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10|回复: 2

[专念必生感应录] 示圣光之法语(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前面是上人说明自己求道的一个过程。先学圣道诸宗,习学戒定慧而不得解脱之道。入善导和尚《观经疏》和慧心先德《往生要集》而进入念佛之门。467页的第二行开始。

**然则,源空随大唐善导和尚之教,
任本朝慧心先德之劝,
称名念佛之勤,长日六万遍也。
依死期渐近,又加一万遍,
长日七万遍之行者也。

**法然上人就说:「我源空是随着大唐的善导和尚的教导,任本朝慧心先德(就是日本的慧心先德,因为时间比他早了,就是慧心大师)之劝。」任他的劝导,法然上人每天念佛是「长日六万遍」,平常就是这样子,每天是六万遍,长期不懈倦。

**「依死期渐近」:年纪大了,「年纪大了嘛,老了,你少念一点吧」,不是。死期渐近,「又加一万遍」,每日七万遍。

**有人肯定会讲了:「你念佛念那么多,肯定往生不安心,越近死期了,越害怕,所以,又加一万遍。如果安心的话,就不用念那么多了。」不是这样子!是向往净土之心,越加的欣慕切愿,所以,又加一万遍。

**念佛记数,从我们净土门来讲,提倡念佛记数的,道绰大师在山西的时候就发明了念佛珠,原来的是用豆子记数,念一声佛,数一粒豆,这样很不方便,那时候记数都是按多少石,「某某人,你今天念了多少佛了?」(他们见面就相互问一下),「我今天念了一斗佛。」「我今天念了一石佛。」「哎呀!我今天念的少,只念了一箩。」道绰大师觉得很不方便,就发明了念佛珠,念佛拿念佛珠记数。

**有人写信问慧净法师念佛要不要记数。慧净法师就说:懈怠者要记数,或者定时,或者定数。如果念佛已经形成习惯了,不记数也可以,「任运转故」。「任运转」就是无所谓记数不记数,一天到晚就是念佛。这样是比较少的。

**记数,有记固定的数目,也有记时间,比如「我念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半个小时……」记数,目的在哪里呢?是要达成念佛相续。

**往往有人记数,就形成一种套路一样,这样也不太好。比如我是一天一万──法然上人讲了:一天一万,不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念完之后,然后去玩。不是这样的。是要从早到晚慢慢念,这样就是念佛相续,不是说「我今天念一万佛,我就把时间抽出来,坐那儿念完了,剩下的就不管了」,而是通过这种方法达成相续念佛。

**也有的莲友年纪比较大,定的数字比较高,好像自己心里觉得说「我定了三万,感觉到比较光彩一点」,这样时间又不够,年纪又比较大,念得很快、很急,为了赶这个数字。这样不好。这样,你心里边就不是在念佛了,反而是在数字上面,而且,念得心跳会加快,可能会念出心脏病。

**就是依我们的体力,依我们的时间,定一个数字。比如像我来讲,七月十四号我就念了不少,记下来了。早晨四点半到五点十分,念了一千佛。怎么就念了一千佛呢?四点半到五点十分,按道理讲是四十分钟,应该不止念一千佛的,四十分钟的时间,一打板就起床了,起床就是念佛,随着我们了,一般到五点十分上殿之间都是念佛,不管做什么事,早晨很清净的,这期间念了一千佛,肯定是有(我也没有详细记载,肯定是想了别的事情,又安排了什么事情,这样观察下来,这里是有水分的);六点十分到六点四十,这是吃早饭的时间,念了一千佛,这样就觉得比较安心,哎!这一段早饭时间,因为我吃早饭的时候,我就会拿着念珠下去,一般走到斋堂门口,念了两百多句(三百句不到),到了里边的时候,我会把这三百句念完;然后吃饭的时候就念佛,吃饭大概十几分钟,我估计一般会念个三百句到四百句的样子,因为吃饭容易忘纪念佛;吃完饭往回走的时候,又把念珠拿起来,大概也念个三四百句。这样,吃一顿饭,就可以念一千声佛,不然的话,这个时间就浪费了(这个时间念一千声佛,也是抢回来的);接下来审看宗章师父做的片头,又接待访客,然后还有什么事情。这样一天下来,就知道做杂事是多长时间、念佛有多少遍、读书花了多长时间、整理教典花了多长时间。

我们其它人也是一样的。如果大家有这个心的话,就会时刻关注自己的心。比如说像今天早晨,大家在里边装信封,如果能念佛的话,或者我们自己打定一个主意,可能我们不能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都是相续念佛,半个小时,依我的速度,大约两千声佛。这一段时间,如果你是有念、有没念,形成习惯了,就知道:「大概我这一段时间只念了一半时间的佛」,或者「念了三分之一时间的佛」,你就打一个折扣,这半个小时算一千佛,倒不是说这个数字要记得多准,「刚好一千声吗?不会是八百声?还是一千一百声……」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念佛。
十四号这样下来,虽然我没有特别的时间来坐在那里念佛(除了早殿、晚殿、正常的活动之外),十四号就念了一万九千佛。十五号是两万两千佛。这样,就心里觉得一天过得蛮充实的。
有的人觉得:「两万多声佛,怎么念啊?一天还要看这么多书,几个小时,整理《感应录》花了三个小时,看片头花了三个小时,接待人又花了一个小时,共修早殿、晚殿又花了三个小时,其它事情又花了很多时间,那你这几万佛什么时候念呢?」这几万佛,就这么念出来的。不然的话,你这一天就没有佛念了。所以,这个也可以供大家参考。
这张表格拿下去以后,我要把它再调整一下,大家发心出家的,你们就当作是家庭作业,到时候每天交过来,我一看,你这一段时间干什么呢?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做了什么事情?算下来只念了五千佛,你干什么呢?「师父,我也不知道干什么。」
上人又告言:
有我所造之书,
所谓《选择本愿念佛集》是也,
欲以此书秘传汝也。
这要说明一下,在法然上人的时代,《选择本愿念佛集》没有广泛的流通。为什么如此呢?因为《选择集》的宗旨是讲专修念佛,宗旨非常鲜明,确立净土宗。法然上人是怕人家对教理方面误解,怕人家诽谤,所以,当时没有在世流传。对于他的弟子,教理的法文就传给他们,所以叫「密传」。「密传」倒不是说是秘密。
爰弟子某甲,低头举手,
合掌恭敬,跪以受之毕,
欢喜余身,随喜留心,
伏以难报,仰以难谢。
非啻传义理于口决,
复被授造书于眼前;
解行有本,文义已足。
这个都是日式汉语,大致就是讲圣光他因为法然上人授书给他,他很恭敬,非常欢喜,仰天伏地都难以报谢。「伏」就是脸朝下,低着头,难以报答;仰起头也难以报答……不管怎样的动作、心情,都难以表达这种谢意,觉得不光是平常教导我们,以口决来传达义理,而且把经文法句总结在一起,造这一本书。


发表于 2015-1-1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15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05: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