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32|回复: 9

见他土菩萨行六度妙法莲华经序品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或有菩萨    驷马宝车    栏楣华盖    轩饰布施    复见菩萨

**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无上道    又见菩萨    头目身体

**欣乐施与    求佛智慧    文殊师利    我见诸王    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    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    而被法服

**或见菩萨    而作比丘    独处闲静    乐诵经典    又见菩萨

**勇猛精进    入于深山    思惟佛道

**

**弥勒菩萨对文殊菩萨说:我在世尊(释迦牟尼佛)白毫相中,又见到一些菩萨行布施。他以‘驷马宝车’:四马拉车,以宝饰车。‘栏楯华盖’:横者曰栏,竖者曰循,即车栏;宝车顶上有华饰之盖。‘轩饰布施’:以此最胜庄严具作为布施。‘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又见一些菩萨,不但以一切珍宝财物,甚至以其身肉、手或足,或妻子作为布施。此非难行能行之布施吗?可笑我们凡夫,稍仿了一点善事或布施,就心满意足而沾沾自喜,哦!以为有多了不起。而一位菩萨本著慈悲为怀之救世精神,不但舍去一切身外物,甚至是自己身肉乃至于手足或妻子,在众生需要时,都乐于布施人。何谓菩萨身体之布施?譬如有人遇车祸或意外中丧失其手脚,菩萨就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手脚乃至于心肝脾肺肾,施之于急需之病人,拔一切众生之病苦,而使他们脱离恐惧与灾难,这是内财施。‘及妻子施’:即外财施。人间也有菩萨,只要一个人能发大慈悲心,为了众生而行难舍能舍之布施,即称为菩萨。因为在世俗,最难舍弃者,莫过于夫妇之间的恩爱。若他连这种难摆脱之情感都能放下,足见其心之坚定与自在,故名为菩萨。

**

**在水镜回天录中,有一段记载上常下仁老和尚,未出家前,曾为了修道而布施其妻予人。他因父母双亡而于墓旁守孝三年。如此一来,其妻无异是守活寡,因不甘寂寞,故三番二次劝他回家相聚,但他修道心切而婉拒之。然而,人越要向上则越会遇魔考。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头上。常仁大师越要专心修道,越遭受其妻之干优,甚至吵著要下堂另嫁他人,最后竟带了一个男人到墓地去威胁她的丈夫,若他再不回家,她就要跟这个男人结婚。但常仁上人并无半点恼怒,反更宽宏大量地成全他们,足见他修行功夫及涵养之深厚。此乃难行而能行,难舍却能舍。心无贪著时,就不会为染污之尘境所转;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而得出三界,故唯有菩萨方能‘以妻子施’,而求得佛道。

**

**‘又见菩萨,头目身体’:这一些菩萨不但能舍内财及外财,甚至头、目及整个身体皆欣乐施与。这是无畏施,他以身心性命布施予人,为求无上道,故能了生脱死。若人悭贪不舍,亦不行布施,则永远不能了生死。而此布施必须是乐意之施舍,全无一丝毫斗争之意。有些却不是以真心作布施,若见人出一万块钱时,他就要出两万块作布施,若人亦出两万,他就非出三万不可,一定要让别人输了才甘心,这是不如法之布施,亦全无诚心行善。这一段是讲六度中之布施度。

**

**文殊师利(妙德)菩萨,我又见诸王,‘往诣佛所’:也到佛处。‘问无上道’:向诸佛请问无上道。佛即开示苦空无常无我、四念处等之道理。有一首西江月,相传是庄子作的,所说的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之道理。词云:‘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月浮云,眼前骨肉已非真,恩爱反成仇恨。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欲脱红尘,快乐风光本分。’诸王一听此四念处之说,‘便舍乐土’:毫不犹豫的舍掉享受五欲乐之土。把宫殿臣妾都舍弃而‘剃除须发’,‘而被法服’:穿上出家禀具之三法衣,袈裟。这段文是指六度中之戒度。

**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这一段喻为忍辱波罗蜜。一位比丘,独自住在山洞内,难免会遇恶人之打骂,或毒蛇猛兽侵害,但他都愿忍受而不生恐惧心,此即生忍。自节守志即苦行忍。诵经求佛是第一义忍,是以若人能诵持佛经,其功德是不可思议。我在南华寺时,曾有一个由六位比丘所主持之金刚法会,报名捐款之参加者极为踊跃,人数直达一万,一些护法居士们因家务、事业所缠而未能参与,唯有以财施作为拥护道场。

