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33|回复: 1

[善导思想传承] 【法师心悟】阻断习气的鼓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法师心悟】阻断习气的鼓动2015-06-27 弘法 净土宗弘愿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慧净法师《学习宗风》言:“对自己不利的境缘,我们都要以悲悯心来对待;不能生悲悯心,至少也不能生瞋恨心,就像净嵩法师所讲的:‘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凡夫互相谴责。’我们要当一个学佛的智者,以悲悯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而不要去谴责对方。”
  这让我想到一则佛教典故,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有神通的阿罗汉经常要过一条河,河里住着一个河神。在前世这位阿罗汉出身于种姓高贵的婆罗门,而这位河神的前世是他家中的婢女。
  这位阿罗汉每次要过河就说:“小婢,请让开,我要过河。”
  河神因为他是大阿罗汉,尊重他,河神就把水分开,断流给他过。他每次都这样叫,“小婢”“小婢”的叫多了,河神起了烦恼,认为阿罗汉轻视它,就去找释迦牟尼佛。
  河神向佛说:“这位大阿罗汉说话太不礼貌了,老是叫我小婢。”
  佛就问阿罗汉:“你是不是有这样说?是故意的吗?”阿罗汉老老实实地承认说:“是的,佛陀,我有这样说,但我不是故意说的。”
  佛就跟他说:“你必须向那个河神道歉。”
  他就向河神道歉,结果又说:“小婢,对不起。”
  你看,因为这位阿罗汉前五百世都是婆罗门出身,种姓高贵,所以有傲慢的业习。虽然今世证悟了阿罗汉果,断除了烦恼,但业习尚存,还是有口业上的过失。
  这个在佛教中就称为“等流习气”。等流,谓流类相等或相似。如水源头出自喜马拉雅山,奔流万里,水中依然有此源水的味道。习气,又称为种子(是种子的异名)。等流习气,前世带来。譬如前世欢喜杀生,这一生就欢喜杀生。我们现在所造作的善、恶、无记这三种业,及所感的果,都是缘于前世的造作。
  我们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习气,皆是由前世所种之因(种子)而成;若将此习气延续,则成为未来世的种子。
  我们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我们现在就知道要如何来做了。
  第一,如慧净法师所说:“对自己不利的境缘,我们都要以悲悯心来对待他人,而不要去谴责对方。”因为这都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因业所感召的果报。
  第二,明了业缘果报是真实不虚。要警醒自己,若心中生起恶的念头,要立即阻断,不使恶念延续,进而去造作身口的恶业,自害害他,以致于未来世甚或当生、当下即感受恶业的果报。
  第三,要发惭愧心,誓毕此生,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决志往生弥陀净土;即使身为齑粉(粉末、细粉),也终不改此志。
  阿罗汉尚有习气,更何况我等罪恶生死凡夫,在业力的催使鼓动下,造起恶业来疾如暴风駃雨!若要彻底断除恶因恶习,除念佛往生,别无他路!
作者:宗弘法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5-6-29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