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8|回复: 0

[般舟三昧] 释常善恩师开示—如何训练音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如何训练音声
师父: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训练音声,音声。音声是佛事,这个音声的训练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我们刚才讲啊,前边讲这个训练节奏,训练这个踏下去喊出来。 因为这里有个核心的内容,是一个喊出来的问题,是一个音声的问题。其实我讲过了啊,根在脚上,魂在声音里边。
那么,我们先讲下这个声音。那么,声音的奥妙在哪里?我们要逐一地进行体证。体证哪些内容呢?要体证,那么,首先你要体证声音用嗓子和用不同部位的声音。用嗓子唱,“阿(ou)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这样,用嗓子。如果说,比如用胸腔的声音,“阿(ou)弥陀佛”,是胸腔的声音。如果用腹部丹田部位,“阿(ou)弥陀佛”。当然这是用腹部呼吸的声音。如果用脚加上腹式呼吸带动,“阿(ou)弥陀佛”,这是这个。那么,你呢至少要用半天的时间,你体会不同的(发音方式)。你首先你自己唱上一个小时、俩小时。然后唱完了之后,你来体会自己的这个发音的方式偏于胸腔,还是偏于腹部,还是脚。脚的力用上了还是没用上?腹部的,腹式呼吸的这个力用上了还是没有用上?这里边要体会,你自己呀要去体会其中的差别。如果不体会其中的差别,光告诉你怎样去用力唱这个佛号,你还是学不会,还是学不会。因为就是我发现呢,到底腹式呼吸,呼吸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节奏,怎样的深度,怎样的数量、级别,这个一定要用心去体证。
然后,这个呼吸和这个脚步的力量怎么配合,这个非常的讲究,是细中之细,微中之微。微细的“微”呀,微中之微,细中之细,重中之重,键中之键,关键地方的关键。这个你要去体会。然后也就是说,你要这个部位你要不同地去体会、去体证。
然后呢,这个训练的过程要这样:你先讲明其中的道理,今天比如说,我们就体会其中不同的呼吸的方式,呼吸和脚的配合方式,你去找其中配合的要领。比如说,这个两个小时,大家各自去找,“阿(ou),阿,阿,阿,阿,阿,阿,阿”,你再找其中的这个方式,怎么配合比较好。那么这个说来容易呀,但是要找,你要找这几点,你以为你找得很好了,那么好,找到了,你坚持两个小时看,坚持得住不?坚持得不费任何的力气,坚持得住,那说明你找的对。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了,那不对。那么你就要找这个配合的东西啊。那么,先讲这个。如果你能坚持两个小时以上,又不费力气,甚至四个小时以上,那说明你找的这个声音、你的角度的配合和力度是对的。如果你找不到,你还费力气,还接不上气,说明你找的不对。这是标准,这是标准。你将来能够念到一天一夜都不困,都不累,还想念,越念越想念,那说明你找的这个力度、角度和呼吸配合,这个说明是配合对了,配合对了。而且呢,你一点偷懒的意思都没有。相反,你根本就不想偷懒,一点想省劲的意识都没有,根本就不想省劲,你还想费点劲,然后你又实际上又不费劲。这样去念出的声音才是合乎规范的声音,才叫音声上基本过关,基本过关。那么这是一个啊。
