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89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5-11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思想研究]试析《大般涅槃经》
续-《●[涅槃思想研究]试析《大般涅槃经》的核心思想(弘慧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以上“无漏法”与世间“有漏法”对立,是属于出世间的。因此,它不受“有为四相”的制约。它本身就是常恒不变的,当然更是“佛性”了。以涅槃为例,“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诸众生烦恼复故,不是涅椠。便谓为无。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二)”如此类推,在《狮子吼菩萨口》第十一之一又云:“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以首楞严之昧力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
在《同品》上还进一步阐述了“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信心”,“一子地”、“四无碍智”,“顶三昧”等一切教理,都可谓之常,均是佛性(详见《大正藏》卷十二P556)。凡此等等,为佛性,皆是佛之性能,即是“我”为佛性,或“中道第一义空”为佛性。这样的“佛性”从认识论根源上看,是把一般从个别中抽象出来,使之实体化永恒化的结果,当反转过来,也就是众生之所以能成佛的最后依据,就是佛性。在《迦叶菩萨品》上说:“佛性是常,三世不摄”,“佛性具有六事,一常二实三真四善五净六可见。”从这个意义上讲,涅槃四德就是佛性四德。所谓“佛性常乐我净是《大般涅槃经》倡导“众生悉有佛性”,就是从“佛性”的这类定义中推演出来的,即然佛教的教理是作为一般的永存物。并体现在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事物中,那么,一切众生均同此理。而这样的佛理也就是佛性。如《狮子吼菩萨品》之六上说:“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亦内亦外,……佛性亦尔,一切众生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同上品)上还说,“若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以此为性,”即是以此为佛所具的本性,也是佛的体段。从正面谈及的佛性就是第一义空,而从十二因缘说起,这里的十二因缘并非佛性。是由众生见中道第一义空始是正面所指的佛,故说众生见十二因缘法即是见佛!因此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从正因佛性的角度讲。佛巳证得,由佛果说佛性,表明一切众生皆可以成佛,不过为烦恼所覆其正因佛性不显而已。
(三)第一义空佛性
佛性论是《大般涅槃经》的核心理论,此经在以教理为佛性的同时,还有其它的一些说法,比较突出的是“第一义空”为佛性。《狮子吼菩萨品》之一上说:“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凡愚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桀。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即是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见《大正藏》卷十二P522)“中道第一义空”即指的不空而常乐我净的大涅槃而言,不是泛称的真如,大涅槃当然是空,寂灭故空。然而空却是空而不空,常乐我净,故是第一义空。此第一义空由行中道而得。行中道者,“见空及与不空,”不偏一面,故为行中道。“无常见无常,常见于常,”两者皆如实见;没有横计,无颠倒、故为行中道。“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得名为中道。反之亦尔。”大涅槃并不是舍弃生死法的无常,苦,空,无我,抽象地而自行常乐我净。如果是这样,则不得名为大涅絷。正因其即于生死法之无常、苦,空、无我,而如实见,不加任何执着,则转为其自身之不空而常乐我净。如此的见空不空,见无常与常,见苦与乐,见无我及我,方是真正的行中道,真正的智慧,此即第一义空,也就是佛性。是以“中道第一义空”即妙有。所以第一义空是胜义空,胜义空即是佛果,从佛果说佛性,是正因佛性。以“智慧”为佛性,标志着人人亦应先天地具有“第一义谛”或“中道”的观点。即然众生厌苦欣乐,希望断灭无常等烦恼,证得常乐我净,因此“智慧”也就是佛性。
(四)阐提成佛论
“阐提”或作“一阐提底迦”,“阿阐提”等,是梵文chanh!ka的音译,意为以贪欲为目的的人,佛经译为“断善根”, “信不具足” “极欲”的人。大乘《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一阐提即然属于众生,自然也应有佛性。但法显的六卷本《泥洹经》却明确指出一阐提断佛性,不能成佛。经文说:“如一阐提懈怠懒惰,尸卧终日,言当成佛。若成佛者,无有是处。(卷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于身中,无量烦恼悉除灭巳,佛便明显,除一阐提(卷四)。”彼一阐提于如来性所以永绝,斯由诽谤作大恶业,如彼蚕虫绵网自缠而无出处。一阐提辈亦复如是,于如来性不能开发菩提因。 (卷六)
而在《大般涅槃经》中虽也有一阐提没有佛性的语言,但在许多地方讲一阐提有佛性,可以成佛。如:“如一阐提,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若于佛正法中,心得净信,尔时便灭一阐提。如复得作优婆塞者,亦得断灭。于一阐提犯重禁者,灭此罪己,则得成佛。是故言毕定不移,不成佛道,无有是处,真解脱中,都无如是灭尽之事。(卷五)不能说一阐提没有佛性,必定不能成佛,关键是改恶从善,信奉佛法,灭去罪垢,也就不再是一阐提了,就可成佛。从众生悉有佛性的命题,得出众生皆当成佛的结论。断善根人有性,是人有如来佛性,亦有后身佛性。二是佛性障未来故,得名为无,毕竟得故,得名为有。 (《迦叶菩萨品》之三)此处所指“如来佛性”,指法性身,亦即众生皆有的“佛性”“后身佛性”,指佛生身,亦即所成之佛身。这就是说,一阐提不只有佛性,未来必竟还得成佛。毕竟当得成佛的原因,其一是佛性不可得断,”非“如折败种子不能生芽,”其二是诸佛如来的“大慈心”,“一子想”在一阐提受诸苦楚中,能使其生,一念悔改之心,所以说,“未来佛性力因缘故,还生善根’(《迦叶菩萨品》之三)。从众生悉有佛性到一阐提亦能的主张,为《大般涅槃经》的一大特色。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基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