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8|回复: 0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学会从失去中得到(思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学会从失去中得到(思齐)
学会从失去中得到

思齐
唐代伟大的文学家柳宗元在《蝜蝂传》中说有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蝜蝂,行走时遇到东西就拾起来背在背上,高昂着头往前走。它的背发涩,堆放上去的东西掉不下来。结果它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不停止的贪婪行为,最终导致它累倒在地。
听朋友讲,一位旅客去三峡旅游,站在船尾观赏两岸的景色时,不小心将手提包掉落江中,包中有不少的贵重物品,他当即不假思索地跃身投水捞包,虽然包抓到手中了,可是人再也没有上来。这位旅客如果学会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失去,就不至于连性命也赔进去了。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又赤手空拳地离去。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先是童年,接着是青年、壮年、老年。然而这一切又在不断地失去。在你得到什么的同时,你其实也是在失去。所以说人生获得的本身就是一种失去。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盈有亏。有人说得好,你得到了名人的声誉或高贵的权利,同时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额财产,就失去了淡泊清贫的欢愉;你得到了事业成功的满足,同时就失去了之前奋斗的目标。我们每个人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就会发现自己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整个人生其实就是不同程度的得而复失的过程。一个不懂得什么时候该失去什么的人,就是愚蠢可悲的人。谁违背这个过程,谁也会像贪婪的蝜蝂,累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所以说得和失是并存的,这是一对永远也不可以分开的亲兄弟,关键是你如何掌握住机会,如何正确看待得和失这一辩证关系。让自己在失去的同时得到比失去还多的东西。
居里夫人的一次“幸运失去”就是最好的说明。1883年,天真烂漫的居里夫人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钱去巴黎上大学,只好到一个乡绅家中去当家庭教师。她与乡绅的大儿子长西密尔相爱,在他们计划结婚时,却遭到了男方父母的反对,虽然这两位老人深知居里夫人生性聪明,品德端正,但是贫穷的女教师怎么能与自己家庭的钱财和身份相匹配呢?父亲大发雷霆,母亲寻死觅活,最后长西密尔只好屈从了父母的意愿。
失恋的痛苦折磨着居里夫人,她曾有过向尘世告别的念头。居里夫人毕竟不是平凡的女人,她除了个人的爱恋,还爱科学和自己的亲人。于是,她放下情缘,刻苦自学,并帮助当地贫困农民的孩子学习。几年后,她又与长西密尔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长西密尔还是那样优柔寡断,她终于斩断了这根爱恋的绳索,去巴黎求学。这一次“幸运的失恋”就是一次失去。如果没有这次失去,她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写法,世界上也许就会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该放弃时一定要放弃,不放下手中的东西,又怎么会腾出手去拿另外的东西呢?天道吝啬,造物主不会让一个人把所有的好事都占全。古人不是说过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获得都是以失去为前提的。
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都是暂时,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所以,我们如果学会了习惯于失去,便往往能从失去中获得。懂得这个道理并施行的人就是得其精髓者,那么他的人生则少有挫折,多有收获。心灵必然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贪婪走向博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5 1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