**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这是第四度之精进波罗蜜。此为废寝忘食而求佛道之精进表现。他到深山‘思惟佛道’:正念思惟佛所行处,即观照禅。

**

**又见离欲    常处空闲    深修禅定    得五神通    又见菩萨

**安禅合掌    以千万偈    赞诸法王

**

**弥勒菩萨又说:我又见到离欲之人,不贪财、色、名、食、睡之修行者。住于‘空闲’:即是在郊外,日夜修禅,毫无间断。若人要真正修道,就必须努力。应天天修习禅定,而不能有一日乃至一时之休息。若躲懒偷安,好逸恶劳,则永远不会有成果,是故每日亦要在百忙中抽空修禅。修禅可得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及神足通,但却未能得漏尽通。唯有四果罗汉及菩萨位以上才会有此神通。除修禅定外,若能专心修念佛法门或念经持咒,亦能得五神通。如智者大师,他是因为诵持法华经而开悟。当他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焚身供佛,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的经文时,就入了法华一旋三昧之最高境界。在定中看见灵山法会,俨然未散,见到释迦牟尼佛仍然在说法。所以持诵经典亦能开悟,但要专心致志,而非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若人在念佛时还在盘算著怎样去赚钱,必定不能开悟,因为这是在念钱而非念佛。

**

**又见菩萨,安住禅定,并端心合掌,以千万首偈来赞叹十方佛。

**

**复见菩萨    智深志固    能问诸佛    闻悉受持    又见佛子

**定慧具足    以无量喻    为众讲法    欣乐说法    化诸菩萨

**破魔兵众    而击法鼓    又见菩萨    寂然宴默    天龙恭敬

**不以为喜    又见菩萨    处林放光    济地狱苦    令入佛道

**又见佛子    未尝睡眠    经行林中    勤求佛道    又见具戒

**威仪无缺    净如宝珠    以求佛道

**

**又见一些菩萨,有深远之智慧及坚固之志气。‘能问诸佛’:善于问法。‘闻悉受持’:听法即能依教奉行。又见佛子,‘定慧具足’:定以摄教,慧以破昏;定慧等持,名为具足。此菩萨能善巧方便的以无量事作为比喻而为众生说法。‘破庵兵众’:彼等假名为佛子,但非行正道,反而以盲引盲者是名魔兵。故以正法眼破除群邪,名破魔也。这一段是般若度。

**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又见一些菩萨,结跏趺坐。因为有禅定功夫,故天龙皆恭敬礼拜,但他并不因此而生出欢喜心。因为定能发慧,故心不为物转,亦不动念。若无妄念,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故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即能自性清净,得真如妙性。但不能说我已无念,因为说无念时已有个念。知无念者能伏其心,知无念者当破魔兵众,是以无念为最妙!它包含了忍辱及生忍,既不会为美言所勤,亦不会为了逆境而起恐惧或嗔恨心。

**

**达摩祖师未到中国前,曾派遣佛驮及耶舍两弟子先去中国弘法。师徒们皆为印度人。两人遂演讲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妙法。当时中国亦有一位从印度来之小乘和尚—菩提流支,他见到这两位新来的大乘禅师,竟联合所有的出家人杯葛他们,并将他们从长安赶到卢山。佛驮、耶舍却意外的见到远公大师,并将个中情形告诉大师。当大师问及他们传的是什么法?他们将手一伸开,然后又把拳收回来,并问这样一伸一缩是不是很快?大师答:‘是。’两位禅师意谓烦恼与菩提,其变化之快速亦复如是。譬如一伸、一缩,皆同是一只手,却有掌与拳之分别。同理,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两者实非分开,是二而不二。即心即佛,明心见性。故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无念即涅槃,有念即有生死。唯有一念不生全体现,本有佛性现前时,连鬼神也会肃然起敬,若无念,能返本还原,此为本地风光也。‘天龙恭敬,不以为喜’:所以天龙的恭敬亦是本有;不以为喜,即舍禅。

**

**‘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又见到一些菩萨在林中修禅,即自利。同时发出清净光,照地狱众生,即利他。以大悲心救拔地狱罪苦众生,此为悲禅。

**

**‘又见菩萨,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这些是在林中或室内修常行不坐不卧的苦行菩萨。此法门名为般舟三昧,亦是佛力三昧,九十日中常行不坐不卧,为除睡魔而勤求佛道。

**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一些菩萨受持十种具足清净大戒如净宝珠。戒禁身口,名威仪。自净其意即无所缺犯。(一)不缺戒。谓重罪无犯。若犯十恶五逆重罪,如浮囊缺失。(二)不破戒。谓中罪无犯。若犯中罪,如浮囊残破。(三)不穿戒。谓小罪无犯。若犯小罪,如浮囊穿穴,此为律仪摄。(四)不杂戒。谓不起恶念,若起恶念,则身口虽净,意杂烦恼故,此又名定共戒。(五)随道戒。如初果者耕地,虫离四寸等。(六)无著戒,又名道共戒。如阿罗汉于三界六尘,永无贪著。(七)智所赞戒。谓善能出假涉俗利生,即能以权巧方便法来弘法利生,故为有智者所赞叹。(八)自在戒。谓游戏神通逆顺示现,但不犯性戒(若生一邪念即犯戒,此无形)及遮戒(身口不得犯,此乃有形)。因为有自在及神通故,能假以造罪及杀生示现以教化人,是以不犯性遮二戒。

