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51|回复: 44

有人能解答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其实,我想问问看大家的意见...有点长,不好意思...我有一个同学,前两个月的某一天,突然没来上学,过后我们接到级任老师的通知,说他要辍学,去庙里当和尚,大家都惊讶了。过后他不知怎么又回来学校上课了,他对我们说他暂时不当和尚了,可是他有在学佛。接下来他就每天找班上的同学讲佛法,教导大家佛法,什么贪嗔痴,三毒五戒的,一开始大家还可以接受,但是接下来他越来越奇怪,告诉我们要放下,不可以有追求,不要对成绩有欲望,不用逼自己努力读书。还有就是,劝诫我们不可以说谎,不真实的话不可以说,别人的坏话不可以说,连班上同学间说笑,我们开个玩笑,他就会用警告的声音喊那个开玩笑的同学的名字。有同学下课时自备便当,里头有肉,他就会跑到那个同学的面前说,吃肉是不好的,你要忏悔,想想如果别人吃你的肉,你会有什么感觉,除此之外,他连同学吃蒜米,葱头之类的食物也要管,他对一个在吃椰浆饭女同学说,sambal里面又葱头蒜米,吃了会引起性欲,别人当场不懂怎样反应...而且他现在虽然有去学校上课,可是老师让我们做练习时,他就低头看他纸抄的经,不然就戴耳机听经,老师不在他就找班上的人讲佛,他说他是在弘扬佛法,他想要成佛。有天他还对班上一个同学说,班上另一个同学很像很自卑,叫那个同学劝解他,还说我们班的人全部都很不简单,只有几个人是善的...然后又不说为什么。他有时候还会突然自己一个人在那边笑,不然就是突然来句阿弥陀佛,很像自己是和尚一样。他有时的动作会变得很慢很慢,手呈45度?在胸前。还有就是他很喜欢跑来问班上的同学,你有烦恼吗?你回答的话,他就会告诉你要放下,不可以有执着,不可以有追求,向他就把以前的事放下了,所以他现在很开心。放下一切,才会开心。他还说爱情不是永恒的,就算结了婚还会离婚,大不如一开始就放下,不要去找伴侣,他要趁现在还没遇到他今生的妻子前,就放下,这样的话虽然他们还是会相遇,可是他已经看破了,就不会再对她产生爱情。我们班上有些同学都觉得他学佛学到走火入魔了,因为据我们所知,他学习佛法的方式都来自于上网,脸书和微信,并没有一个人为他讲解,我们劝他不要那么痴迷,可是他是觉得我们目光太过短浅了。我想说,他这样算是正常吗?还是是我们多想了?我们该怎么做呢?


补充内容 (2015-8-15 00:27):
他一个男生,跟我们这些女生说吃蒜米葱头会引起淫欲,其实我们很尴尬,但他说是佛法,我们也无可奈何...
发表于 2015-8-1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他还不太懂得圆融,需要继续修炼。
因为学佛而不好好学习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过于干涉别人引起他人烦恼,这些都是不对的。
发表于 2015-8-1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年纪能接受这些道理倒也不容易!太多青少年还在浑浑噩噩,离真理很远。
只是环境不对,没有学佛氛围,鲁莽说法,当然幼稚,还被人误解,甚至引发反感。
时机也不对,如果不能年少出家,就该老老实实先把俗世过好。该学习学习,该工作工作。
出世做不到,入世活不好,就尴尬了。。。
发表于 2015-8-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他的知见,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基本都是符合佛法的。

但是,

1、既然回去读书,就先要把该学的知识学好。如果毕业后不出家,还要考专业谋生。我觉得他先读完书是对的,不过读完可以考虑出家,如果有条件。

2、在前面的基础上,课余能这么用功学佛法的话,赞叹。

3、应该随缘度众生,他这是有点攀缘了。自度方能度人,他这也着急了。恒顺众生做得不够,比如吃肉和五辛,对未学佛未信佛的人上来就这么直接宣扬,太不妥了。也许是年轻的缘故,气盛而不够圆融。

4、初发心者,成佛有余。他的发心和热情很赞叹。

若有人能善意恰当提醒他不妥之处,赞叹他的努力精进就好了。

补充内容 (2015-8-12 20:36):
总的说,他这么不看对象、不问环境、不察根性、不相时机就直接宣传自己的那点佛学知识是不妥的,有点胶柱鼓瑟。那些东西要求自己,作为修行是非常好的,用来要求每一个人,尤其是要求未学佛的每一个人,显然是不...

