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1|回复: 1

[法师开示] 清净无染的心,感动众生的心(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7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二,清净无染:清净心对修道人很重要。经上说:心净则佛土净。又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心清净;要想解脱以及成就佛,一定要心清净。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法都要靠清净心。
**
**比如,众生在世间,如果心清净,一定孝顺父母,尊重师长,是个老实以及真诚之人;若是心不清净,就会不孝顺,不尊重师长,而且因为心不清净,所以说话、做事自然而然就都不清净,而且非常的烦躁。
**
**
**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如果你的心清净则无所欲求,一定会发出慈悲心来度一切众生;如果你的心不清净,你也发不出来慈悲心,根本看不到众生的痛苦,也不会想去度他们。
**
**如果你的心清净,则不会造恶业,心清净不受苦报,心清净就是断集,心清净就是修道,心清净就是证灭。从修学菩提心来讲,如果你的心清净,没有悭贪,就是行于布施;你的心清净,没有违犯,就是能持戒
**
**
你的心清净,无有粗暴行,就是能忍辱;你的心清净,就没有懈怠、懒惰,就是大精进;你的心清净,不随境转,就是禅定;你的心清净,智慧明达,就是般若。

**
**所以心清净是大乘佛法之本,菩提心的源泉。你的心得少分的清净,你就证得了声闻的果;你的心得多分的清净,你就证得了菩萨的果;你的心最极清净,你已经成就了佛的果位了。你的心暂时清净,你能获得暂时的成果和利益;你的心究竟清净,你能获得究竟的成果和利益。
**
**
**我们对任何一个众生给予暂时和究竟的帮助,同样与清净的思想有关系。比如,你的心里没有烦恼的障碍,还有所知障的话,这说明你的心得少分清净,你获得了小乘声闻的果,你帮助众生也只能帮他们获得小乘声闻的境界;
**
**如果你的心里没有烦恼和所知障,只有一点习气微小的障碍,这说明你的心得多分清净,你获得了大乘菩萨的果,你帮助众生也只能帮他们获得大乘菩萨的境界;如果你的心里没有任何的障碍,这说明你的心得最极清净,你已经成就佛的果位了,你帮助众生就是最究竟的,能帮他们获得无上菩提果的境界。
**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内心清净,功夫不可思议、无障碍、不可测,所谓的神通和特异功能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自己想往生极乐世界以至成就佛果,皆在自心清净之上。修佛道不在外境上,而在内心清净之上。
**
**从宗派来讲,显宗和密宗都求清净心,大圆满虽然讲清净心,不过不求清净心,大圆满讲的清净心指的是原始以及本来的清净。汉地的禅宗也不叫求清净心,叫本来面目。
**
**其余的像律宗以戒律约束行人,也是求清净心;唐密讲的三密,就是讲清净心;净土宗,心净则佛土净,还在于清净心;其他各宗,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无一不是求清净心。
**
**从佛理来讲,大圆满所讲的清净心是无上的清净心,其余宗派讲的清净心只是修学佛道上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修法,只能叫作暂时的清净心。因为,所求的心不是最极乃至究竟的清净心。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那么,平时我们帮助众生的心是否是清净心呢?那只是暂时的清净心,因为,我们平时帮助他人,大多是物质上的帮助,或礼节上的互相往来,认为这是调节关系的一种方式。这些都是生活中所需的一种互动和互相要求之心,不是无求之心。
**
**
**
**我们作为一位凡夫人如何才能获得最极的清净心呢?首先,我们要做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要清净。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或者上网聊天时,大家都东拉西扯打发时间,浪费人生,还有谈一些自己的生活和情绪,自己害怕的、敏感的、痛苦的、苦闷的、烦恼的方面,或者宇宙以及人类之灾,将坏的消息传达给他人,让别人疼痛和不安,这些动机都属于不清净之心。
**
**我们需要具备帮助他人的动机,哪怕是一点点身心的帮助。我们物质上帮不了他人,就从精神上帮助他人,若是精神上帮不了他人,就从物质上帮助他们。另外,我们给他们传达好的消息,不传达坏的消息,当别人认可你是好人,或者你的心清净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教法中的开示来帮助他人。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教法,最好在自身用过、感受过、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给予别人建议,让他们慢慢地了解到佛法乃至菩提心是很重要的,了解到自己的生命是很重要的,同时让他们感觉到其实放下也是很重要的。

这样他们才能慢慢感受到《大乘菩提经》里所说的:放下不是漠不关心,不是拒绝一切,不是让自己逃避在深山里,不是逃避生活的压力,不是被动下放弃社会,不是抛弃家人而寻找清闲的地方,不是类似的一切。

而是面对社会,面对众生,面对烦恼和痛苦。在面对社会时才能帮助别人;在面对众生时才能有机会教育他们;在面对苦厄时才能有机会救度他人。帮助他人,实际上是帮助自己;教育他人,实际上是教育自己;救度他人,实际上是救度自己。我们自己修炼的过程其实也是个帮助他人修行。

