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学佛文档]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白话解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有心素食而形势却不能容许。有这些情形时,不妨暂且持月斋、日斋及食三净 肉,只要坚持不杀生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多生以来肉食的习惯当能自然断除。
轮回根本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莫可除灭。盖贲育无所施其勇,良平无所用其智,而离娄公输无所著其明巧者也。虽不净观正彼对治,而博地凡夫障重染深,祗见其净,不见其不净,观法精微,鲜克成就。然则竟如之何?经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今观此想,复从何生?研之究之,又研究之,研之不休,究 之不已,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译文】
《圆觉经》上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由此可知爱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而此爱欲,虽千方百计想把它制伏,都无法除灭。即使像孟贲、夏育那样的力士,也无法用他们勇猛的气力除灭爱欲;即使像张良、陈平那样的谋士,也无法用他们的才智除灭爱欲;就连离娄、公输班那样技艺超绝的人,也无法 用他们高明巧妙的技艺除灭爱欲。
虽然佛经中教我们用不净观对治爱欲,然而博地凡夫业障烦恼深重,色相现前时,只见其清净、美妙,而不见其不净、丑恶。如此一来,即使不净观法虽然是精深微妙,却很少有人能够修成功的。那么,到底该怎么对治爱欲呢?佛经上说:「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所以,现在必须直接观照这个爱欲的念头,到底是从哪里生出 来的?一直研究,不断的研究,仔细的追寻妄想的根源,就如同将老鼠逼入牛角中,死尽偷心,爱欲一定有断绝的时候。
病者众生之良药
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药与病反,奈何以病为药?盖有形之身,不能无病,此理势所必然。而无病之时,嬉怡放逸,谁觉之者?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实,人命无常,则悔悟之一机,而修进之一助也。予出家至今,大病垂死者三,而每病发悔悟,增修进,由是信良药之语,其真至言哉!
【译文】
世人都认为生病是痛苦的,而古大德却说:「病是众生的良药。」药本来是用来治病的,怎么反说以病为药呢?因为我们这个有形的身体,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定律,不可能无病。可是,当人们无病的时候,总是沈迷在嬉戏欢乐之中,放逸地过日子,有谁能觉悟而生警惕心呢?只有当病苦逼身的时候,才知道四大假合的身体原来是这般的危脆不实,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无常!这时心中只要生起一念悔悟的念头,也就可作为修行进道的一种助缘了。
我从出家到现在,生过三次大病都差点死去,而每生一次病,心中就生起悔悟之念,由悔悟更加增进修行的信心。正因为我自己有切身体会,所以深信「病是众生之良药」这句话,确实是至理名言!
蛇成龙
昔人有喻:「如蛇成龙,不改其皮;如人成佛,不改其面。」此破愚夫着相求佛,盖彷佛为比,非的喻也;断章取义,非全喻也。又有谓:「蛇伏地内,由修炼而成龙。」不知此性禀使然,非修炼所致。是故污水中虫化而为蚊,厕圂中虫化而为蝇,蜣之为蝉,蚕之为蛾,雉之为蜃,雀之为蛤,鲨之为虎,鲲之为鹏,如是之类,种种非一,岂其有修炼之术乎?又不见草之为萤,饭之为螺,瓦之为鸳鸯,无情而化有情,修炼安在?吾恐不明理者,名为学道,潜作邪因,妄冀邪果,不得不辩。
【译文】
从前有人比喻:「如蛇成龙,不改其皮;如人成佛,不改其面。」这是为了破除愚夫着相求佛而说的;但这只是假借相似的事物来做比喻,并不是确切的比喻;或者,只是取其部份片断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符合原意的比喻。
又有人认为:「蛇因潜伏在地底下修炼,而转化为龙。」殊不知这是蛇的蜕化本能使然,并不是因修炼所致;就像污水中的孑孓能蜕化为蚊,厕所中的蛆能蜕化为蝇,蜣蜋能蜕化为蝉,蚕会蜕化为蛾,雉入大海化为蜃,雀入大水化为蛤,虎头鲨鱼能化为虎,鲲鱼能化为鹏鸟。类似上述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种,牠们哪里有什么修炼的工 夫而导致转化?
还有,腐草会化为萤火虫,饭堕地化为螺,瓦会化为鸳鸯,这些无情之物可以化为有情的生物,试问它们又是如何修炼的?
