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83|回复: 3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并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并序

  唐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随疏钞

  □将释疏文。大分为二。第一解疏题目。第二正解疏文。初中分二。初明所
述疏目。后辨能述人名。初中有二。先明所释经题。后明能释疏目。初中分二。
初释总题。即大部之通名。后明品目。即品章之别目。今且初文。问。总名七字。
为是唐言。为是梵语。答。于中佛之一字。即是梵语。余之六字。总是唐言。问。
若总就梵文呼之。如何。答。若旧梵云摩诃毗佛略□陀健拏骠呵欲底修多罗。此
□略也。若就正者。应云摩诃尾没□(里也反)。没驮□拏。□(名庚反)贺。
素怛ツ(二合)。摩诃云大。尾没□云方广。没驮云觉者。□拏云杂华。□贺云
严饰。素怛ツ云契经。若总就唐言。应云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契经。共十一字。
今以顺古。又生善故。乃去觉者二字。存佛之一字。又去杂饰契三字。存华严经
三字。即于十一字中。略却四字。存其七字。以总名七字也。于中上六字。所诠
之义。下一字。能诠之教。就所诠中。大方广即所证法。即清净法界。具体相用
三。佛华严即能证人。于中严为总相。余分因果。经之一字即能诠教。如下疏文。
第二明品目者。即普贤行愿品。梵云阿进底也(二合)咄□。(一)尾目乞叉。
(二合)(二)尾洒也。(三)三满多跋捺啰。(二合)(四)左哩。(五)〇
啰(二合)□驮曩。(六)〇啰(二合)吠舍。(七)跋哩□(无〇反)多。
(八)言阿进底也咄□。此云不思议。尾目乞叉。此云解脱。尾洒也。此云境界。
三满多跋捺啰。此云普贤。左哩。此云行。〇啰□驮曩。此云愿。〇啰吠舍。此
云入。跋哩□多。此云品。即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入品。今顺此方。故入字
居初。疏中文略。具足应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不思议等即是所入。
普贤行愿为能入。入通能所。问。疏主何以不具标耶。答。良以入经解文。乃具
标也。故疏题遂略。但标能入。故但云普贤行愿品也。下文广辨。自下明能释疏
目者。即疏一卷并序五字是也。言疏(去声)者。疏(平声)决也。即是疏决开
通之义。良以经中义理幽深。若不疏决开通。无由启悟故。又说文云。书义为疏
今即纂集经论深义。书写一处。用解经文。故名为疏也。言一者。数也。卷。即
卷舒。唯此独行。故云一卷。并序者。并谓兼并。序者庠序。尔雅云。入门见屏
谓之序。即东西墙。见墙所以别宅舍之浅深。观序所以知作者之意旨。又序者。
叙也。即□述也。谓□述经之大意。纂于文前。令习学者顿观其大旨。故云序也。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自下明能述人名者。即敕太原府等。言太原府者。即总指其处。即三京之
北京也。地列河东。卫之分野。即古之并州。大崇福寺者。曲指别处。简非开元
龙兴石室等也。梵云毗呵啰。正云尾贺啰。此云行处。出家道人所行止处。故以
为名。此名为寺者。起自摩腾。初来汉国。同诸宾客。权止鸿胪。后建伽蓝。标
名白马。得寺名也。言沙门等者。正举能述人。沙门。梵语具云室啰末拏。上单
下复。此云勤息。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然有胜义世俗示道污道之
异。如十轮经。次之二字。即疏主名也。历九宗圣世。为七帝门师。赐号清凉。
如碑广述。言述者。疏主自谦。不言作也。意云。但是传于旧章。而不新制。述
者。传于旧文。制者。制礼作乐。故论语云。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
于我老彭。夫子云。我但传述旧章。而不新制。所以然者。制礼作乐。必使天下
人行之。有德无位。故述而不作也。云窃比于我老彭者。窃者。私窃。老彭者。
彭祖也。以其寿八百岁。故曰老彭。又王弼云。老是老聃。彭即彭祖。老彭好述
古事。夫子云。我私窃闲比于老彭。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今疏主意亦同此。
故但云述也。言敕者。臣下曰令。君令为敕。即疏主当时奉诏译经制疏流行于世。
故云敕太原等也。

  □大哉真界。万法资始。包空有而绝相。入言象而无□。妙有得之而不有。
