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44|回复: 35

[心得体会] 出家人修行笔记 (供修行人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短期出家的感受过去了,,,这回是出家人写的。




补充内容 (2015-9-23 10:58):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门里,出家前准备阶段叫净人,也有叫寺官、行者等,落发剃度后叫沙弥,再经过一个阶段的丛林修学,再受戒,称为比丘。

    戒分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又称三坛大戒。

    这样就形成一个学修的次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类似社会上学校的升学制度。世间人对佛门的这些称呼不太了解,自己把自己搞得有点乱,一看见剃光头的,就称和尚。
佛门里的规定是出家十年,并参加了十次“夏安居”的修学,才能称为和尚。夏安居是出家人每年集中精进学习的一个方式,为时三个月。

  其实,佛门里还有很多称呼,比如参加过五个夏安居的出家人可以称为阿阇黎。后来,对这些名词有点入乡随俗的意思,不去较真,真的出家人性格调柔,很少人去费劲辩解,一定要让别人搞清楚这些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是出家人。说和尚就是和尚吧。

    就好比要是搞不太清楚高中生,大学本科,专科,博士硕士,MBA、EMBA等等名词的,也没有什么,知道出家是修行和学习就好。反正佛门里最后也是要破掉这些名相。理解成封建迷信或者是别的什么,那纯粹是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的缘故。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5月28日,农历4月15日,经过大半年的净人、行者生涯,在恩师上学下诚大和尚座下剃度,成为沙弥。法名贤书。剃度阿阇黎为悟光法师。按照剃度仪轨,剃度时有剃发和尚与剃发阿阇黎。

    这些词听着也比较拗口,其实也不难理解,就跟入学、拜师以及种种社会生活中仪式一样,会有很多不同职务的人参与、见证。

    在佛门里,这些名词、人、职务都是为了以后的修学便利而制定的,针对人的心性、习气。所以,也不同于世间的仪式。

    剃度时,换上僧服,就又有了一个名称,僧人。

    僧人是相对俗人的,俗人向外找幸福和快乐,出家修心,向内找幸福、快乐和解脱。历史上出家人留下的出家因缘的记载很多,都不太一样。目前,社会上普遍理解成在社会上受打击和挫折了、厌世等等而选择逃避,这个理解肯定是错的,当然,也有这样的人因这样的因缘而出家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解释的是,如果出家人真的是去寻找内心的快乐和解脱的话,那么为什么要辞亲割爱呢?我对这个的理解是,辞亲割爱是暂时的,暂时是要把亲情什么的都放下,等自己有了可靠的功夫和修为后,就能帮助更多的人一起获得内心的幸福,这更多的人也包括自己的亲人,而且因为跟亲人缘分近,很有可能先帮助的就是他们。

    绝不是世间人理解的那样,出家人消极逃避,或者看破了一些事情,抛下应负的责任,自己拍屁股走人。把亲人们都苦歪歪地留在世间。

    其实,就我出家前后在恩师那里所接受的熏陶和教育,没有丝毫的逃避、厌世、只求自己获得出世的安乐,而是一直在被引导要担负起对亲人、众生的责任。通过有步骤、有传承、严格而智慧的宗教训练,最终将自己的内心彻底变得善良、无私和无我。然后有力量和能力去帮助他人。

    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亲人、众生乃至自己,就需要一些办法,佛门里多的就是办法,这些办法统称法门,法门即帮助自己学修,也帮助他人,这样称呼显得文气一些,这本身也是个法门,讲得太粗俗,有文化的的人不爱听。

    法门就包括各种教派,包括佛门唱诵、梵呗、诵经、禅、做事等等,数不胜数,怎么能让别人活得真正的内心的快乐,不违背戒律,就怎么干,其实,戒律也是法门。所以,就能看到有不同的出家人做不同的事情,写字的、画画的、讲经说法的、闭关的、领众学修的、诵经的、念佛的乃至练武的,等等。

    当然,前提是会使这些办法,至少内心要有力量,使起来得心应手,使不上劲,就赶紧先撒手回去接着用功,等待机缘,否则帮不了世间的亲人和众生,还有可能被世间人再次拉下水,那就亏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剃度后的第二天,恩师从我面前经过,忽然停下来,驻足沉思片刻,问,剃度有什么感受?

    自己没有好好回答。没有功夫,不能迅速地组织起最简单和有效的语言。其实,是有很多感受的,比如对寂静的理解,对向内找快乐的理解,对烦恼的理解,对过去的人生中以自己心里的烦恼恶贼为父的反省和叹息,包括在剃度当下要留给他人最好的、最有力量的精神面貌以鼓舞亲人和自己,以期未来共同解脱人生的苦难,等等。

    我对恩师答,是个起点,以后好好作事、承担。

    出家了,所有的俗情基本都料理清楚,还有个博客,比较麻烦,用的是俗名,照片也是在家时的照片,出家前一天,将出家前写的《半路出家见闻录》最后一篇发在博客上,就算是打住了。给在家的生活再做一个形式上的了断。
有说法是,出家就是过去的那个叫刘书宏的我已经死了,现在的是一个新生的,叫贤书。

    我就想,这个博客留还是不留呢?留有留的利弊,不留有不留的利弊。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妥当的办法。

    然后,就是去问恩师:师父啊,我出家前的那个博客是留着继续写啊,还是从此扔掉啊。

    恩师不假思索地答:不生不灭。

发表于 2015-9-24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师不假思索地答:不生不灭。"
到底是师父啊,反应这么快!

