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61|回复: 3

[佛经摘录] 佛经学习: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3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转帖
《大般涅槃经》 

复次善男子!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 【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 二乘之人,虽观因缘,犹亦不得,名为佛性。 佛性虽常,以诸众生无明覆故不能得见、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犹如兔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

善男子!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
善男子!譬如:胡瓜,名为热病。何以故?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有因者,即十二因缘。 因因者,即是智慧。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 以是义故。 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 识亦果、亦果果。 佛性亦尔。 善男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 非因非果,名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无变。以是义故。 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以何义故甚深甚深? 【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虽念念灭而无所失。虽无作者而有作业。虽无受者而有果报。受者虽灭果不败亡。无有虑知和合而有。】

【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始、终。 十住菩萨惟见其终,不见其始。 诸佛世尊见始、见终。】以是义故。诸佛了了得见佛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
善男子!如蚕作茧自生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犹如拍球。
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有人见十二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

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 一切诸佛以此为性。

善男子!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
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
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
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

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

尔时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佛与佛性无差别者。一切众生何用修道。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问是义不然。佛与佛性虽无差别。然诸众生悉未具足。

善男子!譬如有人恶心害母。害已生悔三业虽善。是人故名地狱人也。何以故?是人定当堕地狱故。是人虽无地狱阴界诸入。犹故得名为地狱人。

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见有人修行善者名见天人。修行恶者名见地狱。何以故?定受报故。善男子!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是义故。

我于此《经》而说是偈。

 本有今无  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  无有是处


《大般涅槃经》 【善男子!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不应假缘,如乳成酪者〕。 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言五缘成于生苏。当知佛性亦复如是。譬如众石有金有银有铜有铁。俱禀四大一名一实。而其所出各各不同。要假众缘、众生福德、炉冶人功,然后出生。 是故当知本无金性。 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成佛。   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 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复次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已。次观是二所得果报。是二果报即是苦也。既知是苦则能舍离一切受生。智者复观。烦恼因缘生于烦恼。业因缘故亦生烦恼。烦恼因缘复生于业。业因缘生苦。苦因缘故生于烦恼。烦恼因缘生有。有因缘生苦。[4]有因缘生有。有因缘生业。业因缘生烦恼。烦恼因缘生苦。苦因缘生[5]苦。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观。当知是人能观业苦。何以故。如上所观即是生死十二因缘。若人能观如是生死十二因缘。当知是人。不造新业能坏故业。善男子。有智之人观地狱苦。观一地狱乃至一百三十六所。一一地狱有种种苦。皆是烦恼业因缘生。观地狱已。次观饿鬼畜生等苦。作是观已。复观人天所有诸苦。如是众苦皆从烦恼业因缘生。善男子。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其身体柔软细滑。见五相时极受大苦。如地狱苦等无差别。善男子。智者深观三界诸苦。皆从烦恼业因缘生。善男子。譬如坏器[*]即易破坏。众生受身亦复如是。既受身已是众苦器。譬如大树花果繁茂众鸟能坏。如多干草小火能焚。众生受身为苦所坏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观苦八种如圣行中。当知是人能断众苦善男子。智者深观是八苦已次观苦因。苦因者即爱无明。是爱无明则有二种。一者求身。二者求财。求身求财二俱是苦。是故当知爱无明者即是苦因。善男子。是爱无明则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内能作业外能增长。又复内能作业外作业果。断内爱已业则得断。断外爱已果则得断。内爱能生未来世苦。外爱能生现在世苦。智者观爱即是苦因。既观因已。次观果报。苦果报者即是取也。爱果名取是取因缘。即内外爱则有爱苦。善男子。智者当观爱因缘取取因缘爱。若我能断爱取二事。则不造业受于众苦。是故智者为断爱苦、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观者。是则名为清净梵行是名众生毒身之中有妙药王。如雪山中虽有毒草亦有妙药。】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汝言因缘故涅槃之法应无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因有五种。何等为五。一者生因。二者和合因。三者住因。四者增长因。五者远因。 云何生因。生因者即是业烦恼等。及外诸草木子。是名生因。 云何和合因。如善与善心和合。不善与不善心和合。无记与无记心和合。是名和合因。云何住因。如下有柱屋则不堕。山河树木因大地故而得住立。内有四大无量烦恼众生得住。是名住因。 云何增长因。因缘衣服饮食等故令众生增长。如外种子火所不烧鸟所不食则得增长。如诸沙门婆罗门等。依因[9]和上善知识等而得增长。如因父母子得增长。是名增长因。 云何远因。譬如因咒鬼不能害毒不能中。依凭国王无有盗贼。如[10]芽依因地水火风等。如水[11]攒[12]及人为[13]苏远因。如明色等为识远因。父母精血为众生远因。如时节等悉名远因。 善男子。涅槃之体非是如是五因所成。云何当言是无常也。  复次善男子。复有二因。一者作因。二者了因。如陶师轮绳。是名作因。如灯烛等照闇中物。是名了因。善男子。大涅槃者。不从作因而有唯从了因。了因者。所谓三十七助道法六波罗蜜。是名了因。善男子。 布施者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檀波罗蜜乃得名为大涅槃因。 三十七品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 无量阿僧祇助菩提法。乃得名为大涅槃因。】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我经中说云何名为十二因缘?从无明生行。从行生识。从识生名色。从名色生六入。从六入生触。从触生受。从受生爱。从爱生取。从取生有。从有生生。从生则有老死忧苦。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十二缘定是有为

