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三节 舍离恶口一、慈悲告诫○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其具足有四种法。于后五百岁法欲坏时。不损不害而得免脱。何等为四。不求他过。于菩萨乘富伽罗①所有犯罪处而不发觉。于善友家及施主家不生吝惜。舍离恶言。弥勒。是为行菩萨乘富伽罗等具足四法。于后未来五百岁时。不损不害当得免脱。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莫于他边见过失。勿说他人是与非。 不著他家净活命。诸所恶言当弃舍。 (《发觉净心经》卷上,乾隆大藏经大乘宝积部·第0034部) 【注释】①富伽罗:即补特伽罗。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菩萨又示众曰:诸善男子!人之一身,父母所生,父母所育。现前尔等种种营谋,种种受用,即使父母不曾与得一钱,也还是父母生却你身,故有今日。万事身为大,身为本。从本而推,岂不是父母之恩难言难尽。所以佛言,于父母边出一高声重语,尚获罪无量。况今有甚于此者耶?若言父母或以不堪相加,不得不诤,则是视父母如路人矣。只可欢然顺受,父母自有感悟之日。决不得争个你非我是,做逆天背伦之人。 (西方确指) ○佛告善住及天帝释。十恶业缘。恶口尤最。当知恶骂甚于猛火。而此猛火但焚七珍之财。但焚世间资玩等物。恶口猛火能烧七圣之财①。能烧出世一切功德。消灭荡尽。遽②招恶报。如汝善住。一言恨母。一骂众僧。烧天报尽。复入地狱。天帝父母众僧。不应轻毁。理当尊重。恭敬供养。软语称赞。常念其恩。三界慈爱唯有父母。三世福田不过众僧。如八辈③真僧十二贤圣。供养之者不虚功德。欲求出世。进可成道。宁应僧处。辄④生欺语。父母生养。劬劳⑤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长养教诲。艰忧备尽。冀其成立。才艺过人。又望出家。度脱生死。以是恩念。昊天⑥难报。是故我语阿难。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百千万匝。血流没踝⑦。尚不能报一日乳哺之恩。岂应恶念轻生恚语。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龙藏41册126页) 【注释】①七圣之财:见第一章第1页“七圣财”注释。 ②遽(音据):急,快速。③八辈:声闻依其修行之浅深而分四阶之果位及其向道。即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等四对八种。向与果合则为四双,分则为八辈。(佛学大词典)④辄:总是。⑤劬(音渠)劳:劬,过分劳苦,劳累。劬劳指父母养育子女的劳苦。⑥昊(音浩)天:苍天。⑦踝(音怀):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 ○你们一天不发脾气,就是一天的修行,十天不发脾气,就是十天的修行。你们要发脾气,就是没有修行。 (宣化上人语录) ○四种口恶业的第三个是恶语。恶口骂人,说别人的坏处、缺点、毛病;说别人不爱听的话,不悦耳的话;通过各种方式对六根不具足的人,说他的短处,说聋子、瞎子、矮子、胖子,让他人伤心,生气,心情不愉快,这些都是恶语。 恶语这个罪过非常严重。因为人只要生起一刹那的嗔恨心,就会摧毁相续中所有的功德、福德和善根。你让他伤心,让他生气,他就会毁坏这些,这等于你毁坏了这一切!这个罪过非常严重。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 有的人说,“我是为了他好。”如果你是为了他好,那你得观察一下,你有没有调伏他的能力?你们之间有没有这个缘分?如果没有这些,你不但不能让他改正,反而让他生气,让他烦恼;如果你明明知道这样做了以后是这个结果,你还要这样做,那就有一定的罪过,而且你发心也不正确! 什么是正确的发心?发心完全是清净的,不为自己,只为他人。刚才你明明知道对方不能接受,你也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你们之间也没有这个缘分,你还说他的缺点,还找借口说是为他好,你这样的发心已经不清净了,你将来要感受果报。在因果面前,谁也装不了,谁也躲不了。因果就像个秤一样,都给称得好好的,一点点也不会有差错。所以说话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伤害别人。 顺口说他人几句坏话,看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似的,但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将来要感受极大的痛苦。有一个比丘尼,曾经骂其他的比丘尼为“母狗”,结果她在未来的五百世当中转生为母狗。轻易说一句话,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就有这样严重的后果。我跟你们讲过,身恶业,杀生、偷盗、邪淫这些不容易犯。妄语、绮语、恶语、离间语这四种口业很容易犯,不知不觉地就会犯。意的不善业,贪心、害心、邪见这些就更容易犯了,起心动念都会造业。一定要注意!说恶语了,恶口骂人了,要统统的忏悔。 不说恶语,多说悦耳语,说别人喜欢听的,听了高兴的话,这样自己生生世世也能得到好的果报,能听到好听的话,不会有人对你恶语,时刻都会有人让你心情愉快,让你快乐,多好啊!(达真堪布开示) ○你要真正觉悟了,我从今之后不再批评人了,那你就是修大功德。 (净空法师开示) ○《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善知识里头,确确实实示现的有不善的,胜热婆罗门愚痴;甘露火王瞋恚;伐苏蜜多女贪欲。这三个人代表贪瞋痴,善财童子去参访,你看看人家是什么态度?有礼敬,没有赞叹,他不说人家的过,只是什么?只是不赞叹。我们有没有学会?