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2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5-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6-5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警惕电视节目中的殖民文化倾向
我国电视节目中殖民文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主持人普通话中夹杂着外语单词或词汇,俨然旧上海十里洋场的洋泾浜。OK、PK、YES、NO、KISS、POSE、HIGH、FANS、PARTY、HOLD等英语词汇充斥荧屏,不伦不类。VCR本意指录像机,而我们的主持人却跟着港台湾用VCR代替录像片,“请看VCR”。其实录像片段的正确英文是Video clip,而非VCR。OUT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出外、在外、向外”,主持人却将其赋予“落伍”之新意。此外,主持人把庸俗的外来词汇当时尚,将聚会称“派对”,购物叫“血拼”,音乐叫Music。什么“吐槽”、“卖萌”、“拉风”、“屌丝”、“宅男”、“欧巴桑”、“料理”、“哇塞”、“费思”、“马杀鸡”、“贴士”、“酷毙”“的士”等语汇不一而足,破坏了汉字的组词规范,割断了汉语的血脉,值得引起足够的警觉。更有甚者,一些主持人以串联词中夹杂几个英文单词为自豪,却没有意识到那才是破坏汉字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动摇中华文明的根基。
语言是抵御文化人侵的天然屏障,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告诉读者,武力殖民意在征服身体,文化殖民用以同化人心,语言与洗脑息息相关。立国先立母语,亡国首灭语言。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的2月21日是“世界母语日”。近年来,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用法律形式维护本国语言,法国把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法语日”,总统在这一天要出来讲话,号召保卫法语。德国人坚决反对德英语言混杂,提倡在德国要讲德语。美国近年也颁布法律,坚决维护其强势英语的地位。在这场文化角逐中,中国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万世基业。显而易见,新闻传媒中英文夹杂现象只出现在中国,既关涉民族的尊严,又有碍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尊、自爱和自护。洋泾浜现象,说轻的,是主持人不规范使用汉语普通话,严重的说,是在自我摈弃中华文化的自尊、自信和自觉,崇洋媚外,唯西方马首是瞻。
二是节目名称或节目某些环节甚至新闻标题出现中英夹杂。如长沙台的《x档案》和湖南经视的《fans娱乐》等。湖南卫视的《奇舞飞扬》中设置了OUT特区和VU吧,OUT英语单词为多义词,这里为出局的意思。而VU作名词,牛津大辞典找不到解释,看完节目才知道,VU即中文威武之意。用“威武吧”作节目环节名就挺好的,为什么要用VU呢?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设置的MR.RIGHT对男嘉宾进行拷问,这个MR.RIGHT究竟是“右边”先生还是“权力先生”呢,不得而知。《百变大咖秀》中的“大咖”一词本为闽南方言,台湾的电视节目中用过,但在大陆(福建除外)却毕竟为生僻词,作为湖南电视节目名称欠妥。湖南经视新闻小栏目《创业吧》的宣传片中,小孩举着“爸比加油”的牌子。“爸比”为港台称谓,出现在宣传片中亦不妥。此外,新闻联播中的新闻标题出现“GDP增长”、“中国加入WTO”、“DNA比对”等字样,也不少见。
三是为西方节日大吹大擂造势。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愚人节......洋节俨然归籍“中国节”了。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中国的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其道,造成中国重大传统节日端午节被列为韩国遗产,而我们的电视媒体还在起劲哈日哈韩。翻开当下的很多日历,传统节日只剩下了春节。中秋、元宵花灯、清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乞巧、重阳敬老以及上巳、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重要的节日都从日历上消逝了。节日是民族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是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洋节大行其道而传统节日冷冷清清,这是典型的文化自轻和自我殖民。节日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调剂,更是维持民族认同感的纽带。我们不否认国外节日所带来的联系家人、朋友,增进交流,促进节日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本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立国之本,这是万万不能舍弃的。那些有着上千年辉煌和浪漫的中华礼仪岂能失传,决不能让我们的后人在浩瀚的古籍中去体验。
四是荧屏满目的洋广告。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汉堡包、三明治......西方商业广告将西方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传播给国人,追求新奇、崇洋媚外的心理与价值需求助长了攀比奢靡之风,使人们的自尊心成为洋货的附庸。洋货至上消弭着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走向衰微和病变。拜金主义的侵入误导了几代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西化,从饮食、休闲娱乐到穿衣、洗浴一律向“西”看齐。喝茶这一传统的休闲方式被咖啡、酒吧所代替,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求,中餐也不得不与西餐、意大利餐、西班牙餐分庭抗礼。挟“洋”以自重,挟“钱”以自重,成为当今不少青年人的追求。明明是地道的国货却偏要起一个洋名,不少合资或外资企业的职工以取外国名字为荣,什么爱伦、麦琪、美智子、约翰、麦克、西尼、考尔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现象表面看是语言混乱,它直接威胁到语言所包含的民族自强感和民族精神的独立,实际是殖民文化的表现。某些充斥着洋人和洋名字的广告之所以能够在影视传媒上“独领风骚”且“长盛不衰”,倚仗的就是金钱的魔力和文化殖民的色彩。
五是主持人或节目中的某些人弃中文名而用英文名。如湖南卫视《奇舞飞扬》的主持人魏巍取艺名KK、湖南经视新闻的主持人蒋宏杰取艺名yoyo,他们的本名却鲜为人知。再如《爸爸去哪儿》中,二个小演员本有中文名字却偏偏不用,要取英文昵称,田雨橙叫Cindy,王诗龄叫Angela。其实田雨橙、王诗龄的名字很中国化,称呼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意,大没必要多此一举。
电视节目中的殖民文化倾向是一种畸形的病变的文化形态,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殖民文化心理,导致青年人缺乏文化本根意识,对民族文化缺少应有的价值认同,潜移默化中丧失了中华文化的自尊、自信和自觉,崇洋媚外。殖民文化心理削弱甚至消解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抑制民族文化的创新精神。在学术操作的层面,殖民文化心理会强化甚至促进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去中国化”进程。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处心积虑地利用广播、影视、书刊及其他文化娱乐形式,竭力向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妄图将他们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强加于我们,借以摧毁我们的精神支柱,改变我们的政治信仰,扰乱我们的思想观念,进而达到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我们应大力抵制殖民文化倾向,正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觉。电视媒体要重构中国的电视话语,做语言文字规范的典范,使中国文化能够成为中国电视的指纹。要加强舆论引导,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扭转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下大力气张扬民族文化的精气神,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价值底蕴——崇高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生生不息的变革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砥砺品学、上下求索的民族求知风尚等
冯资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