点评

我是没听明白,你说说一个博客的去留跟不生不灭有什么关系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5 09:0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无扰 发表于 2015-9-24 19:47
"恩师不假思索地答:不生不灭。"
到底是师父啊,反应这么快!

我是没听明白,你说说一个博客的去留跟不生不灭有什么关系啊?

点评

哦,想筛除博客无非就是担心以后有啥麻烦呗?法师大概意思说该来躲不掉,不该来留着也无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5 19:5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下乃至很长时间,真的是百感交集,倘使没有出家的这个历程,永远也不会懂得人是可以从“是、非”中脱出来,可以超越是或者不是,超越利、弊,超越这样或者那样。超越生,超越死。


寺院本身和出家人的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往往会跟神、怪什么的联系在一起。
    也难怪,社会发展变化,人的思考和想象也是千奇百怪,所以就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多半年,学修中,偶尔会听一些师兄讲一些比较神异的事情,大多数时间都是做着一个努力-----改习气。

    最初,也是有幻想的,睡前作完功课,睡下后,总是希望会有一些神异的梦境,但一直都未遂,直到有一次,闭上眼睛,忽然眼前一亮,心里很振奋,想,哎呀,来境界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上铺的师兄在用手电,晃了我的眼睛。

    再有一次,快睡着的时候,依然是眼前一亮,一看,是旁边铺的师兄打手电晃了我的眼睛。

    这一下,彻底死心了,学修不是靠幻想和妄想来的,确实要靠改自己的习气毛病来获得身心上的某些超越。

    这里指的习气毛病,表面上看,类似贪吃啊、贪睡啊、咬指甲啊、歪着肩膀走路啊等等。这些是外在的,好改,真的难改的是内在的,看不到的,完全是心上的、思维上的东西。

    没有人指导,不靠出家学修,确实是难以发觉,连找都找不到,何谈改掉它。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尝试把出家做沙弥后的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体会用文字讲清楚。

    僧团里有很多人,人与人之间在一起相处,难免就有摩擦,上位和下位之间的,同位之间的,等等,习气和习气撞在一起,就有烦恼,起争执,化解不开,又不能拔腿就走,天天还要面对,然后人就痛苦。


    有几个人让我看的很不顺眼,综合起来,过失太多,能力太差,毛病习气简直让人受不了。让人难以接受。

    实在是没法跟他们相处,但又不得不相处,好在出家前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事情,懂得出家不是来评判世间的是非曲直的,而是来修心的。

    服从一个能力差的比服从一个能力强的人的管理更会让人获得进步,更利于修心,让自己练习更宽容,更善良。

    这个道理懂,但是,落在现实上,会很不舒服。

发表于 2015-9-2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5-9-25 09:08
我是没听明白,你说说一个博客的去留跟不生不灭有什么关系啊?

不生估计就是叫他别再写了;
不灭就是写好的无妨晾那,用不着扔。

点评

解的好,就是嘴巴长了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5 13:4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9-25 09:24
不生估计就是叫他别再写了;
不灭就是写好的无妨晾那,用不着扔。

解的好,就是嘴巴长了点。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忙碌时,不大想这些事情,但是静坐或者用斋的时候,这些事情就会一一浮现,脑海里不断地、有理有据地、有逻辑条理地、清晰地想起不顺眼的人说的不妥当的话,做的不妥当的事。

    所有的思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不受自己的控制。
而且越想越烦。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忽然又一天,猛然意识到,这是为什么呢?想别人的过错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除了让自己更烦恼以外,还能让自己获得什么呢?

    我可不可以尝试着不去想它。而是掉转头来,真正地、老老实实地思维自己的过失。那一瞬间,确实是一种体验,甚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比较重大的突破。尽管做起来也是不大情愿,因为人的习气是想别人的过失,而不是自己。

    偶尔会想自己的过失,但都是浮皮潦草,而不是狠狠地深究自己的问题。但对别人的过失却毫不留情,毫不手软,认识的即清晰,且深刻,绝对是明察秋毫。

    那一次思维上的彻底掉头是从一次午斋时开始的。之后,我所遇到的最让自己看不顺眼的渐渐也就不怎么觉得不顺眼了。


    掉过头来找自己的问题,确实是唯一的办法,而且非常之有效,其实不难,就是思维上掉个头。转过来。可就是转这么一下,却是花了很大的代价。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借作者笔记,插个宣化上人的开示:

