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4|回复: 3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原文白话对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寺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所。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经行1林中。又有结发梵志2五百人等。遥见弥勒。威仪庠序。相好清净。五体投地。如银山崩。成金花聚众宝间厕。金花金台。七宝为果。于台阁中。有妙音声。而说偈言。
我见牟尼尊   面貌常清净
   百福相奇特   世间无伦匹
   烦恼垢永尽   智慧悉成满
   一向常归命   身心无疲倦
   故我以五体   欲得胜安乐
脱苦无所畏   敬礼释迦文
时诸梵志。见闻此事。白佛言。世尊。如此童子。威仪庠序。光明无量。与佛无异。于何佛所。初发道心。受持谁经。唯愿天尊。为我解说。
佛告式干梵志。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令汝欢喜。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时。有世界名胜花敷。佛号弥勒。恒以慈心。四无量3法。教化一切。彼佛说经。名慈三昧光大悲海云。若有闻者。即得超越百亿万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无有疑虑。
时彼国中。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聪慧多智。广博众经。世间技艺。六十四能。无不综练。闻佛出世。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即以世间一切议论。难诘彼佛。尽其辞辩。而不能屈。即便信伏。为佛弟子。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我今于佛法中。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以此功德。愿于未来过算数劫。必得成佛。而号弥勒。
于是舍家。即入深山。长发为相。修行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是经。一心除乱。彼时世间。有两星现。国王淫荒。彗星横流。连雨不止。洪水暴涨。仙人端坐。不得乞食。经历七日。
时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兽。见于仙人。七日不食。而作是言。今此仙人。为佛道故。不食多日。命不云远。法幢将崩。法海将竭。我今当为无上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即告诸兔。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众生爱身。空生空死。未曾为法。我今欲为一切众生。作大桥梁。令法久住。供养法师。尔时兔王。即为群兔。而说偈言。
若有畜生类   得闻诸佛名
  永离三恶道   不生八难处
  若闻法奉行   生处常值佛
  信法无疑惑   归依贤圣僧
  随顺诸戒行   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槃   常受无上乐
尔时兔王。说此偈已。告诸兔言。我今以身欲供养法。汝等宜当各各随喜。所以者何。我从多劫。丧身无数。三毒所使。为鸟兽形。唐生唐死。未曾为法。吾今欲为无上法故。弃舍身命。供养法师。
时山树神。即积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围绕仙人。足满七匝。白言。大师。我今为法。供养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虽有慈心。何缘能办。兔白仙人。我自以身供养仁者。为法久住。令诸众生。得饶益故。作此语已。即语其子。汝可随意求觅水草。系心思惟正念三宝。
尔时兔子。闻母所说。跪白母言。如尊所说。无上大法。欲供养者。我亦愿乐。作此语已。自投火中。母随后入。当于菩萨舍身之时。天地大动。乃至色界。及以诸天。皆雨天花。持用供养。
肉熟之后。时山树神。白仙人言。兔王母子。为供养故。投身火中。今肉已熟。汝可食之。时彼仙人。闻树神语。悲不能言。以所诵经书置树叶。又说偈言。
宁当然身破眼目  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  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  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食肉者  此人行慈不满足
当受短命多病身  迷没生死不成佛
时彼仙人。说此偈已。因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作此语已。自投火坑。与兔并命。是时天地六种震动。天神力故。树放光明。金色晃耀。照千国土。时彼国中。诸人民等。见金色光。从山树出。寻光来至。既见仙人。及以二兔。死在火中。见所说偈。并得佛经。持还上王。王闻此法。传告共宣。令闻此者。皆发无上正真道心。
佛告式干。汝今当知。尔时白兔王者。今现我身释迦牟尼佛是。时兔儿者。今罗睺罗是。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槃后五十六亿万岁。当于攘(rǎng)佉()转轮圣王国界。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时五百群兔者。今摩诃迦叶等五百比丘是。时二百五十山树神者。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时千国王。跋陀婆罗等千菩萨是。彼王国土诸人民等。得闻经者。从我出世。乃至楼至。于其中间。受法弟子得道者是。
佛告式干。菩萨求法。勤苦历劫。不惜身命。虽复从报。受畜生身。常能为法。不惜躯命。投于火坑。以身供养。便得超越九百万亿劫生死之罪。于是得在恒河沙等无量诸佛先。亦先弥勒前。得成佛道。汝等云何不勤为法。佛说是语时。式干等五百梵志求佛出家。佛言。善来。须发自落。即成沙门。佛为说法。豁然意解。成阿罗汉。八万诸天。亦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会大众。闻佛所说。各各称赞。菩萨所行。
舍利弗白佛言。时彼仙人。投火坑已。为生何处。佛告舍利弗。时彼仙人。投火坑已。生于梵世。普为一切。说大梵法。乃至成佛。转大梵轮。所说经典。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云。所制波罗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于重禁。后身生处。常饮热铜。至彼仙人。得作佛时。如弥勒菩萨下生经说。
尊者阿难。闻佛所说。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叉手长跪。而白佛言。世尊。弥勒成佛所说戒法。乃以慈心制不食肉。为犯重禁。甚奇甚特。时会大众。异口同音。皆共称赞。彼国众生不食肉戒。愿生彼国。世尊悉记。当得往生。尊者阿难。复白佛言。当何名此经。云何受持之。佛告阿难。此法之要。名白兔王菩萨不惜身命为无上道。亦名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如是受持。
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在摩伽提国的寂灭道场、弥加女村的自在天寺精舍中。当时迦波利婆罗门有一个儿子,名叫弥勒,身体呈金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全身以黄金装饰,又放出银色光明,有如一座白银山,威光无量。弥勒来到佛陀的处所,那时世尊正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在树林中经行1。一起同行的,还有五百位成年梵志2,他们远远地看到弥勒,威仪安详庄严,相好清净。弥勒五体投地顶礼佛陀,如同银山倒地一般。金花聚集在一起,众宝镶嵌在其间,金花里有金色花台,并结出了七宝的果实。从台阁中传来弥勒美妙的音声,说出了一个偈子:

