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0|回复: 1

[实修交流]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演培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
        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这几句话,是师在为大众说话之前,特别表示自己的谦虚,并且表现的非常
诚恳。惟诚恳可以感动人,惟谦虚可以说服人,所以这是很重要的几句话。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的几个字,可倒转过来,先从实贤两字讲起。实贤
是大师的法号,前已讲过。在实贤上面加个僧字,是表明他的身份,显示他是一
个已出家的僧人。僧在印度叫做僧伽,译来中国为和合众。佛经中所说的僧,本
是有很多种的,现大体说为两类:一类是断惑证真的贤圣僧,一类是世间的凡夫
僧。一般人总以贤圣僧为崇敬的对象,而对凡夫僧不免要差些,以致今日有很多
出家人,为要抬高自己的身价,往往自称为高僧。但实贤大师不但谦虚的自称凡
夫僧,且在凡夫僧上更冠愚下两字,以示自己很愚蠢的。愚下倒转来说,就是下
愚。在儒家的论语上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以上智与下愚比较,下愚之人
当然是不及上智之人的。下愚虽不及上智,但两者却有一共同点,就是不易迁移。
上智之人所以不移,是因他的智慧高超,对于事理认识正确,决不随他人的脚跟
而转,总能本着自己的智慧,坚定不移的照着自己所了解所认识的去行。如想改
变他的意旨,转移他的方向,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是上智不移。下愚的人智慧
虽不及上智,但他也有一股不移的毅力,就是他的纯朴性格,一旦受人导引,告
以怎样去做,他就坚定不移的做去。如很多目不识丁的老婆婆,看上去好像很愚
拙的样子,但若我人告诉她老实念佛,可以往生西方,她就深信不疑的抱着这个
宗旨做去,没有人能再改变或转移她的这个意志,这就是下愚不移。像这样的愚
下之人,我们还认为是很希有难得的。最容易转移而摇摆不定的,是那既不是上
智又不是下愚的人,他们的心好像墙头草一般的随风摇摆,今天听到佛教好,就
来信奉佛教,明天听到其他宗教好,就转变了信仰,像这样的人,反而是不易化
度的。

    大师自认是愚下之人,不过是大师的自谦,并非真是什么都认不清的愚人。
大师所自认的愚下,我们可以“大智若愚”的这句形容词来看他。在愚下上面还
有不肖两字:肖,当似或像字来讲。如世俗上的为子女者,常自称为不肖子或不
肖女,意即表示自己不像父母一样的为人。若说某人“酷肖其父”,是即显示他
很像他的父亲。现在这儿的不肖两字,如在其下加一逗点,则不肖就是我的别名,
其句可以读为:我是愚下僧,凡夫僧。如将不肖连接下面,就可读为不肖僧,愚
下僧,凡夫僧。所谓不肖僧,意思是说:我虽出家而为僧人,但并不像个如法的
出家人,出家人所应具备的完美僧格,我还不能做得好。如再说得深刻一点,我
虽出家为僧,并不像个贤圣僧,多么惭愧!

    不论大师自承是不肖僧,愚下僧或凡夫僧,都是大师的自谦之词。实际上,
大师往生西方而被尊为一宗之祖,自不是普通的凡夫僧;往生西方得见弥陀而开
悟,自不是一般的愚下僧;生前戒律清净,教理精通,修持精进,可说是个标准
的僧人,怎么可说不像一个僧人?总之,不论从哪方面讲,实贤大师都是一位了
不起的大德高僧,不愧为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在此或有人说:一个人骄傲固然要
不得,但谦虚亦不必谦虚到这样。诸位须知大师写这篇文章,是在当时涅槃会上
向大众宣读的,也就等于在佛前宣讲这篇文字。一个在佛前说话的佛弟子,怎么
能不谦虚?再说佛法是不可思议的,每每在法会中,说不定有佛菩萨示现其中,
不过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出认不得而已。大师当时宣读这文章时,想到这一点,恐
或有诸佛菩萨示现其中,或有其他的大德高僧,大善知识在座,自觉自己的学问、
道德、修持各方面都不及,怎能不谦虚?是为大师自谦的主要原因。

    大师表明了身份后,开始要向大家讲话,特又以沉痛的态度出之,所以说
“泣血稽颡”。泣血是哭的意思。讲到哭有两种:有泪有声的是为哭,有泪无声
的是为泣,或声音很细微的哭叫做泣。泣血,表示悲哀沉痛到极点,为了自己,
为了人群,为了佛法,乃不自觉的悲伤涕泣,血泪交流。稽颡是顶礼的意思,与
稽首或稽礼的意义差不多。稽首,谓于礼拜时,将头一直顶到地面,稽颡,更为
诚恳一点,谓于礼拜时,不但将头顶到地面上,而且还要将头贴在地面上的时间
稍久。

    “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哀是哀痛或哀伤的意思,当有悲伤哀
痛的事而想告诉别人时,叫做哀告。省庵大师因观察到佛法的衰败,众生的痛苦
有增无已,内心有说不出的悲伤痛苦之情,为了挽救危亡的佛教,为了解救苦难
的众生,乃很哀痛的倾诉自己的心声,希望大家都能发起菩提心,上弘佛道,下
化众生,所以称为哀告。告诉什么人?就是告诉当时在阿育王寺参加涅槃法会的
大众,所以说现前大众。除了现前大众,同时还哀告当世净信男女等。当世两字,
有两种解释:一是当时之世,因为除了现前参加涅槃法会的人以外,还有其他很
多没有来参加法会的佛徒,大师同样希望他(她)们也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二是当来之世,因为大师下面所要讲的话,不但有望于现世的佛教徒发心,更有
望于未来的佛教徒也如此发心,所以叫做当世。男女,是指在家学佛的人。凡是
在家学佛众,不论男女,首要对于三宝具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不但不会信奉
佛法,可能还要反对佛法,是以信心对佛徒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同样
是信心,清净与否亦有很大的差别。所谓净信,是说这份信仰佛法的心是很纯洁
的,其中没有夹杂一丝的染污成份。信奉三宝如果含有杂染而不纯洁的成份,那
就很难得到佛法的受用,亦即难以真正表现出恭敬来。经说:“信无浊染令心净,
弃除我慢恭敬本”。十法经又说:“信为最胜乘,运载成正觉,是故信等事,智
者应亲近。若人无信根,不生诸白法;譬如焦谷种,亦不生芽茎”。是以我人必
需以纯洁无疵的信心,恭敬尊重的信奉三宝,接受三宝的教诫。

    大师在哀告大众的时候,深恐自己人微言轻,不为他人之所接受,所以又特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

摘自《演培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别客气的说:“惟愿慈悲,少加听察”。意即愿望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
发起慈悲心来,不要以人废言,对我所要哀告的话,能稍加留意的细听省察。听
察,听是听闻,察是省察。吾人不论听什么话,如果只是听而不察,那就听了等
于不听,所以听了须加省察。以佛法说:听是闻慧,察是思慧,唯有从闻而思,
始能得到法益。实际说来,在闻思外,还须要修。所以在这句中,包含有闻思修
的三慧。经中常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的这样经文,省庵大师当然不敢用
佛的语气来讲,所以特别谦虚的表示,惟愿大家对他所说的话,慈悲的加以注意
细听与省察,并且要依照着去实行。可见真正听闻佛法,必须具备闻思修三慧,
能以三慧听闻佛法,那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受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9 06: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