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4|回复: 1

[其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三十】------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形体映彻,犹如琉璃:您这个“形体”,就是身体,这是佛的报身。佛的报身“映彻”;映,就是透明的,好像在外边就能看到里边,光明皎洁,“犹如琉璃”,就好像琉璃体那么样好,那么样美满。这是阿难答覆佛,说见到佛的相好是这样子。 因为我见着佛的身体,好像青色琉璃那么样美满妙好,所以我就常自思惟:很多时候,我心里常常就想。这个“想”,就是个“识心”;他见到佛的相好庄严,这也是个心识,都是生灭心。他就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佛这种三十二相,我相信不是由情欲和爱念所生出来的。何以故:为什么我这样想呢? 欲气粗浊:“欲气”,就言其男女这种淫欲的气氛;这种的情形粗浊啊!这是很不洁净的。“粗”,就是很粗的;“浊”,就是不干净。总而言之,这种情形就是很不洁净的。怎么说不洁净呢?腥臊交遘:男女这种的问题,有一股腥味、臊味。男女交媾的时候,以为是好;其实,这个气味非常之腥臊,非常之臭的。脓血杂乱:这里边又有脓、又有血,杂乱而不洁净;不洁净,就是污浊。要是以这种爱欲,这父精母血所造成的身体,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不能发生这样殊胜妙好,而清净光明的形相,身上总有一种紫金光,好像山聚到一起。“紫金光聚”,这紫金光非常之大,常常聚到佛的身上。 是以渴仰,从佛剃落:“是”,是因为;“以”,是所以。因为这个,什么呢?就上面所说“相好”和“非父母交媾所生”这种情形,我看见紫金光聚这种好处,因此,我就好像要喝水那么渴,仰慕佛这种相好。这种仰慕,也是一种爱心,这叫“舍爱从爱”,舍去了一个爱,又拿起一个爱。爱什么呢?爱佛的相好。因为这个,所以我渴仰佛,就跟着佛剃发出家了!我就因为这个出家的。“剃”,就是把须发都剃落了。 其实阿难尊者也就因为这个地方错了!为什么错了呢?他不是真正想要修道才出家的;所以他出家之后,只注重多闻,也就是因为这一点错了。他就欢喜佛这个相好,也就把他爱家庭这种的爱心,拿来爱佛这个相好。这虽然不属于那种情欲,但是还有一种爱心。我方才说,你要把夫妇这个爱,变成爱佛法;你不是单单爱,就可以了生死了。 你要怎么样呢?要真正实行去,就念玆在玆地、念念不忘地总要行持佛法,一时一刻也不要忘了。你朝于斯,夕于斯,早晨也是参禅打坐,研究《楞严经》;晚间也是参禅打坐,研究《楞严经》,听讲《楞严经》,不要打其他的妄想,也不要尽说一些用不着的话。你说一些用不着的话,对你研究经典和坐禅,都不会有帮助的。我们修行,在这几十天要拼命用功,要牺牲一切来研究佛学。我们把佛学研究明白了,那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有了智慧,是真正聪明了! 所以阿难尊者就是因为单知道爱佛,而不知道去修定。他仗着什么呢?他以为:佛是我的哥哥,我不要修行,到时候佛就给我定力了。这在后边就讲了,他以为如来能惠他三昧,能给他定力;殊不知身心本不相代,这身心谁也不能替代谁,所以他这是错误的。阿难尊者很聪明的,比你我现在的人大约都聪明,但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就注重多闻,不注重定力;不去实行,单学口头禅。你看!说,他什么都会说的,佛所说的法他都记得,怎么样说,一字都不错的;但是可就没有定力,所以就受摩登伽女的先梵天咒束缚了。 阿难尊者虽然把家庭之爱放下了,对佛又生出一种爱心,这还是和爱家庭那种爱心是一样的。他只看见佛相好庄严出家了,而看不见佛的这种智慧、这种觉悟、这种道德;他不学佛的道德和觉悟的这种智慧,只想学佛的相好。为什么他想学佛的相好呢?阿难尊者大约在过去生中尽着相,所以专门在皮毛上用功夫,一看见佛,他不管佛的智慧──他虽然说是记得佛所讲的经,但是他不太注意的,就这么看佛这个相好;认为一天能看见佛,这就满足他这种欲望,满足他这种心了。这种心,和爱家庭那个爱是一样的,没有分别,所以他没有定力。 为什么没有定力?就因为爱欲心太重了。你们谁若想得到真正的定,要先把爱心放下。爱心放下,那么你憎人,说是:“我不爱一切,我讨厌一切,见到谁我都讨厌,你离我远远的,我要一个人,我要自己修行。”这又错了!你讨厌人,也不能得定的。你要不憎人,也不爱人,对谁都是好像和我一样,大家平等平等的。既然平等,人、我是一个了,你又爱谁啊?又憎谁啊?对谁会生出一个爱心?对于哪一个又会生出一个讨厌的心呢?没有。 说:“这样我办不到!”有人用英文对我讲,说:“Hard work(很难做到)!”hard work,你要work(做),才能得到真的东西嘛!hard work你就不work了,那你就得不到的。你若想得吗?想得就要照着我所说的去做,不要听着你自己的思想去做。也无憎、又无爱,这就是“平常心是道”,这个心就是合乎道了。 J2普判众生误认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阿难因为欢喜佛的相好庄严,于是就舍离世间的深重恩爱,把须发剃去,落发出家了,所以从佛剃落。当时佛住世的时候,所有的比丘落发,不要用剃刀落发,佛只要说:“善男子!汝今舍俗出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佛只需讲这几句话,这个要出家的人的须发就落了。为什么?这是佛的神通给他落发,所以也不要像现在去受戒了。因为佛这样一给他说几句话,他就有戒体了,也有袈裟了。
佛入涅槃后,人要出家,就要用剃刀来剃落须发了,要到戒坛上去受戒去了。中国的戒坛,本来以前受戒要三年的期间;那么因为三年时间太久了,就想出一种科学的办法,要快一点,于是这受戒就五十三天。到现在,有的地方受戒不是五十三天,是多少呢?十八天就受戒了。又有更快的地方,一个礼拜就受戒了。又有很普通、很化学的──这个“科学”完了,接着就“化学”了,什么都变成化学了。怎么样?三天就受戒了,就有这样的地方。在香港大屿山有的地方,就是三天传一次戒;其实三天这个戒法,不如法的。这是佛入涅槃之后,出家人要受戒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言:善哉阿难:佛听阿难说他出家的因缘,是因为看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才出家了,佛就很赞叹。这个“善哉”,就是赞叹之辞,就说:“你真好啊!你真好啊!”怎么样好法呢?你真是个大丈夫,你能舍俗出家,你真是最好了。可是好是好,现在我还要问一问你。所以前文说“情均天伦”,那意思就是说:你问我,我本来应该即刻答覆你;不要说我们是自己家里人,就是其他的人来请问我,我也都欢喜答覆他的问题。那么现在我先要征询你出家的因缘是怎么回事?所以阿难也就说:“我因为看见佛的相好光明,就发生了一种爱慕而渴仰的心。所以常自思惟──佛的身不是欲爱所成。”他大约想了好多次,于是他也决心出家了;这一出家,就尽学了多闻了。

