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 谛闲法师大乘止观述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以执兔为实·喻执虚相为实。以愚小无知·喻意识迷妄。是为分别性法。如斯譬喻·显明极矣。是故下·引如来藏经为证。一切法谓五阴六尘等。是皆依熏所现·故曰如幻。此明缘起之法·皆是幻有也。如理观察真实本有如巾。依他全假如幻兔。分别全空·如执幻兔为实。是为观门。故结之曰·此喻三性观门也。
  (子)二喻三无性止门。
若知此兔·依巾似有·唯虚无实。无相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诸法依心似有·唯是虚状·无实相性也。若知虚兔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兔·有即非有·本来不生。无生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虚相唯是真心。心所现相·有即非有·自性无生也。若知手巾本来是有·不将无兔以为手巾。无性性智·亦复如是。能知净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无为真实性。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
  此喻三无性以明止也。初·能知兔依巾有·唯虚无实。喻能知诸法心现·无实相性。是为无相性智。无实相性者。谓分别性所执·唯是虚状而无实也。次·能知唯是一巾·实本不生·有即非有。喻能知唯是净心·虚相非有·自性无生。是为无生性智。自性无生者·自性中本无生灭也。三·能知巾是本有·不将无兔以为巾。喻能知净心本有·不执二性之无以为心。是为无性性智。须知修观时·了达三自性是一心之缘起·便是三无性智。即以此三智·遣除三自性之病。病除即入三无性而无止矣。故曰·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盖三智为能照·三自性为所照。三智为能显·三谛为所显。三谛者·即三无性是。以无相性智·观照□计所执·当体即空·而入无相性。即显真谛理也。以无生性智·观照依他性虚·有即非有·而入无生性。即显俗谛理也。以无性性智·观照性体本有。不因无相无生·方有真实。如即兔是巾·何必无兔方为有巾也。则入无性性·而显中谛理矣。所谓一中一切中。即二边便是中道·无假无空而非中也。南岳此喻·通身吐露。真善巧哉。
  (子)止观合辨。
是故若欲舍离世谛。当修止门·入三无性。若欲不坏缘起·建立世谛。当修观门·解知三性。若不修观门·即不知世谛所以缘起。若不修止门·即不知真谛所以常寂。若不修观门·便不知真即是俗。若不修止门·即不知俗即是真。以是义故。须依幻喻·通达三性三无性。
  修观为缘起有门。修止为解脱空门。空有二门·偏即成病。必须并修。以是之故·今复止观合辨也。合辨义有三重。重重深入。初义中·若不修止·即不能证入三无性。故欲舍离世谛·了脱生死者·当修止门。若不修观·即不能解知三性。故欲建立世谛·广度众生者·当修观门。此中先止后观者。明由定生慧·自度乃能度他也。世谛即是俗谛。次义中·谓由一心建立三自性·便是世谛缘起之所以。若不知之·如何度众生。故当修观。泯三性入三无性·便是真谛常寂之所以。若不知之·如何了生死。故当修止。三义中·谓修观不但知俗谛·且知真即是俗。修止不但知真谛·且知俗即是真。即者·不二之义。真俗相即·便是不住生死·不入涅槃·中道第一义谛。所谓终日不变·而终日随缘。终日随缘·复终日不变。是之谓妙法莲花。以是义故下结成。谓如上来所举之义·必须止观并运·以解知三性。证入三无性也。若于法说未明者·便须依幻喻以通达之。
  (癸)三例结。
如幻喻能通达三性三无性。其余梦·化·影·像·水月·阳焰·干城·饿鬼等喻。但是依实起虚·执虚为实者·悉喻三性。类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诸喻依实起虚故·偏喻依他性亦得也。但虚体是实·即可喻真实性。虚随执转·即可喻分别性。是故此等诸喻·通譬三性。解此喻法次第无相·即可喻三无性也。
  初谓·凡依实起虚·执虚为实等法·悉可譬喻三性。可由幻喻·类推而知。如心之现梦·山之化云·灯下见影·镜中现像·以及水中之月·旷野之阳焰·海上之乾闼婆城·谓树橛为饿鬼等·皆可为喻。其所依之实·可喻真实性。所起之虚·可喻依他性。执虚为实·则喻分别性也。次谓·若以依实起虚之影像等·偏喻依他性者。则即就依他而辨三性·亦得。盖虚相当体·原是实所变现·如本识中净分。即可喻真实性。虚相随执·转而成为妄境·如本识中染分。即可喻分别性。末复谓·此等诸喻·既通喻三性·即可喻三无性。次第无相者。如先除分别执实·入无相性·即是无相相。次除依他执虚·入无生性·即是无生相。更除真性上横执之真·入无性性·即是无性相也。
   (壬)三约梦喻。
又更分别梦喻·以显三性三无性·譬如凡夫惯习诸法故·即于梦中心现诸法。依他性法·亦复如是。由无始已来果时无明·及以妄想·熏习真实性故。真心依熏·现于虚相果报也。彼梦里人·为睡盖所覆故。不能自知己身他身·皆是梦心所作·即便执为实事。是故梦里自他种种受用得成。分别性法·亦复如是。意识为果时无明所迷故。不知自他·咸是真心依熏所作·便即妄执为实。是故自他种种受用得成也。是以经言。是身如梦·为虚妄见。虚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别性。此即缘起三性为观门也。然此梦中所执为实者·但是梦心之相。本无有实。分别性法·亦复如是。但是虚想从心所起·本来无实。即是无相性也。又彼梦中虚相·有即非有。唯是梦心·更无余法。依他性法·亦复如是。自他虚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识·更无余法。即是无生性也。又彼梦心·即是本时觉心。但由睡眠因缘故·名为梦心。梦心之外·无别觉心可得。真实性法·亦复如是。平等无二。但以无明染法熏习因缘故·与染和合·名为本识。然实本识之外·无别真心可得。即是无性性法。此即除灭三性为止门也。以是喻故。三性三无性·即可显了。此明止观体状中·约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竟。
  此中可分为五。初两句·标。次·譬如至观门也·喻三性。三然此至止门也·喻三无性。四以是喻故两句·结成。五末两句·总结。初标者。就上八喻中·更将梦喻分晰说之。俾三性三无性·益得显明也。次喻三性中·由惯习而现梦·喻由妄熏而现相也。睡盖所覆者·谓睡眠能盖覆心性。此是五盖之一。五盖者。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也。果时无明等·解已见前。是身如梦·犹言人生若梦。见之似有·全为虚妄。故曰为虚妄见。此两句见维摩诘经。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中但举分别依他·未及真实者。盖以能梦之人醒时心·喻真实性·可不烦言而知也。三喻三无性中·梦心即是本时觉心者。谓梦中心·即是本来之醒时心。并非二心。故梦心之外·无别醒心可得。喻分别依他·即是真实。不可执二无以为心也。故曰平等无二。其余文相易知。四结中谓以此梦喻·止观体状·更可显了矣。永嘉大师曰。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三性三无性·一迷一悟·正如一梦一醒。南岳以梦喻止观体状·巧妙已极。上来法说喻说·真可谓有义皆彰。无微弗显。明得此大乘止观法门·尚有何法不明哉。五·总结染浊三性之止观体状已竟。
  (庚)二约清净三性。分三。(辛)初分科。二各释。三通简。今初。
次明清净三性中止观体状。就中亦有三番。一明分别性中止观体状。二明依他性中止观体状。三明真实性中止观体状。
  净分三性与染分三性·名同相异者。盖名从性。其性既同·故名亦同。相从体。(体谓三性当体。非体相用之体也。)体有清浊·故相有清浊也。是故欲明其相之所以不同·不可不知其体。其义上来虽已散见。今复为撮要对举以明之·则条理秩然·更易明了矣。一染分别·以无明妄想为体。若无妄想·便不分别故。净分别·以方便智波罗蜜为体。对缘摄化·皆由此智现起故。二染依他·即是十八界果报虚相。其中内根外尘·以八识相分为体。五六七识·以八识见分为体。净依他·即是三身四净土。以清净不空如来藏为体也。三染真实·即是有垢净心。以八识中清净真如为体。(即在染之真。)净真实·即是无垢净心。以平等不二·如来藏一性为体也。体既辨明·则知三性分为净染之所以矣。以是义故。净分止观·与染分止观·修法虽同。而所观之境·复不同也。盖染分·是以五阴为所观境。所谓观身实相·念自佛三昧也。净分是以三宝为所观境。所谓观佛实相·念他佛三昧也。以其是从佛果德上起观·故其力尤巨。净土宗便是用此法门。又清净三性止观体状·莲池大师所云理一心念佛者·不外此法。然念佛人若不能修理一心·即专修事一心·亦决定往生。以仗弥陀接引之力故。此尤净宗异于他宗处。须知念佛念到事一心时。则佛外无念·念外无佛。便是佛心我心·平等一如。即理一心矣。所以念佛法门·称为三根普被·最胜方便也。念佛人不可不知。又复专念他佛者·于对遇境缘·起心动念时。亦无妨依染分止观·次第而修·以资成念佛之力也。余如释要中广明。
   (辛)二各释。即分三。(壬)初约分别性。二约依他性。三约真实性。今初。
第一分别性中止观体状者。谓知一切诸佛菩萨所有色身·及以音声·大悲大愿。依报众具·殊形六道·变化施设。乃至金躯现灭·舍利分颁·泥木雕图·表彰处所。及以经教威仪·住持等法。但能利益众生者。当知皆由大悲大愿之熏·及以众生机感之力·因缘具足·熏净心故。心性依熏·显现斯事。是故唯是真性缘起之能。道理即无实也。但诸众生有无明妄想故·曲见不虚。行者但能观察·知此曲见执心·是无明妄想者。即名为观。以知此见是迷妄故·强作心意·观知无实·唯是自心所作。如是知故·实执止息。即名为止。此是分别性中从观入止也。
  初句·标。自谓知至众生者·明所观境。自当知至曲见不虚·明能观慧。自行者至为观·正明观行。自以知至为止·正明止行。末句·结。明所观境中。谓知知字·即是第六识慧心所。若无此慧·即不能知依三宝为所观境矣。色身·音声·悲愿·为身口意三轮。(轮义见前)盖相好光明·为神通轮。说法音声·为正教轮。大悲大愿·为记心轮。依报谓净土。众具如水鸟风树等。殊形六道·即前文所谓现同六道。此皆佛之变化所作·为众生而施设·故曰变化施设。上来色身音声·约在世言。亦可通指示灭以后。如地藏本愿经·光目女见过去清净莲华目如来·金色晃耀·如须弥山·及婆罗门女闻先佛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等是也。悲愿至变化施设·通指在世及灭后言可知。下金躯现灭·乃至住持等法·则专指灭后言也。佛于俱尸那国双树林中·示现灭度。是为金躯现灭。灭后以三昧火迁化。分八万四千舍利作三分。一分忉利天·一分龙宫·一分十六大国·各为造塔供养。是为舍利分颁。泥木雕图·谓佛菩萨种种造像也。如塑泥刻木·金石雕铸·纸帛图绣等。表彰处所·即指供养舍利造像之处。如塔庙等是也。经教谓经律论三藏。威仪者·严净毗尼·有威可畏·有仪可法也。即指僧众言。须知出家释子·首重戒律。戒律精严·谓之威仪。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如风者向前直行·不左右顾。如松如钟·言其端凝。如弓者右胁而卧。行住坐卧·具足四大威仪·令人对于佛法·深生信仰·是之谓福田。是之谓僧宝。住持等法·统承舍利等言之。舍利造像·住持佛宝也。经教住持法宝也。威仪住持僧宝也。但能利益众生者·总结上文。盖三轮以及住持等法·能令众生转恶生善·离苦得乐·返妄证真。故曰利益。明能观慧中。心依熏现·及真性缘起等句·当双约佛与众生言之。于义方圆。盖约佛边说·是以大悲大愿之熏力为因。复以众生机感之熏力为缘。因缘具足·熏于无垢净心·而现起施设利益等事。约众生边言·则以一心悲仰(即机感也)为因。复以佛菩萨大悲大愿为增上缘。因缘和合·熏于在障之真·(此众生之净心也。)故缘起表彰住持等事也。真性即真实性。缘起即依他性。能谓功能力用。当知如斯利益之法。皆由佛菩萨大悲大愿·及众生之机感·互为因缘。因缘和合·熏于净心·现起斯事耳。若即执此缘起之法·以为真实究竟。而不知观照自性三宝·转其凡心而见佛心。便是向外驰求。其亦大负己灵·大负佛恩矣。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复经言。若有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彼如幻。有如斯等道理·何得执以为实也。譬如现前讲经法会·亦复如是。盖以弘法之愿·为其因心。住持三宝·为增上缘。因缘和合·现起此会。以道理言·即无实也。无实者·非谓无其事。谓其因缘和合则生·缘散即灭。既有生灭·便是虚相。故曰无实。所以作各种佛事但令执着外相·以为即此便是真实究竟。便成有漏之因。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招有漏之果。何以故。执虚为实乃曲见。非正见。即是无明妄想故。上来所说观境观慧。乃大师开示行人·凡修清净分别性止观者·应如是定境观心也。以下方为正明止观二行。正明观行中。谓修行人但能如上来所明。知此曲见执心·是无明妄想者。便是入道初门。故曰即名为观也。正明止行中。此见即指曲见。迷谓无明。妄即妄想。观知无实·自心所作者。谓观知三宝住持等法·皆由佛菩萨大悲大愿·及众生机感·因缘和合·熏心显现。则惟是真性缘起之能·道理即无实也。即复知得此境显现于行者前·亦唯是行者自己心性缘起之能·道理亦复无实。强作心意者·此正修止功夫也。盖虽知迷妄无实·唯是心作。然而习气深厚·必须强力违之·作意观照。俾得熟处转生·生处转熟·方能如是观知。以如是知故·则解性增明·执实之心方能止息也。实执既息·故曰即名为止。须知无明妄想·与染分全同·乃今名为清净者。前是染浊五阴为所观境。今则清净三宝为所观境。缘境既胜。故虽执相·成有漏因·而是善非恶·故名清净。此义不可不知也。又佛法施设·原为令众生返妄证真。若其着相而求·不过得人天福报·仍在轮回中转。岂是利益众生之本旨。所以必须遣其执心曲见·俾得返观内照·销归不生灭之自性上。故曰无实耳。不可误认住持三宝一切佛事·无有实益·可以轻忽视之。此义尤不可不知也。末句·结成。
   (壬)二约依他性。
第二依他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门故。此中即知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也。以不无虚相缘起故。故得净用圆显·示酬旷劫之熏因。即复对缘摄化故。故得泽沾细草·表起无边之感力。斯乃净心缘起·寂而常用者哉。作此解者·名为观门。依此观门·作方便故。能知净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为止门。此止及观·应当双行。前后行之亦得。
  初明从止入观。前止门中·既能观知无实·唯是心作。即是知得诸佛净德之用·为净心权现之虚相。故曰·此中即知。但前是遣除实执以明止·今复研穷虚相以明观·是为从止入观也。旷劫指发心以来。熏因·即前依他境界中所谓·无漏净法所熏·及悲愿之力熏习。虚相缘起·即是净用圆显。缘起之净用虚相·即是三身净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德。对缘摄化·专指利他。故曰表起无边感力。谓摄化德用·起于无量众生机感之力也。据前文·应有大悲大愿之熏。因已摄入熏因二字·故此处但言感力。泽喻净用之德。细草喻众生之机。众生皆有佛性·即皆有感力也。以观慧解知虚相缘起·起于净心·故曰斯乃净心缘起。净心为本寂·缘起成大用·故曰寂而常用。次明止门中·依观门作方便者。观门能知净心缘起·便是入止之方便。因既知由净心而缘起。便能解知净心为能起·缘起二利之德为所起。既是所起·便为有即非有。以其有即非有·故曰用而常寂也。上来观止二门中。即知能知两知字·是能观之慧。其余文相·虽多约所观境言。须知所观境·既全在能观慧中观照。则其解知诸佛净用·是由净心缘起·有即非有者·便是不执虚相。故凡说所观境处·即是说观慧也。此是大师说法巧妙处。故即结之曰·作此解者名为观门。如此解者名为止门。止观双行·前后亦得者。随根性利钝·而有不同。其余各性止观二门·例此可知。不惟清净依他性为然也。今独于此处标示者。因行人若能止观双行·利益更大·但恐钝根·未易领会。而此中所举寂而常用·用而常寂二义·较易会通。若于此中透过。则于止观双行之理·便可一以贯之矣。
