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415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1-10-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1-1 18:58 编辑
|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 | M2示常说妙心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佛欲令一切众生得入无生法忍,于是坐在师子座上,用手摩阿难的顶,对阿难就说了。“师子座”,并不是说佛骑着狮子,或坐着一头狮子,或者雕刻一个狮子来坐;是因为佛说法好像狮子吼,所以佛坐那儿,也就说是师子座。摩顶,就抚摩他的头;在佛教里头,表示一种最慈爱的摄受力量。 如来常说:如来我昔日常常地说。说什么呢?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所有的一切法,就是由我们心里头所现出来的。“诸法”,是所有的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法。“所生”,从这儿生出来种种的法。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所有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因因果果,和微尘那么多的世界,都是因为我们这个心而成就的。所以在中国宗门所讲的机锋转语,古来的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若认识自己的心了,这个大地连一寸这么多的土都没有了。你说有什么?到什么地方去了?可惜我们人就都没有认识心,所以大地才这么多的土。 M3况真心有体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佛叫了一声,
说阿难哪!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假设这一切的世界,所有一切一切,都包括在内了。“其中”,就是在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个世界里头,乃至那最小的草、叶、细线、丝结。“缕”,是细丝;“结”,是丝结成结。
诘其根元,咸有体性:你追究、找它那个根元,统统都有它各自的体性。“诘”,就是问。
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就算这个虚空,也还有个“虚空”的名字,还有个虚空的相貌呢!所以一切一切的,都有形体。况且这种清净而妙净、妙明这种的心──这一切性的心,它怎么会没有体呢?它一定也有体的。 M4显妄识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吝”,就是吝惜、不舍。假如你一定固执你那个见解、你那个成见、你那个主观,说是“分别觉知”这个观察力,它所能明白的这个性,就是你的心。
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你这个心,就应该离开一切的色、香、味、触,以及声和法等种种的尘,另外还有一个心存在。“色”,就是有形有色的。“香”,就是香、臭。“味”,就是味道。“触”,就是接触、触觉。这单单说“色、香、味、触”,没有说“声”、“法”,但“诸尘”,也就包括“声”和“法”在里头。 “别有全性”,你要是一定说这个是心的话,它就应该和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关系,另外再有一个心和这色、香、味、触都不发生关系了。所以如果你说你“分别的这个心”,是你的心的话,那你这个心就应该离开色、香、味、触一切六尘的境界,另外“别有全性”,还有一个心存在。 因为佛所显露的这个真心,都在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显出来这见性是不动不摇的,这才是一个真心。要是阿难所说的“分别觉观那个心”,就和六根没有关系了。所以佛说,若离开一切色、香、味、触这诸尘事业,离开这一切的境界,应该另外再有一个心。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本来不是这样;不过佛这样来开示阿难,这样对他讲。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可是你现在不是这样!好像你现在在这儿听我讲法,你现在就因为这个声尘,而生出一种分别心,你并不是离开这个声尘,而另外有一个心。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纵然你能暂时息灭了见、闻、觉、知,你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实际上呢,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还在法尘里头。 “内守幽闲”,你把见、闻、觉、知都灭去了,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你也没有见,也没有闻,也没有觉,也没有知了,这是“空”的境界这一种功夫了。