我又一时告喻比丘而作是言。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善男子。有十二缘不从缘生、有从缘生非十二缘、有从缘生亦十二缘、有非缘生非十二缘。
有十二缘非缘生者。谓未来世十二支也。
有从缘生非十二缘者。谓阿罗汉所有五阴。
有从缘生亦十二缘者。谓凡夫人所有五阴十二因缘。
有非缘生非十二缘者。谓虚空涅槃。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十二缘定是无为。】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
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答曰。无也。

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无也。

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
答曰。无也。

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
答曰。无也。

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 识 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
答曰。无也。

阿难。若无名色。宁有识不。
答曰。无也。

阿难。我以此缘。知识由名色。缘 名色 有 识。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
答曰。不会。

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所以者何。缘 识故 则有名色。

阿难。若有问者。识有缘耶。当如是答。识亦有缘。若有问者。识有何缘。当如是答。缘名色也。当知所谓缘名色有识。

阿难。若识不得名色。若识不立.不倚名色者。识宁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识因.识习.识本.识缘者。谓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缘名色故则有识。阿难。是为缘名色有识。缘识亦有名色。由是增语。增语说传。传说可施设有。谓识.名色共俱也。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复问。彼识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非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识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识增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复问。尊者摩诃拘絺罗。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拘絺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缘起圣道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无量大众。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吾未证得三菩提时。独处空闲寂然宴坐发意思惟。甚奇世间沉沦苦海。都不觉知出离之法。深可哀愍。谓虽有生有老有死此没彼生。而诸有情不能如实知生老死出离之法。

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生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生。如是生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有故便得有生。如是生者由有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有。如是有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取故便得有有。如是有者由取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取。如是取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爱故便得有取。如是取者由爱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爱。如是爱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受故便得有爱。如是爱者由受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受。如是受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触故便得有受。如是受者由触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触。如是触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六处便得有触。如是触者六处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有六处。如是六处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名色便有六处。如是六处名色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有名色。如是名色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识故便有名色如是名色由识为缘我齐此识意便退还,不越度转。谓识为缘,而有名色。名色为缘,而有六处。六处为缘,而有其触。触为缘受。受为缘爱。爱为缘取。取为缘有。有为缘生。生为缘故便有老死愁叹忧苦扰恼生起。如是积集纯大苦聚。



《摄大乘论释》卷第三
无性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论曰。若离异熟识。识与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此亦不成。
释曰。
如 世尊言。识缘名色:
此中【名】者,【非色四蕴】。
【色】者,即是【羯罗蓝性】。
此二皆用识,为因缘识。复依此刹那转转相续。
而转识者,不离阿赖耶识。所以者何?所举【名】言已摄转识。复举识言更何所摄?