佛说:“善哉阿难,你真好啊!你是一个很好的发心比丘。”可是汝等当知:“汝等”,就是你们大众等,就包括当时大比丘、大罗汉、大菩萨,在法会这一切的人。汝等怎么样呢?“当知”,你们应该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从最初做人那个时候到现在,接连不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死生,今生又有来生,来生又有来生,脱下的白骨如山那么高!所以接接连连地,生死总也不能断,生了死,死了生;被业缘、业障所牵,生从何来,死从何去,都不知道!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为什么有生死?就因为不明白、不知道常住真心。这个常住的真心,它是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因为它不动摇,所以叫“常住”;不增减,所以叫“真心”。这个真心性净明体,光知道这个真心还不算,它还有“性净明体”,性,就是自性;你这个自性、你这个法性,是清清净净、光明遍照的体。可是你不知道,你把它忘了,就如“衣里明珠”。

在《法华经》上说,有一个人去他一个很有钱的亲友家里;他喝醉睡着时,这亲友正好有事要出门。临走的时候,他亲友恐怕他到外边流落街头,没有钱用,于是就把一粒如意珠,藏到他衣服里边,用线缝上,可是也没有告诉他这件事。他醒来后,就跑去外边,到处过流浪的生活,不知道衣里边有一粒无价宝珠。所以虽有无价宝珠,因为不知道,就不能利用。我们这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等于这无价宝珠一样;但是你不知道,就没能利用它。

那么你用什么呢?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你所用的,就是这个生灭心,不是那个不生灭的真心。这个生灭的心,就是一种“识”;这一种识,把你支配得颠颠倒倒、昏昏迷迷的。因为你尽用这个妄想来用事,这个妄想不真,所以也就在生死轮回里转来转去,而不休息。“轮转”,就是转过来、转过去,转过来、转过去,总在这里边转。在什么里边转呢?就在“生死轮回”里头转,不知道转到什么时候为止!