真空得之而不空。生灭得之而真常。缘起得之而交映。
  □自下第二释疏文。大分四段。第一总标大部名意。第二归敬请加。第三开
章释文。第四庆赞回向。初中又四。第一通叙法界为佛法大宗。第二大方广佛华
严经者下。别叹此经。以申旨趣。第三然玄籍百千下。教起由致。庆遇希奇。第
四大方广者下。略释总题。令知纲要。今初。应假问云。诸家造疏。多先叙佛为
物示生。无像现像。随宜说法。先小后大等。今何最初便叙法界。应答云。以是
此经之所宗故。又是诸经之通体故。又是诸法之通依故。一切众生迷悟本故。一
切诸佛所证穷故。诸菩萨行自此生故。故初顿说。不同诸家有渐次也。谓权实不
同。随宗异故。文中有三。一约法以明。二我佛下。约人以显。三是知下。法喻
结叹。初中又二。初一句总标体性。二别明体相。今初。大哉真界者。兼下句。
借周易乾卦文势用之。彼彖辞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谓乾卦有四德。
即元亨利贞。以干是卦名。元是卦德。以是其首德。故连干称之云。大哉乾元者。
阳气昊大。干体广远。又以元大始生万物。故云大哉万物资始。乾元称广大之义
者。以万象之物。皆资乾元而得生始。所以得称广大。乃统天者。以其至健而为
物始。以此能统领于天也。天是有形之物。以其至健。能总统有形。是乾元之德
也。今此则借初二句文势。而所宗不同。彼指乾元。此明真界。彼指万物。不过
天地之内。此言万法。总该世出世间。故不同也。言大哉者。是发语之端。仰叹
之词也。真界者。即真如法界。法界类虽多种。统而示之。但唯一真法界。即诸
佛众生本源清净心也。故下立宗云。统唯一真法界。即是一心。又起信云。所言
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出世间法。又详玄录云。此经诸会。所证不同。
开则万差。合则一性。舒则弥纶法界。卷则摄在一心。今则不离一心。全明法界
缘起。言一心者。即是众生本心。与万法为根本。乃至云。而此法界体是一心。
应知自心则成佛本等。准上诸文。斯义明矣。明知权教以八识为心。一向有为生
灭。不得为体。今明一法界心。准起信论。于此一心方开真如生灭二门。此明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并序》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即一真法界。故此总标为体性也。两宗心义。下当广明。此总标体性竟。疏万法
资始下。二别明体相也。于中三。一明为诸法本。二明包□离情。三明妙用自在。
今初。资者。假藉之义。无有一法不是本心所现。无有一法不是真界缘起。无有
一法先于法界。由是万法资假真界而得初始生起也。然一法界心成诸法者总有二
门。一性起门。二缘起门。关键中约亲疏也。性起者。性即上句真界。起即下句
万法。谓法界性全体起为一切诸法也。法相宗说真如一向凝然不变。故无性起义。
此宗所说真性。湛然灵明。全体即用。故法尔常为万法。法尔常自寂然。寂然是
全万法之寂然。故不同虚空断空顽痴而已。万法是全寂然之万法。故不同□计倒
见定相之物。拥隔质碍。既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全是性起。则性外更无别法。所以
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尘尘悉包含世界。相即相
入。无碍镕融。具十玄门。重重无尽。良由全是性起也。故还源观五止门中第三
性起繁兴法尔止文云。依体起用。名为性起。起应万差。故曰繁兴。今古常然。
名为法尔。既云今古常然。即知不待别遇外缘牵之。本来法尔常起也。纵诸缘互
相资发。就此门中。缘起亦成性起。约此义故。诸佛常普□一一尘中说华严法界。
永无休息。故晋经有性起品也。二缘起门有二。一染缘起。二净缘起。染者。谓
诸众生。虽中全有如上真性。及性所起过尘沙之善法。良由迷之。不自证得。便
颠倒□计别执过尘沙之恶法。故云染缘也。释此便为二门。一无始根本。二展转
枝末。根本者。谓独头无明也。言独头者。迷本无因。横从空起。不同余法。展
转相因。此复有二。一迷真。二执妄。迷真者。不识自体法身真智故。十地品云。
于第一义谛不了。故曰无明。执妄者。即不识本自身心即法尔自然。别执妄心。
及一切质碍诸法也。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名
无明也。二展转枝末者有三种。一由前独头无明故起种种烦恼。二由烦恼故造种
种业。三由业成故受六道种种生死诸苦果。故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又
