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8|回复: 0

心经,十二因缘,白话金刚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心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相应部 [犍度篇] 蕴相应(下)

“诸比丘!有信心出家之善男子,以此为随顺法,谓:于色观无常而住,于受……想……行……识观无常而住。由色解脱、由受解脱、由想解脱、由行解脱、由识解脱,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解脱,由苦而解脱。”

“诸比丘!有信心出家之善男子,以此为随顺法,谓于色观无我而住,于受……想…行……识观无我而住。由色解脱、由受解脱、由想解脱、由行解脱、由识解脱,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解脱,由苦而解脱。”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相应部  [六处篇] 六处相应

世尊作是言:诸比丘!眼为无常、耳是无常、鼻是无常、舌是无常、身是无常、意是无常,凡无常者,其为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厌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由于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诸比丘!色是无常、声是无常、香是无常、味是无常、触是无常、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色、厌嫌于声、厌嫌于香、厌嫌于味、厌嫌于触、厌嫌于法,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由于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关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没有单独的经文,只有合起来的。摘录如下。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为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是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法……意识……意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为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厌嫌于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彼。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末学按照原经文模式,改编一段。关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仅供参考。

诸比丘!眼识是无常、耳识是无常、鼻识是无常、舌识是无常、身识是无常、意识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识、厌嫌于耳识、厌嫌于鼻识、厌嫌于舌识、厌嫌于身识、厌嫌于意识,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由于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十二因缘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若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著,识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相应部  [六处篇] 六处相应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厌嫌于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彼。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白话金刚经

凡一切事物,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相应部  [六处篇] 六处相应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耶?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名之为一切。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舍弃之法,且谛听。诸比丘!以何为一切舍弃之法耶?诸比丘!眼应舍弃,色应舍弃,眼识应舍弃,眼触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耳应舍弃……鼻……舌……身……意应舍弃,法应舍弃,意识应舍弃,意触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

诸比丘!此为一切舍弃之法。

诸比丘!何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有色,不因色而思量,不思量色为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因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为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因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

不思量耳……不思量鼻……不思量舌……不思量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不思量此为我有。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为我有。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彼不执着世之一物,无执着则无爱慕,无爱慕则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


张慈田文集:婆希求道记

佛陀说:婆希!你应当这样地学习: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婆希!当你能够做到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时,在这时你就达到没有执着挂碍了,你若没有执着挂碍,那么你就没有现在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这两世,也就是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