我见牟尼尊   面貌常清净

   百福相奇特   世间无伦匹

   烦恼垢永尽   智慧悉成满

   一向常归命   身心无疲倦

   故我以五体   欲得胜安乐

脱苦无所畏   敬礼释迦文

  那时众位梵志见到这件事情之后,就询问佛陀:“世尊,这位童子威仪安详庄严,光明无量,与佛陀没有差别,他最初是在哪一尊佛的面前,发起了修道之心?又是受持了哪一部经典呢?恳请世尊能为我们解说。”

  佛陀告诉式干梵志等:“你们仔细听,好好思维,我现在为你们详细解说,让你们生欢喜心。在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个名为胜花敷的世界,那个世界的佛名号为弥勒。弥勒佛一直用慈悲心、四无量3法教化一切众生。这尊佛所宣说的经典名为《慈三昧光大悲海云》。如果有人听闻了这部经典,立即可以超越百亿万劫生死之罪,而且最后必定成佛,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时这个国家中有一位大婆罗门,名叫一切智光明,他聪明智慧,博览群经,对世间的六十四种技艺无所不通。他听说佛出现在世间,正在宣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就运用世间的一切论点去诘问佛。但是他用尽了全部的言辞和论点,也无法击败佛。于是他便信服了,成为了佛的弟子,并在当下就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并说道:‘我如今在佛法中,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愿以此功德,在未来历经一定的劫数后,必定成佛,名号弥勒。’

  于是一切智光明离开家进入深山,带发修习清净的梵行。这样经过了八千年,少欲无事,以乞食为生,并且一直诵持这部经典,一心专念以灭除妄想、散乱。那时,天空中出现了两颗星。当时的国王荒淫无度,国中慧星横飞,雨水连绵不止,洪水暴涨。仙人端坐于山中,无法外出乞食,就这样过了七天。

   当时,树林中有五百只白兔,其中有一只兔王。这兔王母子看到仙人已经七天没有吃东西了,说道:‘现在这位仙人为了求取佛道,已经很多天没有吃东西了,命在旦夕。眼看法幢就要崩倒,法海也将枯竭,我今天应当为了无上大法能够久住世间,而不吝惜自己的身命。’于是它告诉兔子们说:‘一切诸行都是无常的,众生爱惜自己的身体,白白地轮回于生死之中,却从来没有为佛法做出贡献。我今天要为一切众生作大桥梁,去供养法师,使佛法能够永住世间。’这时兔王随即为群兔说了一个偈子:

若有畜生类   得闻诸佛名

  永离三恶道  不生八难处

  若闻法奉行  生处常值佛

  信法无疑惑  归依贤圣僧

  随顺诸戒行  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槃   常受无上乐

  当时兔王说完偈子后,告诉所有的兔子:‘我今天要用自己的身体供养正法,你们每一位都应该随喜。为什么呢?我从多劫以来,丧身无数。因为贪嗔痴三毒而堕为鸟兽的形体。我徒然地生生死死,却从来没有为正法而发过心。今天,我准备为了无上正法而舍弃身命,供养法师。’

  当时山树神听了,就堆起香木、点燃了柴火。兔王母子围着仙人绕行满七圈后,说道:‘大师啊,我今日为了无上正法要供养尊者您。’仙人对它道:‘你们是畜生啊,虽有如此的慈悲心,但是怎么办到呢?’兔王对仙人说:‘我要用自己的身体来供养您。这是为了让正法久住于世,并使得每位众生都能够获得益处。’说完后便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今后就自己随意去找些水草食用生存吧,心里要一直思惟正念佛法僧三宝啊。’