点评

我们有劝他说 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过于干涉别人,不要不看对象、不问环境、不察根性、不相时机就直接宣传自己的那点佛学知识,不要要求每个人跟他一样,但他对我说:“有天你会明白,个人悟性不一样,知人知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2 23:41
发表于 2015-8-1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12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楼主可建议同学上网看看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如同学不看楼主看过也可帮到同学。

        同学只学到表相佛法,当以智慧救拔。

点评

我建议他看了,但他说,“我学习经,不学说法。” 这些是他分享的链接,应该也是他学习佛法的其中一的管道吧,里面说的都适合吗? http://zh.buzzhand.com/post_792244.html http://zh.buzzhand.com/post_790568.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2 23:55
发表于 2015-8-12 20: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很正常,只不过是说佛法时少了善窍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微微 发表于 2015-8-12 20:27
我看了他的知见,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基本都是符合佛法的。

但是,

我们有劝他说 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过于干涉别人,不要不看对象、不问环境、不察根性、不相时机就直接宣传自己的那点佛学知识,不要要求每个人跟他一样,但他对我说:“有天你会明白,个人悟性不一样,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甚至是,每个你当下遇到的朋友之类的,很有思想,精打细算,你可知道,一个经历挫折的人看人是不只用眼睛,我还是在乎你的安全之类的啊,眼耳啊,你看不清,所以很难明白我再说什么,也罢,有烦恼再来问我吧。"  
我觉得他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反而觉得大家低他一等,别人都是目光短浅的,他现在搞得大家对他退避三舍,怎么办?


补充内容 (2015-8-12 23:56):
他说这些之前还说了句:佛法末法时代啊

点评

嗯,他这样是不好。不过,你作为朋友,能劝就劝,不能劝就随缘吧。 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应该他自己操心。比如,大家都退避三舍了,他就无趣了,就需要也会进行反思,回去跟人讨论,也许就调整了。 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3 06: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佛弟子 发表于 2015-8-12 20:46
阿弥陀佛!楼主可建议同学上网看看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如同学不看楼主看过也可帮到同学。

        同 ...

我建议他看了,但他说,“我学习经,不学说法。”
这些是他分享的链接,应该也是他学习佛法的其中一的管道吧,里面说的都适合吗?
http://zh.buzzhand.com/post_792244.html
http://zh.buzzhand.com/post_790568.html
http://zh.buzzhand.com/post_790656.html
http://zh.buzzhand.com/post_790001.html?t=322
http://zh.buzzhand.com/post_789309.html
发表于 2015-8-13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親愛的同學,感謝您提供的例子.

一個出學習佛法的人,因他覺得體悟到不同道理,
會心理變得很熱情,喜歡跟人分享這不同的境界.

請您建議他參閱以下的節錄(源自成佛祖師"達摩論")

告訴他, 學佛之後眼睛不是看別人, 是看自己, 修練自己,
發現自己哪裡有問題, 而更至臻盡美,  但是現在他看到佛書

上許多教導,開始像個勸世糾察隊一樣勸說他人,方向都
顛倒了.

他有好意大家都知道,但真正開悟見佛性的人,不會這樣熱情的
到處蹦蹦跳跳.您可告訴他,您有機緣請益佛法,因而得到這部
正統經典的回覆(以下節錄)謝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

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
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

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
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閑文書,都無用處。

        (很清楚:習佛要了解自己心性,看好自己的處境,不然方向就錯了,對自己沒有益處喔!)

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

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
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若不見性,講經決無憑,說亦無盡。

{完結}
发表于 2015-8-13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慧根的孩子。。。。呵呵,,,但是要多看经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佛不渡无缘何况我们呢,,也不要强迫别人,顺其自然。。。(普贤菩萨十大愿之一随顺众生)。。。。要深入经藏,这样才能智慧如海,要不然不利于同学关系,何况在学校对自己也很不好
发表于 2015-8-1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晨曦 发表于 2015-8-12 23:41
我们有劝他说 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过于干涉别人,不要不看对象、不问环境、不察根性、不相时机就直 ...

