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善俊儒

[学佛交流] 读经笔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七)】【完结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关于以上所说的主伴的概念,还源观如何引经说明?


答:还源观说:如「善财童子,从祇桓林中渐次南行,至毘卢遮那庄严大楼阁前,暂时歛念,白弥勒菩萨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弥勒弹指其门即开。善财入已,还闭如故。见楼阁中有百千楼阁,一一楼阁前各有弥勒菩萨,一一弥勒菩萨前各有善财童子,一一善财童子皆悉合掌在弥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犹如帝网无尽也!


问:这“开楼阁门”的概念是表示什麽?


答:还源观说:以表“法界重重犹如帝网无尽”也!


问:那,华严经这个“开楼阁门”的概念是要说明什麽道理呢?


答:事事无碍的道理!
还源观说:此明善财童子依此华严法界之理,修行位极顿证法界也。此举一楼阁为主,一切楼阁为伴也,故云主伴互现帝网观,亦是事事无碍观也。


问:其实,开楼阁门的个中意味是如何的?


答:华严经合论篡要说:
弥勒弹指出声。其楼阁门即开者。弹指是去尘义。


问,弹指出“声”。这个声代表什麽?


答:合论说:声是震动启发义,以尘去执亡。即智门自开也。
(以尘去执亡,就是说妄没有了,执着也就没有了)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遶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


问:关于“开楼阁”这概念,华严经原文是如何说的?


答:华严经说 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
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


问:“弹指出声“说明了什麽?


答:华严经合论篡要说:“弥勒菩萨弹指出声。其门即开者。(说)明尘亡执去。”
就如上面说的,就是妄没有了,执着也就没有了


问: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 这说明了什么?


答:华严经合论篡要说:法门自开。善财入已。其门还闭者。以智无内外中间。无出无入。无迷无证。名为还闭。


问:原来如此,门再闭上,说明“以智无内外中间。无出无入。无迷无证。名为还闭?


答:对极了!


问:“见楼阁中有百千楼阁,一一楼阁前各有弥勒菩萨,一一弥勒菩萨前各有善财童子,一一善财童子皆悉合掌在弥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犹如帝网无尽?
【法界重重】作何解?


答:让我们先谈佛土!


问:佛土有几种?


答:《大正藏》第84卷No.2680 “融通圆门章”说:古明佛土。区区多端。大略有四(土):
1.一曰。凡圣同居。
2.二曰。方便有馀。
3.三曰。实报无障碍。
4.四曰。常寂光也。
5.一凡圣同居者。自分二类。同居秽土。同居淨土。


问:佛土从那裡来?


答:融通圆门章”说:一佛土一切佛土。一切佛土一佛土。圆融不可说也。
无一土不从“法界流现”。无一佛不“由自心出”震。


问:这个心怎麽讲?


答:融通圆门章”说:但此一心包三世间。四土融通。重重无碍。生佛交参。淨秽互现。十方萦收。在于刹那。一念罗列。遍乎法界。


问:“一念罗列。遍乎法界”,这怎麽讲?


答:融通圆门章”说:一念既尔。一尘亦尔。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尘亦復互周。“重重无尽”。清淨平等。无量智慧衆生充满。


问:原来重重无尽的概念是“一念罗列。遍乎法界”?


答:对!一念既尔。一尘亦尔。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尘亦復互周。“重重无尽”。
融通圆门章”又说:
擧一全收。连贯互彻。一多无碍。重重无尽。名爲融通。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这个融通怎麽讲?


答:普照国师语录说:乃至界界融通。融通故,小能含大,大能含小。小大相含“重重无尽”矣。不昧也,事无碍理,理无碍事。事理无碍,法法全彰矣。


问:重重无尽者,即事无碍理,理无碍事。事理无碍,法法全彰也?


答:对!佛慈禅师语录说:于一尘乃见得(四法界):
1.理亦法界。
2.事亦法界。
3.理事亦无碍法界。
4事事亦无碍法界。
重重无尽。无尽重重。尘尘接入。物物融通。则是谓之高识善根菩萨。


问:师兄,我们谈华严经时,常常说“一微尘”,到底这是个什麽样的概念呀?


答:《大正藏》第81卷No.2562
物赐佛日常光国师空谷和尚语录说:
一微尘者,衆生妄念。


问:这个妄念和华严世界有何关系呢?


答:语录说:破此妄念便得华严世界。当处显露。


问:你说:“华严世界。当处显露”,显露出什麽样子呢?