   (壬)三约真实性。
次明真实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行故。即知诸佛净德·唯是一心。即名为观。复知诸佛净心·是众生净心。众生净心·是诸佛净心。无二无别。以无别故·即不心外观佛净心。以不心外觅佛心故·分别自灭。妄心既息·复知我心佛心·本来一如。故名为止。此名真实性中止观门也。
  前止行中·观知虚权之相·有即非有。即是解知诸佛净德·唯是一心。故曰即知。但前止门中·重在遣除虚相。今则重在观照心体·故名为观。复知下从观入止也。谓复就唯是一心·加以研穷。诸佛既无心外之净德·众生岂有心外之佛心。由此可知·诸佛净心·众生净心·无二无别矣。文中既曰诸佛净心·是众生净心。复曰众生净心·是诸佛净心。文相似同。实则反覆重言之者·即各具有深义。须知诸佛已体证真如。众生则在依他分别中。然今于虚相既除·观照心体时。既不可于真心上·起横执之真。是故今云诸佛净心·是众生净心者。即是前染分真实性第一重止观中·遣其执无之意。所谓妄空非实·除妄空以明止也。复云众生净心·是诸佛净心者。即前第二重止观中·遣其执异之意。所谓即伪是真·息异执以辨寂也。既知妄空非实·即伪是真·故曰无二无别。以无别故·至分别自灭四句。是明其既知无二无别·不于心外观佛净心·复知能觅之心·即是净心·则执无执异之心并息矣。故曰分别自灭。妄心既息·复知我心佛心·本来一如·故名为止者。谓上来虽不于心外觅佛心·然尚有一心之相当情。至此乃彻底大悟·本来如是。则并一心之相亦无之矣。既无能观。亦无所观。唯一真如·圆明显现。所谓弥勒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是之谓平等一如。此即前第三重止观中·所谓久久修习·无明妄想习气尽故·念即自息·名证真如·亦无异法来证·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真如为大寂静止门是也。下通简中亦云·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辙入修满足。以是之故·名为清净真实性止门也。末句·结成。(校上来原本卷十六竟。)
   (辛)三通简。分六。(壬)初简寂用之相。二简生佛之名。三简同异之义。四简自他修益。五简佛德实虚。六简常住生灭。初中二。(癸)初约以修显性。二约称性起修。今初。
上来清净三性中。初第一性中·从观入止。复从此止行·入第二性中观。复从此观入止。复从此止·入第三性中观。复从此观入止。故得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辙入修满足。复以大悲方便·发心已来·熏习心故。即于定中·起用繁兴。无事而不作。无相而不为。法界大用·无障无碍。即名出修也。用时寂·寂时用·即是双现前也。
  三性幽深微妙。恐不得意者·犹起余疑。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复出此料简之文。此科是约果德·以明定慧双彰。即以通结前文也。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试观初自凡夫·从分别性起修。了达唯虚无实·而入无相性。从此进修·了达虚相唯心·而入无生性。复从此进修·了达净心之体·常无分别·而入无性性。由是久久修习·无明尽故·而得体证平等一性之真如。自始至终·以无间三昧·运大白牛车·径入究竟圆满觉果。是之谓一辙入修满足也。大悲方便·至起用繁兴。即前文所谓·复以发心已来观门方便·及以悲愿熏习力故·即于定中兴起大用是也。示现五通三轮·应化六道四生·是为无事而不作。无相而不为。此之大用·□周法界。起无边事·而不为世染。不作功用·而自然成办。故曰法界大用·无障无碍。出修犹言从体起用·从定起慧。须知既证觉果·则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身□十方而无来往。本无所谓出入。兹以对上入修满足言·假名为出修耳。此即染分真实性第三重止观中·根本真如三昧也。用时寂·寂时用·亦即前第四重止观中所明。以其寂用同时·故曰双现前。
  (癸)二约称性起修。
乃至即时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双修。此义云何。谓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用时常寂。非有而有·不无似法·即名寂时常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也。
  此约因行·以明寂用双修也。初心凡夫·云何亦得寂用双修。以性体本来寂用同时故。须知常住真心·正历历明明时·即了不可得。虽了不可得·复历历明明。历历明明者·智照之用也。了不可得者·性自空寂也。此之谓寂用同时。心性既尔。故唯心所现之一切虚相等法·莫不如是。所谓有即非有·非有而有是也。有即非有·即是用时常寂。非有而有·不无似有虚法显现·即是寂时常用。是故心经言·色即是空也。凡有色有形之物·皆谓之色。色·凡夫之所谓有也。空·凡夫之所谓非有也。一切凡夫·莫不迷色空为二。殊不知色是因缘生法。刹那刹那·生灭不停。所以当体是空。非色灭而后空也。试以吾人五阴色身明之·当可了然。今谓此一色身·当体即空·闻者必为惊诧。实则内自脏腑·外至皮肤·新陈代谢·生灭无常。其生灭之速·岂必一年一月一日一时·乃至刹那不息。此等道理·不但经教广明。即近代新医学书中·亦言之甚详。俗眼视之。但以为此生机耳。若道眼观之。则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刹那之间·早非故我。非当体即空而何。奚必待殁后·方为非有哉。以其色即是空。所以有即非有·非有而有·同时无碍也。由此色身·推之一切法·莫不皆然。行人若明得此理。则知不可著有·以有即非有故。不可着非有·以非有而有故。如此不着二边·宛合中道·便是称性起修。既能照性成修·所以全修在性。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视彼昧于本性·著有着空·堕在一边者。此即功德殊胜·过彼百千万倍。法会大众·善思惟之。果能如是称性而修·止观双现前。则一日千里·受用自在·不可言喻也。
   (壬)二简生佛之名。
问曰。既言佛心众生心·无二无别。云何说有佛与众生之异名。答曰。心体是同。复有无障碍别性以有别性故·得受无始以来我执熏习。以有熏力别故·心性依熏现有别相。以约此我执之相·故说佛与众生二名之异也。
  此明因执我相·故有佛与众生之名也。无障碍别性·即是染净二性。盖染性即是净性。一净一切净·无染而不净。净性即是染性。一染一切染·无净而不染。是之谓无障碍。即于无障碍中·不无随染随净之异。是之谓别。故名为无障碍别性也。须知心体平等·法尔常同。故言无二无别。复有无障碍别性·依我执之熏·显现别相·则法尔常别。故说二名。总之。说佛说众生·是就众生分上言之。在佛分上·并无此异。盖既离我执·证得平等一如时。虽随顺世谛·说佛说众生。即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
  (壬)三简同异之义。
问曰。诸佛既离我执·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别也。答曰。若离我执·证得心体平等之时·实无十方三世之异。但本在因地未离执时·各别发愿。各修净土。各化众生。如是等业·差别不同·熏于净心。心性依别熏之力·故现此十方三世诸佛依正二报相别。非谓真如之体·有此差别之相。以是义故。一切诸佛·常同常别·古今法尔。是故经言。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此即同异双论。若一向唯同无别者。何故经言一切诸佛身·一切无碍人。若一向唯别不同者。何故经言唯是一法身·一道出生死。以是义故。真心虽复平等·而复具有差别之性。若解明镜一质·即具众像之性者·则不迷法界法门。
  此明修因不同·故成十方三世诸佛之别也。问意谓·生佛可言因我执有别。诸佛皆离我执。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之别耶。须知虽十方各有三世。三世各有十方。横竖交彻·佛佛无量。然而无边刹海·不隔毫端。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大圆觉海中·岂有差殊。所谓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是也。但本在因地未离执时。所发之愿以及所修所化·各各不同。既以差别之业熏心。则依熏所现之依正二报·即有十方三世种种相别。盖从因克果·从性现相·不无差别。非真如之体·有此差别也。总之。诸佛法身·法尔常同。胜劣应化·法尔常别。十方三世·莫不皆然。故曰一切诸佛·常同常别·古今法尔。是故下引华严经以证常同常别。此是贤首菩萨答文殊菩萨语·故首称文殊。法王谓佛也。法常尔唯一法·即指下四句言。以一切诸佛·莫不如是·故曰法常尔。法王之法·唯是出生死·证法身·故曰唯一法。诸佛障尽性显。自在无碍·故称无碍人。一道出生死者·所谓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也。无碍人及佛身·皆曰一切·是常别义·出生死而曰一道·法身而曰唯一·是常同义。故曰此即同异双论。以是义故下结成。若解下喻显。谓真心平等·如明镜一质。常同也。复具差别之性·如镜具众像之性。常别也。解得此义。则于法界法尔常同常别法门·便可洞明·不复更迷矣。
   (壬)四简自他修益。又二。(癸)初明益。二释疑。今初。
问曰。真心有差别性故·佛及众生各异不同·真心体无二故。一切凡圣唯一法身者·亦应有别性故。他修我不修。体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别义故·他修非我修。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是一故·修不修平等。虽然。若解此体同之义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是故经言。菩萨若知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德者·是为奇特之法。又复经言。与一切菩萨·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当知诸佛菩萨·二乘圣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是故应当随喜。
  此简示常同常别正义·以明随喜功德也。问者于同别二义·未能融会·致成偏见。意谓·既是真心常别常同然则以有别性故·他修我可不修。因其体是一故·他修我可得道也。亦应有此义否。答中先就同别二义料简。次就同义正示。料简曰。以有别义故。谓他之所修·非我之所修·乃是正义。汝言他修我不修非也。以体是一故。谓心体平等·无修无不修·乃是正义。汝言他修我得道谬矣。虽然下正示随喜功德也。解知体同·何以他所修德·便有益己之能。是故下引华严经证明其义。菩萨知诸佛功德·是己功德者。谓菩萨于诸佛所有功德·作自己功德想。此即深生随喜之意。华严离世间品言。于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乃至于一切如来·生无二想。若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善巧想。今云奇特之法·即无上善巧意也。善根藏者。一切善念·皆以第八识为能藏。故得念念增胜·长养善根。而菩萨以及凡夫·同在因地。故曰与一切菩萨·同一善根藏。经中既言菩萨与诸佛同功德。复言凡夫与菩萨同善根藏。故行者当知此自他不二之义。于佛菩萨二利功德·二乘圣人无漏功德·及凡夫天人有漏功德·皆作自己功德想·深生随喜。盖就一切凡夫功德言。若念念随喜·能破嫉妒障。为利己益也。由随喜故·他更欢喜精进。即利他益也。一念随喜·便有此二利之益。况随喜诸佛菩萨圣众功德·缘既增上·其益更大。故曰应当随喜。言下含有·若不随喜·即无益也。
  (癸)二释疑。
问曰。若尔一切凡夫·皆应自然得道。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义者。可不须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无自他身相之别。真如既复有异性义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宁须一向倚他觅道·但可自修功德。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胜·速疾得道。何得全倚他耶。又复须知·若但自修·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复不得他益。即如穷子·不知父是己父。财是己财。故二十余年·受贫穷苦·止宿草庵。则其义也。是故藉因托缘·速得成办。若但独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粪之价。
  此简示常同常别·不可偏执。以明因缘具足·方为殊胜也。问意谓·若他修功德是己功德·应当随喜者。果尔。一切凡夫·但皆随喜·不必自修·即应自然得道乎。释要中·约当文所释·标显四义。最为警策。一者专仗自修·不倚于他。二者惟倚他力·自不修行。三者既不自修·复不随喜。四者自修随喜·具足并行。初义者·是但知常别不知常同也。当文又复须知下·即是借法华经穷子之喻·以明此义。穷子不知父是己父·财是己财。故二十余年·止宿草庵·但得一扫除粪秽人声价。喻不知他修功德·能益于己。则于性体周□·自他不二之义·既未了达。虽辛苦勤修·止可成二乘小果而已。第二义者·即是问者所疑。是但知常同不知常别也。当文若此真心下·即明此义。须知若但有同义而无别义·即不应有自他身相之异。今既明明自他相殊·岂可倚他觅道。但可以自修为主·以他所修德为助·乃能殊胜。何得全倚他乎。可知专倚他·不求自者。虽有功德·即不殊胜。盖以能随喜故·可免堕落三涂。以自无道力故·不能了脱生死也。迭相助成者·既有自修功德为因·复有随喜功德为缘。互相资助·易于成就·故曰速疾得道。反之便是释要中标显之第三义。盖自既不修·复不随喜。则常同常别·两皆不知。无因无缘·决定堕落矣。总之。常同者·即常别而常同也。常别者·即常同而常别也。岂可打成两橛。若能如是彻底解知。则以常同常别故·必应自修。复以常别常同故·应当随喜。既能自修随喜·具足并行。则藉因托缘·速得成办矣。此即第四义也。念佛求生极乐·正是此义以是心作佛·为本修因。以极乐依正·为增上缘。因缘俱胜。故能一生成辨·横超三界耳。
   (午)五简佛德实虚。又二。(癸)初示德相。二简实虚。今初。
问曰。上言诸佛净德者·有几种。答曰。略言有其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利之中·复有三种。一者法身。二者报身。三者净土。利他之中·复有二种。一者顺化。二者违化。顺化之中·有其二种。一者应身及摩菟摩化身。二者净土及杂净土。此是诸佛净德·