那么你要去训练,你比如说,这个都是训练的过程,这要一个七,打七天,才可能把这个声音这部分训练出来。那么,你首先,就刚才讲的是呼吸和声音的、脚步的配合。那么这是你训练这个脚步,脚步的配合,你要训练大力踏的时候,配合的状态怎么样。“阿!弥!陀!佛!”大力踏的时候声音怎么配合。然后,这个不大力踏,就是说,是一个中道的力量来踏。也就是说,脚步抬起的力量、高度不超过能抬起高度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力度,用你能够比你吃奶的力气,就是那个你把那个用尽力气的那个力气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量,怎么去掌握这个量。但是,虽然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量,但是发力的方式你要去体会,一定是爆发力,发力的方式。“阿(ou)!”,发力的方式是爆发力和不爆发,这个很重要,一定要爆发力出来。但是爆发力又没有爆发到透、到底,又没有爆发透。没有爆发透,它又是这个爆发的模样。“阿(ou),阿(ou)”,你看,你看我的身体,“阿(ou),阿,阿,阿”,就好像身体轻轻动了一下一样,但是动的模式、动的形式完全是爆发性质的。但是呢,它又是温和的,爆发当中有温和,温和当中又是爆发。总体上其实来讲,“阿----”,这是温和的。但是温和当中这个形式呢,“阿(ou)”,它又是实打实的爆发的,“阿(ou)!”,它不是“阿——”,不是纯的这种温和的。那么,这种发力的方式你们要懂得去训练,不训练形不成习惯,所以这个发力方式要去训练。那么你要找这个力,大了、小了、小了、大了、基本大了、基本小了、正好、还是怎样,这个发力的方式要进行专项的训练。
声音,那么你要用偏小的声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就是小的跟。你比如说这堂课,你就定一个计划,我最偷懒,(用)最小的声音去跟,最偷懒的声音,有跟、有没跟,你就去这样去跟,跟完了你找找体会。这偏小,什么叫偏小,你就懂得什么叫偏小了。然后你再用大声去跟,什么叫偏大,你也懂了。这堂课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用偏大的声音来跟,“阿弥陀佛”,都偏大的声音去跟。跟完了以后,你这个大的危害、大的损害你才懂。然后你再至少搞三堂课,大家掌握这个不大不小的这个声音去跟,怎样叫最小的声音,又能调动身体全部的力量,你去找这个声音,这三堂课就找。你找,你以为找到了,找完了,教练来说你这个声音大了还是小了,哪不对,矫对一下;下堂课再找,再找,找了又不对,再告诉你。
这个声音非常关键。效果快不快、深入不深入、能不能很快地感应道交,关键就在这个声音上,声音的共振上。那么,这个声音上,一,在于声音和节奏的完美的配合。第二,在于声音和节奏的基本的配合。“阿(ou)”,就是全身心地吼出这个声音出来,“阿(ou)”。这个配合非常重要,基本的配合。也就是说,要达到一个基本的量,你前面要找这个基本量,找到这个基本量,要相续这个基本的量。这是找这个声音的配合。找着这个声音以后,要相续这个声音,相续这个声音。那么这样,然后这个相续这个声音,相续的标准,你能够要相续到三小时、五小时、一日一夜,这叫找着这个声音了。然后你这个声音,这是一个啊。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一点,大家很难达到的,就是这个声音一定要喊出来,吼出来,高音吼出来,“阿(ou)!阿!阿!”。这个声音要能吼出来,全部身心地吼出来,这个是能否都摄六根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这个声音全部吼出来,配合上脚步,配合上节奏,能够无所挂碍,无有恐怖,无有挂碍,远离颠倒梦想,全部在于声音能够高声地吼出来。你高声吼出来之后,找到高声吼出来的妙处了,特别能放得开了,不管多少人在跟前没有关系。你要吼,你要锻炼,多少人在跟前没有关系,可以吼,吼出来。然后呢,不管你的情绪状态、身体状态如何,能吼出来,能够吼出来。然后呢,随时随地在哪个部位可以吼出来,吼出来。那么你比如说,你在等电梯的时候,“阿(ou),阿,阿,阿,阿”,吼啊,“弥陀佛!弥陀佛!弥陀佛!弥陀佛!”,甚至吼两分钟,身体就通了,就完全就通了。你吼两嗓子,你感冒两分钟能吼好,就至少能把气喊通了,达到这个程度,吼,能够把这个声音啊……你就像,你看牛那个啊,“哞——”,那个声音很震撼人的。还有那个小孩子,哭起来烦不烦人哪?很烦人。那小孩子咋哭的?谁会学?那个小孩子哭的那个劲,就是那个劲。