我担心有些不明事理的人,表面上名为学道,实际上却是因为邪知邪见,无形中都是在造作邪因,妄求邪果,因此不得不加以辩明。
名利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此「却之不可免」一语最极玄妙,处世者当深信熟玩。盖求不可得,人或知之;却不可免,谁知之者?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求为?又求之未得,不胜其愠;及其得之,不胜其喜。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喜为?又己得则喜,他人得之则忌。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忌为?庶几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故知此语玄妙。
【译文】
荣耀的功名及丰厚的利禄,这二者都是世人所竞相追逐的,而古贤说:「有人拼命追求名利,偏偏无法得到;也有人想推却名利,反而被名利所拘,苦于无法避免。」这句「却之不可免」说得最极玄妙,世人应当深信,并要细细去领会。
「名利是求不到的」,这句话一般人还能理解;而「要避免名利却无法避免」,这句话的含意就很少有人能理解了。
假如你能明白「名利无法避免」这句话其中的道理,是指「一切都是业果」,还有什么好求的?有些人求不到名利时,会非常怨恨;得到名利时,又非常欢喜。假如你能明白「名利无法避免」的道理,还有什么好欢喜的?又有些人,自己得到名利则欢喜,若他人得名利则心生嫉妒,假如你能明白「名利无法避免」的道理,还有什么好嫉妒的?
明白名利是无法避免的道理,几乎就能通达明白一切祸福都是自己宿世因缘所感召的,若能进一步了悟万境都是因缘所生的,所以都是毕竟空、不可得,那么对于个人的事业成败及名利得失就会毫无兴致了!由此可知「却之不可免」这句话的玄妙之处了。
临终正念
经言人欲终时,闻钟磬声,增其正念。而杭俗亡者气绝良久,方乃召僧击磬,已无及矣。又讹为之说曰:「磬之鸣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促亡人行赴阎罗也。」其谬一至于是。
【译文】
佛经上说,人命将终时,若听到钟磬声,能够助他增长正念、忆念善法;但是,杭州一带的风俗,却是等到亡者已经断气许久之后,才召请僧人来击磬做法事,这时已经来不及了。又有人谣传说:「鸣磬的声音,可以催促亡魂直往阎罗殿。」竟然有这样无知荒谬的说法!
花香
庭中百合花开,昼虽有香,澹如也,入夜而香始烈。夫鼻非钝于昼而利于夜也,白日喧动,诸境纷杂,目视焉,耳听焉,鼻之力为耳目所分而不得专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信夫!
【译文】
当庭院中百合花开的时候,白天虽然能闻到香味,但是仅有淡淡的清香;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闻到浓烈的香味。我们鼻子的嗅觉并不是白天时较迟钝而夜深时较敏锐,而是因为白天到处都是喧闹的声音,各种纷杂的事物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眼睛忙于观察各种事物,耳朵要去辨听各种声音,以致鼻子的嗅觉受耳目而分散注意 力,所以无法专注。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句话的确可信。
人虎传
说海载人虎传:一僧戏披虎皮于山径间,有见而怖走,遗其橐囊者,辄取之;皮忽着身,遂成虎,不敢归寺,而心历历然人也。渐饥,不得已,食狐兔羊犬。既而捕得人,将食之,视之,僧也。大悔恨,恨极悲号,举身自掷,皮忽堕地,还复人体。因感斯异,乃破衲行乞,遍参知识,刻心办道,后竟成名德云。经云「一切唯心造」, 观于是,尤信。
【译文】
明朝陆楫编的《古今说海》记载一则「人虎传」,其大意是:有位僧人喜欢开玩笑,常披着虎皮出入于山间小路,有人见了以为是真虎,心生恐惧而赶紧奔逃,匆忙中包袱遗落在地,僧人就会取来用。有一天,虎皮忽然紧贴在身上,他就真的变成一只虎;因此不敢回寺庙,但他的心中清楚知道自己本来是人。
他的肚子渐渐感到饿了,不得已就捕食狐、兔、羊、犬充饥。不久,他捕到一个人,正要扑食的时候,发现是位僧人,因而想到自己本来也是僧人,如今变成这副模样,心中大感悔恨;悔恨至极,不禁放声大哭,痛欲自绝而纵身一跃,此时虎皮忽然脱落堕地,又恢复为人身模样。这位僧人因为经历这段特殊奇异的过程,从此修持行脚乞食的头陀苦行,遍参明师善友,专心办道,后来竟成为一位有名的高僧。
佛经上说「一切唯心造」,看到这段记载,更加深信佛语的真实不虚!
