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7|回复: 2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第五章四善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9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第五章 四善知识
禅与自在解脱 第五章 四善知识
我们心灵中有四位善知识,它们随时等待着我们的邀请。但是,我们同时也有五位恶知识,它们随时准备跳出来阻碍我们,它们从不休息(见第六章)。问题在于我们从不尽心尽力去克服恶知识,也不全心全力长养善知识。长养心灵的善知识,是一件自然而且明智的事情。然而人们的心灵,却缺乏明辨善、恶知识的能力。
我们的善知识,就是四梵行:慈爱(loving kindness)、悲心(compassion)、随喜(joy with others)与平静(equanimity)。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心中找寻到这四位善知识。当我们发现自己心中缺少这些善知识,就该知道这是一种缺憾,并开始为它们的加入而努力。
慈爱
文字是危险的,它们能够带来一种常恒不变的幻象。我们从小就以文字灌输知识,但是,它们充其量只不过是观念而已,不是真实的。想象一条河流:“河流”这个词并不能表达出流水的真实,“河流”这个字眼是静态的,而流动才是河流的属性特征。“慈爱”也是相同,除非从心里流露出,否则慈爱是不存在的。字面上的慈爱是无意义,不值一提的。字面上的“慈爱”并没有任何意义,如同字面上的“河流”只是一种描述,人们必须透过经验才能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河流。如果你告诉小孩子“河流”这个词,他不会明白你在说什么。不管这孩子是否认识字。但只要把他的手放在水里,让他感觉到水的流动,那么这孩子就会知道河流是什么了。
慈爱也是相同,词语本身是无意义的。只有当你从内心感觉到慈爱的流动,才会知道佛陀在这么多经典中说法的内容。也只有我们理性与感性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生命才能够圆满。如果一个人只凭着感性的心灵来生活,就会流于情绪化而容易犯错。情绪化意味着对每件事物都起反应,而那是没有用的。理性的心灵本身就是公正,人们可以借由理性来理解每件事物的内容。然而,如果一个人只善于理解,他可能会有高超的智力,但是感性的心灵却毫无成长。可知理性与感性的心灵,二者必须相辅相成。一个人除了能善于理解之外,还要能善用自己的情绪,如此就能带来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感觉。
“慈爱”或“爱”--无论字面上对你是否有意义--并不是一种与亲密爱人相处而产生的情绪,或是因为与家人小孩同聚一堂,或是因为有一位非常值得爱的人。这种“爱”也与功利主义或是本能反应完全无关。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够流露出慈爱。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很困难,大多数人都做得到。爱自己的父母也不是多么困难,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多数人也都做得到。但是这些都不是“慈爱”的实义。
佛陀谈到有关慈爱的意义时,他提到慈爱必须是对一切众生等无差别的心怀。他在《慈悲经》第八章中提到慈爱的极致,正如同母亲疼爱她唯一的孩子一般。你们之中有孩子的就能明了疼爱孩子的感觉,也就能了解这其中的差异。对于自己的孩子,你们抱持着怎样的态度,而对于别人又有着怎样的感觉呢?这件事情,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厘清。除非你愿意不断地净化自己,直到视一切众生如同己出一般,否则就无法真正了解慈爱以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你看见一个小孩从脚踏车上跌下来,正坐在那儿哭泣,你会很自然地将他扶起来,并且安慰他。这就是慈爱,而且不是很困难。困难的是,如何从我们内心对所有人都生起同样的感情,何况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那么可爱,连我们自己也并非全然地可爱--只有阿罗汉才是。既然连我们自己也不是全然地可爱,我们凭什么要求别人呢?又为什么要对人产生关爱以及厌恶的差异呢?我们会因为不认同某人的行为而对他产生厌恶。没有人永远是对的,包括在座的每一位。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都曾在生命的旅程中犯错。即使我不了解你们的生活,至少我可以确定自己的确如此。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避免犯错,凭什么要求别人表现得完美无缺呢?
