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20|回复: 11

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7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印光祖师: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续编卷上第一百七四页“复朱德大居士书”)

    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则可。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与佛不相应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
    (三编卷一第一三八页“复何希净居士书”)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
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
净宗行者,所当切戒  
(续编下无锡西方殿缘起碑记(民二十二年))
____

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才能往生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安法师] 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大安法师: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思是我们所执持的阿弥陀佛名号就像清水珠,清水珠投到浑浊的水里,便能澄清浊水。用这个来比况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投到我们凡夫众生浑浊散乱污染的心中,我们的心念亦法尔自然地趋近佛心,因为佛号即是实相,即是阿弥陀佛的心,所以我们的心也一定会像阿弥陀佛那样,具有他的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广大心、光明心,这就是凡心不得不佛,说明这个名号就有像清水珠那样的功能作用。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憨山大师《费闲歌》中说的话。这个偈子意谓:如果不具备信愿,只是口头上去念弥陀名号,也没有信愿求往生的心,那么就很难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不能感通佛力,就不能带业横超往生净土,所以才称作“喊破喉咙也枉然”。
如果具足信愿持名,虽然内心还有散乱,但也绝对是能往生的,不是喊破喉咙也枉然的。所以这个偈子大家不要随便乱用,不要断章取义,要把前面两句话联系起来理解。信愿持名,虽然散乱,绝对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只是口念,当然就不能往生,这时候可以说是枉然。这里应当辩识清楚,不可颟顸自昧。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师呵责:甚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
《印光大师永思集》中,有王慧常居士撰文云:“是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即印光大师——注),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由是常生自信,我决定往生西方,我决不再分段生死,我已是西方人。尔后凡作事动念,均以西方人况比。”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正确理解“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大安法师
答:
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思是我们所执持的阿弥陀佛名号就像清水珠,清水珠投到浑浊的水里,便能澄清浊水。用这个来比况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投到我们凡夫众生浑浊散乱污染的心中,我们的心念亦法尔自然地趋近佛心,因为佛号即是实相,即是阿弥陀佛的心,所以我们的心也一定会像阿弥陀佛那样,具有他的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广大心、光明心,这就是凡心不得不佛,说明这个名号就像清水珠那样的功能作用。“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憨山大师《费闲歌》中说的话。这个偈子意谓:如果不具备信愿,只是口头上去念弥陀名号,也没有信愿求往生的心,那么就很难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不能感通佛力,就不能带业横超往生净土,所以才称作“喊破喉咙也枉然”。如果具足信愿持名,虽然内心还有散乱,但也绝对是能往生的,不是喊破喉咙也枉然的。所以这个偈子大家不要随便乱用,不要断章取义,要把前面两句话联系起来理解。信愿持名,虽然散乱,绝对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只是口念,当然就不能往生,这时候可以说是枉然。这里应当辩识清楚,不可颟顸自昧。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如何修戒定慧?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问: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大安法师答: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一代时教之总纲。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戒律是针对凡夫众生的烦恼、习气所施设的。最基本是五戒——杀、盗、淫、妄、酒。若与儒家的“五常”相对而言,不杀生是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为信,不饮酒为智。戒定慧三者钩锁相连,由戒生定,由定开慧。戒如捉烦恼贼,定如缚烦恼贼,慧即杀烦恼贼,三者缺一不可。是故戒为基础,持戒不精严者,便不可能有禅定,更不可能有智慧。净业三福就体现着戒定慧的内涵。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阿弥陀佛能救五逆十恶的罪人,再者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所以我不持戒也能往生;二是持戒不清净,没有禅定的功夫,就不能往生。这两种观点都有些偏激。应知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虽然能仰靠弥陀愿力带业往生,但是仍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持戒。戒律是佛教的命脉所在,不持戒就不具备佛教徒的资格,尤其是出家人,不持戒就是败坏佛教的幢相。戒律是佛法的最后所系,持戒能增上往生的品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光靠持戒的功夫是难以往生西方净土的。往生净土全凭信愿,持戒念佛功夫的深浅决定往生的品位。如果有人认为能否往生净土要取决于持戒清净、禅定功夫和持名念佛的功夫,那表明他对奇特殊胜之净土法门还不了解。

另外,净业行人须知,信愿念佛即含摄戒定慧。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敢入,即为戒。若一心念佛,心不攀缘外境,即为定。若一心念佛,观照佛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为慧。是故至心念佛,万德齐彰,一法具一切法,妙德难思

发表于 2012-3-3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

太对了!!!!!!!
发表于 2012-6-3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当学心愿 一心不乱!
发表于 2012-6-27 22: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西方是我家,我家是西方
发表于 2012-6-2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祖开示,感恩无尽。南无印光大师菩萨摩诃萨。
发表于 2013-10-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发表于 2013-10-11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10-7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7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