云。此三障者。更相由藉。因烦恼故以起恶业。恶业因缘故得苦果。一从无明起
烦恼者。唯说烦恼粗相。即贪嗔痴。谓既妄认四大五蕴为自身心。即自然贪一切
荣乐之事。欲以润之。嗔一切违情之境。恐损害之。愚痴之情。种种计校。如上
烦恼。皆由执妄而起也。二从烦恼造业者。既贪嗔猛盛。即造十恶等业。或贪来
生富乐之报。造诸善业。或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修四禅八定不动业。由迷
第一义故。善恶不动俱是有漏染业也。三从业受报者。然声响形影之报。纤毫不
差。由前恶业成。则有地狱饿鬼畜生种种苦报。由前善业成。则有四洲及六欲天
等种种乐报。由前不动业成。则有色界四禅无色四空等种种差别之报。所受苦乐
之身。是别业正报。所居胜劣器界。是共业依报。既未返本还源。并非究竟。由
是三界五道妙高铁围四海七金日月水陆山河大地万象森罗。丘陵坑坎杂秽充满。
十方各各差别。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无量无边品类。有情。即生老病死。器
界。即成住坏空。劫劫生生。迁流不绝。皆是染缘起也。故大经云。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又不增不减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
众生。胜?经云。不染而染。起信论云。无明熏真如。成诸染法等。二净缘起者
亦有二义。一分净。二圆净。分净有三。一声闻。二缘觉。三权教六度菩萨。且
声闻者。谓有众生闻小乘教。知前三界不安。皆如火宅。厌患心生。欲求出离。
修五停心观七方便等。断四谛下分别烦恼。得初果进修。渐断俱生烦恼。乃至证
阿罗汉果。即四果四向是也。缘觉者。亦由知前三界过患。根性猛利。遇缘见性。
成辟支佛。于中有麟角部行之异。然上二乘。唯除我执。未除法执。唯断烦恼障。
未断所知障。唯证生空。未证法空。故云分净。权教菩萨等者。闻定五种性。定
三乘教。信唯识理。不执我法。发三心四愿。修六度万行。断二障。证二空。即
三贤十圣若身若智及诸功德并所居国土也。言分净者。以未闻圆顿实教。但守所
习权宗。权宗毕竟无有实果。故出现品云。假使有诸菩萨。于百千亿那由他劫具
修六波罗蜜。及三十七菩提分法。若未闻此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
不顺不悟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即知若守权宗。定无称性究竟之果也。良由
但云圣净。凡不净。断障后方净。未断时不净。秽土不净。别有净土等。故云分
净。权实两宗不同。如大疏玄谈中广辨也。二圆净者亦有二门。一顿悟。二渐修。
顿悟者。翻前根本无明也。谓有圆机。闻此圆教。知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无别八
识生灭之种。烦恼生死即是菩提涅槃。一切国土染相本空。无非净土。初发心时。
便成阿耨菩提。见一切众生皆亦如是。故出现品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
正觉。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准此义故。即顿悟时彻于法界。若自若他。
唯见清净。不见更有染法也。既不迷真执妄。故云翻前无明。渐修者。谓虽圆顿
悟解。而多劫已成颠倒妄执。习已性成。难为顿尽。故须背习修行。契合本性。
此复有二。一离过。二成德。离过者。翻前展转枝末三障也。既自识真净法身。
灵鉴真心。即不妄认四大缘虑之躯。本因烦恼而为此身。既不认此身。即贪嗔自
息。贪嗔既息。即不造业。既无有业。即无三界六道苦乐之报。故云离过也。言
成德者。既无障恼。则一向称性修行。显发性上尘沙功德妙用。然非谓先离过尽。
然后成德。即心境离过之时。即称性念念圆修万行。念念圆成万德。故虽初发心。
便同正觉。而不碍行布。行位历然。然且行行交参。位位融摄。因该果海。果彻
因源。断障。即与一切众生同体普断。成佛。即与一切众生同体普成。故出现品
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普见一切众生般涅槃。即此圆教中四
十二位。若贤若圣。若心若境。若依若正。若人若法。并是圆净缘起之法也。言
缘起者。由本因中。闻圆教。信圆法。发圆解。起圆行。圆除诸障。圆证法界。
