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4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下)
续-《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下)》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
‘善知集灭音声方便’,教化众生,若无方便,很难使人契入境界。‘集灭音声’是世间法,四谛‘苦集灭道’是世出世间二重因果。‘集’是世间因,‘苦’是世间果;‘灭’是出世间果,‘道’是出世间因。此文省略只说集灭,即世出世间因因果果皆明了,说法时当然不会说错。‘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世间所有学说皆由妄想情感所生,不必放在心上,应爱乐诸佛正法。知一切法了不可得,所以‘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二余’指烦恼障与所知障的习气。‘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修学的目标放在圆教一乘佛果,虽然圆成佛道,而经上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虽然一样也没得到,其实统统得到了,因为一切德能全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无一法在自性之外。众生在迷,本来具足的智慧德能不起作用。‘以方便智,增长了知’,此为后得智。了解十法界状况以及六道中之形形色色,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文殊菩萨座下成就根本智,然后出来参学,对各行各业才能有取舍的正确见解。后得智是利益众生的。‘神通’是超越我们的常识、思惟、想像,样样通达,感应道交,千处祈求千处应,此菩萨的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最后得到圆教一乘佛果,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靠自己,不能靠他人。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广。喻若须弥。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不著如风。无诸障碍。法音雷震。觉未觉故。雨甘露法。润众生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如净莲华。离染污故。如尼拘树。覆荫大故。如金刚杵。破邪执故。如铁围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
此品是接著上品叙述菩萨自利利他的德能。经文首先用十五种比喻,不但述说菩萨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议,同时也开示我们将来一生到极乐世界,就有这种能力,含有激发我们向往之心,也坚定我们求生的本愿。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言其智慧深广无比,犹如大海。菩提乃觉,觉性至高,犹如须弥山。我们虽然没有这样至高的觉性,但不可疏忽。日常生活不能感情用事,以免迷惑,须用理智。尤其现在的社会,非常复杂,处处皆陷阱,一切时一切处,提高警觉,不要失掉佛号,任何环境切要记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己身相威光,超过日月,心地清净,犹如白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大乘入门应从地藏本愿经学起,教我们开发性地的无量功德;‘地’指大地,‘藏’是宝藏,大地生长五谷杂粮养我们,地下又有金银七宝供我们享用。菩萨的名号比喻心地,心地中藏有无量智慧功德,要知道如何开发。地藏经说‘孝亲尊师’就是开发的步骤。此处叫我们忍辱,忍辱要像大地一样,一切平等,净秽一律接受。‘清净如水,洗诸尘垢’,心清净,把烦恼污染洗得干干净净,在本宗就是用一句佛号。烦恼如柴薪,般若智慧如炽盛火,智慧现前,烦恼自息。‘不著如风,无诸障碍’,有执著必有我,有我就有生死六道轮回。在佛门中小乘罗汉我执破了,永脱轮回。大乘圆教七信位菩萨我执也破了,与小乘罗汉相等。今天我们执著的我不是真我,完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是极大错误的观念。除假我之外,佛说还有一个真我,如证到无上菩提,即得‘常乐我净’。‘常’是不生不灭,‘乐’是永离诸苦,‘我’是真我。‘我’的定义是‘主宰’义,自己作得了主;我想不老,它偏偏日渐衰老。若不执著假我,真我即现前。所以佛叫我们破除我执,进而舍弃法执。‘法执’是执著一切法是真的。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执著我,不执著法,我、法自然随缘自在,不生烦恼,也没有任何副作用,所以要学风,来去自如,不执著于任何物件上。
‘法音雷震,觉未觉故’,为大众讲经说法,未觉悟者咸能得益。‘雨甘露法,润众生故’,佛教化众生,如雨甘露,滋润一切众生菩提根芽。‘旷若虚空’,心量扩大,对一切人事物均能包容。‘如净莲华,离染污故’,身心清净,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生于五浊恶世,而能保持身心之洁净,殊属难能可贵。尼拘树印度产,叶甚大,覆荫广扩。金刚杵是古时兵器中最坚者,锋利无比,可以破除错误的执著。铁围山为铁所成,异常坚固,比喻我们定力信念坚固,不为邪魔外道所动摇,如铁围山之坚企不动。此十五个比喻皆以明显之事喻难知之理,在生活当中,如遇到类似情况,就要联想到佛教诫之深意。其实以上所举事例多属六尘,西方世界六尘均能说法,在此娑婆世界又何尝不是,不过我们不闻不见而已。
其心正直。善巧决定。论法无厌。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其所言说。令众悦服。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闇。淳净温和。寂定明察。为大导师。调伏自他。引导群生。舍诸爱著。永离三垢。游戏神通。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军。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
此文是讲弘法利生之德。‘其心正直’即是真诚。起信论中说菩提心包括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佛在大乘经论中说‘直心是道场’。‘善巧决定’,‘决定’即肯定,令人听了不会生模棱两可之意念。‘论法无厌’,教导别人无厌倦之心,自己求法也不疲不倦,此自求化他之态度,甚难甚难。孔老夫子教学,如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学生就不教了。但是佛比孔夫子有耐心,论法无厌。从前李老师在台中教学,一次一位青年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反复追问而且强词夺理,一连问了三个小时。旁人心里觉得此人实在不近人情,而李老师毫无厌倦之色,使人深受感动。
‘求法不倦’,自古以来例子很多。唐朝终南山道宣律师学四分律,四分律部头很大,线装本二十多册。无论远近,只要有讲四分律的,他即往听,先后听了二十多遍,后来他成为律师祖师。李老师从前在大专讲座佛学十四讲,每年讲三次,我一共听了十一遍。听得太熟了,几乎可以背下来。古时清凉大师讲华严,一生讲了五十遍,华严是大部头的经典有八十卷,一天讲八小时,一年可以讲一遍,幸亏他寿命长,活了一百多岁,经历九朝,曾作七位皇上的老师。这都是很好的榜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