  当时兔王的儿子听了母亲所说的话后,就跪下对母亲说道:“正如母亲所说的,为了无上正法而舍身供养,我也乐意啊。’说完就自己投身于火中,兔王随后也立即投入了火中。在两位兔子菩萨舍身之时,天地剧烈震动,一直震动到色界天。诸天都如下雨一样散下天花来供养他们。

肉熟了以后,山树神对仙人说道:‘兔王母子为了供养您而投身于火中,现在肉已经熟了,您可以食用了。’当时仙人听了树神的话后,悲痛得不能言语,他把所读诵的经典写在了树叶上,然后说出了一个偈子:

‘宁当然身破眼目  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  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  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食肉者  此人行慈不满足

    当受短命多病身  迷没(mò)生死不成佛’

    当时仙人说完这个偈子后,发下誓言说道:‘愿我生生世世不再起杀念,也永远不再吃肉,入白光明慈三昧定中,直到成佛,并制定断肉的戒律。’说完这番话后,自己也投身火坑之中,与兔王母子一起丧命了。这时天地出现六种震动,因为天人的神力,树木放出光明,金色晃耀,普照着一千个国土。当时摩伽提国中的人民看见山林中发出金色的光芒,就寻着光芒来到树林中。人们看见仙人和两只兔子死在了火中,又看到仙人所说的偈子,并得到了佛经,于是人们将偈子和佛经带回去呈给了国王。国王听闻了这个经法后,传令宣说这部经法,使得听闻这个经法的人都发起无上的正真道心。”

佛陀告诉式干:“你要知道,当时的兔王就是现在的我——释迦牟尼佛;那时兔王的儿子,就是现在的罗睺罗;那时诵经的仙人,就是现在这些大众之中的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在我涅槃后过五十六亿年,他将在攘(rǎng)佉(qū)转轮圣王国的华林园中、龙华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处得成佛道,宣说妙法。当时的五百只兔子,就是现在的摩诃迦叶等五百位比丘;当时的二百五十位山树神,就是现在的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五十位比丘;当时的一千位国王,就是现在的跋陀婆罗等一千位菩萨。那些王国中听闻佛经的人民,就是从我出世直到楼至佛出世期间,受持正法而得道的弟子。

  佛陀接着告诉式干梵志:“菩萨为求无上正法,勤苦修行,历经多劫,并且不惜身命。虽然他也受报而堕到了畜生身,但却能一直为了正法而不惜舍弃自己的身命,投身火坑,以自己的身命作供养,因此可以超越九百万亿劫生死之罪,并在恒河沙等无量诸佛之前,也先于弥勒菩萨之前得成佛道。你们为何还不精勤地修习正法呢?”佛陀说完这些话后,式干等五百位梵志便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说道:“善来。”这些梵志须发自落,成为了沙门。佛陀为他们宣说正法,他们豁然开朗、心开意解,成为了阿罗汉。八万天人也都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时参加法会的大众听闻佛陀所说的教言,都纷纷称赞菩萨们的行持。

    舍利弗询问佛陀说:“当时那位仙人投入火坑命终之后,生到何处了呢?”佛陀告诉舍利弗:“当时那位仙人投入火坑命终之后,生到了梵世天,为一切众生宣说大梵法,直到成佛,转大梵轮。其所说的经典也名为《慈三昧光大悲海云》。在其所制定的戒律中,不行慈悲的人名为犯戒之人;食肉者则犯重戒,在死后投生的地方,会一直被灌饮滚热的铜水,直到这位仙人成佛之时,如同《弥勒菩萨下生经》中所说的一样。

尊者阿难听闻了佛陀所说的教言,随即从座位上站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并向佛陀双手合掌,长跪着对佛陀说:“世尊,弥勒菩萨成佛时所说的戒法,是以慈悲心制定的不食肉的戒律,并定为重戒,真是太奇特了。”这时在场的大众,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个国家的众生受持不食肉戒,并发愿往生到这个国家。于是世尊全都为他们授记将来必定能够往生到这个国家。尊者阿难又问佛陀说:“这部经典应该如何命名呢?又应该如何受持呢?”佛陀告诉阿难:“根据这个经典的要义,可取名为《兔王菩萨不惜身命为无上道》,或取名为《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你们要按照这个要义去受持。”

尊者阿难以及在场的比丘们,听闻了佛陀所说的教言,都欢喜地奉行。

发表于 2016-4-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弥陀佛

点评

欢迎师兄!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 15:46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师兄!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5 2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