既藉此诸缘修证。故言缘起。证时即见凡圣皆然。故言圆净。故大经云。若人欲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并序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并序》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华经云。佛种从缘起。起信论
云。真如熏无明。成诸净法。统而言之。则净缘起门。翻前染缘起门。以合前性
起门也。然此华严圆宗。具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义。上性起门。即别教义。迥异
诸教故。上缘起门。即同教义。普摄诸教故。大疏玄谈全拣全收。全拣诸宗。即
别教性起义。全收诸宗。即同教缘起义。然约机约法。故开二门。既入法融通。
二亦交彻。二门不二。统为华严圆宗所显真界生起万法之义门也。二明包□离情
者。疏。包空有而绝相。入言象而无□。上句包含所诠法。下句□能诠教。又含
者亦含能诠。□者亦□所诠。文影略也。言包空有者有二意。一包虚空及万法有。
谓性虽包空。而性非空。空融同性。是绝空相。性虽包有。而性非有。有融同性。
是绝有相。性若是空是有。则不能包空包有。良由性非空有。故能包空有也。非
有包有。如老子云。当其无。有器之用。故知有若实有。即碍于空。空若断空。
则碍于有。良由真界包之。有成幻有。必不碍空。空即真空。必不碍有。既空有
存泯无碍。故真界双包而绝相也。二即一体而说空有。谓性无一物。即名包空。
而灵心不昧。即绝空相。性具万德。即名包有。德皆是性。即绝有相。如莹净明
镜。空无一物。是名含空。而明鉴朗彻。故绝空相。明镜本具能现众象之德。是
名包有。能现即是明镜。故绝有相。以喻对法。义自分明。问。文云绝相者。为
绝空有之相。为绝真界之相。答。相之极也。极于空有。但于真界而绝空有之相。
即真界当体便是绝相也。言入言象而无迹者。言象之义。下文广辨。此明真性不
离言教之中。然且绝踪迹也。如水□入诸波。无别水相。不同人入屋中。别有人
相。故晓公起信疏序云。玄之又玄。岂出万象之表。寂之又寂。犹在百家之谈。
此证入言象也。非象表也。五目不能□其容。在言里也。四辨莫能谈其状。此证
而无迹也。大经云。法性□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
入也。)亦无形相而可得。(无迹也。)三妙用自在者。疏妙有至交映是。妙有
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者。不见真界之人。闻说三乘因果。则起心取相而
求。闻说诸法皆空。则不喜化生严土。若得真界。即知一切皆同真界。不空不有
也。于有处见之。(之字指于真界。)有则与之不异。故有即不有。于空处见之。
空则与之不异。故空即不空。不空故自然不失修行。不有故自然不取于相也。生
灭得之而真常者。生灭之法。不出□计所执。及依他缘起。若得真界。即知□计
如绳上蛇。本无所有。全是麻绳。既无法可生可灭。但是圆成真常也。依他无性。
揽缘而起。故即生无生。即灭无灭。如绳无自性。全是于麻。故依他即圆成真常
也。况三性皆无性。但是法界真常。居然可见。然此宗云依他。不唯依众缘之他。
全依真界而起。为依他也。设假因缘。因缘亦依真界。故关键中说法界起诸法时。
有性起门。及缘起门。言缘起得之而交映者。先约义。缘起相由。后约法也。尘
沙法数。无非法界缘起。故缘起之法。皆含寂照。如□一尘。既全是法界。即寂
照具足。如镜明而复净。故能现多镜入己一中。此一镜又入多镜之内。交相映入。
一镜既尔。余镜皆然。一尘既同法界。寂而又照。故能含一切法入己一中。此一
尘又入一切法中。交相映入。一尘既尔。一切皆然。重重交映而无尽也。皆由真
界故尔。
  □我佛得之。妙践真觉。廓净尘习。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融
身刹以相含。流声光以遐烛。
  □第二我佛得之妙践真觉下。约人以显。文中二。初约佛显。后约王显。初
中三。一智德。二断德。三恩德。今初。妙践真觉者。践谓履践。真觉即清净本
觉。故妙严品云。已践如来普光明地。彼叹菩萨履践佛境。今明如来履践净觉。
深浅不同。但引之以证践字。依起信论觉有三种。一者本觉。二者始觉。三者究
竟觉。言本觉者。论云。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法界一
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既是法身之觉。理非新成。故名
本觉。二始觉者。依本觉立。以有不觉故。谓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故。
论云。依于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由本觉内熏力故。渐有微觉厌