答:语录说:十界互具。圆融无碍。重重无尽。无尽重重。


问:这“十界互具。圆融无碍。重重无尽。无尽重重”,是破此妄念便得华严世界。当处显露的。这表示什麽样的概念呢?


答:这就是我们众生人人都具足的本心呀!师兄!


答:语录说:便是人人具足底。与诸佛菩萨同一受用。


问:这怎麽讲呢?


答:这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概念呀!!
语录说:故云。心佛及衆生。是三无差别。


问:可以举个例子说明重重无尽的道理吗?


答:竺僊和尚语录说:又如一尺之镜照千里之像。重重无尽。无有出入、去来之相。而瞭然见其出入、去来也。乃至百千万变。无有尽极。


问:华严经常说一一毛孔,这是什麽样的概念呢?


答:竺僊和尚语录说:佛身卽是法根本身。无量相海之所庄严。一一毛孔。含容法界。一一境界。重重无尽。甚深广大无比。


华严演义钞说:经云。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


问:原来如此!一一毛孔。含容法界。一一境界。重重无尽。甚深广大无比。


答:对!


问:我们谈了重重无尽,那,重重法界又怎麽说呢?


答:注大乘入愣伽经说:谓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则全妄全真。唯是无尽重重法界。


问:“谓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则全妄全真。唯是无尽重重法界”,这怎麽讲的呀?


答:注大乘入愣伽经说:诸佛心中众生。众生心中诸佛。互相涉入。是故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


问:诸佛心中众生。众生心中诸佛。““互相涉入””,这就是重重法界也!?


答:对!


问: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就有谈到重重无尽的概念!


答:对!经说:
如是佛刹微尘数, 其中佛刹尽皆覩, 种种微细清淨众, 无上贵重微妙刹, 如实远离出兴世, 其中祕密妙昇腾, 有以除暗放光明, 帝网“重重復无尽”。


愣严经说:
又取八镜复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问:什麽是“主伴互现帝网观”?


答: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谓毘卢遮那自身为主。十方诸佛菩萨为伴。或以一身为主。多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如帝网珠。光光交暎。无有穷尽也。
(帝网者。帝释殿前千珠宝网也。梵语毘卢遮那。华言“徧一切处”。)


问:帝网者。帝释殿前千珠宝网也。梵语毘卢遮那。华言“徧一切处”?


答:对!华严疏说:故云说徧尽虚空界。九说徧犹帝网。谓如来演说此法。徧诸刹尘。犹如帝网无尽也。盖前诸类一一微尘。各摄无边刹海。此之刹海所有微尘。彼诸尘内復有刹海。是则“尘尘不尽”。刹刹无穷。犹如帝释殿上珠网交光。重重无尽。而如来徧于其中常演说法。亦復如是。故云说徧犹帝网。


问:帝释殿上“珠网”,其内容是如何的?


答:华严疏说:七因陁罗网境界门。梵语因陁罗。华言天珠。天即帝释天也。


问:这天珠是如何的?


答:华严疏说:珠即珠网。盖帝释殿珠网复上。于一明珠内。万像俱现。众珠尽然。互相现影。影復现影。递互交光。“重重无尽”。


问:上面说的“七因陁罗网境界门”,这个法门是如何的?


答:华严疏说:今此法门。亦復如是。一一法中。一一位中。一一世界。互相交参。重重无尽。


问:哦!原来也是互相交参。重重无尽的概念?


答:对!疏说:经云。诸佛知一切世界。如因陁罗网世界。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总的来说,什麽是“主伴互现帝网观”?


答:三藏法数说: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谓毘卢遮那自身为主。十方诸佛菩萨为伴。或以一身为主。多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如帝网珠。光光交暎。无有穷尽也。(帝网者。帝释殿前千珠宝网也。梵语毘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问:上面说的六种观门,其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


答:还源观说:此上所述六重观门,举一为主、馀五为伴,无有前后始终俱齐,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此理喻如圆珠穿为六孔,随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尽。


问:哗哗!“圆珠穿为六孔”这比喻说得很好?


答:对!因为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就如圆珠穿为六孔,随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尽!


问:为什麽说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呢?


答:还源观说:此亦如是,开为六门,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圆满教理,“法自尔”故


问:什麽是“法自尔”?