  此就上明依他性止观中诸佛净德句·示以类别也。诸佛净德所现·不外自他二利。故曰略言有其二种。略者概略也。自利中。约身言·即是法身报身。身者·聚集之义。金光明玄义云。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是故法身者·乃自性具足常乐我净之理体·诸佛轨之而得成佛。约以法为身言·故曰法身也。(常者·不迁不变。乐者·安隐寂灭。我者·自在无碍。净者·离垢无染。)报身者。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理智一如·清净圆满。约修因感报言·故曰报身也。报身亦开为自报·(即自受用。)他报。(即他受用。)约自利·则为自报。若约利他·则为他报。即指相好光明·无量无尽言。当文下不别开·以应身二字摄之。约土言·法身自报身所依·即常寂光净土。不迁不变名常。离有离无名寂。照俗照真名光也。利他又分顺化违化二种。顺化中。约身言·即是应身化身。无量无漏性净功德·□应众机·广度有情曰应身。大悲愿力·变化现示曰化身。盖约具见始终言·名之为应。(如始自王宫降生。终至双树现灭是也)约无而欻有言·名之为化也。须知他受用报身·亦是应十地菩萨之机而现。故当文不别标列。若现千丈胜应身·或丈六八尺等劣应身。则是应未登地菩萨·及二乘凡夫之机。梵语摩菟摩·此云意生身。亦云意成身。谓其随意成就。即化身也。界外三乘皆能神化变易。但觉未究竟·不无功用。唯佛觉行圆满·如镜现像。不作功用·自然成办。方为大究竟耳。约土言·则他受用身·依实报庄严净土。别教十地·圆教十住乃至等觉诸菩萨居此。菩萨行真实法·感此胜报·众宝庄严·周圆无际·故曰实报庄严。胜应身·依方便有余净土。二乘已断见思·尚余尘沙无明·方便居此。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曰方便有余。劣应身·依凡圣同居净土。如极乐世界·各种庄严·无三恶道·故曰清净。上自弥陀·下至往生凡夫·共住一土·故曰凡圣同居也。杂染土如此娑婆。佛·菩萨·圣众·常来应化。而此土众生·无不烦恼业障·生老病死。故曰杂染。此即凡圣同居秽土也。违化即是随形六道·示现三毒。则所现不为佛身·所依即彼秽土·可知。故文中略之。上来皆是诸佛清净平等觉中·因修德之究竟。显性德而圆明。故结之曰·此是诸佛净德。
  (癸)二简实虚。又二。(子)初约修正简。二约性例简。今初。
问曰。利他之德·对缘施设·权现巧便。可言无实·唯是虚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报二身。圆觉大智·显理而成·常乐我净。云何说言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实是常乐我净·不迁不变。正以显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复正以显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缘起之用。然用无别用·用全是心。心无别心·心全是用。是故以体体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废常用。以用用体。非有即有·炽然法界·而不妨常寂。寂即是用·名为观门。用即是寂·名为止门。此即一体双行。但为令学者泯相入寂故·所以先后别说止观之异。非谓佛德有其迁变。
  此简示前言净德虚相·为令修止观者泯相入寂也。问意谓·自利利他·皆是净德。乃前云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夫利他中应化二身·本为方便权现。谓为有即非有·虚权之相·可耳。若自利中法身报身·则是圆觉大智。乃显其理体而成。所谓常乐我净是也。云何可说有即非有乎。圆觉即法身德。大智即报身德也。答义·极明性体圆净。甚深微妙·善思惟之。谓自利之德。正以显理而成故·故得常乐我净。实是不迁不变。亦正以显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缘起。所以有即非有也。盖清净性体·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今既立法身报身之名·岂非即是心性上缘起之用。既是缘起之用·故曰有即非有。有即非有者。正以其为理体之所显成者故也。然虽有即非有·实则不迁不变。正以其所显而成者·即是常乐我净之理体故也。须知心性缘起之用·实是用无别用。亦即心无别心。用无别用者。离心性外·别无缘起也。所以用全是心。是故以心收用·便为有即非有。心无别心者。离缘起外·别无心性也。所以心全是用。然则即用见心·故尔非有而有。是故以体体用。则虽有即非有·唯是一心·然而不废常用也。以用用体。则虽非有而有·炽然法界·然而不妨常寂也。以体体用·犹言以体从用。以用用体·犹言以用从体。不废者·明其体必有用。不妨者·明其用不碍体。夫以体从用·所以寂即是用。犹言即寂即照也。依性照之用以修观·故名为观门。而曰寂即是用·所以明即止之观也。以用从体·所以用即是寂。犹言即照即寂也。依性寂之体以修止·故名为止门。而曰用即是寂·所以明即观之止也。故曰·此即一体双行。谓寂用本是一体·所以止观应当双行。然而前明止观·有先后别说之异者。为方便学者计·令其观知诸法虚相·方能泯相入寂耳。由此可知·前言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者。但为令学者泯相入寂·而证真如实性。非谓佛德是虚·有其迁变也明矣。
  (子)二约性例简。
又复色即是空·名之为止。空非灭色·目之为观。世法尚尔·何况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此明世法尚色空双即·不可以有即非有·疑佛德是虚也。色即是空·便是用即是寂。故名为止。空非灭色者·犹言空即是色也。空即是色·便是寂即是用。故目为观·色空对待之空·乃谓虚空。故曰世法。若约真空言。则世法空·亦色法也。此理不可不知。常用常寂·即是寂用同时。因其即用即寂·故曰有即非有。然则即寂即用·岂非炽然而有。以世法色空同时例之·可以了知。勿须致疑也。
   (壬)六简常住生灭·
问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众生亦有即非有。应不妨不灭。答曰。佛德即理显以成顺用故·所以常住。众生即理隐以成违用故·所以生灭。常住之德。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常住。生灭之用。亦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生灭也。此约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竟。
  此简示佛德众生·顺违有别·所以住灭不同也。问者因上以世间色法为例·还于色法起难。谓诸佛净德·众生色法·既同是有即非有。何为一常住·一生灭耶。须知诸佛出障。其净德之成·是即理以显事。乃是顺用。所以常住。众生在障。其色法之成·由迷事而隐理。乃是违用。所以生灭。故虽同为有即非有·非有而有。不妨常住者常住·生灭者生灭也。不妨者。谓一常住一生灭·而于同为有即非有非有而有之义·并无妨碍。何必诘难。末句·结词可知。
  (己)总结。
第三番体状竟也。
  此总结第三大科·明止观体状已竟。
  (戊)第四大科·明止观断得。分三。(己)初标科。二各释。三总辨。今初。
次明第四止观除障得益。就中复有三门分别。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约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约真实性·以明除障得益。
  既修止观·必有利益。利益之大小。因功行深浅·次第不同。故继止观体状·而明止观断得。令学者明其功不唐捐·事必渐除也。断者·断惑。即是除障。得即得益。因修止观·所以除障。因其障除·所以得益也。盖从分别性观行·先除少分障·得少分益。由是步步精进·次第以至真实性止行·则一辙入修满足。既除满分障·便得满分益矣。须知所得之益·自性本具。但向为无明业识妄想所障故·义等于失。今以修习止观故。障分分除·本性即分分显。假名为得耳。非由外得。所谓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是也。又上明修中·开为染净两重。今明断得·合为一重者。因染净止观·修法虽别·而除障得益则无异。故不别开耳。
   (己)二各释。即为三。(庚)初约分别性。二约依他性。三约真实性。初中二。(辛)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初又三。(壬)初正明。二喻显。三法合。今初。
初明分别性中所除障者。谓能解不知境虚执实之心·是无明妄想故。即是观行成。以观成故·能除无明妄想上迷妄。何谓迷妄之上迷妄。谓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以此迷故·即执为非迷·复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是故行者虽未能除不了境虚执实之心。但能识知此心是痴妄者·即是能除痴妄之上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进修止行。即是得益。
  此明分别性观行除障得益也。不知境虚·境谓一切诸法。执实之心·心谓一念。即此不知境虚执实之一念·便是无明妄想。无明者·果时无明惑也。妄想者·发业无明。即是业也。且不知境虚·执以为实·便是为境所系。苦也。为境所系·而不能解脱·非苦而何。噫。即此一念·惑业苦三·完全具足矣。能解执虚为实·是无明妄想·即是观行成者。谓自心中·实能觉悟。非仅闻知名义。且非仅一时觉·余时复不觉。然后谓之能解也。故能解即是观行成。而观成即是除障。所谓以观成故·能除无明妄想上迷妄是也。何谓迷妄之上迷妄。谓不知下·正释其义。盖执实之心·已是迷妄。此为前一重。而不知彼是迷妄·即复是迷·且又执为非迷·即复是妄。是因不能解知之故·又增一重迷妄矣。非迷妄上之迷妄乎。今既解知前一重是迷妄。虽前一重病根·未能便除·而能觉知其非。是第二重迷妄已除矣。故曰此是除障。夫不知执实为非·则无明妄想·日益增长·能障修止。今能解知其非·便是发觉初心。堪能进修分别性止行·以渐除无明妄想。其为益也多矣。故曰即是得益也。此书凡说修功处·极为细密。须澄心体会之·受用无尽。
  (壬)二喻显。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显。如人迷东为西·即是妄执。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语言。汝今迷妄·谓东为西。此人犹作是念。我所见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执为非迷者·复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过失。谓有背家浪走之过。若此人虽未醒悟。但用他语·信知自心是迷妄者。即无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谓虽复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大师悲心切切。恐人不解迷妄上迷妄之义·复举迷方喻以显之。迷东为西·喻执虚为实。此是第一重迷妄也。我所见者·非是迷妄·执为非迷。喻不解执实之非。此第二重迷妄上迷妄也。过失喻障。背家浪走·喻背觉合尘·流浪生死。未醒悟及迷妄未醒·喻未能除无明妄想。信知自心是迷妄·喻能解执实之非。向家之益者。家喻自性不生不灭。谓既知执实之非·便是一念回光。从此进修止行·可以渐趣涅槃也。
   三法合。
虽未证知诸法是虚。但能知境虚是无明·执实是妄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执。堪能进修止行·渐趣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当随流苦海·增长三毒·背失涅槃寂静之舍也。此明分别性中·观行断得之义。
  分别性止行成时·方为了了证知诸法是虚。故能遣其实执。今观行中·但是发觉初心·解知执实之非耳。故曰未证知。能知境虚·当云能知不了境虚。文中脱不了二字。不了
境虚·是惑。故曰是无明。而执之为实·便是发业。故曰是妄想也。能知合上信知。渐趣涅槃·合上向家之益。涅槃者·不生不灭之义。都不知者。既不知是迷妄·复执为非迷。具有两重迷妄。故曰都不知·随流苦海等·合上背家浪走之过。寂静者·自性本寂也。末句·结成。
   (辛)二明止行断得。
所言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彼观行作方便故·能知诸法本来无实。实执止故。即是能除果时迷事无明·及以妄想也。复于贪嗔·渐已微薄。虽有罪垢·不为业系。设受苦痛·解苦无苦。即是除障。复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观行故。无尘智用·随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此中·亦先明除障。次明得益。依彼观行作方便者。依前观行中·能解之力·除去迷妄上迷妄·方能进修止行。故曰作方便也。实执止三字·大有功夫。所谓今复云何仍欲信此痴妄之心·是故违之。必如是念念提起·自愧自责·方谓之违。违者·犹言背尘也。即复强观诸法·唯是心相·以破执境。更观此能观之心·亦无实念·以破执心。曰违曰强观·正是做功夫处。盖一面背尘·即须一面作观。若观照不力·则妄心不破。即亦不能违之矣。其吃紧关头·全在强字。必须毅然决然。无论对遇境缘时。行住坐卧时。提起皆从心作·唯虚无实话头。念念观照·不可松懈。如此久久。然后熟处转生·生处转熟。方能恍然悟知诸法·本来无有一实。能知本来·则是以其始觉·向于本觉。方为解性成就。解成则妄情破。破则名为实执止也。若不痛下功夫·云何能知本来。不知本来·实执云何能止耶。思之思之。即是能除果时等者。盖能知境虚·便是不为境迷。执心止息·便是无有妄想。故曰·即是能除迷事无明·及以妄想也。(果时无明·即迷事无明。亦名迷境无明。)复于贪嗔渐已微薄等者。既除迷事无明·即断缘中痴。故贪嗔亦薄。何则。向由不了境虚·执以为实·故因顺逆境而起贪嗔。今不执实·故微薄也。言微薄者。虽不迷境执实·不无微有好恶。故但云微薄。明其但除分别我执。而俱生我执·伏而未断也。以未断俱生我执故·不无罪垢。以已除分别我执故·不为业系也。痛苦是逆境界。今了境虚·当下洒洒脱脱·不为所苦矣。故曰即是除障。得益者。此中止行·以了知境虚故·乃能遣除执实。而诸法虚相·即是依他性。故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观行也。又果时无明妄想既除·意识即转名无尘智。随心行者。谓无尘之智·随心起用也。即此便是得益。末句·结成。(校上来原本卷十七竟。)
   (庚)二约依他性。又二。(辛)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观断得者。初明观门。此观门者·与分别性中止门不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谓彼中止门者·必缘一切法是虚·故能遣无明。无明灭故·执实妄心即止。然此缘虚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观门。更无异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观亦就。但彼由缘虚故·能灭实执。故名为止。此即由知无实故·便解诸法是虚·因缘集起不无心相。故名为观。彼以灭实破执为宗。此以立虚缘起为旨。故有别也。以是义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者是何。谓依此观方便进修·堪入依他性止门。又复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依他性中观行断得也。
  首句·总标。初明观门下·言与上止门·同中有别。谓彼至亦就·明其所以不异也。缘者缘念。缘虚之遣·犹言缘虚遣实。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谓前止门中·必须缘念诸法是虚·方能遣其执实。而唯虚无实·便是依他性。所以缘虚遣实·止行成时·依他性观门亦就。故曰不异也。但彼至别也·明其少有别义。因缘集起不无心相者·即如能观之智便是因。所观之法便是缘。此因缘和合之虚状·乃唯心所作也。故曰心相。谓前由缘念诸法是虚故·灭其无明执实。是彼以破除执实之妄心为宗旨·故名为止。今由了解诸法是虚故·知其不无心相。是此以建立缘起之虚相为宗旨·故名为观。故曰有别也。以是义故下·谓以更无异法故·所以除障义同。以少有别义故·所以得益稍别。盖前之止行·是从假入空。但成利己之益。此之观行·是从空入假。兼得利他之益。故不同也。云何得益。即依此观门方便进修·堪入依他性止门。一也。又复分分证成如幻如化等三昧。二也。等者。等于如梦如影如干城如饿鬼。谓一切幻化三昧·皆能分成·以度众生。故曰等也。末句·结观行断得可知。