看到别人过失,反省自己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人家的过失一字不提,这叫修行人。 (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 ○除了佛陀以外,菩萨也是严厉的对境,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中说恶语,很可能伤害很多菩萨,这将感受顺现世受业等极为严重的果报。在僧人、居士甚至不学佛的人群中都可能有菩萨,如果以这些为对境进行谩骂,那果报是相当严重的。现在有的人觉得会骂人很了不起,经常在网络等媒体上对大众说粗言恶语,这也许暂时会赢得一些愚人的赞叹,但说者很可能即生就遭受报应。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第55课) ○“恶言刺伤他人心,亦失菩萨品行故。莫说他人不悦词,杜绝粗语佛子行。”如果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说特别难听的粗语,将会扰乱他人的心,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来讲,则失毁了菩萨的高尚行为。因此,不管在什么场合中,与什么样的人交往,都应该说温和悦意、具有实义、吐词清楚的语言,千万不能说让人不欢喜、刺伤人心的话,杜绝粗语是大乘佛子的行为。 (索达吉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第8集) ○凡能伤害他人的恶劣言语,即使对怨敌也不要说,否则,就算你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但你所骂他的那些话,就如同空谷的回声一样,最终会成熟在自己身上。因此,大家在防范恶语方面一定要注意。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63课) ○前一段时间,我听到一位老师上课时,把学生比喻成牛、猪等动物,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就造了许多恶业。很多老师上课时也常说此类恶语,虽然他们教课对社会有一定的贡献,可是自己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没必要,所以这些老师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第55课) ○中国古人所谓“君子绝交,不出恶言”,这是对的。你跟人闹翻了,说人家坏话,别人听了有警觉,为什么?你会说他的坏话,将来你也会说我的坏话,我对你敬而远之。所以头脑稍微清醒一点的人,决定不敢跟你做朋友,为什么?晓得将来必定要受你害。 (净空法师) ○破人生意,如杀人父母。 (集善录) ○有人不就讲了一句话么?那是现时现报啊,那真吓人啊!一个鸟叫得不好听,“呱呱呱”地叫,正好有人在那里唠嗑,它却使劲喊使劲叫的,有位师父听那只鸟叫得挺难听的,就说了这么一句:“怎么叫得这么难听”。当时我就想制止他,因为我当时在止语呢,用手比划一下示意他不要说,但是来不及了。刚说完这一句话,那只鸟“噌”地一下飞走了。等他知道了不应该说的时候,他马上内心就缓过来了,那已经晚了,鸟永远会记住你诽谤他,将来非要受果报不可。你以为鸟听不懂啊?这一下子他就受了教育了,再也不敢说众生的过失了。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 二、不恶口利益○“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乘律,龙藏第67册797页) ○佛陀对龙王说,如果远离恶口行为,便能成就八种清净的善业。究竟是哪八种呢? 一、言不乖度①。远离恶口者,懂得说话的艺术,所说的每句话都能把握得恰如其分。这一点非常重要,若不具备这一能力,往往会处处碰壁。有些人之所以能走到哪里都深受欢迎,和善于表达有莫大关系。因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能和颜悦色地与人交流,语言文明礼貌,语气温和亲切,更不随意将自我观点强加于人,自然令人愿意和其往来。反之,那些平时习惯粗恶语的人,往往带着嗔心说话,这就很容易出口伤人。 二、言皆利益。远离恶口者,能够本着爱心、慈悲心和他人交流,言语柔和亲切,凡有所说,必能利益他人。而从嗔心发出的语言,则像佛经所说的“夫士之生,斧在口中”。粗暴的语言,就像藏在人们嘴里的斧头。事实上,用语言伤害他人,有时甚至比刀枪更具杀伤力,更令人痛苦。因为刀枪只能给人带来外在伤害,而语言却能造成内在的、难以愈合的创伤。 三、言必契理。远离恶口者,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合情合理、恰如其分的。而处于嗔心状态下所说的恶言恶语,往往是失去理智的,毫无逻辑可言。当人们冷静下来,回顾愤怒时所说的话,时常会感到惊奇,不相信这是自己所说的话。 四、言辞美妙。远离恶口者,是在爱心、慈悲心的状态下说话,不仅发出的声音柔和婉转,使用的词汇也美妙动人,使闻者欢喜。而恶口则是那些脏话、粗话,及一切能对他人构成伤害的语言,谁听了都不会觉得欢喜,都不愿欣然接受。 五、言可承领。远离恶口者,所说的话,更容易被对方领会并接受。反之,即使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如果不懂得方式方法,以粗暴的口气和语言进行表达,对方也往往不愿接受。 六、言则信用。远离恶口者,是在冷静的状态下说话,自然能言而有信,受人信赖。而由嗔心说出的话,因为失去理智,往往出尔反尔,把握失当。 七、言无可讥。讥,即言辞中出现的漏洞,为人讥笑。远离恶口者,说话相对严谨,有条不紊,不易为人垢病②。在恶口情况下,往往由于失去理智而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甚至自相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