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安住当下 前面我们讲安住当下,这安住当下非常重要。安住当下,要把它落到实处,怎样安住呢?你就训练自己安住当下的心,永远要安住当下。 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思惟这个主题。过几天,我们就组织分组讨论,咱们十个人一组,比方说,分成一组,选一个组长,有副组长,这就十人学习小组,先是十人一组。这十个人一组,那当然八九个人也可以。十一、二人看情况,比如说男众总共十二个,那就十二个人一组,也可以。这样,这十人一组,然后呢,每一个组组员都讲,先自己讲,讲一分钟也可以,讲十分钟也可以,你就讲你这一周,今天星期二是吧?今天星期二。好,然后比如这一周,下礼拜二比如说下午,固定好时间,各组讨论。下礼拜二的晚上,每组推选一个优秀代表参加,然后晚上到这儿,我们就看,你就讲,你这一段怎么做的“安住当下”,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你那个组共同的经验是什么,共性的问题是什么,下步的计划是什么。每一组上来讲,既讲自己的,也讲组内的,讲完了以后,师父点评。你们哪些“安住当下”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够好。你们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样子,叫“安住当下”。 那么,上次专门讲了“安住当下”的内涵,“安住当下”的重要性、必要性等等等等。那么好,我们就来看,接下来有点时间,我们看怎么安住当下,大家在安住当下过程当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那么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来,我给大家解答。 好。那么接下来,大家要习惯这种方式啊——互动的方式,因为“安住当下”的理讲得再多没有用,自己安住不了没有用。所以,我就讲怎么安住当下呢? 我今天(讲)怎么安住,我讲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能管感受。如果管感受,就一定不能安住当下,知道吧?不要管感受,不要被自己的感受所欺骗,非常重要。尤其是当下的感受,你不管当下的感受,只管念佛。然后不要被感受做主,一定要让心做主,不要被你心意识当中飘过的念头做主,心做主。不要被念佛的感受做主,心做主。你不要管念佛的感受怎么样,你要知道,始终牢记,我念佛,阿弥陀佛就加持我,我念一声佛,就加持我一声。加持的结果,一、取决于我认真的程度;二、取决于我相续的程度。相续的程度到什么程度?我们看到的事件是,佛经上讲,九十日夜相续不断,破掉睡盖;没有世间思想如毛发许;如弹指顷过九十日夜,就能相续到这个程度。 实际上来看,我们看到的立禅法师能够“十三年肋不着床”,就是肋骨啊不着床,夜不倒单啊,十三年,十三年夜不倒单。然后呢,“三年时间不食不语”,不吃饭,不讲话,“三年时间不食不语,面壁立修”,立在这儿修行,三年不食不语。他有两个史志记载。一个是《潞安府志》,就是这个法师所在的地级市的史志,怎么记载呢?说他“不食不语,面壁三年”,它没讲“立修”。还有就是这个《壶关县志》,就是立禅法师所在的这个县的记载,说他是“不食不语,面壁立修三年”。两个共同的是“面壁,不食不语”,面壁不食不语修三年。 我现在就体会他的意境啊。你看啊,我教大家讲啊,提起来放下。提起来,提起气来,提起正念,正心正念,提起来,提起来了。其实来讲的话呢,提起来放下是一种层次。知道吧?然后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说,“收敛法则”,收敛提起,收敛放下,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就是提而不提,放而不放。第四个层次,没有提起,也没有放下,当下寂静。那么他面壁立修,属于第三个和第四个层次,提而未提,放而未放,“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你说没有提,我内在又提了;内在提了,我提到哪去了?只是提一下而已。放,说放了没有?放了,放而未放。你说放了,它放在哪儿了?反正我放了,放在哪儿了?你也看不见,放在哪儿了?你也感受不到,我也感受不到。但是我确实放了。“放而未放,提而未提”。其实最后一个层次,它没有提,也没有放。它是微细的内在的层面的,它把念头提起念头放下,也没有提起放下,念头来了,念头走了,随着呼吸,等等这样,这个说不清楚。但是内在身体有光明相,有柔软相,有和顺相,有活力相,内在的身体。