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40|回复: 1

[其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三】------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四、释“修证了义”
修证了义:这个“密因”是做什么的呢?是叫你修,才能证得。你修,怎么修呢?你修参禅或者念佛,这都是修;可是这一个“修”,是专门修参禅的,要专门修参禅才能证得。这个“证”,是“证得”。证得什么?证得“了义”这种的义理上。
什么叫“了义”呢?义,就是“意义”,这个意义了了,就是没有意义了。那么“没有意义”,说是:“我们普通的人做事情,总说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也是‘没有意思’?”但是这个“了义”,是把世间、出世间法完全都证得无余了,再没有法可修,再没有法可证了!也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上所说的:“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绝学”,不学了;“无为”什么也不做了;“闲道人”,他什么事情也都不做了。“不除妄想不求真”,他也不除妄想,也不求真理了。为什么他“不除妄想”了呢?因为除尽了,妄想没有了,所以他才不除了。“不求真”,因为“真”他已经得到了,所以就不求了。没有得到,才要求;他已经得到这个真理了,所以就不需要求了。没有除尽妄想,才要除妄想;妄想没有了,就不需要除了。所以“了义”也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因为把佛所说的义理已经证得无余,没有法可证了,学到那个极点了!
那“不了义”,就是说还有意思呢!现在这个,就是什么意义都没有了,乾而洁净,这时候,到“密因”那个正定的本体上。所以这是修证,才能得到了义;如果你不修,就不能证得了义的这种境界。那么“了义”,这是个大义;大义,是包括一切义。说是:“了义,没有了!”没有了,这才是一个“真有”;你若有的时候,那就不是“真有”。所以证得这个“了义”了,再无义可证,就是到那个极点了!到极点,是到什么程度上呢?也就是到佛的境界上,到佛的果位上。
五、释“诸菩萨万行”
可是你想到佛的境界上,还得要行菩萨道,所以才说《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诸菩萨:这个“诸”字,是“很多很多”这么样解法,又可以说是“一切菩萨”。这“一切菩萨”,包括多少呢?这个数目数不尽这么多,总起来有五十五个位子。这五十五个位子,后边的文里边都会讲到的,现在就不要详细讲它。这五十五个位子,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四加行”,再加上“等觉”。每一个位里边,就包括千千万万的菩萨;所以这五十五个阶级,不是就单单五十五个菩萨,是包括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菩萨,总起来它有五十五个位子;因为包括这五十五个位子,所以叫“诸菩萨”。
万行:什么叫“万行”呢?万行,就言其“修行的行门多”。行门有多少呢?这个行门多得有八万四千种那么多。本来可以说八万四千行门,那么现在只说“万行”,这是菩萨所修的。菩萨不但修万行,而且还修六度。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
(一)布施波罗蜜:布施有三种,不是单单就有一种。三种是什么呢?有(1)财施、(2)法施、(3)无畏施。
(1)财施:财,就是所有的金钱、所有的财产。这个“财”是我们人最爱惜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最肮脏、最不洁净的一个东西。你看人数钱,那个钱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这么数来数去的,那个钱上边,我相信会有很多小小的微生物、小小的病菌,very dirty.(很脏)Money is very dirty.(钱很脏)Why is it very dirty?(为什么很脏) It's touched by every person's hand.(它被每一个人摸过)There are germs in this money.(钱上面有细菌)
佛教里,管这钱叫“不净物”,就是“不洁净的东西”,就是not clean。为什么叫它“不洁净的东西”呢?它来源不净;有的或者是偷来的、或者抢来的,这来路不正当,所以叫“不净”。那么有的人说:“我做工赚来的钱,这是净了吧?”你做工赚来的钱,虽然来路是正了,但是钱的本身,有很多的病菌在上边。所以你看,钱这么样子不洁净!可是每一个人都欢喜它,数过来、数过去。你看有的人数钱,就沾点口水来数,这其中很容易就染上传染病;为什么?那个钱上有病菌的。
