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7|回复: 0

当以智慧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4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既然不可以福报得解脱,那当如何解脱?欲得解脱,当知生死流转之因,此即是无始无明妄想执著,是故若欲成就解脱,当以大智慧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佛在《楞严经》中讲:
  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佛无二无殊,只是由于无明妄想,迷失正理,故而轮转生死,造业受报,不得解脱。是以若要解脱,当以智慧了达自性真佛,此即是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中讲: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功德,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能遍到有为、无为诸法彼岸,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穷过去、未来、现在诸法真如、法界、法性、无生、实际,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波罗蜜本梵语,译为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为度,用来称表菩萨之大行,所谓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故要究竟解脱,需行菩萨六波罗蜜,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此六者能究竟自利利他,从生死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故称六度,广摄万行。
  而此六事,可以智慧行于布施而融摄之,也就是说,菩萨以智慧行于布施,则如同行于六度,如《大般若经》中讲:
  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了达一切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不可得,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修行般若波罗蜜,则能以布施通达六度,菩萨行于布施波罗蜜,则如同行于六波罗蜜,是故佛在多部经中广说布施及六度之殊胜意义。所以说,行于布施,即是行大乘菩萨道,故佛弟子应当正心行于布施。菩萨若不住相,就是无取舍的大布施,也是无持无犯的大持戒,也是无忍而忍的大忍辱,也是无功可用的大精进,也是无心可乱的大禅定,也是体相一如的大智慧。
  又,佛在经中开示,当以无所得心行于布施,“了达一切施者、受者、所以施物皆不可得”,此即是通达诸法空相,“不可得”者即是菩萨不复有贪著之心,不贪著自己所施的东西,不因自己的好恶而区别所施予的对象,不贪著于布施的福报等。总之即是要无相布施,三轮体空,否则不能称为波罗蜜,不得真解脱。
http://www.uhouzz.com/us/cleveland/apartments
http://www.uhouzz.com/us/los-angeles/apartments
http://www.uhouzz.com/ca/toronto/northview-heights-secondary-school_1/buy-new
https://www.uhouzz.com/us/san-francisco/academy-of-art-university-aau/r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1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