答:法自尔,就是诸法本来如此,法自尔就是涅槃相
新续藏经“妙印钞”说:
若知生死本际不可得者,诸法自尔之相也。又知涅槃本际不可得者,是又诸法自尔之相也。以是义故涅槃之际与世间际毫釐无别也。


问:你说“诸法自尔”,那,诸法是有还是无?


答:不能说无,也不能说有!
愣伽经说:分别不能见; 彼法非是无, 诸法法自尔。 先有故言无, 先无故言有; “是故不说无, 亦不得说有”。


问:那,诸法界是有还是无?


答:菩萨璎珞经说:一切诸法界, 本无无所有, 生死不达观, 谓为“法自尔”。


问:还源观说: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圆满教理”,请进一步说明?


答:好的!还源观说:善财一生皆全证故,卷舒无碍,隐显同时,一际绝其始终,出入亡于表里。


问:什麽是隐显同时?


答:隐显同时,“就是不出不在之义”!出者,显也。不在者隐也。不出不在者,隐显同时也
宗镜录说:
一体三身(法、报、应三身)。理事相成。体用交彻。不出不在。隐显同时。皆是一心本宗正义。


问:一体三身(法、报、应三身),那,这一体三身是法界义吗?


答:宗镜录说:是以一身多身。皆是法界。


问:为什麽说皆是法界?


答:宗镜录说:所悟一法。即无碍法界。即事之理。全在多中。所现。乃是即理之事。全居一内。


问:你说,以一身多身。皆是法界,那如来法身又怎麽讲?


答:以成如来身。然一一缘中。无我无作者。无成坏体。方名正觉。

问:那就是说:无我无作者。无成坏体。这就是法身?


答:对!无我无作者。无成坏体。方名“正觉”。
大般泥洹经说:
欲学等观如来身者,当修金刚不坏法观,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者,便得等观无上法身。


大般泥洹经又说:
当知护持正法功德无量,我本以不惜身命护正法故,得此金刚“不坏法身”。


问:不坏法身的意思是什麽?


答:阿差末菩萨经说:不坏法身是曰智慧


问:“隐显同时”这一概念,从因缘来看,要如何解释呢?


答:宗镜录说:理事一际。因缘无性。隐显同时。如义海云。入真如者。谓尘随心迴转。种种义味。成大缘起。虽有种种。而无生灭。虽不生灭。而恒不碍一切随缘。今无生灭。是不变。不碍一切是随缘。随缘不变。是真如义。


问:请简单的说,到底什麽是隐显同时?


答:隐显同时。就是心、境都无碍也!
宗镜录说:又有二种:
1.一是心境。唯心现故。张心无心外之境。张境无境外之心。常含一味故。
2.二是境界之境。谓心、境无碍。隐显同时。体用相成。理事齐现。


自在无碍,就是隐显同时。
宗镜录说:自在无碍。隐显同时。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还源观说:善财一生皆全证故,卷舒无碍,隐显同时,“一际绝其始终”,出入亡于表里。
【什麽是一际绝其始终”?】


答:“一际绝其始终”是归于“一心”的意思!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一际绝其始终,皆归一心也。


问:还源观说:善财一生皆全证故,卷舒无碍,隐显同时,一际绝其始终,出入亡于表里。
【什麽是“出入亡于表里”?】


答:“出入亡于表里”是指没有内外。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出入亡其表里,释次句“出显入隐”,岂“存内外乎”
华严五教章说:
由一摄多时爲“显”。全一入多爲隐。


问:为什麽说没有内外呢?


答:因为我们的本体是没有隐显,没有生灭的。
广百论疏说:体无隐显。体无生灭。


还源观说:初心正觉,摄多生于刹那,十信道圆,一念该于佛地,致使地前菩萨触事生疑,五百声闻玄鑑绝分,融通无碍一多交参,圆证相应名为佛地。


问:这如何解释?


答:1.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2.因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一念该于佛地,也就一念就证入佛地
3.而且刹那之间摄多生,圆满十信位
4.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十信道圆者,谓于信位,证道圆极也。
5.为什麽信这麽重要呢?
华严经说: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
6.关于“因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一念该于佛地,也就一念就证入佛地”这个概念,就是地前菩萨都怀疑不信
7.当然,声闻更不明白这佛法的玄旨了而无缘了,佛法的玄旨就是了义法
8.“五百声闻玄鑑绝分”,“玄鑑”在这裡是指”了义法”
9.新续藏No. 1236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说:亦云未得“玄鑑”者。但依了义教。有相亲分。
10.“融通无碍一多交参,圆证相应名为佛地”,这当然是一乘圆教所说的“了义玄旨”也。


