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0|回复: 1

[善导思想传承] 【上人法语】140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上人法语】140期2015-07-03 慧净上人 佛林净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 土 信 仰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光明,也是我们安心喜乐的来源。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今生解脱有望、成佛可期;没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将万劫沉沦、解脱无期。终此一生,将仰望长天,声嘶哑而哀嚎;匍匐大地,流血泪而悲泣。那种绝望的痛苦,是语言无法形容,人心难以想象的。






  念佛人因为了解佛心,他对自己的往生自然就没有怀疑惊惧。为什么呢?经典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一个念佛人,他时时刻刻、永永远远、从现在到临终,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之中!犹如水盛在杯子内,它不会流到外面。念佛人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之中,而且到了临终之时,《阿弥陀经》云:“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阿弥陀佛就会带着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显现在我们的面前。
  因为是阿弥陀佛先来,然后我们在命终之时,才能够心不颠倒,正念现前,决定往生!这个时候,还没有断气之前,称之为临终。在尚未断气临终的时候,我们念佛人就会看到阿弥陀佛出现,不管他是否昏迷。即使昏迷,也会在昏迷中看到阿弥陀佛。如果在病痛中,他也知道不是他不想念佛,只因现在痛苦到无法念佛,但是他的心中有安慰,知道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他!所以静静地等待阿弥陀佛的出现。像这样的念佛人,在这个时候,他的心中有极大的安心、欢喜、踊跃,知道人生轮回的苦、肉体的苦、世间的苦,已经要尽了,眼前有极乐之乐,平白地要送给他了。
  所以,一个念佛人对阿弥陀佛的救度,对佛心有这样的了解,他在临终病苦,无法念佛的时候,他的心中依然有安慰,有极大的喜乐。如果念佛却对阿弥陀佛的佛心不了解,或是对阿弥陀佛的慈悲智慧、神通愿力不了解,这样他就会苦恼。很多念佛的人,往往因不了解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本愿救度道理,所以虽然有念佛,却心生不安,到了临终之时,还苦苦恼恼,甚至于让别人担心他到底是否有往生,那都是因为他对佛心不了解;如果了解佛心,了解念佛的道理,不管他怎么样念佛,他的心都是安稳的,不会怀疑。所以,我们就是这样在念佛的:你是什么样的根器,就以你现在的根器去念佛;对往生而言,你就是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在人情世事方面要看淡,对于应尽的本分仍要尽力。这是每一个念佛人应具备的根本心态。







  我们念佛人都即时当下,现在就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于佛格,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立刻顿超十地,而且快速成佛。
  念佛人看到“即时不退于佛格”,应该有一种难遭难遇的大欢喜、大庆幸。可是有的人往往欢喜不起来,也没有大感受,甚至苦苦恼恼的,整天一张苦瓜脸。如果是这样的话,表示一方面他没有体会到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大威神力、救度我们的功德,为我们怎么样发愿、怎么样修行,对我们有怎么样的大恩大德,我们跟阿弥陀佛有什么样的关系,而且我们如果没有弥陀救度的话,我们又会是怎么样;另一方面也显示我们本来就是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众生,应该欢喜却欢喜不起来。
  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烦恼的众生面对弥陀的救度,如果能够像善导大师所讲“在烦恼的心中,生起清净的愿生之心”的话,即使再怎样地烦恼苦恼,但是内心却是安详、平静、平和、祥和的,同时过着一种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生活。



净宗法师公众微信号:jingzong18




发表于 2015-7-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7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