  (辛)二明止行断得。又二。(壬)初正明。二料简。今初。
所言依他性中止门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虚相·唯是一心为体。是故虚相有即非有。如此解故·能灭虚相之执。故名为止。以此止故·能除果时迷理无明·及以虚相。又复无明住地·渐已损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无生智用现前。复即成就真实性中观行。即名得益。
  依前观行作方便者。观行中能解因缘集起·不无心相·是已知得唯心所作。故能为止行作方便也。以有此方便故。此中便能进观一切虚相·皆无有体·体唯一心。是故虚相有即非有·本自无生·今即无灭也。知此解故句。必须功夫做到·方能如此解。解成方能灭虚相之执。云何做功夫。所谓缘心遣心是已。即将此有即非有本无生灭道理·缘念于心。如是念念缘熏·以遣其执有虚相之心。熏习纯熟·解性成就。然后恍然会得·虚相本无知相本无故·虚相之执即灭也。除障中果时二字·是子时之误。按果时子时·本书自释其义云。果时无明·亦名迷境无明。子时无明·亦名住地无明。又云。子时无明·亦名迷理无明。(见第一大科三明佛性中·二出名相。及初明别惑之相。)此外·并无别开果时为迷境。迷理二种之文应依大师自立之义·为之改正也。又迷理住地·既均是子时无明。而此中云能除迷理·复云住地渐薄何耶。须知正使虽除。习气未尽。此即前文所言·住地无明业识习气·盖住地无明习气·至金刚道后方能永尽耳。能除子时迷理等者。前观行中云·不无心相。是犹见虚相之有。即是迷理。以有此细无明(即子时无明也)所执故。似与心异·相相不一·即是妄境。今知唯是一心为体·虚相之执止息。故曰能除迷理无明·及以虚相。又前文云。细无明虚执及虚境熏心故。虽更起无明住地等·即复轻弱。然则执有虚相时·住地无明即复轻弱。今执虚已遣。虽有习气·损薄可知。故曰无明住地·渐已损薄。此明所除之障也。无生智者。前云除依他性·入无生性。今约智用言·故曰无生智。即是无尘智倍复明利·得此异名。前空分别性·即是无相智用现前。今空依他性·则为无生智用现前。此智现前·则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复成就真实性中观行。此即所得之益也。
  (壬)二料简。
问曰。观门之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此止门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有何别也。答曰。观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复观中知法缘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缘起即寂·亦如幻化。故有别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如幻化等三昧·观行中是分分而证。故前云分成。止行中是究竟完成。故今云成就。又前中是知一切法缘起假有·所以如幻如化。此中是知一切法缘起即寂·何妨如幻如化。盖观行但得从空入假之用·故为分成。止行则证双遮二边之体·而曰亦如幻化·是双遮而亦双照矣。故为成就。此其别也。须知菩萨成此三昧·所以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广度众生耳。末句·结成。
   (庚)三约真实性。分二。(辛)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初中二。(壬)初正明。二料简。今初。
次明真实性中止观除障得益者。初明观门。此观门者·初与依他性中止门无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谓彼止门·必缘一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体是一心。是故得灭虚相之执。然此能知诸法唯一心之体·即是此中观门。更无异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观即就。不相离也。然彼虽缘一心·但以灭相为宗。此中虽知虚相非有·但以立心为旨。故有别也。是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义是何。谓依此观作方便故·堪能胜进入止门也。
  一切法。约染浊言·即是凡夫根身器界。约清净言·即是诸佛三身四土。唯心者·谓自性清净心也。不相离即更无异法之意。前之止行·虽双照而仍双泯。故曰灭相为宗。今之观行·由双泯即复双照。故曰立心为旨。胜进者·增胜而进。依此观门·堪入止门。故曰胜进。其余在文可知。
  (壬)二料简。
问曰。唯心所作·与唯是一心。为一为异。答曰。唯心所作者。谓依心起于诸法·非有而有。即是从体起相证也。唯是一心者。谓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体是一心。即是灭相入实证也。此明真实性中观行断得也。 
  问意·因前依他性止行中云。能知一切虚相·唯是一心为体。今真实性观行中云。谓彼止门·必缘一切法唯心所作。因问曰。何以一云唯心所作。一云唯是一心。此二句之义一乎。异乎。答谓·唯心所作者·约依一心。起于诸法言。是明其证得从体起相也。唯是一心者·约所起之相体是一心言。是明其证得灭相入实也。盖前止行中·正明灭其虚相之执。即是灭相入实义。故言唯是一心。今观行中·是明从彼之止·起今之观。即是从体起相义。故言唯心所作也。总之。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或约起相义言·或约入实义言·凡以明心外无法而已。实·谓真实性体也。未句·结观行断得。
  (辛)二明止行断得。
所言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体·不可分别。从本已来·常自寂静。作此解故·念动息灭。即名为止。以此止行·能灭无明住地·及妄想习气。即名除障。大觉现前·具足佛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实性中止行除障得益也。
  不可分别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心体绝对待·何有异法可缘可念。但以妄想习气·自生分别耳。何以故。从本已来·常自寂静故。常自二字·正明其本来不可分别。不可以能所分·理智一如故。不可以一异分·离名绝相故。不可以迷悟分·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乃至不可以三谛分。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非空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非假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非中故。少有分别·即非寂静。即有一不分别之念·亦非寂静。作此解故句。与前依他性中·语虽同而义别。前则有缘有念。今知若更缘念·即成境界。即有能所。何名为如。如是息心达本·遣去横执之真·会归本寂之体。故曰念动息灭。念即最初之一念。名为因中痴。由此一念·忽起动相而成业识。所谓不觉自动是也。今会得体无分别·而念息矣。会得本自寂静·而动灭矣。至此则体证真如·名为大寂静止门。无明住地·是极微细生相无明。即最初之一念是也。能除住地·结上念息。及除妄想习气·结上动灭。所谓一念无明习气·于此即灭·无明尽故·业识染法种子习气·即亦随灭是也。此真实性止行·究竟除障也。垢障尽除·性体全显。故曰大觉现前。大觉者。寂照同时·三觉圆明也。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具足。故曰具足佛力·此真实性止行·究竟得益也。末句·结成。
   (己)三总辨。分四。(庚)初辨除障之义。二辨熏心之由。三辨地位之相。四结略总明。今初。
问曰。除障之时·为敌对除。为智解熏除。答曰。不得敌对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时·未有其解。解若起时·惑先已灭。前后不相见故·不得敌对相除。如是虽由一念解心起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识之中·惑染种子仍在未灭。故解心一念灭时·还起惑用。如是解惑念念迭兴之时·解用渐渐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种子。即彼解用熏成种子之时·即能熏彼惑染种子分分损减。如似以香熏于臭衣。香气分分着衣之时·臭气分分而灭。惑种亦尔。解种分成·惑即分灭也。以惑种分分灭故·惑用渐弱。解种分分增故·解用转强。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说敌对除·但有语无义。然彼小乘亦还熏除·而不知此道理也。
  敌对除者。谓以正念·敌对妄念除之。如用兵击贼·敌对相攻。是为敌对而除。智解熏除者。谓以无尘智·熏心成种。则惑念皆为解念。如以光照暗·无暗不明。是为熏习而除。或曰。圆教全三障而成三德·故不说除。今此中说除何也。须知虽炽然说除·实无所除。但由熏习之力·即惑念而为解念。此即全三障成三德义。文云。如似以香熏于臭衣。可知即臭成香·仍是原衣。非别有一衣。是故即惑成解·假名为除。非谓解念外·别有惑念为其所除也。或曰。文中有渐义无顿义。是亦不然。一念解心起时·何有于惑。更何有于除。固无渐之非顿矣。当文答义·分为四层。自不得至相除。明解惑不同时·故不得敌对除也。自如是至惑用。明惑种仍在·故解灭时·还起惑用也。自如是解惑至除也。明解用熏心成种·则能损减惑种。如香熏臭衣·香成臭灭也。惑心解心·谓惑念之心。解念之心。心指本识。惑即无明。解谓慧心所。惑用解用·谓惑念作用。解念作用。如是除者。谓但如是以解用熏心成种。解种分强分成时·惑种便分弱分灭·即名为除也。其余可知。自非如至末。谓小乘除惑·亦是熏除。但彼不知此理·故说敌对除。实则解惑不同时·何能敌对。敌对之说·并无实义·但有是语而已。由此可知·念佛人不必嫌妄念多。妄念之多·即由正念提不起。如正念得力·妄念自无。何以故。正念妄念·不同时故。当知念只是一·随于正则谓之正念·随于妄则谓之妄念耳。如同时念有两个·便成两人。今只是一。故正念有力·妄念即销。妄念有力·正念即隐。然则一边念佛·一边起妄念者。因其口中虽念·心早驰散·并非同时有两个念头也。此实由于妄念种子力强之故。当此之时·不必强抑。以刹那生灭·不相逐及故。更不必嫌。以前念当体是空·嫌之反增妄念故。惟有至诚恳切·提起念佛之一念。如是久久·便能熏心成种。净种分分成·妄种分分销矣。如香分分着衣时·臭即分分离衣·不能并立也。念佛人不可不明此理。
  (庚)二辨熏心之由。
问曰。解熏心时·为见净心故·得熏心。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以是义故·解惑之用·悉不离心。以不离心故。起用之时·即是熏心。更无所由。如似波浪之用·不离水故。波动之时·即动水体。是以前波之动·动于水故·更起后波也。解惑之熏·亦复如是。类此可知。
  问中但言解·答中兼及惑者。解惑虽异·为念则一也。念不离心·故曰皆依一心而起。既依心起·则问中见心之说自破。何以故。心不见自心故。以是义故下·释成熏心之故。即以破其更有所由。盖解惑既不离心。则起用之时·即是熏心。更无所由也。若更有由者·便是心外取法矣。如似下举喻。解惑下法合。波不离水·喻念不离心。波动即动水·喻念起即熏心。前波动水·更起后波。喻前念熏心·更起后念。前念后念·迭起相续·此熏习之所以成种也。须知水本无波·有波便非静水。心本无念·有念便非寂体。是故惑念固非·解念亦妄。何以故。凡念皆妄故。而以解除惑者·即是以幻除幻之法门耳。惑除·解亦无用。所以行人先除我执·更除法执。必须遣之又遣·一念不生·方为究竟。由此益知念佛法门之妙矣。不必说遣不遣。但以诚心·恳切念去。念至一心不乱时·则无念而念·念即无念·便是一念不生也。
   (庚)三辨地位之相。
问曰。此三性止观·为有位地。为无位地。答曰。不定。若就一相而言。十解·分别性中止行成。十回向·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满足·真实性中止行成。若更一解。地前·分别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实性中止行成。又复地前·随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地·三性止行究竟满足。又复位位行行·俱行三止。即时凡夫始发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但明昧有殊·托法无别也。
  位地犹言地位·问意谓·三性止观除障得益·云何判位。答谓不定者。因此三性止观·具论横竖二种修法。乃至凡夫始发心者·亦得三性并修。是为大乘圆顿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竖交参·故判位不能一定也。由是义故。若约一相而竖论之。(一相·即一向也。犹言一直。)则别教十解位·(即十住也。)圆教七信以上·为分别性止行成。以断三界见思惑故。别十向·圆十信·为依他性止行成。以断界内外尘沙·兼伏界外无明故。别十地·圆初住以上·为真实性止行分成。以别地圆住·皆名分证佛果故。至于佛位·方为究竟成就。故曰佛果满足。若更一解者。则分别性止行成·可判为别地前·圆十信。(地前·即是十住十行十迥向。)以界外细惑虽未能断·亦既圆伏故。依他性止行成·可判为别十地·同圆住上。以无明住地渐微故。真实性止行成·则为佛果满足也。若横约三性论之。则三性止行随分具者·便是别地前·同圆十信。以无明伏而未断故。三性止行具而未究竟者·便是别十地·同圆住上。以分证三德故。三性止行究竟满足·则为佛地也。又复不但别教地前·为随分具。实则依他一性·本具三性。故圆人一修即一切修。即初发心之凡夫·亦得俱修。即前所谓虽是初行·无妨念念之中·三番并学·以资成第三番也。若俱行三性止行·便能圆伏五住烦恼。(三界见惑。名见一切处住地。欲界思惑·名欲爱住地。色界思惑·名色爱住地。无色界思惑。名有爱住地。尘沙·无明·合名无明住地。)谓之圆五品位。(见四教仪。)故曰位位行行。俱行三止。但观境前前犹昧·后后愈明耳。而所托之法·皆为三性法门·则无别也。此中但约止行为言者。观为方便·止是正修故。
  (庚)四结略总明。
又复总明三性止观除障得益。谓三性止行成故·离凡夫行。三性观行成故·离声闻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成故·得寂灭乐。为自利。三性观行成故·缘起作用。为利他。此为得益。斯辨第四止观断得竟。
  此总明中·先止后观者·明得体方能起用也。凡夫声闻·皆有界内界外之殊。盖未离分段生死者·名为界内凡夫。未离变易生死之三乘·名为界外凡夫。沉空滞寂·名为界内声闻。执于但中之菩萨·名为界外声闻也。故三性止行成·皆为离凡夫行。三性观行成·皆为离声闻行。离凡夫行·是起大智而永断生死。离声闻行·是起大悲而广度众生。故曰此名除障。又止行成·则得无上涅槃·寂灭为乐。利己益也。观行成·则得无上菩提·繁兴大用。利他益也。故曰此为得益。末句·总结第四大科明止观断得已竟。
  
  (戊)五明止观作用。分三。(己)初正明。二偈颂。三结。初中三。(庚)初备显作用。二重明所依。三再示方便。初又四。(辛)初克证全体大用作用。二明双遮双照作用。三明离过具德作用。四明融即离微作用。今初。