还源观说:
然此观门名目无定:
1.若据一体为名,即是海印炳现三昧门;
2.若约二用而论,即名华严妙行三昧门;
3.若据三遍为言,即是尘含十方三昧门;
4.若准四德为名,即名四摄摄生三昧门;
5.若约五止而言,即为寂用无碍三昧门;
6.若取六观为名,即是佛果无碍三昧门。
如是等义随德立名,据教说为六观。随入一门众德咸具,无生既显幻有非亡,摄法界而一尘收,举一身而十身现,如斯等义非情所图,识尽见除思之可见。


问:还源观说:若据一体为名,即是海印炳现三昧门。
【什麽是海印炳现三昧门?】


答:海印炳现三昧门,就是本体的自性用,也就是我们前几篇说的“海印森罗常住用”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
若据一体谓自性清淨体。 即是海印炳现三昧者,亦是自性用也。正同第一海印森罗常住用矣


问:什麽是海印森罗常住用?


答:还源观原文说: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若约二用而论,即名华严妙行三昧门
什麽是二用?


答:是指真俗二用。华严经谈玄决择说:言智光者。智即是体。光有三义。一正智前相。二断惑真用。三了境俗用。“真俗”二用无碍。明照理事法界。


问:华严妙行三昧门?


答:华严妙行三昧,就是前面所说的法界圆明自在用。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 二法界圆明自在用是华严三昧
还源观说: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是华严三昧也


问:什麽是“法界圆明自在用”?


答:还源观说: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此则真该妄末,行无不修,妄彻真源相无不寂,故曰法界圆明自在用也。


问:还源观说:若据三遍为言,即是“尘含十方三昧门”!
什麽是三遍?


答:就是前面说的:
还源观说: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
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
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


问:什麽是“一尘含十方三昧门”?


答: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若据三遍,即是尘含十方三昧者,十方谓真空妙有,正同一尘“含容空有遍”


问:若准四德为名,即名四摄摄生三昧门。
什麽是四德?


答:就是前面说的:
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
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
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
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


问:什麽是四摄摄生三昧门?


答:“四摄”就是指四摄法:佈施,爱语,利行,同事。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
1.一随缘妙用无方德,即“同事”摄,有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故偈云一切世间众生,苦患深广无涯,如大海与波,同事悉同忍令其利益得安乐
2.二威仪住持有则德,即“爱语”摄,有大乘八万小乘三千。
故偈云:八万四千诸法门诸佛以此度众生,种种梵音皆具足,随其心乐为说法
3.三柔和质直摄生德,即“利行”摄,有柔则伏灭烦恼,和则顺理修行。
故偈云: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菩萨于中得自在,示受者老病死众患
4.四普代众生受苦德,即“布施”摄,有普令断恶,备修万行。
故偈云:萨其所欲皆令满,普为众生作饶益,随应普现惬其心,俾乐色者皆从道。


问:若约五止而言,即为寂用无碍三昧门!
什麽是“五止”?


答:五止,就是前面说的:
一者、照法清虚离缘止。
二者、观人寂怕绝欲止
三者、性起繁兴法尔止
四者、定光显现无念止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


问:什麽是“寂用无碍三昧门”?


答: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约五止,即为寂用无碍三昧者,以贤首品中,有三十四偈,半明寂用无涯三昧门,彼有一偈:
有胜三昧名方网,
菩萨住此广开示,
一切方中普现身,
或现入定或从出


问:疏怎麽解释?


答:寂用无碍三昧,就是“动寂无二”的意思。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
疏释云,约处名为方网,约相是谓寂用,亦总显“动寂无二”也。


问:这个三昧有什麽殊胜?


答:新华严经论说:
1.如是众多三昧,皆从体性无作法身法界普光明智寂用无碍三昧起故。
2.如是三昧。非是三乘修寂静者求出三界者乐生淨土者之境界。
3.是达一切无明便成大智。是便以一切众生身土微尘,总含佛国者之境界。
4.此寂用无依大智三昧。是一切诸佛根本智体无尽藏王。能随一切众生,无限情意化不失时。然“无作者”故。


问:还源观说:若取六观为名,即是佛果无碍三昧门。
什麽是六观?


答:就是前面说的:
一者、摄境归心真空观。
二者、从心现境妙有观
三者、心境祕密圆融观
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
五者、多身入一镜像观。
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


问:什麽是佛果无碍三昧门?