又如《经》说【齐识退还】
【识】者即是【阿赖耶识】自体为依、无间转故。是故说此名色为缘。

又如《经》说【阿难陀!或男、或女。识若断坏灭者,名色得增长广大不? 不也!世尊。】如是等此若欲离阿赖耶识。理不可成。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心经幽赞》
【杂染逆观者。依初习位。安立谛说。谓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乃至随应历观诸谛。
由老死支苦谛所摄。于缘起中先逆观察。以三种相观老死支。一细因缘。二粗因缘。三非不定。
感生因缘名【细】。谓【爱.取.有】。
生自体名【粗〕。谓【生支】。
由此二生,而有老死。
【当来老死】,【细生】为因。
【现法老死】,【粗生】为因。
除二生体,余定无能与老死果,名非不定。 虽观老死苦谛、至爱于后际苦、并彼集谛,未为喜足。

遂复观察后集因缘、现在众苦谓遍{逆观}受、触、六处、名色、与识。 
观未来苦、是当苦谛。
观彼集因、是当集谛。
观未来世苦之集谛,由谁而有?知由从先集所生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既知从先集所生起不应复观,此云何有 -由识、名色,譬如束芦展转相缘,无作者等。是故观察齐识退还。如是顺逆观察苦、集。唯十支已。 

次观灭谛。始从老死乃至无明、云何一切皆当灭尽?谓由不造无明为缘新业行故,彼苦方灭。
次更寻求证此灭道。忆昔师授于缘起法、世间正见念智现前。如是数观令见增长。是名杂染顺逆观察。】


识支中 隐藏着异熟识的秘密


依窥基法师&经论的说法

(1)识支 取 异熟识中的识种为体(依此生相续,刚开始入胎,转识未成。)


1。《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廿/干]喻经》【是十二支缘生四支和合而作转因。云何为四?所谓无明、爱、业、识。是识、种子自性为因。业田自性为因。无明、爱烦恼自性为因。业烦恼识能生种子。如是业识作种子田。爱识作种子。沃润无明识令种子开发。其业不作是念我与识种子作田。爱不作是念我与识种子作沃润。无明不作是念我令识种子开发。识种子亦不作是念我从众缘而生。然实识种子安立业烦恼。以爱令沃润。以无明土覆生名色芽。其名色芽不自作不他作不二俱作。不自在天作不时变易作。不从自性生不系属因。无因亦不生。然复从父母和合时相应。及余缘相应相续生。是识种子于母腹中。名色芽生。于无主无我授法如幻相因缘不阙。】

2。《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二【善男子。云何如来修定业轮。定有十种何等为十?谓正观察诸有识身六种境界我、我所执以为其因。业为良田。无明覆盖。爱为滋润。无有自在依他而立,系属众缘。为欲断灭业、烦恼、苦三种流故。如是观察】

3。《本事经》【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三因三缘。能感后有。云何为三。所谓无明未永断故。爱未弃故。业未息故。由是因缘。能感后有。所以者何。业为良田。识为种子。爱为溉灌。无明无智。无了无见之所覆蔽。识便安住。欲有色有。无色有处。欲最为下。色为其中。无色为妙。】



(2)大众部 等 认为 十二缘起支 是无为法 以无常义破之!


《经》所言性相常住

(1)依他起性有为功能、圆成实性安住无为。

《佛华严经》(60)【何等为有为法?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界。 何等为无为法?所谓虚空涅槃、数缘灭、非数缘灭、十二缘起、及法界。】

《佛华严经》(80)【何等为有为法?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界。 何等为无为法?所谓:虚空、涅槃、数缘灭、非数缘灭、缘起、法性住。】


应是无我、我所故,无遍计所执故?

(2)诸佛大悲愿力所引功能、无尽应化,不着生死涅槃。
发表于 2014-1-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1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