次明第五止观作用者。谓止行成故。体证净心·理融无二之性。与诸众生·圆同一相之身。三宝于是混尔无三。二谛自斯莽然不二。怕兮凝湛渊渟。恬然澄明内寂。用无用相。动无动相。盖以一切法·本来平等故。心性法尔故。此则甚深法性之体也。谓观行成故。净心体显法界无碍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净之能。兴大供具·满无边刹。奉献三宝。惠施四生。及以吸风藏火。放光动地。引短促长。合多离一。殊形六道。分响十方。五通示现。三轮显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顶。下居兜率之天。托影于智幻之门。通灵于方便之道。挥二手以表独尊。蹈七步而彰唯极。端坐琼台。思惟宝树。高耀普眼于六天之宫。□转圆音于十方之国。莲华藏海·帝网以开张。娑婆杂土·星罗而布列。乃使同形异见。一唱殊闻。外色众彰。珠光乱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树潜辉。玉质常存·权形取灭。斯盖大悲大愿熏习力故。一切法·法尔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缘起之用也。
  上来五番建立中·第一番止观依止。显体也。第二第三两番·正明修宗。因修止观·必须定境观心。故先之以境界。次之以体状。第四番除障得益·即是明止观之用。然犹未广显。故今第五番·复出此止观作用之文以明之。此科止行成中所明·即上文所云三性止行成故·得寂灭乐·为自利是也。体证净心·即是体证真如。此句为纲。因其体证真如·所以理融无二·圆同一相。乃至用无用相·动无动相也。性谓性体。性体平等·故曰无二。向犹未融·今体证而理融矣。身谓法身。前云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唯共一清净心如来之藏平等法身。故曰一相。向犹未圆·今体证而圆同矣。所谓相者·无相之相。故谓之一。须知理融无二·所以圆同一相。盖以其融染净二性差别之相·故曰圆同也。此四句之意。犹言诸佛证无别证·证于众生之所具。众生具无别具·具于诸佛之所证也。又此四句是总明。下数句·皆由此义推阐言之。三宝谓自性三宝。能证三性之智·是自性佛宝。所证三性之理·是自性法宝。理智和合·是自性僧宝。今既理融·所以混尔无三。二谛谓真俗二谛。分别依他是俗谛。真实是真谛。又三性是俗谛。三无性是真谛。总之。约众生而建立三性三无性名言·是俗谛。约净心以泯三性三无性分际·是真谛。今既圆同·所以莽然不二。混尔莽然·言其圆融也。怕同泊。大寂静义。怕兮句·赞体证净心四句。盖迷则如水成冰·坚碍不融。悟则即冰成水·圆同无二。故以凝湛渊停四字形容之。恬亦寂静义。恬然句·赞三宝二句。澄清如镜则三宝二谛·了了明明。内证本寂。则混尔无三·莽然不二。用者性用。谓染净二性也。凝湛渊渟·圆同无二。则是无异无相。故曰用无用相。动者用用。谓染净二法也。澄明内寂·无三不二·则是用而常寂。故曰动无动相。盖以下结成。盖上来所说·极显心体寂照。无能证所证之别。所谓无分别智是也。然净心从本以来·法尔具此智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但非止行成后·不能证得。今既体证净心·故曰一切法本来平等。本来者·天然如此。故曰心性法尔。法尔平等·即是性体。故曰此则甚深法性之体也。此之性体·竖穷横□。故曰甚深。上明止行成而证净心全体也。观行成中所明·即上文所云三性观行成故·缘起作用·为利他是也。净心体显句是纲。种种作用·皆由净心之体所显现也。以其不作功用·自然成办。故曰自然出生。一切顺用违用周□法界·自在无碍。故曰法界无碍之用·一切染净之能。此二句是总明。向后则是别明。兴大供具四句·明悲敬作用也。供具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花·灯·涂·果·为五供具。饮·食·汤药·卧具·为四供养。初住大士·便有此作用。所谓初住能供百佛。二住能供千佛。三住以上·位位递增。能供无量无边诸佛。能施无量无边众生。故曰满无边刹。此之谓兴大供具也。以之奉献三宝为敬田。以之惠施四生为悲田。四生者·胎·卵·湿·化。六道不出四生·四生□于六道也。及以四句·明神通作用。吸风者。风谓风轮。每一重世界之外·为水轮。水轮之外·为风轮。然风轮在虚空中·虚空在大觉中。故曰吸风。藏火者·自性中三昧真火也。又菩萨以变化力。能令地作水·水作地·火作风·风作火等·是名随意所作尽能得。放光者·光照大千。动地者·六种震动。引短促长者·引一念而成劫波之长。促劫波而为一念之短。合多离一者·纳十方世界于一微尘。破一微尘出十方世界。以及一身作多身·多身作一身是也。殊形至之天·明应机示现作用。殊形六道者·现身六道。故曰殊形。分响十方者·分身十方·为佛法之影响众。如文殊普贤观音诸大士是也。五通两句·释已见前。上生句。谓有天人之机可度者·现身色界顶天以度之。下居句。谓因下界众生机缘将熟·先以补处大士·示居兜率内院也。上来兼明因地作用。以下则明果地作用。托影至取灭·即明八相成道义。其中未及降兜率相·盖即隐括于上句之中也。菩萨将于兜率降生时·放光动地。魔宫隐蔽。日月无光。天龙惊怖。是为降兜率相。托影句·托胎相也。影者·谓如光中之影。盖法身本无生灭·应身则非生现生。应身者·法身之影也。故不谓之托胎·而谓之托影。智幻者。摩耶夫人以智幻力·为千佛母·称为智幻之母。菩萨入母胎时·大乘见为乘栴檀楼阁·小乘见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诸天·作诸伎乐·从右胁入。身映于外·如处琉璃。是为托影于智幻之门。通灵句·住胎相也。菩萨住胎时·为诸大菩萨·及诸天众·说大乘道。以胎中为方便说法之道场·故曰通灵于方便之道。(小乘教义托胎住胎不别开·合为一相。)挥二手两句·降生相也。四月八日·日初出时。摩耶夫人·在毗岚园中。举手攀无忧树枝太子从右胁而出。于时万卉俱开。树下即生大莲花。九龙于空中·雨温凉二水·浴太子身。身黄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于莲花上·目顾八方。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唯极·亦独尊意也。太子年至十九。于二月七日夜半·至苦行林中·剃除须发。是名出家相。文中重在表显神用·故略之。成道之前·小乘复有降魔相。如变魔女为老母·铁丸刀轮·悉变莲花·群魔迸散是也。大乘了魔无魔相·故亦略而不言。端坐句·成道相也。成道时结跏趺坐·千叶宝莲花台。故曰端坐琼台。此大乘所见之相也。小乘则见在道树下。思惟至乱彩·说法相也。既成道已。仰观菩提树。俯视金刚地。于三七日中·端坐亦经行·思惟如是事。谓思惟众生之机也。小乘教义·谓初七日法说。二七日喻说。三七日因缘说。大乘教义·即是思惟说华严经。说此部大经·前后共七处九会。初会·即在菩提场。说佛依报因果。其余八会·在六天宫。盖第二会·在四天王天普光明殿。说佛正报·及十信法门。第三会·在忉利天宫。(忉利·华言三十三天。即帝释所居。)说十住法门。第四会·在夜摩天宫。(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时时快乐也。)说十行法门。第五会·在兜率天宫。(兜率·华言知足。谓于五欲知止足也。)说十回向法门。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宫。(谓诸乐境·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也。)说十地法门。第七八九会·皆在普光明殿。说等妙二觉法门等。故曰高耀普眼于六天之宫。普眼者。所谓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卷经。以如是眼·看如是经·是为普眼法门。转者·转法轮也。□转者·□周沙界。圆音者·圆妙法音。于十方之国者·所谓不起一切菩提树下·而身□十方也。莲华藏海·即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主伴重重·如帝释殿前宝丝网。网有无量眼·眼中各有一摩尼珠·各放光明·互□互摄·重重无尽也。故曰帝网开张。杂土者·谓此娑婆世界。正报则五趣杂居。依报则荆棘瓦砾。是为杂染之土。星罗者。如我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时·即有无量释迦·同时成佛。如星罗。如棋布。梵网经言。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故曰星罗布列。同形异见者。如来为实施权·示现相好光明。然因根机不同·或见无量无尽。或仅见为丈六八尺等。一唱殊闻者。一唱犹言一音。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领解。在化仪则为不定。既是殊闻·则彼此不相知。即化仪中之秘密。又上之圆音十方·在化仪为顿。此之一唱殊闻·在化仪为渐也。外色者。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曰众彰。珠光乱彩者。谓相好光明·无量无尽。如摩尼宝珠。光光相摄。言乃使者。谓□转圆音以应众机·机既不一·所以见闻各各不同也。故有四句·涅槃相也。五山永耀·玉质常存·为大乘所见之相。灵鹫山有五峰·故曰五山。玉质谓佛法身。法身清净·故以玉喻之。大乘人知本来无生·今即无灭。故曰永耀常存。八树潜辉·权形取灭·为小乘所见之相。世尊于二月十五日·将入涅槃。娑罗双树·(四双八只也。)四株尚开花四株忽变白。故曰八树潜辉。权形者·权现之形。即谓应身。取灭者·非灭现灭也。上言故有者。谓根性不同·则所见不同·故有常存取灭之异也。斯盖下结成·谓上来所说种种作用·皆由大悲大愿为因。众生机感为缘。因缘和合·遂由一心显现斯事。故曰熏习力故。法尔一心作故。熏习心作·即是缘起法门。故曰即是甚深缘起之用。甚深义赅横竖。此明观行成·而显缘起大用也。
  (辛)二明双遮双照作用。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观行成故·德用缘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观行成故·处于生死。
  自此以下三科·每科各明二义。然虽分三科·其义则用前起后·次第相生。即复以后蹑前·辗转诠显。以明止观作用之圆妙也。此中初明止行成故·净心体证平等法身。以证法身·所以不住生死。观行成故·净德之用依心缘起。以起大用·所以不入涅槃。生死有边。涅槃空边。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住于有·不入于空·是为双遮二边。继明止行成故·谓之不住生死者。因其住大涅槃也。观行成故·谓之不入涅槃者。因其处于生死也。既不入涅槃·而复能住。既不住生死·而复能处。是为双照二边。(校上来原本卷十八竟。)
  (辛)三明离过具德作用。
又止行成故·不为世染。观行成故·不为寂滞。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观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上科明双遮双照·此中复申言之曰。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者。明其不为世染也。观行成故·处于生死者。明其不为寂滞也。不染不滞·遮照同时。则四倒之过俱离。盖不染·离凡夫四倒。不滞离二乘四倒也。(于生灭之身·受·心·法起净·乐·常·我想。为凡夫四倒。于无生无灭之常乐我净·起无常等想。为二乘四倒。)更明其义曰。止行成故·不为世染·便是双照而复双遮。所谓即用而常寂也。观行成故·不为寂滞·便是双遮而复双照。所谓即寂而常用也。用时寂。寂时用。此则常乐我净·四德具足矣。
  (辛)四明融即离微作用。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观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观行成故·知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槃。
  上科明用时寂·寂时用。今更申·明其义曰。止行成故·能即用而常寂者。知生死即是涅槃也。观行成故·能即寂而常用者。知涅槃即是生死也。此明止观成时·无生死相。无涅槃相。故生死涅槃·相融相即。是之谓大自在。又复总结之曰。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者。因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也。而复有生死涅槃之名者。因观行成故·知流转即生死。不转即涅槃也。生死涅槃·俱不可得·是明其离一切相。此止行成·所以入大寂静为自利也。生死涅槃·在转不转。今既俱不可得·是无转不转之可言。微妙不可思议矣。而众生方在流转中。此观行成·所以繁兴大用而利他也。至此止观作用·备显无遗矣。
  (庚)二重明所依。
问曰。菩萨即寂兴用之时。三性之中·依于何性而得成立。答曰。菩萨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即寂兴用。兼以余性·助成化道。此义云何。谓虽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即知不妨非有而有·不无似法显现。何以故。以缘起之法法尔故。是故菩萨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悯念众生。然复依分别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受大苦恼。依依他性观门故·从心出生摄化之用。依真实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与己同体。依分别性止门故·知一切众生可除染得净。依依他性止门故·不见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实性止门故·自身他身本来常住大般涅槃。
  即寂兴用·犹言定中起用。问意·因菩萨是定中起用·异于凡夫。故以依于何性而得成立为问。须知一言缘起·便是依他性法。故答曰·依依他性道理。然三性从来不离。故又曰·兼以余性助成也。此义云何下·正释其义。盖诸法有即非有时·即是非有而有。故曰不妨。不妨者·色即是空也。既有即非有·而复不无似法显现。可知缘起之法·是心性之法尔。以是之故·菩萨能得即寂兴用也。常在三昧句谓即寂。起心悯念众生句谓兴用。此释成依依他性道理也。此中虽知复知等·便是分别性助义。三昧中起心·便是真实性助义。然复下更详释之。谓依依他性·普门示现·出生摄化之用者。以依分别性·知一切众生苦恼。依真实性。知己与众生同体故也。此约观门·以明助成。又依依他性·三轮体空·不见能度所度之相者。以依分别性。知众生皆可成佛。依真实性·知自他本无生灭故也。此约止门·以明助成。总之。依他缘起之法。若无分别功能以鉴机·则缘起无由。若无真实性体为依止·则从何缘起。故无论因地果位·三性从来不离。凡夫过患·但在□计起执耳。若不执计·则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分别依他·皆成妙用矣。
   (庚)三再示方便。
又若初行菩萨·欲有所作。先须发愿。次入止门。即从止起观。然后随心所作即成。何故须先发愿。谓指克所求·请胜力加故。复何须入止。谓欲知诸法·悉非有故。是故于一切有碍之法·随念即通。何故即从止起观。谓欲知一切法·皆从心作故。是故于一切法有所建立·随念即成也。若久行菩萨·即不如是。但发意欲作·随念即成也。诸佛如来·复不如是。但不缘而照。不虑而知。随机感所应见闻·不发意而事自成也。譬如摩尼。无心欲益于世·而随前感·雨宝差别。如来亦尔。随所施为·不作心意·而与所益相应。此盖由三大阿僧祇劫熏习纯熟·故得如是。更无异法也。