答: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说:
  若取六观即是佛果无碍三昧者,此有二释:
1.一依经文
2.二约观义


问:依经文,怎麽说呢?


答:疏钞补解说:依经者,因陀罗网三昧中,有半偈。


问:那半偈?


答:疏钞补解说:谓此大名称,诸圣人三昧解脱神通力,即佛果无碍也


问:什麽意思是说呢?


答:疏钞补解说:约观者上文,谓:融通无碍,一多交参,圆证相应,名为佛地。


问:什麽是一多交参?


答:一多交参,是指淨秽相在的意思
仁王疏说:故散华亦逈,超思议也。至于尘刹相入。一多交参。淨秽相在。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源观说:还如是等义随德立名,据教说为六观。随入一门众德咸具,无生既显幻有非亡,摄法界而一尘收,举一身而十身现,如斯等义非情所图,识尽见除思之可见。余虽不敏素翫兹经,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弥天之义。颂曰:
备寻诸教本,  集兹华严观,
文约义无缺,  智者当勤学。


问:基本上,我们上面几段说明,总结了还源观的:立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


答:对!


问:针对以上的论述,请来个总说明好吗?


答:贤首五教仪说:
此名观察法界三昧:
1.亦名知一切法界所安立悉住心念际三昧,
2.亦名入一切法界无源底三昧,
3.又依十界修三止观亦名海印三昧,
4.若依四大修三止观亦名尘含三昧,
5.若依十度修三止观亦名华严三昧
6.若依四摄修三止观亦名摄生三昧,


问:这些三昧名,基本上说明了什麽?


答:贤首五教仪说:
如是名,义随德用立,非离法界别有体相故,此法界三昧名为一行以依是三时,故则知法界一相谓诸佛身心与众生身心平等无二


问:这个法界三昧的特别处是什麽


答:贤首五教仪说:又法界三昧是一切三昧根本,若人修行则能出生无量三昧,以此三昧转化众生,即名之为普照法界修多罗教,若人于此止观,能如是一切时处中,自行化他,则于世、出世间最““尊最上无与等者””。


★★【总的来说】: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这就是“妄尽还源”的道理也!这就是“妄尽还源”的概念!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也这样说:
经云:佛子如来智慧无所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疏云喻于佛性通平等智,所以得知佛智徧者,无一众生不有本觉与一切佛体无殊故)
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谓倒故不澄,岂得言无如壮士迷,故额珠岂是肤中无宝)
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谓若先无离倒,宁有既离倒,现明本不无,如贫得珠,非今授与自然智者、自觉圣智也。无碍智者始本无二,绝二碍也二喻)


问:师兄,请问最后一个问题!


答:什麽问题?


问:佛陀最大的发现是什麽?


答:南怀瑾大德在他的“如何修证佛法”一书中说:佛陀最大的发现是“缘起性空”


问:但有人认为,佛陀最大的发现是众生都本具如来德性,每个众生都可成佛!


答:对!就如上面华严经说的: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哈哈哈哈!好高兴,我们总算谈完了还源观的:立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


读经笔记【修华严奥旨妄境还源观】已谈完毕!
下一个题目,我们谈法藏大师的【华严经义海百门】
敬请留意!


★★小建议:
1.这篇还源观,我有花一些时间,收集了不少相关资料。
2.大家如果对还源观有兴趣,我建议大家可以以小组研讨的形式互相讨论此还源观。
3.这样,也许大家会进一步了解还源观,也可以借此机会弘扬这一部伟大的论作。


。。。。。。。。。。。。。。。
原【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六个条目的原文【附录】如下:


自下依止起观。


问:「准上义理,依之修行,足为圆满,云何更要入止观两门耶?」


答:「《起信》云:『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捨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之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此义故,止观两门,共相成助,不相捨离。若不修止观,无由得入菩提之路。《华严》云:『譬如金翅鸟,以左右两翅鼓扬海水,令其两闢观诸龙众,命将尽者而搏取之。如来出世亦復如是,以大止妙观而为两翅,鼓扬众生大爱海水,令其两闢观诸众生,根成熟者而度脱之。』依此义故,要修止观也。」


问:「止观两门既为宗要,凡夫初学未解安心,请示迷徒令归正路。」


答:「依《起信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随心外念境界,然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令归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识观,一切魔境自然远离。凡夫初学,邪正未分,魔网入心欺诳行者,又无师匠谘问莫凭,依四魔功将为正道,日月经久邪见既深,设遇良缘终成难改,沉沦苦海出离无由,深自察之无令暂替。」此义如《起信论》中说也。