所谓慈爱有三种程度。最基本的慈爱我们可以称之为“善意”。我们对于彼此都有善意,这是人们相处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彼此之间缺乏善意,就无法共聚一堂禅修--因为当大家都在静静地禅坐,我们会站起来走动、制造噪音而妨碍他人。假如人群之间缺乏善意,就没有国家能够存在。你曾经想过,我们是多么地仰赖彼此吗?我们仰赖邮差送信,仰赖蔬果商和稻农提供我们食物,仰赖政府分派每家每户自来水。我们也同时仰赖着邻居的善意,因为在生命中大多数时间里,善意是最为重要的需求,当善意遭到毁坏,人们就会面临混乱。
进一步的慈爱,我们称之为“友谊”。我们只对特定的一群人感觉友好,包括我们的朋友、邻居、我们认识的人或是帮助过我们的人。友谊更为接近慈爱,却还不是真正的慈爱。虽然友谊能够让我们心中有爱,并且让人们彼此相爱。然而,其中潜藏着真爱的敌人--情爱。虽然我们认为情爱是正当的,也让情爱含藏于我们与朋友、同伴之间,含藏于对我们有帮助以及与我们相处过的人之间。如此的含藏却会制造憎恨,我们不会憎恨我们不爱恋的人,而会憎恨那些使我们的爱失落的人。这是一种恐惧,而且我们只会恐惧所憎恨的事物。因此,纯净的爱就不复存在了。这种含藏使得爱不再纯净,也不再知足,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完全令它满意。这是在每个家庭里面都会发生的事情,这也就是人们对情爱永远不会满足的原因。
人们对家庭的爱,可以作为培养慈爱的苗圃。在此苗圃中,人们能培养慈爱使它成长,并将慈爱散播得更远。只有家庭幸福美满,才表示有正确发展的慈爱。否则家庭会成为情绪爆发的温床--事实上常常如此--情绪就像盖着盖子沸腾的茶壶一般,随时会爆发。人们心中真正的慈爱,必须经由家庭的爱来培养,但是不是只有“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女儿”、“我的儿子”、“我的叔父”、“我的姑妈”、“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所有问题都是由“我”和“我的”所造成的。除非我们能超越而转变成无条件的爱,否则家庭的爱就不能发扬到极致,只能用来支持自我的存活而已。然而存活是自然的,并不需要人为的努力。无论有没有原子弹轰炸,我们终究会死去。死亡是我们大家唯一的共同目的地,在那里我们将会相见。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第五章 四善知识》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其实,友谊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就是依附。我们依附于朋友,不想失去朋友。我们对朋友好,所以他们也对我们真心相待。如果他们不以真诚对待我们,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该再交这位朋友。我们的付出也希望朋友回报以友谊、照顾和关心。这样就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我的付出,要获得等值的回报。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以至于从不深思这个现象的存在。这般的行为,不只是发生在朋友之间,也发生在亲爱的人之间。如果他们不以同等的爱回报,我们会觉得失落、凄凉和沮丧。万一他们离开了,那么就似乎是失去了爱。像这样的爱,只能含藏在少数人的身上,这不是很荒谬吗?
与爱共舞
爱是无法含藏在人身上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包着骨头,以及由三十二个部分组成的皮囊(见第六章)罢了!爱怎么可能含藏在里面呢?然而,所有著名的悲剧都是因此而起。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飘》等,都是描述因为有人远离,而令他人了无生趣,最后因死亡而分离。其实不管是因为死亡、改变心意或感情变质,人们的分离都是必然的。无论他们应不应该,这都不能算是问题。爱如何能够含藏在这么一两个人的身上呢?