  此约因人果人·略分三等。以明功行有浅深纯熟之异·故作用有难易大小之殊也。初行菩萨·谓圆五品观行位以上。何谓欲有所作。所谓欲见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佛者。欲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诸佛所说·悉能受持·通达演说·无障碍者。欲得与诸大士·共为等侣。一念之中·□至十方·供养诸佛者。欲得一念之中·□到十方·现种种身·说法度生者。欲得破四魔·净一切烦恼·灭一切障道罪·现身入菩萨正位·具诸佛自在功德者。皆不外下说之三法。即时凡夫·欲作一切功德。不论自修利人·皆当依法行之。谛听谛听。其法云何。略有三种。先发愿。次入止。三从止起观。发愿不外四宏誓。须知发愿即须运想。盖必观想诸佛菩萨圣众·慈悲威德·大放光明·□照行者·及以众生。如是缘念于心·诚敬请求·方为发愿。不然。所发之愿·便无力也。何故如是。行者自无道力·必须指定所求·礼请三宝加被。方得增胜之力·克能成办故。发愿已。即当入止。何故如是。因尚在观行位中。若不入止·则性不空寂。自成障碍。何能于一切有碍之法·随念即通。故须入止·则知诸法有即非有。更无所碍故。入止已。即复起观。何故如是。因入止时·但有舍除·而无建立。何能感应道交。故更须从止起观·则知一切法·皆从心作。随念即成故。此中起观·随念即成者。因经入止一重行法·则心性空寂。以空寂故·一切清净。以清净故·便得胜力加被·与所发之愿相应。初行菩萨欲有所作·必须如是三法兼到。然后方能随其心愿·所作即成也。试观法华忏仪。大悲心咒行法。凡未入道场以先·便须运想。更特出理观一门。智者大师诰诫行人曰。行一一法时·皆修此观。一一时中·不得于事理有阙。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今人但随文念诵礼拜而已。是有事仪·而无理观。此征验所以不逮古人也。若能事理并运·感应何可思议。不可不知。久行菩萨·谓相似位以上·即不如是者。谓不须如上·次第而行也。发意即是发愿。但发意即成者·因止观功行已深。处处时时·皆在止观中。不须特意作之。故但发愿即得。诸佛如来。局而言之·乃究竟觉果。若通而论之·圆初住大士·亦称因中佛。二住以至等觉·望果则称因。望因则称果。其作用则位位增胜。至于觉果·方为究竟满足。复不如是者。久行菩萨·尚须缘念。今则不缘而自照·不虑而自知。久行菩萨·尚须发意。今则随所见闻·有感即应。不必发意·而事自成。譬如下举喻。如来下法合。摩尼宝珠·喻诸佛如来。无心欲益·随感雨宝。喻随所施为·不作心意·而与所益者相应也。此盖下结成。梵语阿僧祇劫·此言无数时。经由不可算计之长时者三·故曰三大阿僧祇劫。无明永尽曰纯。大觉现前曰熟。谓诸佛如来无功用道·由于久久熏习纯熟之故。非于止观之外·更有异法也。蕅益大师曰。非因初行·安有久行。非有久行·安得成佛。故知欲成佛者·须学初行方便。其警策行人也至矣。
  (己)二偈颂。分三。(庚)初颂理谛。二颂观法。三颂劝修。今初。
心性自清净。  诸法唯一心。  此心即众生。
此心菩萨佛。  生死亦是心。  涅槃亦是心。
一心而作二。  二还无二相。  一心如大海。
其性恒一味。  而具种种义。  是无穷法藏。
  佛祖说法·有散花。有贯花。散花即是长行。贯花即是偈颂。(或单曰偈·或单言颂。其义一也。)贯者连贯之义。喻偈颂限字成句·必加编组。不似长行·长短随心。故长行名散花·偈颂如贯花也。云何说散贯二种·为四悉檀故。随众生欲乐故。偈颂以四言·或五六七言·为句。四句唯一颂。颂体·略分二类。一祇夜。此云重颂。依长行所说·重复颂之也。二伽陀。此云应颂。孤起特立。或略与长行相应·而不一一颂之。此二复有广略之分。详于长行曰广颂。略于长行曰略颂·今此止观法要·长行已详。复说伽陀者·便人总持也。共十一颂·又一句。此科·略颂长行中依止及境界也。初句总颂性体。心者第六意识。所谓现前一念·不变随缘者是也。性者·空不空如来藏。所谓性净明体·随缘不变者是也。自谓本来。此心虽终日随缘·而性净之体不变。故曰本来清净。诸法句·颂全事即理。诸法谓十法界因果。事也。然诸法不离一心·心外无法。理也。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是为理具三千。此心即众生四句·颂全理成事。盖迷此心而成染浊三性·即是流转生死之众生。悟此心而成清净三性·即是证大涅槃之佛菩萨。生死涅槃·唯心所作。所谓故我一念心·全体是法界。是为事造三千。一心而作二两句·结上文。作二者·作生死。作涅槃也。二无二相者。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不可得则唯是一清净心矣。上句是常同常别义。下句是常别常同义。末四句举喻。以大海喻一心。以海性唯一碱味·喻心性一味平等。以大海具无穷宝藏·喻心性具广大深法无边义。所谓理具三千·事造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也。
   (庚)二颂观法。又三。(辛)初法说。二喻说。三合结。今初。
是故诸行者。  应当一切时。  观察自身心。
知悉由染业。  熏藏心故起。  既知如来藏。
依熏作世法。  应解众生体。  悉是如来藏。
复念真藏心。  随熏作世法。  若以净业熏。
藏必作佛果。
  此十三句偈。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即略颂长行中体状·断得·作用·三科也。首句是警告行者·谛听下文。是故二字·承上文而言。诸行者·谓一切修行人也。听经看教·了解谛理·为慧行者。礼拜随喜·作诸功德·为福行者。种种法门·不出六度。而六度不出福慧。福慧。譬如车之两轮。修必双修也。应当句·总贯下文。应当者·劝勉之词。一切时者·昼夜六时。即总括行住坐卧之时。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故呼行者而警告之曰。无常迅速·惟恐措手不及。应当如我所说·观察知解·缘念熏修也。观察句·颂依染分别性修止观。观察者·体察审究。自身者·色阴。自心者·受想行识四阴。五阴为正报。六尘为依报。今不及六尘者。了得正报而依报可知矣。此身生老病死·观其来从何来。去从何去。此心念念不停·生住异灭。起时观其起处。落时观其落处。须知此身生老病死·为粗生死。心念生住异灭·为细生死。凡夫刹那刹那·在生死中。若一眼觑破生死根本·方得解脱。故当观察也。知悉二句·颂依染依他性修止观也。观察五阴身心·从何来乎。莫不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是固然矣。然而无始以来·生死死生。离一父母·又一父母。何故如此耶。当知悉由自己造业·为业力所牵而来也。盖夙世因中·造作染浊不净之业。熏习如来藏心·成为染性种子。既有染种便随染缘·生起苦果之相。此五阴身心来处也。以自己造业故。招感生死·莫能自出。且令多生父母·为我劬劳。岂不可悲。岂不可痛。既知四句·颂依染真实性修止观。世法即指五阴身心。此两句牒上义。应解两句。显今义。谓既知五阴·是由如来藏依熏而起。则知即此众生五阴之体·便是如来藏矣。固不可迷水逐波·然亦何可离波觅水耶。须知一念回光·当下便见本性。迷悟之机·只在当人一转念间耳。复念四句。颂依清净三性修止观。前两句牒上义。犹言全真成妄。下两句显今义。犹言返妄即真。谓藏体平等。既随染熏·能作世法。若随净熏·必作佛果。行者应当念此·一切时中·熏修净业。则断得作用·有不佛果圆成者哉。
  (辛)二喻说。
譬如见金蛇。  知是打金作。  即解于蛇体。
纯是调柔金。  复念金随匠。  得作蛇虫形。
即知蛇体金。  随匠成佛像。
  首句见金蛇二字·喻上文观察自身心句。以显分别性法。见喻观察。金喻如来藏真实性体。亦即喻句中心字。盖真性虽成为分别心·而性净不改。如金虽成蛇·而调柔之性依然也。蛇喻众生五阴身心。谓凡夫执五阴身心是实·而不观察真性。如但见蛇·而不见金也。次句·喻上文知悉由染业·熏藏心故起两句。以显依他性法。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作二字喻熏起。如来藏作众生·由于熏起。如金之成蛇·由于打作也。然则若知金是真体·蛇为真金幻成之虚相者。即知如来藏是真实性体·众生为真性幻现之虚相矣。即解二句·喻应解众生体·悉是如来藏两句。以显真实性法。解得即蛇体而见真金·则解得即众生而证佛性。何必以心觅心乎。复念四句·喻上文复念真藏心四句也。匠喻当人。谓仍用蛇体之金。仍由打蛇之匠。而能成蛇虫者·复能成佛像。何以故。金性不坏故。作法不同故。喻如当人·具足佛性。万古常新。以染业熏之·便成染浊三性而为世法。若以净业熏之·便成清净三性而作佛果。由此可知凡有身心者·莫不本具佛性。皆可即凡心见佛心。即凡身成佛身也。而其功用·全由熏习。其主张全在当人。宝哉佛性。慎哉熏习。勉哉当人。
  (辛)三合结。
藏心如真金。 具足违顺性。 能随染净业。 显现凡圣果。
  藏心具足违顺二性。合上真金具有能成蛇形佛像之性。随业染净·现凡现圣。合上随打作之异·成蛇成佛也。蕅益大师曰。正为蛇时·像性仍在。故可转蛇作像。则知正在染时·净性仍在。故可转凡成圣也。蛇像非佛像故须修证。佛金即蛇金·故常平等。彼执性废修·执修昧性者。安知常同常别·法界法门哉。行人当三复此言。须知正在染时·净性仍在者。所谓理即佛也。蛇像非佛像·则即而常六。是之谓常同常别。故须修证。佛金即蛇金·则六而常即。是之谓常别常同。故常平等。若不知常同常别·而执性废修。必招堕落之虞。若不知常别常同·而执修昧性。必生退悔之心。故大师并诫勉之。总之。佛性是因。净熏为缘。因缘和合·乃克成办。明得此理·则不贡高。不退屈。可免上说二过矣。
   (庚)三颂劝修。
以是因缘故。  速习无漏业。  熏于清净心。  疾成平等德。
是故于即时。  莫轻御自身。  亦勿贱于他。  终俱成佛故。
  因·指上文藏心。缘·指上文染净业。藏心与染业和合·则成凡。若与净业和合·则成圣。以是之故·必须速习无漏业也。无漏对有漏言。谓凡夫以贪嗔痴·由六根门头·随六尘而转。便成六漏·漏于六趣。惟有速习大乘止观。了达五阴六尘·唯虚无实。以了知不实故·不贪而持戒。不嗔而慈悲。不痴而智慧。勤修戒定慧·则不漏于生死。是之谓无漏业。以此无漏业之净缘·熏于自性清净心之真因。因缘具足·疾能成就平等妙德。德谓常乐我净。此之四德·人人性具。故曰平等也。夫了得生死涅槃·皆由一心·故不得自轻。了得人同此心·故不得轻他。何以故。己与一切众生·终俱成佛故。须知自他同重·便是平等。以此平等心为因·乃能证平等德果也。即时者。谓既闻此言·当下便应如此熏习。勿得懈怠。
  (己)三结。
此明止观作用竟。上来总明五番建立止观道理讫。
  初句·结止观作用。次句·总结广作分别之五番建立已讫。
  
  (乙)三历事指点。分三。(丙)初明礼佛时止观。二明食时止观。三明便利时止观。初中三。(丁)初观门。二止门。三。双行。初又二。(戊)初实事观。二假想观。初又三。(己)初法。二喻。三合。今初。
凡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所言观门礼佛者。当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与我身同一净心为体。但以诸佛修习净业熏心故·得成净果。差别显现·□满十方三世。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种智。是正□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尽欲救度一切众生。一佛既尔。一切诸佛·皆悉如是。是故行者·若供养时。若礼拜时。若赞叹时。若忏悔时。若劝请时。若随喜时。若回向时。若发愿时。当作是念·一切诸佛·悉知我供养。悉受我供养。乃至悉知我发愿。
  上来广作分别中。止观法要·亦已委细详明。今更说此者。盖恭敬之极·莫过礼佛。资生之要·不外饮食。污秽之事·无逾便利。而皆可修习止观。则知随时随处·无有一法不可善巧作止观矣。此即四三昧中·随自意三昧也。行者依此用功。则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其速能成就也必矣。十方者。东南西北·四正四隅·以及上下。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须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在行者礼佛时一念心中。是之谓观。诸佛与我净心体同。故经言是心是佛。净业熏心·得成净果。故经言是心作佛。诸佛显现于十方三世·故曰差别。实则无差别之差别·故无妨差别耳。一切种智·释已见前。正□知海者。三智融妙·称性而知。所谓无知而无不知。是为正□知。此知广大无涯·甚深无底·故譬以海。大慈悲海者·慈者与乐。悲者拔苦。大慈大悲·则普□如海矣。尽知句·承上正□知海言。以是正□知海。故念念之中·一切众生心及心所迁流之相·无不尽知。尽欲句·承上大慈悲海言。以是大慈悲海。故念念之中·一切众生·尽欲救度。佛佛是正□知海·大慈悲海。即佛佛尽知一切·尽欲救度。故曰皆悉如是。供养乃至发愿·即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所谓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此中劝请·兼彼六七。此中发愿·兼彼八九。盖发愿不出四宏誓。众生无边誓愿度·即恒顺众生义。余三誓·即常随佛学义。又一切行门·皆当发愿。如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是也。余可例知。愿者导也。如不发愿·譬如迷途而无引导。所以念佛生西·必应发愿·愿生彼国。普贤行愿品言。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可知发愿之要矣。回向具三义。一回因向果。谓回此胜因·趣求胜果。二回事向理。谓回其事修·达于理体。三回自向他。谓回己功德·普利一切。所有礼拜供养等·无论作何行门·皆应如是回向。则功德增胜矣。如通常所诵回向文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回因向果也。上报四重恩·乃至同生极乐国。回自向他也。曰庄严佛土·曰发菩提心。即显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圆融理体。回事向理也。当作是念者。当念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也。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须知诸佛如来·是正□知海·大慈悲海。一切众生·本来皆在诸佛心内。故众生心想佛时·诸佛如来·即入众生心想中。所以我之供养·乃至发愿。一切诸佛·无不悉知悉受。作是观念·便是起深信解。如是信解·是真礼佛。如是礼佛·则十方不离当处。三世不离一念。一切如来如对目前。其功德不可思议矣。
  (己)二喻。
犹如生盲之人。于大众中·行种种惠施。虽不见大众诸人·而知诸人皆悉见己所作。受己所施。与有目者行施无异。
  为遣疑故·而来此喻。疑云。诸佛悉知悉受·心想如是耳。未能亲见也。遣之曰。何必见而后知其然哉。譬如盲人。于大众中·广行檀施时。彼诸大众·实见所作。实受所施。盲人心中·既已了了而知。则与有目人行施时何异。初何待于见乎。生盲·喻行者无始以来无明覆障。又目者·喻开佛知见诸大菩萨也。
  (己)三合。
行者亦尔。虽不见诸佛·而知诸佛皆悉见己所作。受我忏悔。受我供养。如此解时·即是现前供养与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也。何以故。以观见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生盲行施时·既能心知。故眼虽不见·而与能见者同。行者亦然。供养忏悔时·虽不见诸佛·而心中则了了能知。云何知之。盖知一切诸佛·大慈大悲。怜悯我摄受我故。如是信解·是能观见佛心矣。以见佛心故。则供养时·便知诸佛现在其前。故曰即是现前供养。此与诸大菩萨·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文中即是·原误即时。然上文云·悉见悉受·正明其即是现前。因即是现前·故与实见者无异。且下科云亦是·与此中即是正相应也。
