诉于院,告发法然无敕许而立念佛之新宗,专修念佛与日本诸神相背反等“过失”。虽然最终并未判决,但第二年还是因住莲房、安乐房事件而被判流放到四国地方,当时已75岁高龄。住莲和安乐是法然的两个弟子。有关此次事件,有说是因为与二名宫女有染,有说是因为度二宫女出家,有说是因为二宫女彻夜不归闻法,最终二人被斩首,法然被判流放,而亲鸾则被判死刑。后面我们讲亲鸾时会讲到,法然提倡专修念佛一事,在当时并不为人们所接受,并招来诸多非难,更因其弟子亲鸾首开出家之人“食肉带妻”一事而使人们的不满与愤怒达到了顶点。所以由此看来,住莲房安乐房事件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1211年(建历一年)(注:79岁)末,蒙准归京,仍居东山大谷吉水草庵。翌年正月示疾。正月二十三日留下遗训,以防后世曲解师意,这就是著名的三百余字的《一枚起请文》。(原件今存大本山黑谷金戒光明寺,为一宗独一无二的法宝。) 《一枚起请文》的用意是预防后世曲解其意,看得出来仍是和《七个条起请文》有着相类似的用心。由这两个起请文,我们可以看出法然还是有着比较负责的精神与态度,更可看出那个时代的专修念佛情况并不乐观,乱象丛生,也折射出他的迷惑与无奈。
1212年(建历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安详西逝,时年八十岁。
法然圆寂后第十五年,即1227年(嘉禄三年),比睿山延历寺僧徒掀起所谓“嘉禄法难”。专修念佛指导人物的隆宽、空阿弥、幸西三人,遭到配流之刑。而天台山门徒众,欲掘出法然遗骸放流于鸭川。如果再结合后来日本净土真宗的一些情况来看,我们说日本念佛法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是一点也没有夸张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中日两国念佛法门之间到底有何异同?
2、《选择本愿念佛集》
《选择本愿念佛集》是日本净土宗的根本圣典,全一卷,收在日本新修大正藏经第八十三册,系建久九年(1198年),法然应关白九条兼实之请而撰。关白是日本古代的官职,就是摄政,相当于中国的丞相。九条兼实是人名,为亲鸾的岳父。(九条兼实之女玉日即亲鸾的第一位妻子。)我们现在来看本愿念佛的由来。何谓本愿?所谓本愿,当然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即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前所发的普度众生的弘誓愿。无量寿经中的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本愿念佛就是基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而称念佛名,以期仗佛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到寺院归依时,会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句偈,这个叫四弘誓愿,也就是通愿。与通愿相对是别愿,那么本愿当然就是别愿。佛与佛的本愿当然是不一样的,因为菩萨于因地修行时所发的愿并不一样。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善导大师正是这样的观点,只要我们通读五部九卷就会很容易明白。
三、与善导大师思想的异同
在日本的奈良时代,唐朝的鉴真和尚应请去日本传戒,同时带去了许多天台宗的典籍,其中就有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等。我们知道隋朝的智者大师实为天台宗的创始人,但是偏爱净土法门。天台宗与净土宗有很深的渊源,有"教演天台,行归净土"一说。“净土十要”中的《净土十疑论》就是智者大师为释人净土之疑而著。天台与净土这种甚深的因缘,在最澄创立日本的天台宗后被传承下来。所以日本的天台宗中,也有念佛这个法门在流传。最澄的弟子圆仁也曾入唐求法,还将五台山法照大师(中国净土宗四祖)的念佛之法带回日本。及至后来的天台宗僧人如空也、源信、良忍等,都是提倡弥陀信仰的。对法然影响很大的《往生要集》就是源信所著,前面讲到过。据说飞鸟时代的圣德太子也是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可见念佛法门从一开始随着佛经的传入日本就有了。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日本既有人念佛,那么有没有人往生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日本历史上念佛往生的人也有很多。日本的往生传有庆滋保胤在宽和元年(985年)著的《日本往生极乐记》,记40余人净土信仰者的传说,十一、二世纪出现的大江匡房(1041—1111年)的《续本朝往生传》,三善为康(1049—1139年)的《拾遗往生传》等,这些都是在法然建立净土宗之前的事。当然,此前的念佛法门不同于法然所倡导的专修念佛,这是肯定的。应该说,此前的念佛法门更接近于中国的净土宗。但是后来特别是当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传入日本后,却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将阿弥陀佛的本愿仅仅界定为十八愿,将往生三愿中的其他两愿(十九愿和二十愿)明确舍掉了。这可以说是日本净土宗与中国净土宗的根本差别所在,更是法然思想与善导思想的最大不同。我们看《选择本愿念佛集》,知道法然确实是学习善导大师的,偏依善导,但是他与善导大师所不同处,就在于只取十八愿。或许,这正是日本净土念佛法门的发展史成为一部血淋淋的历史原因所在。但是这么说好象又不对了,我们在讲到十八愿时明确指出,只修十八愿能不能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一生专持一句佛号一定可以往生。