“幽”,就是很清幽的。“闲”,什么事情也没有,好像什么事情也都不做了,很空空洞洞的。外道以为这种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坐在这个地方,他觉得无人、无我,什么都空了,连自己这个身体都没有了,他以为这是功夫,这叫“内守幽闲”。实际上,这还是前尘分别影事。 “内守幽闲”,这在功夫上来讲,这就是稍微得到一点轻安的境界。轻安,就是很少的这种安定。但是外道以为这个就到了极点了,就牢牢地守着,不叫这个功夫失去了,这是外道修这种“内守幽闲”的功夫。他觉得这种的境界是不错,实际上,“犹为法尘”,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在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他灭了、没有了──眼睛,这个见也不向外跑了;闻,也不向外闻了;嗅,也不随什么味的境界转了;身,也不随触觉所转了;可是在意里边,内守幽闲。这“内守幽闲”,就是说第六意识;这第六意识有“独头意识”,它还在里边守着。这独头意识,好像我们一般人谁都会做梦,这个做梦的境界,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叫“第六独头意识”。在见、闻、觉、知都能灭尽了,这也还是在第六意识上用功夫呢!这外道的功夫,你觉得是很不错了,但是在佛教里来讲,这连一步也还没有走,这叫“内守幽闲”。 “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还是在法尘里头,不过它很微细微细的,你觉察不到。这就叫在意里边很微细的这种分别影事,还是隐隐藏藏,是一种不真的境界。你不要在这个地方就得少为足,说:“哦,这就是坐禅坐出功夫来了!”这还要往前去进步,不要停止在这个地方;停止在这个地方,容易落到顽空上;落到顽空上,就对坐禅没有益处的。顽空,就是没有了,他这个见、闻、觉、知都灭了,什么都没有了。 这第六意识有“独头意识”,这是很容易误入歧途,在这个地方走错路了。独头意识有四种:(一)散位独头意识。我们人一天这个散乱心,分别种种,这就叫散位独头意识。(二)狂乱独头意识。狂乱,就是这个人发癫狂了,他乱说乱讲的;这其中都是独头意识来支配他,这叫狂乱独头意识。(三)梦中独头意识。在做梦的时候,梦见种种色色,或者是奇奇怪怪这些个事情,都是独头意识在作怪。(四)定中的独头意识。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这个见、闻、觉、知都灭尽了,但是那独头意识在定中还活着,没有停止。你觉得见、闻、觉、知都没有了,但你还有一个意念在里头;这是定中的独头意识,这也是要不得的。
【编按】以下节自上人八○年代补述 “独头意识”这个“独头”,就是单独的,它独来独往,独做主张,所以叫独头意识。这个“独”,就是一个孤独;这个“头”呢,就是头意,头一样识意,也就是一个领袖的意思。那么怎么不说眼识是独头意识,也不说耳识是独头意识,而说这个意是独头意识呢?因为意,它在这儿是个独裁者,虽然是它可以代表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可是它自己单独去,不和它们一起去;那么它这种情形也没有告诉第七识;所以它就前边和五识也脱离了关系,后面和第七识也没有什么来往。在这个时候它自己就像土匪头子似的,土匪头子有的时候单独地就出去做案,或者抢,或者做什么事情。他有一班人,但是他有的时候想自己独吞这个财产,就自己偷偷去。 在明白的时候,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什么都要听第六识来指挥。譬如,你这个眼睛要看,那个第六识说可以,它预先就打了招呼说:“你去看看!”眼就去看了!它又打耳识一个招呼说:“你去听听!”耳就去听听。打鼻识的招呼,说:“你闻一闻!”鼻就去闻一闻。如果第六识不发号施令,眼睛也不会看,耳朵也不会听,鼻子也不会闻的。 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贼,不过这个六贼,意是个头子,五识就归它管;可是五识管不了它,所以它在梦中,自己就偷偷摸摸跑出去干事情了,这叫独头意识。它没有一个侣伴跟着它,是独行飞侠,就像个侠客自己单独去,所以叫独头意识。就在你梦中,做梦吃好东西,自己在那儿吃,哦,吃得很香很香的!那时候虽然都是意识作用,吃可是吃,但是这五识根本就没有份,不过它自己在这个地方有个妄的境界现出来了,所以它的名字就叫独头意识。 它独来独往,独闯天下,你看在那儿有些个幻境出来!你想要吃东西,就现出来一些好吃的东西;你想要穿好衣服,就会现出一些好衣服来。这都是在那儿以妄制妄,制造出来一些个妄念。若按着字义来讲,因为它和前五识也没有连带关系,和第七识也没有去商量,所以叫“独头意识”。它自己先去探险,又可以说是探险家,就是单独的要做领袖,一个人要做皇帝;你们若这样一想,对明白“独头意识”会有帮助的。 ──上人八○年代补述至此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佛又对阿难讲,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我不是命令你、不是敕令你,叫你一定执着你说的这个不是心。我不是这样!那怎么样呢?