  (戊)二假想观。分二。(己)初佛身观。二供具观。初中二。(庚)初直示。二释疑。今初。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严好。乃至能得想作无量诸佛。一一佛前·皆见己身供养礼拜者。亦是现前供养。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假想对实事言。谓并无佛像·心中想作一佛。亦未礼拜·心中想作礼拜等也。此假想观道理·下释疑中详言之。极为精妙。其行法之善巧·尤便行者。因凡夫所想·无非攀缘名利。起贪嗔痴。若不能六时行道者·于正课外·修假想观。可除妄想。一也。又遇病时·或在旅次·不能修实事观时。修此观门·可免旷废。二也。但不可误会修此即足·竟废实事耳。须知假想实事·既俱重在修观。则凡假想观文中所明之理·即通于实事观。非专约假想言也。总之。假想观·是全理以成事。实事观·是即事而显理。理事必须融通。是故行者应既修假想·更修实事。修实事时·并修假想。如此理事双融·观行尤易成就。方与大师并立二种观门之本旨合也。此理必应知之。身相严好者。身谓应身。凡夫心想劣·只能先观应身也。相者三十二相。好者八十随形好。严者庄严。谓先想一佛·相好庄严。继想己身·在于佛前·供养礼拜。须一一与实事无异。乃至想作□满法界无量诸佛·一一相好庄严。一一佛前·皆有己身供养礼拜也。念佛人最好即想阿弥陀佛。最好依十六观经·先观丈六·或八尺紫金色身。在七宝池上·宝莲花中。圆光化佛·相好庄严·具如经说。须知观想佛身·当知所从。则易成就。有观见一佛时·即观见无量诸佛。不必贪多·令观难成也。如观经云。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此数句经文·修假想观者·不可不知。亦是现前供养者。谓不但前一番·即今番假想观成就时·亦与亲在佛前供养无异。成就者·一一明了如对目前也。何以故下·引观经证成。是心作佛者·明其修功。是心是佛者·明其性具。盖作乃全是而作·所谓全性起修也。是乃全作而是·所谓全修在性也。是故经言。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云。诸佛正□知海·从心想生。皆是显此性修不二之理也。此中引之者。谓既佛是心作·心即是佛。可知假想若成·无异现前见佛矣。
  (庚)二释疑。分二。(辛)初明假想非妄。二明感应俱成。初中三(壬)初直明非妄。二远胜二乘。三径齐菩萨。今初。
问曰。前之一番供养·实有道理。可与现前供养无异。此后一番想作佛身者·则无道理。何以故。以实不见佛身·假想作见·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时·所有众生现前所见佛者·亦是众生自心作也。是故经言。心造诸如来。以是义故。即时心想作佛·则与彼现前见佛一也。
  释疑文中。发明一切唯心·自他不二之理。极精极透。行者解此·当益知观行之要也。问意以前番实事观·本有佛像。则作观时·谓与真佛现前无异·其理不诬。今则虽云见佛·然本非实有。但由假想所作·可云妄想之相耳。而云亦是现前供养·不合理也。问者误矣。须知佛像亦本非实。亦由心想作成。既佛像可作真佛观。则想成之佛·亦可作真佛观。其理一也。答义则更深进。盖不但佛像为心作。即佛在世时·众生现前见佛·亦是众生自心所作。欲明此理·当先明吾人何以能见。世人但云眼见耳。若眼见者·一切木石·雕琢为眼·何不能见当知所以见者·实由八识见分·缘于八识中变现之相分。然后见义成也。试思事物经眼·若未加以注意·便见如不见。何以故。八识中无其影相故。由此可知·必由自心中见相二分作用·方成为见。非心作而何。又如闻说某事某人·初未眼见也。然使心随所言·而摹拟其状。便尔了了·如历其境。如□其形。益可证明全由八识中见相二分作用矣。唯识道理·如是如是。此理既明。则于现前见佛·亦是心作·不烦言而可解。是故下引华严经为证。心造即心作也。依此经义。则即时心想作佛·与彼现前见佛者·岂有二致乎。
  (壬)二远胜二乘。
又复乃胜二乘现见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见之佛·实从心作。由无明故·妄想曲见。谓从外来·非是心作。故即是颠倒·不称心性缘起之义。是故经言。声闻曲见。又复经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言如来者。即是真如净心·依熏缘起果报显现。故名如来。彼谓心外异来·故言不能见也。我今所见诸佛·虽是想心所作。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现此诸佛。是故所见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坏真寂。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坏缘起。是故胜彼二乘现前见也。
  此明想心见佛·胜于二乘现前见佛也。何以故下·正释其义。二乘见佛·亦由见相二分。故曰实从心作。而彼不知·谓从外来。此即无明颠倒·妄想曲见。何以故。与心性缘起之义·不相称故。心性缘起者·谓一切法皆缘起于心性。即唯心所作之意。二乘谓从外来·便是心外取法。故言不称。不称者·不合也。邪道即谓曲见。不能见如来者。二乘无明未破·昧佛本旨。故虽觌面·而不相契。盖如者·即谓真如净心。来者·即谓依熏缘起。诸佛号为如来·即是彰其真如依熏·显现极果之义。而二乘则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于一心之外·异有所来矣。与佛本旨相背·故言不能见也。而由想心见佛者。即能知所见之佛·不在心外。夫显现之相·不离真心·是为有即非有。即复真心依熏·显现起相·是为非有即有。有即非有·妙有即真空也。故不坏真寂。非有即有·真空即妙有也。故不坏缘起。可知想心见佛·合于佛旨·便是能见如来。胜彼二乘现前见佛·而谓为不能见如来者远矣。
  (壬)三径齐菩萨。
又若我以想心熏真心故·真心性起·显现诸佛·而言是妄想者。道场会众·皆以见佛之业熏真心故·卢舍那佛在于真心中现·彼诸菩萨·亦是妄想。若彼菩萨所见之佛实从心起·见时即知不从外来·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见诸佛亦从心起·亦知不从外来·何为言是妄想。又复彼诸菩萨所修见佛之业·悉是心作·还熏于心。我今念佛之想·亦是心作·还熏于心。彼此即齐。是故彼若非妄·我即真实。
  此明观想见佛·与十地大士见卢舍那佛·事理相同。何以故。皆是真心为因·想心为缘·因缘和合·现起佛身相好故。盖华严道场中诸大菩萨·所修见佛之业。悉是心作也。即以此业·还熏真心·现起千丈卢舍那佛。此佛实从心起·不从外来也。然则与我观想见佛之为心作心起者·毫无差异。彼若非妄·此云何妄耶。梵语卢舍那·此云净满。即报身佛也。上来初明现前见佛·亦是心作。继明不知心作·不见如来。更明菩萨悉是心作心见。明此三义。则观想见佛·非是妄想之相·更复何疑。(校上来原本卷十九竟。)
  (辛)二明感应俱成。分四。(壬)初重明同体心性。二明依想得见真佛。三生佛互论熏心。四结成感应不二。今初。
问曰。若一切诸佛·唯由众生自心所作者。即无有实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诸佛出世·而即是众生自心所作。何以故。谓由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为体故。然此净心全体唯作一众生·而即不妨全体复作一切凡圣。如一众生·是净心全体所作。其余一一凡圣·悉皆如是。一时一体·不相妨碍。是故若偏据一人以论心者。此人之体即能作一切凡圣。如藏体一异中·释此义也。由此义故。一切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识义故。虽是我心能作诸佛·而有见不见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识中具明。
  若明得现前见佛·亦是心作之理·即无此疑。但恐不得意者·犹未了解。故复举同一净心义·以明感应道交·自他不二。明乎此·则无疑不释矣。答中·不妨诸佛出世·即是众生心作者。谓虽唯是心作·不妨有出世之佛也。盖以一切凡圣·同一净心为体。故约一人言。虽此人心体·能作一切凡圣。而约净心言。则全心体作一众生者·即全心体复作一切凡圣。此一一凡圣同于一时·同一心体·不相妨碍之义·如前藏体一异中广释。总之。净心既同。我心如是感·佛心即如是应。感应道交·即是以心印心。故不妨诸佛出世·即复唯是心作。譬如一室千镜·光光相照。虽不妨一镜光中·□摄他镜。然不可谓一镜能摄他镜者·便无一切镜也。然则□法界中·一切凡圣·心心相印。虽不妨一人心内·能作诸佛。然何可谓一心能作一切佛者·便无出世之佛乎。此下复有疑词。疑云。既不妨诸佛出世·即是众生心作。何以众生有见有不见。释之云。见不见之理·前释共相不共相识中·亦已具明。盖虽是众生心作。然必作而相应·则成共相识而能见。若不相应·便成不共相识而不得见也。此义下科更为详释。
  (壬)二明依想得见真佛。
以是义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与诸佛悲智之熏相应故·于真心中显现诸佛·自得见之。此所现之佛。以我假想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业相应·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识也。是共相识故·即是真实出世之佛·为我所见。若无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德相应熏心者·一切诸佛虽是我净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见佛。
  以是义故句·牒上共相不共相识。若能至所见·释成共相识。此中可分为三。初明得见之理。方便假想者。假想即是修观。修观即是方便。又修观中·亦自有方便之道。如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是也。此想即所谓见佛之业。悲智之熏·亦即下文诸佛利他之业。以此业为大悲大智之所熏起故。见佛之业熏心为能感。诸佛利他之业为能应。感应道交·故佛于真心中显现。自得见之。次明共相识义。盖能感为因。能应为缘。感应道交而后佛身显现·即是因缘和合而成共相。而此之共相·是由熏心现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识也。三明所见是真义。谓自心观想所见者·即是真实出世之佛也。何以故。是共相识故。上科因释无有实佛之疑。故但言不妨诸佛出世·即是自心所作·以明诸佛实有。此中因既显共相识义。故的指之曰·自心所作·即是真佛。至此则自他不二之义·彻底显露矣。若无下·释成不共相识。盖自心之能感·必须与佛悲智之心相应。若不相应·何能熏起共相识。识中既无共相·云何能见。故曰·诸佛虽是我净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见佛也。以其虽知心作·而未能感应道交故。须知念佛生西·即是修见佛之业。而念佛不能口念而心不念。心念便是心作。念念心作·即不观之妙观也。故持名法门·与修观之理无二。且必戒杀放生·心存普利·即是发慈悲心。复知娑婆是苦。五阴六尘·皆是空花·不为所转。即是无尘之智。如是念念熏心·便与弥陀愿力相应。共相识成·当下便能见佛。不然。虽生西方·不得一时花开见佛也。念佛人不可不明此理。
  (壬)三生佛互论熏心。
是故若偏据诸佛以论净心。即诸佛净心·作一切众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见一切众生。若偏据众生以论净心。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众生净心·作一切诸佛。但众生有见佛之业熏心·故得见一切诸佛。
  此双约诸佛众生·以显自他不二。一切众生即是诸佛净心所作·一切诸佛即是众生净心所作者。此明心体本同也。诸佛得见众生·由慈悲智力熏心·众生得见诸佛·由有见佛之业熏心。此明见不离心也。心体既同·复见不离心。合此二义·可知众生是佛心内之众生。诸佛是众生心内之佛。自他不二·复可疑哉。
  (壬)四结成感应不二。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诸佛显现可见·所见之佛·则是真实出世之佛。若不解此义故·谓释迦如来是心外实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是执者·虽见释迦如来亦不识也。
  初四句·总结前文。若不解下·重加诫斥。心外实佛者。执谓真实出世之佛·在自心外也。须知谓在心外·便是心外取法。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又云若认他是佛·自己却成魔。云何可说心外。妄想作佛者。执谓观想所作之佛·乃是妄想也。须知观行成时·真佛现前·即是自己果佛。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云诸佛正□知海·从心想生。云何可说妄想。虽见释迦如来亦不识者。所谓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何以故。执心未息·无明覆障故。
   (巳)二供具观。
又复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诸佛·是心所作故。当知身及供具·亦从定心出生。以是义故。当想自身心·犹如香藏王。身诸毛孔内·流出香烟云。其云难思议·充满十方刹。各于诸佛前·成大香楼阁。其香楼阁内·无量香天子。手执殊妙香·供养诸最胜。或复想自身·□满十方国。身数等诸佛·亲侍于如来。彼诸一一身·犹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体礼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为。不生妄想执·谓为心外有。复知诸菩萨·所有诸供具。悉施诸众生·令供养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诸如来。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复回施众生·供献诸最胜。深入缘起观·乃能为此事。此观门礼佛。
  又复至出生·牒上文生起。谓既知佛是心作。当知身及供具·无不可以心作。供具中虽但举香。余如肴膳衣幡·宝盖宝座等·可以例知矣。定心即别境五中之定心所。须知无论作何种观·皆从定心出生。若心不定·即便驰散。必须杂念不生·而后心定。心定而后观门可成。观成谓之出生也。上来一切诸佛·本从定心出生。故今云亦从。以是义故下·正明供具观。其中可分为六。当想至供养诸最胜·初明所供周□。或复至尊足·次明能供周□。知身至外有·三明修观之益。复知至如来·四明随喜功德。以己至最胜·五明普皆回向。深入两句·六结叹功能。初中当想二宇·直贯至第五。盖一一皆想心所作也。香藏王即栴檀树。此树根株枝叶·无一不香·故曰香藏。其香殊胜·故称为王。身心既如香藏王。即从一切毛孔·流出香烟如云。是此不净之臭皮囊·即时变成清净之妙供具矣。奇哉奇哉。心力之不思议也。其云难思议者。此心既难思议·心作之香云·何可思议。其云充满十方国土·复于诸佛前·成无量楼阁·无量天人·故曰难思议也。最胜谓佛。佛称无上士·故曰最胜。盖先想身心如香王·毛孔出香云。继想香云□满十方·幻作无量楼阁天人。更想无量天人·手执妙香·以供养于心中诸佛。此皆从定心出生者也。次明能供周□中·先想自身。色相殊妙·如大梵天王。复想此身·□十方国。其分身之数·等于佛数·五体投地·礼世尊足。更想彼一一身·顶礼尊足已·亲侍一一如来。此亦从定心而出生也。梵者清净之义。诸佛兴世·梵王无不请转法轮。观作此身相者。明行者须身心清净·而请诸佛住世转法也。(杭州海潮寺大殿西·首一尊·即梵王像。色相殊妙。)上来所供之具。能供之身。初学行者·须一一次第观之。一观成已·再及他观。极令明了方为观成。三明修观之益中。谓行者修此观门·既知能供所供·悉是心作。便不执谓心外有法·而妄想可以不生矣。四明随喜功德中。谓菩萨所作供具·悉施众生供佛。我亦众生之一也。是故应当随喜·持以供诸如来。五明普皆回向中。及施他己者他字·应移在施字之上。即谓菩萨施己者也。谓我复学菩萨·普皆回向。以己心所作·及菩萨施己之诸供具。普施众生·令供诸佛。此二段是于供具观中·方便善巧·兼修随喜回向。盖平等心中·自他不二。故应他修我随喜·我修普回向也。第六结叹功能者。谓此之观行·是法界缘起法门。唯深入缘起观者·乃能为此事。明非初心人所易遽及也。盖必缘熏功深·方能现起耳。此观门礼佛句·结礼佛止观之观门已竟。