六、起六观者,依前五门即观之止,而起即止之观。何以故?理事无碍,法如是故;定慧双融,离分齐故;一多相即,绝前后故;大用自在,无障碍故。


言六观者,一者、摄境归心真空观。谓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无一法可得,故曰归心。谓一切分别但由自心,曾无心外境,能与心为缘。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论》云:「由依唯识故,境本无体故,真空义成;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又《经》云:「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知诸法唯心,便捨外尘相,由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如世有医王,以妙药救病,诸佛亦如是,为物说唯心。」以此方知,由心现境,由境现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当作此观,智慧甚深,故曰摄境归心真空观也。


二者、从心现境妙有观。即事不滞于理,随事成差。谓前门中摄相归体,今此门中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报土。又前门中摄相归体,显出法身;今此门中依体起用,修成报身,故曰从心现境妙有观也。


三者、心境祕密圆融观。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境者谓无碍境,诸佛证之以成淨土。谓如来报身及所依淨土圆融无碍,或身现刹土,如《经》云:「一毛孔中无量刹,各有四洲四大海,须弥铁围亦復然,悉现其中无迫隘。」或刹现佛身,如《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佛皆入,普为众生起神变,毘卢遮那法如是。」就此门中,分为四句,如《玄谈疏》中说。如是依正溷融,无有分齐,谓前两观各述一边;今此双融会通心境,故曰心境祕密圆融观也。


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谓智体唯一能鑑众缘,缘相本空,智体照寂,诸缘相尽,如如独存。谓有为之法,无不俱含真性,犹如日轮照现逈处虚空,有目之流无不覩见,生盲之辈亦蒙润益,令知时节寒热之期,草木无情悉皆滋长。如来智日亦復如是,故曰智身影现众缘观也。


五者、多身入一镜像观。即事事无碍法界也。谓毘卢遮那十身互用,无有障碍也。《经》云:「或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如是十身随举一身摄馀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镜像观。如一身有十身互作,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支节中,皆有十身互作,或以眼处作耳处佛事,或以耳处作眼处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何以故?证此大止妙观法力加持,得如是故。《经》云:「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非一身没多身生,非多身没一身生,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或以异境入定同境起,或以同境入定异境起,或以一身入定多身起,或以多身入定一身起,故曰多身入一镜像观也。


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谓以自为主、望他为伴,或以一法为主、一切法为伴,或以一身为主、一切身为伴,随举一法即主伴齐收,重重无尽,此表法性重重影现,一切事中皆悉无尽,亦是悲智重重无尽也。如「善财童子,从祇桓林中渐次南行,至毘卢遮那庄严大楼阁前,暂时歛念,白弥勒菩萨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弥勒弹指其门即开。善财入已,还闭如故。见楼阁中有百千楼阁,一一楼阁前各有弥勒菩萨,一一弥勒菩萨前各有善财童子,一一善财童子皆悉合掌在弥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犹如帝网无尽也。此明善财童子依此华严法界之理,修行位极顿证法界也。此举一楼阁为主,一切楼阁为伴也,故云主伴互现帝网观,亦是事事无碍观也。


此上所述六重观门,举一为主、馀五为伴,无有前后始终俱齐,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此理喻如圆珠穿为六孔,随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尽。此亦如是,开为六门,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圆满教理,法自尔故,善财一生皆全证故,卷舒无碍隐显同时,一际绝其始终,出入亡于表里。初心正觉,摄多生于刹那,十信道圆,一念该于佛地,致使地前菩萨触事生疑,五百声闻玄鑑绝分,融通无碍一多交参,圆证相应名为佛地。


然此观门名目无定,若据一体为名,即是海印炳现三昧门;若约二用而论,即名华严妙行三昧门;若据三遍为言,即是尘含十方三昧门;若准四德为名,即名四摄摄生三昧门;若约五止而言,即为寂用无碍三昧门;若取六观为名,即是佛果无碍三昧门。如是等义随德立名,据教说为六观。随入一门众德咸具,无生既显幻有非亡,摄法界而一尘收,举一身而十身现,如斯等义非情所图,识尽见除思之可见。余虽不敏素翫兹经,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弥天之义。颂曰:


 备寻诸教本,  集兹华严观,
 文约义无缺,  智者当勤学。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纪重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