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04|回复: 77

[净土网文] 带业往生是真实,消业往生是方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我们所造的善业、恶业,随时随地都跟着我们。我们去到天涯,业报就跟着去天涯;我们去海角,业报就跟着去海角;我们去天堂,业报就跟着我们去天堂;我们去地狱,业报就跟着去地狱。就像影子一样,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跟着我们。
   那么我们去到极乐世界,当然也被带到极乐世界了!对吧?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个不难理解吧?
    所以第一个结论:带业往生是真实!
    读《观经》九品,我们可以知道:去到极乐世界,如果带的善业多,那么对应的品位就高;如果带的恶业多,那么对应的品位就低。
“消业往生”的思想,是希望我们能够消除恶业,只带善业去往生,那么得到的品位就高。
所以,要明白“消业往生”是鼓励我们多造善业,少造恶业,以期高品位往生;不要听到“消业往生”就害怕,以为业消不干净,佛就不收我们。这是第二个结论:消业往生是方便(鼓励)。

发表于 2015-12-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带业往生是真实,那三恶道业带到极乐世界会如何?以后极乐命终,再重入恶道受报?
如果最后还是涂消归零,那不论是往生前消,抑往生后消,始终还是得消;
当然该说消业往生才是真实,暂时带过去才是方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把恶业带到极乐世界,然后佛菩萨告诉你方法,让你自己去消业。
   《观经》:“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
   注意,是花开以后,大菩萨为他介绍灭除罪业的方法(除灭罪法)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你担心恶业消不干净,会重返恶道的想法,是错误的。阿弥陀佛48愿中有一个:“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自有办法令你不堕落三恶道,除非你自己发愿一定要去三恶道。
发表于 2015-12-9 10: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是弥陀 发表于 2015-12-9 09:44
其实是把恶业带到极乐世界,然后佛菩萨告诉你方法,让你自己去消业。
   《观经》:“下品下生者,或有 ...

师兄,如果生到极乐当然问题解决,就以十六观下品下生言,临终具足的因缘不容小觑,1.善知识在边上;2.“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谁有把握具足这样的条件,佛经许你“带业往生”。但如祖论所说,人命如广场中灯,随何方风来,一吹即灭,何时死,何处死,何法死即不可知,死法无定且多,死因在前刻刻紧逼,应当观无常养成习惯,临终方不至于手忙脚乱。
其实《观经》开宗明义,“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才是把凭和重点。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修三福当然最好,放心大胆去往生。如果修不好三福呢?怎么办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经》下三品,正是为修不好三福的人,乃至恶业缠身的人准备的。一定要依法不依人,好好研读经文,领解如来真实义。
发表于 2015-12-9 13: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是弥陀 发表于 2015-12-9 10:28
《观经》下三品,正是为修不好三福的人,乃至恶业缠身的人准备的。一定要依法不依人,好好研读经文,领解如 ...