求。乃至究竟。还同本觉故。论云。不觉随染生智净相。即此始觉也。三究竟觉
者。此明始觉心源时。染缘都尽。始本不殊。平等离言。离言绝虑。萧焉无寄。
以始本无二。名究竟觉。是则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非究竟觉。不名真觉。
是究竟觉故名真觉。见始本异。不名妙践。达无二故。方名妙践。众生不悟真界。
履践六尘五欲。如来契合本源。故践真觉成圣德也。佛是觉者。即指于人。真觉
是所践之觉。即指于法。若以人契法。能所不忘。虽践不名为妙。今得真界融之。
能所契合。故名妙践。二断德者。疏。廓净尘习。即障无不寂也。廓谓空廓。净
谓清净。尘谓障垢。即烦恼所知二障也。然二障从粗至细有三。一现行。二种子。
三习气。习气微细难除。尚皆廓净。况种现耶。大疏云。荡无纤尘。断障之义。
下文有释。三恩德。疏。寂寥至遐烛。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者。上
句用而常寂。下句寂而常用。寂者无声。寥者无色。万化者。即一切法从缘假有。
如幻化也。域者疆域。一虚者。即一真虚寂也。融身刹以相含者。依正无碍也。
然依正交彻。义有六句。一依内现依。谓尘含世界。现相品云。佛刹微尘数。如
是诸刹土。能于一念中。一一尘中现也。二正内现正。谓毛孔中现佛。经云。如
来于一毛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坐。菩萨众会共围绕。演说普贤之胜行也。三正内
现依。谓毛孔中现刹。僧祇品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
彼诸刹。诸刹不能□毛孔。四依内现正。谓尘中现佛。下文云。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五依内现依正。谓尘中现
佛身及刹。经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刹。六正内现依正。谓毛孔中
现全佛身及刹。经云。一毛孔内难思刹。等微尘数种种主。一一皆有□照尊。在
众会中而说法。五六二句。具彰相即相入。方成融身刹也。言相含者。以称性故。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并序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并序》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随举其一。必全收一切也。疏。流声光以遐烛者。即流布声教之光也。故十地论
有教光智光也。亦可声是声教。光是光明。故大经云。佛放光明□世间。照耀十
方诸国土。演不思议广大法。永破众生痴惑闇。遐者。远也。烛者。照也。十方
刹土。机感即闻。不局三千界内。故云遐烛也。
  □我皇得之。灵鉴虚极。保合太和。圣文掩于百王。□风吹于万国。敷玄化
以觉梦。垂天真以性情。
  □我皇得之至性情者。第二约王显也。当时即德宗皇帝。灵鉴虚极者。谓英
灵鉴达虚无太极之道也。灵鉴。智也。虚极。理也。知一切法。保合太和者。周
易乾卦象辞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谓无为而化。上顺于
天。下合于人。故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既德合天地。中应人伦。反朴还ォ。
三才一贯。为太和也。和为大乐。故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论语云。用和为贵。以礼节之。意取礼乐备也。圣文掩于百王者。约时竖论。德
超三古也。上古三皇。中古五帝。下古三王。文谓经纶天地。故周易云。观乎天
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谓之人文。此则德宗圣文
明著也。淳风吹于万国者。约处横说。道贯万邦也。谓ォ朴之风。万国□布。如
春风一举。百卉芳菲。故有诗云。唯有春风无厚薄。贫家桃李也成阴。言敷玄化
以觉梦者。谓敷畅玄妙佛法。风化教令。警觉众生无明大梦。故大经云。譬如闇
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即令悟真性。永断无明也。言垂
天真以性情者。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欲即情欲。
若以情情于性。性则妄动为情。若以性性于情。情则真静为性。今垂无为之化。