**


**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楞严经内,护法摧碎魔王的头。又如梁武帝在位时,有一位宝志禅师,每餐皆吃两只白鸽,吃得连骨头也不剩。一天,其厨子偷吃了其中一只白鸽之翅膀,以为将之刹碎后,可以瞒骗过去。那知志公上人一看便说:‘你偷吃了鸽子。’厨子虽然惊怕,却矢口否认。这时志公上人也不跟他争辩就将鸽肉吞下。奇异之事发生了!志公上人吞下碎鸽子肉后,居然又吐出了两只活生生的白鸽。其中一只白鸽,正好是少了一边翅膀。故志公上人为一异人。苦人能吃下煮熟的鸽子而吐出活鸽子,或吞下牛肉而吐出活牛,才算不犯杀生戒。若没有这种本领而随便吃众生肉,将来就要还报及堕地狱。此戒又名俗谛戒。(九)随定戒。行住坐卧,一举一动,一言二行,皆在定中,皆有威仪。(十)具足戒。谓戒波罗蜜毕竟圆满,无法不备,又名为中道第一义谛戒。

又见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恶骂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    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    摄念山林    亿千万岁    以求佛道    或见菩萨

肴膳饮食    百种汤药    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    价直千万

或无价衣    施佛及僧    干万亿种    栴檀宝舍    众妙卧具

施佛及僧    清净园林    华果茂盛    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

如是等施    种种微妙    欢喜无厌    求无上道

又见佛弟子,专心致志的在修忍辱行门。忍辱能对治嗔恚心,故能忍受一切恶骂捶打,乃至面观一切顺或逆境,皆能处之泰然。但修行者切勿因为要去研究他人忍辱之深浅,而将自己的修行放松了。譬如要去纽约,可以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但若兜著圈子走,就会耽误很多时间。故应自修而非修人,否则,别人要经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而你自己却要等到九大阿僧祇劫方能成佛。当你能于空中现十八变之神通,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而互不相碍,才能有资格去试验他人之禅定功夫。

‘增上慢人’:指骄傲而目空一切的人。骄者不但必败,也是最愚痴的行为。何以故?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大觉者,他以孝顺、平等及慈悲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因为他悉知悉见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皆为自己过去之父母。大觉大悟者尚且不骄不慢,更何况是凡夫呢?所以,唯有愚痴者才会起骄傲心而轻慢他人。

又见不苟言笑,光明以自严而离掉举的菩萨。‘掉举’即是三心两意,不知何去何从,心不自主,既追悔过去又冥想未来;又名掉悔盖。‘及痴眷属’:是嗔盖,即无明,不懂因果。发脾气是最伤神,也会使人失去理智而犯下种种过错。许多罪恶的发生乃至于杀人,都是一念‘嗔’而起,故嗔是最可怕,它会使人做出愚痴的行为及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等罪而种了下地狱、饿鬼及畜生之果报。‘亲近智者’:若能改恶从善而亲近善知识,则能日渐在潜移默化下,将恶习除去,改邪归正;此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语说:‘善一伙,恶一群’,物以类聚。如现时在万佛圣城,每日都有法会,这即是亲近智者,因为多闻佛法能使人的智慧增长。

若一心除乱,能去贪盖。不贪,自然不会犯五戒十善。贪,会令人触事昏迷,举心缚著而障碍道业。然而世人多贪欲,为口奔驰,为利忘躯,终日为赚钱而绞尽脑汁。甚至为了钱而不择手段,六亲不认,自赞毁他,损人利己。这些恶业,不但损人,亦伤害到自己的自性,把本有的智慧遮盖住,以致广造众罪。所以,唯有断除贪欲才能使自性光明显现。

‘摄念山林’: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天堂、地狱或人间,不离于当念。故要成佛、菩萨、阿罗汉,皆由一念所生。人之一念虽能达万八千里,但全无光明,唯有佛陀的白毫相光既能通达万八千里,又能彻知彻见尽虚空之万事万物,圆融无碍。‘摄念’,即是将散出的心收回来,而安住于一念——念佛,此谓‘以毒攻毒’之法门。将万缘放下,仅存一念。最好是达到无念,本有的大觉圆明佛性则自然现前。故摄念山林为除睡盖义。睡觉是修行者的障碍,因为在睡梦中不容易持戒,自然而然会被梦境所转,而魔王最爱在梦中扰乱修行者的定力,使其犯戒而起贪嗔痴之念头,而遮盖自性。是以此菩萨能舍去三毒及五欲等无明烦恼而安心办道,并持之以恒,永不退转。