爱是含藏在感觉里。如果一个人尚未借由家庭而将爱扩大延伸,就必然会因为某种理由失去他人的爱而受到伤害。家庭之爱的主要目的,在于令人知道爱的感觉,然后与爱共舞。
要做到与爱共舞,不是单靠这十天的禅修课程,也不是只要赞叹这部《慈悲经》就能够做到的。理性或是感性的心灵可不像灯泡一样,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它们需要用耐性和决心,进行有系统的训练。
心灵之所以需要接受训练,是因为心灵天生就同时包含有爱和恨,所以无法保持慈爱的感觉。心灵中包含着恶念、排斥、怨恨和恐怖,当然还有爱。但是,除非我们减少恨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延伸我们的爱,否则,是无法体会到,流露着慈爱的心中所生起的祥和感觉。
只要心中有爱--为众生无条件的爱--就能真正地安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反应,仰赖自己,完全地信赖而没有疑虑。如此地训练,直到心中不再生起任何怨恨与愤怒。这是培养心中慈爱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成果。
当我们面对一个自己非常厌恶的人,更是需要培养心中的爱,这正是我们学习改变内心的好机会。因此,我们被迫去面对某位大多数人都厌恶的人,更应该感谢有这么好的机会。当我们面对那个人的时候,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涌上心头,比如嫌恶、憎恨、忿怒,以及为我们的负面情绪辩护使之合理化等等。当所有的负面情绪生起,正是要学习如何去爱的时候,这是培养慈爱的最佳时机。
最可惜的是,有如此好的机会却不能善加运用。如果目前你的生活中,并没有令你厌恶的人可以用来学习,那么,就以每一个人为学习目标。每一位众生,无论他们是谁、做什么工作或是有何种信仰,都是学习慈爱的目标。也无所谓他们说些什么,是否对你感兴趣或者是否存有慈爱之心,那都不重要,唯一重要而必须时刻牢记的是自己的心。“我是否能够变得有爱心、包容心,我是否可以没有忿怒、没有怨恨。若能如此,那么在佛法的路上,我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佛法除了要了解之外,还要能够品味佛法,在佛法中生活。
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处理自己对于他人的反应。因为人们之间的接触频繁,不如意之事常十有八九。如果有人紧闭双唇不发一语,慈爱是无法在此情况下成长的,而只会培养出怨恨、压抑、烦恼以及对人、事、物的漠不关心。这些对于我们的心灵净化,是毫无助益的。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付出全心全意的关怀,才能获致对自己全然的信赖和心安的成果。
佛陀曾说,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当获得十一种利益。前三种利益是: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假如有人不易入睡,可以确信的是他必定缺少慈爱之心,安眠药无法解决的问题,慈爱可以办到。因为有慈心,在潜意识中不会起烦恼,所以也就没有恶梦和梦魇。以慈心入睡,必定也以慈心苏醒,因此,每天都能保持对众生的慈爱之心。
在睡之前,以“功过格”反躬自省是有用处的。可以只在心里反省,如果愿意的话,当然也可以记录下来。在“功过格”上写上:“今天有多少次感觉到自己对别人流露出慈爱?”另外又写上:“今天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有多少次感觉到自己有忿怒、伤害、怨恨、排斥、恐怖和焦虑?”然后总计二者功过,如果过多于功就要想办法改进。一位成功的商人每天都会结算赢亏,如果发现消费者并不怎么捧场,很明显地,他的营销策略必定要有所调整。
这是一种技术,不是天性的缺憾或能力,而是借由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自己,直到完全净化的一项技术。不是因为其他的人很可爱,事实上也不是;如果是的话,他们早就上生到天界里,不会降生到这里来了。人界,是从须弥山底算起,共三十一界的第五界。既然我们人界,只是三十一界中的倒数第五名,那么,你还能期望什么?
生活是全人的教育课程
在人界里,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而这也是人界的目的。整个人界,正是用来长久指导全人教育之学府。不是为了求安乐,也不是为了求富贵和财产;不是为了要成名,也不是为了要改变世界--人们总是有很多的想象。生活仅仅只是一门全人的教育课程,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即“心灵的成长与培养”。除此之外,没有更重要的课程了。正如在花园之中,当杂草围住了美丽的玫瑰花丛,夺走了所有的养分,使得玫瑰无法开花,也就没有人能够享受玫瑰花的美丽和芬芳,最后玫瑰花丛将会因杂草而荒芜。心灵也是一样,滋生于心灵的爱,就如同玫瑰花丛。如果我们不除去杂草,最后终将使慈爱如同玫瑰丛一般荒芜。所谓杂草,就是指忿怒以及所有相关的负面情绪。
大多数人,都在寻找爱他们的人。有些人找到了少数可以彼此相爱的人,但是不幸地,有些人却找不到,他们因此而愁苦、怨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苦楚对我们是有助益的。如果我们本身是仁慈的,就会有无数的人围绕在身旁,因为每个人都想要得到爱。有人爱我们,并不保证我们就得到了爱;当他们沉浸在爱之中,我们可能完全没有感觉,顶多只会因为有人发觉我们是可爱的而感到满足。这是另外一种的“我执”,使“自我”更为膨胀。而慈爱众生,会令“我执”渐渐消磨。
发表于 2015-7-14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