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错就错在专修念佛的人,不该轻视甚至是讥毁修十九愿和二十愿的人。当然可以一生专持一句佛号,只修十八愿,但是不当讥毁持戒、布施等种种善行,更不得轻视诽谤除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这些问题,都是在日本的历史上发生过的,这也正是法然制定《七个条起请文》的原因所在,并令他的门人弟子包括亲鸾在内的一百九十人签名必须遵守。所以由此看来,不是专修念佛有问题,更不是十八愿有问题,而且是修行的人理解上出了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念佛人中,也不乏专修念佛,只修十八愿的,并非没有,也有的。《七个条起请文》是针对八百年前日本念佛人出现的乱象而制定的,《一枚起请文》则是恐怕后人错会其意而制定的。(实际上法然圆寂后,日本净土宗就形成了几个流派,而净土真宗也是净土宗的一个分支。)这两个起请文,无疑对于我们现在的念佛人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专修念佛的同修。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评日本净土宗
1、错在一个“舍”字
我们现在来看看日本净土宗的根本圣典《选择本愿念佛集》及其问题所在。《选择本愿念佛集》是日本僧人源空于建久九年(1198年),应关白九条兼实之请,以汉文写成的。此时法然时年六十五岁。本愿念佛源自日本,中国无此一说。本愿念佛正是日本僧人源空在《选择本愿念佛集》中首次提出的,且为真宗的创始人亲鸾所继承。我们前面讲过,四十八愿中,有十八、十九和二十往生三愿,即众生依此三愿修行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此三愿摄受众生。就中国的净土传承来说,虽然非常注重念佛,但是,也随缘修十九、二十愿,并未将此二愿舍去,更没有将十八愿与其余两愿对立起来。从古到今,中国的念佛人中,也有专修十八愿的,不是没有,但是,并非占主流。一生专念一句佛号的人,各有其因缘,但不在多数。今天中国的念佛人,仍是于念佛之外另有持戒、放生、印经、造塔、建寺、供养三宝等种种提倡。如果对照净土经典,对照往生三愿,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对照日本,我们会发现那边出现的是不同的情况,而且差异还相当大。究其根本,就在于《选择本愿念佛集》首倡“本愿念佛”一法,且错解弥陀本愿的含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本愿念佛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选择本愿念佛集》一共十六章。第一章教相章,“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引号内为原文引用。下同)这是选择集第一次出现“舍”的地方。法然偏依善导大师,其净土思想自然不出善导之外,但不同于善导大师者,就在于一个“舍”,首开“舍”字。正是因为这个舍字,才导致轻视乃至舍弃戒律及断恶修善,最后不可避免地使日本净土宗及净土真宗的发展史成为一部血淋淋的历史。同样的悲剧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上演,原因就在这里。
“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但是我们看道绰禅师的二卷《安乐集》,并没有这样的意思。道绰、善导都是极力赞叹净土,劝人行归净土,但是何曾明确示人以“舍”圣道?我们念佛人自己可以一心念佛修行净土,可以不修圣道,但是这和公开宣扬“舍圣道”,无论作法还是后果都是不一样的。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往大里说,净土也是圣道门,为佛说之圣道。如果硬要将净土门与圣道门对立,也必定导致念佛人与修自力法门人之间的对立。日本那边的血一般的史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再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净土门外其他法门的存在,没有佛法发展弘扬的基础与土壤,净土一门安能独立存在?再以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佐证,二祖虽然极力赞叹净土法门,劝我们一心念佛专修净土,但是,并没有叫我们舍掉念佛之外的种种善行,而是说一切善根都可以回向净土求往生。如果我们通读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就能明白这一点,前面也已讲到过。完全可以专修十八愿,一生专持一句佛号完全可以成就,这个我们前面讲过。但是,专修十八愿和公开宣扬可以舍弃圣道门,这是两个意思,作法上不一样,结果更是不一样。所以清朝杨仁山居士对法然的母亲梦吞剃刀而有孕的评价是“梦吞剃刀,即是割断圣道之兆”。
第二章二行章,“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而舍杂行归正行之文”。第一句仍是一个“舍”字。这并非善导大师的本意。请参阅第二章中善导大师净土思想辩有关“舍与不舍”部分。如果我们只看《观经四帖疏》,只看第四卷散善义,只看“五正行”而以为善导大师只讲持名念佛不论其它,这是非常片面的。在其它四部中,善导大师多次讲到“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往生礼赞》)。因为“回向发愿心”是佛所说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及回向发愿心)之一。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与其他净土祖师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在“行”上有所侧重,修行范围限定得比较小而已。