六道互具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诸国王大臣之类是也;有人而人者,诸小臣及平民,衣食饶足,处世安然之类是也;有人而修罗者,诸狱吏、屠儿、刽子之类是也;有人而畜生者,诸负重力役,恒受鞭挞之类是也;有人而饿鬼者,诸贫穷乞人,啼饥号寒之类是也;有人而地狱者,诸刑戮剐割之类是也。天等五道亦复 如是。所以然者,昔因持戒修福,今得人身,而所修戒福有上中下,此三种中复有三种,多多无尽,各随其心,感报不一。经云「一切唯心造」,又观于是,尤信。
【译文】
在六道中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就以人道来说,有的人受用如意、威势显赫,过着天人般的生活,像国王大臣这类的人便是。有的人能谨守做人的本分,像那些位阶较低的官员以及平民百姓,衣食丰足、处世安然的过着正常人道生活。有的人内心凶狠,过着修罗般的打杀生活,像狱吏以及专以杀生为业的屠夫、刽子手这类的人便 是。有的人身劳心苦,过着畜生般的生活,像那些从事苦力劳动,常受主人鞭挞怒骂的奴隶、仆役这类的人便是。有的人常受饥寒之困,过着饿鬼般的生活,像那些贫穷人家、讨饭乞丐,这类为饥寒交迫而呼号的人便是。有的人凄惨之极,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像那些惨遭刑罚的囚犯便是。人道中含有六道,其它五道也是如此。
去世中曾经持戒修福,今世才能够得到人身,而人道中之所以有六道的差别,是因为所修的戒福有上、中、下三种等级之分;这三种等级中又各分上、中、下三种,如是推广,就演变成各式各样无穷无尽的种类了;这都是随着各人自心所造的业因,而感得不同的果报。《华严经》说「一切唯心造」,我们如能对这些现象细心观察,由果推因,那么对这句经文就会更加深信不疑了!
智慧
增一阿含经:「佛言,戒律成就,是世俗常数;三昧成就,亦世俗常数;神足飞行成就,亦世俗常数。唯智慧成就为第一义。」则知戒定等三学,布施等六波罗蜜,唯智慧最重,不可轻也;唯智慧最先,不可后也;唯智慧贯彻一切法门,不可等也。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盖语其生发之次第则然,而要当知所重、知所先、知所贯彻始得。虽然,此智慧者,又非聪明才辩之谓也,如前「世智当悟」中说。
【译文】
《增一阿含经》卷卅八中记载:「佛说,戒律成就,是世俗常数;三昧成就,亦世俗常数;神足飞行成就,亦世俗常数。唯智慧成就为第一义。」由此可知,戒定慧三学,布施等六波罗蜜,唯智慧最重要,不可轻忽;唯智慧最优先,不可置后;唯智慧能贯彻一切法门,不可与其它等量齐观。虽然经上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从三学的修学次第来说的,但要知道智慧是最重要的、最优先的、是贯彻一切法门的。尽管如此,还要知道这里所说的「智慧」,绝对不是指世间的聪明才辩,而是前面「世智当悟」那篇文中所说的。
外学
隋梁州沙门慧全,徒众五百,中一人颇粗异,全素所不录;忽自云得那含果。全有疾闭门,其人径至榻前问疾,而门闭如故。明日复然。因谓全曰:「师命过,当生婆罗门家。」全云:「我一生坐禅,何故生彼?」答云:「师信道不笃,外学未绝,虽有福业,不得超诣。」今时僧有学老庄者,有学举子业经书者,有学毛诗楚骚及古词 赋者。彼以禅为务,但外学未绝,尚缘此累道;今恣意外学,而禅置之罔闻,不知其可也。
【译文】
隋朝梁州慧全禅师有弟子五百人,其中一人的举止很粗率怪异,慧全禅师向来不重视他。有一天那位弟子忽然说他已证得阿那含果。慧全禅师因病在身,闭门歇息,那位弟子直接到慧全禅师的床前问候,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房门仍紧闭着。第二天也是如此,他问候之后就对慧全禅师说:「师父命终之后,当生婆罗门家。」慧全禅师问:「我一生修禅,为什么会投生到外道婆罗门家?」他回答说:「师父信道不专心切实,对于外道典籍犹学习不止,虽有福业,却无法达到超然脱俗的境地。」
现在的出家人,有人兼学老庄道家的经典,有人兼学儒家的四书五经,有人兼学毛诗、楚辞、离骚以及古诗词赋。慧全禅师一生以修禅为主,但仍兼学外道典籍,因此而影响他的道业。现在的出家人依自己喜好学习外道典籍,而把参禅学道的事置之不问,真不知他在道业上能有什么成就!