那么,这就是说,要把这个音声和这个身体完全地匹配起来。你比如说腰间盘突出,其实肿瘤的消除,比如骨头这块,实际上都是气滞郁结的结果。那要把这个气吼顺,吼得顺,就在于你能够忘物忘我,能吼出来,能喊出来,喊得就说没有任何障碍,势不可挡,没有障碍,无可阻挡,然后把它喊出来、吼出来。这个声音如果能够吼出来,你的气不顺才怪呢,就能通顺,这是关键所在。但是,你只有高音能吼出来的情况下,你才能把声音藏起来,变成“阿,阿,阿,阿,阿弥陀佛”。你才能把这个能量藏起来,这个时候中音才具有了内涵。如果你高音吼不出来,你最后就,你就声音没内涵,“阿弥陀佛”,你这个声音没有内涵。你只有经过了高音的训练,大力踏用力喊,喊得痛快,喊得大汗淋漓,喊得热血沸腾,喊得激情似海,喊得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喊得出来,你只有这个喊,你喊的功夫到了,再把这个功夫藏起来,藏到身体里边去,这个中道才有内涵。这个时候才既不累,又有内涵,又能持久,又不失功德,而且隐含的功德更加巨大。所以,这个时候就讲你要训练那个高声喊的过程,然后再训练把它藏起来的这个过程,再训练把它这种藏起来相续。就是一种是明藏,还有一种是暗藏。明藏,有一个藏起来。暗藏,自然而然地藏起来。到了一个暗藏的阶段,那才是比较自如的阶段。
师父带众,为什么能带几天几夜这样带下来呢?其实就是一个暗藏的一个阶段。这个暗藏在此还包括就是什么呢?一是,暗藏还包括一个声音的藏。就是说,你本来可以唱八度,你把它降低一度。在这个低一度的这个基础上把它藏起来。那这个声音呢,最后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丰富的功德力。
这是讲声音的这个训练。你找到这个声音,而且能够熟练这个声音,能够在任何场合下驾轻就熟,一下就找到这个声音,并能相续这个声音。然后,这个时候你的音声才真正成为佛事。音声再能够相续不断,你再能够克服情绪的障碍、体力的障碍、气息的障碍、环境的障碍,等等各种各样的障碍,然后把这个声音能够在这种障碍当中不断地相续,你具足这个,而且非常熟练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再去闭关就有了意义,就有了意义,就有意义了啊。那么这是讲的这个,闭关,就有了意义了。那这个时候再闭关,你再训练一日一夜之功、三日四夜之功、七日八夜之功,然后十四日十五夜之功,然后再训练一个月,49天,然后再训练90天,那个时候搞起来就90天如弹指顷。
但是呢不能着急。啥都没准备好,“梆”就搞90天,都搞伤了,知道吧?都搞伤了,就搞得往往留下痛苦的记忆。那么开始的时候呢,我们为了把这些精进念佛的人聚在一起,扛了个90天的旗号,是借这个旗号把大家搞到一起。现在大家都搞到一起了,那么就需要进行……把这个活做细,做细,这个就是这样。做得细致、做得系统、做得高效、做得有把握、做得水到渠成、做得精彩。这样就告诉大家这样一个训练的一个次第,训练的次第。这声音是个灵魂,其它都配合声音的,步伐呀,呼吸呀,都配合声音。但这个声音呢,是这个身体的这个琴,这个钢琴,身体的这个琴声,它不是这个嗓子的这个声音,“阿(ou),阿,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声音是身体吼出来的声音,是这样啊。这是个声音的训练,要按照刚才讲的那个总体的法则,每一个细节去找它的平衡,每一个细节去体会它的内涵,体会它的级别,体会它的奥妙,体会它的影响力。这样都深入体证了,都如水入口、冷暖自知了,你就处于不退转地了,就不退转了,这个你就是进入,就是说,这就是说达到某种不二的境地,这你就有发言权了,有发言权了。那么这是讲的音声的训练,音声的训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