2、何为本愿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三章本愿章的题头为“弥陀如来不以余行为往生本愿,唯以念佛为往生本愿之文”。很显然,这一章是讲本愿的,也是本愿集的核心所在,本愿念佛法就是在这一章提出的。法然在本愿集中说:“私云。一切(诸)佛各有总、别二种之愿。总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者如释迦五百大愿,药师十二上愿等是也。今此四十八愿者是弥陀别愿也。”这一段话讲得非常清楚,四弘誓愿是诸佛的总愿,我们在受三归依时也念过,别愿就是各佛所发的愿,且佛佛不同,如本师释迦佛是五百大愿,药师佛是十二愿,阿弥陀佛是四十八愿。有偈云: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善导大师所讲的本愿也是指四十八愿,为何到了日本后本愿变成了专指十八愿呢?这涉及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如果本愿由四十八愿变成了十八愿一愿,那么内涵当然就变小了。即使单就往生来讲,本来有三愿可以往生,现在只能走十八愿这一条路,当然也是不对的。
“又大阿弥陀经云。其佛即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为选择心中所欲愿。”(本愿集)大阿弥陀经即无量寿经异译本之一的《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中有这样的一段经文。法然以为“此中选择者即是取舍义也。(中略)选择与摄取其言虽异,其意是同。”这当然是对的,没有疑问。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诸天人民有善恶,国土有好丑,法藏菩萨经过五劫思惟,取其善好去其丑恶以构成清净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本师释迦佛在无量寿经确实是这样说的。但是如果将此理用于往生三愿的对比及取舍上,恐怕极为不妥。如果往生三愿还有高下,还能取舍,那么这个凡夫都能看得出来的问题,法藏菩萨五劫思惟都不能明白的吗?如果摄受众生仅仅十八愿就足够,那么法藏菩萨何苦还要发十九、二十愿?换言之,这无异于认为只有十八愿的[至心信乐]可以往生,十九愿的[至心发愿]和二十愿的[至心回向]都不能往生。十八愿的念佛才能往生,十九愿的行菩萨道和二十愿的世俗之善、戒善回向都不能往生,这就是将一部分人排除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外,剥夺了众生的往生权利,这是极其错误的,于净土经典不合。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讲的就是戒善,以一日一夜持戒之功德回向西方也能往生的。我们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并非只有念佛的人可以去,不念佛的人也能够去——只要为三愿所摄,都可以往生。修大乘的人可以去,修小乘的人一样能够去。戒善回向往生,就可以是修小乘的人。十八愿专修念佛可以往生,难道人家修十九愿和二十愿的就去不得?不可以这么说,一定不可以这么说,这么说的后果很严重。阿弥陀佛悲深愿重,誓愿普度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阿弥陀佛是以三愿摄受众生,而非仅仅只有十八愿!这个道理,能明白吗?三愿都可以往生,没有哪个人能够剥夺修任何一愿人的往生权利。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门槛,任何想去的人都可以去,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大乘小乘,只要为三愿所摄,都能往生。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在。我们不可以随便舍掉佛的摄生大愿,更不能因此断众生的往生之路。往生三愿,只是摄生不同,摄受的对象不一样,不可以随便舍。凡夫都能明白的道理,法藏菩萨五劫思惟不可能不明白。
所以由此可知,“即今选舍前布施、持戒乃至孝养父母等诸行,而选取专称佛号”仅是法然一己之见,我们更无从得出“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这样的结论。我们也曾讲过,从善导到法然,将十九、二十愿舍掉了,再从法然到亲鸾,连愿与行都舍掉,唯独剩下信了。这是念佛法门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演变过程。在法然创立专修念佛的净土宗之前,流传于天台宗内部的念佛法门(以圆仁、源信为代表)看起来更象是中国这边的净土传承。因《选择本愿念佛集》中的有关专修念佛一项颇受非难,所以直到法然圆寂后才得以出版。但是此书出版之后,仍激起强烈的反应,先后有公胤作《净土决疑钞》,高辨作《摧邪轮》予以驳斥。专修十八愿持名念佛本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修行,但是传入日本之后经历如此多的风波周折甚至血腥,这并非我们任何一位念佛人所乐见,更非阿弥陀佛所乐见。

发表于 2016-3-26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咱坛子老板是他力本愿派信徒,虽未必是真宗流的,起码是时下所谓善导流的。
你这大作游走在红线边缘,措词上可悠着点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6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