嗯,他这样是不好。不过,你作为朋友,能劝就劝,不能劝就随缘吧。

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应该他自己操心。比如,大家都退避三舍了,他就无趣了,就需要也会进行反思,回去跟人讨论,也许就调整了。

你可以提醒他,不恰当地宣扬佛法,可能反而引起人的反感,反而断人慧命。所以宣扬佛法的智慧和善巧方便是很重要的。
发表于 2015-8-1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晨曦 发表于 2015-8-12 23:55
我建议他看了,但他说,“我学习经,不学说法。”
这些是他分享的链接,应该也是他学习佛法的其中一的管 ...

     阿弥陀佛!
           师兄好,他不看你看看,然后挑一两个佛法上的知见问题去问他,比如:什么是一念无明  什么是 无始无明,或者直接问同学你为什么学佛,同学回答度众生啊,在问如何度,回答、、、在问、、、回答、、、在问、、、问他几个回合问到同学词穷。还有一个绝的,同学不是说有烦恼就问他,那好,直接去找他说你有烦恼,同学问 什么烦恼,回答:我的烦恼就是你让我起烦恼了。同学如果聪明会明白自度再度他。自己已然变成大家的烦恼源,如何度人度己!
发表于 2015-8-1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有出离心,不逃避现实.
发表于 2015-8-14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样算是正常吗?还是是我们多想了?我们该怎么做呢?

这当然不正常,再搞下去得住院了!
有办法,就不让他再接触佛法,也包括一切宗教或政治议题。
逼他或诱惑他进入这个年纪该过的欲想世界。

点评

劝了可是他不听,行为动作反而越来越怪,别人不笑的时候他在笑,别人笑的时候,他一个人不笑,还说笑只是短暂的快乐,所以他不笑。上着课因为坐他前面,偶尔听到他的碎碎念,不知在念什么,根本听不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5 00:23
劝了可是他不听,行为动作反而越来越怪,别人不笑的时候他在笑,别人笑的时候,他一个人不笑,还说笑只是短暂的快乐,所以他不笑。上着课因为坐他前面,偶尔听到他的碎碎念,不知在念什么,根本听不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5 00:23
发表于 2015-8-14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讲葱蒜韭芥可以引起性欲。真是有够胡扯。如果真是那样,阳痿的人就有福了。

大家也是以讹传讹,吃韭菜籽来壮阳。无知者无畏啊

点评

别人都懒你了,你看你,都对佛教不了解就妄加评议。又少智慧。还不老实。 怎么让人答理你? 世智都知道,剧毒是毒,慢性毒也是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什么道理? 许多甚深法理,你是无法明白的。 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4 09:04
发表于 2015-8-1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凡客 发表于 2015-8-14 07:18
佛教讲葱蒜韭芥可以引起性欲。真是有够胡扯。如果真是那样,阳痿的人就有福了。

大家也是以讹传讹,吃韭 ...

别人都懒你了,你看你,都对佛教不了解就妄加评议。又少智慧。还不老实。

怎么让人答理你?

世智都知道,剧毒是毒,慢性毒也是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什么道理?

许多甚深法理,你是无法明白的。

比如你看不到,摸不到,闻不到无线电,就说它不存在,是不是很武断呢?

你常看不到因而只看果。

我看你才是无知者无畏。


点评

别瞎哔哔了,没人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4 09:14
发表于 2015-8-1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谋暂难以动它,先切除它的助缘。-------这就是智慧的体现。

发表于 2015-8-1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5-8-14 09:04
别人都懒你了,你看你,都对佛教不了解就妄加评议。又少智慧。还不老实。

怎么让人答理你?

别瞎哔哔了,没人听

点评

这样不听教,只有让社会来教育你,让苦来教育你。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4 09:24
发表于 2015-8-1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凡客 发表于 2015-8-14 09:14
别瞎哔哔了,没人听

这样不听教,只有让社会来教育你,让苦来教育你。呵呵。

点评

滚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4 09: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2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