                                                         道
宣化上人◎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

鱼在水中,不知在水中;人生存在空气里,但看不见空气。空气虽然没有形相,看不见,但不能说空气不存在。鱼生存在水里,看不见水,但它一离开水,就不能生存。人要依赖空气而生存,虽说空气吃不饱,但需要空气来生存,否则所有物质都会死掉。
人间有空气,在天上就有一股神气、神性,在佛就有佛性。佛性和神性虽然都看不见,但在圣人的境界而言,也是不能没有的。若无神气,神也会堕落;若无佛性,佛也就没有了,这都是妙不可言的境界。我们人修行,就是要修无形的大道、无情的大道、无名的大道。所以太上老君在《清静经》上说: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字一开始就有两点,即阴点、阳点,这也就是“人”字的变化。人字分开就是一阴一阳,这两点是人字倒过来的写法。修道就是要倒过来,要逆流、非顺流。顺流就是生死流,逆流则是涅槃。“逆”字也是上面有两点,所以这都是因人为之,要顺就顺,愿逆就逆。
两点之下,又加上一横,这是个“一”字。人道从何处得?在“一”字找,要从“一”字开始,“一”字为数目的本体。“一”字又是从何处变来的?它从“○”字而来。○是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扫一切法,离一切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一切万物的开始,都从○字开始;一切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森罗万象,都从○字开始。再往清楚了说,○字就是本有的佛性,它是大光明藏,圆陀陀、光灼灼。它小,比微尘还小;它大,大过法界,所以无限大、无限小都是它,没有限量。
可是人不守规矩,将“○”字弄破了,就变成“一”字。所以单是“○”字,没有“一”字,就没有数目;必须要有“一”,才有数目。本来是圆陀陀、光灼灼,然后变成“一”,一方面成阴,一方面成阳,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人修道要从“一”字开始,要从自己找“自”,就是眼目的“目”上面加一撇。这也就是教你回光返照,教你眼睛向里看,不要往外看。合起来就是“自”,再加上“走”的偏旁,就成一个“道”字。
“道”必须要修它,才是道,所以韩愈在《原道》一文中说到:“由是而至焉之谓道。”意思是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就是道。道是走出来的,所以修道要躬行实践,努力认真。想要返本还源,就要由“一”回到“○”,也就是“得一万事毕”。若恢复○字,即回到本来的面目,就能转妙法轮
发表于 2015-9-2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5-9-25 09:08
我是没听明白,你说说一个博客的去留跟不生不灭有什么关系啊?

哦,想筛除博客无非就是担心以后有啥麻烦呗?法师大概意思说该来躲不掉,不该来留着也无妨。。。
发表于 2015-9-2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真诚哦!受用!
回光返照是挺难的!
看别人生烦恼,看自己生惭愧。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回忆起来,就我个人而言,需要几个条件,首先要对所学修的对象、老师、经典等等等,充满信心,然后要实践,照着去做。

    其中,最为重要的物质条件是内心要先静下来,能够注意到到出家前听得到却注意不到的那些声音,比如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门拌的响声,自己的脚步声,纸张的摩擦声,乃至生活周围种种的声音,在普通人而言都司空见惯,但对出家修行人来说就太大了。


    人一静下来,心也静下来,就有了思维的可能。

    所以,很多人到了寺院以后,往往都会觉得寺院里很安静,其实不仅仅是声音世界的安静,我个人觉得也有很多安静的心影响到整个环境,使得大家都可以感觉的到,但只是表达不出来,而会觉得只是寺院里噪音小而已。

    其实,不仅仅是这样。

    有了静下来的条件,还需要有一些经验上的指导,以及掉头思己过,不去管人非的环境熏陶。然后自己把它们联系一下,贯穿一下,积累下来,时间久了,悟性使然,就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次突破。不然的话,文字和道理通了,但就是掉不过来。

    可能有的人,一听就掉过头来,有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掉过来,甚至,有可能有的人一生也掉不过来,或者,有的人会掉转一点点。

发表于 2015-9-2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师的文笔再幽默些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境界,都先调转过来,找自己的问题,而不去找别人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能力,在获得这个能力之后,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找到了很多以前根本就意识不到的问题和烦恼。

    那个一直让自己看不顺眼的师兄,有很多毛病,在大家安静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会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常常一边打很怪声的哈欠一边念咒诵经,又不敢提醒他,怕他跟你着急生气,就只好忍着,时间久了,就忍不下来。


    有一次,又听到打哈欠怪声诵经的声音,心里又如往常一样,烦恼起来,书也读不下去,抬头一看,打哈欠发出怪声的竟然不是这个师兄,而是另外一个平时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师兄,就在那一瞬间,刚才的那个哈欠声忽然变得可以原谅了,可以理解了,心里也就不那么烦恼了。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是被自己的意识骗了,让自己的烦恼的并不是那个怪声哈欠,而是自己的内心,因为我一直在注意那个师兄的过失,观察他的习气和缺点,所以导致自己的内心里对他有了偏见。以至于他的所有行为都会引起自己的猜忌、排斥、抵触和烦恼。

    他的声音、行为本来很正常,但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有了不正常,扭曲了,所有他的正常的举止折射在扭曲的内心上,就变得扭曲,成为让自己烦恼的根源。以此类推,一个人,倘若活在世界上不开心,不快乐,不幸福,往往都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4 18: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