它没有这个相,身体就会昏沉,就会死;有这个相,身体是活的,不会死的。 那么我就是讲啊,从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看到,有这样的层次,相续不断。那么就我们来讲,不要被这种相续不断的事实所吓倒。你呢,就从一天一夜、三天四夜、七天八夜开始做,相续不断,要有志向,要严格要求,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要看别人。昨天碰到一位大德,他说:“我很精进的,看到大家都在睡觉,那我也跟着睡一觉算了”。我说:“大家都轮回,你是不是也要轮回啊?”一定不能跟大家相比,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不关注感受,才能安住当下;不管不关注感受,才能安住当下。那么这是讲的怎么安住当下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我想听大家安住还是没安住?你的困难是什么?我们好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阿弥陀佛。 我们安住不了当下。其实我以前专门讲过一个主题——怎么破疑惑心。我们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我们的疑惑心,因为我们决定心不够,所以我们疑惑心众多。知道吗?疑惑心,这个疑惑心啊,是偷你能量的最大的、最不知不觉的贼。你修行最要害的是一心,没有疑心,没有惑心。修行最重要的是要一心,这一个心去修行才有力量;这一心去修行,修行才能相续;这一个心去修行,修行才能安住,才能真实地受用。这个定心,一心就是定心。但是如果你有疑惑心的习惯,你的心不会有定,你的行为也不会有定。如果你有疑惑心,你就特别喜欢想事,想入非非。 那么想的特点是什么?是害自己。想的缘起是什么?是看别人,看环境;听别人,听环境。缘起是这样。如果你对别人的看法,对别人的做法,对环境的种种没有止,就(是)停止的“止”,不去挑毛病,不去观察,不去思维,不去辨别。如果你做不到。你只要思惟,只要辨别,只要取舍,只要看是非,你就有疑,就有惑,你就不能定,这是根源所在。缘起是那个东西。你的心跟它相应,你要去看,你要去管,你要去想,你要去取舍,你要去生欢喜,或者不生欢喜,生烦恼,这是你的心。所以说,如果一个人能不看外边的东西,——为什么发愿“不念是非,不念长短”?(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 还有一个——“不思惟余法”,不能思惟余法。哎呀,你还想别的方法,还想找别的方法。不思惟余法,不搞插曲。我跟你讲,这个人不能到外边老转,越转越乱;不能老看,看别人的东西,越看越乱。看什么法师的开示等等,看别人的体会,越看越乱。所以你现在先行般舟,就围绕般舟的主线。围绕般舟的主线,把一切的东西不管、不看,不去看别的东西,不去想别的东西,不去听别的东西,不疑不惑很重要。这是讲,要把疑惑心去掉。疑惑心不去掉,一天想好多事,没用,没有用。一天自己都有一次轮回,想好多事就是轮回,你想的事就是在轮回。要珍惜自己的念头。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缘起,一个缘起会引起一系列的事。要念头上起修,要看住自己的念头,不生疑惑心,是甚大的修行。如果生了疑惑心,就完蛋了。 还有法上知见清净,不要去找别的看法,不要去给别人印证,也不要给某些所谓的大德印证,尤其不要给那些不修般舟三昧的大德去印证。那些不修般舟三昧的大德对般舟三昧的开示和评论,一定不要看、不要听、不要想,否则把你搞乱。知道吧?你不修般舟三昧,没有发言权。是不是啊?那你们说,你们现在修了般舟三昧了,别人要对你们指指点点,你们觉得有没有道理啊?不要去想他的道理,如果你去想他的道理,你就完蛋了,你的意念被左右了。只有把这些东西看透了,不去观,不去想,不去听,不去分辨,不去取舍,不去疑惑,不去思惟,不管它,这个不复随余法,非常重要,你才能安住当下。 然后不求效果,有的时候,(你想)“我修这么久,怎么没有消息?”你看,你还在找消息,完蛋了,从来就没有安住当下。一定要能安住在当下,傻人傻念。只要念这声佛号出来,就受用了;只要念着这声佛号了,未来必定解脱;只要念出这声佛号出来,必定自得心开,必定自致成佛;只要念出这个佛号出来,既得自得心开,又能自致成佛。没有任何中间的风景不好玩,不去看,不去想,不去计较,不去贪婪。有和没有有什么关系?知道吧?真是这样。 这是要去除疑惑心才能安住,要知见清净才能安住,要不随余法才能安住,要不管环境、不管他人、不管分辨、不视长短才能安住,等等。好,听大家的,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