灵裕法师
裕法师之说经也,或一字盘桓,动经累日;或片时之顷,便销数卷;或分科已定,及至后讲,更改前科,增减出没,随机显晦,学者疑焉。裕曰:「此大士之宏规也,可以恒情断乎?」裕师盖得无碍辩才,庶几乎于法自在。而拘名著相,以文害辞,以辞害意,与夫参死句之辈,何足以知之?今人不可执己见而蔑视胜流,轻谈横议;又不 可昧己量而效嚬先德,妄行自用也。
【译文】
灵裕法师讲经,有时就一个字深入讲解,可讲好几天;有时于片刻间就讲了好几卷;有时对全经文句已作段落分判,但是讲到后面,又更改原来的段落分判,增、减、显、隐,总是随机讲解,没有固定的模式。有人对他这种讲经的方式表示怀疑。灵裕法师说:「这本来就是菩萨度众生所用广博深远的方式,怎么可以用世间常情来评断 呢?」
灵裕法师已得无碍辩才,对于佛法几乎已融通自在。所以,那些拘于名相,以文害辞、以辞害意等执着文字不会活用的人,以及死在句下,不能了悟的人,他们怎么能体会佛经的深义呢?
现在的人千万不可固执己见而蔑视古德,甚至轻率议论古德;更不可自不量力而随意模仿古德,自以为是。
行脚住山
今人见玄沙不越岭,保福不度关,便端拱安居,眼空四海。及见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赵州八旬行脚,便奔南走北,浪荡一生。斯二者皆非也。心地未明,正应千里万里,亲附知识,何得守愚空坐,我慢自高?既为生死,参师访道,又何得观山观水,徒夸履历之广而已哉?正因行脚之士自不如是。
【译文】
今有人听说玄沙师备禅师不出岭、保福从展禅师不度关的公案,便不外出参师访道,过着闲适安逸的生活,却养成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习气。还有的人听说雪峰义存禅师为道辛勤,曾三次上投子山拜谒大同禅师,九次登洞山参访良价禅师;赵州从谂禅师自盛年行脚,到八十岁才安住教化一方;因此就想仿效学习这两位禅师,遍历诸 方,但却是过着四处游逛的生活,枉费时光。上述这两种人的修学方式,都是错的!
若是在心地未明时,正应千里寻师、万里访道,以亲近善知识,决择生死大事,怎么可以安住寺中守愚空坐,养成我慢贡高的习气?既为生死而外出参师访道,又怎么可以只是游山玩水,向人炫耀游历之广而已呢?真正发心参学行脚的人,当然不会这样做。
楞严房融所作
有见楞严不独义深,亦复文妙,遂疑是丞相房融所作。夫译经馆番汉僧及词臣居士等,不下数十百人,而后一部之经始成,融不过润色其文,非专主其义也。设融自出己意,创为是经,则融固天中天、圣中圣矣!而考诸唐史,融之才智,尚非柳韩元白之比,何其作楞严也?乃超孔孟老庄之先耶?嗟乎!千生百劫,得遇如是至精至微、至玄至极之典,不死心信受,而生此下劣乖僻之疑,可悲也夫!可悲也夫!
【译文】
有人见《楞严经》,不但经义深奥,文辞也很美妙,就怀疑是唐朝丞相房融所作。殊不知,在译经馆里,外族与汉族的僧人,以及翰林学士、在家居士等,至少有数十乃至数百人,共同谨慎处理,然后才能完成一部佛经的翻译工作。房融不过是修饰《楞严经》的文字,并不是专门负责《楞严经》的内容。假设房融是用自己的意思创作这 部经,那房融就是天人中的天人、圣人中的圣人(佛)了!可是考查整个唐朝历史,房融的才智,还不能与柳宗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相提并论,他如何能作得出《楞严经》呢?难道他超越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圣人吗?