师兄明辨,仔细研读《观经》,虽无“带业往生”之语,但下品下生应有未消尽业可往生之义,这从弥陀悲的殊胜来看也并不排斥,但师兄有无留意,下品下生末一句“是名下品下生,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佛教讲理性,师兄确也找到了“带业往生”的言外之意,但末学认为下品下生实际是条件最多、最难、最不靠谱的。“后辈生想”在末学看来是一生不能往生的注解,但因果不坏,当前世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因缘成熟,感善知识临终劝导、虽苦相现前逼迫,能够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往生极乐,此义应是不排斥恶业众生前生因缘具足时也可“往生极乐”,但不能作为可靠依据:“非一生,有可能,没把握“之意。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经》下三品,本就是为恶业众生所设,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故意往那里钻呢?所以应当从阿弥陀佛不舍恶业众生的角度来解读。并非鼓励大家往下品下生去靠拢。
发表于 2015-12-9 14: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不恭地说,师兄有点执理废事了,没有深究因果。师兄似乎认为信心是凭空而来的,恶业众生突发奇想,不顾临终病痛、四大解散之苦,对弥陀生起了不可动摇的信心,善知识也无缘无故走到了临终众生边上劝勉。
而末学从大德们的言教体会:真正的信心是福德和善根的成熟,并非偶然。这也是末学为什么把《观经》下品下生末第二句“是名下辈生想”提出来的原因。
舍因果谈轮回事相,皆是戏论。
师兄有如弥陀般的悲情恶业众生固然温情堪赞,愿解如来真实义的认真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猛,但没有圆融还只是世界学问,师兄不妨就末学圈出来“下辈生想”作一批判,看是否支持“一世带业往生”论?
来自: 微社区
发表于 2015-12-9 14: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议:如果发觉,需要以多世才能实现“带业往生”,那么估计支持“带业往生”自然就少了,而一心一意开始勤行精进,勉行守五戒,行十善,修定慧,“消业往生”了。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样讲,我就不得不提醒你注意一个问题:“三福是净业正因,而非往生正因”。
《观经》:“当修三福:。。。。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注意看:“净业正因!”
什么叫净业正因?就是净除业障的正因。
也就是说:如果做好三福,能够净除业障,业障就轻;万一做不好三福呢,业障就净除不干净,业障就重。
经文明明讲“三福是净业正因(净除业障的正因)”,并没有讲“三福是往生正因”。
如果经文讲:“三福是往生正因”,那么好:你做到三福,具足往生正因,你顺利往生;如果你做不到三福,不具足往生正因,那你继续轮回。
可是佛没有说啊!没有说“三福是往生正因”啊!
《观经》中另有“往生正因”,请仔细研读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问师兄“需要以多世才能实现‘带业往生’”的观点,有哪些经文作为证据呢?如果没有经证,那只是你的猜想而已,不足为据的。
如果师兄能顺利找到并正确理解《观经》中所阐述的往生正因,那你自然不会再有“需要以多世才能实现‘带业往生’”之错误思想。
发表于 2015-12-9 16: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是弥陀 发表于 2015-12-9 14:47
试问师兄“需要以多世才能实现‘带业往生’”的观点,有哪些经文作为证据呢?如果没有经证,那只是你的猜想 ...

师兄可以查阅《观经》下品下生末一句“是名下品下生,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试问“下辈生想”是一生,还是多生?

大概师兄只盯住了莲苞里十二大劫后观音势至说法消罪法一句了,思惟“没有罪法还消什么?”但后面接一句就不在思考之列了,可以称之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吗?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晕,原来“下辈生想”,是下辈子往生的意思啊?
那么《无量寿经》中的上辈是上辈子往生吗?“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
中辈,是哪辈子往生呢?“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
下辈,是下辈子往生吗?”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发表于 2015-12-9 17: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是弥陀 发表于 2015-12-9 16:24
我晕,原来“下辈生想”,是下辈子往生的意思啊?
那么《无量寿经》中的上辈是上辈子往生吗?“其上辈者, ...

好吧,下辈生想是师兄解释对。
义理方面,《观经》下品下生虽有“带业往生”之意,但从中品下生开始皆有善知识助力,乃至临终十念,因缘实越来越难具,就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义一般,说它真实,条件具备确可成功,但本身如凤毛麟角般。不能否认其意义,但利益没有普遍性,反而易成为懈怠、造恶借口,弊病丛生,不值得提倡。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三品,应当从佛慈悲不舍恶业众生的角度来理解,否则难以获得法益。
发表于 2015-12-9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y_wa3eH 发表于 2015-12-9 14:25
有点不恭地说,师兄有点执理废事了,没有深究因果。师兄似乎认为信心是凭空而来的,恶业众生突发奇想,不顾 ...
真正的信心是福德和善根的成熟,并非偶然。

发表于 2015-12-9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是弥陀 发表于 2015-12-9 14:42
如果这样讲,我就不得不提醒你注意一个问题:“三福是净业正因,而非往生正因”。
《观经》:“当修三 ...

听师兄们讨论,蛮好看的!长见识哦!
经文明明讲“三福是净业正因(净除业障的正因)”,并没有讲“三福是往生正因”。

我想起Jacky师兄一个比喻很形象:业障过重,如身负重铁,被恶道磁场牢牢吸住(很可能连善终的因缘都没有,更何论临终正念),要想摆脱,除非有宿世深厚佛缘,才能成行。理论上行得通,实际可能凤毛麟角,不具普遍意义。而对于急需断恶修善,持戒修行的信众来说,过于宣扬“带业往生”,积极指导意义不大。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业障过重,如身负磁铁。可是啊,你可知道,磁铁的原理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所以佛只需运用他的光明磁场,改变一下你的磁性,恶道的磁场不但不吸取,反而把你往外推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6 2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