这钱是一种不洁净的东西,可是每一个人都欢喜钱,多多益善;所有美国的钱都给我,我也不嫌它多;都给你,相信你也不嫌多、也不怕多。可是钱若多了,也有毛病。有什么毛病?也会睡不着觉的!算来算去,我那么多钱,放到什么地方去呢?总要打这个算盘。所以钱本来是一种不好的东西,虽然是不好的东西,人人都爱钱而不能舍。你若能舍,这就是“布施”;布施给人,这就是“行菩萨道”。菩萨修六度万行,第一就是要施舍,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舍给人家,帮助其他的人,这是“财施”,用金钱去做布施。
可是人做布施,这不容易的!人心,是个“阴阳交关处”──阴和阳的一个界限;又是一个“理欲战争场”──理,就是道理;欲,就是 desire。照道理、天理来讲,说是:“我想布施给人,我看见那个人很困难的,没有饭吃,我送给他一块钱,叫他吃饭去。”手往袋里这么一掏钱,第二念生出:“哦,不可以的!我如果舍给他这一块钱,一阵间(等一下),我搭巴士没有钱了,那我要走路。这个……,我还是不舍给他这一块钱了!”这第一念想舍,第二念呢?又想起自己要坐巴士来了,所以又把钱放回袋里边,不舍了!就这样子。
这由小而大,由这一块钱,乃至于到十块、百块、千块、万块、万万块钱,都是这样子。头一念想舍,第二念想起自己来了:“我要到饭馆子去吃饭,我没有钱呢!”于是就不帮助别人了。财施是不容易的。又有的想:“啊,我这个钱给你?那我太愚痴了!你怎么不给我一点呢?”这就生出一种自利的心。所以这布施,你说得是很容易的,做的时候却不容易。
(2)法施:怎么叫“法施”呢?就好像现在我讲经说法,这叫“以法来布施”。“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你以钱布施,这有数量的;以法来布施,这是没有数量的。好像我现在讲经,你们听一句经典,要是能开了悟、能真正明白了,那时候我功德就大了。为什么?我讲一句话,能使令你去成佛了;你成佛,就因为我这讲经说法帮助你成佛的,所以法施这功德是最大的。
(3)无畏施:什么叫“无畏施”呢?就是人有了飞灾横祸,或者有横逆的事情来了,譬如被贼抢、打劫,或者被火烧了,或者遇着什么恐惧的事情,就在这恐惧惊慌的时候,你能给他一点安慰,说:“你不要生恐惧心,什么事情慢慢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就好像有位太太把手袋丢了,那天我看她面色很担心的样子,问我说:“哦,我手袋丢了,怎么办呢?”我当时告诉她:“你不要忧愁!你会找到的。”结果,我说这话果然就灵验了,她到那个地方一找,还没有丢;这就叫“无畏施”,告诉她不要害怕。这是个小问题,其他大的问题那更多了;不过你知道这个小的问题,那么大的问题你也可以明白了。
(二)持戒波罗蜜:在佛教里,最重要的是“戒律”,戒就是“止恶防非”──止恶,止住一切的恶,把恶事都止住、停止了;防非,防备着有过错,非就是“过错”。做得不对了,这就叫“非”;做得对了,这就叫“是”──也就是“诸恶不作”,所有一切的坏事都不要做;“众善奉行”,所有一切好事都要去做。
我告诉你们,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很不会算数的──就是“不识数”,I don't know how to figure。怎么不识数呢?我有钱就给人;除非没有钱,否则有一块钱给人一块、有两块钱给人两块钱,自己就不愿意要钱。你说,若照一般人来讲,这是不是太愚痴了?自己不晓得帮忙自己,尽去帮助人!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子,就愿意帮助人。那么帮助人,这就是利益人;利益人,这就是菩萨发心。菩萨发心,是要对人有利益,不是对自己有利益的。我自己忍苦耐劳,受点苦、受点委屈都可以的,我不叫人受委屈、受苦;所以就要发这种心,这叫“利他的心”。利他的心,就是菩萨心;这菩萨心,就是“众善奉行”,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
不要说:“啊,这一回我要算一算,我会不会吃亏呢?”吃亏,就是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占便宜,就是一切的事情都要算算,算着自己:“这个对我自己有没有便宜?”好像去买一点东西,要走很多很多家公司;看看这家公司,再看看那家公司的东西,比较一下:“哦,这家公司便宜,东西又好,钱又用得少!”于是就买了。买了,殊不知这是一种化学的东西;化学的东西,你看着它是很靓、很美丽的,可是一用,不久就坏了。所以虽然你算着想占便宜,结果还是吃了亏,这就是尽为自己打算。人应该为人做打算,不应该为自己做打算。
发表于 2012-2-23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04: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