可叹啊!千生百劫中,才能遇到如此精微奥妙的经典,不死心塌地的相信受持,而产生这样下劣反常的猜疑,真是可悲呀!可悲呀!
果报一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不患有业,唯患有心;有业无心,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无复顾忌。不知无心有二:如理思惟,用心之极,而自然入于无心三昧者,真无心也;起心造业,又起心制心,强制令无,似得无心,心恰成有,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译文】
佛经说:「万法唯心。」有人错会其意,认为只要无心,也就无因果了,所以不怕造作各种善恶业行,只怕有分别执着的心。因此认为行为虽造业,但无心为之,就算阎罗王对我也无可奈何!因此放心造业,不再有所顾忌。
殊不知无心分为二种:一是契合真理的思惟,用心到了究竟处,而自然入于无心三昧,直了心源,本来寂灭无生,一切法了不可得,这是真正的无心。另一种是摄心安住禅定,那是起心造业,又用心来抑制心,强制使心消除,感觉好像是无心,其实恰恰是有心,心有则业有,阎罗王的铁棒岂能放得过你!
果报二
又经言:「具足智慧菩萨脱使堕落,在畜生中,畜生中王;在饿鬼中,饿鬼中王。」错会者,谓有智则能转业,故不患有业,唯患无智;有业有智,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无复顾忌。不知经称智慧,非等闲世智之谓也。且汝智慧,得如文殊、身子否?纵不及此,次而下之,得如善星、调达否?善星博学十八香象所载法聚,调达得罗汉神通,而俱不免生陷地狱,况汝智慧未必胜此二人乎!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荧光不能破幽谷之昏,今之小智,灭业几何?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译文】
佛经又说:「具足智慧的菩萨,假设会堕落,若在畜生中,则为畜生中王;若在饿鬼中,饿鬼中王。」有人错会其意,认为只要有智慧便能转业报,所以不怕造作各种善恶业行,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怕没有智慧。因此认为,虽然造业,但只要有智慧,就算阎罗王对我也无可奈何!因此放心造业,不再有所顾忌。
殊不知佛经中所说的智慧,并不是平常世间所指的智慧聪明。况且你的智慧,能比得上文殊师利菩萨、舍利弗尊者吗?纵然比不上,再往下比,能比得上善星和调达吗?善星博学多闻,会背诵三藏十二部经,调达修得五神通,然而他们二人都不免生陷地狱,何况你的智慧未必胜过这二人!
一杯水是无法熄灭一整车正在燃烧的柴火,一只萤火虫的光是不能照破幽谷中的黑暗;你今天不过有点小智慧,能灭得了多少罪业?阎罗王的铁棒岂能放得过你!
塞翁
得失曾无定形,祸福互为倚伏,塞翁一段因缘,人皆知之,而未必信之也。予失足沸汤,筋挛不伸,畜双拐为二侍,若将终身焉,作跛脚法师歌自嘲,有「祇愁此脚不终疾」之句。既而足伸如故,笑以为诗谶。而依然奉以为诗规也,且感且惧,愿无忘射钩。
【译文】
得与失并无固定的型态,祸与福常常是互相依存的,「塞翁失马」这一则典故,虽然广为人知,但世人未必真信祸福相倚的道理。
我曾失足跌入滚烫的沸水中,因烫伤造成脚筋蜷曲不能伸直,必须依赖两只拐杖才能行走,以为终身都要这样了,因此作了一首「跛脚法师歌」自嘲,其中有一句为「祇愁此脚不终疾」。不久之后,脚已痊愈,且能屈伸自如,自笑以为所作的诗应验了。如今依然将此自嘲诗奉为准则以警惕自己,心中对此事件充满了感激与惶恐,但愿自 己不抱怨烫伤之苦,反要以此警惕自己把握时间专心向道,如同管仲劝齐桓公「射钩」的典故。
神通