又见菩萨以上好的饮食、衣服、卧具及汤药或栴檀宝舍、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源浴池等千万种布施来供养佛法僧。

或有菩萨    说寂灭法    种种教诏    无数众生    或见菩萨

观诸法性    无有二相    犹如虚空    又见佛子    心无所著

以此妙慧    求无上道

或见菩萨在说寂灭法。寂灭之法,本不可言说,但以慈悲故,以种种方便法教化无数众生。

或见菩萨,以智慧观察诸法之体性,乃无形无相,非长短方圆,亦非青、黄、红、白、黑等色,犹如虚空,空无所有,但一切形相,却又未离开虚空而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若将地面挖开一尺,就有一尺的虚空,若挖一丈,就有一丈的虚空。但在未挖前亦一样有一尺的虚空,未曾有增减。是以虽有形相,形相不能包含虚空,而虚空却能包含一切形相。故云:‘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诸法本无真假之分,这种名相上的分别,只不过是众生之分别心在作怪。故自性本空,亦即诸法实相。可是这样一说就把有些人吓坏了!什么都没有,那么‘我’不是完了吗?哦!那可不用怕,什么都没有才是真有。若能无挂碍、无执著,则所有山河大地乃至森罗万象,无一不在你自性内包含著。但若尚存一丝一毫之执著挂碍,则不能承受此殊胜微妙法,否则你将会是一个法财伟士,尽虚空遍法界皆包含于自性内。故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乃本有之家珍,何须外求乎?因此现在我说法是无一法可说,而你也无一法可听,这才是真正的般若妙慧!

又见佛子,法王之子,其心于诸缘而无所染著。故其智慧及自性光明显现。若对任何事物放不下、舍不掉,不要说成佛了,连起码的妙慧都没有。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尤其是出家弟子,应该‘心无所著’,即是‘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以此般若妙慧弘法利生,延续佛法明灯,不许有末法之存在,只准正法长存。否则出家只为讨一张长期饭票而不修行、不做僧事,或心身染著名闻利养,楞严经云:‘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出家人若不精进修禅习定,持咒诵经,严守戒律,而倚佛吃饭,赖佛穿衣,将必堕三途。古德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还。’诸修行人要戒之慎之!梵网经亦云:‘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这段戒文足为我们借镜。

我一向的宗旨是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是故初到香港的那一年,在郭宽蒲介绍下,在芙蓉山观音洞里住。里面除了四壁外,空无所有,且极为潮湿。我就在一块平滑之石上打坐。三天后,双脚开始麻木,非常难受。将生起退心,但一转念,宁可修行死,莫为偷安活,况且是他人介绍之美意,怎能半途而废?于是再住了半个月,双脚已恢复自如。每日皆下山到竹林禅寺乞食。由于洞内太潮湿,有碍修行。一年后,我在洞外搭个小茅棚。不料引起隔邻某法师的妒忌。他尽歪曲事实,指我有能力搭棚亦应有能力自供粮食。是故,在他怂恿下,竹林禅寺住持也从此不再给予我任何斋饭。哦!没饭吃更好!我索性端坐用功,一连数日,未觉饥饿。时有一劳宽胜女居士,因其脚被恶犬咬伤,久不能愈,医药罔效,巫祷不灵。在彷徨之际,一连数日,夜梦韦陀菩萨告诉她,若要病愈,得先供养一位住于观音洞之安慈法师,并为她示现此人之相貌。宽胜惊喜之余,备粮供养,前往观音洞。孰知我隔邻之法师一见斋主来临,便往前迎接,并自称为住持,硬要施主之物。劳居士说他非梦中所见之人,坚持不给。因此,两人起了争执。吵声将我引出洞外,劳居士一见我出来,马上认出这位才是安慈法师,而将供养品全部交给我。我即时将它分一半给该法师,但他毫无满足之意,且气犹未消,愤愤然的对劳居士说:‘下一次你来时,必定将供养品给我!’宽胜的脚则霍然而愈,消息一传开,许多斋主源源而来,每一次我都将供品分一半给该法师,但这未能减低他对我的仇视及种种破坏诽谤。

不久我搬到一向闹水荒之筲箕湾西湾河马山村之山脊一荒地。于此西乐圆精舍落成后,竟有水源自来,且聚成水塘,毫无旱象。而我曾住过的观音洞附近,听说水源突断而成旱象。故许多人叹为奇迹,并认为是我将水源迁走。

出家人若能不贪求名闻利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受佛正戒,成就威仪,严净毗尼,弘范三界,自然天、龙、人恭敬供养,十方诸佛菩萨护持,欢喜赞叹。此乃顶天立地大丈夫之行为,不失为僧宝之本色也。


发表于 2016-3-28 07: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7: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1-26 17: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4-11 21: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8-4 09: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0-25 14: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2-16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19: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