但汝于心,微细揣摩:但在你那个心里边,你微细微细地详细揣摩。“揣摩”,就是详细想一想。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假设离开这个前尘,你还有一种分别性的话,这个才是你真正的心。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假设你这个分别性,离开尘,你找不着它一个体的话,
斯则前尘分别影事:这是在尘的前边,有一种分别影事,这个不是你的真心。 这一段文就讲明白一些了。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你因为对着尘而有心,不对着尘你就没有心了。可是这个尘,它有时会没有的,不是常在不灭的。尘若变灭的时候,你就没有分别了,那么你这个心,就好像龟的毛、兔的角。龟什么时候身上生毛了?兔又几时生角了?没有的。你这样,就等于没有心一样的。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你既然没有心了,那么你法身也没有了;你根本就连心也没有了,身也没有了,那么你用哪一个去修行而证果呢?又谁能证得到这个无生法忍呢? J2大众知非无辩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在佛说你对着尘而有心,尘变灭了,你的心也变灭了;这就等于龟毛兔角一样,龟毛兔角根本是没有的。那么龟毛兔角既然没有,你这个心也没有的;你既然没有心了,又哪一个是你的法身呢?你又怎么能修证呢?又怎么能悟无生法忍呢?根本你连个心都没有了,你怎么去修、证和悟无生法忍呢? 这样一讲,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这个时候,阿难和这在会的大众一想:“啊,也对!对着前尘有分别,离尘就没有分别了,这岂不是没有心了吗?”于是大众都没有话讲了,都睁着眼睛说不出来话。但是这个期间可不是入定,大家都不知怎么样好了。佛看见大家这样无所措手,手忙脚乱,不知怎么样好了!啊,都把心丢了! 在中国《孟子》上,也讲这个心,我先讲一讲《孟子》这个心。《孟子》上引用孔子的两句话说:“‘出入无时,莫知其乡’(音义同“向”),惟心之谓与(音义同“欤”)!”“出入无时”,出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去;回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莫知其乡”,也不知道它到什么地方去。“惟心之谓与”,这大约就是说的这个心吧?孟子所说的这个“心”,也是这个妄想心,不是真心。真心又怎么会有出入呢?没有出入的。他又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说人哪,有鸡和狗跑了,他就知道周围去找这只鸡、这只狗;他自己的心跑了,却不知道去往回找。这就是说这个妄想心,一天到晚打妄想,跑到东边去,跑到西边去,跑来跑去的,可是人不知道把心管一管,叫它不要跑这么多空路。 虽然说不用买飞机票,不用买火车票,可以跑到纽约去──想一想纽约:“啊,纽约那个 subway very fast(地下铁很快)!”又想到什么地方:“喔,这个屋仑桥,世界有名的!”想这么多东西,到屋仑桥上去玩,也不用搭巴士;到纽约去,也不用坐飞机。这虽然是很便宜的事情,但是很费心力的。孟子是这样讲,他讲的也是这个识心;现在讲阿难所知道的这个心,也是识心。这个识心是无常的,真心是常的。 I3结归其判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于是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我们这个世间,这一切诸修学人,虽然已经修成了九次第定,但是没有得到漏尽通,成阿罗汉果。 什么叫“九次第”?就是“四禅、四空处”,再加一个“灭受想定”。四禅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禅天。四空处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
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为什么修成九次第定,而不能得到漏尽通,证阿罗汉果?就因为执着生死妄想,就因为有这个妄想,他认为这个妄想就是真的了。
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是故”,因为这个。所以你现在虽然得到多闻这个利益,却没有得到无漏。那么阿难现在本来证初果了,为什么还说不成圣果呢?这个“不成圣果”,就是没有得到漏尽通。在小乘里,初果也算圣果;要是在菩萨里边,没有得到无漏,就不算圣果,所以佛说他不成圣果。
──第二册终 [/t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