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把贪断尽?禅家讲的,无念、无心、无住,贪心才能断尽。心有所住,贪心就断不尽。那我们今天也学这个方法,我们要无住,实际上怎么样?实际上你那个心住在无住上,你还是贪心。心住在无住上,住在无想上,我什么都不想了,你要真正修成了是无想定,果报在无想天,那是外道天。是不是真无想?不是,他有想,想无想,住无想,分别无想、执著无想,你看看,没有能真正达到。这是佛法之难处,说很难说,听也不容易真正听懂。所以常常听的时候产生误会,发生了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见解就是修行证果的障碍。所以教下常常提倡的叫大开圆解,宗门里面讲大彻大悟,然后自己才有能力修行。
底下这一段是讲瞋恚,这是讲贪瞋痴,根本的烦恼。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这个我们也晓得,跟前面这个贪欲是一样的,总是从相对的境界里面产生的。这个贪欲跟瞋恚是发生在两种境界,顺境里面起贪心,逆境里面起瞋恚心。前面跟诸位说了,贪的境界广大,瞋恚的境界跟贪欲一样,也是非常广大。二乘人厌离三界,他对於这个三界讨厌,讨厌这种心就是瞋恚心。菩萨看轻小乘人,舍弃两边,你们想想是不是瞋恚心?菩萨的瞋恚心。大菩萨,这是讲见性的菩萨,他不一样,他到『纯音无尘』,著重在这个纯字。纯音是什么?法性的妙音,这个里面再见不到一丝毫的障碍。尘相就是障碍,我们凡夫听到这个音,声尘,菩萨所听的是声性,不一样。这个性是真的,是本有的,从来也没有失掉,六根的根性、六尘的尘性、六识的识性,这真的,一点都不假,这就是「纯音无尘」。
为什么会把性变成尘?迷了性就叫做尘。由此可知,觉了的时候,六根、六尘、六识都叫性,迷了的时候,性就叫做尘,只换名词,不换境界。觉悟之用是无量功德,不觉之用是无量烦恼,可见得佛法就是一个觉、一个迷。觉迷这一关不容易破,不容易破的原因就是在我法二执,执著不能够舍弃就不能入门。凡夫执著坚固,二乘人有执著,内守幽闲,守就是执著,菩萨也有执著。我们讲善根的厚薄从什么地方看?执著的轻重,这个人无论对什么事情,很重的执著,这个人善根薄,不太容易教化,他有很重的执著。执著轻的人容易入道,执著轻的人容易点醒,晓得一切法都是幻化的,都是假的。你叫我是个人,你叫我圣人,我也晓得这名字是假的,叫我是个猪、是个狗,我也不瞋恨,为什么?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人家一赞叹,说你是圣人,你喜欢了,你的心被境界动了,被境界染污了,说你是个猪,你就生气了,你的境界也被染污了,不知道世间法界是假名建立,没有一法是真实的。这是讲纯音无尘,我们一般讲见性了。
见性之后,『根境圆融,无对所对』。你看看我们现在这个对立,根尘识对立,没见性。如果一旦要见了性,六根的根性,六尘的尘性,六识的识性,是一性无二性。所以这个十八界不成对立,晓得是一桩事情,没有对立里面怎么会产生瞋恚?所以这个欣厌之心没有了,这个理就是在此地。我们在没有见性之前,换句话说,贪瞋痴是有的,只可以说是浅深差别而已,有的人重,有的人轻,烦恼特别重的,烦恼特别轻的,轻重而已,没法子断除,见性才断。我们念佛人来说,你念到事一心,伏断,没断根,因为事一心,这是有相当定功了,这是念佛三昧,可以叫你烦恼不起现行。你念到理一心,就断了,那不是伏断,是灭断,的确没有。诸佛菩萨没有,没有里面,有时候为度化众生有示现,那个示现不是真的。所以我讲没有了,怕诸位又起疑心,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你们看到,他也娶太太,他也生儿子,维摩诘居士,那是在家的佛,妻子儿女也一大群,毗耶离示现害病的时候,这些阿罗汉们去看他,他见人就骂人,好像脾气都很大,那是示现,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有贪瞋痴,那是示现,这个我们要晓得。你要是看他,这个维摩长者脾气大了,舍利弗、目犍连去了都被他骂了一顿。他真是有那么大脾气?有瞋恚心吗?没有,所以这是我们要晓得的。我们千万不能用凡夫的心,以我们自己分别执著妄想来测度佛菩萨的境界,这个罪过就大了。所谓罪过,是自己障碍了自己,是自己增长自己的烦恼,增长自己的无明,增长自己的邪见,这叫罪过,不是得罪别人。刚才讲了,佛菩萨都已经见了性,你赞叹他,他也不生欢喜,你毁谤他,他也不会瞋恚,他要还有欢喜、还有瞋恚,那跟我们凡夫一样,那不能叫成就。凡夫的功夫叫忍辱,能忍受得了,他没有忍,他忍什么?根本就没有分别执著,离开了能所,「无对所对」。这样就是所有贪瞋痴这些烦恼统统没有了。这一没有,一转变,就变成了无量的智慧。所以是『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资料恭摘: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第十集) 档名:07-006-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