令息妄动之欲情。合于天真之静性也。
  □是知不有太虚。曷展无涯之照。不有真界。岂净等空之心。
  □三法喻结叹者。疏。是知不有太虚至等空之心。是喻中。空无日而不显。
(如黑月夜行。不敢动步。及乎日出。方知本空。)日无空而不舒。(若遇日有
物遮障。日即不舒。要得空无云翳。日始还照。)故空日互相假也。理实日照亦
有分量。但取人间目□不及。故曰无涯。大经云。譬如孟夏月。空净无云翳。赫
日扬光辉。十方靡不照。法中真界与等空之心亦然。若无真界。何以展心智。若
无心智。何以缘真界。三昧经云。等空不动智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穷斯旨趣。尽其源流。故恢廓宏远。包纳冲邃。不
可得而思议矣。
  □大方广下。第二别叹此经。以申旨趣。文中三。一标叹。二释叹。三结叹。
今初。斯者。指如上融摄旨趣也。良由穷此融摄旨趣。故得恢廓宏远等。恢。谓
旷荡。廓。空也。宏。大也。今云宏远。则周□义。包纳。则含空义。即当法界
观中第三周□含容观也。冲。谓冲深。邃。谓幽邃。即□容二门。皆称理深邃难
见也。不可得而思议者。谓理深事广。俱不思议。况一多即入。故宜词丧虑绝。
故龙树菩萨判维摩经为小不思议经。(芥纳须弥。毛吞巨海。)指华严经为大不
思议经。(尘含法界。念摄僧祇。)此有四义。下解品题中当广明之。
  □指其源也。情尘有经。智海无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
万法之门皆入。冥二际而不一。动千变而非多。事理交彻而双亡。以性融相而无
尽。若秦镜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历历齐现。
  □指其源也下。第二释叹文中有六。一本源深妙。二成益顿超。三诠旨圆融。
四说仪深奥。五约器明。非器不测。六指例显。当机益深。初中有三。一标指其
源。二正明深妙。三喻结难思。今初。谓欲明功用。故先标源也。二正明深妙文
中有六。一融情智。二融真妄。三显四句百非。四泯真俗一多。五融拂事理。六
融摄事相。今初。情尘有经。智海无外。经有二义。一约喻。二约法。喻即尘含
大千经卷。如情念含圆明大智。文在出现品。如下具引。还源观中释云。尘即众
生妄念。经即大智圆明。智体既其无边。故曰量同千界。二约法者。即经是常义。
故孝经云。天地之经。而人则之。御注云。经者。常也。今意云。明情尘生灭之
念。智推体即真常。故次句云。智海无外。若情尘非常者。即智海有外也。以外
有情尘故。既外无情尘。故知情即常也。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
如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而影灭也。二融真妄。疏。妄惑非取。重玄不
空。然惑与取。盖一义耳。肇论云。惑取之知。夫妄惑者。合是取执之义。今以
称性融通。惑乃非取。故科云融真妄也。重玄不空者。文势用老经。经云。玄之
又玄。故云重玄。彼意以虚无自然为玄妙。恐滞情于此。遂拂迹云又玄。若佛法
中意以空空为重玄。即空病亦空也。今意云。即于空空便具恒沙德用。故云不空。
大疏云。万德有非有。一源空不空。如海对虚明。天地同一色。此则空有交映也。
三显四句百非。疏.四句之火莫焚。万法之门皆入。四句者。谓有.无。亦有亦
无。非有非无诸宗。堕此便成四谤。故大般若云。般若波罗蜜。犹如大火聚。四
面不可取。取即被烧。堕即成谤。故须离之。法中离四句。今明圆教所宗诸法。
本来离过。触向成德。四皆法门。故云四句之火莫焚也。然成谤成门。四句不别。
如何异耶。谓于四句中执一斥余。则句句皆病。(如四人各执一句。或一人先后
历四句义是也。)若四句存泯无碍。则句句皆门。(一人一时而见四句也。)问。
依于何法而说四句。答。然所依法。谓真俗相对成四。即法法皆具四也。依真俗
二谛明四句者。一真随缘故有。二缘无性故无。三上二句俱存。故亦有亦无。四
互夺俱泯。故非有非无。又不是有无。是真性故。又约教者。谓诠生死则俗有真
无。涅槃则俗无真有。涅槃经云。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此上犹约诸
法以说。若克就真性。亦有四句。一性是有。知觉不昧故。二性是无。无相无名
故。三际(去来今也)。三处(内外中间)。求不得故。三性亦有亦无。上二句
同时故。四性非有非无。此有二意。一即由上二同时。互相夺故。一时俱泯。二
直指真性不是有无。但是真性也。言万法之门皆入者。显万法也。万者指于总数。
其实该于一切。然一切法不出四句。诸宗以四句为谤。故一切皆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