为什么你有这个轮回呢?就因为有妄想。你妄想如果去尽了,不生妄想,你的生死也就停止了。我们生死轮回没有停止,就因为妄想用事。妄想就是这个识──心意识,用这个心意识,所以就把自己陷住了,陷到这泥泞的泥土里,在这儿拔不出腿。这是佛向阿难说所以受生死的原因,就因为不认识真心;如果你认识真心了,生死就很容易了了。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八年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说明白它的意思。这两句话是在《论语》上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们人为什么不能成道?就因为有一个“欲速”的毛病;这个“欲速”,就是妄想。因为用这个妄想作为一种虚妄的尘境,结果就把自己“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忘了,本有的智慧不能现前了。为什么这个样子?就因为想要快速。譬如读书,你小学没毕业,就想入大学;这是无有是处的,一定跟不上课程。你若贪吃一块糖,就把将来一生的幸福都忘了;这是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你年轻小孩子贪吃糖,就把自己前途都忽略了,所以没有远大的眼光。

我们学佛法、学做人,一切一切的,都不要贪快,也不贪小的成就。我们要有大的成就,必须要用功夫。用功夫,不是说要摆上一个什么架子,挂上一个什么招牌说:“我做什么。”这要无形无相的。行、住、坐、卧都在学习,你学什么都专一。譬如我学写字,我走路也在写字──看那个字帖;我站那儿,还是想这个字帖;坐那儿,还是想字帖;躺着,也想这个字帖。这也就是观想,久而久之就成了。你若说你不用功就想写好字,这是办不到的。举这一个例子,其他可以类推。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要你行、住、坐、卧,念玆在玆,心里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清清净净的,这都是在用功呢!

参禅也是这样,学教也是这样,念佛也是这样子,无论修那一个法门,都要专一;你能专一则灵,分歧则弊。任何事情不要贪快,所以“无欲速,欲速,则不达”;你想快,也不能了生死。“无见小利”,你不要贪小的成就;你若贪小的成就,那大的成就就没有了。今天这段经文,我给你们说说这个意思,你们明白这个意思,对这段经文的意思,也就能有一点契入的地方。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I2正与斥破(分二)
J1如来备破三迷 J2大众知非无辩 J1分三
K1破妄识无处 K2斥妄识非心 K3推妄识无体 K1分四
L1教以直心应征 L2双征能见能爱 L3征诘心目所在 L4所执七处咸非
今L1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佛又问阿难说,你现在是想要研究、追求,明白这无上菩提性发明的那个来源,也就是“怎么成的菩提”,你想要知道吗?你若真想知道,应当直心,酬我所问:你应该用直心,不要用弯弯心,不要用委曲的心。所以现在就要用直心,来答覆我这个问题。“酬”,就是酬答。就是我问你什么,你要直心来答我,不要再用妄想,想一想:“是怎么回事啊?我要怎么答才对啊?”好像两个人作战,我要用一手什么功夫,才能把你胜了;或像武术家,你来一拳,我应该是用一脚,还是怎么样?你这样一想,就不对了。你要用直心,我问你什么,你就照直着来答覆我。

直心就是道心,在《维摩诘经》上说:“直心是道场。”为什么直心是道场呢?你一念没动这个时候,就是你的真心;你若一动念、一打妄想,那就不是真心了。你没想,这叫“第一念”,那就是真心所发出来的;等你落第二念,这就是第二义了。你想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想太多;想到这儿,就说到这儿,这就是用你真心说话。你要是一想:“啊,我得不要这么讲,这么讲是不对的,我要那么样讲!”这一想,又转一个方向,又要变,这就是第二念;第二念,就是人心了。

你用第一念,就是道心、就是道场,所以第一念也叫“第一义谛”。没有动念的时候,讲出来就是第一义谛;等你动念才讲出,那就落第二念了。这个“直心道场”,就是不要你用人心来思想,来答覆。你要用直心,我问你什么,即刻就说,不要思前想后;你思前想后,就不是直心了!

为什么我叫你用直心来答覆我呢?因为十方如来,同一道故:所有一切十方的如来,都是用直心才能成佛的。你不要用弯弯心,不要像“心”字;这“心”字,就是最不好的一个东西。你看中国这个“心”字!

三点如星布 弯钩似月牙
披毛从此起 做佛也由它

“三点如星布”,三点就好像星星在天上排布着。“弯钩似月牙”,心字这一弯钩,像月牙;初三那个月牙,就像心那一笔。“披毛从此起”,披毛戴角做畜生,都是由你心造成的。所以我不是讲“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吗?“做佛也由它”,你若成佛,也由你这一念心。不单做佛,你就做鬼,也是由心造成的;做畜生,也是由心造成的;你生到天上,也是由心造成的;你证阿罗汉果,也是从你心去造的;你行菩萨道,也是从心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