因为,你修炼成功,你就变成了他人的榜样,他人跟你学法;你对别人的开示其实也就是自己的修行,当你将自己感受到的教法传达给他人,帮助他人解脱苦厄时,你自己就彻底地认识到了从苦厄之中解脱的方法;你给别人讲菩提心的作用,或者讲解诸法皆空的时候,自己同时其实也在感受和经历着一切。
[转载]清净无染的心,感动众生的心(二)作者:生根活佛

曾经幸饶弥沃如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真心帮别人,其实帮自己;帮别人解脱,其实帮自己解脱;帮别人开悟,其实帮自己证悟。”我们“尽可能去给予”的教法,使我们能真正得到帮助,我们不是仅仅通过外在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心,也要用好灵活的方式。

我们做任何事情时,要利用好我们的清净心,通过清净心的助缘,我们把心里的灵性点燃起来,菩提心播发出来,这样修炼才能达到内心的本来清净。我们应用外在的环境乃至条件来改变自心是一种方便,但最终我们要借用外在的条件来训练我们的内在,反观自心而清净我们的心。

内在的训练成熟后,外在不管如何内心都不能被影响。不管外在如何,内心是放下时,才可以真正感受到外在世界、物质、亲友、利益不会给自己造成影响。自心清净就要保持很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不然拥有时,我们就骄傲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没有时,又会害怕得发抖。因此,自他一切众生都会从清净心的教法中得到真正的帮助。

那么,真正的清净心怎么得到呢? 我们如何才能究竟地帮助众生呢?曾经幸饶弥沃等诸佛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事中无心,心中无事,心事不二,自心清净”。另外,“放下心念,清醒自心;放下事物,归回空性。”就是说,你做任何事情时,首先要看你的心里有没有挂碍? 有其他事情没有?
[转载]清净无染的心,感动众生的心(二)作者:生根活佛
如果有,那就不能叫做事中无心,而叫做“事中有心”,需要赶紧反观自心、念佛,放下一切的心念,才能达到真正自心清净。遇到外边事情时,你住著染心了没有? 如果对外面的事情,起欢喜心、懊恼心,那就是染心,需要赶紧反观自心乃至念佛,使它消灭。我们要保持事中无心,心中无事,才能获得真正的清净心。如果你的清净心从六根走了,也就是跟随眼耳鼻舌身意行走的话,你的心自然就不清净了。比如,你的心跟随眼看色而贪色,你的心一定不清净。同样,心跟随耳闻声而贪声,鼻闻香而贪香,舌贪味、身贪觉,意贪法,一定都心不清净,一定不能成佛道。如果不守六根,你的心不能清净,那样的话,你不得成就,因为你不是修道之人。真正的修行要点在清净心之上。如果你时时刻刻能检讨是不是事中无心,心中无事。如果你能达到一丝不挂一尘不染的境界,然后将自己的正念和证悟的经验感受传教给他人,你这样地帮助他们是究竟的帮助别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处事待人接物要用清净心,清净就是一尘不染,顺境绝不起贪恋的心,恶境绝不起瞋恚心,永远保持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自然就能生智慧。爱护一切众生的心也能够油然而生,这就叫慈悲心。
[转载]清净无染的心,感动众生的心(二)作者:生根活佛

过去我跟随尼玛持智大师时,他的房间里面有很多老鼠,这些老鼠干扰他。他的侍者,就是照顾他的人,想把这些老鼠清除掉,就找了几个人,准备赶老鼠。大师就说:不必了,若是它们干扰我的修行,显示了我自己修行的德行还不够,不能够错怪它们,不要赶它们走,若是你非要赶走它们,那我也搬走。

因为,不是老鼠干扰我,而是我自己干扰老鼠,其实,我和老鼠都是一样,都需要自己的空间,我占用了它们的地盘,我们应该好好对待它们。过了半年以后,他的房间里再也没有见过老鼠。这就是自心清净对待他人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它们消除了心中的嗔恨之心。尼玛持智大师不仅对这些动物用清净心来对待,对植物也不例外。

我们佛学院的花园里面种了很多花、很多树木,在山上也有很多树木,我们去乱砍乱用时,他经常讲,外面的环境是诸佛居住的坛城,里面居住的众生都是未来佛,不能破坏环境,也不能伤害众生,我们应该用爱心来对待外面的世界、用爱心来照顾众生,你的爱心以及清净心自然就能得到感应,连树木花草都有感应的。

外在都清净了,自心自然就清净了,自心清净了,外境也自然的清净了。真正修炼菩提心的人,对于外界和内情众生都是清净的,对于一切事物都是“事中无心,心中无事,心事不二。”

自心清净,说话做事想法则都是清净的,没有染污以及贪心,用清净心观照宇宙,不贪欲而帮助别人,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增长我们的菩提心,也就能得到解脱以及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1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