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0|回复: 1

[专念必生感应录] 十三、若存若亡之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十三、若存若亡之事

**这个在前面的念佛法语第二部分已经讲解过了,我们可以读一遍。

**「若存若亡」,这个典据出自于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这个人不能往生,是因为什么原因?因为他信心不淳,信心怎样的不淳?「若存若亡」,有时候觉得能往生;有时候又觉得不能往生,「大概这样子可以往生吧,那样子不能往生吧……」若存若亡。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

**法然上人在这里解释,什么叫「存」?什么叫「亡」呢?

**乘本愿谓之「存」。
下本愿谓之「亡」也。
「乘」有二意,「下」亦有二意:
谓造业之时与发道心之时也。
造恶业时之「下」者:
「如此造恶之身,虽念佛,往生不定。」
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谓之「亡」。

**造恶业的时候,下了本愿了。怎么下了?「如此造恶之身」,「像我们这样造罪的人,虽念佛,往生不定」,接下来叹气了,往生不定,就叹气了。

**「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谓之『亡』」:「亡」就是没有了,往生无份了。

**发道心时之「下」者:
如此发道心而念佛,必定往生;
若无道心,则虽念佛,往生不定。
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
作此想者,即是「下」也,
此谓之「亡」。

**我们有的时候读经文,如果不详细解释,大家往往听不懂,把错的当对的来听,结果在起疑惑心。给大家说明一下:这里举了一个错误的例子。他怎么讲呢?这个人认为说:「像我这样发道心,发勇猛心,发精进心,这样念佛,一定往生。如果没有道心,不精进勇猛,没有慈悲心,没有菩提心,虽然念佛,往生也不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呢?

**「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他把自己凡夫这个小小的、犹如画水这样的(画水,大家都知道了,拿根小树条子在水上一画,等一下这个水的波纹就平了,印子找不到了,写的字找不到了。我们的心就这样子,发一点点心,等一下就消失了,没有了),以这样的道心摆在前面,把阿弥陀佛五劫思维、兆载修行的大本愿摆在第二位,这样叫做「下本愿」,这个是太不知轻重了,太自不量力了,此谓之「亡」。

**造恶业时之乘者:
「如是造罪,必堕地狱
乘此本愿之故,虽造恶身,决定往生。」
作此想者,即是「乘」也,
此谓之「存」。

**造恶业的时候怎么乘本愿呢?「如是造罪,必堕地狱」。

**「乘此本愿之故,虽造恶身,决定往生。作此想者,即是『乘』也,此谓之『存』」:我们人在世间,不过是这两种心态不断地转来转去:一个就是发善心、发道心;一个就是造恶业。这两种不同的心态,都可能「下本愿」,也都可能「乘本愿」。造恶业的时候说:「哎呀!完了,造罪了,不能往生了。」──下去了;发道心的时候喜上眉梢:「哎呀!像我这样的发道心,一定能往生。」噢!他正在欢喜的时候,掉下去了,下本愿了。这两种都不可以。

**造恶业的时候怎么乘本愿呢?「哎呀!」自我悲叹,「是要堕地狱,根机如此。然而,弥陀之誓愿是摄受如此之众生故,不违弥陀大悲之誓愿,决定来迎故,所以,若念佛者,决定往生!」一个跳板一翻转,「啪!」上了本愿船。

**发道心的时候怎么乘本愿呢?「像我们这样的道心,哎呀,无始劫来,生生世世都发过,但是没有往生,知道道心不能救我,唯有弥陀的本愿能救我。」这时候,还是从道心转到本愿。所以,就乘了本愿。

**发道心时之乘者:
如此之道心,不始于今日,
我过去世生生发,
然未离生死之故,
知道心不能救我,
唯佛愿力能救我。

**这个是大事!道心不能救你,如果道心能救你,早就救你了。

**谁能救呢?唯佛的愿力能救你。所以,不顾有道心无道心,唯一向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因而不顾有道心无道心,
唯须称名号、生净土
作此想者,即是「乘」也,
此谓之「存」。


发表于 2014-12-19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08: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