神通大约有三:一报得,一修得,一证得。报得者,福业自致,如诸天皆能彻视彻听,及鬼亦有通是也。修得者,习学而成,如提婆达多学神通于阿难尊者是也。证得者,专心学道,无心学通,道具而通自具,但迟速不同耳;如古今诸祖诸善知识是也。较而论之,得道不患无通,得通未必有道。先德有言:「神通妙用不如阇黎,佛法还须老僧。」意有在矣!试为之喻:世间官人所有爵禄冠服府署仪卫等,若神通然,而亦有三种:其报得者,如功勋荫袭,自然而有者也。其修得者,人力夤缘,古人所恶,不由其道者是也。其证得者,道明德立而位自随之,仲尼云:「学也,禄在其中矣!」是也。是三者,胜劣可知也。
【译文】
神通大约分为三种:一种是报得的,一种是修得的,一种是证得的。所谓报得通力,是依福报自然感得,例如诸天的天人,都具有天眼彻视、天耳彻听的五种神通,以及鬼神也有小神通,这是报得的。所谓修得通力,是由修习禅定而得到的,如提婆达多向阿难尊者学习神通,这是修得的。所谓证得通力,是指专心学道,本无心学神通, 然而,道行具足成就,神通妙用就自然具足,只是证得的快慢有所不同而已;例如古今诸位祖师及诸善知识所具的神通,这是证得的。相较而言,得道便不愁没有神通,有神通却未必能得道。先德有言:「神通妙用不如阇黎,佛法还须老僧。」这句话实在具有深意。
试以譬喻来说明三种神通:世间为官的人,所拥有的官爵、俸禄、官帽、官服、官署、仪仗、卫士等,如同神通一样,也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报得的,例如子孙受先祖功勋的庇荫而承袭官爵,这是自然而得到的。第二种是修得的,例如用攀附权贵的方式求得官爵,这方式为古人所厌恶,因为不是从正途得到的。第三种是证得的,例如学问品德显著而自然获得官爵,正如孔子所说:「学也,禄在其中矣!」
从以上的例子说明,三种方式所得的神通,谁优谁劣?清楚可知。
大豪贵人
世间大豪贵人,多从修行中来,然有三等:其一持戒修福,而般若正智念念不忘,则来生虽处高位,五欲具足,而心则时时在道,真所谓有发僧也。其二持戒修福,而般若之念稍疏,则来生游戏法门而已。其三持戒修福,而于般若藐不系念,则来生为顺境所迷,背善从恶,甚而谤佛、毁法、灭僧者有矣!鞫其因地,则均之修行人耳,而 差别如是,来生更来生,其差别又何如也?寒心哉!
【译文】
世间富豪显贵的人,大多是因前世修行而来的。然而这还可分为三种层次:第一种持戒修福的人,对于通达诸法实相的无上智慧,念念不忘,这种人来生虽身居高位、五欲具足,而其内心仍时时向道,真像是带发修行的僧人。第二种持戒修福的人,对于无上智慧的修学稍为疏淡,这种人来生,对般若智慧的修学,仅仅偶尔凑凑热闹而 已。第三种持戒修福的人,对于无上智慧的修学不但轻视且不在意,这种人来生必为顺境所迷、背善从恶,甚至于毁谤佛法僧三宝,这也是有的!
推究这三种人的因地,都是修行人,结果却有如此悬殊的差别,那么来生再来生,他们的差别又会变得怎么样呢?真是令人担心啊!
天台清凉(一)
人有恒言曰:「天台贤首,愚尝究之。南岳举其纲,而万目毕张,则莫备乎天台;贤首持其衡,而千星交罗,则莫备乎清凉。盖自有佛法以来,天台集其大成;自有天台以来,清凉集其大成矣!故当以二师相对而名宗也。」或曰:「人于天台无议矣,于贤首或置喙焉,何也?」曰:「喙贤首者,亦百喙而一中耳。又向不云乎?贤首之道,至清凉而始备,是则天台清凉二师,恩如父母,道亦如父母,且清凉可得议乎?」或未答,予笑曰:「毋劳尔思也。天台之后有清凉,犹尧舜之后有孔子也。而又何议也?」
【译文】
有人常说:「天台与贤首二宗,我都曾经研究过。由于有南岳慧思大师先举出大乘教观的纲领,因此使得天台智者大师能够条理分明地展开完备的天台教观。也由于有贤首法藏大师点出华严的深奥玄义,因此使得清凉澄观大师能够融会诸宗,完成法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的华严教海。自从佛法传入东土以来,天台宗智者大师可说是佛法思想之集大成者;而自有天台宗以来,清凉澄观大师更可说是集天台教观思想之大成者。所以,这两位大师可谓是地位相当而堪称一代宗师也。」
有人问:「对于天台智者大师的创立并无人非议,对于贤首大师之创立则有人非议,认为贤首大师只是因袭前人之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