   (丁)二止门。
止门礼佛者。当知一切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从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如是礼者·即名止门。
  观门礼佛·为从体起用。所谓感应道交难思议也。止门礼佛·为摄用归体。所谓能礼所礼性空寂也。是故若知一切诸佛·身及供具·皆从心作·有即非有。为入分别性止门。知得唯是一心。为入依他性止门。复知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为入真实性止门。何以故下·释成不得之故。盖心外无法取此心相。可知能取所取·唯是自心妄作分别·便非净心矣。故不得取也。自体非有者。所谓净心之体·常无分别。夫佛心我心·平等一如。若有能所·便不空寂。何名为如。止门礼佛·如是如是。
  (丁)三双行。
复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废息观行。应当止观双行。所谓虽知佛身我身·及诸供具·体唯一心。而即从心出生缘起之用·炽然供养。虽复炽然供养。而复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是故经言。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相。此是止观双行也。
  修止行·则不坏真寂而得体。修观行·则不坏缘起而达用。因中止观平等·则果上定慧平等。故应当双行也。所谓至炽然供养·即唯是一心而不废常用之义。虽复至无念·即炽然法界而不妨常寂之意。是故下引经证成。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是不坏缘起以明观。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相·是不坏真寂以明止。故结之曰此是止观双行。上来明礼佛止观竟。
   (丙)二明食时止观。亦二。(丁)初观门。二止门。初中二。(戊)初普供观·二除贪观。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又二。(己)初转粗作妙观。二转少为多观。今初。
凡食时亦有止观两门。所言观者。初得食时·为供养佛故。即当念于此食·是我心作。我今应当变此疏食之相·以为上味。何以故。以知诸法本从心生·还从心转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为七宝之□。其中饮食·想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为粳粮·或作石蜜·或为酥酪·种种胜挜等。作此想已。然后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四生等食之。当念一切诸佛及贤圣·悉知我等作此供养。悉受我等如是供养。作此供养已。然后食之。是故经言。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诸贤圣·然后可食。问曰。既施与三宝竟·何为得自食。答曰。当施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时·即兼共施众生食之。我此身中八万户虫·即是众生之数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虫安乐。不自为己。
  凡修行人得食·应先作此普供观已·然后食之。食亦非为自己。为令身中八万户虫·得其安乐。如是起敬起悲·观想熏心。能除我爱。能种福田。功德殊胜也。当念即是作观。此二字统贯全文。疏食粗疏之食。上味无上妙味。诸法本从心生·何不可转粗为妙。七宝者·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玻璃砗磲也。甘露亦天上美食。或降人间。石蜜即冰糖。或想作天上上味·或想作人间胜挜·故曰种种等也。施与众生·同供三宝四生·是为善巧回向。诸佛贤圣·悉知悉受者·感应道交故。八万户虫·释已见前。其余可知。
  (巳)二转少为多观。
又复想一□之食·一一米粒·复成一□上味饮食。于彼一切□中·一一粒米。复成一□上味饮食。如是辗转出生·满十方世界·悉是宝□盛满上味饮食。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令供养三宝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后自食·令己身中诸虫饱满。
  想一□中一一米·成一一□。彼一一□中之一一米·复成一一□。如是辗转出生·□满十方。等施众生。皆令种福田·及以得饱满。如丛林中每日食时·以七粒米普施沙界·即作如是观也。
  (戊)二除贪观。
若为除贪味之时。虽得好食·当想作种种不净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恶之食·悉是心作。虚相无实。何故得知。以向者□中好食·我作不净之想看之。即唯见不净·即都见不净故。将知本时净食。亦复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观门。
  上既转粗为妙·以种福田。今复转好为恶·以除贪心。常言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可知好恶悉是心作。本时净食者·本时犹言现时。谓□中净食·因我作不净想故·即唯见不净。然则现时□中所谓好食者·亦由我作净想故·见以为净耳。悉是心作·虚相无实·其故可知矣。须知饮食者·所以药我及身中诸虫饥渴之病。岂可分别好恶。况贪爱好食·必憎厌恶食。爱憎即生死根本也。今想作种种不净而食之。不但除贪·亦复除憎。憎爱悉除·便是出尘罗汉。大师教法众生·作如是观·真善巧哉。
  (丁)二止门。
止门吃食者。当观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别味之舌等。一一观之·各知从心所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体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此名止门。(从心所作·所字衍。)
  行食·对所食言。即谓能食之人也。解得所食之味·能食之人·以及进食别味之口舌·皆从心作。有即非有。是知虚相无实。分别性空也。体唯一心·是不着于虚相。依他性空也。即一心之相亦不取着·盖知能取所取·自体非有故。是并横执之真亦无之矣。此名大寂静止门。
   (丙)三明便利时止观。亦二。(丁)初正明。二释疑。初中二。(戊)初观门。二止门。今初。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观。所言观者。当于秽处·作是念言·此等不净·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应当变此不净·令作清净。即想此秽处·作宝池宝渠。满中清净香水·或满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宝身。所弃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切众生。即复知此净相·唯是心作·虚相无实。是名观门。
  净可想成不净·不净复可想成净。了得悉是心作·便了得净无净相·秽无秽相。如是则三毒可除。此大师教人作除贪观便利观之本旨也。又文中但云持施。而持施之上·复云作此想已。是令行者·特加敬慎。盖必宝池宝渠·香乳酥蜜等·一一观成。方为作此想已。然后堪以作持施想也。此又大师微旨所在·不可不知。
  (戊)二正门。
所言止门者。知此不净之处·及身所弃不净之物·唯是过去恶业熏心·故现此不净之相可见。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即名止门。
  凡夫无始以来·起贪嗔痴。造种种业。以致招此不净之果。故曰·唯是过去恶业熏心而现。当知既从心现·还从心灭。不必分别。何以故。有即非有故。且本来无生。何以故。唯是一心故。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心性平等·本无于念故。则遣三性·入三无性矣。即名为止也。
   (丁)二释疑。又二。(戊)初正释所疑。二例通诸法。今初。
问曰。上来所有净法不净法·虽是心作。皆由过去业熏所起·何得现世假想变之·即从心转。答曰。心体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缘不起。是故溷中秽相·由过业而得现。宝池酥酪·无往缘而不发。若能加心净想·即是宝池酥酪之业熏心。故净相得生。厌恶之心·空观之心·即是除灭不净之缘。净熏心故·秽相随灭。此盖过去之业·定能熏心起相。现世之功·亦得熏心显妙用也。
  问意有二。一·上来所有净法不净法·既已心作。何能复转。二·且皆由过去业力熏起。现世假想·何得变之。答意亦二。自心体至随灭·初明缘熏之力。一切法即染净因果。谓染净诸法·虽心性所本具。然非缘熏·不能现起。过业者·过去之业。往缘者·往昔之缘。加心犹言加念。谓即彼秽相·加以净想之念也。指观门言。厌恶空观·指止门言。上云唯是过去恶业熏心·故现此不净之相。此厌恶之心也。然此心相有即非有·乃至平等无念。此空观之心也。既以观门净想为缘·熏其真心。复以止门空其心念·而除不净之缘。如是则净相得生。秽相随灭矣。此明所以得转之理也。总之。心作心转·皆仗缘熏之力。然则秽如溷圊·净如酥蜜。既可由往日业力之缘·熏心而作。今胡不可以止观之缘·熏心而转乎。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盖下·正释所疑之非。须知心之能转·正由心作。何则。心既能作·何不可转耶。又过去心即现在心。现在心即过去心。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际原是假名·心性岂有三际之相。是故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定能随缘熏而作者·即定能随缘熏而转。初不以过去而碍现在也。大众当知。众生界中·举心动念·无一非业。然而业由心作·即由心转。若了得心作之义。则知我辈生此五浊之世·又当末法之时·皆由过去夙业所感。若了得心转之义。当生大惭愧。存大警惧。发大忏悔。起大精进。则虽灾害并起。烦恼相攻。当下转灾害为康乐·转烦恼成菩提矣。而吃紧关头·唯在净缘熏习。则舍皈依三宝。弘扬佛法·其道将何由哉。
  (戊)二例通诸法。分三。(己)初正释成方便。二释见不见之由。三释神通差别之故。今初。
如此于大小便处·假想熏心而改变之。其余一切净秽境界。须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旧相。故得现在除去憎爱。亦能远与五通为方便也。然初学行者·未得事从心转。但可闭目假想为之·久久纯熟·即诸法随念改转。是故诸大菩萨·乃至二乘小圣·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变。无而现有。
  此中可分为四。如此至旧相·初以一例余。谓观行熏心·功难思议。既可转不净而成净相。其余一切净秽境界·皆可以观想力·改其旧相也。故得两句·次正示方便。谓修此观行·近可为除憎爱作方便。远可为得五通作方便。盖观净为秽·能除爱也。观秽为净·能除憎也。五通皆由定力而得。而定力则由观行而成。故曰能为方便。但言五通·不及漏尽通者。因漏尽并非别有一通。但因漏尽·而五通神力益大耳。憎爱悉除·即成漏尽矣。又外道仙人·亦可由定力而得五通。若夫漏尽。必须戒定慧三学齐修·方能将烦恼结使断尽·为三乘圣人之极致。此中既兼言五通仙人·故隐而不彰。然初学至改转·三明功久方成。盖初学未有定力·故未能事从心转。然但须如是闭目观想·久久熏心·修功纯熟。即一切法·自能随其心念而改转之矣。是故下四结显功能。二乘小圣·谓未证四果者。五通仙人·即指得五通外道。自登地诸大菩萨·以及地前三贤·辟支佛·阿罗汉·莫不具此功能。故曰乃至等也。即事改变·是将已有者变之。无而现有·是于本无者现之。神通变现·非同幻术·但诳人眼。乃是使一切法·变则竟变。现则竟现。非如龟毛兔角也。须知成佛成菩萨·皆由观行。岂但得神通而已哉。
  (己)二释见不见之由。
问曰。诸圣人等种种变现之时·何故众生有见不见。答曰。由共相识故得见。由不共相识故不见。
  因菩萨圣众·种种神通变现·众生多不得见。故来此问。须知见亦不难。但须以净业熏心·与诸圣人等悲智之心相应。感应道交·成共相识·即得见也。若迷于五阴六尘·执虚为实。起贪嗔痴。则无明覆障·成不共相识·虽欲见而不可得矣。
  (己)三释神通差别之故。
问曰。菩萨神通与二乘神通·有何差别。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见法·故有限有量。菩萨神通·由知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无法·故无限无量也。又菩萨初学通时·亦从假想而修。但即知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习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论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别也。
  二乘虽三学齐修·然定力偏多。望于菩萨·慧则为劣。何以故。不了唯心故。因此便与菩萨成其差别。盖二乘定力·实由心作·与菩萨正等。但以不知心作故·心外见法·遂成有限量之神通。菩萨习通·亦由观想·与二乘相同。但以悟知本心故·心外无法·故成无限量之神通。须知心量竖穷横□。若不了唯心·便不能照性成修·何能全其性用乎。此大乘止观·所以先明一心以为依止也。总之。心为一切法之根本。止观为一切行门之总持。今不说他经·独说此部者。实愿法众明其根本。得其总持。盖具有三种因缘焉。一大藏教·浩如瀛海。初学每苦不得津涯。亦有阅教参方·多年勤苦。若未明夫旨要·不免误其修功。而此部宏文·义赅三藏。明修明性·详切精深。明得此一法门·尚有何法不明乎。此其一也。时当末法。念佛一门·为最应机。然往往有误以为简易平常者。殊不知老实念佛·虽简易实圆妙。亦因圆妙·故简易耳。大乘止观·可谓幽深微妙矣。然一句洪名·摄尽无余。已于文中吃紧处·一一点明。则老实念佛之为至圆至顿·当可彻底了然。此其二也。至于念佛人闻此法门。便于心作心是之理·净业熏心之要·止息妄念之法·皆得洞然明白。则其念佛·必更得力。况书中所说·皆三谛圆融之第一义。若能善解义趣·固为殊胜。即但粗知大要·亦必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此观经所说上品上中生者也。然则此一法门·其助于往生净业·岂浅鲜哉。此其三也。以此因缘·故说此部。昔蕅益大师为此书作释要毕·曾举一偈·普皆回向。我等应当随学。今就原偈·谨易一字。因大师作释要·故曰释少分。今我但说明其少分。道场法众·亦各各明得少分。更愿辗转流通。法界有情·同明心要。同生安养。同成觉道。我今如是回向。法众亦复如是回向云:
  佛祖心要妙难知。   我今随力明少分。
  回此功德施群生。   同生安养成觉道。
(大乘止观述记(校上来原本卷二十竟。)
◎全文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8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